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围术期护理干预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471000)摘要: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4年1月2015年1月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并且将这些患者,对其介入治疗中可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中,采取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患者,根据护理要点,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人性化护理干预后,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临床介入治疗中,针对护理要点,对其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提升患者护理满
2、意度,发挥优越性。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围术期;护理干预引言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受阻,以形成下肢远端静脉淤血、高压为病理改变的一种血管阻塞性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大约占周围静脉闭塞性疾病的95%左右,较多发病于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下为下肢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笔者针对在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患者均符合临床相关诊断标准,患者也均知情同意,将会接受治疗。可以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这些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
3、例)。在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15例,患者年龄在6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50.3)岁;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病程在12月之间,平均病程为(1.50.4)月。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668岁,其平均年龄达到(54.50.3)岁;病程在12月之间,平均病程为(1.70.5)月;对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资料对比,没有差异(P0.05)。2、方法针对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应用介入治疗,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做好常规护理干预工作,确保介入治疗疗效。针对研究组中患者,在介入治疗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手段,在术前人性化护理中,找出护理要点,应该
4、先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并给患者介绍介入治疗相关知识,这样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护理人员应该时刻关注患者情况,应该注意手术室的温度,避免患者着凉,并通过言语与患者交流,观察患者变化;术中人性化护理,协助患者平卧于导管床上并给予患者心理安慰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建立并持续进行血管鞘、介入导管内双路加压生理盐水冲洗,防止鞘管内血栓形成,拴塞治疗全过程要始终保持静脉通。术后人性化护理,需要对患者术后进行血常规、凝血、肝肾、甲状腺功能、心电图检查,在手术治疗后,将病人安置在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的病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最后,分析评价患者临床的疗效1。3、统计处理针对本次试验结果,采用SSPS22.
5、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用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二、结果对研究组、对照组中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组患者介入治疗效果得到极大改善,并发症减少,人性化护理干预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56.7%,两组干预效果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三、讨论1、术前护理1.1术前心理护理DVT患者由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容易引起患肢肿胀、疼痛,术前患者常担心预后情况。医护人员应在术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详述疾病转归过程,着重讲解手术特点并列举成功案例,使患者配合手术,减少患者的恐惧、焦虑、烦躁以及过度担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1.2术前下肢护理每天
6、按时测量患肢和健肢的周径,观察患肢肿胀、皮温、色泽及足背动静脉搏动情况,并作好记录。在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的检查,保持下肢皮肤清洁2。2、术中护理通过上肢静脉进行静脉输液及麻醉给药;尽量减少驱血带的使用,采用电动止血带;应分次减压松止血带,切勿突然松开止血带;下肢应避免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和多次穿刺,减少对下肢血管的损伤。3、术后护理3.1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由于考虑术后患肢功能和手术瘢痕愈合情况,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恐惧、烦躁等情绪。因此,护士要给予患者及其家属耐心的解说和安慰,使其配合治疗,消除思想压力,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3.2患肢护理保持患肢皮肤清洁、干燥,每天须用碘
7、伏消毒1次手术切口处及周围15cm的皮肤,如留置导管须防止导管脱出且妥善固定,防止体外导管堵塞。加强对患肢颜色、水肿、足背动静脉搏动情况以及有无脓性分泌物等情况的观察,每日测量大腿及小腿的周径,并记录对比,了解患肢肿胀消退情况,防止抓破和碰伤皮肤,增加感染机会。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技术和对血管的保护意识,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强化无菌观念。如需留置深静脉导管以颈内或锁骨下静脉为主,尽量避免在下肢置管或采血,在同一条静脉上反复多次穿刺可以加重对静脉内膜的损伤,内膜损伤后会释放凝血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使纤维蛋白和血小板沉积并网络其他各种细胞形成血栓。3.3用药观察DVT患者术后抗凝治疗首选肝素,由于
8、肝素疗效与许多因素有关,须掌握适应证、禁忌证、服药依从性、用量、副作用及给药方法。抗凝药应用不当易引起出血,故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根据其调整剂量。还需密切观察有无呕血、黑便、皮下出血和意识改变等症状。在应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应尽量避免下肢静脉尤其是浅表静脉输入,如需静滴可适当稀释减少对血管的损伤。管床护士应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使用抗凝药物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并要求了解使用抗凝药物的重要性以及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告知家属和患者在发现出血时应立即告诉护士或医生3。4、饮食及生活指导给予低脂、低胆固醇、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低盐饮食
9、,少吃贝类、动物油及内脏等,多吃菌类、银耳、黑木耳及豆制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告诫患者要绝对戒烟,因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刺激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避免饮酒、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以免影响抗凝效果。术后护士应教授患者保持大便通畅的方法,避免因腹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告知排便用力可以导致血栓脱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参考文献:1孙敏.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围术期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4(30):4057-4058.2周耘,王靖,梅永红,曹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腔静脉滤器置入术46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30):12-13.3翟颖.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吉林医学,2013(35):7502-7504.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