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党员干部专题学习党课讲稿:新时代干部要做好为民服务“五件事”与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党课讲稿:坚持“五个要”坚定不移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二篇文)2024年党员干部专题学习党课讲稿:新时代干部要做好为民服务“五件事”亲爱的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深感荣幸能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新时代干部如何做好为民服务的“五件事”。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干部的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我们干部要时刻牢记这一宗旨,切实做好为民服务的“五件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在新时代为民服务
2、更是我们干部的神圣使命和崭新要求。只有真正做好为民服务的“五件事”,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第一,我们要深入了解民情。了解民情是做好为民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深入了解民情,才能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从而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中国历史上,有着许多优秀的政治家、思想家和领袖人物,他们都非常注重了解民情,通过深入了解民情来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和措施,从而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比如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他深入农村,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正做到了解民情、掌握民意。他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
3、路,正是基于深入了解农村民情、 把握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提出的,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新时代的干部也应该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方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民情,倾听民声, 把握民意,真正做到为民服务。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关切,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和呼声,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切实做到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爱。二是要提高服务能力。要做好为民服务工作,不仅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服务能力和素质。要通过学习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自己
4、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同时, 还要注重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掌握信息化、智能化等现代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三是要创新服务方式。要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 创新服务方式,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要注重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打造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同时,还要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引导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为民服务,形成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第二,我们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我们干部为民服务的重中之重。在
5、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首先,我们要着力解决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我们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创业创新等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 让人民群众实现更加稳定、更有尊严的生活。其次,我们要着力解决教育问题。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我们要通过加强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再次,我们要着力解决医疗问
6、题。医疗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我们要通过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等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最后,我们要着力解决住房问题。住房是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之一,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们要通过加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等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让人民群众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 第三,我们要积极回应民意关切。民意关切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也是我们干部为民服务的重要方面。在新时代,我们要积极回应民意关切,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
7、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对于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要虚心接受;对于他们的诉求和期待,我们要及时回应。 只有用心用情用力去解决群众的问题,我们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首先,我们要建立健全民意收集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利用互联网平台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关切和需求,为制定更加精准的为民服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其次,我们要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我们要及时发布政策解读让人民群众了解政策的背景、意义和实施细节。同时
8、, 我们还要加强政策宣传,让人民群众了解政策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增强人民群众对政策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再次,我们要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建立健全督促检查机制,对为民服务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推动整改落实。同时,我们还要加强考核评价,将为民服务工作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激励干部积极作为、担当责任,推动为民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第四,我要加强民主监督。民主监督是保障群众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工作公正、透明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让群众参与到我们的工作中来,对我们的决策和执行进行有效的监督。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公正无私、阳光透明,赢得群
9、众的信任和尊重。一是要拓宽民主监督渠道。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平台、社交媒体等,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监督渠道。同时,我们还要建立健全群众信访、举报等制度,确保群众的声音能够及时被听到、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二是要加强信息公开透明度。信息公开是民主监督的基础。我们要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务信息,让群众了解我们的工作进展、政策执行等情况。同时,我们还要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让群众更好地理解政策、支持政策。三是要强化监督问责机制。对于违反法律法规、 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我们要坚决予以查处,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我们还要建立健全问机制,对于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的干部,要严肃问责、
10、严肃处理。 第五,我们要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作为新时代的干部,我们要有自我革新、自我提升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新本领,努力成为为民服务的行家里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期待。重点做好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强学习培训。我们要定期组织干部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干部自主学习、自我提升不断拓展知识面、 提高综合素质。二是要注重实践锻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提高为民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鼓励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期盼,通过实践锻炼提高他
11、们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要加强团队建设。 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注重加强团队建设,培养一支团结协作、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通过加强团队合作、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不断提高整个团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同志们,做好这“五件事”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持久的耐心。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始终坚守党的宗旨和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一起携手前进,为实现党和人民的事业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2024年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党课讲稿:坚持“五个要”坚定不移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12、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同志们: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总结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明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代的硬道理”“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深入分析现代化进程中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作出的重大判断,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那么,如何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今天,我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一、要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一)从理念看,高质量发展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
13、展理念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要实现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优化经济结构、推进改革开放等途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另一方面,还包括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安全等内容。 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在于,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持续性、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就业、收入、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这与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不一样,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二)从过程看,高质量
14、发展是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辩证统一的发展。“质”通常是指经济发展的结构、效益,“量”通常指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从一定意义上讲,高质量发展等于质量系数乘以速度。一方面,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核心是要通过“三转”(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转型、 增长动力转换)、“三变“(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四链融合“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放大乘数效应。另一方面,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提出要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按14亿人、汇率不变、不考虑物价因素计算,要在2035年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的中等发达国家
15、门槛,2023 年2035年期间,年均经济增速要保持在4%以上。同时,这也是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开展大国战略博弈的需要。因此,既要着力推动质的有效提升,也要努力保持经济增速在潜在增长率水平以上。如果没有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将不可持续;如果没有量的合理增长,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民生福祉改善都将是无本之木。 (三)从结果看,高质量发展是居民有就业、职工有收入、企业有利润、政府有税收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民生福祉,核心是实现高质量就业,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同时,企业也要实现合理的利润回报,只有这样,企业才有扩大投资和发展的动力,才能不断给社会创
16、造新的就业岗位。此外,政府税收也要保持合理增长,才能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要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一)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质量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方面中国特色,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内涵上相互贯通,在逻辑上一脉相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
17、展格局,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效破解一系列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突出问题,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必须完整、 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二)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看,一个共同和显著的特征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高,经济比较发达、科技比较先进、物质比较充裕; 可以说,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
18、经济现代化,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稳步推进了现代化进程。新征程上,必须牢把握发展这一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进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三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
19、骇浪。只有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的动态平衡、良性互动,才能有效防范化解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类风险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同时,不断增强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了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新征程上,必须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 坚持把保障国家安全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不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现代化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 (四)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
20、求,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下大气力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才能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任务新要求,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快破解发展不平衡、不调、不可持续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现代化建设
21、中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三、要坚定不移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规模不同,现代化的任务就不同,其艰巨性、复杂性就不同,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巨大的人口规模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也意味着推动现代化发展要充分考虑人口基数问题,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难题,承担更大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压力。同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
22、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需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以系统观念统筹谋划人口问题,以改革创新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加速推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统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资源; 加快人力资本积累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推动经济发展转向人才驱动和创新驱动。 (二)要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也是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显著标志。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全体人民共同富
23、裕是本质要求。一方面,共享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不仅是分配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另一方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才能更有力、更扎实地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做大做好“蛋糕”, 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充足物质基础又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切好分好“蛋糕”, 更好激发全社会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做到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三)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夯实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
24、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需更加关注提升发展质量、分配发展成果以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四)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
25、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我国人均资源票赋处于世界较低水平,加快发展面临更多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必须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互为支撑。一方面,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在高水平保护中才能实现,通过高水平保护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是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通过提升发展质量推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26、。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生态产品。 (五)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系。坚持和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之相适应。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保障。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要牢牢抓住这个战略基点,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和活力,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
27、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另一方面,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质量发展需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激发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需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在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切实发力,形成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更大范围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把开放合作的“朋友圈越做越大, 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总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定信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