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_T 2343-2022砖石古塔保护工程勘察技术规范-(高清正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50745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95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_T 2343-2022砖石古塔保护工程勘察技术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41_T 2343-2022砖石古塔保护工程勘察技术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41_T 2343-2022砖石古塔保护工程勘察技术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41_T 2343-2022砖石古塔保护工程勘察技术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41_T 2343-2022砖石古塔保护工程勘察技术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91.040 CCS P 10/14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3432022 砖石古塔保护工程勘察技术规范 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原则.2 5 勘察内容和规定.2 6 勘察深度.3 7 本体勘察.3 8 环境调查和地基基础勘察.5 9 分析评价.5 10 勘察报告.6 附录 A(规范性)主要病害调查统计表格式.7 附录 B(资料性)勘察摄影调查统计表.8 附录 C(规范性)砖石古塔保护工程勘察报告封面格式.9 参考文献.10

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河南省测绘工程院、河南农业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东昱、李银忠、肖梦莹、郭楠、李丹丹、孙丽娟、朱晓宁、付力、侯岳、李存文。砖石古塔保护工程勘察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砖石古塔保护工程勘察的基本原则、勘察内容和规定、勘察深度、本体勘察、环境调查和地基基础勘察、分析评价和勘察报告。本文件适用于被核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砖石古塔勘察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

3、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9056 古建筑砖石结构维修与加固技术规范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WW/T 0063 石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砖石古塔 以砖、石等传统材料砌筑的,核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塔型古建筑。3.2 价值评估 对于砖石古塔所具有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等进行的评估。3.3 病害 由环境作用、生物及人类活动诱发引起古塔表层材料劣化或本体损坏的现象。3.4 结构失稳 古塔主体结构或其所依存

4、的岩土环境所产生的局部或整体不稳定现象。3.5 开裂 受外力和自身结构影响,砖石古塔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而产生的压裂、拉裂、剪裂现象的总称。3.6 倾斜 受地基不均匀沉降和自身结构、材质等因素的影响,砖石古塔整体或局部产生向一个方向倾倒变形的现象。3.7 变形 受外力和自身结构影响,砖石古塔结构稳定性下降,而导致外部形态发生局部和整体变化现象的总称。3.8 酥碱 在化学和物理的双重作用下,砖石墙体逐层酥软脱落的一种现象。3.9 风化 砌体在温度变化、水的危害、大气与生物作用等长期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3.10 不良地质作用 由地球的内外应力造成的对砖石古塔具有危害性的地质活动。4 基本原则 保护第

5、一原则 4.1 在确定勘察技术路线时,应选择对文物本体及环境影响最小的技术手段,对本体的勘察优先考虑无损勘察技术。现场勘察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原则 4.2 通过对砖石古塔病害及赋存环境的勘察,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工作。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4.3 根据定性的病害类型、受损部位、受损数量等,结合定量检测、分析技术综合应用,确定病害程度。5 勘察内容和规定 砖石古塔勘察应包括古塔本体勘察和地基基础勘察。5.1 砖石古塔勘察应根据国家文物保护基本法规及相关标准,获取历史、环境、工程与水文地质、基5.2 础结构、主体结构及保护现状等基础资料及其他有害影响因素资料。对砖石古塔的历史维修与加固勘察,应查清

6、下列情况:5.3 a)结构形式、使用功能、受力状态是否发生改变;b)是否出现新的变形、裂缝、酥碱等;c)是否存在因维修与加固不当而造成的不良影响。勘察工作应采取无损探测、原位测试与取样试验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式进行,不破坏或少破坏文5.4 物现状。石质构件的勘察按照 WW/T 0063 规定。5.5 在勘察过程中,若发现险情或发现其他文物,应立即保护现场并及时报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勘察5.6 人员不得擅自处理。6 勘察深度 勘察深度划分 6.1 砖石古塔保护工程勘察一般划分为两个深度:初步勘察与详细勘察。与设计深度对应,初步勘察应满足方案设计的要求,详细勘察应满足施工设计的要求。勘察深度内容 6.

7、2 6.2.1 砖石古塔本体勘察深度包括如下:a)初步勘察深度。完成基础资料收集;完成砖石古塔价值评估;查明其赋存环境;查明砖石古塔保存现状、形制特征、结构构成、基础样式、材料组成、建造工艺。现状测绘要求地形测绘比例 1:1000-1:500;砖石古塔本体要求测绘比例 1:200-1:50,对主要构件、构造应测绘详图,详图比例 1:10 及以上;查明病害的分类、特征和范围,了解病害造成因素,查明失稳的原因;最终对砖石古塔作出分析评估,并提出初步保护方案建议。b)详细勘察深度。完成基础资料收集和分析;完成砖石古塔价值评估;查明其赋存环境;查明砖石古塔保存现状、形制特征、结构构成、基础样式、材料组

8、成、建造工艺。现状测绘要求地形测绘比例 1:1000-1:200;砖石古塔本体要求测绘比例 1:200-1:20,对主要构件、构造应测绘详图,详图比例 1:5 及以上;查明不同类型病害的分布、范围与程度,查明病害的成因,确定结构失稳模式;进行砖石古塔病害监测;通过对古塔砌体材料的质量、强度、抗风化性能等及其试验,得到结构承载力和稳定性、耐久性的测试数据;最终对砖石古塔作出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保护方案建议。6.2.2 地基基础勘察深度按照 GB 50021 的规定。6.2.3 对于砖石古塔较为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保护工程,宜进行施工勘察。施工勘察主要是对施工过程中发现与前期勘察不符的部位或出现新的

9、情况时,进行补充勘察,完善前期勘察成果,并提出该部位的保护方案或新情况的处理建议。7 本体勘察 现状测绘 7.1 7.1.1 现状测绘的主要内容 现状测绘主要内容是进行砖石古塔本体测绘图的绘制工作。根据勘察深度要求,测绘图包括砖石古塔平面、立面、剖面以及各层平面、各层仰视图、三维立体透视图、构件大样图等。7.1.2 现状测绘要求 现状测绘应符合下列要求:a)在地形测绘图上,准确标示地形和地物关系,标明测绘基准点并附图例;标示砖石古塔的轮廓边界、底部标高;b)砖石古塔本体的测绘应根据其特征,准确标示材料种类和结构,准确记录本体的完整形态和局部变化。在砖石古塔测绘图上准确标示倾斜、开裂、酥碱、风化

10、、缺失、坍塌等的状态,准确标示对稳定性有影响的各类残损状况,标示清楚建筑材料有差异的范围边界。对重要构件、构造应测绘详图;c)砖石古塔本体的测绘中,应开展摄影,通过拍摄形象反映出砖石古塔的现状和通过测绘图难以表现的部位。7.1.3 现状测绘手段 测绘手段有全站仪测绘、三维激光扫描、数码摄影、无人机摄影、航测、遥感、手工测绘等手段。病害调查 7.2 7.2.1 病害调查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针对砖石古塔病害进行调查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如下:a)调查砖石古塔结构失稳、开裂、变形、酥碱、风化等病害类型,记录各类病害残损的程度等数据;b)查明对砖石古塔本体结构稳定性有影响的倾侧发展情况,勘测倾侧的方向、偏移

11、距离和倾侧角度数值以及随时间变化的情况;c)查明对砖石古塔本体结构稳定性有影响的裂隙发育情况,分别记录各裂隙的位置、走向、延伸状况、是否贯穿以及缝隙内填充物情况等;d)查明对砖石古塔本体结构稳定性有影响的不均匀沉降的程度、原因和变化情况;e)查明砖石古塔砌体酥碱的位置、面积、深度及其与降雨、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关系,查明造成酥碱的原因及随时间变化的情况;f)查明砖石古塔砌体风化的类型、风化的程度及分布的位置和面积,并作定性、定量的描述,分析风化的成因;g)查明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破坏现象和原因;h)查明由于动、植物造成的破坏现象和原因;i)查明历史上维修的情况及其影响,以及由于不当维修造成的损害;j

12、)除了文字说明外,应在现状测绘图上标明各种病害的位置、范围边界,并附现状和病害的照片或数码图像。主要病害调查结果按附录 A 表 A.1 的规定记入,摄影调查结果参照附录 B 表B.1 统计。7.2.2 调查手段 运用GPS定位、数码摄影(像)、近景摄影、红外扫描、全站仪测量、三维激光扫描、雷达无损探测、手工测量等手段。病害监测 7.3 7.3.1 监测内容 针对砖石古塔主要病害,如开裂变形、风化层厚度变化、酥碱范围和程度变化以及塔体变形(沉降、倾斜)、温湿度、关键部位应力、震动加速度等内容开展监测。7.3.2 监测方法 砖石古塔病害监测应选择精度较高、自动化较强、可连续性监测的仪器与方法。7.

13、3.3 监测布置方案 监测点应系统布置,能充分突出关键部位、关键点的病害变化特征与规律;监测周期不低于一年,保证监测数据的延续、完整和真实性;当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接近砖石古塔安全临界值时,必须加密监测并及时报告。遇到地震、洪水、大雨、大风等自然界灾害时,应加密监测。7.3.4 监测成果 现场监测完成后,应提交成果报告。报告中应附有相关监测结果曲线、计算书和图纸,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建议。建造工艺和建造材料测试 7.4 7.4.1 砖石古塔建造工艺及建造材料测试是对砖石古塔建造工艺调查及建造材料的物理、化学性状的定性、半定量与定量测试分析。7.4.2 砖石古塔建造工艺及建造材料测试主要包括:a)

14、查明砖石古塔塔基、塔身、塔刹以及地宫结构形式、内部构造、建造工艺、建造技术;b)查明建造材料分布位置、砌体高度和厚度、砌筑形式;c)对青砖应重点查明尺寸、组成材料、含水率、密度和强度、砌筑方式;d)对石材应重点查明尺寸、石材种类、地质年代、组成材料、密度和强度、砌筑方式;e)查明粘结材料的种类、组成材料、密度和强度、含水率、比重、填砌方式。8 环境调查和地基基础勘察 环境调查 8.1 通过资料收集分析、现场调查和监测的方式,对砖石古塔所在区域的环境进行调查,包括:a)地震、雷击、洪水、风灾等历史情况的调查;b)地形地貌、地层与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c)地震地质背景及地震活动

15、性、不良地质作用、地下资源开采情况的调查;d)气候特点与植被情况的调查;e)火灾隐患分布情况和消防条件的调查;f)各类环境污染源,如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元素污染等的调查;g)影响古塔保存的工程项目的调查。地基基础勘察 8.2 地基基础勘察按照GB/T 39056规定的内容开展。还应注意以下事项:a)地基勘察需选择对砖石古塔无影响的部位;b)地基勘察过程不得对古塔本体造成损坏、产生大震动的现象;c)在古塔保护范围开挖时需要经过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有文物保护人员在场;d)地基勘察结束后,对场地进行必要的恢复处理。9 分析评价 分析评价的内容如下:9.1 a)查明砖石古塔建筑结构体系、建筑结构特

16、点、荷载和稳定性、基础状况,分析建筑结构不良影响因素;b)检测古塔建造材料的成分、密度、强度,分析建筑材料的不良影响因素;c)查明古塔环境条件和所处地区地质背景,分析环境及地质不良影响因素。基于分析所得数据,采用数值分析法对整体安全稳定性、病害现象、环境和地质等不利因素做出9.2 评价,为保护设计提供依据。10 勘察报告 砖石古塔本体与地基基础勘察成果合并后,最终形成勘察报告,报告封面格式见附录C图C.1。勘察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古塔特点和地质条件等具体情况编写,应包括下列内容:a)概况:包括古塔所在地的地理信息、历史信息、生物信息、气象信息和地质信息、勘察目的、任务要求、依据技术标

17、准、勘察方法、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量、项目委托时间以及委托单位和承担单位、实施保护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对文物利用的可能性分析;b)古塔的相关历史沿革:包括砖石古塔的建筑年代、建造背景、所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自然灾害、古塔平面、立面等原状的资料以及历次改扩建、加固、维修等情况的调查、前人研究情况和程度的调查(包括考古调查、发掘资料、历史上曾开展过的保护维修工程);c)价值评估: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d)环境情况:包括气候与植被、地形地貌、地层与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情况、地震地质背景及地震活动性、不良地质作用;e)古塔现状:包括古塔现存状况;古塔的形制、结构、材料、工艺;古

18、塔病害;f)古塔病害特征及成因分析;g)专项地质勘察资料;h)分析评价:包括结构安全性评价、稳定性评估和材料退化状态分析、材料强度评估、环境及基础设施评估;i)结果和建议;j)勘察图纸;k)现状照片。A A 附录A (规范性)主要病害调查统计表格式 主要病害调查统计表格式见表A.1。表A.1 主要病害调查统计表 名称:调查人:记录人:日期:编号 残损现象 位置 范围 程度 B B 附录B (资料性)勘察摄影调查统计表 勘察摄影调查统计表见表B.1。表B.1 勘察摄影调查统计表 序号 编号 拍摄位置 拍摄内容 拍摄时间 拍摄人 备注 C C 附录C (规范性)砖石古塔保护工程勘察报告封面格式 图C.1规定了砖石古塔勘察报告的封面格式。XXXX(砖石古塔名称)保护工程勘察报告 项目名称 保护单位级别 勘察单位 日期 图C.1 砖石古塔勘察报告的封面 参考文献 1 GB 50003201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2 GB 501652020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标准 3 JGJ 82016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4 WW/T 00492014 文物建筑维修基本材料 青砖 5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6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试行).2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工程监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