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动与静止运动与静止说课稿说课稿双塔中学双塔中学 常全红常全红第1页一、说教材讲讲 述述 内内 容容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五、说理论依据第2页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运动与静止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一节内容,“运动与静止”这一节看似简单,但它却深深影响运动、运动和力、机械能学习,因而了解本节内容对后面学习起着主要铺垫作用。2、教材内容:教材先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见运动现象:机器运转、车辆行驶、奔流河水。“瞬息万变世界里,物质运动是非常普遍”,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现象,也就是说运动是永恒。普遍存在永恒“运动”中同时第3页存在着“静止”,这个观点是一个主要科学观点,也是学生建立科学世界
2、观基础。培养学生用科学方法去探究自然、认识自然也是教学中应侧重方面。3、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2)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与参考物而言;(3)知道自然界中机械运动分类。l过程与方法:经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能力。l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含有对科学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学道理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重点:参考物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相对性。难点:认识运动和静止相对性。返回第4页二、说教法:这一节知识点与生活联络紧密,经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索,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尽可能让学生多观察,多思索,多表述,
3、多动手,多总结。这节课可综合应用创设情景、小游戏、讲授和讨论等各种形式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充分表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标准。并经过处理学生身边事例来调动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能力。返回第5页三、说学法 运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不过,从物理学角度来研究运动,应该说还是首次,探究这方面知识,能使学生取得科学观点和方法。因而经过本节教学,不但让学生取得基本知识,更为主要地是让学生感悟科学观点及科学研究方法。因为初中生思维出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期,本节教学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环境将一些场景生动再现,使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依
4、靠,发展抽象思维能力。返回第6页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二)、新课讲授(三)、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第7页(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与同学们一起观赏红星照我去战斗歌曲并提出问题。学生思索歌曲意境,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二)、新课讲授1、播放视频资料运动世界。学生思索得出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机械运动概念。教师讲解:物体位置改变,物体就是运动;物体位置不改变,物体就是静止。第8页2、引导学生演“读书郎”,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书包是运动还是静止?得出参考物概念。分析书包和人是运动还是静止,选择参考物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方法。老师举例,学生判断、分析,总
5、结学生思绪,加深了解运动和静止判断方法。得出参考物不一样结论不一样,要以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第9页3、出示生活中碰到一些问题:a、汽车在乘客图片。b、电梯运动图片。要求学生分析其中运动与静止现象。4、老师唱在乡间小路上,举例引导学生分析歌中运动和静止。引导学生分析引入新课疑问。举例讲解参考物怎样选取,选取标准是简单、方便。5、让学生明白当我们选择标准不一样时候,物体运动情况就不一样了,可见,物体运动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也就是说:运动和静止是相正确。第10页6、讲述法国飞行员二战期间在高空抓住一颗飞行子弹故事。因为这个事件比较罕见,能够马上激发学生好奇心而引发思索。提问:飞机在空中飞行,子弹在运
6、动吗?飞行员为何能够抓住高速飞行子弹?学生经过讨论能够分析得出二者必定是同向飞行,老师继续启发学生考虑它们速度大小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同向、同速即相对静止时此现象可能发生。经过这个步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第11页 7、老师引导学生玩颠球游戏游戏,学生玩游戏并利用知识解释现象。加深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了解。8、老师引导学生看书总结运动分为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会归纳总结。要求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常见例子,哪些是直线运动,哪些是曲线运动?再次让学生感受物理起源于生活,应运于生活,体验学物理乐趣。教师对于学生举例教师要给予勉励。第12页(三)、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内
7、容。2、请学生用简短语言评价本节课自己表现。第13页(四)、布置作业课后作业1、4题这两道题考查了学生处理问题能力,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取得成功愉悦,体验学物理乐趣。符合了新课标减轻学生压力要求。返回第14页(五)、说板书设计 3.1、运动与静止 一、机械运动 二、参考物 三、运动和静止相对性 四、机械运动分类 返回第15页五、说理论依据 本节经过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现象,探究物理规律,从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设计一些小游戏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创造一个良好学习场所。在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一个主讲者,而是课堂教学参加者和组织者,教师和学生一起去感觉、认识、探索、分析、概括,和学生建立起良好、平等民主师生关系。重视了学生间交流合作,加强了学生间友好相处心态。返回第16页谢谢谢谢大家!大家!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