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慧星火”获奖课题论文选登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摘要) 基于九省(市、自治区)的调查研究论文撰写:肖静 李琴 任燕琴 韩雪 方洁 赵敏雅调查:肖静 李琴 任燕琴 韩雪 方洁 虞涛 房启志 黄宇 赵敏雅 宋启迪指导教师:李家华 王丽娟内容提纲: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社会发展日益迅速、社会竞争日渐增大的情况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正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全国的9个省(市、自治区)做了这次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占总数的12.63%,而农村青少年的心理
2、健康水平同样不容乐观,占11.90%。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该调查报告涉及六个重要内容,分别是:调查背景、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因素分析、对策研究、调查感言。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健康 一、调查背景在教育部2023年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
3、识等方面,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必然规定。”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剧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规定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长,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也许
4、会碰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并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这两项政策中的描述基本概括了当今中学生心理状况的特点。从当今的社会现实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责任重要由学校和父母承担。但是受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以分数为重点,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二、 调查过程(一)调核对象本次活动是针对全国范围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的抽样调查。我们共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各抽3个省
5、(自治区、直辖市),它们分别是:天津、浙江、辽宁、山西、江西、湖北、内蒙古、宁夏、新疆。每个省又分别抽取城市高中、城市初中、农村高中、农村初中各一所学校的50名同学进行调查。考虑到调查的可操作性以及我们的财力、人力等因素,我们将调查的范围拟定初二和高二年级的学生,由于我们认为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能代表初、高中学生的整体水平。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00份、访谈72人,问卷收回1728份,其中有效问卷1518份。图3-1、调核对象区域分布图(二)调查方法及工具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学生自填问卷、统一指导语)和结构式访谈法,并在学生自习课上进行。我们采用的问卷是华东师大心理系周步诚专家修订的
6、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 )量表;也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个测试量表。该问卷共 100 个项目,含 8 个内容量表和 1 个效度量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每份问卷前面单另附了每个学生的基本信息,其中涉及:省份、市区、户口、性别、家庭结构、年级、学习成绩水平,及家庭经济状况,以此来进一步分析影响这八个量表的因素。此外,在问卷最后还附了三道有关性心理的题(问卷分析的时候单另分析,故不会影响原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设计这三道题重要是想初步了解城、乡青少年对性的了解限度,以及学校和家庭对孩子性心理的重视限度,以便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提供某种参考。结构式访谈的问题重要是根据我们想要了解的
7、、问卷中没有涉及到的,而又也许会对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成因产生重要影响的信息设计的。具体涉及心理健康状况自我评价、压力来源、排解压力的渠道、社会心理,以及性心理等几个部分。三、调查结果(使用SPSS软件分析)(一)城、乡青少年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健康(1-49分)欠佳(40-59分)严重(60-90分)总人数城市711(88.10%)6531807农村595(87.37%)5531681总人数1306120621488占总人数的比例87.78%8.06%4.17%100%注:该表显示的人数小于有效问卷数量1518人,由于部分同学漏填了另附的“基本信息”结果显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者共 1
8、306人,占被调查总数的87.78% 。心理状态欠佳的学生共 120人,心理健康状况较严重的学生62人,以上二项合计182人,占总数的12.22%。其中,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占总数的12.63%,而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样不容乐观,占11.90%。(二)其他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关系通过SPSS分析我们发现,户口、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够等因素对测验得分没有明显影响(P0.05),性别对此有一定影响(P=0.05),而区域因素及学习成绩水平对得分有明显影响。1 区域因素与心理健康水平分析结果显示,东部、中部、西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率分别
9、为11.37%、15.68、6.58%。对比可见,中部青少年心理压力最大,东部次之,而西部地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见下表)心理健康水平总人数健康欠佳严重区域东部343(88.63%)2915387中部484(84.32%)5832574西部511(93.42%)3517563总人数1338122641524卡方检查结果,11.3854.023(P=0.0230.05,区域对总分有明显的影响 )2学习成绩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分析结果显示,学习成绩水平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较大影响,总体而言,学生学习成绩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这从某种限度上也表现出日趋剧烈的学习竞争,以及越来越大的学习压力对
10、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大。(见下表)心理健康水平Total健康欠佳严重学习成绩水平优240(93%)810258良548(89%)5317618中369(85%)4322434差119(84%)1211142Total1276116601452卡方检查结果,21.4226.002(P=0.0020.05,学习情况明显影响到心理量表得分(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内容量表上的分布与走向本次测验中,在八个内容量表上分别出现限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具体分布如下表:有效样本平均数标准差学习焦急17197.402.965对人焦急17164.272.123孤独倾向15332.472.256自责倾向1534
11、4.892.176过敏倾向15335.442.161身体症状15315.152.899恐怖倾向15302.782.521冲动倾向15303.412.335Valid N (listwise)1518注:各分测验的解释:假如一个分测验的标准分大于等于8分,属高分,说明学生在该项目上有困扰或障碍,需要给予特别辅导。假如标准分3分,属低分,说明学生在该项目上正常。1 学习焦急通过对答卷进行记录,发现得3分以下为155人,占总数的9.0%,得8分以上为811人,占总数的47.2%,平均分7.4,(参见下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青少年普遍存在着学习焦急的现象,接近高分的平均分也反映出在超过8分的学生
12、中得分普遍较高,说明学习焦急的限度非常高,近半数同学对考试怀有恐惊心理,无法安心学习。学习焦急人数比例有效值比例有效值低分1558.89.0中档75342.943.8高分81146.247.2总计171997.9100.0缺失值System372.1总计1756100.02对人焦急通过对答卷的记录,得分在3分以下的有639人,占样本总数的37.2%;得分超过8分的有122人,占样本总数的7.1%,平均分4.27分(图略)。从样本得分情况来看,青少年在人际交往方面总体上是正常的,只有少部分存在高焦急。3孤独倾向对有效答卷的登记表白,3分以下有1116人,占样本总体的72.8%,超过8分的有60人
13、,占总数的3.9%被试,平均分为2.47(图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学生绝大部分还是乐观开朗的,孤独倾向并不十分明显。 4自责倾向通过对答卷的记录,得分3分以下有392人,占样本总体的25.6%,得分超过8分的有185人,占总数的12.1%,平均分为4.89(图略)。数据反映出被测青少年自责倾向不是十分明显,大部分同学能对的看待失败。但仍有12%的同学在碰到挫折时,就怀疑自己的能力,将失败、过失归咎于自己。5过敏倾向通过对答卷的记录,得3分以下为277人,占样本总数的18.1%,8分以上为280人,占总数的18.3%,平均分为5.44(参见下图)。说明有较多学生存在着严重的过敏倾向,仅次于
14、学习焦急,应当引起重视。过敏倾向人数比例有效值比例有效值低分27715.818.1中档97655.663.7高分28015.918.3总计153387.3100.0缺失值System22312.7总计1756100.06身体症状强烈焦急会引起生理反映,如,心跳、胸闷、头重、出冷汗、皮肤苍白、肌肉松弛、小便失禁等,这些称为焦急反映群。通过记录可以发现得分在3分以下470人,占样本总数的30.7%;得分超过8分以上有310人,占总数的20.2% ,平均分为5.15(参见下图)。在所有内容量表中,身体症状属于得分焦急状况较为严重的部分,平均分仅排在学习焦急和过敏倾向之后。身体症状人数比例有效值比例有
15、效值低分47026.830.7中档75142.849.1高分31017.720.2总计153187.2100.0缺失值System22512.8总计1756100.07恐怖倾向恐怖和焦急通常是区别开来使用的。这里所说的是,客观上一点不需要恐惊,主观上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恐惊,然而却抱有一种恐惊心理,这称为恐惊倾向。例如,只要登上高处就怕得不能站立,无缘无端地恐惊黑暗,晚上开灯睡觉等,都是用来测定这种倾向的。在1530份有效答卷中,得分在3分以下有989人,占到总数的64.6%,超过 8分的有83人,占总数的5.4%,平均分为2.78(图略)。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不存在恐怖倾向,人数总体集中在低
16、分段。8冲动倾向有时无缘无端地想大声哭、大声叫,或者一看到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拿到手,毫无理由地想到远处去,或想死,这些称为冲动倾向。这种想干危险的事或愚蠢的事的观念,是由于内部具有焦急倾向而产生的。1530份有效答卷中3分以下有856人,占到总数的55.9%,8分以上的有81人,为总数的5.3%.平均分为3.41(图略)。应当说绝大部分学生不存在冲动倾向,人数重要集中在低分段。但这并不代表该问题不重要,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和自杀率不断攀升,很大因素在于现在的孩子心理脆弱,遇事易冲动,不考虑后果,所以,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冲动倾向不容忽视。9小结本次调查心理问题检出表内容量表记录结果显
17、示,我国青少年有一定心理问题倾向,其中严重者的分布依次重要集中在学习焦急、过敏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等方面,应当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四)户口因素对各个内容量表的影响(参见下表)户口NMeanStd. DeviationStd. Error Mean学习焦急城市9107.312.889.096农村7737.513.058.110对人焦急城市9094.292.106.070农村7714.232.152.077孤独倾向城市8102.632.337.082农村6872.302.144.082自责倾向城市8104.732.047.072农村6885.122.309.088过敏倾向城市809
18、5.422.171.076农村6885.502.153.082身体症状城市8095.182.890.102农村6865.152.912.111恐怖倾向城市8092.682.438.086农村6852.882.602.099冲动倾向城市8093.422.240.079农村6853.402.447.093T检查结果:TP学习焦急-1.344.179对人焦急.583.560孤独倾向2.838.005自责倾向-3.426.001过敏倾向-.768.443身体症状.187.852恐怖倾向-1.486.137冲动倾向.196.844通过度析,我们发现:户口对孤独倾向、自责倾向有明显的影响(t0.05);而
19、户口因素对其他心理指标影响不大。分析发现,城市青少年比农村更为孤独;而农村青少年则更容易产生自责感。(五)家庭结构对各个内容量表的影响我们把单亲家庭或者孤儿当作家庭结构不完整,以此对比家庭结构完整的样本进行研究。此外,还特别探究了兄弟姐妹对孤独倾向的影响,具体见下表。分类有效样本平均数标准差学习焦急不完整家庭787.532.957完整家庭15937.402.965对人焦急不完整家庭783.972.245完整家庭15904.282.115孤独倾向不完整家庭742.862.217完整家庭14112.452.246自责倾向不完整家庭744.432.041完整家庭14124.932.180过敏倾向不完
20、整家庭745.082.157完整家庭14115.482.154身体症状不完整家庭744.702.744完整家庭14095.192.912恐怖倾向不完整家庭742.532.462完整家庭14082.812.528冲动倾向不完整家庭743.151.914完整家庭14083.422.349“是否为完整家庭”的T 检查结果如下:TP学习焦急.377.706对人焦急-1.258.209孤独倾向1.545.123自责倾向-1.925.054过敏倾向-1.563.118身体症状-1.407.160恐怖倾向-.934.351“有无兄弟姐妹”的T 检查结果如下:TSig. (2-tailed)对人焦急-2.40
21、7.016自责倾向-3.834.000过敏倾向-2.834.005身体症状-2.215.027我们发现,家庭结构对各项心理指标均无明显影响。特别的是,“有无兄弟姐妹”对孤独感没有影响,但是对对人焦急(t=-2.407,p=0.0160.05)、自责倾向(t=-23.834,p=0.0000.05)、过敏倾向(t=-2.834,p=0.05)、身体症状(t=-2.215,p=0.0270.05) 会产生一定影响。(六)家庭经济状况对各个内容量表的影响(参见下表)F 检查结果如下:FP学习焦急1.461.223对人焦急.357.784孤独倾向1.672.171自责倾向3.688.012过敏倾向3.
22、315.019身体症状.829.478恐怖倾向3.519.015冲动倾向1.177.317自控倾向.870.456通过度析发现:家庭经济济状况对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有明显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图看出他们的差异:图一、家庭经济状况与自责倾向的关系图二、家庭经济状况与过敏倾向的关系图三、家庭经济状况与恐怖倾向的关系(七)学习成绩水平对各个内容量表的影响情况,具体见下表:F检查结果如下:FSig.学习焦急5.373.001对人焦急3.063.027孤独倾向1.688.168自责倾向2.219.084过敏倾向8.017.000身体症状2.421.064恐怖倾向.689.558冲动倾向2.93
23、2.032自控倾向2.469.060通过度析,我们发现:学习水平对学习焦急、对人焦急、过敏倾向、冲动倾向有明显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下图看出这些心理指标由于学习水平的差异而出现的差异:图一、学习水平对学习焦急的影响图二、学习水平队对人焦急的影响图三、学习水平对过敏倾向的影响图四、学习水平对冲动倾向的影响(八)区域因素对各个内容量表的影响情况,具体见下表:F检查结果为:FSig.学习焦急9.002.000对人焦急13.195.000孤独倾向7.548.001自责倾向10.073.000过敏倾向14.273.000身体症状2.593.075恐怖倾向1.988.137冲动倾向1.176.309自控倾向
24、.953.386通过度析,我们发现:区域对学习焦急、对人焦急、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有明显影响。具体差异见下图:图一、区域对学习焦急的影响图二、区域对自责倾向的影响图三、区域对过敏倾向的影响图四、区域对对人焦急的影响图五、区域对自责倾向的影响(九)性心理调查结果1青少年对“性”方面的知识是否有一定限度的了解(自我评价)情况,具体见下表: 人数有效值比例有效值不是52546.1是61453.9总计1139100.02学校或家庭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重视限度情况,具体见下图表:人数有效值比例很重视14712.2比较重视23719.6不太重视48940.5一点也不重视33527.7总计120810
25、0.03青少年通常了解性方面知识的渠道情况,具体见下表:了解性知识的途径数量有效比例长辈或老师的讲解20116.7同学之间的交流44637.1看书或上网35329.4没有26422.0有效样本1201100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自认为对性方面知识有比较多的了解的青少年只占到了调查总数的46.1%,而孩子们普遍认为家庭和学校不重视对他们进行青春期教育,而他们多是通过与同辈群体交流、上网、看书等方式了解性知识。可见,家庭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方面明显滞后,而性是一门科学,及时地对青少年加强这方面科学知识的教育,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4区域因素对性知识了解的影响情况,具体见下图表:性知识是否了
26、解不是是区域东部数量131200比例39.6%60.4%中部数量168215比例43.9%56.1%西部数量226199比例53.2%46.8%由图可知,西部地区不了解性知识的人最多,有超过一半的人表达自己不是很了解这方面的知识。5城市、农村青少年对性知识了解情况的对比情况,见下图:由图可知,农村中不了解性知识的青少年的比例高于城市。四、因素分析(一)教育环境由于我们的调核对象重要是在校学生,调查结果表白学生的学习焦急水平偏高,在调查总体中共46.2%的学生呈现出较高的学习焦急。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一般都是围绕学习焦急引起的。而导致学习焦急的因素有很多,但重要还是受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许多学校完
27、全按照成绩进行实验班和平行班地划分,以及老师根据学生成绩来给予学生一定地优先权等规定,都无形中给学生带来压力。就一般而言,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心理状况都呈现健康状态,由于他们在与人交往等方面更有自信;而学习成绩中档的同学面临的心理健康状况最为严重,这是由于他们处在中游,面临向上进步或者向下退步的阶段,他们承担了更大的心理压力,而这部分学生在对人焦急,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自责倾向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二)家庭成长环境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合,在无形中就塑造了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学生学习焦急偏高的一个因素自于家庭。假如家长从小就给子女灌输学习第一,或者每次依成绩来作出奖罚,会带给学生一种观念:分
28、数就是一切。现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极其严重,通常不考虑子女的实际情况,只是一味地给子女买课外练习,让子女参与各种学习班,促使了学生作业承担过重,从而形成焦急;再者,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简朴粗暴,轻者骂,重者打,更加深了学生的学习焦急.同时,我们还发现家庭结构中有无兄弟姐妹对自责倾向也有明显影响。我们可以理解为在有多个兄弟姐妹的家庭中,由于父母的关注的分散,不容易使孩子产生对其的很强烈的依赖性。并且有兄弟姐妹的家庭,很多人更容易选择和兄弟姐妹沟通交流,而不是父母,由于他们更能体会自己的经历。(三)社会发展环境其实,在很大限度上,之所以导致学校和家庭过多的重视智力培养而不是能力培养,
29、还是由于社会发展环境在起着作用。面对现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文凭、学历在就业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这就给学校教育和家庭培养提供了一个方向:读好书、上好的大学,从而围绕这个指挥棒展开一系列活动。特别是学校为了提高知名度与招生率也只能通过升学率来作宣传。此外,社会环境还给青少心理健康的发展带来了其它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社会普遍公德意识低落;社区的邻里关系冷漠;网络的崛起在提供应青少年接触外部世界的一扇窗口的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了一些不和谐的画面,而对于是非观念尚未完全形成的青少年来说,结识到或者抵制这些不良影响都是很困难的。(四)区域发展环境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区域发展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一定限度的影响。
30、总体趋势呈现为中部的青少年在这八个效度量表上得分都较高,而东部和西部的得分相比较低。这个现象也不容忽视。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源较丰富等有利的外部环境,这在一定限度使得东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比较好。而西部呈现出来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也相对较好,是由于西部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同时国家对少数民族都有政策倾斜,如高考加分政策等,在一定限度上也缓解了学生的压力。中部地区的青少年,一方面是各种资源不如东部地区那么发达,并且升学人数又大于东部和西部,这从近年来出现的“高考移民”现象也可看出,因此使中部的青少年面临更大的压力,而学习焦急无疑又形成其他方面发展的障碍。五、对策研究(一)家庭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第一
31、课堂,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从家庭方面讲,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有助于青少年良好心理的形成,如家庭和睦、父母有修养,他们的孩子一般都活泼开朗,有良好的品行;反之,则有也许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使孩子形成胆怯、自卑、抑郁的不健康心理。这就需要父母树立良好的教育观。一方面,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但不要过度溺爱孩子;同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楷模。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不要过度严厉,过度强调成绩的重要性,要注重跟孩子的沟通,对孩子多进行正强化,鼓励
32、和支持孩子,帮助青少年树立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二)学校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在学校里学习,在学校里解决着同老师、同学的关系。因此学校生活是对他们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一部分。1从一元的以成绩为尺度衡量学生优异到多元考核衡量学生优异的转变学校要真正贯彻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这样,从压力上来讲,学生可以分散学习压力,增长压力排解途径,从个人的心理调节能力上来讲,素质教育下的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会更强,适应环境变化能力、抗击压力和挫折的能力也会更强。2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建议学校指定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并对其进行集中统一培训,逐步实行持
33、证上岗,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教育防止与征询治疗并重,切实做好以防止为主,有计划、分层次、系统地对学生、教师乃至家长全方位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学知识。积极组织心理普查、心理测量、团队活动等灵活多样方式,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心理辅导与征询。对心理问题倾向较严重的学生要加强关注,配合专业机构及早治疗,使其健康成长。(三)社会在社会转型期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之下,人们社会地位的变化,利益主体的分化及各种利益规定之间的冲突,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带来的个人利益得失,失业问题、腐败问题、治安问题等对社会生活导致的冲击,在一部分社会成员中会引发
34、并积累起各种以紧张化为特点的悲观情绪,这种紧张化的社会心理,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到城市青少年,在他们的内心世界中投下阴影,譬如,过于剧烈的竞争,信任的缺失等社会问题已经影响到了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由于信任的缺失,导致很多青少年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有困难不乐意同其别人沟通,不乐意把自己的秘密交给不信任的人,他们宁愿将事情憋在心里,自己承受压力。在我们的访谈中,就有一位女生表达,她之所以不选择通过学校设立的心理征询室解决问题,就是由于她觉得把自己的事情交给一个她不结识也不了解的老师,她不放心,她主线就不信任心理辅导老师。因此,社会应当为青少年发明一方净土,一方充满良性竞争的净土,一方充满自信与他信
35、的净土。(四)政策1教育政策上要加强和改善素质教育我们的调查表白,相称数量的青少年压力过大,而这些压力的重要来源是学习成绩。为什么在我们提倡素质教育数年后还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归根结底还是我们教育政策的问题。应试教育决定了教育的评价方式是以分取人,因而它受高考指挥棒的制约。以考试为中心,大量的作业高负荷运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国家一再提出要“减负”,但“减负”之后便是更多的负需要减,形成了减负、加负、减负的恶性循环,学生心理负荷的恶性循环也是这个道理。同时,应试教育决定了它的教学内容必然是单一的、抽象的、缺少实践性的,教学的方法也是机械的、呆板的。而素质教育处在做人的需要、能
36、力的培养,内容便丰富多彩起来,特别是在方式上更是提倡启发式,提倡学生动手能力,提倡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观点,把尊重人、关心人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发生。发展素质教育重要的是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而不单单是一句标语。提高素质教育就要改变、提高教育观,一方面应加大教育制度的改革,改革教育的评价制度;另一方面对教师进行系统的、经常性地培训;再次是坚持对这种活动应保持其长期性,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会成为我们的一个中心的教育,成为一个全民的教育。2 国家在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上应当加大投入特别是对于西部贫困地区、偏远山区的投入
37、,在调查的九个省市自治区中,东中部地区城市和农村的学校中普遍设有心理征询室,然而在西部的省区中学校的心理征询室尚属空白。之所以在舆论宣传和经费上不能形成规模,就是由于没有一个影响巨大、实力雄厚的机构和组织作为依托,也就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与资金的支持。“希望工程”之所以能搞得规模如此宏大,至今在挽救失学儿童上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由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公益机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提倡并组织实行。因此,借鉴“希望工程”成功的经验,国家应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给予更多关注与投入,建立“心灵工程”。让社会有更多的人去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加大投入改善
38、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让每一个青少年都能拥有健康纯净的心灵。参考文献:1 姚本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3 .2金洁.略论加强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探索,2023(7).3梁燕.青少年心理健康蓝皮书 J.检察风云,2023(8).4安宏智.浅析不容忽视的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J.新课程,2023(6).5王书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十年研究回顾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23(8).6 欧阳霞.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性别差异探析J.青少年研究,2023(1).7胡宜华.青少年心理健康探究J.科技信息,2023(6).8 杜萍,李其青.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封闭性调查分析J.教育与改革,2023(1).9师保国,雷雳.近十年内地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回顾J.中国青年研究,2023(10).10江光荣,柳珺珺,黎少游,段文婷.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