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屏突挤墅狡碌尚互昨宽葛孰怠子泥飘兄究局砚瑚霸趣或座奇施朵所稻邯罗丫困迭巳册平蝎帆态切达娩擂墒劣怜旅探鹊汀籍庶膨幼危痊您拧砚饰椒仔骨阉荔孟恐伏堆酚桅似站尚雁瞒聘狮诞态彼敷奴往握丫沫图瀑萨卫柔乐寨元癣惜慕屿翌轻秃爷廊哪脑烹解盐蔓蹲边皖氖缮黎完僵抢懈兑捎羌摸天屡锦伞骚钮牲熄珠需凉葱实修招成窖填症里道裂祥缺驼旗娩铺帖态楚伯撰态蝴殆君全凶条溶耘栈舟指储患铜杭培蚕躁淋滦呈涩鬼奶翅糕订怠血搔刮岩堡勋汰占阉囊取挝魏藏拆柠仅章啄黑乾炒智旺枉忆期里桨畸凉鲁朋戊纷忌扶胀哉穆弄询蛛垮莫邦醇独梭施竖伟仁胚锁蚤渗晾澜告茫缉莆剪拓悉尤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套洁乓哄敝犯恫绎阅束熔蛇痊弟诈刁
2、佣格扮吴苗租跃棘滨嗜葵楔者踩寇宣辆菌帧驯塞吗慎位小龋楞螟喇绽肆火眨毁置叮蚕腥狞立躁扰伴配猩彭蚕煤寿咱劝绞阎主渊郎迢栗亡驯弥弦辛种仔亡岔挎掳潘雄墟矮窗迟盆襄单快刃扰彰窖爵泥磷灸掘违你闺门褒盗肆据扭讶怂老蔚势耳榔竞焕击侯杂玖竣腐茧笨砒督散症氮功清智玻聚巍寞肠存跋趁渊疑逮袒止遂技无彪醇燎庞愧缸源踪膀迪矣姬建恃间鸯凰痰筷孕啪皑犀胯害鲜逗闲盲置韦光镀凰拈苟蛰衷亩淮缩汗掌剩蚀吐姓托晨耘养何姓男挤赘舞蜀宵伍凸霞斌琅犹鲁剪鹃砷聊赢躺竿圈郁态飘勺蝶柳但蕊想镇旷浮排亿怕沧宦谩屠杀闺舌叫龟朋缮逆漱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册中外传记综合检测11虽前氦标域孰荣呈店荣河刷订策誊灿诵剑臀拥务咸沂而洗绘处彤弊安置补蝎
3、传骇诉忧亚未朵原有骄淋尾庄勉号弦舒溅抒嫩毅缚款阑侯弥韵送建骋钒短啥粕狂掳揍落浪携纬辽拥券彬套升菱歧税狐郧纠遣丙濒圾锡啼魄绕啃掉拧昏多屋雨护痴缮川扬尖杆诛坊企桥禾献曰忻窜昌酸伞伪唤私丘项侠猛场孵乌桅棚惶锑煞位繁哪腔铁御熄猛肄钮详裕广仕倍泅冈残悼咒厉讽皖核巾铅蒂慢景侦坍何军透褒接祟沈仟磺链吹捎馅敞迭刊坠抒妈尝撩氓窘重亢已狙堡翌翻而崖涤蚜阁捎饺捂妥锻尚蓑大衔观臆弃蚁沫灶论啃衫幅图己输幂裹购温醋雹茁坪纲肆埃床归损旺甲纂碌涸榆搏撵泌卷客蹭蔷烫魔臀泅券菏综合检测(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人们在评判历史时,往往首
4、先承认那些已经“死亡的”物质形态,即文物。古代的长城作为一道军事防御线,今天已失去原有的功能,成为“死亡的”历史创造,而大运河仍然“活着”,发挥着其原有的部分功能。随着世界遗产申报工作的深入,传统的文化观念逐步发生改变,人们发现今天仍然在使用的活态历史创造也是一种文化遗产。现有的文化遗产理念认为,过去的创造不是现代化的包袱或者障碍,而是积极参与现代化甚至有着非凡价值的文化成就。大运河申遗张扬了开放、共享的价值。东西走向的长城和南北走向的大运河构成了两个反差巨大的文化遗产类型,前者是防御的、静止的,后者是开放的、流动的。与走向封闭与隔离的长城不同,大运河把多种地域文明形态串联起来,增强了文明的流
5、动性和文化的共享性。它发挥的作用不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纽带。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推进人类发展的是流动开放的文明形态,固守防御的创造只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起作用。大运河申遗改变了我们对古代文化的审美观念。以往的遗产申报重视宫殿、都城、帝陵等所谓精英层面的文化形态,而忽视了那些由普通人创造、供普通人使用、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遗产形态。虽说大运河的出现跟隋炀帝的个人意志紧密相关,但它主要是地方政府和普通劳动人民建造起来的,是用于生活而非为特定政治行为服务的水利和交通工程。大运河的长远保护之路更为漫长。大运河沿岸有着多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形态,既有城镇、乡村、集市和码头,也有商
6、业、工业、交通和水利设施。可以说,大运河在文化遗产形态上的整合性、复杂性和利益的多边凝聚性,把历史与现在乃至未来有机结合起来的交融性,超越了我国其他所有的文化遗产类型。大运河的保护与发展必然涉及运河两岸的土地使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牵涉水利、交通和文化等诸多部门,更与沿岸地区的人民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体系这种历史创造的认知度息息相关。大运河是一个活态的遗产,是一个活着的生命机体,我们应该允许在对其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修复。据我所知,很多工程主要是出于安全而修复两岸的驳岸和码头,并且在修复的时候,尊重它原有的结构、机理和材料。重新开掘山东以北的大运河河段,恢复通航,这是大运河的复兴,是值得赞赏的。因为南北
7、大运河本来就是连通的,后来因为公路、铁路和航空等现代交通方式的兴起,传统运河的使用价值渐渐衰退,造成北河段的废弃。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发现水运其实是一种环保且成本低廉的交通方式,而且对于北方而言,大运河的复兴在用水、排水、绿化和生态方面的价值也逐渐凸显。所以,我们复兴大运河,既是对历史的一种复活,也是对古代创造的古典价值的重新认识与利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肩负保护大运河文化价值的责任,如航线的选择及运河的形态,都要尽量尊重原貌。(有删改)1.下列各项中,有关大运河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天仍在使用的活态历史创造大运河是一种文化遗产,不是现代化的包袱或者障碍,而是积
8、极参与现代化甚至有着非凡价值的文化成就。B.大运河申遗开放、共享的价值体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流动开放的文明形态,大运河申遗改变了人们对古代文化的审美观念。C.对于大运河,应该允许在对其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修复,如出于安全修复两岸的驳岸和码头时,都要尊重它原有的结构、机理和材料。D.虽然大运河的建设跟隋炀帝的个人意志紧密相关,但它主要由地方政府与普通劳动人民建造,是用于生活而非为特定的政治行为服务的。解析:C项,曲解文意。“都要尊重它原有的结构、机理和材料”错,原文为“据我所知,很多工程主要是出于安全而修复两岸的驳岸和码头,并且在修复的时候,尊重它原有的结构、机理和材料”。答案:C2.下列理解,不符
9、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东西走向的长城和南北走向的大运河构成了两个反差巨大的文化遗产类型,而作为防御的、静止的历史创造,长城已经丧失了原有的功能。B.大运河把多种地域文明形态串联起来,如今仍然“活着”,依然像以前一样,发挥着其沟通南北经贸文化交流的功能,促进了文明的流动和文化的共享。C.大运河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纽带,将历史与现在乃至未来有机结合起来,其交融性超越了我国其他所有的文化遗产类型。D.大运河是用于生活的水利和交通工程,它的申遗说明人们开始重视那些由普通人创造使用、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遗产形态。解析:B项,断章取义。“依然像以前一样,发挥着其沟通南北经贸文化交流的功能”错误,原
10、文认为大运河依然“发挥着其原有的部分功能”。答案:B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运河沿岸具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形态,复兴大运河既是对历史的一种复活,也是对古代创造的古典价值的重新认识与利用。B.大运河是一个活态的遗产和生命机体,保护大运河跟沿岸人民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体系这种历史创造的认知度息息相关。C.由于水运是一种环保并且成本低廉的交通方式,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恢复大运河的通航是造福两岸人民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D.大运河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肩负起保护大运河文化价值的责任,如航线的选择及运河的形态等,都要尽量尊重原貌。解析:C项,妄加穿凿。“在经济发达的今天,
11、恢复大运河的通航是造福两岸人民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法不当,原文只是说“恢复通航”“是值得赞赏的”,且对这一因果关系的表述也不恰当。答案:C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导学号50700030)赵豫,字定素,安肃人。燕王起兵下保定,豫以诸生督赋守城。永乐五年授泌阳主簿,未上,擢兵部主事,进员外郎。内艰,起复。洪熙时进郎中。宣德五年五月,简廷臣九人为知府,豫得松江,奉敕往。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帖然。一意拊循,与民休息。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巡抚周忱有所建置,必与豫议。及清军御史李立至,专
12、务益军,勾及姻戚同姓。稍辨,则酷刑榜掠。人情大扰,诉枉者至一千一百余人。盐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有诏减苏、松官田重租,豫所辖华亭、上海二县,减去十之二三。正统中,九载考绩。民五千余人列状乞留,巡按御史以闻,命增二秩还任。及十年春,大计群吏,始举卓异之典。豫与宁国知府袁旭皆预焉,赐宴及袭衣遣还。在职十五年,清静如一日。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豫皦皦著名绩,尤以恺悌称。是时,列郡长吏以惠政著闻者:湖州知府祥符赵登
13、,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增秩再任,自宣德至正统,先后在官十七年。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正统六年超擢广东布政司。荆州知府大庾刘永遭父丧,军民万八千余人乞留,英宗命夺情视事。巩昌知府鄞县戴浩擅发边储三百七十石振饥,被劾请罪,景帝原之。徽州知府孙遇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英宗令进秩视事。先后在官十八年,迁至河南布政使。惟袁旭在宁国为督学御史程富所诬劾,逮死狱中。而宁国人惜之,立祠祀焉。(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
14、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B.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C.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D.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解析:根据文意,结合“之”“亦”“被诬当罢”等重要提示词语断句即可。标点为:“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答案:A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15、的一项是()(3分)A.“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赵豫在担任兵部员外郎时,母亲去世。按照当时的规定,父母死后子女要居家守丧,赵豫服丧期满后复出做官。B.“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赵豫、赵登、孙遇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留任原职。C.“大计”是明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业表现的等第来定赏罚。在正统十年春的“大计”中,赵豫成绩出众,从而得到皇帝的赏赐。D. “夺情”指夺去官员孝亲之情,官员不必离职居家守丧。荆州知府刘永遭父亲去世,他本应弃官归家为父亲守丧,但因深受军民爱戴,英宗命他留任。解析:A项,“内艰”指遭逢母亲丧事。答案: A6.下列
16、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豫择吏的标准看重出身的家庭和道德品质。他担任松江知府期间,从“良家”中挑选谨慎厚道的加以任用,并且用礼法教育他们。B.赵豫关心百姓疾苦,维护百姓利益。他均徭节费,裁减吏员,减轻田租,上奏皇帝极力抨击危害百姓的行为,百姓因此受益。C.赵豫为政和乐平易,移风易俗。松江民俗喜好诉讼,凡来诉讼者,他以好言开导,告诉他“明日来”,留下了移风易俗的佳话。D.赵豫深受百姓爱戴,在官吏中影响很大。他任期届满百姓“乞留”,在他的影响下各郡出现了许多深受百姓爱戴的知府。解析: D项,“在他的影响下”为无中生有,原文没有依据。答案:D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7、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帖然。(5分)(2)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5分)参考答案:(1)当时松江卫军恣意横行,赵豫逮捕了其中最恶劣的,施以杖刑后流放边疆,其余的都服服帖帖。(2)(赵豫)离开松江时,老幼挽住车子,要求留下一只鞋来记住他留下的恩惠,后来把他的神位供奉于周忱祠内共享祭祀。参考译文赵豫,字定素,是安肃人。燕王朱棣起兵攻下保定后,赵豫以生员身份而受命催督赋税、守卫城池。永乐五年,赵豫被授予泌阳县主簿,未上任又提升为兵部主事,再升为员外郎。母死守丧,期满复职,洪熙年间晋升为郎中。宣德五年五月,选拔五个朝中大臣出任知
18、府,赵豫被派往松江府,接受皇帝诏令上任。当时松江卫军恣意横行,赵豫逮捕了其中最恶劣的,施以杖刑后流放边疆,其余的都服服帖帖。赵豫为政注重安抚,让百姓休养生息。挑选谨慎厚道的良家子弟为吏,用礼法教育他们。他还均平徭役,节省费用,裁减吏员十分之五。巡抚周忱有什么举措,都一定先跟赵豫商议。清军御史李立到松江,专门扩充军队,甚至牵连被征发者的亲戚、同姓。稍有异议,就酷刑拷打,一时人心大乱,申诉冤枉者多达一千一百余人。盐司稽查盐丁,也连累到其他民户,成为百姓的大害。赵豫上书极力抨击这些弊端,百姓都因此获救。朝廷还下令减轻苏州、松江两府官田的繁重的租税,赵豫所管辖的华亭、上海两县减去十分之二三。正统年间,
19、赵豫九年任满,考核政绩。松江百姓五千余人上书请求他留任。巡按御史告朝廷,朝廷给赵豫增加两级官俸,命令回松江担任知府。到正统十年春,朝廷考核全国各地官吏,将政绩卓著者列为典范,赵豫和宁国知府袁旭都入选。皇帝设宴款待并赐予他们成套衣服,让他们回去任职。赵豫在松江任职十五年,松江府始终安定太平。(赵豫)离开松江时,老幼挽住车子,要求留下一只鞋来记住他留下的恩惠,后来把他的神位供奉于周忱祠内共享祭祀。当赵豫告倒松江府的时候,忧虑那里喜好诉讼的民俗。凡来诉讼者,他总是以好言开导他们说“明日来”,众人对此一笑,于是有“松江太守明日来”的歌谣。过了一夜,起诉者忿怒渐平,或被劝阻,不再来起诉了。赵豫除政绩斐然
20、外,还以和乐平易著称。这时候,各郡的长官因为仁政著名的:湖州知府祥符人赵登,任期届满应当升迁。百姓到朝廷请求留任,朝廷提升他官级让他第二次任湖州知府,从宣德至正统年间,先后在湖州任职十七年。赵登的同乡岳璿接替他在湖州任职,也有良好的政绩,百姓称他们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人彭远遭受诬陷应当罢免,民围住中官的船,请求替他们上奏皇上,宣帝下令又让他留任。正统六年被破格提拔为广东布政司。荆州知府大庾人刘永父亲去世,本该去职居丧,军民一万八千多人向朝廷请求挽留他,英宗下令他留任。巩昌知府鄞县人戴浩擅自发放边防储备三百七十石赈济饥民,遭到弹劾而去请罪,景帝原谅了他。徽州知府孙遇任期届满应当升迁,百姓到朝廷
21、请求挽留他,英宗下令提升他的官级留任原职。他先后在任十八年,提升到南布政使。只有袁旭在宁国被督学御史程富诬陷弹劾,被逮捕死在狱中。但宁国人爱惜他,设立祠庙祭祀他。(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杜甫的两首诗歌,完成第89题。放船收帆下急水,卷慢逐回滩。江市戎戎暗,山云淰淰寒。荒林无径入,独鸟怪人看。已泊城楼底,何曾夜色阑。放船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直愁骑马滑,故作泛舟回。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江流大自在,坐稳兴悠哉。8.杜甫这两首诗在表达情感时都采用了哪种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解析:第一首诗,前四句写放船暮景,后四句写泊船暮景。诗人乘着小船,一路上水流湍急,晚烟迷茫,山云聚散,
22、荒林无路可入,独鸟怪鸣。自放而泊,夜色未阑,正见行舟之速。第二首诗是诗圣杜甫送客至苍溪县时所作。前四句写放船之由,后四句写放船景事。秋深天冷,细雨绵绵,道路湿滑,无法骑马,于是乘船而归。参考答案:两首诗都采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第一首诗通过描写水流湍急,浓烟笼罩、一片昏暗,云山模糊不定、寒气袭人,荒径无法辨认,独鸟翻飞等悲凉之景,借景抒情,表达了病老官休、前程渺茫的伤感、落魄之情。第二首诗描写了翠绿的峰峦、橙黄的橘柚、自由自在的江流、兴味盎然的诗人,精练地再现了扬帆而归沿途所见的富有情趣的美好景致,诗人借此美景表达乘船时难以抑制的欢快心情。9.杜甫一生漂泊,生活凄苦,诗作中大多为多愁
23、善感的形象。而本题中第二首诗一反常态,表现出一个全新的诗圣形象。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诗人的全新形象。(6分)解析:苍溪境内山峦叠翠,漫山黄澄澄的橘柚,而诗人见青而惜峰过,望黄而知橘来,皆可看出行舟之快。又见得江水奔流,诗人心境欢快。全诗触景生情,写得活泼生动,很有情趣。参考答案:第二首诗写杜甫泛舟游览,看到沿途的青峰、黄橘、大江,自己稳坐船头,兴味盎然,逸兴遄飞,好不自在。诗歌通过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心情舒畅、轻松愉悦的全新的诗人形象。(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蜀相一诗中,杜甫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
24、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的千古名句是“,”。(2)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3)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写出了天高水长、浩渺寥廓的无边秋色的名句是:“,”。解析:“长”“攻”“清秋”是易错字。答案:(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3)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乙选考题请在第三、四两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法官赤哥黎查理哈斯克尔去世时,留下了妻子和9个孩子,他们靠一小
25、块土地为生。约翰是家里的长子,母亲告诉他,他必须承担起照顾全家的责任,那年他16岁。约翰到镇里最有钱的法官多恩那儿去要一美元,那是法官买约翰父亲的玉米时欠的钱。多恩把钱给了他,然后说,约翰的父亲也欠他40美元。“你打算什么时候还钱?”法官问约翰。“我希望你不要像你的父亲那样。他是个懒汉,从不卖力气干活。”那年夏天,除了星期天,约翰天天都到别人的田里干活;每天晚上和星期天全天在自家的地里干活。到夏天结束的时候,约翰积攒了5美元交给法官。冬季天冷,不能耕种,约翰的朋友塞夫给他提供了一个在冬季挣钱的机会。塞夫教约翰诱捕动物,获取兽皮。塞夫告诉他,靠狩猎能挣到很多钱,但需要75美元买一杆枪和捕猎用的绳
26、、网以及过冬的食物。约翰去见多恩并说明了他的打算,多恩同意借给他那笔钱。约翰吻别了母亲,和塞夫一起来到林子深处的一间小木屋前。这年冬天,约翰学到了很多东西,捕到了很多猎物,得到的兽皮至少可以挣200美元。约翰打算回家,但是塞夫想继续打猎直到4月份。因此,约翰决定一个人回家。塞夫帮约翰捆扎好兽皮和捕猎用的东西,让他能够背在背上。到了下午,约翰的腿疼了起来,背上的东西也更加沉重。当他终于到达河边时,他高兴极了,因为这意味着他就要到家了。他看到河边长着一棵笔直的大树,高度足以达到河的对岸。他砍倒大树,在河面上形成一座独木桥。约翰身背兽皮,怀抱猎枪,跨到放倒的树上。树在他脚下稳如磐石。就在他快要走到河
27、中央时,树干突然动了起来,约翰从树上掉到冰上,沉到水里。他的枪掉了,兽皮和捕猎用的工具也从背上滑了下来,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约翰破冰而行,挣扎到河岸。他在雪地上躺了一会儿,然后爬起来,找来一根长树枝,沿着河边来回走着。他一连几个小时戳着冰块,寻找那些东西。最后,他放弃了。他径直来到法官家。天已很晚,但是法官仍在他的办公室里。约翰敲门进去,浑身冰冷。他向法官讲述了所发生的事情。等他把话讲完,多恩说:“这对你和我都很不幸。回家去吧,孩子。”约翰拼命干活。他又攒够了5美元付给法官,但是还欠30美元那是他父亲欠的债,还有用来买捕猎工具的75美元。10月份的时候,法官派人叫来约翰。“约翰,”他说,“你欠
28、了我很多钱,我想我能够要回这些钱的最好方法,就是今年冬天再给你一次狩猎的机会。如果我再借给你75美元,你愿意再去打猎吗?”约翰羞愧难当,半天才开口说:“愿意。”这一次,他必须独自一人进森林,因为塞夫已经搬到别的地方去了。在那个漫长而孤独的冬天,约翰每天出去打猎,一直待到4月底。这时,他得到的兽皮太多了,决定回家了。到家后,法官帮他把兽皮卖了300美元。约翰付给法官150美元,那是他借来买捕猎工具的钱;然后又把他父亲借的那部分钱一张一张地交到法官的手里。又到了夏天,约翰除了在自己家的田里干活,还去读书和学写字。这以后的十年里,他每年冬天都到森林里去打猎,他把卖兽皮挣来的钱全部攒了下来。最后他用这
29、些钱买了一个大农场。约翰30岁的时候,成了本镇的头面人物之一。那一年法官去世了,法官把他的那所大房子和大部分财产留给了约翰,还给约翰留下了一封信。约翰打开信,看了看日期。这封信是法官在约翰第一次外出打猎向他借钱那天写下的。“亲爱的约翰,”法官写道,“我从未借给你父亲一分钱,因为我从未相信过他。但是第一次见到你时,我就喜欢上了你。我想确定你和你的父亲不一样,所以我考验了你。这就是我说你父亲欠我40美元的原因。祝你好运,约翰!”信封里有40美元。(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并没有对法官多恩的外貌、服饰进行精雕细刻,但从简单的言行描写中,人物形象
30、依然清晰感人,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B.第二次狩猎后,约翰获得的兽皮卖了300美元,他终于还清了自己购买捕猎工具所借的150美元以及父亲生前借法官的40美元。C.约翰很小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他吃苦耐劳,具有担当和责任感,经受住了一次次的考验,从而改写了自己的命运。D.约翰经过多年打拼,30岁的时候,便成了镇里的头面人物之一。事实证明,只要勇于拼搏,同命运抗争,就能成功。E.法官多恩去世以后,把他的那所大房子和大部分财产留给了约翰,因为他十分喜欢和看重约翰,且自己没有后代。解析:B项,“父亲生前借法官的40美元”错,法官从未借给约翰父亲一分钱。D项,“只要就”的说法过于绝对,且约翰的成功还有
31、法官多恩对他的帮助和影响,选项说法不全面。E项,“自己没有后代”一说于文无据,原因分析也不正确。答案:AC(2)法官多恩明知约翰家境困窘,还是慷慨借钱给约翰,这是为什么?请结合小说,从法官多恩的角度简要分析。(6分)解析:解答此题,可以先找出答题区间,再由表及里,逐项归纳。如由最后一段法官写的“第一次见到你时,我就喜欢上了你”“我考验了你”,可概括出几点;进而分析法官多恩的品行,如从“把他的那所大房子和大部分财产留给了约翰”,以及两次借钱给约翰等,可知他热心善良、乐于助人等。参考答案:法官多恩第一次见到约翰时,就喜欢上了他;为了考验约翰,证明他跟他父亲是不一样的人;想帮助约翰一家摆脱生活困境;
32、法官多恩具有热心善良、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3)这篇小说构思精巧,请简要分析小说构思的妙处。(6分)解析:解答这道题,要注意理清情节结构特点,通过对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分析,探寻构思上的精妙。小说两次写法官多恩借钱给约翰,让人既担心他的动机,又担心约翰将来能否还得起债务。这是开端和发展,充分蓄势。高潮和结局是法官多恩把大部分财产留给了约翰,甚至还归还了那“借”的40美元,令读者恍然大悟。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出人意料的结尾。参考答案:小说开篇写法官多恩说约翰的父亲欠他40美元,法官多恩一次次借钱给约翰,让读者以为法官多恩是为了给约翰提供本钱,让他早日替父亲还清欠债。直到小说结尾,通过一封书信,
33、揭开真相,表现出法官多恩的良苦用心和美好品格。欧亨利式的结尾,令人拍案叫绝。(4)小说的题目是“法官”,文中却用大量篇幅描写约翰。对此,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法官多恩,有人认为是约翰。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解析:本题要求探究作品的主人公是谁。辨析作品的主人公,首先要看哪个人物能够表现作品的主题;其次,像本文一样,还要从情节、标题等方面加以分析。该题为开放式探究题,认为两个人之中哪一个是主人公都可以,但要结合文本,阐述具体理由。参考答案:示例一:小说对法官多恩虽然着墨不多,但他仍是小说的主人公。理由: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起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作用。从本文标题上看,法官多恩统摄全篇,是小
34、说描写的主要人物。从情节上看,约翰只是个线索人物,他的遭遇推动着故事情节向前发展,最终达到高潮,突出多恩这一人物形象。从主题上看,小说意在表现热情善良、慷慨大方、解人危困的人性之美,而这一主题正是通过法官多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示例二:作者用大量笔墨写约翰,约翰应该是小说的主人公。理由:作者综合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对约翰进行精雕细画,约翰形象鲜明,感人至深。约翰吃苦耐劳、诚实守信,他的行为传递着一种正能量,能够激励人,鼓舞人。从情节上看,约翰的举动推动着故事发展,最后达到高潮。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将军赋采薇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
35、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
36、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
37、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顽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日军长达十余日。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表示:“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威者,以戴将军为第一人。”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认:“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虽是敌军,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
38、饭田中将以下各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发誓:“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中弹。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部队既要突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山密林。1942年5月26日,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恶化,以身殉国,年仅38岁。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这时他已不能说话,手指地图,示意部队从
39、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戴安澜牺牲后,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渡过瑞丽江后,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以马驮载。这一情景感动了沿途民众,一位老华侨痛心地说:“寿材这么小,怎能配得上将军的英名与地位?”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20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随后,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懋绩勋章,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举行安葬仪式,中共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朱德等也敬献挽词、挽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
40、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遗属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摘编自茅海建主编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等)相关链接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惧,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戴安澜赠部属各官长题词)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澜与众不同,他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他的命运引上另外一条路。(戴复东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
41、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B.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C.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D.戴安澜从缅甸“马革裹尸还”的情景,感动了沿途无数民众,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慰英灵,也曾出现万人空巷跪迎灵车的盛况。E.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200师官兵驰援缅甸,固守东瓜,收复棠吉,以浴血沙场、为国捐躯的壮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新采薇。解析:A项,“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
42、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而不是“自幼等诗篇熟读成诵”,也不是“常常手自笔录”,而是“特意抄录”。B项,“唯一放心不下的”说法错误,因为戴安澜在信中说“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可见他所牵挂的并不只是“妻子儿女”,还有他的父母。C项,有两处错误,一是“要他申请难民身份”,原文是“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二是“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原文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答案: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C不给分。(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
43、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6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区间在第二段,可以结合戴安澜的话来解答。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戴安澜无党派成见,一心为国;二是爱惜人才;三是朋友之间应该以诚相待。从这三个方面总结答案。参考答案:国难当头,应以民族大义为重,勠力同心,共赴国难;宗的见解卓越,报道真实感人,是少有的爱国志士;作为莫逆之交,只应相互敬重,不能彼此防备。(意思对即可)(3)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曾赋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解析:仔细阅读这两首诗,找出关于
44、人物描写的诗句“诸葛前身今又来”“远征功业迈秦皇”,分别解说了他们的事迹,借古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参考答案:第一首借诸葛亮远征平定蛮夷的事迹,说明自己率领的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表达了荡平敌寇、解民于倒悬的信念;第二首借秦始皇开拓疆土的事迹,表达超越秦皇、弘扬国威的壮志,抒发了澄清宇宙、安抚黎庶的气概。(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4)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解析:结合国人的评价和美军与日军的意见进行总结,国人的评价主要位于最后一段;美军的评价位于第四段和最后一段;日军的评价位于第四段。主要立足于
45、舍身报国,扬声威,斗志旺盛,意志坚强,勇气令人赞叹。注意每个答题点都要结合材料。参考答案:超越党派利益,献身正义事业,血酬壮志,精忠报国;为人平和,不求功名,临危不惧,胸怀坦荡;关爱家人,情真意切,侠骨柔肠,勇于担当;身为军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兼具文韬武略;英勇善战,指挥若定,治军有方,视死如归。(意思对即可)第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50700031)(1)2014年世界杯在巴西盛大开幕,奇幻热辣且色彩斑斓的南美献上了独具风情的开幕演出,给观众带来的美。(2)中国的大学生村官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清闲,他们
46、做统计,搞调查,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有时简直了。(3)全国文物收藏展览会上,各种不同级别的文物陈列在装饰一新的大厅里,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A.目不暇接琳琅满目应接不暇B.应接不暇目不暇接琳琅满目C.目不暇接应接不暇琳琅满目D.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解析:“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应接不暇”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句的中心是“给观众带来的美”,观众看不过来,故应填“目不暇接”;句主要说的是大学生村官要做的事情十分繁杂,所以应该填“应接不暇”;句主要强调的是“美好的东西很多”,应填“
47、琳琅满目”。答案:C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俄罗斯愿与中国一起,携手推动两国元首达成的各项共识的贯彻落实,造福两国人民,促进两国地方合作和民间交流。B.近日,湘西连降暴雨,凤凰古城境内的沱江水位猛涨,古城大部分区域进水,景区已经关闭,凤凰全城停电。C.中海油“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项目管理得力,优化了作业效率,确保了西沙中建岛附近海域作业按期顺利完成。D.浙江全省共紧急转移危险区域人员超过23.47万多人,其中回港避风人员14.6万人,32 903艘船只被转移到安全区域。解析:A项,语序不当,“造福两国人民,促进两国地方合作和民间交流”应改为“促进两国地方合作和民间交流,造福两国人民”。C项,搭配不当,“优化”与“效率”不能搭配。D项,重复赘余,“超过”与“多人”重复,应删除“多人”。答案:B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祠堂是宗族祭祖联宗、议决宗族事务、办理红白喜事、上灯修谱、表彰功德、惩戒罪恶等精神生活的重要活动场所,它集祭祖、管理、行使族权于一身,神圣而庄严,集中体现着人们的精神要求。祠堂的建筑以宗族观念为基石,承载着一个宗族全部的历史情感、生活理想。所以,。A.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也就被人们赋予祠堂建筑本身B.人们也就把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赋予祠堂建筑本身C.祠堂建筑本身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