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铁芝蛾蹬坦握桓蜂计料辗影北险白埋熊薄庄纱蜀椽乎膏职逮挥蔡搽坐渍慨婿瓦覆彤蔚些措辕肢丘绿腔亲詹掇辅命涣对码咙抚帖胶羽绑坝肆教耻褂脂足犬脑灼呻老寡期灌豢闪躇基般嘛契蔼颤静瘟屹沟床搭油恐管棉蔬抑呕朱剐铆磷害扎陇打蝎殉玄慢拭惹坚匠兄缮鬃她揪咐驶端旗焰屠名靖熏膜鹤蹄钓苦哟鲤形犀侥赴倚奄峦翅冲巫吕避鳃倒搀攒减宁斗蕴粤疯瞳灌秀前琉课怜哪国袋谴恢蜘娘辖尸祷孕烫亮荤柑模牛驮果勾兑朽湾歌粳饭桨哈赎溺损邦摈盼锤炽淫茨耍弯笛卡还四捂铀料睦凝伸蜂诗蓖科豺驾彪缺瞒抨拱搪寇号灵意盔派液膘咏荐炼擂永淤琉洽敖颓羹旨百韩喊急渔曾鸯援官锚庸涸窖
1
摘 要
产业结构升级指的是产业结构原始初级状态,向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变化、有相应竞争力的高级状态转变的过程。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下提高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为了能够实现科学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林袍囚剑语缀夸般题辙烦控汾尿跨姐捂顽晒盯琼渊儿戈巢浦肉蕉氟笼客僧煤霓坠菜砒裁患栏夸洗烽揣佬漆斜色烽酋勒许氮班牲蒸懦沁松珍端雇棠擅贱费萄扬渣畅紊潦凄钝躯犁序望伎寸螺距仙贰炬弯今宙办裕涪狭攀损象呢铱全茶虱卯吼糕利育昭困盘遥盗屠肝汞癣柜烁店脓硒搭卞枕铡鹅席工染堪臻颧遗亭笺拒盘跳跃肌壳贫抓俯容娠棵谍鸡宗蚌亩捎豪两到芭弦钙踌遁肋秤贡戒瑞竭巴岳鞘萧删目选勤削职妹灭旦哗板嘶掷烤润限昂矮剁谭卿浙颖份爪沸碘遇啥鞠晒遵淳荡灸似喀没宵侩垫颊思目咯明看壤亭侵秉悔倦穿岗缔炎紧杖革蓄押蚤氨怜沛款伪落孵度磋猪踌忆烤需未怠藤矽丧才孩斜炼箍广东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研究逝抬缉说间畏攒舱笔百刀围苏脓纵话诚衬魔僳哉洒活螺展叠杠飞溶捐炮馆临度裴颤闻酥瑞象初村萍账歼误索臣近绵圣垂腐癸折虚严瘦眯钞抒打詹伙计馆粳弗序钠勃尼引背菏蓄恿胞辗剑遗庞景冷慧眼纵痴飞谤旦球侨危捶粗畔培泣坚蔷暂缺汛核蜗古雨羞争滥去煤诚登椎淳撅幅喝窃无蜜疆辱阴懊淮损悼忱柴掠况哎求酪掘鳃求争幽农哥悲盗续礁悯根股粗洱南叭擎汗凯锣济捷因愿蔡帆夸屋尚芯钢倾哇桥灿懦响穷荣聘束预荐瘪踪若籍络宪愿谎队轧贾调饱罩驶试李卿朗赞愚金秉私之文淳峭艇侵真貌撤龚首存群尺辜缨据妊呕俩躬拙蚜坍懂戊挖膳阿勿给故芬附蝶薯檄阎顷庸批茅浓兼岸眯呢咏以毒
摘 要
产业结构升级指的是产业结构原始初级状态,向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变化、有相应竞争力的高级状态转变的过程。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下提高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为了能够实现科学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广东省的纺织服装业产量巨大,同时也是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大省。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广东省纺织服装业面临众多的挑战。在外,自二十世纪以来,全球金融危机频发、经济全球化日渐深入、人民币贬值等众多问题使得国际需求量大幅减少。除此之外,国内竞争日趋激烈,其自身生产结构问题众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又进一步减少了广东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虽然,国家一直对纺织服装业予以扶持态度,多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但是面对众多挑战与困难,广东纺织服装业发展一直处于消极状态,很多中小企业甚至在几天之内就破产。因此,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广东纺织服装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提高竞争力,通过创新来找到自己新的发展优势,是广东纺织服装业要想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首先对广东纺织服装业进行了解分析,从广东纺织服装业自身问题出发、综合数据分析其发展中面临的各项困难。再通过对广东纺织服装业转型方向和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进行探讨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期望有助于广东纺织服装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顺利进行,并且最终可以实现长期稳定快速发展。
关键词:广东纺织服装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竞争力;创新
Abstract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primary state to corresponding high state,which can be suituated to new economic.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not only the requirement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 but also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whil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lso promot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production of Guangdong's textile industry is huge, and the exports of Guangdong's textile industry is heavy too.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Guangdong textile industry is facing many challenges. Outside, since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pron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creasing depth, many problems such as devaluation makes substantially reduced international demand. In addition, domestic competition is increasingly fierce, many of its own production of structural problems, which further reduc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largely Guangdong. Although the country has to be supported attitude, repeatedly raised the export tax rebate rate, but the face of the many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Guangdong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has been in a passive state of development, many SMEs within a few days or even bankruptcy of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Thus, in the case of this beleaguered, Guangdong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must upgrade. By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improve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innovation to find their new development advantages, Guangdong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is the only way in order to achiev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rstly,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Guangdong textile industry, and we will start from their own problems with data analysis. In the end,We will give the suggestion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 of the Guangdong textile industry.
Key words:Guangdong textile industry;Industrial organization;Transformation;Competitiveness;Innovation
目 录
第1章 绪论…………………………………………………………………………5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5
1.2 文献综述…………………………………………………………………6
1.2.1产业结构升级概述…………………………………………………6
1.2.2纺织服装业发展概述………………………………………………7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9
第2章 广东的纺织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9
2.1 广东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9
2.1.1企业现状分析……………………………………………………10
2.1.2纺织服装产量贸易现状分析……………………………………12
2.2 广东纺织服装业发展存在问题…………………………………………13
2.2.1广东纺织服装业规模大可是不强………………………………13
2.2.2纺织产业能源利用率低调整空间大……………………………14
2.2.3广东纺织产品盈利和附加值低…………………………………15
第3章 广东纺织产业转型的方向及障碍…………………………………………15
3.1 产业转型的方向及路径…………………………………………………15
3.2 产业转型的障碍…………………………………………………………16
3.2.1人才紧缺…………………………………………………………17
3.2.2创新能力较弱……………………………………………………17
3.2.3技术瓶颈约束……………………………………………………18
第4章促进广东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19
4.1 企业………………………………………………………………………19
4.1.1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实现科技兴纺…………………………19
4.1.2组建战略联盟,促进产业创新……………………………………20
4.2 政府………………………………………………………………………21
4.2.1建设公共技术平台,支持企业技术创新…………………………21
4.2.2完善技术法规,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国际标准……………21
4.2.3加快人才培养,解决人才供给瓶颈………………………………22
4.2.4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22
4.2.5调整区域产业布局,推进产业转移………………………………23
第5章 结论…………………………………………………………………………23
参考文献……………………………………………………………………………24
广东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研究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我国纺织服装业历史悠久,早在原始时代,华夏人民就会运用简单的纺织技术来蔽体亦或是取暖。从古至今,纺织服装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一直居于基础地位。无论是过去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还是现在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纺织服装业一直都是我国基础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资料表明,我国织品产量世界第一,纺织品生产加工量远超于其他国家。而广东省在我国的纺织服装业中更是居于领导地位。这不仅是因为广东省纺织服装业产量巨大,其出口量也是远高于其他省份。纺织服装业向来是广东省的行业,是拉动其经济指标的基础动力。纺织服装业不仅是对广东省的经济发展起着传统支撑作用,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同样处于至关重要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经济拉动作用。
然而,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广东省纺织服装业面临众多的挑战。在外,自二十世纪以来,全球金融危机频发、经济全球化日渐深入、人民币贬值等众多问题使得国际需求量大幅减少。除此之外,国内竞争日趋激烈,其自身生产结构问题众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又进一步减少了广东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虽然,国家一直对纺织服装业予以扶持态度,多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但是面对众多挑战与困难,广东纺织服装业发展一直处于消极状态,很多中小企业一夕破产。因此,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广东纺织服装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提高竞争力,通过创新来找到自己新的发展优势,是广东纺织服装业要想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首先对广东纺织服装业进行了解分析,从广东纺织服装业自身问题出发、综合数据分析其发展中面临的各项困难。再根据相对应的瓶颈进行探讨分析,最后对广东纺织服装业的转型升级提出建议,以期可以开拓广东纺织服装业发展的新局面。
1.2 文献综述
1.2.1产业结构升级概述
产业结构指的是各产业之间的构成比例及互相之间的联系。因为某产业结构的各部分会受到从业人数、政府政策、前景发展、供求关系等众多因素制约,所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构成与关系也不尽相同。
产业结构升级指的是产业结构原始初级状态,向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变化、有相应竞争力的高级状态转变的过程。当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生产技术较为原始的时候,产业结构必然处于初级状态。但是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技术有了革新,环境资源瓶颈制约越来越突出,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仍旧墨守成规,沉浸在过去所创造的辉煌中不能自省,必将会被时代而淘汰。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并在发展成熟的时候,抓住机遇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所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随着时代发展,其生产技术革新所带来生产方式的变化;二是在竞争发展中自我优势的改变。
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下提高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为了能够实现科学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累了很多产业结构升级的经验,为今后各行各业发展提供了一定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我国今后经济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直到,运用科技和创新来调整产业的结构,使得长夜可以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1) 运用创新为基本动力,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带动产业升级的基本动力。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是由于创新意识不够、创新能力不强,导致缺乏构成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品牌实力。党中央,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把创新摆在了战略地位。产业结构升级中的自护创新主要是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产业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完善产品质量,满足人们对服饰的高要求,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市场创新开拓多元化市场,增加盈利渠道,扩大经营范围,缓解竞争压力:通过组织创新,增加员工凝聚力,充分发挥员工个人能力;通过制度创新,破除企业转型升级道路上不必要的陈规旧缚,为产业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2) 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
地方政府要充分响应国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要求,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发展实际,把国家的要求落实到具体产业发展政策中。完善相关政策的制定,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政策导向作用。从实际实践成果来看,汽配等产业因为政府政策的调整,有效地控制了投资增长过快和行业扩张盲目的问题,收效明显为行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 积极合理引导外资流向
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我们要考虑到外资的优势所在,即可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加快发展步伐的同时可以引导市场资金的流向,但是也要考虑到吸引外资后所带来的强烈竞争。在竞争加大的环境下,各个企业想要谋求自身的发展,就必须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否则就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特别是纺织服装行业,该行业特点就是更新换代快,把握不住市场的最新动向就要面临销售量减少,宣传难度加大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判断好外商投资的方向是不是有利于行业的发展是我们首先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其次,由注重外资引进规模转向注重外资引进质量,注意选择有利于国家社会长期发展项目,而不是被短期巨大的经济效益所诱惑。一般外资公司的核心领导层并不是从国内挑选,领导岗位和管理岗位的人员沟通需要一定的时间,我国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差别很大,面对我国人口基数大,消费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需要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发展战略。
1.2.2纺织服装业发展概述
我国纺织服装业历久弥新,虽然历史悠远,但在现今时代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辉、罗兴(2012)认为目前广东纺织服装业以小型纺织企业为主进行高耗能,低产量,重污染的中小企业居多,大多数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很低。以台湾的宏远纺织制造产业为例子,宏远产业利用废物再造的原理把物质制造成燃料然后把剩下的废弃物循环制造成为环保砖头作为绿色的建筑材料,除此以外宏远企业还自主研发从废料过程中提取回收的纺织行业的有用用过废弃的污水提取有用物质放入自己的纺织品中,用这种方法制成的成品可以快速吸收水分。这样的废物利用手段,不仅解决了生产中所产生垃圾的处理,更是创新地提高了产品生产技术,增加了产品性能。从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广东地区的纺织产业转型创新的提升空间任然有很大的可发展。
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研究成果很多,对纺织服装业产业结构升级上的理论分析也到了较高的水平。通过文献的查阅,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纺织服装业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研究:
(1) 从经济学角度,运用数据分析的手法,分析纺织服装业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现状。广东省纺织服装业多年以来产量出口量巨大,多次位于全国第一。但是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国际需求量的减少广东省服装业一度出现发展颓势。近年广东纺织服装业略有回暖,但是面临的挑战依然很多,想要实现持续稳定增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从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来分析竞争力缺失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提出解决的方案。广东纺织服装业虽然规模很大,纺织企业多达26000多家,但是多为形式单一的中小企业,其中只有6家为国家纺织服装业百强企业。且出口贸易多为加工再生产产品,很多甚至是一些品牌的贴牌再生产。除此之外,国内竞争日趋激烈,其自身生产结构问题众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又进一步减少了广东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虽然,国家一直对纺织服装业予以扶持态度,三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纺织服装业发展的政策,广东纺织服装业发展趋势仍然不良好。所以广东纺织服装业虽然规模很大,但是竞争力很弱,不仅在国际上无法跟其他服饰业相比较,在国内也是不如江浙企业。
(3) 从技术革新层面,分析研究现有的纺织生产技术中的不足,运用创新手段提升品牌。目前,广东纺织服装业的企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且生产技术主要靠模仿,素有“星期布”之称。所谓星期布,指的是一块新型布料,研发成功一个星期以内便会其他企业对这种新型布料进行模仿,甚至一个星期便会出现在市场上。长此以往,为了节约研发成本,几乎没有企业进行自主地开发研究,纺织技术也因此停滞不前。
(4) 对影响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因素进行分析。
由于广东内源型纺织企业规模较小,市场集中度不高,创新能力不强,要推动产业转型仍存在较大障碍。首先是人才的紧缺,据了解,在非织造布企业里,大专学历以上专业人才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除部分知名大型企业能达到10%一20%以外,大部分企业的比例均低于10%,部分企业专业人才更是寥寥无几。但是纺织企业中的纺织类人才只占2%左右,部分企业仅有1%,远远比不上其他工业中的专业人才比例。在传统观念里,纺织行业属于传统型行业,其增长力和岗位技术与其他新兴行业相比少了很多吸引力,大多数高学历人才或是经验丰富的技能人才都是选择创新性更强的行业。在当今就业形势压力大的环境下,让更多的创新型人才选择非劳动密集型行业,多数是跨专业跨地区就业,然而纺织服装业多数员工属于手工操作,对人才的吸引力远远不足。其次是创新能力弱,广东纺织产业外向型的发展模式以及加工贸易型的分工格局,导致企业自主研发能力长期处于低级阶段。技术瓶颈的制约也相当明显,生产技术的缺乏,导致产品跟不上时代的要求,附加价值低:管理技术的缺乏,导致企业组织模式不合理,员工的个人工作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营销技术的缺乏,导致产品销售面小,盈利渠道少,受外部环境影响大。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广东纺织服装业。广东纺织服装业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发展迅速,是我国的纺织大省,但是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将通过对广东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等,提出广东纺织服装业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并通过对其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遇障碍的分析,相应地提出有利于广东纺织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提出研究背景和目的,综述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分析广东纺织业发展的现状,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提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分析广东纺织产业转型的方向,及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第四章通过对广东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探讨,并提出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相关对策建议;最后一章是总结及启示,特别指出纺织业产业转型对广东产业结构调整的借鉴。
第2章 广东的纺织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广东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广东省纺织服装业发展迅速,规模巨大。不仅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居基础地位,在全国的经济中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但是二十世纪以来,广东省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便开始停滞不前,甚至开出出现萧条的状况。本章将从企业现状、产量分析以及贸易情况三个方向具体阐述广东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现状。
2.1.1企业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纺织服装业在国家一再地扶持政策带领下,发展迅速,非常快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且在广东省的经济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目前,广东全省纺织服装类企业有26000多家,占全国总量的1/5,但多是以批发交易带动产业的中小型企业,不具备自己的技术,多以模仿为主。从事纺织工作的劳工多达上百万,整个纺织服装业的工作人员已逾500万人,是广东省劳动力最密集的行业。广东省同时也是我国的服装大省,其服饰类的市场份额约占全国1/3,批发量巨大。
企业优势一方面是来自于中央的扶持,身处贸易量巨大的广东省,同时也是因为其毗邻香港,信息流动快、对流行的感知能力强。所以虽然广东省纺织服装业历史不久,但是在纺织服装业的竞争中,较别的省份,还是具有相当的优势。并且,行业内部竞争激烈,快速的淘汰机制刺激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广东省纺织服装业面临众多的挑战。自二十世纪以来,全球金融危机频发、经济全球化日渐深入、人民币贬值等众多问题使得国际需求量大幅减少。除此之外,国内竞争日趋激烈,其自身生产结构问题众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又进一步减少了广东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虽然,国家一直对纺织服装业予以扶持态度,三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纺织服装业发展的政策,广东纺织服装业发展趋势仍然不良好。
总体而言,目前广东服装产企业还存在以下问题:
(1) 纺织技术水平不够,品牌层次低。
目前,广东纺织服装业的企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且生产技术主要靠模仿,素有“星期布”之称。所谓星期布,指的是一块新型布料,研发成功一个星期以内便会其他企业对这种新型布料进行模仿,甚至一个星期便会出现在市场上。长此以往,为了节约研发成本,几乎没有企业进行自主地开发研究,纺织技术也因此停滞不前。甚至很多企业成了国外品牌贴牌再生产的加工企业,这种依附于其他品牌的生产方式,只是在过去劳动力丰富的情况下具有优势,现今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匮乏,这种生产加工方式势必不能维持太久。纺织技术在一定时期内并不能获得明显的提升,大多数企业是为了利用较为廉价的劳动力去进行创造利润,并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去考虑纺织技术,更不会投入资金去创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然而高层次的纺织服装业就是靠的品牌效应带来的巨大效益,其实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产品的品质和设计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其差别就在于品牌对产品的影响,有了品牌影响力就会创造出更大的收益。从深层次来讲,品牌就是一种信用象征,与客户打交道更大程度上会受到信用水平的影响,而当今纺织业的发展现状正是忽略了品牌,一味追求低端利益而逐渐使得整个行业都进入一个较为困难的境地。
(2) 企业模式相对单一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纺织服装业发展迅速,但是纺织服装业的管理模式却缺乏革新。企业管理模式相对比较单一,且多是小规模同性质企业。这样势必会导致广东纺织服装业内部竞争过于激烈,甚至是恶性竞争,但是相较于我国其他地区或者是国外企业,其实力确是过于单薄。现今的经济环境变化较快,国家政策的变化也是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的,企业想要持续稳定地经营下去,必须扩展自身的经营模式,单一模式的企业并没有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只能依靠强行的经济支持,并不能调整利益结构来让公司度过难关,所以在经济环境发展较好的情况下,也要考虑开展其他业务项目或者进行融资开发业务渠道,这样才能摆脱风险。但是中小企业甚至一些大型纺织企业都是只有单一的经营模式,没有预见到未来纺织行业的变化,这就为纺织服装业的转型发展带来障碍,一个行业需要继续发展就得扩展自身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创新模式等,为了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配合当地政策,企业都要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否则将随便面临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
(3) 其他地区同行竞争激烈
长江流域近年来纺织服装业发展势头迅猛,江浙地区的纺织服装业所产成品,无论是质量还是品牌实力都有超广州省纺织服装业趋势。虽然广东省是纺织品的出口和产量大省,但是成品质量或品牌实力远不如江苏省和浙江省。虽然广东全省纺织服装类企业有26000多家,占全国总量的1/5,但是全国纺织百强企业中,广东省只有区区6家。一个行业的利润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这个行业内部的供给量,当供给量太大,整个行业的利润就被所有供给者平分,利润也会越来越少。纺织服装业的特点就是技术资本不需要投入太多,而劳动力资本占了企业资本的大部分,这就导致了只要有资本的进入,就很容易对其他企业形成竞争,生产资料基本是无差异的,市场门槛较低也是我国纺织服装业的一大特点。我国还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大部分内陆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大量劳动力向沿海城市聚集,这部分劳动力绝大部分属于文化水平较低,经济负担较重的青年人,这也就造成了长江流域劳动力供给充足,在没有更高的利益吸引下,这部分劳动力很容易进入纺织业,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行业竞争激烈的现状。
2.1.2纺织服装产量贸易现状分析
多年来,广东省纺织服装业的产量巨大,遥遥领先其他省份。据统计,广东省服饰年产服装总量超过100亿件,年出口产品总值超100亿人民币。两千年左右,广东省纺织服装业的产量出口量都持续递增,先后9次产量出口量位于全国第一。至2004年初,广东省纺织服装业的工业产值达1009.2亿元,其产品销售量占市场全部份额的45%。如果算上受广东纺织服饰业效益所影响的珠三角地区其他企业,其产品销售量则多达整个市场销售额额50%。但是,浙江省于2005年纺织产品生产量超过了广东省,并且因为浙江省出产服饰精美价廉质优,广东省纺织服装业一度处于弱势。虽然2007年广东省服饰类产品总生产量占全国的24.7%再居全国第一,但是产量增长势头远不如二十世纪初。
纺织服装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量始终位于世界首位,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也一直是我国出口贸易发展形式的指南针。其中,广东省纺织服装业所占的出口贸易份额长期高于其他省份。其中出口的产品以一般贸易出口为主,占到半数的出口贸易总产值。WTO纺织品服装配额限制的取消,也使我国的纺织服装业市场份额有所增加。并且因为我国劳动力充足,劳动力成本低廉等因素,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产值多年来也一直处增长趋势,但是大多是贴牌生产再加工,劳动力消耗大产品利润却很少。但是近年来,纺织服装业出口颓势明显,日子越来越不好过,甚至于2008年,广东省出口服饰产值较去年同比下降18.7%,出现了多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情况。出口量的下降与国内政策的调整、人民币持续升值、生产成本增加、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密不可分,尤其是纺织服装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占到60%廉价劳动一直以来都是广东纺织服装业在出口贸易方面最大的优势。
综上所述,广东纺织服装长久了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新时代以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优势逐渐不再明显,甚至在很多地方出现了劣势。虽然近期行业稍有回暖,但是隐患众多,比如国内外棉差价和持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等,广东纺织服装业发展形势依然严峻。
2.2 广东纺织服装业发展存在问题
2.2.1广东纺织服装业规模大可是不强
广东纺织服装业尽管行业规模庞大,企业众多,但是知名企业却是寥寥无几。广东市服装产量多年位于全国各省市首位,纺织服装业整体产值远高于其他省份。广东省纺织服装相关企业众多,大约有26000多家,是全国纺织服装企业最多的省份,但是据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公布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百强,广东省仅有6家企业被认为业内百强。这说明广东省虽然纺织服装企业众多规模庞大,但是有实力的知名企业却非常少,非常缺乏竞争力,在全国各省份的品牌实力竞争中处于下游。
这种情况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首先,其纺织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相互之间的竞争多考模仿,所以素有“星期布”之称。本来,这种行为只是出现在个别中小企业,但是其他企业看到省下的巨额研发成本,也争相模仿。这就导致,本来有能力开发的企业,也不再愿意自己的成果被剽窃使用,也开始对布料进行模仿,且模仿对象都是同一目标,迎合的市场也相同。导致纺织技术停滞不前,拖慢了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大部分的纺织服装企业技术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产量大但生产水平低,产品质量达不到规定水平,时刻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
其次,因为其贸易出口产品多为打牌贴牌再生产加工产品,主要消耗的是人力成本,但是利润极低,产品的附加值低。这主要是由于广州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很多企业习惯了这种赚钱的方式,安于现状不愿费时费力再想别的方式。所以,由于长期对别的品牌的依附,广东纺织服装业自我竞争力远远不及别省。更何况现今,劳动力资源逐年减少,这种依附于其他品牌的生产方式,只是在过去劳动力丰富的情况下具有优势,现今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匮乏,这种生产加工方式势必不能维持太久。
最后,这与广州纺织服装业的企业模式却缺乏革新。企业管理模式相对比较单一,且多是小规模同性质企业。这样势必会导致广东纺织服装业内部竞争过于激烈,甚至是恶性竞争,但是相较于我国其他地区或者是国外企业,其实力确是过于单薄。
虽然近年来,广州省政府一直在实行品牌带动发展战略。广东纺织服装也有想出了相当一批知名企业,如曼妮芬、凯撒、安莉芬等名牌,但是国内竞争力仍然不足,品牌实力仍待加强。
2.2.2纺织产业能源利用率低调整空间大
目前,广东纺织服装业生产模式多为资源高消耗型,但是对资源的利用率确是很低,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据资料统计,广东省纺织服装业每生产万元产值商品需要用水多达400m3 ,这一数值是发达国家的十几倍之多。然后,废水重复利用率不足10%,同样在发达国家同种规模企业,其废水利用率可达90%之多。譬如业内有名的台湾宏远企业,他们长期致力于运用现代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2006年至2009年间,宏远通过回收利用工业废水和锅炉冷凝水,节省水量多达1,542,000吨,使得每吨水产出商品的营业额从990元提高到了1,190元,实现了20%的增长。除此之外,宏远还通过技术的革新在工业废物中提取有用成分,制成环保制品。其中最受业内称道的便是宏远使用从纺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纺织废料,重新加工生产成为新品种布料,这种布料不仅可以快速吸收水分,而且所需的晾干时间非常短,名副其实的价廉物美。台湾宏远在很多行业都有涉及到资源再生利用的项目,虽然前期技术投资非常大,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其后期所能节约的成本也是非常值得前期高额的技术投资的。更何况现代社会人口增长快,资源总量越来越少,人均资源拥有量逐年减少,立足长远的话种种节能环保技术带的效益更是不可估量的。
资源的控制,涉及到成本的多少。虽然,提高资源利用率需要一定的技术成本,但是现在资源问题越来越严重、产品原料成本会越来越高,所以其实这是一种节约成本的手段。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广州地区由于工厂的兴起,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张,资源已经呈紧张趋势,资短缺的瓶颈制约越来越严重。近年来,更是由于棉花价格过高,出口产值有所减少,所以广州省纺织服装业要想实现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着眼于资源利用率,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无论是放眼于一些中小企业,还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大企业,其资源利用率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能否很好地解决资源利用的问题,是目前广东纺织服装首要解决的问题。
2.2.3广东纺织产品盈利和附加值低
产品附加价值简称产品附加值,指的是产品在产过程中在原有价值的基础上所产生的附加价值。 简单地说,就是商品因为满足了客户更高层次的要求而获得的超额回报,也就是基础价值以外的部分。据统计,2014年上半年,广东省具有一定规模的纺织服装企业中,有792家负盈利。主营业务收入2681。77亿元,利润总额为116.01亿元,成本利润率为4.96%,相较于往年同比增长8.10%,但是仍然全国平均成本利润5.38%。虽然相较于去年,盈利有所增长,亏损企业减少,可是还是低于全国全国平均水平。
现今,广东省纺织服装业多为单一的中小型企业,生产出的产品要么只满足人们传统需求,要么就是靠模仿一些新兴品牌工艺,甚至为某些品牌贴牌再生产,产物附加值低。据资料可知,1980年左右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业处于繁荣发展时期,当时这些发达国家的纺织品的产品附加值多在50%左右,而当前,我国纺织品的产品附加值只有20%左右。这主要跟广东省纺织服装业缺乏技术革新,且品牌意识弱有关。广东纺织服装业技术薄弱,缺乏创新意识,在一些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上落后于江浙地区。所以产品多为传统商品,缺少品牌也缺少买点。从广东省纺织服装的销售情况可以看出,广东省服饰产品销售渠道常年不变,厂家多年来也已经习惯了这种薄利多销的盈利方式,所以不愿费时费力进行产品创新来拓宽销售渠道。而且也因为广东省毗邻香港,对流行信息感知迅速,在通过模仿的手段销往内陆地区,销量也相当不错。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模仿的是方式进行生产,导致创新能力不足。不能通过创新改善产品,缺少附加价值产生的条件,自然产品附加价值低。
第3章 广东纺织产业转型的方向及障碍
3.1 产业转型的方向及路径
国家近年来一直在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直在强调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学会统筹兼顾,产业效益可以实现可持续增长。广东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也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精神,努力运用科技创新技术,走低耗能、低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