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青云山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实施细则.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536243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云山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实施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青云山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实施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青云山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实施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青云山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实施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青云山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实施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建向莆铁路站前工程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编制:复核:审核:中铁二十三局向莆铁路FJ-10标指挥部二OO八年十二月十二日安全风险管理细则1 总则为规范向莆铁路FJ-10标段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依据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及关于开展向莆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的通知(向莆铁安质200847号)文件规定,结合向莆铁路FJ-10标段隧道设计概况,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降低风险等级,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工程工期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实施细则。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贯穿于隧道施工全过程,各项目部及施工队应主动、及时、动态地进行,

2、以保证风险评估全面、可靠、风险处理合理、有效,风险监测准确、反馈及时。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应根据隧道工程技术特点,以安全风险为风险评估与管理重点,高度重视具有突发性和灾难性的风险。对安全风险等级评定为高风险的,应予以高度重视,加强措施予以降低到可接受程度。2 编制依据 2.1相关文件1、向莆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实施细则 (向莆铁安质200847号);2、设计单位的风险技术交底资料。2.2 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1、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2、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铁建设2006179号);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4

3、、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5、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6、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7、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TB10401.1-2003)8、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册,TB10401.2-2003)2.3 隧道技术资料1、青云山隧道设计文件新建向塘至莆田铁路施工设计图-青云山隧道(向莆施(咨)02); 2、向莆铁路FJ-10标施工相关合同文件; 1) 中铁第四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在施工前期对青云山隧道隧址的水文地质勘察报告;2) 已经监理、业主批准的青云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 已经监理、业

4、主审批的地质超前预报及监控量测专项实施方案。3) 已经监理、业主审批的不良地质地段隧道施工专项实施方案。3 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管理3.1 安全风险管理方针和目标3.1.1安全风险管理方针 关口前移、评估为先、管理为重、预防为主。3.1.2安全风险管理目标 根据设施施工图的风险评估结果、施工地质、资源配置及实施方案进行再评估,提出相应的施工措施,强化施工管理、措施评价和落实,保证施工安全和减少损失。3.2 风险管理内容 1) 局指技术管理人员及各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要仔细、全面地熟悉施工图纸,核对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提出有关风险(特别是安全风险)的质疑,由设计单位在设计技术交底时解答。 2

5、) 各项目部建立安全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3) 各项目部在施工前,要结合设计文件对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公路、地下管线、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等周边环境及地质条件进行全面核查,并形成正式报告,经监理站审核签认后,报监理部审查、业主备案。4)各项目部要在设计图中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和地质条件、施工工艺、设备、施工水平、经验和工程特点等,对新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提出风险处理措施供业主决策,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监测。5) 各项目部要在所负责施工的洞口显眼的位置挂设标示识别的风险,其内容包括风险描述、监测方案、应急预案、责任人等。6) 要建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分级调整清单及

6、台帐,每次调整清单要报报监理单位进行审核,总监签认后报送业主。7) 由业主负责组织风险分级调整的评审和汇总,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形成评审意见,对极高、高度的风险分级调整报送主管领导。8)施工过程中风险的监测包括施工监测、工况和环境巡视、作业面状态描述、风险处置过程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各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应将地质超前预报、监控量测纳入施工的重要工序、按照设计要求编制施工监测的实施方案,对工程自身结构及环境风险进行全面监测;提前识别和预测地质风险因素,保证施工安全。9) 在监控量测、巡视、状态描述、风险跟踪及地质超前预报等活动中要接受监理的监督、检查。10) 各项目部要建立风险预警、响应及信息报送机制。

7、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工况、环境巡视和作业面异常状态等确定预警级别,形成异常状况报告;对可能发生重大突发风险事件的预警状态,应立即启动相关预案,组织处理,同时第一时间报业主、设计、监理单位。4 隧道工程概况4.1 设计概况青云山隧道为向莆铁路全线最长的双洞单线隧道,是向莆铁路的重点工程和控制性工程。左洞起讫里程DK491+253DK513+428长22.175Km,右洞起讫里程YDK491+577YDK513+414,长21.837Km。隧道施工方法为钻爆法施工,由于地处青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藤山和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设计了 4座斜井作为辅助施工坑道,1#、2#

8、、3#、4#斜井均为无轨运输斜井,坡度大、井身长,分别为1.44%/1273.5m、7.65%/2106.3m、5.94%/1864.3m、7.93%/763.5m),隧道最大埋深900m。4.2 地质概况青云山隧道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和莆田市涵江区,起点位于永泰县城峰镇穴利村,穿越青云山国家4A级风景区和藤山及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经莆田市大洋镇孝池村、莲峰村,止于庄边镇泮洋村,202省道大致平行线路纵贯全段,交通较为方便。隧道处于戴云山脉南段中低山山间地貌,山脉主要走向为北东南西,山峰林立,沟谷深切,多悬崖峭壁。凝灰岩、凝灰熔岩、熔结凝灰岩为主。剥蚀中、低山区构造发育,受构造影响,岩体节

9、理、裂隙较发育;火山岩和部分花岗岩存在不均匀风化现象,基岩裂隙水和孔隙水不发育,构造破碎带和节理裂隙密集带地下水较为发育。隧道洞身穿过十条(F3F12)主要断层(均为强富水)、软质岩地层、高地应力区等不良地质地段,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技术含量高,工期紧。4.3 安全风险主要因素本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因素主要有:强富水带突水突泥、软岩大变形、岩爆、塌方,是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4 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4.1 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为加强青云山隧道风险管理、评估工作,中铁二十三局向莆铁路FJ-10指挥部成立青云山隧道安全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安全风险管理、评估组织机构框图组长:袁全祥 副组长:孙国臣、

10、李铎、程楠、管廷福 地 质 预 报 室主任:王怀强成员:吕挺、周琪、物 资 设 备 部部长:李军成员:汪林华、雷晓玲安 质 环 保 部部长:程 楠成员:李忠诚、黄平中 心 试 验 室主任:肖平成员: 张小丽韩发善、柴丽丽工 程 技 术 部部长:周德友成员:张海洋、余朝阳 四 公 司 项 目 部经理:张教才成员:傅鑫彬、邹艳阳、陈喜凯、姚永波三 公 司 项 目 部经理:黄明贵成员:张义君、贾飞、王军、惠跃民、金坤学、4.2 管理职责4.2.1 编制施工阶段隧道风险评估工作实施细则;4.2.2 在施工期间对隧道风险实时监测,定期反馈,随时与相关单位沟通;4.2.3 根据隧道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处

11、理措施,报业主批准后实施;4.2.4 进行施工阶段的动态隧道风险评估工作;4.2.5 根据隧道风险监测结果,调整风险处理措施。5 风险管理人员培训5.1 培训指导思想、目的指导思想:根据铁道部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结合向莆铁路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对向莆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的要求,为加强向莆铁路FJ-10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进一步促进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目的:通过培训学习,使风险管理人员,明白自己工作岗位职责、标准,达到风险管理的目标。5.2 培训对象局指挥部、三、四公司项目部风险管理所有人员。 5.3 培训内容1)铁道部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2)青云山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

12、估与管理实施细则;3)超前地质预报的管理; 4)监控量测管理 ;5)隧道安全应急预案。5.4 培训计划1)考虑青云山隧道工程的特殊性,要求各项目部根据自己情况分阶段、分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培训,实现资源共享。2)培训时间:各项目部在12月30日前培训完成。 5.5 培训内容要求1)要求专业工程授课人编写教材;2) 培训内容涉及到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方案、安全应急预案、工程措施、工艺控制、质量控制标准、安全、环保措施及注意事项;3)培训可采用幻灯、教材图文并茂等多种形式授课,提高培训效果。6 隧道安全风险主要因素6.1 突水突泥突水突泥是指隧道施工时,当挖穿含水体等不

13、良储水结构时,致使赋存的大量地下水、泥瞬间倾泄的灾难性现象。青云山隧道穿越F3 F12等十个断层,其中日涌水量超过10000m3的断层有F7和F9断层,日涌水量分别为11167m3和12196m3。F7断层为区域断层,与对山水库有联系,F9断层通过长大深切沟谷,区域断层,汇水面大。F5、F6、F7、F8、F9、F11断层均为区域断层,预测能水量相对较大,隧道施工均可能引起较大的突水突泥安全事故,因此突水突泥安全风险因素主要在于富水断层破碎带,断层赋水情况见下表。强富水断层一览表风险事件易发地段断层最大单位涌水量(m/d.m)风险级别长度(m)合计长度(m)强富水DK495+476DK495+5

14、46F3断层25.3(高风险)70877DK496+483DK496+553F4断层26.2770DK498+303DK498+383F5断层40.2480DK499+735DK499+815F6断层69.0580DK500+525DK500+637F7断层99.71112DK501+900DK501+975F8断层71.6575DK502+400DK502+455F9断层221.7555DK506+526DK506+596F10断层15.3970DK510+925DK511+007F11断层30.482DK512+932DK513+020F12断层9.92886.2 大变形一般在隧道埋深大、

15、围岩强度低时,隧道原始地应力与岩体强度比值偏高,这将导致开挖后的围岩产生大变形。围岩大变形将导致支护开裂、侵限,甚至引起衬砌开裂、洞身支护失稳,从而危及隧道施工安全。青云山隧道共存在4280米软岩段,可能存在软岩大变形的安全风险。软岩分布位置及地质情况见下表。软岩大变形地段一览表风险事件易发地段埋深(m)地质特性岩质风险级别长度(m)合计长度(m)大变形DK500+600DK504+618326极高应力区凝灰质砂岩(高风险)40184280DK504+618DK504+880174326高应力区凝灰质砂岩2626.3 岩爆岩爆是指在高地应力岩层中开挖隧道时,围岩应力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岩块爆裂引起

16、开挖洞身发生围岩片帮、掉块、甚至激发抛掷等现象。青云山隧道隧址地应力强度属中等应力场地区,对于硬质脆性岩类地段的围岩,在隧道埋深在260 390m范围,有岩爆发生的可能或产生轻微岩爆。埋深在390 730m范围,会产生中等规模的岩爆。埋深大于730m时,会发生较强岩爆。根据设计图纸提供数据显示,易发岩爆地段见下表。岩爆易发地段一览表风险事件易发地段风险区岩质埋深风险级别长度(m)合计长度(m)岩 爆DK492+250DK493+850高应力区515(高风险)16006300DK494+500DK495+400高应力区540900DK495+700DK498+000高应力区6752300DK49

17、9+100DK500+300高应力区7211200DK500+300DK500+600极高应力区8093006.4 塌方青云山隧道左右线穿过10条断层破碎带、左线进口浅埋段及凝灰质砂岩软岩大变形段,这些地段均是易产生塌方的危险地段。 6.5 地表失水 青云山隧道穿越穿越青云山国家4A级风景区和藤山及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且穿越F3 F12共10条断层破碎带;断层破碎带与地表存在良好的水力联系,地下水发育。地表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向两侧坡脚排泄,由于隧址区岩石裂隙较发育,地表水的下渗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在洞内渗涌水量较大时,对地下水位影响可能比较明显。地下水位降低严重,可能会导致地表缺水,影响植

18、被及生态,存在环境风险。7 安全风险管理加强在风险地段施工过程中进行隧道风险的监测,包括施工监测、工况和环境巡视、作业面状态描述、风险处置过程和发展趋势等内容,采用超前地质预报全面监测工程自身结构及环境风险,并提前识别和预测地质风险因素,保证施工安全。根据实时检测数据、工况、环境巡视和作业面异常状态等,确定预警级别,形成异常状态报告。对可能发生重大突发风险的事件,各项目部及施工队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专人监测和预警。7.1 突水涌泥风险管理由于本隧道突水突泥安全风险因素主要在于富水断层破碎带,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首先准确探测判断断层的位置及断层内充填物的特性,然后根据探测成果编制可行的施工方案

19、,报设计、监理、业主等单位进行审查,审查批准后进行实施。7.1.1 超前地质预报探测采取TSP203、地质雷达进行中长距离预报,采用超前地质钻取芯进行验证。在开挖掌子面距设计推断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各种接触带50米时采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进行长距离探测,探测深度可达170-200米,可探测断层的位置及宽度、断层内充填物的特性及含水情况等异常地带。当开挖面距已探测的异常带30米时,在掌子面中上部采用超前水平钻孔进行钻探验证,钻探深度要超过异常带10米,钻孔深度不小于60米根据钻砟、钻速及孔内出水的大小及水压准确判定断层内的地质状况及含水情况。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具体见超前地质预报专项

20、实施方案。每次探测分析成果要及时报监理、业主单位进行审查。7.1.2 编制施工方案由工程技术部根据超前预报室提供的超前预报成果及设计编制可行的施工方案。 7.1.3 方案报批施工方案报监理、业主单位进行审查,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7.1.4 方案实施方案批准后,由工程技术部向有关项目部工程技术科下发技术交底,经项目部技术人员学习技术交底后,向各施工班组下发技术交底并指导操作人员实施,并记录好每个工序的施工情况,由安质部及质检人员监督、检查,确保按技术交底实施。7.1.5 残留风险评估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在加强支撑的拱架上安装钢筋计,测试拱架支撑内力,在岩壁出水点安装压力计测试出水点的水压,在隧道一

21、定位置安装流量计检测隧道涌水量,每隔10()-20()米布置监控量测点进行隧道变形监控量测,根据检测结果,评估已施工段的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若达到接受程度,则说明方案及实施过程达到了预期目的,若检测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需提出应对对策,经审批后进行处理,直至风险因素达到可接受程度。7.2 软岩大变形7.2.1 超前地质预报探测采取TSP203或地质雷达进行中长距离探测预报,采用地质素描及地质调查记录进行验证。在开挖掌子面距设计软岩段30米时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进行长距离探测,可初步预测前方围岩的软硬程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含水情况等地质特性。在软岩变形地段布置地应力测试断面,采用应

22、力解除法测试,测试断面数量为长度小于100m时,测试断面不少于1个;。长度100300m时,测试断面不少于2个;长度小于800m时,测试断面不少于3个;长度大于800m时,测试断面每200m布置1个;每个测试断面的测试点不少于3个。每次测试分析成果要及时报监理、业主单位进行审查。7.2.2 编制施工方案由工程技术部根据超前预报实提供的超前预报成果编制可行的施工方案, 7.2.3 方案报批施工方案报监理、业主单位进行审查,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7.2.4 方案实施方案批准后,由工程技术部向有关项目部工程技术科下发技术交底,经项目部技术人员学习技术交底后,向各施工班组下发技术交底并指导操作人员实施,

23、并记录好每个工序的施工情况,由安质部质检人员监督、检查,确保按技术交底执行,所需机械设备、材料有物资设备部供应和调配。7.2.5 残留风险评估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在加强支撑的拱架上安装钢筋计,测试拱架支撑内力,每隔10-20米布置监控量测点进行隧道变形监控量测,根据检测结果,评估已施工段的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若达到接受程度,则说明方案及实施过程达到了预期目的,若检测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需提出应对对策,经审批后进行处理,直至残留风险因素达到可接受程度。7.3 岩爆7.3.1 超前地质预报探测采取观察开挖段岩壁有无片帮、蹦石等现象,试验人员采取岩样切割成标准试件测试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计算最大地应

24、力max=.H;采用锚杆应力计检测围岩内部的应力变化,进行验证;7.3.2 编制施工方案由工程技术部根据检测结果及编制可行的施工方案。 7.3.3 方案报批施工方案报监理、业主单位进行审查,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7.3.4 方案实施方案批准后,由工程技术部向有关项目部工程技术科下发技术交底,经项目部技术人员学习技术交底后,向各施工班组下发技术交底并指导操作人员实施,并记录好每个工序的施工情况,由安质部及质检人员监督、检查,确保按技术交底实施。 7.3.5 残留风险评估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在加强锚杆应力计的测试,专人观察岩壁的稳定情况,每隔10-20米布置监控量测点进行隧道变形监控量测,根据检测结果

25、,评估已施工段的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若达到接受程度,则说明方案及实施过程达到了预期目的,若检测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需提出应对对策,经审批后进行处理,直至残留风险因素达到可接受程度。 7.4 塌方在断层破碎带、左线进口浅埋段及凝灰质砂岩软岩大变形段这些易产生塌方的危险地段施工时,结合相应的超前预报成果按设计采用的加强支护措施严格进行施工管理,按“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安排各工序施工。若出现塌方,首先要组织业主、设计、监理等有关专家正确分析造成塌方的原因,制定处理措施,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报批后组织施工,对施工方案要进行风险评估,尽可能减小残留风险程度。7.5 地表失水 设计采

26、用“以堵为主、堵排结合、限量排放”的原则,采用超前预注浆或径向注浆的手段,以降低围岩的渗透系数,控制地下水流失。在施工过程中对景区范围的泉点、地表水库、瀑布、沟溪等进行长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量、水位的观测,防止隧道修建对环境产生过大的危害。8 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方法有专家调查法、头脑风暴法、核对表法、风险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估法、敏感性分析法、蒙特卡罗法等。对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径向风险处理,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程度。9 编制风险评估报告1)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报告是铁路隧道风险评估过程的记录,应将风险评估的过程、采用的评估方法、获得的评估结果等写入评估报告中(有关记录

27、表格见附表)。2) 风险评估报告应内容全面,数据完整、客观公正,提出的对策措施具有可操作性。3) 隧道安全风险评估记录表(1) 附表1安全风险清单表;(2) 附表2 初始风险等级表;(3) 附表3风险因素权重表;(4) 附表4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5) 附表5风险期望损失表;(6) 附表6风险对策措施表;(7) 附表7风险评估综合表;(8) 附表8风险登记表。4)青云山隧道安全风险管理要有影像资料,对对策措施实施的过程进行音像存档。附表1-1 青云山隧道风险清单表风险清单表编号XPFJ10-QYS-01日期08.9.10隧道名称青云山隧道审核 阶段施工阶段序号风险事件风险产生的原因类别后果备注

28、1突水突泥1、断层破碎带:青云山隧道穿越F3 F12共10条断层破碎带;断层破碎带与地表存在良好的水力联系、地下水发育。2、地层不整合接触带、侵入岩与沉积岩接触地带:G人员伤亡工期延误投资增加加强地质预报1、注浆效果未达到设计要求,未进行复查;2、排水设备选择不当,不能抽排大量的涌水。3、隧道设计涌水量与施工实际情况差异。4、地质超前预报判断不准确。D人员伤亡工期延误投资风险加强施工管理2大变形1、埋深:隧道最大埋深900米,在隧道埋深大于176米的软质岩地质,将发生软岩大变形。隧道共有4280米软弱的大变形段,分布位置: DK500+600DK504+618、DK504+618504+880

29、。隧道出口的洞口段为浅埋段,为全风化的凝灰岩和晶屑凝灰岩,洞顶不稳定,易坍塌,设计为级围岩。全风化围岩已形成泥土,在水的作用下形成流塑泥浆。施工监测数据表明,出口洞顶地表变形达1172mm,隧道右线拱顶下沉累计最大值达747mm,净空收敛累计最大值达到288mm,导致地表变形开裂严重。隧道进口地段为地层为全风化凝灰岩和凝灰砂质岩,表层为粉质黏土,根系植物较多,地下水较发育,级围岩。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低:隧道除进出口地段,洞身大面积出露全风化围岩(土质)地层,单轴抗压强度低,自身无自稳能力。2、岩体结构特征:岩体结构破碎,裂隙发育,裂隙张开度大,软弱夹层多。1、 地应力,主应力方向及大小:隧道最

30、大埋深900m,隧道轴线方向165度,与最水平主应力方位夹角为41度左右。本地区地应力强度属中等应力场地区。2、 预留变形量过小:隧道进出口地段为浅埋地段。 G投资增加工期风险设计与实际进行对照检查附表1-2 青云山隧道风险清单表风险清单表编号XPFJ10-QYS-01日期08.9.10隧道名称青云山隧道审核 阶段施工阶段序号风险事件风险产生的原因类别后果备注2大变形1、支护结构强度不足。2、拱脚基础软弱,支撑力不足。3、下台阶开挖过长,支护不及时。4、拱脚可能有水浸泡。D投资增加工期风险加强施工管理3岩爆1、 埋深:在隧道埋深在260 390m范围,有岩爆发生的可能或产生轻微岩爆。埋深在39

31、0 730m范围,会产生中等规模的岩爆。埋深大于730m时,会发生较强岩爆。根据设计图纸提供数据显示,本隧硬质岩地段:DK492+850 DK493+850、DK494+500 DK495+400、DK495+700 DK498+000、DK499+100 DK500+300洞身埋深处于730m至390m之间,属高应力区,DK500+300 DK500+600洞身段处于埋深大于730m的极高应力区。2、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隧道范围内存在硬质岩(如硅灰岩、花岗岩段),其单轴抗压强度高。3、岩体结构特征:当硬质岩围岩岩体结构完整、裂隙不发育、地下水不发育,高地应力段可能发生岩爆。4、地应力,主应力

32、方向及大小:青云山隧道埋深900m,隧道轴线方位165度,与最大水平应力方位夹角为41度左右,隧道埋深较大地段的硬质脆性岩主要为英安质晶屑、角砾凝灰熔岩、熔结凝灰岩、花岗斑岩、正长斑岩、正长斑岩、流纹岩、次石英二长斑岩等,=27KN/m3,硬质脆性岩类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取Rc=100MPa。本地区地应力强度属中等应力场地区。C员工伤亡工期延误投资风险设计与实际进行对照检查1、超前地质预报不及时。2、未采取或采取释放应力措施不当。D员工伤亡工期延误投资风险加强施工管理附表1-3 青云山隧道风险清单表风险清单表编号XPFJ10-QYS-01日期08.9.10隧道名称青云山隧道审核 阶段施工阶段序号风

33、险事件风险产生的原因类别后果备注4塌方1、 围岩级别: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青云山隧道主要围岩分级情况是,级岩石分别占全隧长度的左线4.13%,右线3.83%。2、 断层破碎带:隧道穿越F3 F12共10条断层破碎带,左右线断层破碎带共计长度为877米。3、岩层产状,层间结合力:岩层产状与隧道临空面夹角较小,层间胶结程度差时,易发生溜坍、片帮。4、节理等结构面产状及结构力学性质:结构面产状与隧道临空面夹角较小,结构面间胶结程度差时,易发生溜坍、片帮。5、埋深:隧道出口的洞口段为浅埋隧道,隧道洞体穿过漂石土地层,地下水较发育,洞顶不稳定,易坍塌,设计为级围岩。开挖后揭示的围岩为全风化软岩地层。地表沉

34、降、拱顶下沉与收敛较大,导致地表严重开裂、洞内初支侵限等问题。隧道进口地段为浅埋隧道,地层为全风化晶屑凝灰岩,表层为碎石土和粉质黏土,地下水较发育,级围岩。受地表采矿活动及雨天地表水渗透等影响,隧道多次发生围岩大变形、初期支护开裂等紧急情况。隧道深埋段存在4280米的软弱大变形。C员伤亡工期延误投资风险设计与实际进行对照检查施工工法选择不合理:1、支护不及时。2、支护强度不足。D员伤亡工期延误投资风险加强施工管理附表1-4 青云山隧道风险清单表风险清单表编号XPFJ10-QYS-01日期08.9.10隧道名称青云山隧道审核 阶段施工阶段序号风险事件风险产生的原因类别后果备注5地表失水1、地表水

35、与地下水的贯通性:青云山隧道穿越F3 F12共10条断层破碎带;断层破碎带与地表存在良好的水力联系、地下水发育。2、地下水位:地表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向两侧坡脚排泄,由于隧址区岩石裂隙较发育,地表水的下渗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在洞内渗涌水量较大时,对地下水位影响可能比较明显。3、地貌: 隧址区为崇山峻岭,山坡及冲沟坡度陡,地表岩石露头较好,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由于地形高差大,冲沟坡度陡,水流较急,排水通畅。旱季流量小,雨季流量增大数倍数十倍。C投资风险设计与实际进行对照检查1、施工阶段防排水措施不当,对渗漏水较大的地段,应采用注浆堵水;2、注浆堵水效果未达到设计要求;D投资风险加强施工管理

36、注:G-地质因素;D-设计因素。附表2 初始风险等级表初始风险等级表编号XPFJ10-QYS-02日期08.9.10隧道名称青云山隧道审核 阶段施工阶段序号安全风险风险因素风险事件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1断层破碎带突泥涌水44极高2地层不整合接触带、侵入岩与围岩接触地带33高度3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43高度4孤立含水体33高度5注浆方式针对性差33高度6反坡施工或采用斜井施工43高度7隧道涌水总量异常33高度8埋深围岩大变形44极高9岩石抗压强度45极高10地应力,主应力方向及大小34高度11采空区引起的地质异常32中度12预留变形量过小32中度13支护结构强度不足围岩大变形34高度14埋

37、深岩爆43高度15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43高度16脆性系数33高度17地应力,主应力方向及大小33高度18对不同烈度岩爆设计方案不完善32中度19围岩级别塌方33高度20断层破碎带44极高21岩层产状,层间结合力33高度22节理等结构面产状及结构力学性质33高度23埋深33高度24施工工法选择不合理32中度25工期紧32中度26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贯通性地表失水33高度27地下水位32中度28地貌23中度29施工阶段防排水措施不当43高度30缺乏设计预案32中度注:本次侧重于安全风险评估,故仅列出安全风险因素,下表同。附表3 风险因素权重表风险权重表编号XPFJ10-QYS-01日期08.9.10隧

38、道名称 青云山隧道审核 阶段施工阶段序号风险因素风险事件概率等级后果等级权重值1机电、照明等未采用防爆设备2882设计不全面44163断层破碎带44164地层不整合接触带、侵入岩与围岩接触地带3395孤立含水体3396注浆方式针对性差3397反坡施工或辅助坑道采用斜井43128隧道涌水总量异常3399埋深围岩大变形441610岩石抗压强度452011地应力,主应力方向及大小341212预留变形量过小32613支护结构强度不足围岩大变形341214埋深岩爆431215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431216脆性系数33917地应力,主应力方向及大小33918对不同烈度岩爆设计方案不完善32619围岩级别塌

39、方33920断层破碎带441621岩层产状,层间结合力33922节理等结构面产状及结构力学性质33923埋深33924施工工法选择不合理32625工期紧32626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贯通性地表失水33927地下水位32628地貌23629施工阶段防排水措施不当431230缺乏设计预案326说明:在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附表中,权重值意指多重风险评估时某一个特定风险的份量。本表安全风险评估仅涉及到安全,权重值实际应为1,考虑到各安全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表中相应实际数值以矩阵乘积列出。附表4 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编号XPFJ10-QYS-04日期08.9.10隧道名称青云山隧道审

40、核 阶段施工阶段序号风险因素综合权重重要度1机电、照明等未采用防爆设备8高2设计不全面16极高3断层破碎带16极高4地层不整合接触带、侵入岩与围岩接触地带9高度5孤立含水体9高度6注浆方式针对性差9高度7反坡施工或辅助坑道采用斜井12高度8隧道涌水总量异常9高度9埋深16极高10岩石抗压强度20极高11地应力,主应力方向及大小12高度12预留变形量过小6中度13支护结构强度不足12高度14埋深(对岩爆的影响)12高度15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12高度16脆性系数9高度17地应力,主应力方向及大小9高度18对不同烈度岩爆设计方案不完善6中度19围岩级别9高度20断层破碎带16极高21岩层产状,层间结

41、合力9高度22节理等结构面产状及结构力学性质9高度23岩溶发育带12高度24埋深(对塌方的影响)9高度25施工工法选择不合理6中度26工期紧6中度27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贯通性9高度28地下水位6中度29地貌6中度30施工阶段防排水措施不当12高度31缺乏设计预案6中度32土的性质与土层厚度9中度33岩层风化程度及厚度6中度34放射性异常不良地质6中度35洞口地段不良地质12高度附表5 风险期望损失表风险期望损失表编号XPFJ10-QYS-05日期08.9.10隧道名称 青云山隧道审核 阶段施工阶段序号风险因素风险事件预计损失(万元)期望概率期望损失(万元)1机电、照明等未采用防爆设备100 1000采取有效措施控制102设计不全面100 1000采取有效措施控制103断层破碎带100 1000采取有效措施控制104地层不整合接触带、侵入岩与围岩接触地带100 1000采取有效措施控制105孤立含水体100 1000采取有效措施控制106注浆方式针对性差100 1000采取有效措施控制107反坡施工或辅助坑道采用斜井100 1000采取有效措施控制108隧道涌水总量异常100 1000采取有效措施控制109埋深围岩大变形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隧道涵洞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