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传承和合文化---实施和合教育.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559944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承和合文化---实施和合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传承和合文化---实施和合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传承和合文化---实施和合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传承和合文化---实施和合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传承和合文化---实施和合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传承和合文化 实施和合教育盛泽镇中心小学文化建设方案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决定学校发展的综合水平。在形成学校项目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特色的转型和提升,是提升学校办学品味和层次、创建特色品牌学校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一以贯之地以“为生命奠基,建优质学校”为长期办学理念,在原有“数学为主,象棋为辅”的学校办学特色基础上,融合当前学校多校区办学形势,以及学校自身内涵发展的需要基础上,着力实现以“和合”教育为主流意识的学校文化建设目标,积极打造“品质民主、品味文化、品牌课程”学校。 一、项目特色向和

2、合教育的转型分析1文化转型适应学校一脉相承的特色发展之需我校前身是原盛泽镇第二中心小学,当时学校曾将“休闲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后将象棋作为休闲教育的重点,历经一番教育实践与探索,在与其他两校区合并成现在的盛泽镇中心小学之后,学校在承继并发展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将“数学主为、象棋为辅”定位为学校的项目特色,学校特色文化在逐步的建设中日益浓厚。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内涵发展的加快,学校在体育、科技等领域也迎头并进,成为一元为主、多元特色相结合的特色文化新格局。在特色发展的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引领,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核心,在特色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坚持走“一个重点突破,全面和谐发展”的

3、道路。从“休闲特色”、“象棋休闲特色”到“数学为主,象棋为辅”的主辅式特色、多领域特色并行的过程,是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我校始终没有将传统的特色丢弃,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提升和发展。在进入“十二五”教育发展时期,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将这些并进的特色项目加以统整,更好地为学校发展、师生成长服务?而“和合”教育恰好能将多元特色加以融突整合,为实现学校和谐全面发展打开通道。因而,从单纯的特色项目向和合教育的转型是适应学校一脉相承的特色发展之需的。2文化转型适合学校师生的可持续成长之需人是学校建设中的主体元素,学校的发展建设必须要为师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基。师生的成长并非是线、面的单一构建,而是丰富立

4、体交叉式的整体协调的综合式发展。我校以“学生快乐地学,教师幸福地教”为追求,以“为生命奠基 建优质学校”为办学理念,教学中融丰富情感、生命智慧、多元能力、个性特长于一体,以“和合”思想作为贯通的绳索,突出强化学校对培养人方面“和智和能”的目标。对于教师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和同中寻求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因而,“和合”教育在我校教育发展史上的转型和定位,是适合学校师生发展的需要的。3文化转型适宜学校与周边社会环境融合之需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人,增强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校地处丝绸文化背景的经济重镇,金钱主义与社会层面的浮躁一度与学校强调的淡泊明志

5、、脚踏实地的教学理念,形成思想领域的冲突。加之自2011年下半年始,我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响应社会平等教育的号召下,我校学生中外来民工子弟学生所占比例日益提高,这些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如何更好地融入本地学生的群体中,更快地适应我校的学习生活?在思考之余,我们想到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合”思想,以此为理念直接引领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在周边社会资源复杂多变、师生人员结构不均衡的状态下,加以多元的冲突和融合,实现学校在育人方面的协调一致、协同发展。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说,文化转型亦适合我校与周边社会环境的融合之需。综观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境界,那就是在师生上下通力

6、合作的过程中,实现“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快乐地学”的理想,在和融、和谐、和悦中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化。因此,“和合”教育是符合学校实践发展历程的,是学校长期精神文化的自然积淀,也是学校文化发展的必然走向。我校确定以和合教育作为学校的主流和导向文化,也算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二、和合教育的内涵解读1“和合”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合”的“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和合的“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形相和无形相的相互冲突、融合,在与冲突、融合的动态变易过程中诸多形相和无形相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和合”一词的文化概念蕴涵着

7、深刻的哲学意义,其精神实质强调了矛盾体中和谐与协调的重要性,成为不同要素融合最为理想的结构存在形式,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内核和因子,其本质来讲就是一种和谐文化。殷周时期,和与合是单一概念,尚未联用。春秋时期,和合二字联用并举,构成和合范畴。东汉时期,和合思想被儒家和道家学派广泛应用,此二主要文化流派关于和谐的丰富思想,既形成了和谐文化的固有传统,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宝贵思想资源。儒家贵“和”尚“中”,认为“德莫大于和”,更看重的是“人和”。孟子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把“人和”看得高于一切,强调人

8、际关系“以和为美”。 先秦道家的思想体系中也蕴藏着丰富的和谐观念,其“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观、“理想真人”的人际和谐观、“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和谐观等主张,对当前的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很大的启迪。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提出“和合学”理论,已有二十多年历史。他提出,和合文化是对传统精神文化的转身,这种文化精神便是追求人和自然的和合,人与社会的和合,人与人的和合,人自身心灵的和合,以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和合等。并由此而衍生出“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大原理。不难领悟,和合文化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客观承认差异、矛盾、不同;二是把异质、不同的事物和谐地融合为一体。和合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内核

9、是创生、出新的生生不息的生文化。“和合文化”不仅要求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体与社会和谐,更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哲学精神,强调“天人共存、人我共存”的辩证立场,以宽容、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张扬着丰富的天道与人间和谐融洽观念,对于当前消解社会矛盾、人与自然的冲突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2“和合教育”的内涵认识 “和合”教育是指以“和合”理念为指导,教育者以“和”为价值导向,并运用“和合”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以“合”为途径和方法,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的影响,促使其得到优质均衡发展,达到“由和致合,由合致胜”的实施过程。“和合”教育并非是多种教育教学元素的简单叠加,它是一种相融互渗

10、的教育,在融突中实现一体,实现“和合”。和合教育核心理念:教育首先要充分认识并承认各教育要素之间的矛盾差异,通过创设开放的教育场促使相互依存的教育要素和合共生,吸取彼此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俎合,由此促进新知能的产生,推动各教育要素的发展。“和合教育”的核心要义有两层:一层是“和”的取义有三个:一是尊重,二是合奏,三是协调。二层是“合”的取义有二个:一是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合口,适合之意。二是汇拢团聚,引申为:合作、分享、共赢的行为方式。“和合”教育是以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怡的育人环境,通过各方教育教学因素的共同合力,在多元融突中

11、实现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培育心性高洁、“和智和能“、”“和乐成长”的一代盛小人。三、和合教育的精神解读基于我校办学实际,在对传统“和合”文化进行取舍与整合之中,以“至和”为“和合教育”的文化轴心,形成属于我校的“和合”教育解读:(1)和睦同心,和衷共济人文关系(2)政通人和,合力合拍学校管理(3)和其和美,悦目怡情校园环境(4)合作合享,和智和能课堂教学(5)和而不同,和而大同培养学生(6)形异神合,多元发展教研科研(7)和心合育,和谐发展德育实施(8)和合创生,百花齐放课程建设(9)融合通达,形成特色校区特色(10)由和致合,因和而胜办学追求 四、和合教育的指导思想“一种好文化就是一所好学校

12、”。我们要以先进的现代办学理念为导向,积极构建和谐、和善、和婉、和顺、和融、合作、合力的“和合”教育精神文化,逐步完善科学化、系统化、人文化、个性化的学校制度文化,努力聚合各方文化资源,创设以和美、和怡、雅致、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优美的校园环境,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在整体合理规划的前提下,积极构建教育、教学、教研、服务等为板块的文化,营造书香、温馨、活泼的生活和学习氛围,创设校本特色文化,努力打造品牌化校园,促进全体师生和谐、健康、快乐成长。 五、和合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合教育注重传承与整合,彰显底蕴,凸显个性,要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和宗旨,丰实学校“和合”教育文化精神,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优化管

13、理制度,丰富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的内涵,加快课程文化建设步伐,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以“和智和能”、“和乐成长”为培养目标,构筑“和容管理”、“和怡环境”、“和润德育”、“和乐课程”、“和调评价”的和合教育发展体系,让师生共享和合教育的暖阳,努力为每个孩子的生命成长奠基。1以和致合,实现“人人相和”人的因素是学校文化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要将和合思想渗透到人与人的交往之中,在融突各种差分中理顺彼此关系,在融洽和处中共同成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以“尊重、理解、信任、期待”为教育的首要法则,树立良好师表形象,给予学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学生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

14、劳动成果,乐学善思,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一个学生的优良素质。形成和谐的生生关系,倡导学生友好待人、互帮互助、分享学习,在“比学赶帮”的过程中,转化学习中的冲突,形成励进氛围。理顺师、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家校路路通、百名教师访千家、德育导师制等活动,密切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在融突矛盾中形成教育合力,提升教育品质。2和润和美,实现“物我合一”中国古人早有“仁民爱物”的思想,体现了对于人生生命和自然生态环境生命的关怀。“和合”教育,追求人与校园内一切物体的融合,由此化生出人与物的统一。以高雅和美的物化环境,尊重生命的意识形态,润泽学校师生,形成“物我合一”的校园环境、精神文化。3和生和达,实现“人社通合”人

15、追求意义、价值的活动是与人的社会交往活动相联系的。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最终是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人。主动建立与社会的联系,协调一切积极的教育因素,借助实践活动、拓展阅读等形式,形成共生意识,教育学生要用理想的态度激励自己,为追求更理想的社会而努力,奋发向上,协调发展。满怀感恩之心,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在融突情境中求得协调、平衡、和谐,以达到共同发展。 六、和合教育的实施策略(一)和容管理,凝心聚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和容教育就是管理者要有广博的胸襟,要把“以人为本”与“和合”作为叠生的价值准则。“以人为本”是内在的原则,“和合”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和容管理即在民

16、主、阳光、智慧的管理中,发挥管理团队的优质潜能,共同为学校的发展作出积极的努力。1阳光管理和容管理首先是一种民主阳光化管理,学校始终以打造“品质民主、品味文化、品牌课程”的“三品”学校为目标,在谋划布局、决策处事方面,始终坚持民主阳光、积极吸纳。学校设立家校助学室、家校共育室和校务委员会,将家长请进学校,积极发挥家长的聪明才智,共同规划办学,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学校各类文件措施的出台,在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审核通过的基础上,于“校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全体教职工的监督。2开放管理和容管理也是一种开放管理,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形成百花齐放、均衡和谐的动态发展局面。学校领导班子通过各种途径,聆听八

17、方声音,了解师生内心的想法,在开放化的管理中,提升管理品质。学校通过校园网论坛、网络调查、纸质问卷调查等,对管理措施进行征询论证,并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了解民情,积极吸纳师生中的有益建议,调整管理策略,在公开、阳光中集聚群体智慧,提升管理实效。3智慧管理和容管理也应是一种智慧管理,这是确保管理出成效的关键。智慧的管理,离不开专家的引领。学校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积极邀请专家进行学校文化发展的指导与论证。近几年来,学校将竞招机制纳入管理团队的建设中来,中层干部、班主任班辅导的竞聘一直井然有序,为管理团队实力的壮大与智慧的补充,提供了坚实的后备保障。滚动实施教师轮岗、科室轮岗制度,将优秀教师、中层干

18、部进行校区流动、科室流动,使优秀的教师资源实现共享,使教育的智慧得以辐射。校本网络化操作平台全面正常运作,电子备课资源共享、“你问我答”家校公开交流,真正畅通了教师、家校之间的联系通道,网络舆情的监管、微博的开通,都为智慧的学校管理提供了保障。(二)和怡环境,悦心愉情 学校的环境文化以潜隐的心理暗示方式对工作与学习于其中的全体成员发生影响,这种影响温和而不暴烈,自然而不刻意,持续而不间断,无痕而极有效,置身其中,这种影响便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校园绿化到楼宇路名,从雕像壁画到橱窗展厅,无不彰显着学校和谐和顺的文化气息。1愿景墙谱写共同祈愿。踏入我校,U型式建筑,色调和谐、格局雅观,环抱的是碧粉

19、相间的绿化,葱郁的树木,吐艳的花蕾,清新淡雅中不失美丽之色,给人以和谐悦目之感。典雅励志的文化石、苍翠葱郁的立志松、传承友谊的合欢树,遥相呼应的外墙饰,无处不彰显着生动的和合教育底蕴。在校园中穿梭,给人以整洁有致、韵味独具的和悦之色。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将设立一垛愿景墙,将全校师生的共同祈愿刻入其中,以此共同书写和合教育新篇章。2楼语路名内涵丰富。校园中,花草不言,楼宇不语,但却无处不向来者展示着它的文化密语。粉砌一新的各幢楼层,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名字。四通八达、错落有致的校园道路,将校园紧密联系成一个整体,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这是我校在搬入新校区后,向全校师生征集楼名路名之后,协商决定的,

20、由此而形成的具有我校特色的楼语路名文化。“简约楼”、 “精蕴楼”“导究楼”等醒目的楼名,蕴含着我校在简约化管理、精致化落实、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理念。“卒林路”、“搏弈路”、“至简大道”等路名,将我校的文化特色融入其中,这种特有的文化属性,也深植于我校师生的心中。在和谐中求和美,在共融中求顺畅。3廊墙展厅底蕴浓厚叶澜教授说过:“墙壁是学生生命的外化。”苏霍姆林斯基倡导“让每一面墙都说话”,这也是我校和合教育文化建设中努力追求的。每一幢楼房外墙上,都有彰显学校特色的名家名言,校风、学风、教风也耀显其上。这些无声的语言,时时在励进着全校师生,做锐益进取、和谐发展的盛小人。学校门厅里,是数学、象棋特色灵

21、动呈现的地方,独具匠心的象棋墙饰、生动丰富的数学壁画,从两侧及头顶的天花板三方将这些代表着智慧的精神浸润着每一位路过它脚下的人。这是一种无形的召唤与感染,是一种无痕的熏陶和辐射。食堂大厅里,那些惜食警言和生动图片,提醒着同学们爱惜粮食,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做和谐社会的一份子。学校的每一条长还有正在筹建中的集邮展厅、陶行知馆,将搜集呈展我校师生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活动和精彩成果,展厅的布置在丰富学校文化底蕴的同时,也给学校文化的生动传承提供了平台。4班语墙饰彰显个性。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影响着学校整体风貌。我校班级文化建设以和睦和顺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彼此尊重相互信任,构建

22、起学校班级文化的一道风景。班级走廊墙壁上,数学名家展板以其鲜亮的底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向学生传达着勇于攀登、向科学进军的信号。每个班级还有班级个性心语,这是班级同学共同制定的对本班文化的阐释,通过集体诵读与宣讲,深深地沉浸在每位学生的心中。以黑板报、个性化学习园地、数学墙饰等构建的班级文化阵地,以自主创新为原则,以整齐优美为目标,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就像是无形的春风,时时浸染着学生,润泽心灵,给每一位学生以抚慰和激励,在融洽中寻求互进,在和谐中彰显个性。5、耕乐园重建生态追求自然与生态的和谐,也是和合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耕乐园是学生实践活动的根据地,是传播生态理念、播撒绿色的平

23、台,学校将耕乐园的建设与启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制作具有生态形象的文化门与篱笆墙,在美化与协和的相互作用中,给学生以绿色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美好影响,打造学校又一处靓丽的景点。(三)和润德育,注入活力1实施“三化教育”,融突和生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学校以行为养成为抓手,有效实施模块化、故事化套餐化教育,在融突学生已有价值观、行为习惯、品德形成与期望价值观、期望行为、期望品德等多重组合矛盾中,在学生中和合而生新的整体价值观,以和合涵养“温文尔雅、品性高洁”的心灵,形成“和爱包容、德正行雅”的优良风气。(1)模块化教育润童心为推进学生行为养成的步伐,学校德育处、少先队在和合教育思想引领下,积极开展模块化

24、教育。所谓模块教育,就是将一段时间内对学生实施的德育要求分列成几个板块(礼仪、励志、感恩、信心、责任五大主题模块)展开。每个模块教育从知、情、意、行几个层级推进,各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又必然联系,彼此融合,共同构建完整的教育体系。一学期一模块,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优良品德,美化行为习惯。(2)故事化教育润童真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与配合。在和同理念的指导下,以感染、浸润、熏陶等方法,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状态下保持真我的本性,受到有益的影响。借助晨间故事会的时间,进行故事宣讲、交流,在故事中传承和发扬感受故事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3)套餐化教育润童行德育是一种系统的影响

25、教育,统整多方优势资源,积极有效地对学生施以影响。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进行套餐化教育,即以每月德育主题为话题,遵循“宣传发动提要求班级落实谈过程深化展开提建议总结表扬提希望”的渐进过程落实,在逐层厘清行动要领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每个主题德育的内涵及行动准则,有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2开展融合教育,友好和处实现所有我校孩子的教育平等,也是和合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一直有所上扬,将近占了全校学生的三分之一。本着一视同仁、共融共处的原则,将外来学生与本地学生混合编班,化地域差别于无痕。为了更好地化解本地与外地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养成、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差异与

26、冲突,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学生友好相处、相互励进。学校德育处还开展了关于中小学德育导师制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案例研究的课题研究,探求本地、外地学生一统化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措施,真正实现城本外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教育。3进行体验教育,协调和达和合教育致力于学生智慧的提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丰富的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情商的提升,从而成为具有智慧美、心灵美的一代新人。学校积极创设各种条件,搭建学生实践的平台,给学生的心灵以积极的体验与春雨般的润泽。食尚小实践、耕乐小种植、目澜小讲堂、气象小观察、生活小课题、一日小当家等精彩纷呈的活动,以场景式的再现和实际的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体

27、验、探究的亲历活动中感知生活,与现实生活融合接轨,使知识、能力与情感获得协调提升,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四)和乐课程,激扬生命学校课程,作为现代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按照现代社会的时代要求和青少年、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对现代社会文化的选择、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作为服务于人的教育,学生是我们这种特殊服务的特殊对象,而教育服务于学生的产品就是“课程”,学校正是通过课程这一精神性产品服务于学生的。课程文化所体现的价值取向的核心内涵应该是“以人为本”。 我校一贯坚持坚持“以人为本 让童心飞扬”、“和谐发展 为生命奠基”的教学追求,在人本化的课程建设中追求和谐的课程文化。1转变教学

28、方式,在生本理念下打造学科特色品牌多年的课改实践告诉我们,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教学方式的再度革新,是教学改革的必然。深入贯彻市局“以学定教”思想,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以学科特点为基础,将课堂中建立和融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和顺的师生对话、和正的价值取向、合理的课堂训练等,融入生本化的课堂教学,在打造学科特色、彰显教学追求中,培养善思维、有个性、强发展的学生。2开发优势资源,在丰富多元中实施校本尚品课程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不仅要扎实开展好国家、地方课程,还需要有适合本校学生发展、属于学校自身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发校内外优势资源,以培养学生、成长学生为理想追求,在各年级中积极实施多样化的校本课程

29、。在多元化的课程形态中,寻找课程发展的向上之力。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将继续探寻校本课程实施机制和有效的管理举措,是进一步建设课程文化的需要。尤其是在校本课程中进一步将“和合”思想精髓植入其中,课程开发要始终站在学生的立场,使校本课程真正成为属于学生自己的课程,真正为学生的和谐成长而设的课程。学校在基于项目数学特色背景下的玩转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成为我校校本课程的范例。今年学校又将融合邮品设计的经验及邮票文化的传播,开发邮韵校本课程,力图在课程内容开发、课程组织形式、课程实施方法、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有所突破,打造出属于本校的有品位、有底蕴的校本课程,以此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校

30、本课程真正成为学生所需,学生所乐的课程。(五)和调评价,促进发展“道曰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有分才有合,有差异才能和;无分别、无差异就不能生物。基于和合思想的理论基础,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和合教育主张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在差异中寻求学生间相互融合促进的措施,肯定学生身上隐藏的潜能,不以成绩将学生进行好坏的分类。注重学生人际关系的培植,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和普遍发展。另外,和合教育对学生的评价观,注重对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协调发展的评定,在充分培养、展示特长的基础上,对学生所学的各类知识、各项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综合评定。对于教师的评价,和合教育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师的成长,将教师的师德表现、业务能力、科研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不以偏概全,充分调动教师的自主发展动力,投身教育改革热潮中,积极探索,勇于超越,打造一支有追求、乐奉献、高素养、精业务的教师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