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食品生产销售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496990 上传时间:2024-07-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生产销售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食品生产销售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生产加工卫生管理制度 一、专业负责食品生产加工清洁卫生工作; 二、生产加工区与生活区分离,生产加工区不能饲养动物; 三、做好清洁卫生工作,保持生产加工区清洁无杂物,无蜘蛛网、积尘等; 四、配备必要的消毒、采光、通风、防腐、防尘、防虫、防蚁、防蝇等设施; 五、班次生产结束后应及时及时清洗生产设备; 六、严格食品包装材料管理,防止污染; 七、生产加工人员应保持有效健康证,生产中按规定着装,采取相应卫生防护措施,避免食品污染。 八、进入生产加工区应更衣、消毒。严禁流行病患者和传染病患者进入生产加工区。 001 食品生产销售管理制度 一、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按标准组织生产; 二、 班次生产前应检查生产场所和生产设备的卫生状况,不符合要求不进行生产; 三、 班次生产前应检查原辅料、添加剂(含加工助剂)和包装材料,保证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 四、 做好生产记录,详细记载产品名称、生产批次(或生产日期)、生产数量、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和使用量。设备、工艺发生变化应特别注明; 五、 使用食品添加剂应按规定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登记备案,并在生产中详细记录添加剂名称及使用量; 六、 对食品质量是否合格进行验证,不合格食品不出厂销售; 七、 建立食品销售台账,详细记录产品名称、销售区域、销售日期、销售数量和保质期。 004 食品生产加工检验管理制度 一、 食品生产加工检验室应按照生产食品的检验需要配备检测设备; 二、 检验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检验知识,掌握检验技能并考试合格、取得资质方能上岗操作; 三、 检验室应建立检测设备台账,需检定(校准)的设备应定期送具有资质的计量技术机构检定(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四、 检验应如实记录样品来源、生产批次(或生产日期)、代表数量等情况; 五、 检验样品应按“待检验”、“已检验”和“留存样”分类存放,并加以标识。对已检验样品应及时处理,保持检验室整洁; 六、 检验应按相关检测方法标准进行,如实填写检验原始记录、出具检验报告。检验员对检测结果负责,不得弄虚作假; 七、 检验室至少应配备检验员、审核员各一人。检验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应由检验员和审核员签字并加盖检验专用印章。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应保存两年。 八、 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料或成品,应单独登记造册交质量负责人处理,并进行记录 003 食品生产加工原辅料进货验收制度 一、 原辅料应经自行检验或索证索票方式验收合格后入库,分类存放,存放应满足相关要求,防止过期变质; 二、 自行检验应做好记录,认真填写原辅料名称、检验项目、标准依据、检验方法、检验原始数据、检验日期、检验结论、检验人员和复核人员等; 三、 采用索证索票方式验证原辅料质量,应索取供货方提供的该批产品合格检验报告和发票,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原辅料应验收供货方食品生产许可证,所有证明、票据应复印保存两年; 四、 建立原辅料进货台账、详细记录原辅料生产单位、产品名称、生产许可证号、进货数量和时间、供货商名称和联系电话及验收结果,进货台账应保存两年; 五、 首次使用新原辅料应送具有资质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测,检测合格方能使用; 六、 验收不合格的原辅料,不得用于生产。 002 安 全 管 理 制 度 一、 随时保持现场及周围环境清洁卫生,及时检查现场并清扫现场的积水、破渣、纸屑等; 二、 生产现场各种公用器具的摆放严格按照定置定位的要求执行,标牌标识完整清洁; 三、 生产现场成品酒堆码整齐、堆垛大小一致,间隔距离分开,横成行,竖成列,且符合安全要求,标识准确,整齐,清洁; 四、 生产现场不允许摆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以及与当天生产品种无关的包装材料; 五、 生产现场实行无声操作,不允许有与生产无关的闲谈; 六、 非生产人员不得随着进入生产现场,生产人员进入生产现场必须穿好工作服,带好工作帽; 七、 包装车间库房及车间、酒库等严禁无关人员进出,严禁烟火;包装人员应熟悉各消防器材摆放位置及使用方法; 八、 包装机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不允许无关人员乱开乱动; 九、 保证生产现场用于生产,中间休息不允许人员进出,员工在指定场地休息; 十、 厂管理人员应随检查监督,发现不遵守管理制度的员工,有权立刻纠正处理,以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005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X 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 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 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 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 中。× 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F“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F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X 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 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 G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 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 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 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 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 K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 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X 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Q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X Q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X S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X S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W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 Y“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待摊费用。对 Y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X Y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X Y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X Y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Z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对 Z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X Z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月末余额/可能有借方余额/可能有贷方余额/可能无月末余额)。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X 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 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 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 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 中。× 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F“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F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X 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 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 G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 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 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 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 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 K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 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X 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Q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X Q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X S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X S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W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 Y“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待摊费用。对 Y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X Y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X Y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X Y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Z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对 Z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X Z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月末余额/可能有借方余额/可能有贷方余额/可能无月末余额)。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