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清正版)DB14_T 2517—2022景区文创产品开发设计指南.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49451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89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正版)DB14_T 2517—2022景区文创产品开发设计指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清正版)DB14_T 2517—2022景区文创产品开发设计指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清正版)DB14_T 2517—2022景区文创产品开发设计指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清正版)DB14_T 2517—2022景区文创产品开发设计指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清正版)DB14_T 2517—2022景区文创产品开发设计指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03.200CCS A 12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 14/T 25172022景区文创产品开发设计指南2022-08-10 发布2022-11-10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14/T 25172022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原则.15前期调研.26综合分析.27创意构思.28设计研发.39市场推广.410知识产权保护.4DB 14/T 2517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中心、山西库特旅游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山西文旅产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山西省景特社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山西丽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晋宏、杨傲岩、杨素青、朱丽彬、王钢、刘志斌、朱建民、谢红霞、乔一博、王宏健、何东海、贾春艳、高楠、王慧娴、李锦敬、景小勇、焦琛珀、李艳艳、郭翔、兀婷、李武玲、贺静、张芳丽、张晶、高永忠。DB 14/T 251720221景区文创产品开发设计指南1范围本文件提出了景区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的基

3、本原则、前期调研、综合分析、创意构思、设计研发、市场推广、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旅游景区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8893商品零售包装袋GB/T 26355旅游景区服务指南GB/T 37647玩具及儿童用品 特定元素的迁移试验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景区即旅游景区,以满足旅游者出游目的为主要功能(包括参观游览、审美体验、休闲

4、度假、康乐健身等),并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该管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GB/T 26355,定义3.13.2文创产品是指基于区域特色文化主题、文化元素等进行创意转化,具有鲜明美学特质、时代特色与实用价值的高附加值产品。4基本原则4.1合法性。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4.2文化性。突出景区文化内涵,体现地域文化特质,有效活化山西优质文化。4.3艺术性。符合基础美学,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结合,引导提升消费者艺术素养。4.4创新性。注重产品创新、内容发掘、故事新讲和全面质量提升,提倡原创性知识产权。4.5实用性。以旅游消

5、费者为中心,积极健康,宜运输、易展示、使用便利并融入日常生活。4.6品牌性。从主题、材料和功能等方面进行品牌化设计,利于融入景区 VI 系统,与景区 IP 保持一致。DB 14/T 2517202224.7市场性。充分满足旅游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价格亲民,具有批量生产的可行性,不断提高市场转化能力和市场声誉。5前期调研5.1市场调研5.1.1景区目标市场调研,主要有市场现状的基本规模、结构、收入水平、消费能力等信息,以及市场预测的基本数据。5.1.2现有文创产品购买人群的基本信息调研。5.2资源调研5.2.1文创产品开发现状调研,主要包含设计理念、产品类别、产品特色、包装设计、服务保障机制等内容

6、。5.2.2针对景区所在地代表性文化资源进行调研,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化资源的现状、潜力、特征、类别、规模等。6综合分析6.1对市场调研和资源调研的基础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与论证,明确文创产品的目标人群,并结合景区IP 和 VI 系统,确定核心产品以及开发类型。6.2做好市场需求预测分析,主要包括市场需求量估计、预测未来市场容量和产品竞争能力。6.3完成市场需求层次和各类市场需求量分析,主要包括各市场特点、人口分布、经济收入、消费习惯、生产性消费等。6.4预估产品生命周期及有效销售时间。6.5对文化资源的价值与潜力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明确特色文化与优势文化,为创意构思和设计研发提供直接而准确的数据资

7、料。7创意构思7.1确定主题7.1.1立足景区文化内涵和特质,挖掘具有地域认知基础、容易产生共鸣的文化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景区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时尚文化、亚文化等。7.1.2围绕独特的文化符号、古建构件、图形图案等进行主题提炼。7.1.3一个主题可开发多类产品,形成一个主题的系列化产品。7.2创意点7.2.1捕捉市场热点,引领消费时尚和审美取向。7.2.2对传统、经典的特色文化元素进行发掘与创新,突出赋能化创意设计。7.2.3用创意点激活景区文化,承载山西故事。7.3创意转化7.3.1“一体结合型”重构:文创内容根据载体特性以特有方式创新性融入载体,完成文创内DB 14/T 251720

8、223容、产品载体与结合方式的一体化重构。文创内容脱离此种关系后无法独立存在。7.3.2“IP 衍生型”附加:从“景区 IP”的特色出发,以文创内容为核心,衍生应用于市场现有产品载体,在产品原有形态上完成内容的结合,不改变产品的原有结构与功能。7.3.3其他形式的转化。不断适应景区发展和市场需求,做好文创产品的创意升级及转化。7.4创意内容7.4.1针对目标人群需求、景区特色文化和优势资源进行创意性设计,在产品主题、类型和转化方式上寻求创新与突破。7.4.2可围绕主题和类型从“形、声、闻、味、触”五感出发,在文字、图形、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体现产品的整体效果,合理呈现产品功能和价值传递,丰富

9、旅游消费者体验。8设计研发8.1产品设计8.1.1围绕核心创意点,发散性地探索核心创意点的形象化表达方式(产品承载)。8.1.2针对产品设计初稿,从产品的器型结构、体量比例、色彩搭配、质感手感、制作工艺、功能定位、人性化、安全性等方面不断论证、打磨、头脑风暴,直到产品本体设计定稿。8.1.3产品外观设计要兼顾文化元素(或文化内涵)的形式性融入、符号化融入、意蕴化融入,实现元素的写意和传神。8.2功能导向8.2.1纪念功能。具有旅游景区特定的形象符号或独特地理信息。8.2.2审美功能。设计精美,具有艺术性与观赏性。8.2.3教育功能。体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通过故事化产生潜在的精神引领和教育功能。

10、8.2.4传承功能。非遗类或典型性文化性质的文创产品宜具有文化传承功能并具收藏价值。8.2.5实用功能。宜具有生活实用性,满足旅游消费者日常生活需要。8.2.6宣传功能。具有较高的品牌价值,有利于优化旅游景区形象传播,提升市场吸引力。8.2.7其他功能。根据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不断赋予产品新功能。8.3材料选取8.3.1以本土材料为主,可根据需要选择传统材料或新型材料(先进材料),通过采用新技术,提高技术含量和性能,提升传统材料附加值。8.3.2重视材料安全性,物理性能良好,对消费人群的身体或精神无安全隐患,尤其儿童类产品应符合 GB/T 37647 要求。8.3.3注重低碳、绿色、环保、可回

11、收,不得使用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禁止使用珍稀动植物资源。8.3.4从材料供应控制好成本和质量。8.4包装设计8.4.1注重名称、标志、标准字、标准色、象征图案、宣传口语等内容的创意性和品牌性。8.4.2应符合 GB 7718 及 GB/T 18893 的相关要求。8.4.3便于携带与储存,具备纪念、审美等功能。8.4.4宜与景区 VI 系统和 IP 特征保持高度一致。DB 14/T 2517202248.4.5重点把握文字、图形、色彩、材料四大要素,做到准确、美观、鲜明、环保。8.4.6注重与产品功能相匹配,避免过度包装,包装物易于处理和回收。8.5消费体验8.5.1产品在外观形态、规格性能、

12、功能体验等方面保持高品质与统一性。8.5.2使用时,操作方便、节能,运转可靠、安全。8.5.3结构科学合理,便于储存、运输、保养和修理。8.5.4产品寿命符合消费价格和产品品质,确保耐用性、精度保持性、质量可靠性。8.5.5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旅游消费者心理、生理无不良影响。8.5.6根据消费者体验需求的变化,不断改进产品设计。8.6产业融合8.6.1加强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和市场拓展等一体化发展,形成上下游产业融合、行业联动和企业合作。8.6.2充分挖掘景区 IP 元素,打造文创衍生产业。8.6.3因地制宜,有效发挥景区与周边基础产业和城乡关系的连接,提高产业化程度。8.6.4应有利于市场营销,加强品牌建设,开展文创产品的故事化、品牌化工作。9市场推广9.1利用实体营销网络、公众号、自媒体和合作平台等,并结合未来新型传播方式广泛推广文创产品。9.2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创新营销组合,构建多元化营销渠道。9.3创新购销形式和流转环节,提高旅游消费者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注重诠释和传递文化理念,强化价值认同感。9.4加强品牌建设,积累品牌资产,明确传达文创产品的核心价值,强化消费者的粘性和忠诚度,促进旅游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10知识产权保护10.1树立文创产品产权意识,积极注册商标、申请专利。10.2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文创产品版权的保护和对盗版的打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产品/包装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