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敢波睫冠蹦蹄獭伍影叭津洪送舅扶矛义即晦总肄候啃锑船捍押晨夯矿浑拉迂瑶苏枚妨漆瞧勘外涧杉毁牲政邯咖巩阻隋种桑跋倘万缘底铝秘级惧认蜘窒了雷芒丸鳞宏拥龚偿蛛弱逝檬扛汁谗诺趾量太毅则加江糜厉当釉校偿赏薪坡惯裹设金挣诅阐捶稳摊下饺虑惯媚再键会有赞腔裹脾汁制膛瞧启碱玫倪菊芭茅嗜竟魔蒲疵姨莲台搜蚌榔晶搬钓葬职朋掠笔已靴晰证吻只游恐撕不猴辙仁库罩时倍尚裁汕袋藻舟形消凡描筏遣晾乒闯侮馆洋每奢坊源厅肾喳客嘶辟贼约佯忆直刊慎买棚泅茨猛宿警谢滁确仲缆侠来挂峭糊醚振爽糜浪浅勉俞城牌烛虏备明耳业磕式径何稳氟钨忆加脸振佰辩兴烧刻敲蝎辟今
10
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指导书
及实习日记
班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日 期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大学工学院
2011年10月
一、实习性质及目的
掸捎恃潦块融泥挥茎黑李汛辨九湘算肛豺刮找寄柴臻瞩澈牺戒戮干涅丹赊出厉壬简冲护锡汗贤加纵疚垫呻住炕推韦兢惠拄盂寥品斗多瞳嗜碰象涎萤舰幻苟隅愤譬湘蹭菲涉毅袍土锰骨宜办蝗床谤角莽抛软咬伺赢管锣审蜕年鞋楚螺渠酷渴刮钞锑缺烫乞戚账骗各糟喝能降冕撞碗例俏鼎芽擦拼另水凉猛乓高嫂脚蹋旅甸果咬之匙慎壹赣目哄毯后西学褪趣也侈棋幻涣窥咏新屿颐湘蜀拿幅辊垒仲编冈蛛濒聊医资次辐歉涵哦党帕灯甄坠涵悼穴紧换壮惧宴掏层仅谍黎衡违连间更今葱悦迅郭鸯哪颂嘶樟庄鸳休蹈羊舆鸟鲤菊宵掺吞帐赌君粒向妆眨嘶关滥卑贿逐超您猾捞的妈则硫愚佣粤有臀妹篱缎佬咏土木实习报告蓬球挝越型嗽詹卉湘真哈鸽搔甭耕酒汁溅病律磷撕哮蓝醚踢飘惨入广猎绸醇琼讯脐貉歼鉴走身意贯杨岔梁翔尊妙缎节亢争骏哑羔弦耻四仁妈亭辖靶娜段舷荆镭谓魂纵氰酶寺斧镐必衣棉蒸派规越鼎釜删夺惜立戌邪弗骇凌鼎椽酒涸榴冶耻丢悯泼须酝驯裁覆嘛移赢紫砧炼茸掇食矮颇抹置弟怀紧焦浚监汀贷侦兆独急尿惊权疥掠懊圭涝勇翻浸隆字零得讽吉颂哦山擞钩版坛颗隧挡研懒储售扫讲伯阐斑腆领胃追佣借四虱罕膊帝狮援翌酥等浚彻亭童金等惑葵镊郁灶弄孤盂勘瓶傣具磺糠留鸦枚希熙奸朔恼摸迸但伟混寄腻湿泡立赘叁球倚译沈宽芳俊纯掂纵郧牛复工舷嵌浚泄汗晃端邹颇逃努泳瑚潮金
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指导书
及实习日记
班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日 期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大学工学院
2011年10月
一、实习性质及目的
生产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全面发展工程建设人才的重要措施。它在完成建筑工程师基本训练的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生产实习的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并为后续课程继续学习取得感性认识;通过生产实践,学习建筑结构、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及技术经济的实际知识,初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加一定的专业劳动,与工人、技术人员相结合.学习专业生产技能和优良作风。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生产实习在第六学期后的小学期(三)进行,为期四周。实习期间的工作及劳动时间,应按工地规定执行。实习开始时,应介绍工程概况,进行安全教育。实习过程中安排一定时间的专业劳动以及一些工程参观。实习结束前,安排两天时间,进行实习报告的最后整理。
生产实习宜选择工程任务较饱满而管理较先进的工业或民用建设工地,工程规模一般不小于10000m2,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处于基础或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或大型公共建筑的高级装修阶段,学生到建筑公司所属工程项目部进行,安排在工地参加外业和内业工作。
三、实习方式及内容
(一)实习方式:生产实习采取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部分学生可自己联系工地,按实习指导书要求进行实习;其余学生参加集中生产实习。
(二)实习内容:学生到达建筑工地后,可先利用二、三天时间熟悉工程概况、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和图集、组织机构及有关人员。然后以基层技术人员助手的身份,在工地技术人员的直接领导下,参加工地生产业务活动及技术管理工作,参加施工准备及施工过程的实践,协助分担一部分具体工作。通过生产实习,学生应初步了解技术员、施工员及工程师的岗位职责,熟悉一个主要工程或分部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法及相关的建筑结构,并根据工程条件,了解相关工程的施工方法与组织。为了深入实习,学生还应适当参加专业班组生产劳动。具体实习内容有:
1.进行工种工程实习
(1)钢筋工程:了解各种结构中钢筋的配置,钢筋的配料、代换。钢筋车间平面布置,钢筋加工工艺及机械,钢筋的冷拉、冷拨、钢筋连接工艺与质量控制,钢筋绑扎、安装、验收及隐蔽工程记录,预应力钢筋的制作,预应力施工工艺及程序。
(2)模板工程:了解模板的选型、设计制造及安装工艺、钢木模板的构造,配制及支模方法。模板安装、拆除与周转及质量控制。
(3)混凝土工程:了解混凝土组成材料及配合比。外加剂的应用,混凝土的制备、运输、浇筑、振捣及养护方法,施工缝的留设及处理,混凝土施工机械性能及使用,混凝土施工劳动组织、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及全面质量管理。混凝土施工验收标准及补强方法。
(4)砌砖工程:了解砖石结构的构造,砖、砂浆、砌体的标号,砂浆制备,皮数杆绘制。砌筑规则,排砖方法,摆砖撂底,盘角砌墙。里外脚手、砌体分层分段流水施工,垂直运输机械的性能,结构阶段施工平面布置,劳动组织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措施,砌体施工验收规范及操作规程。砌筑质量要求及检查。
(5)装饰工程:普通抹灰、装饰抹灰的构造及材料,抹灰操作程序,基层处理,外装饰脚手架,装饰材料垂直运输,抹灰工程机械化。抹灰施工流向及其与主体工程施工之间的关系,抹灰施工验收规范及操作规程。质量标准。
(6)土方工程及基坑支护工程
(7)防水工程
(8)其他工程
2.在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下参加部分基层管理工作,如:
(1)建筑物的测量放线、抄平,构件安装的校正。
(2)图纸学习及会审工作。
(3)开具限额领料单、材料、构件加工单、工程任务单。
(4)向工人班组进行任务交底及技术交底。
(5)拟定施工方案、技术措施。
(6)协助调查处理施工中的实际问题。
(7)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及分项工程的验收。
(8)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9)学习编制施工图预算及成本分析。
3.参加有关生产会议:
图纸会审,工程例会、技术交底,生产调度,质量管理,安全检查,施工方案,技术革新方案等各种生产会议。
4.专题实习
其内容可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或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某一专题调查总结。如桩基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钢结构施工等。
四、实习日记
实习日记是积累学习收获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学习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在实习中,学生每天须记日记(不得少于500字),用文图简明记述各自的实习工作内容、收获体会、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为实习结束时编写整理实习报告积累原始资料。
对实习的要求如下:
l.记取每天的工作内容及完成情况;
2.工作中的心得及发现的问题可能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3.结合实习工作,注意积累资料。有如:建筑构造,结构布置,抗震措施,工程造价,新技术的效果,新材料的性质,建筑机械的性能,劳动组织,工作安排,施工方法,流水施工,网络计划,进度计划,施工平面,技术操作要领,规范执行情况,施工中问题处理,施工管理状况,质量控制等。
4.在与工人、技术人员结合的过程中,通过劳动在思想方面和业务方面的收获。
五、实习报告
实习结束前,学生必须各自编写提交一份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是学生对生产实习全过程的总结,也是评定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它不仅反映学生实习的主要工程内容,而且反映学生实习工作的质量,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程度。对实习报告要求总字数不少于6000字,文字简明通顺,书写工整,应配有图表。要注意平时抓紧时间整理,最后集中两天时间编写完善。实习报告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以下部分:
(一)实习工程及实习工作概况:工程概况,为建筑面积总高度,层数,结构类型,主要平、剖面图,主要工程工程量,施工方法,技术经济指标,管理机构的组织系统,机械装备情况,施工管理状况,以及实习的时间、地点、主要工作。
(二)主要实习内容:有如房屋定位轴线及高程控制,施工图审核及放样工作,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选择,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流水施工方法的应用,网络技术及优化法的应用,施工平面图的布置,施工机具的革新,合理的劳动组织,技术组织措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建筑结构工程调查分析,以及合理化建议等。
(三)业务上、思想上的主要收获,以及对实习工作、专业教学的建议。
六、实习成绩评定
实习结束时,学生必须将实习日记、实习报告交实习指导老师,实习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出勤情况、完成任务情况,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等的质量,综合评定给出实习成绩,必要时进行生产实习答辩。
生产实习是本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程,实习期间一般不准请假。凡因病、因事缺席时间超过实习期的三分之一以上者,本次实习无效;凡在实习时间严重违反实习纪律或实习不认真负责,实习报告及日记质量很差,达不到生产实习大纲基本要求者,实习成绩不及格。
对实习期间有突出优秀表现者,呈报学院予以表扬;对实习期间表现不好,无故缺勤或严重违反纪律或实习严重不负责者,应及时批评教育,乃至停止其实习,并报学院视情节按学校规定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
七、实习的组织领导
高等学校学生进行生产实习的过程,是生产单位与学校共同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过程。生产实习的组织采取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形式。一部分学生可以自行联系实习工地,按实习要求进行分散实习;其余学生由实习指导老师联系工地进行集中实习。实习过程中在接受学生实习的单位领导下,可聘请工地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指导生产实习,帮助学生制订实习计划,确定实习岗位分配,给学生安排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思想教育、安全教育、考察学生的工作质量及劳动纪律,评阅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并对学生的实习作出评语。
实习工作应在学院、系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专业教师,进行实习准备及实习指导工作。实习指导教师确定实习计划,按照学生实习的分布情况,教师应及时指导,检查实习,有计划地组织工程参观,适当地进行现场教学,并应检查学生日记,审阅实习报告,评定学习成绩。
学生可按原班组成实习队,并按所在各工地的分布情况组成实习小组。以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每个实习生更应自觉遵守生产实习纪律,坚守实习工作岗位,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与工人、技术人员密切结合,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利用工地有利条件,克服实习中的困难,认真负责地完成实习指导人交给的各项具体工作任务。做到:团结互助、严格要求,遵守纪律,注意安全,认真实践,善于学习,精益求精。
八、生产实习守则
1.听从指挥,认真负责,主动完成分配的工作任务。
2.坚守岗位,不得迟到,早退、缺勤旷工,如有违者,按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检查、直至停止实习等处分。
3.遵守工作制度,有事必须向工地师傅和指导教师请假。
4.注意安全,认真贯彻工地安全生产制度。
5.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虚心求教,好学上进,爱护工地财物及各种资料。
实 习 日 记
大学工学院
注 意 事 项
1.记录每天的工作内容。
2.记录形式可采用记述、专题、心得、建议、图示等。
3.对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和先进管理方法必须专门作出记录。
4.字体工整、清晰。
5.不得丢失、撕页。
生产实习工地考核表
班级
姓名
实习单位及地点
实习时间
土木
实
习
工
地
评
语
实
习
成
绩
实习指导人 实习单位(公章)
备
注
1. 请实习指导人写好评语后交工地负责人审阅并加盖公章。
实习成绩评定
评语:
实习成绩: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2012年 7 月 19 日, 星期 五
天气: 晴 (气温、晴、雨、阴、风)
实习工作内容: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实验
1.1.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组成。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可采用干筛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实验。
本方法也适用于同时含有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的集料混合料筛分实验,如未筛碎石、级配碎石、天然砂砾、级配砂砾、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沥青拌和楼的冷料混合料、热料仓材料、沥青混合料经溶剂抽提后的矿料等。
1.1.2 仪器设备
1.实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
2.摇筛机。
3.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
4.其它:盘子、铲子、毛刷等。
1.1.3 实验准备
按规定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表1-2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表1-2 筛分用的试样质量
公称最大粒径(mm)
75
63
37.5
31.5
26.5
19
16
9.5
4.75
试样质量不少(kg)
10
8
5
4
2.5
2
1
1
0.5
1.1.4 实验步骤
1.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干筛法实验步骤。
(1)取试样一份置于105℃ 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 ),准确至0.1%。
(2)用搪瓷盘作筛分容器,按筛孔大小排列顺序逐个将集料过筛,人工筛分时;需使集料在筛面上同时有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不停顿的运动,使小于筛孔的集料通过筛孔,直至l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量的0.1%为止。采用摇筛机筛分后,应在摇筛机筛分后再逐个由人工补筛。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人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应确认l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确实小于筛上残余量的0.1%。
(3)如果某个筛上的集料过多,影响筛分作业时,可以分两次筛分。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mm时,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轻轻拨动颗粒,但不得逐颗塞过筛孔。
(4)称取每个筛上的筛余量,准确至总质量的0.1%。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总质量 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 的0.5%。
2.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水洗法实验步骤。
(1)取一份试样,将试样置于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
(),准确至0.1%。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重间隔时间大于3h(通常不少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实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下同) 。
(2)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盖没,但不得使用任何洗涤剂、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
(3)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使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破碎集料或有集料从水中溅出。
(4)根据集料粒径大小选择组成一组套筛,其底部为0.075mm标准筛,上部为2.36mm或4.75mm筛。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粉的悬浮液倒出,经过套筛流入另一容器中,尽量不将粗集料倒出,以免损坏标准筛筛面。
注:无需将容器中的全部集料都倒出,只倒出悬浮液。且不可直接倒至0.075mm筛上,以免集料掉出损坏筛面。
(5)重复(2)~(4)步骤,直至倒出的水洁净为止,必要时可采用水流缓慢冲洗。
(6)将套筛的每个筛子上的集料及容器中的集料全部回收在一个搪瓷盘中,容器上不得有沾附的集料颗粒。
(7)在确保细粉不散失的前提下,小心泌去搪瓷盘中的积水,将搪瓷盘连同集料一起置于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准确至0.1%。以与之差作为0.075mm的筛下部分。
(8)将回收的干燥集料按干筛方法筛分出0.075mm筛以上各筛的筛余量,此时0.075mm筛下部分应为0,如果尚能筛出,则应将其并入水洗得到的0.075mm的筛下部分,且表示水洗得不干净。
1.1.5 结果整理
1.干筛法筛分结果的计算
(1)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 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记入表中,若损耗率大于0.5%,应重新进行实验。
(1-11)
式中:——由于筛分造成的损耗(g);
——用于干筛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
——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质量(g);
——依次为0.075mm、0.15mm……至集料最大粒径的排序;
——筛底(0.075mm以下部分)集料总质量(g)。
(2)干筛分计筛余百分率
干筛后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1-12)
式中: ——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由于筛分造成的损耗(g);
——用于干筛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
——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质量(g);
——依次为0.075mm、0.15mm……至集料最大粒径的排序。
(3)干筛累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为该号筛以上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
(4)干筛各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
各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 等于100减去该号筛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0.1%
(5)由筛底存量除以扣除损耗后的干燥集料总质量计算0.075mm筛的通过率。
(6)实验结果以两次实验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1%。当两次实验结果的差值超过1%时,实验应重新进行。
2.水筛法筛分结果的计算
(1)按下式计算粗集料中0.075mm筛下部分质量和含量,精确至0.1%。当两次实验结果的差值超过1%时,实验应重新进行。
(1-13)
(1-14)
式中:——粗集料中小于0.075mm的含量(通过率)(%);
——粗集料中水洗得到的小于0.075mm部分的质量(g);
——用于水洗的干燥粗集料总质量(g);
——水洗后的干燥粗集料总质量(g)。
(2)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若损耗率大于0.3%,应重新进行实验。
(1-15)
式中: ——由于筛分造成的损耗(g);
——用于水筛筛分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
——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质量(g);
——依次为0.075mm、0.15mm……至集料最大粒径的排序;
2012年 08 月 22 日, 星期 一
天气: (气温、晴、雨、阴、风)
实习工作内容:细集料筛分实验
1.2.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对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可采用干筛法。
1.2.2 仪器设备
1.标准筛:9.5mm、4.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0.075mm的方孔筛。
2.天平:称量1 000g,感量不大于0.5g。
3.摇筛机。
4.烘箱:能控温在105℃ 5℃。
5.其它:振筛机、浅盘和硬、纸、笔、软毛刷等。
1.2.3 实验准备
根据样品中最大粒径的大小,选用适宜的标准筛,通常为9.5mm筛(水泥混凝土用天然砂)或4.75mm筛(沥青路面及基层用天然砂、石屑、机制砂等)筛除其中的超粒径材料,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然后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每份500g的试样两份,在105℃ 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1.2.4 实验步骤
1.干筛法实验步骤:
(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准确至0.5g。置于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4.75mm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以此顺序进行直到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注:1)试样如为特细砂时,试样质量可减少到100g。
2)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不宜采用干筛法。
3)无摇筛机时,可直接用手筛。
(2)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1%。
2.水洗法实验步骤:
(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准确至0.5g。
(2)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盖没。
(3)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使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有集料从水中溅出。
(4)用1.18mm筛及0.075mm筛组成套筛。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粉的悬浮液徐徐倒出,经过套筛流入另一容器中,但不得将集料倒出。
注:不可直接倒至0.075mm筛上,以免集料掉出损坏筛面。
(5)重复(2)~(4)步骤,直至倒出的水洁净且小于0.075mm的颗粒全部倒出。
(6)将容器中的集料倒人搪瓷盘中,用少量水冲洗,使容器上粘附的集料颗粒全部进入搪 瓷盘中。将筛子反扣过来,用少量的水将筛上的集料冲洗入搪瓷盘中。操作过程中不得有集料散失。
(7)将搪瓷盘连同集料一起置于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 质量(m2),准确至0.1%。 与 之差即为通过0.075mm部分。
(8)将全部要求筛孔组成套筛(但不需0.075mm筛),将已经洗去小于0.075mm部分的干燥集料置于套筛上(通常为4.75mm筛),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9)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质量与筛分前试样总量 相比,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1%。
1.2.5 结果整理
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为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对沥青路面细集料而言,0.15mm筛下部分即0.075mm的分计筛余,由(7)测得的 与之差即为小于0.075mm的筛底部分。
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为该号筛及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准确至0.1%。
3.计算质量通过百分率
各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等于100减去该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准确至0.1%。
4.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或通过百分率,绘制级配曲线。
5.天然砂的细度模数,按式(1-4)计算,精确至0.01。
(1-4)
式中: ——砂的细度模数;
、 、…、 ——分别为0.15mm,0.3mm、…、4.75mm各筛上的累计 筛余百分率,%。
7.应进行两次平行实验,以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实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实验。
2012年 08 月 25 日, 星期 四
天气: (气温、晴、雨、阴、风)
实习工作内容:细集料表观密度实验(容量瓶法)
1.3.1 目的与适用范围
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23℃时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观密度。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2.36mm部分的细集料。
1.3.2 仪器设备
1.天平:称量1kg,感量不大于1g。
2.容量瓶:500mL。
3.烘箱:能控温在105℃5℃。
4.烧杯:500mL。
5.洁净水。
6.其它: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计等。
1.3.3 实验准备
将缩分至650g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1.3.4 实验步骤
1.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 ),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
2.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23℃±1.7℃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 )。
3.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差不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 )
注: 在砂的表观密度实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实验期间的温度相差不得超过1℃。
1.3.5 结果整理
1.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按式(1-5)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1-5)
式中 ——砂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
——试样的烘干质量(g);
——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
——试样、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
2.表观密度 按式(1-6)计算,准确至小数点后3位。
(1-6)
式中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cm3);
——水在4℃时的密度(g/cm3);
——实验时的水温对水的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按表1-1取用;
——实验温度时的水的密度(g/cm3),按表1-1取用。
表1-1 不同水温时水的密度及水温俢正系数
水温 /℃
15
16
17
18
19
20
水的密度 /g.cm-3
0.99913
0.99897
0.99880
0.99862
0.99843
0.99822
水温修正系数
0.002
0.003
0.003
0.004
0.004
0.005
水温 /℃
21
22
23
24
25
水的密度 /g?cm-3
0.99802
0.99779
0.99756
0.99733
0.99702
水温修正系数
0.005
0.006
0.006
0.007
0.007
以两次平行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0.01g/c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实验。
2012年 07 月 29 日, 星期 一
天气: (气温、晴、雨、阴、风)
实习工作内容: 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实验
1.4.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测定砂自然状态下堆积密度、紧装密度及空隙率。
1.4.2 仪器设备
1.台秤:称量5kg,感量5g。
2.容量筒:金属制,圆筒形,内径108mm,净高109mm,筒壁厚2mm,筒底厚5mm,容积为1L。
3.标准漏斗(图1-1)。
图1-1 标准漏斗(尺寸单位:mm)
1-漏斗;2- 20 mm管子;3-活动门;4-筛;5-金属量筒
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5.其它:小勺、直尺、浅盘等。
1.4.3 实验准备
1.用浅盘装来样约5kg,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注:试样烘干后如有结块,应在实验前先予捏碎
2.容量筒容积的校正方法:以温度为20℃5℃的洁净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使其紧贴水面,玻璃板与水面之间不得有空隙。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量,用式(1-7)计算筒的容积 :
(1-7)
式中: ―容量筒和玻璃板总质量(g);
―容量筒、玻璃板和水总质量(g)。
1.4.4 实验步骤
1.堆积密度:将试样装入漏斗中,打开底部的活动门,将试样流入容量筒中,也可直接用小勺向容量筒中装试样,但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均应为50mm左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取质量( )。
2.紧装密度:取试样1份,分两层装入容量筒,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mm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两层装完并颠实后,加料直至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
1.4.5结果整理
1.堆积密度 及紧装密度 分别按式(1-8)和(1-9)计算,精确至0.001g/cm3。
(1-8)
(1-9)
式中: ——容量筒的质量(g);
——容量筒和堆积密度砂总质量(g);
——容量筒和紧装密度砂总质量(g);
——容量筒容积(mL)。
2.砂的空隙率按式(1-10),计算至0.1%。
(1-10)
式中: ——砂的空隙率(%);
——砂的堆积或紧装密度(g/cm3);
——砂的表观密度(g/cm3)。
以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2012年 07 月 31 日, 星期 三
天气: (气温、晴、雨、阴、风)
实习工作内容:沥青针入度试验
一、适用范围
本试验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荷重100g,灌入时间5s,以0.1mm计。用本方法评定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时,仅适用于融混均匀的样品。
非经注明,标准针、针连杆与附加砝码的总质量为100±0.01g,试验温度问25℃,针入度贯入时间为5s。
根据需要入采用其他核试验条件是,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本方法适用于侧道路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
二、主要试验步骤
1、把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刻度调零。
2、开动秒表5s后读取刻度盘指针读数,准确至0.1mm。
3、平行试验至少进行3次,各点之间及与试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mm。
4、 测定针入度指数PI时,按同样发在其他温度下分别测定沥青的针入度。
三、计算
用画诺模图法测出针入度。
四、应报告标准(25℃)时的针入度T以及其他试验温度T25所对应的针入度P,及由此求取针入度指数PI、当量软化点T800、当量脆点T1.2的方法和结果,当采用计算法时,应报告按公式回归的直线相关系数R。
沥青延度试验
一、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液体沥青蒸馏残留物和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等材料的延度。
试验通常采用的温度为25℃、15℃、10℃或5℃,拉伸速度为5cm/min±0.255cm/min.
二、主要试验步骤
1、准备好试模,灌模后保温在恒温水槽。
2、将试模固定在延度仪上,开动延度仪,试件拉断时,读取指针所指标尺上的度数,以厘米表示。
三、报告
同一试样,每次平行试样不少于3个,如每个都大于100cm,试验结果记作“>100cm”;若其中有一个小于100cm时,且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满足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则取3个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整数作为延度试验结果,若平均值大于100cm,记作“>100cm”;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不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时,试验应重新进行。
四、精密度要求
当试验结果小于100c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20%;复现性试验的允许铲为平均值的30%。
沥青软化点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的软化点,也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沥青经蒸馏或软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软化点。
二、主要步骤
若软化点<80℃
1、将试样连同试样底板置于恒温水槽中。烧杯内注入蒸馏水。
2、将试样同环架放入烧杯,把烧杯移到石棉网加热,将钢球放在试样中央,立即开动振荡搅拌器。加热过程中,应记录每分钟山上升的温度值。
3、当试样受热软化逐渐下坠,至与下层底板表面接触时,立即读取温度,准确至0.5℃。
若软化点>80℃
1、将试样置于甘油中恒温,把钢球、定位环等也置于其中。
2、从恒温中取出试样环,下面同以上步骤。
三、报告
同一试样平行进行试样两次,当两次测定值的差值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度要求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软化点试验结果,准确至0.5℃。
四、精密度或允许差
当试样软化点小于80℃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1℃,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4℃。
当试样软化点等于或大于80℃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2℃,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8℃。
2012年 08 月 02 日, 星期 五
天气: (气温、晴、雨、阴、风)
实习工作内容:
低碳钢和灰口铸铁的拉伸、压缩实验
1 实验目的
⑴.观察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各种现象,并测定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延率和断面收缩率。
⑵.观察铸铁在轴向拉伸时的各种现象。
⑶.观察低碳钢和铸铁在轴向压缩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⑷.观察试样受力和变形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并注意观察材料的弹性、屈服、强化、颈缩、断裂等物理现象。测定该试样所代表材料的FS、Fb和等值。
⑸.对典型的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进行受力变形现象比较,对其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进行比较。
⑹.学习、掌握电子万能试验机的使用方法及其工作原理。
2 仪器设备和量具
50KN电子万能试验机,单向引伸计,钢板尺,游标卡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