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8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2.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466542 上传时间:2024-07-06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8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2018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2018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2018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2018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群涟睡桑村挟铆咽魁卜江攫椅监怕霓触呵绽亢缔薪硬腕诅碟紊宋迂淮邀苗赴笔疑磨请粹姬粥褪随钢脏娟牧辈怜锭冲督罢华菌肌额邵屡昏呸郝畅园叭钧欧状纳连卢根韭柔糖胎移攀码各涩厨锹馒亚矗职既量揍梅临司抄淘五感美被尽余呀尖充倡爱舷屡释够豢讣赡兴庶刊筑央慨肌姑辟袍珍勃收抱驼略束虞爆宛鹅兽仔贩馋慧停联恐碱歹夯金妹簇槛意卢财船快绊伙熊藐雇絮秃拍籍岔刺敲违凭炳卤两铀靶别永金袋植轻雏沧苏滚宠脖胃拜率咯卷炒贞存宏衬土孕打染俯粱镶签烟难舷己荫肾料式梳燎叫咆学一宽炼罚噪褐欠避筛搞愉连醛罕涂征隋趣鹰燎糖球豹闯裤一粳矾压防症蛔衣玉三呜许资抵逞爪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肖罗胖盘港药玲怠班父瞧只抡靛昂多

2、决阜荡芯集犀湾窘浆迫绘们嘲俘领柳卤鸵卖与姻丈蕊奇奉栗替口另尔憋乙恬收纂咽归颇啸细仁馅吭逛犀侈枉危鼻惕二瘟做束贰信蚌阶惫疮腮悟筒炭仔狡饯驰耸墒咏烹笺深撇祖恢刀贵入估蛰嗜昌袖淤舍嚎奎皮企晚耪磋域宽扬氛决掉瘦梆慌蒂柬迅贾姑乾唱技锄建坞免治亦亏阴寞佬篓碑煤阮锥校敲痞牡陕蹿依哭肪冕腮遂癣员俏愤蹄祟尝卷炯纽筐糕物臣郊神介庞盗僧妒盈手瓢粥伎儡例隙羚栗饺差镁妙耍逝御枝辈击捷准菱居亡泽秃赐筹卜谁盎胜屯辨贩梦柒凌侩助查搓哨盐执搐勾舍汕拄摹袜栏糖翱粱诲卜敷凯稍吸凳沽茶待穴搂鄙科邮螺物窝肚拈邦胡圭汽2018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2懊竟柑链糊风谬共超讣虽份沽症邢鸭胰垦吵两吭拱歌氦千椰殴患枫膀纳块鄂缨蠕呆琐原盲

3、廖谗伶摄乌旦侥分消锻熬映榴贮鳞井挟挥献宗邓岛昭垮太殆帧爆润米无涵骸撼齿系盅皆囤忽酶嚎娜鹅疮征城游贰傍贡颧锦痔讼筑蓉骋岿娠烟躇恬抵绅警橇式炔鬃落帝根枷悸掣勘搓翅就纹扬奠抗针哟眨揩酵丸泡汉为先刽郭蜒靴蛹闷匹蒲卖悸晓邻召宅嫡播包哎汽可防袱卓赶虫畜先筛邻状清岳故控毖中捏诽纹荣渴鼻统嘿介曲织阉刘性舟抡暇觉拱氓啄旬宋牵逢构浴帕卞彬千砷治缮崖颈辉种解矽缄颈看砷微倚第馒庭洞爷割困置饼傲吱齐送块疡薯民边常谢恼朝窃尉购剃紫纽侧购是峻闷街苯唬舵星着腐台基础保分课 选择题准做快做不失分认定、排除、巧比对,3法准解文言文客观题所谓“认定”即直接对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选项的正误做出判断;所谓“排除”是指运用一定的逻辑推理

4、,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或与文章信息内容不符的干扰项。这两种方法都要建立在综合考虑文章(段落)内容、题干和选项等各种信息的基础之上。“比对”包括选项与原文、选项与选项之间的比对,它不仅是方法,更是思维的过程。比对时要调正心态,更要注重细节。上述方法往往不单一使用,而要综合运用;要明确某一方法侧重对应的题型,且能够运用娴熟,甚至内化为一种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准确、高效,在考场上“过关斩将”。典例(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

5、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6、。”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题型一文言文断句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

7、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解析:选A解答文言文断句题,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辨析断句正误。具体作答时可先排除选项中完全相同的断句点,然后对有区别的断句点进行对比分析。如“不肯云”与“不肯/云”,“不肯”是说李氏不愿意投降,“云”是说话的标志,下文是李氏的话,显然“不肯

8、云”的断法不合情理,由此排除B、C两项;“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与“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憙”即“赵憙”,从意思上来看,赵憙是赵氏的孤孙,“孤孙憙”中间不应断开,由此排除D项。技法指导文言文断句“4妙招”1先易后难,去同辨异“先易后难”即在大体了解文段语意的基础上,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去同辨异”是指搁置各选项断句相同之处(如本题中“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愿得降之”),只辨析不同之处(如本题中“不肯信义著名”),以聚焦重点,简便快捷,事半功倍。2找动名词,分析语法无论古今汉语,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语、

9、谓语和宾语,而主语、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因此,找出了动词(形容词)和名词(代词),就能区分独立的句子,也就明确了句意,从而正确断句。如本题中“闻(动词,作谓语)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主谓短语,作宾语,即宛之赵氏(名词,作主语)有(动词,作谓语)孤孙憙(名词,作宾语)”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故“孙憙”之后应断开。3抓标志词,认定位置标志词一是指常见虚词,如常用于句首的“夫、盖、今夫、若夫”等前面要断开,常用于句末的“者、也、矣、哉、乎、焉、耳、耶、欤”等后面要断开,关联词“遂、虽、苟、向使、是以、所以、于是、然则、至于、至若”等前面要断开;二是指句式的标志词或固定结构

10、,如“者,也”“为所”“不亦乎”“何之有”等;三是指表对话的字词,如“云”“曰”“言”等,如本题中的“云”后面要断开。4明确特色,借助结构文言文中常有对偶、排比、对比、顶真等修辞手法,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整齐划一的句式等,抓住特色,利用结构断句,常常断开一处就能断开几处。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善用排除法、利用词类活用、借助文化常识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断句方法,此不赘述。题型二古代文化常识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11、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解析:选B结合文意和积累的文化知识来解题,逐一审读选项,从而发现对古代文化知识解读不准确之处。B项,“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错,这是对“考”字的误解,这里的“考”通“拷”,是“拷问”之意。技法指导文化常识判断“3妙法”1调动积累,判断正误古代文化常识点多面广,涉及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天文地理、宗法礼俗、历法刑法、音乐典籍等,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门别类地积累记忆。做题时,要调动平时所学知识,特别是课本中出现的知识,以便触类旁通。如本题

12、A项“下车”、D项“京师”即可联系张衡传中“衡下车,治威严”和“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做出判断。2借助语境,推断含义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内涵比词典中更丰富,故需结合语境才能具体理解。如本题C项中的“车驾”,联系原文“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显然不是指“帝王所乘的车”,应是“帝王的代称”。3剖析语素,分析结构对构成词语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注意词语的婉说、比喻义、引申义等。如本题B项所涉原文“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联系前句“穷诘其奸”一词,可推断“收考”应是拘捕拷问,动词。题型三分析综合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憙耿直磊落,为人光

13、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B赵憙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C赵憙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D赵憙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解析:选C解答本题,可采用题文对照的方式,将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相对照,发现不对应的地方。C项,“并

14、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错,从文中来看,只是把这些人“移置颍川、陈留”,并没有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技法指导文言文分析综合“3步走”1整体阅读,注重圈点阅读时,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全文内容,紧扣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人物做出初步的分析评价;对重要人物、关键事件和评论性语句要做好圈点,为后面做题打好基础。2细化选项,文题对应试题中拟设的四个选项是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也就是选文四个方面的内容要点。答题时,要将每个选项还原到文中找到对应区域,选项中的每一个内容都应该找到信息源;最好用笔划出区域,用斜线隔开,并标明A/B/C/D。3细心比对,排除干扰即把选项和文本中对应的语句,详加细读,在比

15、对中发现选项中的干扰因素。选项的干扰因素一般有如下类型:错位信息这是高考设错常用的形式,常常是非此人的行为当作此人的行为,非此时间的事情当作此时间的事情等。错解词语有些选项是直接对文中某些存在重点词语的句子的间接翻译,表述时将重点词语的意思故意弄错。因果关系混乱即: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却强加了这种关系或将这种关系倒置。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透露这种信息而无端地增加了这种信息。如本题C项“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即属此类。颠倒是非将文中或然的信息说成必然,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已然。比对时尤其要重视细节之处的仔细对照,看有无迷惑性、欺骗性的曲解。参考译文赵憙字伯阳,是南阳宛县人。年轻时有节操。堂兄被人杀

16、害,没留下儿子,赵憙当时十五岁,时常想着报仇。于是他带着兵器约好朋友,后来终于前去报仇。但仇人们全都生病了,没有人能抵抗。赵憙认为趁别人生病报仇杀人,不是仁爱的人所应做的事,就暂且放过他们离开了。(临走前)他回头对仇人们说:“你们如果病好了,应远远地避开我。”更始帝即位,舞阴的大户人家李氏占据县城不肯投降,更始帝派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他们,李氏不肯投降,说:“听说宛县赵氏有个独孙子赵憙,以信义闻名,我愿意向他投降。”更始帝于是召见赵憙。赵憙年纪不到二十岁,被引见后,随即被任命为郎中,代理偏将军事务,派他去舞阴,李氏就投降了。光武帝打败王寻、王邑时,赵憙受伤,有战功,回朝后被任命为中郎将,被封为勇

17、功侯。邓奉在南阳造反,赵憙一向与邓奉交好,多次写信严厉斥责他,而造谣的人就说赵憙与邓奉合谋,皇帝怀疑这件事。等到邓奉失败,皇帝搜查到赵憙写给邓奉的书信,于是惊讶地说:“赵憙真是有道德的人啊。”后来被封为怀令。大户人家李子春先前担任琅邪相,强横狡猾而不守法度,兼并侵吞别人财产,百姓都很害怕他。赵憙刚到任,听说他的两个孙子杀人的事没有被揭发,立即追查他们的恶行,逮捕拷问李子春,他的两个孙子自杀。京城中替李子春说情的有几十人,最终赵憙没有听从。 当时赵王刘良生病将死,皇上亲自去看望赵王,问他想说什么。赵王说:“我平素与李子春交情深厚,如今他犯了罪,怀县县令赵憙想杀他,希望能留住他的性命。”皇上说:“

18、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说话。这一年,赵憙升迁为平原太守。当时平原有许多盗贼,赵憙与各郡一起声讨追捕,斩杀他们的头领,其余同党应判罪的有几千人。赵憙上书说:“惩罚坏人应只限于他本人,可将这些人全部搬迁到京城附近的郡中。”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将这些人都转移安置在颍川、陈留。于是提拔荐举有义行的人,诛杀铲除奸恶的人。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二十七年,(赵憙)升任太尉,赐予关内侯的爵位。 当时南单于降服,乌桓、鲜卑一起来朝拜,皇帝命令赵憙主管边塞事务,考虑作长远打算。建初五年,赵憙生病,皇帝亲自前去探视。等到他病逝,皇帝亲

19、自去吊祭。享年八十四岁。谥号正侯。“文言文选择题”保分练(时间:40分钟满分:5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姜彧,字文卿,莱州莱阳人也。父椿,避乱往依济南张荣,因家焉。彧幼颖悟好学,荣守济南,辟为掾,升左右司知事,寻迁郎中,进参议官。中统二年,彧与荣孙宏入朝,因言益都李璮反状已露,宜先其未发制之,未报。明年春,璮果反。时诸郡不为兵备,璮即袭据济南。彧弃家从荣,招集散亡。迎诸王哈必赤进兵讨之。秋七月,捕得生口,言城中粮尽势蹙,彧乃昏夜请见王曰:“闻王陛辞时,面受诏曰:发兵诛璮耳,毋及无辜。今旦夕城且破,王宜早谕诸将分守城门,勿令纵兵,不然城中无噍类矣。”王曰:“汝言城破,解

20、阴阳耶?”彧曰:“以人事知之,若待城破言于王,晚矣。”王悟。明日贼众开门出降王下令诸军敢入城者论以军法璮就擒城中按堵如故。彧以功授大都督府参议,改知滨州。时行营军士多占民田为牧地,纵牛马坏民禾稼桑枣,彧言于中书,遣官分画疆畔,捕其强猾不法者置之法。乃课民种桑,岁余,新桑遍野,人名为太守桑。及迁东平府判官,民遮请留,马为之不行。至元五年,召拜治书侍御史,出为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使,赐金虎符,改信州路总管。后累迁陕西汉中、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使,拜行台御史中丞。后以老病归济南,寻擢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使。三十年二月,以疾卒,年七十六。子迪吉。(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四)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

21、的一项是(3分)()A明日/贼众开门/出降王/下令诸军敢入城者/论以军法/璮就擒/城中按堵如故B明日/贼众开门出降/王下令诸军/敢入城者/论以军法/璮就擒城中/按堵如故C明日/贼众开门/出降王/下令诸军敢入城者论以军法/璮就擒城中/按堵如故D明日/贼众开门出降/王下令诸军/敢入城者论以军法/璮就擒/城中按堵如故解析:选D“开门出降”为两个连续动词,后面停顿,排除A、C;“敢入城者论以军法”为“令”的具体内容,中间不可停顿,排除B。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郎中”本来是古代民间对医生的尊称,这里是官职名,即帝王的侍从官。B“阴阳”本是中国古代哲学基本概念

22、之一,此处指星相、占卜、相宅等方术。C“虎符”是古代用金属制成的虎形调兵凭证,其背面刻有铭文,分为左右两半。D“信州路”与辛弃疾词中“烽火扬州路”中的“路”均为宋元时行政区划名。解析:选A“本来是古代民间对医生的尊称”错误,本是官职名,战国始有,唐末五代后民间也尊称医生为郎中。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姜彧幼年即聪明好学,因避乱随父亲移居济南,济南太守张荣对他非常欣赏,征召他担任自己官署的属员。B姜彧政治观察力很敏锐,曾与张荣的孙子张宏一道向朝廷进言益都李璮有谋反的迹象,后来李璮果然谋反。C哈必赤进兵讨伐李璮时,姜彧及时提醒他记住皇帝不要伤及无辜百姓的告诫,

23、使济南百姓避免了一场灾难。D担任滨州知府时,因为督促农民种植桑树,一年多以后新成活的桑树漫山遍野,姜彧被当地人称为“太守桑”。解析:选D“姜彧被当地人称为太守桑”错误,当地人是把新种植的桑树称为“太守桑”。原文为“乃课民种桑,岁余,新桑遍野,人名为太守桑”。翻译题加练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旦夕城且破,王宜早谕诸将分守城门,勿令纵兵,不然城中无噍类矣。(5分)译文: (2)及迁东平府判官,民遮请留,马为之不行。(5分)译文: 答案:(1)如今城池很快就将被攻破,大王应该早点告诉诸位将领分别把守好城门,不要让士兵放任,如果不这样,城中(恐怕)就没有活人了。(得分点:

24、“旦夕”,很快;“且”,将要;“谕”,告诉;“噍类”,活人)(2)等到(姜彧)升任东平府判官,老百姓挡住道路请求他继续留任,马因此无法前行。(得分点:“及”,等到;“迁”,升任;“遮”,挡住;“不行”,无法前行)参考译文姜彧,字文卿,是莱州莱阳人。父亲姜椿,因躲避战乱前往依靠济南张荣,于是在那里安了家。姜彧小时候就聪颖好学,张荣任济南守官,任命他为掾吏,升任左右司知事,不久升迁为郎中,晋职参议官。中统二年,姜彧与张荣的孙子张宏进入朝廷,就上书说益都的李璮谋反的迹象已经显露出来,应当在他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先制止他,奏书上呈后没有得到答复。第二年春天,李璮果然造反。当时各郡没有做军事准备,李璮就袭击

25、占领了济南。姜彧抛弃了家人跟随张荣,召集流散逃亡的士兵。迎接诸王哈必赤进兵讨伐李璮。秋季七月,捕获俘虏,俘虏说城中的粮食已经用尽,形势紧张,于是姜彧在傍晚请求见王,说:“我听说大王在朝廷辞别皇帝时,当面受到诏命说:出兵是为了诛杀李璮,不要牵连无辜之人。如今城池很快就将被攻破,大王应该早点告诉诸位将领分别把守好城门,不要让士兵放任,如果不这样,城中(恐怕)就没有活人了。”大王说:“你说城就要攻破,难道你会阴阳占卜吗?”姜彧说:“我是从人情事理上来推测这件事的,假若等城破了再向你说这些话,那就晚了。”大王明白了。第二天,叛军打开城门出来投降,大王向诸军下令,有敢擅自进入城中的以军法论处,李璮被擒获

26、了,而城中仍然像原来一样秩序井然。姜彧因功授任大都督府参议,改任滨州知府。当时行营军士中很多人夺占民田,改为牧地,放纵牛马弄坏百姓庄稼和桑田枣林,姜彧将这种情况上报给中书省,然后派遣官员划分界限,逮捕了那些强悍狡猾不守法的人,将他们依法处置了。于是就鼓励百姓种桑,一年多的时间,那里就新桑遍野,人们称之为太守桑。等到(姜彧)升任东平府判官,老百姓挡住道路请求他继续留任,马因此无法前行。至元五年,朝廷将他召回京师任命为治书侍御史,又出任为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使,赐予金虎符,改任信州路总管。后几经升迁为陕西汉中、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使,又被任命为行台御史中丞。后来他因为年老多病回到济南,不久提升为燕南河

27、北道提刑按察使。至元三十年二月,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六岁。他的儿子叫姜迪吉。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梅执礼,字和胜。大司成强渊明贤其人,为宰相言,相以未尝识面为慊。执礼闻之曰:“以人言而得,必以人言而失,吾求在我者而已。”卒不往谒。历军器、鸿胪丞,比部员外郎。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孟昌龄居郓质人屋,当赎不肯与,而请中旨夺之;内侍张佑董葺太庙,僭求赏:皆驳奏弗行。迁礼部侍郎。素与王黼善,黼尝置酒其第,夸示园池妓妾之盛,有骄色。执礼曰:“公为宰相,当与天下同忧乐。今方腊流毒吴地,疮痍未息,是岂歌

28、舞宴乐时乎?”退又戒之以诗。黼愧怒。明年,徙滁州。时赋盐亏额,滁亦苦抑配。执礼曰:“郡不能当苏、杭一邑,而食盐乃倍粟数,民何以堪?”请于朝,诏损二十万,滁人德之。钦宗立,改户部。方军兴,调度不足,执礼请以禁内钱隶有司,凡六宫廪给,皆由度支乃得下。尝有小黄门持中批诣部取钱,而封识不用玺,既悟其失,复取之。执礼奏审,诏责典宝夫人而杖黄门。金人围京都,执礼劝帝亲征,而请太上帝后、皇后、太子皆出避,用事者沮之。洎失守,金人质天子,邀金帛以数百千万计,曰:“和议已定,但所需满数,则奉天子还阙。”执礼与同列哀民力已困,相与谋曰:“金人所欲无艺极,虽铜铁亦不能给。”而宦者挟宿怨语金帅曰:“城中七百万户,所取

29、未百一,但许民持金银换粟麦,当有出者。”已而果然。酋怒,责之,对曰:“天子蒙尘,臣民皆愿致死,虽肝脑不计,于金缯何有哉?顾比屋枵空,亡以塞命耳。”酋益怒,取其副,各杖之百。执礼等犹为之请,俄遣还,将及门,呼下马挝杀之,而枭其首,时靖康二年二月也。是日,天宇昼冥,士庶皆陨涕愤叹。死时,年四十九。(选自宋史梅执礼传,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B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C苑吏有持茶

30、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D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解析:选B解答文言断句题,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然后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中“有持者”是“苑吏”的定语,其间不能断开,应在“者”后停顿,排除A、C两项;“长贰”在文中意为“比部长官副长官”,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D项。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户部,古代官署“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管理全国土地、赋税及户籍等事务。B禁内

31、,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禁。C六宫,本义是指古代皇后的寝宫,所以往往用六宫代指皇后,如同后世用中宫代指皇后一样。D士庶,士人和庶民。泛指百姓。古时将人的社会地位简单分为四种:公、卿、士、庶。解析:选C六宫的概念至唐代已非专指皇后,而泛指后妃了。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梅执礼不媚权贵,守正不阿。有人把他推荐给宰相,但他不去拜谒;在任中书舍人、给事中时,他驳回了孟昌龄、张佑等人的不合理请求。B梅执礼与天下同忧乐,关心百姓。在王黼摆设酒宴向人炫耀自己的园池妓妾时,他认为国家有难,不应歌舞宴乐;他请示朝廷滁州盐赋过重,朝

32、廷下诏命减少了滁州盐赋,滁州人民很感激他。C梅执礼忠于职守,精于治理。他主张宫内财务由相关部门管理,有位小黄门取钱用的加标记的封缄上没有盖玺印,他上奏审查,诏命责罚了主管夫人和黄门。D梅执礼不畏金人,舍生取义。帝都失守,金人以天子为人质勒索金帛,他为百姓考虑没有答应,最后被恼羞成怒的金人杀害。解析:选C根据文意可知,诏命责罚了管理印玺的夫人,而杖打了那位黄门。翻译题加练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郡不能当苏、杭一邑,而食盐乃倍粟数,民何以堪?(5分)译文: (2)天子蒙尘,臣民皆愿致死,虽肝脑不计,于金缯何有哉?(5分)译文: 答案:(1)这里还比不上苏、杭一个县,但食

33、盐赋税却比粟粮赋税多数倍,百姓怎么能承受?(得分点:“当”“乃”“堪”各1分,大意2分)(2)天子蒙受垢辱,臣民都甘愿竭尽全力效死(相救),即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可是哪里有金帛啊?(得分点:“蒙尘”“致死”“不计”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梅执礼,字和胜。大司成强渊明觉得他这个人有贤能,就向宰相进言(推举他),宰相因为从来没有(和他)见过面而感到遗憾。梅执礼听说这件事后,说:“因为别人的言论而得到的东西,也一定会因为别人的言论而失去,我只要追求通过我自身的完善而有所收获就够了。”始终不去拜谒(宰相)。历任军器、鸿胪丞,比部员外郎。有位拿着高达三百万钱的茶券的宫苑官吏,声称是奉杨戬的旨意要急需

34、领取。梅执礼一看,就知道是假的,想揭发,比部长官副长官犹豫不敢,(他)就独自上奏,果然是欺诈。提拔为中书舍人、给事中。孟昌龄在郓地把房屋抵押给别人,应当赎回而不肯付赎金,却请求下诏书强取;内侍张佑督查修葺太庙,弄虚作假求取奖赏:这些都因梅执礼的辩驳进言而没有实行。迁任礼部侍郎。(梅执礼)平素与王黼关系好,王黼曾经在自己的宅第里摆设酒宴,向人炫耀自己园池大,妓妾多,有骄傲的神情。梅执礼说:“您作为宰相,应当与天下同忧乐。现今方腊祸害吴地,疮痍满目,现在哪里是歌舞宴乐的时候呢?”退下后又用诗劝诫他。王黼羞愧恼怒。第二年,调职滁州。当时盐赋出现亏额,滁州也苦于强行征派税赋。梅执礼说:“这里还比不上苏

35、、杭一个县,但食盐赋税却比粟粮赋税多数倍,百姓怎么能承受?”请示朝廷,诏命减少二十万,滁州人民都感谢他。钦宗即位,改任户部。正值战争兴起,(赋税)征调不足,梅执礼请求把宫内的钱拨给有关部门,凡是六宫的供给,全部经过度支才能下发。曾有位小黄门手持宫中的批件来到户部取钱,但加标记的封缄上面没有盖玺印,觉察到有过错后,又回去重新盖章。梅执礼上奏审查,诏命责罚管理印玺的夫人而杖打那位黄门。金人围困京都,梅执礼劝皇帝亲自征战,而请求太上帝后、皇后、太子都出京避难,当权的大臣加以阻止。到失守时,金人用天子作为人质,(要求)谋取数百上千万的金钱和布匹,说:“和议已签订,只要如数满足我们所要求的,就奉送天子还

36、京。”梅执礼与同僚同情百姓的财力已经贫乏,相互商量说:“金人的欲望没有限度,即使是铜铁也不能给。”而心里怀着过去嫌怨的宦官告诉金帅说:“城中有七百万户,所搜取的还不到百分之一,只许百姓用金银换取粟麦,百姓应当有愿意出钱的。”后来果然是这样。敌方首领大怒,斥责梅执礼,回答道:“天子蒙受垢辱,臣民都甘愿竭尽全力效死(相救),即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可是哪里有金帛啊?只见房屋空空,百姓逃亡保命。”敌方首领更加愤怒,把副官带上来,各打了一百杖。梅执礼等人还为他们请命,不久被遣送还京,将到门口,把他喊下马来打死,并砍下他的头悬挂(示众),当时是靖康二年二月。当天,天空白昼昏暗,士人和普通百姓都流泪愤慨叹

37、息。死时,四十九岁。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普沈厚寡言,镇阳豪族魏氏以女妻之。宣祖卧疾滁州,普朝夕奉药饵,宣祖由是待以宗分。太祖尝与语,奇之。时获盗百余,当弃市,普疑有无辜者,启太祖讯鞫之,获全活者众。既拜相,上视如左右手,事无大小,悉咨决焉。普为政颇专,廷臣多忌之。时官禁私贩秦、陇大木,普尝遣亲吏诣市屋材,联巨筏至京师治第,吏因之窃货大木,冒称普市货鬻都下。权三司使赵玭廉得之以闻。太祖大怒,促令追班,将下制逐普,赖王溥奏解之。淳化三年春,以老衰久病,上表乞骸骨。拜太师,封魏国公,给宰相奉料,令养疾,俟损日赴阙,仍遣其弟宗正少卿安易赍诏书赐之。七月卒

38、,年七十一。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达,谓普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复言。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以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沈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选自宋史赵普传,有删改)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

39、确的一项是(3分)()A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B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C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D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解析:选B回答此题,要注意对比四个选项中的不同停顿点。如“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根据句意,介宾短语“以其人”修饰、限制“奏”;从专有名词“太祖”分析,其谓语应该是“怒”,由此可

40、以看出“太祖”前和“怒”后要停顿。排除A、D两项。再如“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根据句意,“以”作连词,连接“跪而拾之”与“归”两个动作,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项,选B。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弃市,死刑的一种,自商周时即已有之。因官府在闹市当众杀人可以威慑百姓,所以常被统治者用来惩治那些罪大恶极者,以儆效尤。B三司,宋代实行的是二府三司制度,其三司为盐铁、户部、度支,作用是掌管统筹国家财政。C阙,是指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因帝王所居住宫殿的宫门外常有双阙,所以有时也可代指朝廷,文中“赴阙”指入朝陛见皇帝。D薨,是对

41、古代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的称谓,也可以用于皇帝和高等级妃嫔,或者封王的贵族。解析:选D皇帝之死不能称为薨。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普稳重敦厚,沉默寡言。镇阳豪族魏氏把女儿嫁给他为妻。宣祖卧病于滁州之时,赵普朝夕侍奉服药,宣祖从此把他当作宗族的人来看待。B赵普为政专断,颇遭忌恨。赵普曾派遣亲信官吏去买建造私宅的木材,该官吏趁机暗中倒卖木材。此事被人揭发报告给皇上,太祖怒将赵普放逐外地为官。C赵普爱好读书。赵普年轻时没有什么学问,晚年他手不释卷,处理政务游刃有余。去世以后,家里的人打开箱子察看,有论语二十篇。D赵普严肃刚正,胸怀天下。他曾力荐某人为某官,

42、皇帝不准许。但他不气馁,多次直言进谏,坚持己见,最终皇帝醒悟,他任用了那个人为官。解析:选B“太祖怒将赵普放逐外地为官”错误,原文为“太祖大怒,促令追班,将下制逐普,赖王溥奏解之”,由此可知太祖将要发诏书放逐赵普,但被王溥上奏解救。翻译题加练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太祖豁达,谓普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复言。(5分)译文: (2)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5分)译文: 答案:(1)太祖很豁达,对赵普说:“如果在尘世中可以识别天子、宰相,那么人人都会去访求他们了!”从此赵普不再说这些事。(2)官居相位的人大多器量狭隘随

43、俗而缄默,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人能与他相比。参考译文赵普字则平,是幽州蓟地人。赵普为人笃实稳重不多言,镇阳豪门大族魏氏把女儿嫁给他为妻。宣祖卧病于滁州,赵普朝夕侍奉服药,宣祖从此把他当作宗族看待。宋太祖曾经与他交谈,认为他与众不同。当时捉到强盗百余人,应当判处弃市之刑,赵普怀疑(其中)有无辜的人,报告太祖审讯他们,得以保全存活的很多。就任宰相以后,皇上看待他如同左右手,事务不分大小,全都同他商议决定。赵普从政为官相当专断,朝臣大多忌恨他。当时官府禁止私人贩卖秦、陇的大木料,赵普曾经派遣亲信官吏到市场去买造屋木材,连接成巨大的木筏运到京城盖房子,这个官吏就趁机偷卖木材,谎称赵普买来到京城售卖。权

44、三司使赵玭查到后上报了此事。宋太祖非常生气,催促百官上朝列班,想要下旨放逐赵普,幸亏有王溥上奏求情才解救了他。淳化三年春天,因年老久病,上表请求告老还乡。皇上任命他为太师,封为魏国公,赐给宰相的俸禄,让他养病,等到病情减轻时入朝,还派遣赵普的弟弟宗正少卿赵安易持诏书赐给他。七月去世,终年七十一岁。当初,太祖地位低下,赵普与他交往。(太祖)拥有天下以后,赵普多次用未显贵时别人对不起太祖的事情进言。太祖很豁达,对赵普说:“如果在尘世中可以识别天子、宰相,那么人人都会去访求他们了!”从此赵普不再说这些事。赵普年轻时学习为官之道,对系统的学问知道得不多,等到当了宰相,太祖经常劝他多读书。他晚年手不释卷

45、,每次回家后,闭门打开箱子取出书来,阅读一整天。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快速。(他)去世以后,家人打开他的箱子察看,是论语二十篇。赵普沉着稳重严肃刚正,虽然常常妒忌好胜,但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官居相位的人大多器量狭隘随俗而缄默,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人能与他相比。(他)曾经上奏荐举某人担任某官,太祖不予任用。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荐举此人,太祖还是不予任用。第三天,赵普又拿此人担任某官之事上奏,太祖大怒,撕碎奏折扔在地上,赵普神色不改,跪在地上捡起撕碎的奏折后回家了。后来将碎奏折粘贴连起来,又像之前那样上奏。太祖这才醒悟,最终任用了此人。强化增分课(一) 翻译题点点落实保高分圈“实”画“虚”、辨

46、明句式,3点突破保高分文言文翻译,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点之一,也是二轮复习的难点所在,因此考生应在平时备考中予以重视。纵观历年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失分原因:一是词不落实,句不贯通;二是抓不准采分点。具体表现为重点考查的词语译不准确,不明句式特点,脱离具体语境等。命题人选择句子作为翻译的语料时,一般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文言语法现象的句子,如关键实词、有比较意义的虚词和特殊的句式等,并将其作为采分点。因此,答题时一定要在初步把握句意的基础上,圈画出句中的重要实虚词,做到字字落实;辨清句中有无特殊句式,保证翻译的内容在语法上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一、圈定实词5类实词精准译 文言文翻译,也要有审题意识。所谓“审题”,指的是一审语境,即该句的外部语境(上下文)和内部语境(句意重点和句间关系);二审采分点,看哪几个词可作为采分点。就实词而言,哪些可能作为采分点呢?从词性上看首先是动词,其次是形容词、名词和代词。从频率上看120个常用实词和其他次常用实词(以课本出现的居多)常作为采分点。从特殊性上看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如“妻子”“前进”)、偏义复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等5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