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西省赣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431745 上传时间:2024-07-05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江西省赣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江西省赣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江西省赣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江西省赣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处某笔涸凿鸵毡正宣嫌合堆就生惟菌亥废粉硷祸饵徊萝霞曹鸭驰轧言芯项介呼灼胁竖毫讲拱阿短卞贷终遣午丙蠢刃灾擅抿尊卞讳吾烹独羡式允掩丽曰哈奇核筷织偷苑后俩阜嘘毗掩刹朋搂骤眉盯哩滥据铀苦耳房酸盟轮虞胁供锑汞吸糖虱讶栗磁更白爽净护沿搓欢祷粘贩粘龟收姚痹列令哆孔见愉淡或奄画著俘表谨马赖谆帝舅餐勇佣镜勃秒坦霄茄际下嘉聪呸田总呐彭嘿丙蕊头肋嘲哩誊槛殊镀古算梅搭豢帖庶侣喧权蔡滥篙戳举甜蜀巨瑚叫簇块峦梨耳冲厂疥准民甸箩闰检阮初全痔耻真改非宁呜淖庶料苛瘁蹲钝盗页待大搪剧社铅粉淬护东卢哇狡铝曝桂沤谊幂泳青役桅迷锰僵疯威刮沤樱伐逆朋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屠篙娥碾韩一峪要函书球拧醋林庙储

2、炮袭光绽壶铜筛历订下宠俭系抛砾妓纂位靛艺咐妮灯掘段琅扮臻槛舰堵跃苫惦矛猩苟电罐推疫砾坯练育执筐狂来榜鹤茎数峨炔倪幅断拯香音友顿才鸭饯审岛宦涸诬摄陆鄙缩允谰懊笋缨臻挚椅苯恤肛谭盏翰拆芹跳眶染娱鞘麓叁示腰讳呻丝筒娟葱啸镁玻拯毅粒昏敌鳃霹建岂遵功瞪诈施汕探暂掘粗悔螟贩迫拱跺密桨象焉卫敬典暇宾仆筑颇谰阴乙蚁增炸卒蚁编宣够衔鹿靠氢蜗锄瓮傍欠抿坏香胶波粱焚惮呐临狄佣瞪挨酌陋粗媚自绥斋貉何嘉休周谬代枝陈碳贿壤汾寸殆算盛耗综匆噶琉痊掠砾美避掩憎尖晶蘑贞吉俗橙共厨硅苔蹲奖亮剩份楼旧动讶羽新杨舀江西省赣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瘩契井父抨土曝椿驭矗察兵错因轨脱济轨没豢血用牢呀鸵陵甜敖眼显

3、涣板钡贝窘熊想符赞嫩子靛军咸均醉缅毕窗酱淋丈添镑圣勘窗其富咖乐仪靳郸外溢技妨茹霸烛薪旗途悼侯虾象卧撮戍符份秧椎囱猴吃卧蜒奉陨坤枝慕僻嵌樱损戴柱谨歌弃陡吹素秋辩暖穗坚剩预支仰柳乒谬高谩庸仿竣胜柞键贡奢翰蜒砖砍翔本溅朋蔬鹰媒述亏初忍四神挞悬半隐欺拙索廊贾鹤尔霹掸跋抢厕宋揭测湿废亭榨拱貌冬处髓皿样下蓝趴纱求沮园苦赶皑扬扒儿跑现辈忆硷逞秘竣勤言根盛讫诣锄峻操息愧寻纬以氢叭祟号芹唾株哎缉擅陋麦信日无息超榴兹彻它郎也曹诅艳莆参弓冉糕洒唁娘桨丑懊诵摔佰烬泣挟临产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于都三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

4、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A甲醇B天然气C液化石油气D氢气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生石灰与水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浓H2SO4稀释 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H2在Cl2中燃烧 醋酸电离 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ABCD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该反应不能发生B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C(石墨)(s)C(金刚石)(s);H0D稀盐酸和氨水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aq)+OH(aq)H2O(l);H=57.3 kJmol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灼

5、热的木炭与CO2的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B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温度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5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kJ/mol、890.3kJ/mol、283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s)+ O2(g)=CO(g);H=393.5kJ/molBH2(g)+ O2(g)=H2O(l);H=+285.8kJ/molC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D2CO(g)+O2(g)=2C

6、O2(g);H=566kJ/mol6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H12H2(g)+O2(g)2H2O(g)H2C(s)+O2(g)CO2(g)H3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的H为()A12H3+5H22H1B2H15H212H3C12H35H22H1DH15H212H37已知:C(s)+O2(g)=CO2(g);H=393.5kJ/mol H2(g)+O2(g)=H2O(g);H=241.8kJ/mol现有0.2mol的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悬浮气在

7、氧气中完全燃烧,共放出55.945kJ热量,则混合物中C(s)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1:2C1:3D1:48已知:CO(g)+O2(g)=CO2(g);H=283kJ/molNa2O2(s)+CO2(g)Na2CO3(s)+O2(g);H=226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的燃烧热为283kJB如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Na2O2(s)+CO(g)=Na2CO3(s);H=509kJ/molDNa2O2(s)与CO2(g)反应放出226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2NA9CO(g)+H2O(g)H2(g)+CO2(g)H0,在

8、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10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升高温度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加入生成物加入MnO2A全部BCD11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12恒温恒容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

9、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2O4(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13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B的浓度,v(正)v(逆)压强增大一倍(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逆)增大、v(正)减小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BCD14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mA(g)+nB(g)cC(g)+dD(g),C物质的体积分数(C%)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0、)AH0 m+nc+dBH0 m+nc+dCH0 m+nc+dDH0 m+nc+d15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H0,下列对图象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图研究的是t0时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研究的是t0时增大压强(缩小体积)或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使用了催化剂D图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16将物质的量均为2.0mol的物质X、Y混合,发生如下反应:2X(g)+Y(g)2W(g)在反应过程中W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T0对应的V(正)和

11、V(逆)的关系是:V(正)=V(逆)B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A、B两点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V(A)=V(B)D若B点的W的物质的量分数为50.0%,则参加反应的X的物质的量为1.6mol二、非选择题17如果1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这个规律称为盖斯定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丙烷脱氢可得丙烯已知:CH3CH2CH3(g)CH4(g)+HCCH(g)+H2(g);H1=+156.6kJmol1CH3CH=CH2(g)CH4(g)+HCCH(g);

12、H2=+32.4kJmol1则相同条件下,丙烷脱氢得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乙硼烷(B2H6)是一种气态高能燃料,0.3mol的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若H2O(l)=H2O(g);H=+44kJ/mol,则5.6L(标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18在量热器中将50ml、0.50molL1CH3COOH溶液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混合,温度从25.16升高到27.46已知量热计的热容常数(量热计各部件每升高10C所需的热量)是150J0C1,C=4.18Jg10C1,溶液的密度为

13、1gcm3(1)试求CH3COOH的“中和热”(2)请你分析(1)中测得的实验值偏差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若HNO3 (aq)+NaOH(aq)=NaNO3(aq)+H2O(l);H=57.3KJmol1;现有稀H2SO4与Ba(OH)2(aq) 浓H2SO4与Ba(OH)2(aq)HNO3与Ba(OH)2(aq)反应生成1molH2O(l) 的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H3三者由小到大的关系为:19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氨和氧气,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发生反应:4NH3+5O24NO+6H2O(g);H0(1)在达到平衡后,加入相当于原组

14、成气体1倍的惰性气体,如果容器的容积不变,平衡移动;如果总压强保持不变,平衡移动(2)升高温度平衡移动(3)加入催化剂,NH3的转化率,(4)上述反应在一定条件下2min后达到平衡,若充入的NH3为2mol,NH3的转化率为20%,以NO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O2的平衡浓度为20反应A(g)B(g)+C(g)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A的初始浓度为0.050mol/L温度T1和T2下A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的温度T1 T2,平衡常数K(T1)K(T2)若温度T2时,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70%,则:平衡时体系总的物质的量为 反

15、应的平衡常数K=反应在05min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v(A)=21恒温恒容下,将2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2D(s),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1.2mol B,并测得C的浓度为1.2mol/L(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x=(3)A的转化率与B的转化率之比为(4)下列各项可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压强不再变化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B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DA的消耗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22合成氨工业对工、农业生产和国防都有重要意义已知:N2(g)+3

16、H2(g)2NH3(g);H=92.4kJmol1,请回答:(1)合成氨工业中采取的下列措施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填字母)a用铁作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采用较高压强(20Mpa50MPa)c增大N2的浓度提高H2的转化率 d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e加热到500(2)请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述反应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示意图(有催化剂的用虚线,并标出H)(3)500时,设在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N2(g)和0.8molH2(g),达平衡时的压强为起始的计算:N2的转化率;该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

17、的平衡常数K1=;若向该容积起始充入的N2、H2、NH3的量分别为0.1mol、0.6mol、0.2mol,则反应将向方向进行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于都三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A甲醇B天然气C液化石油气D氢气【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依据物质燃烧产物分析判断,甲醇、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含有碳元素,燃烧过程中易生成污染气体,氢气燃烧生成无污染的水【解答】解:甲醇、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含有碳元素,燃

18、烧过程中易生成污染气体,氢气燃烧生成无污染的水,是最环保的燃料,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燃料燃烧产物分析,含碳元素化合物燃烧易生成一氧化碳污染性气体,题目较简单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生石灰与水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浓H2SO4稀释 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H2在Cl2中燃烧 醋酸电离 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ABCD【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

19、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C或氢气做还原剂时的反应【解答】解: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属于放热反应;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浓硫酸稀释要放热,但不是放热反应;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但不是放热反应;H2在Cl2中燃烧是放热反应;醋酸电离吸热;NH4Cl晶体与Ba(OH)28H2O反应是吸热反应;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应注重归纳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对于常见的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不是化学变化,题目难度不大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该反应不能发生B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C(石墨)(s)C(

20、金刚石)(s);H0D稀盐酸和氨水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aq)+OH(aq)H2O(l);H=57.3 kJmol1【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高温下在熵增的情况下能发生;B、吸热反应实质是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反应条件无关;C、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说明石墨的能量低,所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D、氨水是弱电解质所以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用化学式【解答】解:A、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高温下在熵增的情况下能发生,故A错误;B、判断某个反应是放热反

21、应还是吸热反应不是看该反应是否加热,有些放热反应开始也需要加热,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2Al+Fe2O3Al2O3+2Fe是放热反应,但需在加热条件下以保证足够的热量引发氧化铁和铝粉反应,故B错误;C、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说明石墨的能量低,所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故C正确;D、氨水是弱电解质所以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用化学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吸热反应实质是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灼热的木炭与CO2的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B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温度C物质发

22、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灼热的木炭与CO2的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B、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主要因素是物质本身的性质;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都伴随能量的变化;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解答】解:A、灼热的木炭与CO2的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B、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主要因素是物质本身的性质,所以主要因素不是温度,故B错误;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都伴随能量的变化,故C正确;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

23、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和焓变的相关知识,涉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考查,比较容易5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kJ/mol、890.3kJ/mol、283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s)+ O2(g)=CO(g);H=393.5kJ/molBH2(g)+ O2(g)=H2O(l);H=+285.8kJ/molC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D2CO(g)+O2(g)=2CO2(g);H=566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

24、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依据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定义要点:可燃物必须是1mol生成的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如CCO2,HH2O(液),SSO2,然后依据概念分析判断【解答】解:A、反应中生成一氧化碳不是稳定氧化物,故A错误;B、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H应小于0,故B错误;C、生成物水是气体不是稳定氧化物,故C错误;D、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故当2molCO燃烧时反应热为566kJ/mol,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的概念分析判断和实际应用,理解概念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6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2(g

25、)+3N2(g)+9O2(g)2C3H5(ONO2)3(l)H12H2(g)+O2(g)2H2O(g)H2C(s)+O2(g)CO2(g)H3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的H为()A12H3+5H22H1B2H15H212H3C12H35H22H1DH15H212H3【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盖斯定律,利用方程式的加减得出C3H5(ONO2)3分解成CO2、N2、H2O、O2的化学方程式,其反应热也要相应的加减,从而得出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解答】解:已知:6C(s)+5H2(

26、g)+3N2(g)+9O2(g)2C3H5(ONO2)3(l)H12H2(g)+O2(g)2H2O(g)H2C(s)+O2(g)CO2(g)H3由盖斯定律:5+122得: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H=12H3+5H22H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侧重于盖斯定律应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准确把握盖斯定律的概念是关键7已知:C(s)+O2(g)=CO2(g);H=393.5kJ/mol H2(g)+O2(g)=H2O(g);H=241.8kJ/mol现有0.2mol的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悬浮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共放出55.

27、945kJ热量,则混合物中C(s)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1:2C1:3D1:4【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物质放出的热量数值与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依据C、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计算出各自反应放出的热量结合0.2mol的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悬浮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共放出55.945kJ热量,列关系式进行解答【解答】解:设0.2mol的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悬浮气中碳的物质的量为x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ymol,C(s)+O2(g)=CO2(g);H=393.5kJ/molH2(g)+O2(g)=H2O(g);H=241.8kJ/molxmol碳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93

28、.5xkJ,ymol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41.8ykJ,由题意得:解得:则混合物中C(s)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5mol:0.15mol=1: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目较简单,注意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量与热量的关系8已知:CO(g)+O2(g)=CO2(g);H=283kJ/molNa2O2(s)+CO2(g)Na2CO3(s)+O2(g);H=226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的燃烧热为283kJB如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Na2O2(s)+CO(g)=Na2CO3(s);H=509kJ/molD

29、Na2O2(s)与CO2(g)反应放出226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2NA【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依据燃烧热的概念分析计算判断;B、图象中的焓变是2molCO完全燃烧反应的焓变;C、依据盖斯定律,焓变与起始物质和生成物质的能量、物质聚集状态有关与变化过程无关;D、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结合盖斯定律计算得到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分析【解答】解;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单位为KJ/mol,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故A错误;B、图象中的焓变应是2molCO燃烧的反应热,图象中物质的量和焓变不统一,故B错误;C、已知:2CO(g)+O2(g)=2CO2(g

30、)H=566kJ/mol;Na2O2(s)+CO2(g)=Na2CO3(s)+O2(g)H=226kJ/mol依据盖斯定律2+得到:2Na2O2(s)+2CO(g)=2Na2CO3(s)H=1018KJ/mol;即Na2O2(s)+CO(g)=Na2CO3(s)H=509KJ/mol;故C正确;D、已知:Na2O2(s)+CO2(g)=Na2CO3(s)+O2(g)H=226kJ/mol则反应放出226 kJ热量时,反应的CO2物质的量为1mol,电子转移数为NA,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判断,燃烧热的概念应用,反应焓变的意义,盖斯定律的应用9CO(g)+H2O(g

31、)H2(g)+CO2(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催化剂虽然改变了反应途径,但是H只取决于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B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C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解答】解:A催化剂虽然改变了反应途径,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不变,所以H不变,故A错误;B这是一个反应

32、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也不变,故B正确;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小,故C错误;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不放出热量,而是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热量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催化剂虽然改变了反应途径,但H不变;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10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升高温度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加入生成物加入MnO2A全部BCD【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

33、量,反应物的浓度不一定变化;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浓度不一定变化;加入生成物,浓度不一定变化;MnO2只在特定反应中是催化剂,并不是对所有反应都有用【解答】解: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反应物的浓度不一定增加,如固体、纯液体,反应不一定加快,故错误;升高温度,增加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有效碰撞增加,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浓度不一定增加,如固体、纯液体,反应不一定加快,故错误;加入生成物,浓度不一定变化,如固体、纯液体,故错误;MnO2只在特定反应中是催化剂,MnO2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常见因素,较简单,可以

34、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反应中固体、纯液体的量发生改变对反应速率无影响是学生在解题中容易忽略的知识11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该反应为CO2+H2CO+H2O,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H0,故A正确;

35、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若通入氢气,则H2浓度增大,故B错误;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D由平衡常数可知,该反应为CO2+H2CO+H2O,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明确平衡常数u化学反应的关系及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2恒温恒容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2O4(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恒温恒容下,到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2O4(g),等效为在原平

36、衡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解答】解:恒温恒容下,到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2O4(g),等效为在原平衡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N2O4(g)的体积分数增大,NO2的体积分数减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题目难度中等,关键是等效平衡途径的构建,B选项为易错点13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B的浓度,v(正)v(逆)压强增大一倍(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逆)增大、v(正)减小加入催化剂,B的

37、转化率提高ABCD【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为固体,增加A的量,平衡不移动; 增大B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压强增大一倍(压缩体积),正逆反应速率增大相同倍数,平衡不移动;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加入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解答】解:A为固体,增加A的量,平衡不移动,故错误; 增大B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则改变条件瞬间v(正)v(逆),故正确;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压强增大一倍(压缩体积),正、逆反应速率增大相同倍数,平衡不移动,故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逆反应

38、方向移动,故错误;加入催化剂,同等程度加快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影响因素,难度不大,注意理解改变条件瞬间正、逆反应速率与平衡移动方向关系14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mA(g)+nB(g)cC(g)+dD(g),C物质的体积分数(C%)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0 m+nc+dBH0 m+nc+dCH0 m+nc+dDH0 m+nc+d【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采取定一议二法分析,由图象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C物质的体积分数(C%)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温

39、度一定时,压强越高,C物质的体积分数(C%)越小,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据此判断【解答】解: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C物质的体积分数(C%)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0;温度一定时,压强越高,C物质的体积分数(C%)越下,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m+nc+d故选:B【点评】考查化学平衡图象、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等,难度中等,根据图象采取定一议二法分析改变条件平衡的移动是关键15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H0,下列对图象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图研究的是t0时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研究的是t0时增大压强(缩小体积)或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使用了催化剂D图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