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597172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55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调查汇报基于九省(市、自治区)调查研究内容提要: 青少年是祖国期望、民族未来;良好心理素质是人全方面素质中关键组成部分。不过在社会发展日益快速、社会竞争日渐增大情况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正展现出不停下降趋势。在这么背景下,我们在全国9个省(市、自治区)做了这次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不良占总数12.63%,而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一样不容乐观,占11.90%。期望我们研究结果能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使她们健康、愉快地成长。该调查汇报包含七个关键内容,分别是:文件综述、调查背景、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原因分析、对策

2、研究、调查感言。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健康 一、文件综述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到学术文件累计144篇,查阅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心理科学社会心理科学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学发展心理科学进展中国青年研究等中国最新心理学刊物,对其中见解进行分析综合基础上,得出以下文件综述:(一)多年来中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基础情况,关键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1、研究对象青少年关键是指十一二岁到二十一二岁这个年纪范围, 基础上对应于初、高中和大学阶段,绝大多数研究选择了在校学生进行调查。2、 研究地域文件资料显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地域范围较广,经济较发达东部地域和经济欠发达中西部全部有包含。研

3、究关键集中在城市进行,对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研究相对较少,而进行城市、农村比较研究则为数不多。3、 心理健康标准现在对心理健康标准,学者们仍存在争议,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如:姚本先心理学P466-468,将心理健康标准归为以下八点:1、智力正常;2、情绪适中;3、意志健全;4、人格统一完整;5、自我意识正确;6、人际关系友好;7、社会适应良好;8、心理特点符合年纪特征。也有部分学者采取以下十项标准:1、很好社会适应性;2、性格健全,没有缺点;3、情感和情绪稳定协调;4、智力正常;5、意志健全和行为协调;6、适度反应能力;7、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纪;8、注意集中度好;9、完好感知能力;10、思维健

4、全。4、 测量工具和方法中国现在应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最普遍症状自评量表(SQL90)、宋维真、张建平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周步成主修心理健康诊疗测验 ( MHT) 量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 CSMHS)等等。在测量方法上,中国现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相关研究多采取问卷调查法,是因为它含有效率高、经济、省时等优点,而且现在数据分析软件应用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家利用问卷法。同时,为了更深入地作个案分析,也会辅之以访谈法等。(二)多年来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调查研究结果:1、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从整体上看是基础良好。大量研究全部表明80%以上受测者心理健

5、康水平在健康之列。如张岗英等利用 SCL- 90 量表对西北地域农村 545 名中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发觉中学生存在部分轻微心理健康问题, 被调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总来说是好。不过,部分问题也不能忽略。4月10日,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公布了“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情况研究汇报”。 汇报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尤需关注,在青少年阶段(1218岁),心理健康指数随年纪增加呈下降趋势:初一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好,初二、初三学生次之,高中生最低。2、在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中,因学习造成心理问题位居榜首,关键包含学习压力、厌学、考试焦虑等。另外,人际交往压力,青春期心理问题,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影响等问题也不容忽略。3、从性

6、别原因上看,不少研究显示,女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男生。4、从年纪层次上看,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初中生。面临毕业和升学压力初三、高三同学心理健康情况较差。(三)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原因:通常而言, 家庭、学校 ( 包含朋辈和老师) 及社会三者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关键原因, 但这些方面对于不一样年纪阶段和不一样性别青少年精神健康所产生作用会有所不一样。 1、家庭原因方面。有研究发觉, 家庭支持和青少年精神健康水平有很强相关性。初中生心理健康和父母教养方法关系亲密。2、学校原因方面。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最为亲密原因是相关学习成绩或学习压力方面。青少年精神健康情况和其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亲密关系,学习焦虑

7、问题是现在初、高中生最关键心理健康问题。3、社会环境影响。研究表明,青少年小区环境,交际圈全部会对其心理产生影响。伴随信息化社会到来和经济发展,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显著,青少年网络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青少年学生本身一些原因,如外貌、能力、习惯等对其心理健康也会产生关键影响。(四)现有研究几点缺点:1、受测对象绝大多数为在校学生,而对社会上非学生青少年群体研究较少。2、研究对象关键为城市青少年,而对农村青少年,尤其是对城市、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对比研究较少包含。3、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后,需要配套进行后期心理咨询和教导工作,以使调查研究真正成为处理问题依据和手段,而中国青少年心理健

8、康工作在这方面尚显不足。二、调查背景依据中国教育统计网分析数据显示,全国一般高中在读学生人数为25224008人,一般初中在读学生有57208992人。这个数目庞大群体长久以来饰演着“家庭中心”和“社会边缘”双重角色。她们大多还未成年涉世未深,一面是家庭焦点位置,受着父母长辈疼爱,另一面是必需被动接收家庭社会安排设置,被通知着社会竞争猛烈,要面对高压升学竞争。她们没有自己利益表示直接代表和渠道,往往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发觉问题并“包办”式处理问题。浙江金华少年弑母案震惊了全国。少年徐力因不满母亲严格管束竟然用榔头活活将母亲打死。其后引发社会性反思席卷全国,为中学生“减负”政策出台,怎

9、样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也成为社会关注话题。在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良好心理素质是人全方面素质中关键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内容。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伴随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扩展及思维方法改变,尤其是面对社会竞争压力,她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碰到多种多样心理迷惑或问题。所以,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肯定要求。”相关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猛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需努力培养同现代化

10、要求相适应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良好心理素质是人全方面素质中关键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一项十分关键内容。现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一代。她们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大多是独生儿女,伴随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增加,社会阅历扩展及思维方法改变,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碰到或产生多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立即处理,将会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点。她们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友好宽松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她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方法和能力。” 这两项政策中描述基础概括了当今中学生心理情况特点。从当今社会现实来看,中学

11、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责任关键由学校和父母负担。不过受传统家庭教育观念影响,和以分数为关键,以升学为目标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发挥应有作用。三、调查过程(一)调查对象此次活动是针对全国范围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我们共在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各抽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它们分别是:天津、浙江、辽宁、山西、江西、湖北、内蒙古、宁夏、新疆。每个省又分别抽取城市高中、城市初中、农村高中、农村初中各一所学校50名同学进行调查。(关键以访谈员居住地为主就近选择)中学生年纪通常在13-19岁,而中国现在还没有相关青少年年纪正确界定,依据中国公安部门统计标准,青少年年纪界限定在13周岁

12、至25周岁。考虑到调查可操作性和我们财力、人力等原因,我们将调查范围确定在初、高中阶段,而且关键面向初二和高二年级学生,因为我们认为这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最能代表初、高中学生整体水平。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00份、访谈72人,问卷收回1728份,其中有效问卷1518份。图3-1、调查对象区域分布图(二)调查方法及工具 此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学生自填问卷、统一指导语)和结构式访谈法,并在学生自习课上进行。我们采取问卷是华东师大心理系周步诚教授修订心理健康诊疗测验( MHT )量表;也是现在中国中小学普遍采取一个测试量表。该问卷共 100 个项目,含 8 个内容量表和 1 个效度量表。八个内容量

13、表为: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由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内容量表总分反应个体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同时,依据各分量表统计结果,可诊疗个体在某首先心理问题倾向和严重程度。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焦虑倾向标准分即由八个内容量表标准分相加而成,以此来衡量心理健康总体调查工具水平。共分三个等级:分数在 1 49 分之间为心理健康;在 50 59 分之间为心理状态欠佳或有心理问题倾向;在 60 分以上为心理问题倾向较严重,需要深入分析并及早咨询或诊疗。尤其需要指出是,我们在每份问卷前面单另附了每个学生基础信息,其中包含:省份、市区、户口、性别、家庭结构、年级、学习成绩水平,及家庭经济情

14、况,以此来深入分析影响这八个量表原因。另外,在问卷最终还附了三道相关性心理题(问卷分析时候单另分析,故不会影响原问卷信度和效度),设计这三道题关键是想初步了解城、乡青少年对性了解程度,和学校和家庭对孩子性心理重视程度,方便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提供某种参考。结构式访谈问题关键是依据我们想要了解、问卷中没有包含到,而又可能会对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及其成因产生关键影响信息设计。具体包含心理健康情况自我评价、压力起源、排解压力渠道、社会心理,和性心理等多个部分。四、调查结果(使用SPSS软件分析) (一)城、乡青少年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健康(1-49分)欠佳(40-59分)严重(60-90分)总人数

15、城市711(88.10%)6531807农村595(87.37%)5531681总人数1306120621488占总人数百分比87.78%8.06%4.17%100%注:该表显示人数小于有效问卷数量1518人,因为部分同学漏填了另附“基础信息”结果显示,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良好者共 1306人,占被调查总数87.78% 。心理状态欠佳学生共 120人,心理健康情况较严重学生62人,以上二项累计182人,占总数12.22%。其中,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不良占总数12.63%,而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一样不容乐观,占11.90%。(二)其它原因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关系经过SPSS分析我们发觉,户口

16、、家庭经济情况、家庭结够等原因对测验得分没有显著影响(P0.05),性别对此有一定影响(P=0.05),而区域原因及学习成绩水平对得分有显著影响。1、 区域原因和心理健康水平分析结果显示,东部、中部、西部,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比较显著差异,心理健康情况不良率分别为11.37%、15.68、6.58%。对比可见,中部青少年心理压力最大,东部次之,而西部地域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见下表)心理健康水平总人数健康欠佳严重区域东部343(88.63%)2915387中部484(84.32%)5832574西部511(93.42%)3517563总人数1338122641524卡方检验结果,11.3

17、854.023(P=0.0230.05,区域对总分有显著影响)2、学习成绩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分析结果显示,学习成绩水平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较大影响,总体而言,学生学习成绩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这从某种程度上也表现出日趋猛烈学习竞争,和越来越大学习压力对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很大。(见下表) 心理健康水平Total健康欠佳严重学习成绩水平优240(93%)810258良548(89%)5317618中369(85%)4322434差119(84%)1211142Total1276116601452卡方检验结果,21.4226.002(P=0.0020.05,学习情况显著影响到心理量表得分)(三

18、)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在内容量表上分布和走向此次测验中,在八个内容量表上分别出现程度不一样心理健康问题.具体分布以下表:有效样本平均数标准差学习焦虑17197.402.965对人焦虑17164.272.123孤独倾向15332.472.256自责倾向15344.892.176过敏倾向15335.442.161身体症状15315.152.899恐怖倾向15302.782.521冲动倾向15303.412.335Valid N (listwise)1518 注:各分测验解释:假如一个分测验标准分大于等于8分,属高分,说明学生在该项目上有困扰或障碍,需要给尤其教导。假如标准分3分,属低分,说明学生在该项

19、目上正常。1、 学习焦虑多年来,伴随升学考试和就业考试难度增加,学生和父母全部很关心学习。天天把学习挂在心上,担心被老师提问,上课时一直不放心,一有考试就怕得坏分数而无法安心学习,这些就是学习焦虑表现。学习焦虑不仅阻碍了学生学习,而且会严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经过对答卷进行统计,发认为3分以下为155人,占总数9.0%,得8分以上为811人,占总数47.2%,平均分7.4,(参见下表)。从中我们能够看出,目前青少年普遍存在着学习焦虑现象,靠近高分平均分也反应出在超出8分学生中得分普遍较高,说明学习焦虑程度很高,近半数同学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无法安心学习。学习焦虑人数百分比有效值百分比有效值低分1

20、558.89.0中等75342.943.8高分81146.247.2总计171997.9100.0缺失值System372.1总计1756100.02、对人焦虑对人焦虑通常表现为: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被人说了什么就总想不开,受到批评总是闷闷不乐。这种在对人关系上轻易产生焦虑人含有退缩、过于老实、提心吊胆、没有魄力、不敢讲话等特点。 经过对答卷统计,得分在3分以下有639人,占样本总数37.2%;得分超出8分有122人,占样本总数7.1%,平均分4.27分(参见下表)。从样本得分情况来看,青少年在人际交往方面总体上是正常,只有少部分存在高焦虑。对人焦虑人数百分比有效值百分比有效值低分63936.

21、437.2中等95554.455.7高分1226.97.1总计171697.7100.0缺失值System402.3总计1756100.03、孤独倾向被父母疏远、娇生惯养、在家称大王在外懦弱儿童,腼腆抑郁青少年等全部常常因孤独而烦恼。这类儿童和青少年,和大家一起做某件事时,因为技术差、经验不足,常常感到失败威胁。所以,感到和大家一起玩还不如一个人玩。这么,就越来越不会和大家一起相处。当她人快乐地相互谈话时,就有一个我不仅不能参与,而且还被人家排挤心情。这么恶性循环下去,最终只要是大家聚集在一起,就会感到恐怖。这么,既想加入到伙伴当中去,又想避免在伙伴们面前出现失败,所以产生不安倾向。对有效答卷

22、统计表明,3分以下有1116人,占样本总体72.8%,超出8分有60人,占总数3.9%被试,平均分为2.47(参见下表)。从中我们能够看出青少年学生绝大部分还是乐观开朗,孤独倾向并不十分显著。 孤独倾向人数百分比有效值百分比有效值低分111663.672.8中等35720.323.3高分603.43.9总计153387.3100.0缺失值System22312.7总计1756100.04、自责倾向所谓自责就是责备自己。当发生不如意事情时,不认为是她人问题,而常常认为是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事抱有恐惧倾向,称为自责倾向。这种倾向走向极端就会过低评价自己,自责、自我卑视、自我轻蔑。这种状态是受悲伤和

23、忧郁情绪支配,调整不好会极大地影响青少年自信心及主感人生观建立。经过对答卷统计,得分3分以下有392人,占样本总体25.6%,得分超出8分有185人,占总数12.1%,平均分为4.89(参见下表)。数据反应出被测青少年自责倾向不是十分显著,大部分同学能正确看待失败。但仍有12%同学在碰到挫折时,就怀疑自己能力,将失败、过失归咎于自己。自责倾向人数百分比有效值百分比有效值低分39222.325.6中等95754.562.4高分18510.512.1总计153487.4100.0缺失值System22212.6总计1756100.05、过敏倾向感受性太强,就连小事全部放心不下,行动受到严重损害倾向

24、,称为过敏倾问。对周围噪声尤其敏感,担心家眷中有些人会受伤,生病或死亡,决定事情不果断,即使做了好事也感到烦恼。日常生活中常说“那个人有点神经质”。这个“神经质”和这里所说神经过敏大致相同。这种过敏倾向是随通常不安倾问增大而增大。而且过敏倾向强人在多种场所下全部轻易感到不安。经过对答卷统计,得3分以下为277人,占样本总数18.1%,8分以上为280人,占总数18.3%,平均分为5.44(参见下图)。说明有较多学生存在着严重过敏倾向,仅次于学习焦虑,应该引发重视。过敏倾向 人数百分比有效值百分比有效值低分27715.818.1中等97655.663.7高分28015.918.3总计153387

25、.3100.0缺失值System22312.7 总计1756100.0 6、身体症状强烈焦虑会引发生理反应,如,心跳、胸闷、头重、出冷汗、皮肤苍白、肌肉松弛、小便失禁等,这些称为焦虑反应群。正常人也会有这种焦虑反应,但大多数是发生在焦虑症中。尤其是,慢性焦虑状态中轻易出现肠胃障碍(胃酸过多、便秘等)、食欲不振、血压不稳、汗分泌异常、眼睛疲惫、头痛、失眠、疲惫等,而且对声音和光线过敏。本测验除了这种身体症状外,还包含身体某个部分是否有毛病,身体某个部分是否比她人难看,对身体缺点不放心等,这些全部能用身体症状内容量表来测定。这些身体症状中,有是“真正痛”。通常是“真正病”和焦虑同时在起作用,或是焦

26、虑真正起作用原因。尤其是这些症状同时出现很多时,大多数焦虑在起作用,即原因在于焦虑。经过统计能够发认为分在3分以下470人,占样本总数30.7%;得分超出8分以上有310人,占总数20.2% ,平均分为5.15(参见下图)。在全部内容量表中,身体症状属于得分焦虑情况较为严重部分,平均分仅排在学习焦虑和过敏倾向以后。身体症状人数百分比有效值百分比有效值低分47026.830.7中等75142.849.1高分31017.720.2总计153187.2100.0缺失值System22512.8总计1756100.07、恐怖倾向恐怖和焦虑通常是区分开来使用。这里所说是,客观上一点不需要恐惧,主观上也不

27、知道为何要恐惧,然而却抱有一个恐惧心理,这称为恐惧倾向。比如,只要登上高处就怕得不能站立,无缘无故地恐惧黑暗,晚上开灯睡觉等,全部是用来测定这种倾向。在1530份有效答卷中,得分在3分以下有989人,占到总数64.6%,超出 8分有83人,占总数5.4%,平均分为2.78(参见下图)。能够发觉绝大多数学生全部不存在恐怖倾向,人数总体集中在低分段。恐怖倾向人数百分比有效值百分比有效值低分98956.364.6中等45826.129.9高分834.75.4总计153087.1100.0缺失值System22612.9总计1756100.08、冲动倾向有时无缘无故地想大声哭、大声叫,或一看到想要东西

28、,就一定要拿到手,毫无理由地想到远处去,或想死,这些称为冲动倾向。这种想干危险事或愚蠢事观念,是因为内部含有焦虑倾向而产生。1530份有效答卷中3分以下有856人,占到总数55.9%,8分以上有81人,为总数5.3%.平均分为3.41(参见下图)。应该说绝大部分学生不存在冲动倾向,人数关键集中在低分段。但这并不代表该问题不关键,多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和自杀率不停攀升,很大原因在于现在孩子心理脆弱、遇事易冲动,不考虑后果,所以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冲动倾向不容忽略。冲动倾向 人数百分比有效值百分比有效值低分85648.755.9 中等59333.838.8 高分814.65.3 总计1530

29、87.1100.0缺失值System22612.9 总计1756100.0 9、小结此次调查心理问题检出表内容量表统计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有一定心理问题倾向,其中严重者分布依次关键集中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等方面,应该引发社会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四)性别原因对各个内容量表影响(参见下表)性别数量平均值标准差Std. Error Mean学习焦虑女8067.702.918.103男8767.112.995.101对人焦虑女8054.452.021.071男8744.092.205.075孤独倾向女7202.342.218.083男7762.602.285.082自责倾向女72

30、15.062.190.082男7764.772.154.077过敏倾向女7205.462.115.079男7765.442.200.079身体症状女7195.472.857.107男7754.882.914.105恐怖倾向女7183.172.503.093男7752.402.463.088冲动倾向女7193.532.315.086男7743.282.341.084T检验结果:Tp学习焦虑4.096.000对人焦虑3.448.001孤独倾向-2.185.029自责倾向2.619.009过敏倾向0.217.828身体症状3.920.000恐怖倾向5.955.000冲动倾向2.024.043经过对以

31、上两表,我们能够发觉: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在性别方面含有差异;而过敏倾向没有显著性别差异。除孤独倾向男生高于女生外,其它各项得分女生普遍高于男生,说明了女生焦虑问题严重性。(五)户口原因对各个内容量表影响(参见下表)户口NMeanStd. DeviationStd. Error Mean学习焦虑城市9107.312.889.096农村7737.513.058.110对人焦虑城市9094.292.106.070农村7714.232.152.077孤独倾向城市8102.632.337.082农村6872.302.144.082自责倾向城市8104.7

32、32.047.072农村6885.122.309.088过敏倾向城市8095.422.171.076农村6885.502.153.082身体症状城市8095.182.890.102农村6865.152.912.111恐怖倾向城市8092.682.438.086农村6852.882.602.099冲动倾向城市8093.422.240.079农村6853.402.447.093T检验结果:TP学习焦虑-1.344.179对人焦虑.583.560孤独倾向2.838.005自责倾向-3.426.001过敏倾向-.768.443身体症状.187.852恐怖倾向-1.486.137冲动倾向.196.844

33、经过分析,我们发觉:户口对孤独倾向、自责倾向有显著影响(t0.05);而户口原因对其它心理指标影响不大。分析发觉,城市青少年比农村更为孤独;而农村青少年则更轻易产生自责感。(六)家庭结构对各个内容量表影响我们把单亲家庭或孤儿看成家庭结构不完整,以此对比家庭结构完整样本进行研究。另外,还尤其探究了弟兄姐妹对孤独倾向影响。分类有效样本平均数标准差学习焦虑不完整家庭787.532.957完整家庭15937.402.965对人焦虑不完整家庭783.972.245完整家庭15904.282.115孤独倾向不完整家庭742.862.217完整家庭14112.452.246自责倾向不完整家庭744.432.

34、041完整家庭14124.932.180过敏倾向不完整家庭745.082.157完整家庭14115.482.154身体症状不完整家庭744.702.744完整家庭14095.192.912恐怖倾向不完整家庭742.532.462完整家庭14082.812.528冲动倾向不完整家庭743.151.914完整家庭14083.422.349“是否为完整家庭”T 检验结果以下:TP学习焦虑.377.706对人焦虑-1.258.209孤独倾向1.545.123自责倾向-1.925.054过敏倾向-1.563.118身体症状-1.407.160恐怖倾向-.934.351“有没有弟兄姐妹”T 检验结果以下:

35、TSig. (2-tailed)对人焦虑-2.407.016自责倾向-3.834.000过敏倾向-2.834.005身体症状-2.215.027我们发觉,家庭结构对各项心理指标均无显著影响。尤其是,“有没有弟兄姐妹”对孤独感没有影响,不过对对人焦虑(t=-2.407,p=0.0160.05)、自责倾向(t=-23.834,p=0.0000.05)、过敏倾向(t=-2.834,p=0.05)、身体症状(t=-2.215,p=0.0270.05) 会产生一定影响。(七)家庭经济情况对各个内容量表影响(参见下表)F 检验结果以下:FP学习焦虑1.461.223对人焦虑.357.784孤独倾向1.67

36、2.171自责倾向3.688.012过敏倾向3.315.019身体症状.829.478恐怖倾向3.519.015冲动倾向1.177.317自控倾向.870.456经过分析发觉:家庭经济济情况对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有显著影响。我们能够经过以下图看出她们差异:图一、家庭经济情况和自责倾向关系 图二、家庭经济情况和过敏倾向关系 图三、家庭经济情况和恐怖倾向关系(八)学习成绩水平对各个内容量表影响F检验结果以下:FSig.学习焦虑5.373.001对人焦虑3.063.027孤独倾向1.688.168自责倾向2.219.084过敏倾向8.017.000身体症状2.421.064恐怖倾向.689.

37、558冲动倾向2.932.032自控倾向2.469.060经过分析,我们发觉:学习水平对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有显著影响。我们能够经过下图看出这些心理指标因为学习水平差异而出现差异:图一、学习水平对学习焦虑影响图二、学习水平队对人焦虑影响图三、学习水平对过敏倾向影响图四、学习水平对冲动倾向影响(九)区域原因对各个内容量表影响F检验结果为:FSig.学习焦虑9.002.000对人焦虑13.195.000孤独倾向7.548.001自责倾向10.073.000过敏倾向14.273.000身体症状2.593.075恐怖倾向1.988.137冲动倾向1.176.309自控倾向.953.3

38、86经过分析,我们发觉:区域对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有显著影响。具体差异见下图:图一、区域对学习焦虑影响图二、区域对自责倾向影响图三、区域对过敏倾向影响图四、区域对对人焦虑影响图五、区域对自责倾向影响(十)性心理调查结果1、青少年对 “性”方面知识是否有一定程度了解(自我评价) 人数有效值百分比有效值不是52546.1 是61453.9 总计1139100.02、学校或家庭对孩子进行性教育重视程度 人数有效值百分比很重视14712.2比较重视23719.6不太重视48940.5一点也不重视33527.7总计1208100.03、青少年通常了解性方面知识渠道了解性知识路

39、径数量有效百分比长辈或老师讲解20116.7同学之间交流44637.1看书或上网35329.4没有26422.0有效样本1201100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发觉,自认为对性方面知识有比较多了解青少年只占到了调查总数46.1%,而孩子们普遍认为家庭和学校不重视对她们进行青春期教育,而她们多是经过和同辈群体交流、上网、看书等方法了解性知识。可见家庭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方面显著滞后,而性是一门科学,立即地对青少年加强这方面科学知识教育,有着关键而深远意义。如:(1)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伴随性发育日臻成熟,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现象,如能立即进行性教育,男女青少年就能正确对待、处

40、理这些性生理和心理问题,这对于促进她们身心正常发展,预防性生理和性心理疾病含相关键意义。 (2)有利于培养性道德。在青春期立即进行性教育,有利于引导青少年遵守性爱、性行为社会道德,做一个性道德高尚人,可有效预防早恋,婚前性行为,少女怀孕及性变态、性犯罪等问题发生。 (3)有利于预防性疾病。男妇生殖器官多种疾病和性功效障碍,绝大多数是因为不注意性生理和性心理卫生引发。对青少年加强性教育,就能防患于未然,大大降低婚后性疾病和性障碍发生率。(4)有利于未来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性生活友好美满和个人、婚姻、家庭、社会全部有亲密关系。部分已婚青年精神痛苦、夫妻不和、婚外恋以至家庭解体,和所以造成很多社会问

41、题,在很多情况下,全部和青少年从小缺乏必需性教育相关。 (5)有利于预防青少年性罪错行为。加强性科学知识指导和教育,能够抵御黄色淫秽读物、音像制品和西方社会“性解放”、“性自由”思潮对青少年诱惑和腐蚀,有效预防青少年性犯罪发生。 4、区域原因对性知识了解影响性知识是否了解不是是区域东部数量131200百分比39.6%60.4%中部数量168215百分比43.9%56.1%西部数量226199百分比53.2%46.8%由图可知,西部地域不了解性知识人最多,有超出二分之一人表示自己不是很了解这方面知识。5、男、女青少年对性知识了解情况由图可知,不了解性知识女生显著多于男生。 6、城市、农村青少年对性知识了解情况对比由图可知,农村中不了解性知识青少年百分比高于城市。(十一)需要尤其说明问题因为我们本身经验、条件和水平有限,此次调查存在很多缺点。首先,在调查对象选择上,我们只是凭主观判定选择了东部、中部、西部三个“较能代表”该地域经济、文化,及水平省份。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