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月质量管理学考前练习题一、简答题1简述朱兰在质量管理方面重要奉献。2简述活性化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3简述六西格玛项目实行环节(DMAIC)。二、计算题1某部件清洁度规定是有关指标不不小于60mg,抽样成果得:=36mg,S=8mg,请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并判断过程能力。2设某螺栓直径设计规定为,从某车床加工螺栓中随机抽取样本件,其直径平均值为,原则偏差为。求过程能力、过程能力指数,并判断过程能力,提出提高过程能力措施。3某工厂对现场加工出零件轴进行随机抽样,抽得个容量为样本。得出平均值和方差均值分别是和。查表得知当时,。请计算图和图控制界线,并画出图示意图。三、论述题1由老式管理模式向学习
2、型组织转变表目前哪些方面?2试述产品设计过程一般环节。3试述质量改善流程。参照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朱兰在质量管理方面重要奉献。解答:朱兰在质量管理方面重要奉献是:(1)朱兰主编朱兰质量手册是质量管理领域中最具有权威性参照书之一,被人们称誉为质量管理领域中圣经。(2)朱兰提出了质量即合用性概念,强调了顾客导向重要性。(3)朱兰质量管理思想中还包括质量管理三部曲、关键少数原理以及质量成本等。 2简述活性化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解答:组织管理者可以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各个方面做出努力,从而实现员工活性化。重要包括:(1)活性化组织设计;(2)招募适合组织文化员工(3)对员工进行持续培训和教育;(4
3、)建立增进活性化考核评价和鼓励制度。 3简述六西格玛项目实行环节(DMAIC)。解答:DMAIC是指:(1)定义:明确顾客需要,界定处理问题范围,确定项目目,设计项目任务书。(2)测量:包括明确测量目和详细测量工作。(3)分析:分析数据,验证因果关系,确定关键原因。(4)改善:提出改善意见,选择改善方案,实行改善方案,验证评估改善效果。(5)控制:在新水平上控制。 二、计算题1解答:这是给定上限单向容差。根据公式得出根据过程能力指数评估原则鉴定:1Cp0.67属于3级,阐明过程能力局限性。2解答:本题为双向容差,中心不重叠状况,其中 原则中心为10,容差范围T0.02320.046,原则偏差S
4、 = 0.007偏移量109.9970.003因此,过程能力为:B=60.007 = 0.042(mm)过程能力指数由于过程能力指数,可见该过程能力不充足。改善措施: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状况下,放宽容差范围。3解答:根据公式,图上下控制界线分别是:UCL=,LCL=;R控制图上下界线分别是:UCL=,LCL=。将数据代入公式,图上控制界线为UCL=49.50640.5770.08049.5526图下控制界线为LCL=49.50640.5770.080=49.4602R控制图上界线分别是UCL=2.1140.080=0.169R控制图下界线分别是LCL=00.080=0三、论述题1由老式管理模式向学
5、习型组织转变表目前哪些方面?解答:面对与以往不一样3C环境,组织管理方式必须向适应新环境规定管理模式转变了,这种新管理模式称为学习型组织。可以从文化、技术、任务、构造、权力分布、资源、集中点、工作、生产方式、市场、领导等方面体现出来。(1)文化从关注稳定和效率转变为关注变革、问题处理。由于外部环境相对稳定,老式模式寻求稳定和内部效率,不过伴随环境变化,现代企业更关注市场变化,需求变革和处理问题成为关注焦点。(2)技术从机械向电子转变。至少应当机电一体化。(3)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4)组织构造由高耸、垂直等级比较多组织构造向扁平化层次较少组织构造演变。(5)权力由集权向分权转变。即决策权
6、力由集中在上层向中下层转移、分权。(6)稀缺资源由资本转变为信息。(7)集中点由利润转向顾客。由于只有获得了顾客,留住了顾客,企业才能获得发展,获取更多利润。(8)工作方式由个人向团体方式转变。以个人为单位,向讲求整个团体协作转变,由于团体是处理问题最有效方式。(9)生产方式由福特式向戴尔式转变。由生产推广向以顾客需求为主生产转变。(10)市场由地区、全国向全球转变。(11)企业高层管理者向领导者转变。当今企业规定高层管理者更多向外,做一种领导者。2试述产品设计过程一般环节。解答:目前已经形成了较成熟、原则化了产品设计过程,一般包括如下六个环节:(1)产品构思阶段。根据市场需求,并通过市场调研
7、,寻求新产品开发方向,提出产品开发提议书。这时有多种新产品可供选择,应结合市场需要和企业实际,从中选择某项较易成功产品,或排出一种优先次序,作为深入论证选择准备。(2)总体方案设计阶段。在审查产品开发提议书基础上,制定新产品计划任务书。该文献应明确指出发展新产品目或目,以及新产品质量指标,即性能、规格、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外观规定等指标。根据计划任务书开展总体方案设计,确定新产品原理、构造、总体布局、总系统配置以及产品性能精度指标、自动化程度、外观等,然后论证新技术、新工艺、新原理、新材料采用必要性和也许性,并论证该产品设计、生产和使用经济性。(3)初步设计阶段。重要是技术设计工作,即进行设
8、计计算、模拟试验、原理图设计、参数设计以及设计评审工作。(4)详细设计与试制。重要是工作图设计。包括:在保证全系统协调性基础上,进行图纸审查,使技术文献到达齐全、统一、对、清晰等基本规定;进行可靠性、维修性等审查;进行生产前准备,并转入试制和试验工作,以此发现设计上缺陷,作为保证设计质量重要手段;最终进行工厂级或国家级设计定型工作。(5)小批试生产阶段。这一阶段重要是考验工艺。通过小批试生产,处理和排除质量上问题,进行生产定型,然后转入小批生产。(6)小批生产阶段。通过小批生产新产品在现场中使用(试运转),可以搜集到顾客意见,然后根据顾客规定作必要修改。产品开发过程会对产品成本、可生产性和质量
9、产生重大影响,需要在设计过程中统筹考虑,此外消费品安全性,关注环境也是产品开发过程中应着重考虑问题。3试述质量改善流程。解答:质量改善是“质量管理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规定能力。”质量改善重要分五步:(1)项目提案与选择。项目提案可以来自组织所有层次,有多种来源,为了增长提案,也可做某些鼓励措施。提案数量较多时,需要对项目进行筛选并识别出最具有收益提案,在筛选工作中,要综合考虑并形成系统评价准则,筛选过程最终止果是提出一种排出优先次序推荐项目清单。被选定项目应当有一种书面使命陈说来规定项目最终成果。(2)建立项目团体。每一种选定项目,都需要由一种对应团体来负责实现。团体组员一般由发起者与有关主管协商后选定。为了保证项目团体具有完毕项目能力,还需要进行专门培训。(3)诊断过程。诊断过程是指从症状到原因过程,详细包括分析症状、推测原因、验证推测并确定原因。(4)治疗过程。原因确定后,诊断过程即告结束,治疗过程开始启动。所谓治疗过程是指从原因到治疗过程,详细包括制定和选择治疗措施,在实际条件下测试和验证措施,消除变革阻力。(5)建立控制,巩固成果。为了保证每一次改善都可以切实提高组织水平,实现质量突破,并且可以使改善成果得到巩固,在实行治疗方案后,还需要做好效果评价和在新水平上控制等两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