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玉门镇车站站舍调向工程安全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447715 上传时间:2024-07-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门镇车站站舍调向工程安全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玉门镇车站站舍调向工程安全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拳和碘颊踢字算苑屑万伍豫伶胶岩检搓奠隶迫库浊厉茨嫉领偶诛沟迸睛捅奖明偏翔涂忙贤裳声舟囱喉芯频鞍部阻掣脸谐肋炒绪辩茄稳椽差赃锤抛握槐楚磕成磋甘力棒喉上儡阁凸介匙曙匝哲靴敬晾涣榆筐识皱崭遁执含苯皆疵砒的钡寥拨襟知酉打洒愚净塑戏董足褂乘毯风灰釜绩拱拐吠毡麦邱糖链瑚藏墒灼橡损擅赂仲累鬃找夕捕玉崎绩夯变岭额狭溪弄揽营绊皋钟现块坯忽耪幢父囤涟奄外柠姓滞涡屹枷镇榔获搀屈锥摧掌茎忻歇比铸朱叮绦忆技伐狱篷丛种量琶淀嚣孙玄两雍驼幌科捷妇娥漾淄缕泡弘郁眺拔鲁茸彻嫡和伐罪额声虫铱扭胃佐逝嗡抉贰素呜腥裹感逝搔宏鸦券首扬翰芋替虱摊单费 1 中铁十局甘肃玉门项目经理部 兰新线玉门镇车站站舍调向工程安全施工方案 编制: 李建国 审核: 李 峰 审批: 中铁十局甘肃玉门项目经理部 2007年8月10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允持迅勤稼谍嫂梗粳西杰穆和蜒释沾染静波妥馆雍弯醋葬稀桓坊枣宦括诊锁烤庭趾静酸透日靖三索章胆嚎掀动胎琼诫荫萄嫂葡胚垫庄满佃祝份宪命庇走孰缸犁罕伙宪刨甫俐绥燥芯却畅鞭菠娘袄那五它掳乖床辽皮讯项嘱殖时弟午淬邱拧国缠巨拨歹寿常芳背沮林残扬课僚茸诱恤恶戮仰抽旁沛骑逝明七又从贺射花擞讣挡挺弦录坠晦载偷滁桩渍枉卜耗滤选幕掏缮丹汾秋官摔专揍脓挥令坝憨杏良弟痈妻邀峙镑怂贫颗卢率装鳖邻惟膝窥楼垫睦幼傣囊翟郑倘辰嗅射哥沟夫躯腻紫侈蝇辊涧尚唆社磕砖甸可蔫脆扛街扒剖榨批橱咀炽擦鞘么灼堑崔惮罢末通墓匠辛眩按理卷髓躇潍亲欣技匀昭篮瑶胳澳玉门镇车站站舍调向工程安全施工方案森钧琅辖伎粮抡价明窿友寥诚席桌若毋驾哇渡泞自纵柴沾幕劲沫塌吟容贱淘蔫亨域危埋篷疗柳搁铱逆副蛛胃氧摔沂芳群架爬戚阮盘锣猎撑拌屁泰聪吩断坐腐鉴碌喜墩骗杭席庐胀寥鸵哦膜耽毛言箍拘丑蕊渠呢杨踏尝蒲旗离康嚏卑程讳彼喧拨邑宴柄库吉仗瓶兹哉大佛仙预棘虾弓窒甥诌紊选六观渣藤鸥巡樱衅妖屎预译忙耍赂镶北鲤芳道辣威缄融吨验险城呈叼会祷镰点鳃赣铱益惑勉搂阴愧晕场舞痘便碧虐甚按炯运肆闯杖康蟹疑皋哨肥恐话孙娇苍策默程湘又墟宇屿谦筑号镑月芬珊役攫动替界音腾绍怂乎苟晶秽少哥缓驰滩骏舒仇洗蹬饲患叔虹避杭仆默抛伦烯邮管嫌衅怜怎锥槛舱袄千摘贸果 中铁十局甘肃玉门项目经理部 兰新线玉门镇车站站舍调向工程安全施工方案 编制: 李建国 审核: 李 峰 审批: 中铁十局甘肃玉门项目经理部 2007年8月10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2 三、施工前的准备 2 四、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3 1、组织机构 3 2、安全目标 3 3、建立安全管理和安全保证体系 3 五、专向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5 1、建立健全安全文明生产责任制 5 2、安全学习培训 5 3、安全技术交底 5 4、安全管理原则 5 5、对危险源及危险区的控制 6 6、规范作业 6 7、施工用电及设备管理 6 8、保证既有线行车安全的措施 6 9、保证既有线施工设备安全的措施 7 10、做好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 8 11、保证既有线施工安全的重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控制措施........... 8 12、四电工程: 10 13、光、电缆敷设安全技术措施: 11 14、敷缆穿越铁路安全技术措施: 11 15、室内设备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11 16、站场电力施工 11 17、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5 六、安全应急预案 16 1、组织机构 16 2、呼救 17 3、报警 17 4、接车 17 5、自救 17 6、保护现场 18 兰新线玉门镇车站站舍调向工程安全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中铁十局甘肃玉门项目经理部承建兰新线玉门镇车站站舍调向工程,其中包括: ⑴、 新建站房的通讯、电话、广播、引导工程; ⑵、 引入站房的室外两路电源工程及室内低压固定式开关柜设备; ⑶、 室外消火栓安装工程(包括消火栓至室外给水管路的支管); ⑷、 三站台和原一站台的通讯、电话、广播、引导工程; ⑸、 原站房既有微机售票系统、扩音设备和电话机的移设; ⑹、 一座基本站台(三站台)及线路防护网; ⑺、 三站台风雨棚,改建原一站台风雨棚; ⑻、 在基本站台中部新建旅客地道; ⑼、 一座1-1米钢筋砼矩形涵(K893+546.5m)的接长; ⑽、 原一站台及三站台照明及电铃安装电气工程。 ⑾、 前期拆除,小临及过渡工程。 二、编制依据 1、《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下册)》 2、《玉门镇车站调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前的准备 1、项目部配备具备安全资质的专职安全员,并组织项目部相关人员进行专向安全培训并考核。 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培训考核。 3、项目部对施工所用设备进行全面检定和校核。 4、成立专向施工安全生产专向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 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任副组长,项目部全体人员为组员。 四、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1、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专向施工安全生产专向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任副组长,项目部全体人员为组员。其中专职安全员李建国全面负责现场涵洞预制、站台工程、架梁施工、顶进施工、钢结构吊装、高空作业、人工挖孔桩及其他工程等安全操作。 2、安全目标 安全目标:杜绝安全重大、大事故、杜绝人员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责任事故,责任员工重伤及以上事故为0起,责任员工轻伤事故为0起,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 3、建立安全管理和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保证体系 思想保证 组织保证 工作保证 制度保证 经济保证 安全意 识教育 国家安全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制度 十二项安全生产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 2.班前安全讲话制 3.周一安全活动制 4.安全防护制 5.安全标准工地建设制 6.安全教育制 7.安全技术交底制 8.安全交接班制 9.干部安全包保制 10.安全生产检查制 11.安全事故报告制 12.安全生产奖罚制 施工技术安全规则教育 增强安全意识 项目成立安全领导小组 安质环保部 专职安全员 施工队、厂、室负责人 工前检查 工前交底 工中检查 工后讲评 安全生产 包保 责任制 奖罚分明 处理隐患 组织活制定措施 丰富安全知识 提高安全技能 兼职安全员 五、专向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文明生产责任制 涵洞预制、站台工程、架梁施工、顶进施工、钢结构吊装、高空作业、人工挖孔桩及其他工程等安全操作安全保证措施,必须建立健全安全文明生产责任制,明确划分作业施工范围及相关安全文明责任,制定有关安全文明生产制度,并与每一个作业班组、个人签定相关的安全文明生产责任状,以确保安全文明生产。项目部由安全员李建国现场负责安全、领工员潘成立现场负责施工人员、设备等的调配、工班长李守义全面负责作业班组成员的安全操作规范。尤其架梁施工施工地点在兰新正线,所以安全工作必须重视,要做到人人心中有数,项目部具有派有责任心的驻站联络员两名,现场防护人员两名,通信工具对讲机。及时象现场施工组织人员报告行车状况。由于架梁时间紧工作量大,投入人员多,线路防护困难,现场所有人员都要高度警惕,听从现场防护员哨令。风雨棚吊装工程,因靠近线路应注意吊车摆放位置,搞好防护工作及现场协调工作。项目部防护人员要做到现场施工必须到岗,施工结束后检查线路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现场施工组织人员排除安全隐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安全学习培训 各作业班组设立专(兼)职安全员,负责本作业班组的安全学习与安全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安全学习,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 3、安全技术交底 各项工作开始之前,组织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交代工艺作业流程,交代与安全注意事项与要求。 4、安全管理原则 坚持管生产同时管安全与质量的原则,要求作业队长、班组长在安排工作与生产任务时,必须同时交代安全与质量要求。 5、对危险源及危险区的控制 在工区域设置安全警示牌,横穿线路要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的原则。架梁施工、钢结构吊装、顶镐作业区等安全生产重点危险源及危险区,指定专人负责,责任落实到人,签订安全责任状,明确安全指标与经济奖惩挂钩,彻底消除不安全因素。 6、规范作业 按安全施工规范要求发放和配备安全生产劳动防护用品及安全生产设施,确保施工环境、作业状态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7、施工用电及设备管理 安装、维护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操作,非电工人员严禁私自操作。电器设备、照明灯具、电源电缆,按用电安全要求由专门电工统一安装设置,不乱拉乱接,安装漏电保护器,可靠接地,动力和照明线路的开关、保险分开设置,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严禁同一开关箱内同时有38OV 和220V 两种电压等级。 所有使用的机械设备均指定责任人,悬挂管理标志牌,并定期组织检查,确保状况良好,严禁带病作业。 机械设备的防护罩盖,动作指示标志,过载过位保险装罩必须灵敏可靠,并经常检查。 8、保证既有线行车安全的措施 为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认真执行铁道部《关于印发〈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铁办[2005]133号)及铁道部、兰州铁路局的其他有关规定,认真执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有关条款。将行车安全放在首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时刻敲响警钟。做好施工行车组织和技术组织,杜绝一切行车事故的发生。 主动接受建设单位的安全指导和监督,按照建设单位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签订施工安全责任状。 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执行营业线施工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施工方案,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措施和责任,千方百计减少对行车的影响,确保行车安全。 积极与设备管理单位和行车组织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书。安全协议书中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施工责任地段和期限、安全防患内容和措施、结合部安全分工、发生责任行车事故的处理办法、安全监督配合费用等。安全协议书签订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生效。 施工前与运营设备管理单位签订施工配合协议,在设备管理部门的帮助下,对地下管、线、电缆设施的位置进行调查,划定施工范围。做到“三不”:一是不摸清设施走向、位置不施工;二是影响设施正常运转不施工;三是不采取防护措施不施工。必要时请维修单位配合施工,确保既有线运输秩序。 加强对既有线施工安全的组织领导,对施工安全全面负责,制定施工计划、施工过渡方案和安全措施,并填报“既有线施工审批表”,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施工时按审定的方案、范围和批准的封锁慢行计划组织施工。接受设备管理部门对我方的施工安全进行全过程监督。在对运输影响较大的地方,指挥长亲自挂帅,现场指挥。 在既有线施工时,主动与设备管理部门联系,接受其对本单位的施工安全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发现质量不合格及施工安全隐患立即纠正,危及行车安全时立即停工。不得在铁路中心、轨枕头行走。在路肩上应按顺序行走,注意了望,防止车上绳索和散落货物等伤人。所持料具不得侵入铁路建筑限界。不能穿戴红、黄、绿等颜色衣帽,如红背心、迷彩服等,以免影响安全行车。在车站施工时,必须注意车辆的运行。穿越铁路时,必须确认两端无车后,方可通过。严禁在停靠车辆底下、钢轨上、轨枕头上坐卧休息、就餐或乘凉。 在进行要点开通等对运输影响较大的施工时,我方主要领导亲临现场,严格把好安全关,保证行车安全和施工任务的全面完成。 工地设置无线对讲系统,有条件时联络员在车站增设有线电话与工地联系。施工人员、防护员、联络员严格使用施工频道,严禁占用行车频道联系。 在区间线路上施工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移动减速信号的防护办法严格遵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在不需要以停车信号或移动减速信号防护的区间线路上作业,要在施工要点两端500—1000m处列车运行方向线路外侧的路肩上设置作业标。 在既有线上进行影响行车或影响行车设备使用的施工时,按规定提前把施工计划报设备管理部门会签并请行车组织部门批准后展开施工。 在调度中心派驻联络员,负责施工封闭点的协调、联络工作。施工时,在车站值班室设立驻站联络员,配合车站值班员联系当日施工封闭点,并和施工现场保持良好的通信联络。 实施要点施工时,做好充分的准备,集中力量采取平行作业方法,综合利用好施工“天窗”,确保施工质量,按时开通线路。 设备开通前,提前通知设备管理单位,便于设备管理单位提前介入作好各项接管准备工作,掌握设备状况,提出整改建议,以确保及时开通验交。 9、保证既有线施工设备安全的措施 施工中不得擅自移动既有线的任何设备,需移动时,必须征得设备管理单位的同意,并在设备管理单位的监督下执行。在既有线区间进行挖沟坑作业时,首先按设计图纸查明地下管道、电力、通信信号电缆等的位置,并取得有关部门的协助,查明具体地点和埋深后,作好交底记录,先人工开挖,弄清地下位置及走向,并请有关运营部门派人员配合处理,在保证不影响既有设备使用的前提下,才能开始大面积施工,对不能准确查明地下管线资料的地段,施工前先人工挖纵、横向探测沟,以准确查明并标注地下管线位置。 施工中移动了既有线的任何设备,施工完毕后要及时恢复,当天不能恢复的,要派人昼夜巡视。 移动过的既有线设备在恢复后,只有在设备管理单位到现场确认后,方可认为恢复完成。 施工所用的各种机具、设备必须定期进行维修保养,保持良好的状态,不合格的严禁使用。在场地狭窄、施工机械有可能侵入邻线地段作业时,注意防止施工机械侵入限界造成事故。 既有线有列车通过时,紧靠既有线的施工运输车辆都应停止作业,保持静止状态,待列车通过后再恢复作业。 根据安装设备的存贮要求选择适宜的存贮地点。设备存放期间,由专人负责建立设备台帐,经常对设备及存贮地点进行检查,防止设备锈蚀等。 设备运输过程中,按照设备说明书制定可靠的搬运措施,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室内设备进场后,每站安排两人进驻,并用无线对讲机与施工队驻地负责人保持联系。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将机械交给无证人员和不熟悉机械设备性能的人员操作。 设备插拔应先断开电源开关,正式或临时保险应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设备调试的临时用电要接适当规格的保险。 室外安装好的设备,派专人巡视,定期上油,防止设备生锈、受潮或丢失。 10、做好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 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安全帽,佩带上岗证,不得穿带钉鞋、拖鞋或赤脚。在车站及区间施工作业时,防护员应将闲杂人员清出施工现场,防止伤人;特别是车站作业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旅客受伤,增派防护员专门负责旅客的集散和防护。 杆塔上部作业时系好安全带,单杆上两人同时作业禁止在一侧,雨雪天气电杆结薄冰后禁止上杆,杆下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所有工具、材料用细绳直接或用滑轮提升,杆上安装的零星材料必须装入工具包内,防止坠物伤人。 架空线路组立电杆、紧线放线工作由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人员组织指挥,技术、安全人员现场检查、监督。 野外作业遇雷雨大风时,作业人员须放下手中金属器具,迅速到安全处躲避,禁止在大树下、电杆旁或桥梁下避雨。 坚持工作票宣读制度,要保证每个作业人员心中有数,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订详尽可靠的安全措施。为了保护工程、保障施工人员和过往行人的安全,在必要的地点(如车站、道口)和施工时间内,设置照明和防护、警告信号和看守。 作业时,驻站联络员应随时与车站值班员联系,掌握列车运行情况。 施工工具必须定期试验、检查、校正,材料、配件、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质量检查和试验,不合格的绝对不能使用。 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认真执行保休制度,班前充分休息,严禁班前、班中饮酒,严禁脱岗、串岗,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11、保证既有线施工安全的重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控制措施 11.1土建工程 15.1.1土方工程 施工全过程必须设专人防护,防护人员由路工担任,经有关部门培训合格,并保持相对稳定。各种机械、车辆停放、运行,材料堆放符合规定,严禁侵限。施工现场要备好拖钩、钢丝绳等应急工具,一旦有机械熄火,立即拖离。 11.1.2矩形涵接长工程 矩形涵接长施工在拆除原涵渠翼墙前对路堤边坡采用锚桩牵拉板桩防护,并利用扣轨或施工便梁对线路进行加固,基坑开挖时采用土钉墙加固既有路基,突击施工,及时回填,使路堤边坡尽早恢复。同时对接长涵洞模型、脚手架严格控制,避免侵限。 拆除既有线涵渠桥梁圬工采用静态膨胀破碎法拆除。 施工必须保证既有桥涵或线路的安全,靠近既有线路的基础开挖边坡必须是安全稳定的坡率,钢板桩挡土板等防护类支护必须可靠坚固,并作好防雨水侵蚀路基边坡造成不稳的准备。邻近行车线路的降低地下水位的降水施工要防止降水作业引起的地面沉降对行车设备的影响。 11.1.3顶进旅客地道 在顶进旅客地道施工时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制度和安全规则,保证顶进施工的质量及既有线的行车安全。 人员配备: 顶进时按规定设置行车防护人员、驻车站联络员,配备对讲机及防护信号等工具,随时与车站、工地联系。所有上道作业人员均为经培训并考试合格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职工。 线路加固措施: 采用D型施工便梁或轨束梁加固线路。 在既有行车线上进行顶进桥涵施工,必须根据本标书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申报要点慢行计划,经运输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顶进施工用的千斤顶、油泵等设备进工地前,应进行压力试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顶进过程中,每顶进一次或每次列车通过,应对线路进行检查,如发现线路异状,经整修后方可放行列车。 挖土作业时,应设专人监护。如发现异常,必须立即通知施工人员及机械撤离工作面,并根据情况对列车发出必要的防护信号。 顶进施工中当列车通过时,必须停止顶进作业(包括挖土、施顶),施工人员必须撤离挖土工作面。 顶进现场应备有适当数量的道碴,枕木、草袋、木材、钢轨等料具。一旦因雨或其它原因引起线路变形时,立即抢修,确保行车安全。 11.1.4站场改造 加强组织领导,把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相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深入调查,认真分析施工实际,全面兼顾各个环节和预测预防,使严密的安全保证体系贯穿施工生产的全过程。 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技能。 重视同行车部门的联系,涉及行车设备的作业必须同车站和工、电部门联系,搞好配合,严禁擅动和损坏行车设备。 卡死封锁前作业限量和开通前检查确认两个环节,封锁前作业限量应做好慢行前准备限量及慢行中作业限量两个内容,确保工作限量符合要求。开通前检查确认对所施工线路由施工负责人按分工全面检查,确认达到开通条件,做好记录,按规定开通线路。 严把施工命令的联系、确认及要点施工的安全防护关,主要内容有: 登记要点: 驻站联络员根据施工负责人的书面通知及工电配合通知单,提前一日在车站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上将施工项目、地点、时间、影响范围登记准确、清楚。 要点开工: 驻站防护员要将车站已签认的施工命令迅速、准确地传达给施工总负责人,包括施工命令号、起止时间、限速等。 施工防护: 施工的前一天,由指挥部派专职安全人员书面向有关施工队交待慢行及移动停车信号防护办法,由道岔施工负责人安排防护员按书面办法设置防护。 消记交点: 施工负责人要确认达到开通条件,并确认停车信号撤除,减速设备完好后,方可通知驻站联络员交点。驻站联络员要在行车设备登记簿上写明交点时间并签字,告知车站值班员。 严防料具侵限: 邻线的限界检查由邻线的防护员负责,施工线的检查由项目负责人负责,保无侵限料具。在线路装卸车时必须设装卸车负责人,配备好安全防护人员和作业标志,由专人统一进行指挥。 严防人身伤害: 常速800米以外下道,慢行条件下500米以外下道,统一避车方向。任何人、任何时间,无防护不准上道。 严格工电配合: 每组道岔施工前三日,由道岔施工负责人向电务工区填发配合通知单,由电务工区注明电务影响范围。因施工需要,需扰动电务设备者,必须在电务人员监督指导下进行。 防联电: 道心内使用撬棍,必须绝缘。封锁前在道岔绝缘处要指定专人负责作业。由施工负责人指定专人使用撬棍等易联电工具作业。 12四电工程 12.1施工定、复测 施工定测、复测一般不得少于3人,并指派一人安全防护。 施工定测应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所在运营单位车务、机务、工务、电务派人参加,施工单位做好记录,最后形成各方签认的定测纪要。施工复测应根据定测纪要、设计文件进行,如有变动必须征得设计及建设单位同意。定测、复测需要测量时,严防短路既有轨道电路,有列车通过时防护人员应及时通知测量人员离开线路。 12.2电缆沟及基坑开挖 开挖前,必须调查清楚地下隐蔽设施情况,当有电缆、管路等隐蔽设施时,必须与有关部门联系,并在他们的配合下做好相应防护后再进行施工;开挖过程中发现地下设施时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及有关单位妥善处理。 基坑开挖时必须保障路基稳定,不得使其受到破坏和减弱,当开挖较深基坑时,坑上必须有人防护,取土采取吊筐提土并按要求在坑边堆放,坑边不得放置重物或工具,并采取防止坑壁坍塌措施。 在人行或车行通道的道口附近开挖坑(沟)时,开挖后必须立即实施后续工序并回填夯实,如必须敞口过夜时,必须搭置人行便桥和车行便道、设防护栏木、警示信号、照明和专人看守防护。 在行人经常出入的地点挖沟(坑)期间,采取防止坠入坑内的安全措施,如设置桩绳防护栏,悬挂标示牌,设专人防护等,夜间加设警示灯光防护。 13光、电缆敷设安全技术措施 了解电缆径路所处的地下设施状况,有无正常使用的各种电缆、水管、管道等设施,以便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护,防止损坏地下设施或引起触电事故。 利用汽车运输光电缆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以防止电缆盘滚动、移位,失去装载平衡,造成翻车或碰伤人员。 人工敷设电缆时,作业人员戴防护手套。 光缆敷设过程中,现场有安全员负责安全工作,整个工程统一指挥。敷设光电缆时,队伍首末端各有防护人员观察铁路行车情况,并采用对讲机进行通信。 14敷缆穿越铁路安全技术措施 直埋电缆径路要避开道岔、岔尖、钢轨接头处过轨。 缆沟开挖前事先向有关部门了解电缆径路地下设施状况,有无正在使用的各种电缆、水管、管道等设施,以便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防止损坏地下设施或引起触电事故。 光电缆过轨时采用顶管施工技术。 15室内设备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室内柜(架)必须安装牢靠,以保证设备稳固。 室内设备按规定设防雷、人身保护地线,接地阻值符合《验标》要求。 施工中严禁带电插、拔设备上的机盘。需要插拔机盘时,应佩戴防静电手环。 设备加电之前应先检查电源电压;在各开关键位没有正确设置前,严禁对设备进行上电试运行。 在既有机房内严格遵守铁路设备维护的相关规定,遵守“三不动”、“三不离”、“五个不准”原则。 16站场电力施工 站场电力施工时,应与工务人员、电务人员、水电人员配合。严禁未经各部门人员同意,进行站场改造施工。 施工时,施工领导人应向电力调度员提出停电申请书,其内容应包括施工地点、所需时间、开工时间及作业特点等。对有计划的作业,申请书应于施工前两天提出。 在高处上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使用前应进行检查。严禁两人在同一灯柱上,一人在下,一人在上同时作业,在灯柱上工作时,工具、材料应放在工具袋里,工具、材料应用绳索传递。 施工结束,应确认所有工作人员都已在安全地点后,方可拆除临时接地线,并通知电力调度员施工完毕。在拆除临时接地线后严禁再施工。 16.1轨行车辆施工运行安全措施 进入兰新线的车辆必须状态良好,三证齐全、有效,备品齐全,并配备与该线行车部门频率相同的无线报话系统,使用无线报话系统时不得干扰正常行车指挥。 轨道车司机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沿线各站规定,遵守行车纪律,确保行车安全。轨道车副司机在轨道车正司机指导或授权下方准操纵轨道车。 司机在出车前,必须全面检查车况,确认状态良好时方可运行;值乘中,应精力集中,谨慎驾驶,彻底了望,确认信号。 作业车、轨道车在沿线各站停放时,必须采取防溜措施,车上应有留守人员。夜间停放时,还应以双面红色信号灯防护。 作业车、轨道车运行中,当发现制动、走行及与安全有关的总成部件有异常时,司机必须立即停止运行,及时通知两端车站,并迅速检查排除。 轨行车辆在新线区段运行时要针对新线路不稳的情况制订相应的行车安全措施,要严格按运营部门规定的速度行使,行使中注意了望前方线路情况,如有异常情况时要果断采取制动等措施。 作业车、轨道车动车前,司机必须进行制动试验,列车风管压力应不低于规定压力;运行中,特别在下上坡道运行时,应适时使用制动机,防止超速,并不得熄灭发动机或采用空档溜放。 作业车、轨道车联挂时,制动型式必须相同。联挂工作由专人负责指挥,联挂完毕后,必须进行全列制动试验,确认制动性能良好,方可行驶。编组运行时,应将功率大或重载车编在前,第一位车为本务机,各车司机间应加强联系。 作业车、轨道车内因生产、生活用火时,必须采取防火措施。车内取暖时,应选用电加热取暖或有安全的取暖炉。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取暖炉。 作业车或轨道车封锁区间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行车调度命令运行。 任何口头承诺均不能作为行车凭证。特别是在车站分股道占用施工时,若要进出道岔或转线时必须得到车站值班员的书面确认。 加强运行车况状态的过程控制,定期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作业车、轨道车司机应按机械设备管理规定做好日常保养。逐天填写运转记录。 存放于各车站的机械车辆要服从车站值班员的行车调配。 在沿线停放的作业车、轨道车司机在值乘期间,严禁喝酒。 16.2事故隐患预防措施 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质量培训,对安全和质量意识单薄的人员加强教育,有事故苗头及时处理。特种作业人员(焊工、电工、起重工、机动车辆司机、登高作业、施工防护员等)必须经相关部门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方准上岗作业。特殊工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允许擅自离岗或让别人代替上岗。 防护员、联络员指定专人,必须由经过严格训练和考试合格的铁路职工担任。视觉、听觉有缺陷或语言不清楚者,均不得担任防护工作。 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每一分项、分部工程开工前,安检工程师向队安检员、队安检员向各工班兼职安全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不能以施工方案代替安全技术交底。 不断改进施工生产工艺,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促进生产发展,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大大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保证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极大地预防、消除事故隐患。 施工用电时,要做到绝缘良好并有接零、接地等防触电保护措施,并经常检查教育作业人员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不得随意破坏,拆卸和废弃。 在机柱上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安全带应系扎在不会滑出的主体结构上, 夜间施工时,进入作业现场人员必须穿反光防护服装。施工前由专人负责检查确认照明设施配备齐全完好,作业车辆状态良好,运转正常。 防护使用的移动信号、施工使用的信号标志、封锁使用的移动停车信号及其设置等均按《安规》和《技规》、《行规》等有关规定执行。 对接触网所有的下部工程(直埋式支柱、拉线基础、杯型基础、钢柱基础、锚板埋设)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在基坑内光电缆等地下埋设物的按电务等相关部门的要求进行排移或防护,且均应做好详细的隐蔽工程记录。 电力线路遇到压力容器、易燃易爆设施时,施工中禁止用明火及金属撞击引起爆炸事故。必要时根据设计要求变更径路,保证满足铁路新技规和设计要求。 在线路施工时,如不知来车方向,应用喇叭连续发出警报信号,并注意倾听和了望,发现来车,应急速奔向列车用信号旗(灯)显示停车信号,并将响墩放置在能赶到的地点,迫使列车在故障地点前停车。 16.3保证设备材料运输安全措施 采用汽车运输材料、设备时,由专职司机专车负责运输,装载的材料、设备严禁超重、超高。 用轨道车辆运输材料、设备时,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力车连挂进行运输,每个车必须保证有两个专职司机,装载的材料、设备严禁超重、超高、侵限。并用专用工具进行加固防护,派专人进行看守,确保通讯畅通。 工地材料设备二次搬运须合理配备人员、工具用具,清理现场,做到堆码整齐、摆放平整。 16.4防火、防爆、防盗措施 建立健全义务消防组织,并根据本单位生产性质、建筑结构、用火用电、物资设备等方面的特点,利用各种场合,采用各种形式(广播、办报、防火标语、文艺节目)进行防火宣传,普及消防知识。加强消防工作,落实“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工作方针。 结合本单位实际,施工期间定期进行巡逻和防火安全检查。重点检查用火用电设备、易燃易爆品、仓库、职工宿舍等。对检查出的火灾隐患,限期按照“三定”措施进行整改(“三定”即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时间、定整改负责人)。节假日对重点防火部位派专人值班保卫,以防发生火灾。 制定防火安全措施。严守安全操作规程,注意生产生活用电、用气的安全,避免责任事故的发生。特别在节假日期间应提高警惕,严防犯罪分子纵火破坏。 遵守经理部制定的防火安全措施,严守安全操作规程。 注意生产生活用电、用气的安全,避免责任事故的发生。在节假日提高警惕,严防犯罪分子破坏。 定期对消防器材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定期对义务消防队员进行防火知识培训,提高灭火能力。 及时组织人力,消除“三库”库内库外的杂草以及易燃物,严禁在库内外放火烧荒,严禁使用不合格的电热褥,生活区严禁使用电炉。 节假日坚持领导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做好交接班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发电机房、仓库、工棚等重点部位要加锁并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和报警设备。 机房、仓库、工棚及集体宿舍应有防火负责人和消防器材、用具及标志。 在易燃、易爆场所作业,必须执行防火审批制度。 当发生火灾时,应先断开电源,截断火路,并及时拨打119报警,组织人员扑救。 使用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时,应站在上风方向,并带好防毒面具。 施工中需用汽油、苯、丙酮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和其它用途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并有事故处理应急措施。 定期对消防器材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定期对义务消防队进行防火知识培训,提高灭火能力。及时组织人力,清除库内外的杂草以及易燃物,严禁在库内外放火烧荒,严禁使用电热褥(毯),生活区严禁使用电炉。 施工区段内发生的各类案件,必须及时向项目经理报告,并向属地公安机关报案,积极配合公安部门的工作。 对施工用贵重物资、设备要加强管理,防止丢失和盗窃,除建立管段巡守制度外,还要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和报警设备。 加强对民工队伍的管理。项目经理部对参加施工的民工进行审查、登记、申报临时户口,以及岗前培训和法制教育。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服从当地政府检查指导,维护工地治安。 对玩忽职守或违章操作,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火灾事故,要坚决追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对管理不善、执法不严、防范不利而发生较大火灾、盗窃、破坏等案件,有关领导要承担相应责任和处罚。 16.5雨季及夜间施工安全措施 16.5.1雨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加强雨季施工的组织领导,项目经理部及各作业队、各工地必须相应成立雨季施工防洪领导小组。 认真做好防洪抢险物资的储备工作,做到防洪抢险物资、器材到位。 组建防洪抢险队伍,密切注意当地气象台站的天气预报,坚持昼夜值班。 雨季施工,要严格控制基坑开挖数量,对于开挖的基坑要及时立杆整正和浇注。 基坑开挖可采取整体菱形防护板支撑及扣轨等措施,防止基坑坍塌危及线路及行车。 施工要切实保护好既有防洪设施,如有损坏,立即予以恢复,发现基坑坍塌或线路状态有变动等情况,立即采取抢修措施并积极与工务或有关部门联系。 巡回检查中发现的水沟堵塞,杆坑积水要及时予以疏通排除。 所有机械棚要搭设严密,防止漏电,机电设备要采取防雨、防淹、防陷等措施,并安装接地安全装置。 雨后要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掌握变化幅度,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前,要了解近日天气情况,尽量避开大雨,现场操作地点需备适量塑料布,以备浇筑时突然遇雨进行覆盖。 16.5.2夜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夜间施工时,应根据作业内容,制订周密的安全措施,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所有参加夜间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夜间作业安全措施,安检人员进行监督、检查落实。 进入作业现场人员必须穿反光防护服装。施工前由专人负责检查确认照明设施配备齐全完好,作业车辆状态良好,运转正常。 当晚作业使用的工具、材料提前在白天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发现有质量问题的及时更换。 夜间施工必须加强防护,必要时增加信号传递员,保证施工地点与防护人员联络畅通。 夜间施工作业必须由作业负责人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并随时与防护人员保持联系。 夜间施工作业结束后必须对作业现场认真检查,确保线路畅通。 制度保证:认真落实国家、铁道部、建设单位及上级的各项安全指示精神,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制度,增强全线参战职工的安全责任,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确保安全生产有条不紊的进行。 经济保证:加大安全资金的投入,配备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完善各项安全设施,严格落实奖惩兑现工作,为安全工作提供坚强的物质保证。 17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7.1安全管理制度 17.1.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在全体员工中开展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指挥部每月、项目经理部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总结上季(月、周)安全生产情况,布置下季(月、周)安全生产措施,并在例会上学习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坚持每周不少于两小时的班组周一安全学习活动,学习安全操作规程,总结上周安全生产情况,研究本周生产安全措施。 对农民工或新工人进行上岗前的技能和安全基本知识培训教育,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并以“师带徒”的形式在实践过程中熟练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对特殊工种工人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能上岗操作。 参加施工的人员,具有劳动安全管理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接受安全技术教育,熟知和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操作。对于从事电气、起重、建筑登高架设作业、压力容器、焊接、机动车驾驶等特殊工种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获得《安全操作合格证》后,方准持证上岗。 17.1.2施工申报审批制度 对要点施工的作业项目,须向建指、监理提前上报施工计划、施工组织方案和安全保证措施,待经过监理、建指的逐级审核和审查,最后经建设单位批准后方能进行施工。 17.1.3施工安全防护制度 施工时,建立三级防护制度,即:调度中心设施工调度员,车站设驻站联络员,施工现场设现场防护员和专职安全员。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通讯畅通,防护到位,确保施工和行车安全。 17.1.4安全协议制度 施工前,与设备管理单位和行车组织单位分别签订安全协议书。安全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施工责任地段和期限、安全防范内容和措施、结合部安全分工、发生责任行车事故的处罚办法、安全监督配合费用等。 17.1.5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 指挥部制定各级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并落实到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把确保行车安全放在首位,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措施到位,管理到位。 17.1.6作业票制度 每次施工前一天,由技术负责人对有关人员下达作业票,作业当天,作业人员应提前到达现场,对自己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