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页端午说由来端午说由来(1)端午节是哪一天?(2)端午节别称有哪些?(3)端午节活动项目有哪些?第2页第3页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传统节端午节是中国古老传统节日,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日,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相关故事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相关故事吗?吗?第4页第5页第6页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听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小舟一起聚集在岸边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今后才逐步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第7页二,迎涛神说。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三,纪念孝女曹娥三,纪念孝女曹娥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初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第8页 http:/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传统习惯,因为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一样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第10页 当初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尸体。第11页龙舟赛龙舟赛第12页 龙舟饭它是用龙舟饭它是用糯米糯米加上加上腊肉腊肉丁、丁、虾米虾米、墨鱼墨鱼丁,丁,香菇香菇粒做成,尤其顶饱。听介绍说最早主要是给粒做成,尤其顶饱。听介绍说最早主要是给划龙舟人吃,让他们吃了划船尤其有力气。以后划龙舟人吃,让他们吃了划船尤其有力气。以后慢慢全部宾客、观众等也一起吃,最终演变成热慢慢全部宾客、观众等也一起吃,最终演变成热热闹闹一个龙舟前仪式。热闹闹一个龙舟前仪式。第13页 除了赛龙舟,端午节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除了赛龙舟,端午节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子。第14页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初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当初包粽子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粽子由来粽子由来第15页吃粽子吃粽子 荆楚之人,在五月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奠糕投入江中,以祭奠屈原,为恐鱼吃掉,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包米代替竹筒。第16页17画画额额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习俗,可驱避毒儿额头习俗,可驱避毒虫。虫。经典方法用雄黄酒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在小儿额头画“王王”字,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猛虎(“王王”似虎额纹,似虎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代虎)以镇邪。以镇邪。第17页18 端午饮雄黄酒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域极为端午饮雄黄酒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域极为盛行。古语曾说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普通饮用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黄酒里加入普通饮用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毒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古代,用雄黄泡酒,能够祛毒解痒。未到消毒剂古代,用雄黄泡酒,能够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纪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额头、耳鼻、手喝酒年纪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喝喝 雄雄 黄黄 酒酒第18页19戴戴香香包包第19页第20页21长 命 缕第21页22挂艾草挂艾草菖蒲菖蒲榕枝榕枝第22页 家家户户家家户户 挂艾草挂艾草以求平安以求平安第23页 你们家是怎样过端午节?你们家是怎样过端午节?第24页 端午节讲述着感人故事,端午节讲述着感人故事,蕴含着祖国人们深深情感,蕴含着祖国人们深深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文化,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今年端午节你会注意到很多你今年端午节你会注意到很多你往年没有注意到地方,会过得更有往年没有注意到地方,会过得更有意义,让我们共同期待着!意义,让我们共同期待着!第25页端午节诗词端午节诗词第26页五月五日五月五日 (宋(宋梅尧臣)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第27页端午(唐(唐文秀)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第28页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渔家傲(宋欧阳修)第29页六幺令天中节(宋苏轼)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第30页学生谈感受,激发情感学生谈感受,激发情感 1、今年端午节你是怎么过?2、学生自己有没有亲手包过粽子?3、请学生讲述对于一年一度赛龙舟感想,自己是否有胜过龙舟?4、对于端午节这种中国文化传统今后是否还必须传承下去?第31页第32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