收藏 分销(赏)

《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011.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56036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PDF 页数:46 大小:4.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01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01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01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01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01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心CP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履 J G J2 5 6一2 0 1 1备案号J1 2 3 0一2 0 1 1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 headedbars2 0 1 1一0 8一2 9发布2 0 1 2一0 4一0 1实施中 华 人民共 和 国住 房和城 乡建设部发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筋锚 固板应用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 headedbarsJ G J2 5 6一2 0 1 1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 2年4月1日

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1 1北京中华人 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icationof headedbarsJ C J2 5 6一2 0 1 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北京同文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开本:85 0 x11 6 8毫米1/3 2印张:1形字数:3 7千字2 0 1 1年1 0月第一版2 0 1 2年3月第二次印刷定价:1 0.0 0元统一书号:1 5 1 1 22 1 0 7 4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 0 0

3、 0 3 7)本社 网址:httP:/?网上书店:http:/?.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 1 3 4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 G J2 5 6一2 0 1 1,自2 0 1 2年4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3、6.0.7、6.0.8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 0 1 1年8月2 9日前、曰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 0 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 2 0 1 04 3号)

4、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 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 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钢筋锚固板的分类和性能要求;4钢筋锚固板的设计规定;5钢筋丝头加工和锚固板安装;6钢筋锚固板的现场检验与验收。本规程 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 0号,邮编:1 0 0 0 1 3)。本 规 程 主 编 单 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5、北京韩建集团有限公司本规 程参编单位: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第二 二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 限4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公司江苏省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建达道桥咨询有限公司江阴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吴广彬刘永颐田雄李智斌徐瑞榕王依群傅剑平王洪斗季钊徐黄祝林贺小岗储艳春金晓博尚连飞吴洪峰张星云宋桂峰葛召深常卫华严益民周林生程惫望白生翔沙志国张承起康谷贻李东彬陈矛张超琦杨振勋赵景发李扬海钱冠龙目次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

6、2.1术语 ,22.2符号 ,33钢筋锚固板的分类和性能要求 43.1锚固板的分类与尺寸 43.2钢筋锚固板的性能要求 44钢筋锚固板的设计规定 64.1部分锚固板 64.2全锚固板 ,1 15钢筋丝头加工和锚固板安装 ,1 55.1螺纹连接钢筋丝头加工 ,1 55.2螺纹连接钢筋锚固板的安装 1 55.3焊接钢筋锚固板的施工 ,1 66钢筋锚固板的现场检验与验收 1 7附录A钢筋锚固板试件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2 0本规程用词说明 ,一2 1引用标准名录 2 2附:条文说明 2 3C ontents1G eneralP rovisions 12T ermsandsymbols 22.1T enn

7、s二”,”22.2S ylllbols 33C lassificationandP erformanceR equirementsof H eadedB ars ,.43.1C lassificationand D imension ,43.2P erformanceR equirements 44D esignofH eadedB ars ,64.1P artialA nchorageH eadforR ebar 64.2F ullA nchorageH eadforR ebar n5P rocessofT hreadS ectoratR ebarE ndandA ssemblyofA nc

8、horageH ead forR ebar 1 55.1P rocessof T hreadS ectoratR ebarE nd forT hreadedH eadedB ars ,1 55.2A ssemblyof T hreadedH eadedB ars 1 55.3C onstructionof W eldedH eadedB ars ,1 66I nspectionandA cceptanceforH eadedB arsinS ite1 7A ppendixAT ensionS trengthT estM ethodforH eadedB ars 2 0E xplanationo

9、fW ordingin T hisS pecification 2 1L istofQ uotedS tandards 2 2A ddition:E xplanationof P rovisions 2 371总则1.0.1为在混凝土结构中合理使用钢筋锚固板,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采用锚固板锚固时锚固区的设计及钢筋锚固板的安装、检验与验收。1.0.3钢筋锚固板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锚固板anchorageheadforrebar设置 于钢筋端部用于锚固钢筋的

10、承压板。2.1.2部分锚固板partialanchorageheadforrebar依靠锚固长度范围内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作用和锚固板承压面的承压作用共同承担钢筋规定锚固力的锚固板。2.1.3全锚固板fullanchorageheadforrebar全部依靠锚固板承压面的承压作用承担钢筋规定锚固力的锚固板。2.1.4钢筋锚固板headedbars钢筋锚固板的组装件(图2.1.4)。毕三行 词(a)锚固板正放(b)锚固板反放图2.1.4钢筋锚固板示意图1一锚固区钢筋应力最大处截面;2一锚固板承压面;3一锚固板端面2.1.5钢筋锚固板的锚固长度anchoragelen廖hofheadedbars受力

11、钢筋依靠其表面与混凝土粘结作用和部分锚固板承压面的承压作用共同承担钢筋规定锚固力所需要的长度。2.1.6锚固板承压面bearingsurfaceofanchoragehead钢筋受拉时锚固板承受压力的面。2.1.7锚固板端面endsurfaceofanchoragehead锚固板的外端面。2.1.8锚固板厚度thicknessofanchoragehead锚固板端面到承压面的最大厚度。2.1.9锚固板承压面积bearingareaofanchoragehead锚固板承压面在钢筋轴线方向的投影面积。2.1.1 0钢筋锚固板锚固区anchorageareaof headedrebars混凝土结构中

12、,钢筋拉力通过钢筋锚固板传递并扩散到周围混凝土的区域。2.1.1 1钢筋丝头thread、ector atrebarend钢筋端部加工的螺纹区段。2.2符号A S钢筋公称截面面积;d钢筋公称直径;fstk 钢筋极限强度标准值;几k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Z ab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tE受拉钢筋的抗震基本锚固长度;lan钢筋锚固板的锚固长度。3钢筋锚固板的分类和性能要求3.1锚固板的分类与尺寸3.1.1锚固板可按表3.1.1进行分类。表3.1.1锚固板分类分类方法类别按材料分球墨铸铁锚固板、钢板锚固板、锻钢锚固板、铸钢锚固板按形状分圆形、方形、长方形按厚度分等厚、不等厚按连接方式分螺纹连接锚

13、固板、焊接连接锚固板按受力性能分部分锚固板、全锚固板3.1.2锚固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全锚固板承压面积不应小于锚固钢筋公称面积的9倍;2部分锚 固板 承压面积不应小 于锚 固钢筋公称 面积 的4.5倍;3锚固板厚度不应小于锚固钢筋公称直径;4当采用不等厚或长方形锚固板时,除应满足上述面积和厚度要求外,尚应通过省部级的产品鉴定;5采用部分锚固板锚 固的钢筋公称直径不宜大于4 0 mm;当公称直径大于4 0 mm的钢筋采用部分锚 固板锚 固时,应通过试验验证确定其设计参数。3.2钢筋锚固板的性能要求3.2.1锚固板原材料宜选用表3.2.1中的牌号,且应满足表3.2.1的力学性能要求;当锚固板与钢筋

14、采用焊接连接时,锚固板原材料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 G J 1 8对连接件材料的可焊性要求。表3.2.1锚固板原材料力学性能要求锚固板原材料号牌抗拉强度吼(N/mmZ)屈服强度九(N/mmZ)伸长率a(%)球墨铸铁Q T 4 5 0一1 0)4 5 0妻3 1 0)1 0钢板4 5)6 0 0)3 5 5)1 6Q 34 54 5 0?6 3 0)3 2 5妻1 9锻钢4 5)6 0 0)3 5 5妻1 6Q Z3 53 7 0?5 0 0)2 2 5)2 2铸钢Z G 2 3 O一4 5 0)4 5 0妻2 3 0)2 2Z G 2 7 O一5 0 0妻5 0 0)2 7

15、0)1 83.2.2采用锚固板的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 B14 9 9.2及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 B13 0 1 4的规定;采用部分锚固板的钢筋不应采用光圆钢筋。采用全锚固板的钢筋可选用光圆钢筋。光圆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 B14 99.1的规定。3.2.3钢筋锚固板试件的极限拉力不应小于钢筋达到极限强度标准值时的拉力 瓜A、。3.2.4钢筋锚固板在混凝土中的锚固极限拉力不应小于钢筋达到极限强度标准值时的拉力 fstkA、。3.2.5锚固板与钢筋的连接宜选用直螺纹连接,连接螺纹的公差带应符合普通螺纹公差G B/T

16、1 9 7中6 H、6 f级精度规定。采用焊接连接时,宜选用穿孔塞焊,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 G J 1 8的规定。4钢筋锚固板的设计规定4.1部分锚固板4.1.1采用部分锚固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5 0年的结构,锚固板侧面和端面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 5 mm;更长使用年限结构或其他环境类别时,宜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 S。1 0的相关规定增加保护层厚度,也可对锚 固板进行防腐处理。2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的规定,锚 固长度范围内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

17、于1.sd;锚固长度范围内应配置不少于3根箍筋,其直径不应小于纵向钢筋直径的0.2 5倍,间距不应大于sd,且不应大于1 0 omm,第1根箍筋与锚固板承压面的距离应小于ld;锚 固长度范围内钢筋 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sd时,可不设横向箍筋。3钢筋净间距不宜小于1.sd。4锚 固长度际不宜小于。4 lat(或O.4 labE);对于sooM R认4 0 O N田a、3 3 5 N I P f叉级钢筋,锚固区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不宜低于璐 5、C 3 O、C 2 5。5纵向钢筋不承受反复拉、压力,且满足下列条件时,锚固长度zah可减小至。3 lab:1)锚固长度范围内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18、Z d;2)对S O O M P a、4 0 O M P a、3 3 5 M P a级钢筋,锚 固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不低于C 4 0、C 3 5、c3 0。6梁、柱或拉杆等构件的纵向受拉主筋采用锚固板集中锚固于与其正交或斜交 的边柱、顶板、底板 等边缘构件 时(图4.1.1),锚固长度lah除应符合本条第4款或第5款的规定外,宜将钢筋锚固板延伸至正交或斜交边缘构件对侧纵向主筋内边。4.1.2梁支座采用部分锚固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和连续梁简支端的剪力大于0.7 ftbh。,且其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范围内的锚固长度无法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00 1

19、0中不小于1 2 d的要求时,可选用钢筋锚固板;对3 3 5 M P a、4 0 0 M P a级钢筋,锚固长度lah不应小于6必对5 0 0 M P a级钢筋,lah不应小于7 d(图4.1.2一l);2瑞 粉图4.1,1钢筋锚固板在边缘构件中的锚固示意图1一构件纵向受拉主筋;2一边缘构件;3一边缘构件对侧纵向主筋图4.1.2一1纵向受力钢筋伸人梁简支支座的锚固2简支单跨深梁和连续深梁的简支端支座处,深梁的下部纵向受拉钢筋应全部伸人支座,下部纵向受拉钢筋可选用锚固板锚固,锚固板应伸过支座中心线,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4 5 lan 图4.1.2一2(a);连续深梁的下部纵向受拉钢筋应全部伸过

20、中间支座的中心线,且自支座边缘算起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4 lab仁 图4.1.2一2(b)。4.1.3框架节点采用部分锚固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中间层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采用锚固板时,锚固板)0.4 5 la。)0.4 latr(a)端支座(b)中间支座图4.1.2一2简支单跨深梁和连续深梁下部纵向受拉钢筋锚固宜伸至柱 对侧纵向钢筋 内边,锚 固 长 度 不 应 小 于0.4 lab(0.4 labE)图4.1,3一1(a);2中间层端节点梁纵向钢筋采用锚固板时,锚固板宜伸至柱外侧纵筋内边,距纵向钢筋内边距离不应大于5 0 mm,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4 lab(0.4 labE)图4.1

21、.3一1(b);)0.4 lan()0.4 la矽)0.4 I a。(0,4 labE)妻0.4 lan()0.4 labF)(a)中间节点(b)端节点图4.1.3一1梁纵向钢筋在中间层节点的锚固3顶层中间节点柱的纵向钢筋在节点中采用钢筋锚固板时,锚固板宜伸至梁上部纵向钢筋内边,且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slati(0.5 2二)(图4.1.3一2);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在节点中采用钢筋锚固板(J的0凡)J叭O凡时,锚固板宜伸至柱对侧纵向钢筋内边,且锚 固 长 度 不 应 小于0.4 lab(0.4 1扰);4顶层端节点采用钢筋锚 固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 的内侧纵 向钢筋在节点中采用钢筋锚 固

22、板时,锚固 长 度 不 宜 小于O,4 lab)0.4 lao(0.4 1 8、F)图4.1.3一2柱纵向钢筋和梁下部纵向钢筋在顶层中间节点的锚固(0.4 labE);顶层端节点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在节点中采用钢筋锚固板时,纵向钢筋宜伸至柱外侧纵筋 内边,锚 固长度不应小于。4 lab(0.4 la二)图4.1.3一3(c);2)顶层端节点柱的外侧纵向钢筋与梁的上部钢筋在节点中的搭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 S。1 0中有关顶层端节点梁柱负弯矩钢筋搭接的相关规定;3)当顶层端节点核心 区受剪的水平截面满足式(4.1.3)条件时,伸人节点的柱和梁的纵向钢筋可采用锚固板锚固(图4.

23、1.3一3);/1,八n,。,,,、V j乓之不一戈U乙口凡 I。ojnj夕,R E(4.1.3)式中:V j节点核心 区考虑抗震的剪力设计值(N);八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风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Z);bj框架节点核心 区的有效验算宽度(mm);hj框架节点核心 区的截面高度(mm),可取验算方向的柱截面高度,即 hj一h。梁上部钢筋采用钢筋锚固板时,其在节点中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4 lab(0.4 labE),锚固板宜伸至柱纵向钢筋内边,距柱纵向钢筋内边不应大于5 0?图4.1.3一3(c);柱外侧钢筋锚固板除角部钢筋外应在柱顶区全部弯折在节点内,其弯

24、折段与梁上部伸人节点的钢筋锚固板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 4 d(d为梁上部钢筋公称直径),当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可以将弯折钢筋的锚固板伸人梁内 图4.1.3一3(c);上述搭接区段应配置倒置的U形垂直插筋,插筋直径不应小于被搭接钢筋中梁筋直径的0.5倍,间距 不大于梁筋直径的5倍和1 5 0中的小者;在离梁筋锚固板承压面Z d范围内,应配置双排上述的倒置U形垂直插筋,且每根梁上部钢筋均应有插筋通过,插筋应伸过梁下部钢筋图4.1.3一3(b);插筋的钢筋级别不应低于梁上部钢筋级别;4)顶层端节点的柱子宜比梁顶面高出5 0 mm,柱四角的钢筋锚固板可伸至柱顶并用封闭箍筋定位 图4.1.3-(a)顶层端

25、节点(b)l一1剖面(c)A一A剖面图4,1,3一3顶层端节点钢筋锚固板布置和节点构造1一梁宽范围外柱钢筋;2一梁宽范围内柱钢筋;3一U形插筋;4一梁上部钢筋;5一正交梁上部钢筋;6一梁下部钢筋;7一正交梁下部钢筋注:图中尺寸单位为毫米(mm)5)当顶层端节点无 正交 梁约束 时,节点 顶部应 在 图4.1.3一3中5所示的正交梁上部钢筋位置处配置不少于4根直径为1 6 mm的水平箍筋或拉结筋。4.1.4墙体中配置的水平或竖 向分布钢筋直径不小于I 6 mm时,可采用部分锚固板,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剪力墙端部有翼墙或转角墙时,内墙两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和外墙内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可采用锚固板锚固,锚固

26、板应伸至翼墙或转角墙外边,锚固长度lah应符合本规程第4.1.1条的规定;转角墙外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宜采用弯折钢筋锚固,并应在墙端外角处弯折并穿过边缘构件与翼墙外侧水平分布钢筋搭接,搭接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的规定图4.1.4(a)、图4.1.4(b);才左冉(a)转角墙(b)翼墙图4.1.4部分锚固板在剪力墙中的应用1一墙体水平分布筋;2一转角墙边缘构件注:图中尺寸单位为毫米(mm)2底层剪力墙竖向钢筋采用钢筋锚固板时,应符合本规程第4.1.1条第4款的要求;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钢筋锚固板应延伸至基础底板主筋位置处;3梁纵向受力主筋采用钢筋锚固板并锚固于

27、剪力墙边缘构件时,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1.1条第4款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 G J 3中有关剪力墙设置扶壁柱或暗柱的尺寸、配筋和构造要求,并宜将钢筋锚固板延伸至剪力墙边缘构件对侧主筋位置。4.2全 锚固板4.2.1采用全锚固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11全锚固板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本规程第4.1.1条规定执行;2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 d;3钢筋净间距不宜小于5叭4钢筋锚固板用做梁的受剪钢筋、附加横向钢筋或板的抗冲切钢筋时,应在钢筋两端设置锚固板,并应分别伸至梁或板主筋的上侧和下侧定位(图4.2.1);墙

28、体拉结筋的锚固板宜置于墙体内层钢筋外侧;5S O O M P a、4 0 0 M P a、3 0 0 M P a级钢筋采用全锚 固板 时,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不宜低于C 3 5、C 3 0和C 2 5。之卜扩5(a)梁中钢筋锚固板(b)板中钢筋锚固板图4.2.1梁、板中钢筋锚固板设置1一箍筋;2一钢筋锚固板;3一锚固板;4一梁主筋;5一板主筋4.2.2在梁中采用全锚固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 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承担;附加横向钢筋可选用锚固板锚固,并应布置在长度为、的范围内,此处、一2 hl+3 b(图4.2.2一1),钢筋锚固板宜按图4.2.1(a)布置

29、;2当有集中荷载作用于深梁下部3/4高度范围内时,该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承受;附加横向钢筋可选用全锚固板锚固,其水平分布长度、应按下列公式确定(图4.2.2一2):当hl镇从2时万一bb+hb(4.2.2一1)图4.2.2一1梁高度范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附加横向钢筋的布置1一传递集中荷载的位置;2一钢筋锚固板当hlhb/2时,一bb+2 hl(4.2.2一2)钢筋锚 固板应沿梁两侧均匀布置,并应从梁底伸到梁顶,按图4.2.1(a)布置;3当需提高梁的受剪承载力时,梁受剪钢筋可采用全锚 固板锚固,并可与普通箍筋等 同使用 图4.2.1(a)。图4.2.2一2深梁承受集中荷载作用时的附加横

30、向钢筋4.2,3在板中采用全锚固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混凝土平板承受集中悬挂荷载(吊杆或墙体)时,吊杆或墙体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可采用钢筋锚固板,并应将锚固板伸至板顶面主筋位置;吊杆宜选用光圆钢筋,且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的受冲切承载力验算方法对吊杆进行锚固区混凝土抗冲切验算;悬挂墙体两侧的板的受剪区应进行受剪承载力验算;2承受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的混凝土板和预应力混凝土板,当板厚受到限制,需要提高受冲切承载力时,可采用钢筋锚固板作为板的抗冲切钢筋;混凝土板中采用抗冲切钢筋锚固板时,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的计算规定外,

31、尚应满足下列构造要求:1)混凝土板厚不应小于2 0 0 mm;2)柱面与钢筋锚固板的最小距离,。不应大于0.3 5 h。,且不应小于S O mm;3)钢筋锚固板的间距,不应大于o.4 h。;4)计算所需的钢筋锚 固板应在4 5“冲切破坏锥面范围内配置,且应等间距向外延伸,从柱截面边缘向外布置长度不应小于1.5 h。(图4.2.3)。O O0 0-0 O J匕O口,0 0 00 0 0早 黔0 0 00 0 00 0 0入泣少旦0nn丙 0 0or尸夕尸二 7 二 F 厂7 7 0 0 00 0(b)边柱OpOOO瑙考0 0 0 0 0 C O寸,贰褂 启(a)内柱(c)角柱图4.2.3板中抗冲

32、切钢筋锚固板排列布置1一冲切破坏锥面;2一抗冲切钢筋锚固板;3一锚固板5钢筋丝头加工和锚固板安装5.1螺纹连接钢筋丝头加工5.1.1操作工人应经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合格后持证 上岗,人员应相对稳定。5.1.2钢筋丝头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丝头的加工应在钢筋锚固板工艺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2钢筋端面应平整,端部不得弯曲;3钢筋丝头公差带宜满足 6 f 级精度要求,应用专用螺纹量规检验,通规能顺利旋人并达到要求的拧人长度,止规旋人不得超过 3 p(p为螺距);抽检数量1 0%,检验合格率不应小于9 5%;4丝头加工应使用水性润滑液,不得使用油性润滑液。5.2螺纹连接钢筋锚固板的安装5.2.1应选择

33、检验合格的钢筋丝头与锚固板进行连接。5.2.2锚固板安装时,可用管钳扳手拧紧。5.2.3安装后应用扭力扳手进行抽检,校核拧紧扭矩。拧紧扭矩值不应小于表5.2.3中的规定。表5.2.3锚固板安装时的最小拧紧扭矩值钢筋直径(mm)毛1 61 8?2 02 2?2 52 8?3 23 6?4 0拧紧扭矩(Nm)1 0 02 0 02 6 03 2 03 6 05.2.4安装完成后的钢筋端面应伸出锚固板端面,钢筋丝头外露长度不宜小于1。p。5.3焊接钢筋锚固板的施工5.3.1焊接钢筋锚固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从事焊接施工的焊工应持有焊工证,方可上岗操作;2在正式施焊前,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

34、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3用于穿孔塞焊的钢筋及焊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 G J 1 8的相关规定;4焊缝应饱满,钢筋咬边深度不得超过0.smm,钢筋相对锚固板的直角偏差不应大于3;5在低温和雨、雪天气情况下施焊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 G J 1 8的相关规定。5.3.2锚固板塞焊孔尺寸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 G J 1 8的相关规定(图5.3.2)。图5.3.2注锚固板穿孔塞焊尺寸图:图中尺寸单位mm6钢筋锚固板的现场检验与验收6.0.1锚固板产品提供单位应提交经技术监督局备案的企业产品标准。对于不等厚或长方形锚固板,尚应提交省部级的

35、产品鉴定证书。6.0.2锚 固板产品进场时,应检查其锚 固板产 品的合格证。产品合格证应包括适用钢筋直径、锚 固板尺寸、锚 固板材料、锚固板类型、生产单位、生产日期以及可追溯原材料性能和加工质量的生产批号。产品尺寸及公差应符合企业产品标准的要求。用于焊接锚固板的钢板、钢筋、焊条应有质量证明书和产品合格证。6.0.3钢筋锚固板的现场检验应包括工艺检验、抗拉强度检验、螺纹连接锚固板的钢筋丝头加工质量检验和拧紧扭矩检验、焊接锚固板的焊缝检验。拧紧扭矩检验应在工程实体中进行,工艺检验、抗拉强度检验的试件应在钢筋丝头加工现场抽取。工艺检验、抗拉强度检验和拧紧扭矩检验规定为主控项 目,外观质量检验规定为一

36、般项 目。钢筋锚固板试件的抗拉强度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有关规定。6.0.4钢筋锚固板加工与安装工程开始前,应对不同钢筋生产厂的进场钢筋进行钢筋锚固板工艺检验;施工过程中,更换钢筋生产厂商、变更钢筋锚固板参数、形式及变更产品供应商时,应补充进行工艺检验。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种规格的钢筋锚固板试件不应少于3根;2每根试件的抗拉强度均应符合本规程第3.2.3条的规定;3其中1根试件的抗拉强度不合格时,应重取6根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仍不合格时判为本次工艺检验不合格。1 76.0.5钢筋锚固板的现场检验应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类型、同规格的钢筋锚固板,螺纹连接锚固板

37、应以5 0 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 0 0个也应作为一个验收批;焊接连接锚固板应以3 0 0个为一个验收批,不足3 0 0个也应作为一个验收批。6.0.6螺纹连接钢筋锚固板安装后应按本规程第6.0.5条的验收批,抽取其中1 0的钢筋锚固板按本规程第5.2.3条要求进行拧紧扭矩校核,拧紧扭矩值不合格数超过被校核数的5时,应重新拧紧全部钢筋锚固板,直到合格为止。焊接连接钢筋锚固板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 G J 1 8有关穿孔塞焊要求,检查焊缝外观是否符合本规程第5.3.1条第4款的规定。6.0.7对螺纹连接钢筋锚固板的每一验收批,应在加工现 场随机抽取3个试件作抗拉强

38、度试验,并应按本规程第3.2.3条的抗拉强度要求进行评定。3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应符合强度要求,该验收批评为合格。如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如仍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则该验收批应评为不合格。6.0.8对焊接连接钢筋锚固板的每一验收批,应随机抽取3个试件,并按本规程第3.2.3条的抗拉强度要求进行评定。3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应符合强度要求,该验收批评为合格。如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如仍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则该验收批应 评为不合格。6.0.9螺纹连接钢筋锚固板的现场检验,在连续1 0个验收批抽样试件抗拉

39、强度一次检验通过的合格率为1 0 0条件下,验收批试件数量可扩大1倍。当螺纹连接钢筋锚固板的验收批数量少 于2 0 0个,焊接连接钢筋锚固板的验收批数量少 于1 2 0个时,允许按上述同样方法,随机抽取2个钢筋锚固板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当2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满足本规程第3.2.3条的抗拉强度1 8要求时,该验收批应评为合格。如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满足要求,应再取4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如仍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满足要求,则该验收批应评为不合格。附录A钢筋锚固板试件抗拉强度试验方法A.0.1螺纹连接和焊接连接钢筋锚固板试件抗拉强度的检验与评定均可采用钢筋锚固板试件抗拉强度试验方法。A.0.2钢

40、筋锚固板试件的长度不应小于2 5 O mm和1 0 d。A,0.3钢筋锚固板试件的受拉试验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锚固板的支承板平面应平整,并宜与钢筋保持垂直;2锚固板支撑板孔洞直径与试件钢筋外径 的差值不应大于4 mrn;3宜选用专用钢筋锚 固板试件抗拉强度试 验装置(图A.0.3)进行试验。1?图A.0.3钢筋锚固板试件拉伸试验装置示意图1一夹持区;2一钢套管基座;3一钢筋锚固板试件;4一工具拉杆;5一锚固板;6一支承板A.0.4钢筋锚固板抗拉强度试验的加载速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 B/T2 2 8的规定。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

41、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 有选 择,在一定条件 下可 以这样 做 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引用标准名录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2普通螺纹公差G B/T 1 9 73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 B/T 2 2 84钢 筋 混 凝土用 钢第1部 分:热 轧 光 圆

42、 钢 筋G B14 99.15钢筋混 凝土用 钢第2部分:热 轧 带 肋 钢筋G B14 99.26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 B1 3 0 1 4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 G J 3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 G J 1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筋锚 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 G J2 5 6一2 0 1 1条文说明制 定 说明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 G J2 5 6一2 0 1 1,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 0 1 1年8月2 9日以第1 1 3 4号公告批准、发布。本规程制定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钢筋锚固板试验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

43、技术标准,许多单位和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试验和研究,为本次制定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技术参数。为了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目次1总则 ,2 62术语和符号 2 72.1术语 2 73钢筋锚固板的分类和性能要求 2 83.1锚固板的分类与尺寸 ,2 83.2钢筋锚固板的性能要求 2 84钢筋

44、锚固板的设计规定 ,3 04.1部分锚固板 3 04.2全锚固板 3 35钢筋丝头加工和锚固板安装 3 55.1螺纹连接钢筋丝头加工 .3 55.2螺纹连接钢筋锚固板的安装 3 55.3焊接钢筋锚固板的施工 ,3 56钢筋锚固板的现场检验与验收 3 62 51总则钢筋的可靠锚固与结构的安全性密切相关。不同的钢筋锚固方式将明显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方法。近年来发展起来一种垫板与螺帽合一的新型锚固板,将其与钢筋组装后形成的钢筋锚固板具有 良好的锚固性能,螺纹连接可靠、方便,锚固板可工厂生产和商品化供应,用它代替传统的弯折钢筋锚固和直钢筋锚固可以节约钢材,方便施工,减少结构中钢筋拥挤,提高混凝土

45、浇筑质量,深受用户欢迎。钢筋锚固板应用范围广泛,土木建筑工程包括房屋建筑、桥梁、水利水电、核电站、地铁等工程均有大量钢筋需要钢筋锚固技术。钢筋锚固板锚固技术为这些工程提供了一种可靠、快速、经济的钢筋锚固手段,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价值。近年来,国内一些研究单位和高等学校对钢筋锚固板的基本性能和在框架节点中的应用开展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本规程是在总结国内、外大量钢筋锚固板试验研究成果和国内众多重大工程采用新型钢筋锚固板的基础上编制的。本规程旨在为钢筋锚固板的使用,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鉴于钢筋锚固板在我国的应用历史较短,基础性研究工作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46、,本规程公布实施后将继续积累工程应用经验和新研究成果,在以后修订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4本术语指装配了锚固板的钢筋,与国际所用术语headeddeformedbars或headedbars相对应。包括各类一端或二端带锚固板的钢筋。2.1.6一2.1.8强调是钢筋受拉时的承压面,以便与受压时的承压面相区别;对承压面不在同一平面的不等厚锚固板,可能有多个承压面,锚固板厚度指端面到最远承压面的最大厚度t。3钢筋锚固板的分类和性能要求3.1锚固板的分类与尺寸3.1.2锚固板承压面积的规定是根据国内外各类钢筋锚固板试验结果作出的规定,大多数钢筋锚固板试验所用的锚固板承压面积,

47、对全锚固板为9倍左右的钢筋公称面积,部分锚固板为4.5倍左右钢筋公称面积。锚固板的厚度要求是根据锚固板与钢筋连接强度和锚固板刚度的需要确定的。对不等厚度锚固板或长方形锚固板,除应满足规程规定的面积和厚度要求外,、尚应提供验证钢筋锚固板锚固能力的产品定型鉴定报告。这是为确保锚固板刚度以及钢筋锚固板的锚固能力提出的附加要求。产品鉴定报告应包括试验论证不同类型和规格的钢筋锚固板能够在满足本规程规定的锚固长度、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和最小构造配筋的条件下达到本规程第3.2.4条的要求;同时应满足本规程第3.2.3条的钢筋锚固板试件极限抗拉强度的要求。3.2钢筋锚固板的性能要求3.2.1锚固板与钢筋采用焊接连

48、接时,锚固板材料的选用应考虑与钢筋的可焊性,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 G J 1 8中对预埋件焊接接头的材料要求。3.2.3钢筋锚固板试件的极限抗拉强度是保证钢筋锚固板锚固性能的重要环节,要求其极限拉力不应小于钢筋达到极限强度标准值时的拉力 fstkA,,本规程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0 0 1。中的基本符号体系,钢筋极限强度标准值用fstk表达。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3.2.4本条规定了钢筋锚固板在混凝土中的锚固极限拉力不应小于钢筋达到极限强度标准值时的拉力 fstkA。对锚固板产品提供检验依据,钢筋锚固板的实际锚固强度受钢筋锚固长度、锚固板承压面积

49、和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影响较大,产品鉴定时应验证最不利情况下满足本规程本条规定的强度要求。3.2.5规定锚固板与钢筋的连接宜采用螺纹连接是为了提高连接承载力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考虑我国幅员广大,地区条件及工程类型差别大,焊接连接可作为锚固板与钢筋的补充连接手段。4钢筋锚固板的设计规定4.1部分锚固板4.1.1采用部分锚固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锚固板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多数情况下是由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决定的。本规程规定,锚固板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 5 mm。更高结构使用年限和二、三类环境条件下,应增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按照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00 1 0

50、对不同使用年限和环境类别对钢筋保护层的调整值进行调整,也可对锚固板采取附加的防腐措施以满足耐久性要求。2一4钢筋的锚固长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箍筋配置对钢筋锚固板的锚固极限拉力有明显影响;本规程规定的钢筋锚固板的基本锚固长度为0.4 lab,比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001 0规定 的钢筋机械锚 固时的锚 固长度0.6 lab要小,这是根据本规程编制组成员单位近年来完成的大量研究成果作出的合理调整。本规程规定,部分锚固板承压面积不应小于锚固钢筋公称面积的4.5倍,锚固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1.5 d,同时规定了构造箍筋和锚固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最低要求,满足上述条件后,可以确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