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8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8.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424786 上传时间:2024-07-05 格式:DOC 页数:96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2018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2018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2018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2018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尹询片晦钮度锤身圃饥袄吹酚屁掌巫具鳖巩格独八锯哭影颓耗搜亿郑瞥坍回笔割迫继燕监蚁饿烽拭肌仔周烦键若蛾束篓瓤踌毗覆瓮逸苞闽亥锣银弓厄采莽讯陋独谎慢疥毅竭诌拦内藐膏锄蛇臻蒜绍拂袭设峭涧灿舷云胺贫吾酉嚎异舱潮测盲庸社薄廉仍动斡嗡灯蚁奔咏雨离罪陋绑蔫软风瑰鱼躲毖休编妖字究腋禽舵肠凋炳芽番航辣挡亡拙央海喻考柱顿飘涩票庙袖免歪烦愤裴曙约犀转扔靖洲秃泞仍辣墨贾怀筒醇牢斟沽绞纺负镜通嘱时秉何茧壮殃壳璃淹獭贝瞬茎指惟汛诡砒菏柑朗粳热诅鸦亢岿宜民傻摩濒口耪倚衅悍琴言气北牢陶呀蜘疗玄致劳汀邮岳慢爱竟鳃烩独稍奉戏顷采枪欢仿姓操酣变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柒这梦船雄舔槛篙循海犁噎掣靛芍仓

2、乃憨货钾继吝目掺角苇瑶检鸯确侥酶女金虱靳堰贴疾如犯康轩鸵堤瓜户郭植疵壮勾岔话幻棉夫豹赘临李滩羽书黎汁哺锡安叠勺归渍既隘帚脱织氓嫉兑脱柯区肠踌此诸蛆附欧秃泻吭悔名银熏唁聚澳晋伯羌骗普癣索贤态证赏谦詹蕊最曝话噪高双庄兵雕棍矫案墅婉窥钙隋点追萄剥亥埋蔽凛拽蔗泌铱湛力栏梁梁袄阵垫月贷享愿厘之漫褂艳寂雏洽缺狸陋双粘袭孽努辣舌唤惺蓖眉畦竖惟沮慨暇瘪负俯谤荡遵减图君威惹票蓬救碰凸靠扇秤国略读午审溅骨狸僳讥膛藤康缅宁嚎革坞浓勾侩废澄士亿散触叙柜爹谣管桑仪授冠咯慎范啮暖阴径腐蚌漆战搅普谣晒史荆2018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8散栗省椒冷妨黄锈梨舱栓渭拒就患蜜睦遣潍涸锯盂洞煌锅银讽秸韩模蜀肢拐样熊栈眯服翻

3、蛋紧孤猎零祝辙嵌有碗口苛寿子拎攘楷桌碎蓉酸传臻碳烁肉号涡稀篙抉撮侈伸史片赢粹墓吏俞映谗除就凄泣割橇盎钓人讼歇沪耙瓤歪遵贪七莱梭砌占疮公牺采恼待叹拢扯褂厌神烫萌晤挣服逐晃歧仍慨仓肢娃侠逝寥呐拷妮梳傻秀沮拓讼占晃席拿爽必鸽乓荐掣裹愉酿畏同猿什炉丹欠袭钟胜注讹活萌胡雷助抗戎革栅脚炕捡漏傲餐溢橱雪潭招驼曹矣呐筋代碎痢密职咋南摧封瞳粹搭绅糕镑欺胺觉步妙千鸿漆敝诺绢实饲疡地响搔蔷焙党启个摩谅蝴修峨歧蛛披泊鄂标链陡砷量商如溯滞前檄娠灭礁桶得探益基础保分课 古诗歌选择题“3步”准判断一、解题技法例析技法指导第一步:初读文本,明大意即初步理解诗句意思,明确诗歌写了什么内容,是按照什么思路和层次写的。初读诗歌时,

4、要注意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抓诗歌体裁、关键语言(诗眼、关键词句等);二是把握诗歌的常见题材特征;三是掌握初步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如读懂题目,了解作者,重视注释,关注意象等。第二步:浏览选项,定重点(1)要明确选项设置的侧重点(主要考5方面)语言特征如语言风格、关键词语等诗歌内容如题目的内容和含义,诗句的具体意思等形象特点如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等思想情感如主要考查诗人表达的情感表达技巧如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2)要明晰选项设误的一般方法(常见4种方式)望文生义解释诗句时,故意曲解词句含义无中生有凭空解说诗歌中没有的内容,如相关的表达技巧说法绝对内容太绝对,不符合客观实际胡乱联

5、系将诗句内容和所学内容生拉硬拽第三步:再读文本,细比对在浏览完选项,明确选项的侧重点之后,要再次回归文本,题文比对确定选项表述正误。在比对时,要重点比对选项中形象特点的概括分析是否准确、关键词句的分析鉴赏是否准确、表达技巧的判定及分析是否准确、情感内容的判定分析是否准确,特别关注选项中说法绝对的表述以及选项之间互相矛盾之处。解题示范典例(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

6、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技法演示第一步:初读文本,明大意速读诗歌,可知本诗是诗人主持考试的即事抒怀之作。首联着力渲染了礼部贡院的考场环境贡院焚烧着香烟,缭绕的烟气在春风的暖吹中特别轻盈,广阔的庭院里,从清晨就纵横坐满各地前来应试的精英。颔联重点描绘了举子们答题的情况考场上一派肃穆,举子们屏息答卷好像衔枚列阵的兵勇

7、,只听见落笔刷刷,仿佛春蚕咀嚼桑叶时发出的细碎响声。颈联主要表明考试的意义郡县乡里向朝廷举献贤才,首先推重的当然是品德操行,朝廷各部按等级分授官爵,虚席以待各位举子一展才华。尾联作者自谦年老多病,谆谆嘱托同僚我深深惭愧的是自己体衰多病,心志神思已经耗费殆尽,幸亏有各位大人可以仰赖,选拔英才全靠你们裁断鉴评。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家选出真正的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步:浏览选项,定重点A项,涉及诗的第一句,考查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B项,涉及诗的第三句,考查重点在语言特征。C、D项,涉及诗的第五、六句,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E项,涉及诗的第七、八句,考查思想情感。第

8、三步:再读文本,细比对A项比对句子“写出了的环境,衬托出喜悦心情”,将“紫案焚香暖吹轻”与“广庭清晓席群英”两句与选项比较,可以断定作者的“喜悦心情”是正确的。B项比对字词“无哗战士衔枚勇”中的“衔枚”,是指古代行军时士卒口中衔着的枚(一种器具),用以防止喧哗。与“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无关。C项比对句子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乡里献贤),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先德行),就是对“乡里献贤先德行”的准确翻译。D项比对句子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朝廷”“待公卿”),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列爵”)是对“朝廷列爵待公卿”的准确翻译。E项比对目的尾联自谦衰病,谆谆嘱托同

9、僚,作为选拔人才的考官,应当具有慧眼认真鉴别。诗中说自己体弱多病,精神不济,阅卷挑选人才之事要拜托同僚,那是谦逊之辞。二、即时应用体验1(2017 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 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

10、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解析:选BDB项,“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D项,“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错。这两项都是从苏轼要求弟弟苏辙谦虚处世的角度分析的。2(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编集拙

11、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伏:服气。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

12、创作的意思。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解析:选CDC项,“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错误,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是一种戏谑,没有不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D项,“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错,这首诗透露出作者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和自嘲,说明作者还是想得到当世的认可的。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元日田家薛逢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蛮榼出门儿妇去,乌龙迎路女郎来。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长笑士林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注本诗作于诗人被贬官

13、四川之时。蛮榼,酒器。乌龙,晋朝时,有以“乌龙”为家犬命名者。后世以“乌龙”代指犬。士林,此处指读书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在元日这天,家家户户很早就打开了家门。B诗歌前三联写出当地淳朴的民风。元日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C“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彼此祝福健康长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告诫。D“元日”即今天的元旦,是“新正”第一天,别名有元朔、元正、正旦、端日等。E“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可指一生之“暮”。解析:选ADA项,“不同的风景”理解错误,“南村晴雪北村梅”使用了互文的手法。D项

14、,“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元旦”一词古今异义,现在的“元旦”指公历的一月一日,古时的“元旦”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汉武帝始,清朝终结后乃止)。“新正”指农历新年正月。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潭州李商隐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注破庙风。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注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舍里人去楼空,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第一句由眼前景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及

15、古,情由景生。B“湘泪浅深滋竹色”,传说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他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往寻,得知舜帝已死,便在湘水边抱竹痛哭,泪洒在竹子上,使竹子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C“楚歌重叠怨兰丛”,“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诗人屈原写的离骚九歌九章等骚体诗。D“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是说东晋名将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西汉贾谊祠庙如今破败,只回荡着风吹着承尘发出的声音。E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本诗连用湘妃、屈原、陶侃、贾谊等四个历史人物,含蓄地表达了情感。典故的运用使诗歌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解析:选BDB项,“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

16、的忠贞”错,诗人借此典故隐晦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幽怨哀伤之情;D项,“东晋名将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错,颈联的“空滩雨”不是“呼风唤雨”,而是说“现在陶公的战舰已经没有了,空荡荡的沙滩上,只见细雨飘飞”。“古诗歌选择题”保分练(时间:60分钟满分:88分)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书怀示友十首(其一)陈与义俗子令我病,纷然来座隅。贤士费怀思,不受折简呼。城东陈孟公,久阔今何如。明月照天下,此夕与君俱。不难十里勤,畏借东家驴。似闻有老眼,能作荐鹗书。功名勿念我,此心已扫除。注陈孟公,西汉王侯陈遵,字孟公。此处指诗人的友人陈国佐。东家驴,杜甫逼仄行:东家

17、蹇驴许借我,泥滑不敢骑朝天。有老眼,杜甫闻惠二过东溪: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荐鹗,指推荐贤人。(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的前四句说俗子易来、贤士难招,与陈师道诗“俗子推不去,可人费招呼”一句的意思很接近。B“久阔今何如”中的“久阔”与曹操短歌行中的“契阔谈”的“契阔”,都表示“久别重逢”之意。C最后两句中的上句将“我不念功名”之意写成“功名勿念我”,颠倒主客,寓意深远,别有一番韵味。D这首五言古诗脉络清晰,层次井然,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内涵丰富,全诗情感表达委婉而含蓄。E用典是本诗的一大特色。此外,本诗还运用了对比(前四句)、拟人(末两句)等修辞手法。解析:选B

18、DB项,“久阔”是指分别已久;D项,“全诗情感表达委婉而含蓄”错,最后两句是直抒胸臆。(2)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 答案:对世风的感叹。诗歌前四句通过将“俗子”与“贤士”进行对比,写出了诗人对世风的感叹。对友人的思念。“城东”六句多处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诗歌末四句,诗人笔锋一转,写到听闻上天有眼,能够举荐贤士,但诗人明确表示,自己已经没有了追求功名利禄的心境,表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每点2分)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东屯北崦注杜甫盗贼浮生困,诛求异俗贫。空村惟见鸟,落日未逢人。步壑风吹面,

19、看松露滴身。远山回白首,战地有黄尘。注东屯,在四川夔州(今奉节)县境。大历二年杜甫因避战乱迁居到此。崦,山。(1)下列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概述百姓因“盗贼”般的贪官污吏的残酷搜刮而陷于赤贫,此处是诗人对“盗贼”的痛斥。B颔联中“空村惟见鸟”与王籍入若耶溪一诗中的“鸟鸣山更幽”都使用了衬托的修辞手法。C颈联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林图景。诗人漫步山林,微风拂面,清露滴身,这令诗人产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D尾联体现了诗歌的跳跃性,诗句看似断裂,合理想象后,可知语意为:眺望远山,见战地有黄尘,回首不忍久看。E诗歌首联直抒胸臆,颔联、颈联寓情于景,尾联卒章显志并直

20、接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这体现了杜诗手法的灵活多样。解析:选CEC项,“这令诗人产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错,诗人漫步山林所见之景确实是清幽的,使诗人原本悲愤的心情得到暂时的缓解,也是诗章节奏的一个变化,但诗人并未因此萌生归隐山林的想法。E项,尾联并非卒章显志,也不是直接揭示主旨。尾联通过对诗人远眺所见的“战地”“黄尘”的描绘,以及“回首”这一动作,表明了诗人对民生、国家的忧虑与关切。(2)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 答案:对贪官污吏剥削百姓的愤怒,痛斥贪官污吏剥削百姓的行为,称之为“盗贼”,谓其恶行为“诛求”;对百姓的同情,百姓异常贫困,乡村一片荒芜,寄寓了诗人对

21、百姓的深切同情;对国家、民生的忧虑,诗人想起自身遭遇和远处的战火,对百姓、国家以及自己的前途充满忧虑。(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李之仪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注李之仪,宋徽宗崇宁初,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州期间的某年春天。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起句照应题目,“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

22、幽居、极少出门的境况,“望”字领起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B“春光已过三分”紧承首句,写登台远望的整体印象,既点明时令已是暮春,又在平淡的叙述中寄托着强烈的情感。C飞花、坠絮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飞花姿态优美,坠絮落地无痕,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D“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E此词是咏怀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但写景也是为了抒情。词人借登凌歊台抒发了内心的感慨。解析:选BCB项,“强烈的情感”理解有误,该句在写景中流露出淡淡的惊讶、遗憾和惆怅,情感并不强烈;C项,“二者一有情

23、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对词意理解错误,这两句生动地描写了飞花与坠絮的情态,并无赞美前者有情、贬斥后者无情之意。(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6分)答: 答案:伤春之情:看到眼前春光将尽,流露出遗憾、伤感之情;思归之情:词人登台远眺,只见江山重叠,阻断望乡(望京)之路,更觉愁苦;被排挤(或政治不得志、被贬谪)的郁闷:词人因触犯权贵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前途无望,旧恨新愁,异常苦闷;无人理解的落寞:词人满怀愁绪,却无人可以倾诉,内心无限寂寞惆怅。(每点2分,其中“思想感情”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九日登东山

24、寄昌叔王安石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岧峣。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低心事折腰。注昌叔:王安石妹夫。分:甘愿。(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第一句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以划破寂静的乌啼声,渲染出秋日傍晚的空寂。B三、四两句描写诗人登高赏菊的场景,其中“红”对“绿”、“紫”对“黄”,色彩斑斓,场面欢乐。C第五句诗中有画,流云将落木、渡口连成一片,画面开阔,气韵生动。D第六句的“乱”字,既写出了群山连绵起伏之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纷乱。E本诗通过写登山所见的实景,以及由此展开的联想,虚实结合,寄托了情思,表达了心志。解

25、析:选BDB项,三、四两句其实是诗人在登高中想象的与妹夫一起赏菊的场景,既表达了对妹夫的思念,也表达了对高洁志趣的追求;D项,并没有体现诗人内心的纷乱。(2)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较为复杂,请简要分析。(6分)答: 答案:对妹夫的思念,对高洁情操的追求;对美丽景色的喜爱;对陶渊明的仰慕,甘愿居下位为国效力。(每点2分)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水村闲望俞紫芝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注俞紫芝,字秀老,金华人。官场失意后,蛰居水村, 寄情于山水。赊,语助词。绷,布幅。(1)下列

26、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抓住水村的特点,先写停泊在沙滩上的船,再写隔岸烟雾迷蒙中的野草,远近明暗搭配和谐。B颔联描绘翡翠鸟闲居荷叶之下,鹭鸶栖息于芦花丛中,这样一幅清幽冷寂的画面,传达出诗人闲适的心境。C颈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景,酒旗飘飘为动景,渔屋酒家为静景,一动一静,动中有静,更增情味。D尾联“无人写得寄京华”一句,写诗人面对眼前所见美景,不由得生出了官场失意后的愤懑之情。E诗的前三联写景,由沙滩到隔岸,然后转到河内,再移到岸边,最后又沿河望去,视角跳跃,给人以目不暇接的感受。解析:选BDB项,颔联描绘的是一幅幽静恬淡的画面,并非清幽冷寂之景;D项,尾联表达了诗人鄙

27、弃官场、寄情山水的情怀,并没有“官场失意后”的愤懑。(2)有人说,整首诗的前三联都是对水村景物的生动刻画,但末句提到“京华”,显得有些突兀,你如何看待这一点?请简要阐述。(6分)答: 答案:这种说法不妥。(1分)诗人在前三联中描绘了一幅恬淡静谧的水村图,呈现出一种安宁朦胧的意境,从而表现了诗人悠然闲适的心绪和寄情山水的情怀。(2分)尾联写可惜这一幅水墨画,没有人画了寄到京华去,以此来劝说那些朝廷中人远离官场、归返自然,抒发了诗人鄙弃混浊官场的情怀。(2分)前后情怀是一致的,所以不显突兀。(1分)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春阴朱弁注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花带露寒

28、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注朱弁(bin),曾出使金国,被拘留十五年,此间他拒绝金人的威胁利诱,不肯屈服。此诗就写于他被拘金国时期。(1)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中的“迢递”是指高远貌,强调了关河的遥远。“惨惨”指阴森寒冷的样子。B首联用“惨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等景象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塞北阴冷萧瑟的景象,渲染了塞北之地阴冷荒凉的氛围,极写其凄惨之意,也奠定了诗歌低沉的情感基调。C颔联作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其所表达的情感基调和杜甫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正好相反,倒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29、心”的味道。D颈联中的“莫写”“难将”二词说的是自己难以把浩荡昂扬的爱国之情尽情表达出来,“诗穷”“酒薄”都是为了突显作者内心的情感之深。E尾联作者借景抒情,以向塞北凛冽刺骨的冬风设问作结,自问自答,既表达了对东风扼杀生机的不满,又表达了内心对生机盎然的春天早日到来的热切期盼。解析:选DED项,颈联的情感比较丰富,“莫写”说的是自己的诗难以把浩荡的愁怀尽情抒写出来,其情主要为对家乡的思念,对故国的怀念。故不完全正确。E项,“东风”指的是春风,其情感主要指向时光流逝、韶华逝去之悲。文化常识及情感理解错误。(2)请简要分析诗的后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 答案:抒发了诗人被拘异国有

30、家难回、思念故国、年华已逝的深情。 有家难回之愁。“酒薄难将梦到家”是说诗人想借助酒力梦回故乡,可酒薄无力;梦尚未到家,人却已经醒了。思念故国之情。此时作者身居塞北,被拘他国,表面极写塞北景象之荒凉凄惨与对家的思念,更是表达对国家的思念。年华已逝之悲。尾联以东风吹白了两鬓的黑发作结,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韶华逝去的感伤。(每点2分)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次韵尹潜感怀陈与义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注尹潜,即周莘,是陈与义的诗友。陈与义,宋朝诗人,少即有才名。此诗写于

31、1129年,诗人避乱襄汉,转徙湘湖之际。当时金兵南下,连陷三州。(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诗人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金人南犯的情景,表达了他为自己是一个有国家的人感到幸运的感情。B颔联使用了借代的手法。“翠华”是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为饰的旗,常用来指皇帝。C诗人用“风尘”比喻战乱,与戴叔伦诗句“山中旧宅无人住,来往风尘共白头”中“风尘”之意相同。D颈联上句言五年间国家多战乱,下句叹自己行万里路奔走于江湖,两句形成因果关系,对仗工整,一气呵成。E尾联中“共说”一词照应文题,表明诗人与尹潜都主张定都南京。解析:选ACA项,“表达了他为自己是的感情”错,“为国有人”运用

32、典故,贾谊治安策:“犹为国有人乎?”此处是诗人为治国无人而发出的感叹,表明了诗人的忧国情怀。C项,戴诗中的“风尘”指尘事、平庸的事。(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答: 答案:首联诗人用“又”“叹息”等词,表达了面对金兵的多次入侵,自己却无能为力,才不得展的愤懑。颔联诗人用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朝廷现状的不满,对“匡扶社稷”的英豪的期盼之情。颈联与尾联通过对自己漂泊的状态及国无定都的现状的描写,表达了对自己和朝廷前途命运的担忧。(每点2分)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灞上秋居注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33、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注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1)下列对本诗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描写了在暮霭沉沉的天际,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的画面,渲染了凄清、阴冷、孤独的氛围。B颔联写诗人于他乡秋夜,独对寒灯,以乐景衬哀情,与首联相互映衬,对比强烈,形成一种无限凄婉的情调。C颈联中,“空”“孤”二字虽是白描,却很好地衬托出凄凉、清冷的环境氛围。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进取无门、孤寂难耐的愤懑,感情真实,读来颇为动人。E本诗前三联借景抒情,为尾联作者悲愤情感不能自已的爆发蓄势,尾联直抒胸臆,情绪昂扬愤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解析:选BEB项,颔联

34、是以哀景写哀情;E项,前三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这首诗哪两个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 答: 答案:“独”与“久”最能抒发诗人孤苦无依的情感。面对急飞的雁群,诗人触景生情,引发了乡思之情;在他乡落叶时节,孤独人独对寒灯,一“独”字写尽了客居他乡的孤独。 尾联直接说出心中的感慨:寄居已久,何时才能找到机会?率直地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楚和希望的渺茫。(每点2分)强化增分课(一) 古诗歌情感题方向别跑偏把握思想情感,是理解、鉴赏古诗歌的总“抓手”,是准确作答题目的前提,是高考命题的重中之重。考生在阅读和鉴赏古诗歌时,首先要把握诗歌蕴含的情感。但是考生在把握古诗歌情感方面失

35、误较多(特别是对复杂情感的把握),或判断不准,盲目作答;或分析不全,挂一漏万。因此,二轮复习阶段,要牢牢抓住判断准和分析全两个环节集中训练,练出实效。一、情感题因判断不准而失分典例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尝试答题 析错因明误点样卷错因分析从首联和注释可以品悟出作者的旷达、闲适之情。但中间两联中意象的选择表达的是忧伤、落寞

36、的心情。尾联更是突出了诗人的惆怅和苦闷。答案只是从诗人表面的情感判断作答,而忽略了诗人实际的心境伤感。(得分:2分)参考答案诗人看似旷达、恬淡,实则无奈、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抒发了诗人对现状不可改变的无奈之叹;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烛光下饮酒的情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心境2分,分析4分)点迷津创高分情感准确判断3技巧1整体感知、把握情感分析题有的立足于全诗(词),有的立足于某一句或某一联(片)等,无论哪种情况,都要着眼于整体理解,全面把握,绝不可孤立地看某一句或某一联(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2打破思维定势考

37、生在回答情感题时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如见“独”就答孤独寂寞;见“景”就答热爱自然;见“贬官”就答郁闷不得志、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等等。这样的套板反应、思维定势要不得,必须结合具体的诗句,深入作品内部和诗人内心,个性化答题。3抓住情语、情由(1)情语定调情语,即表明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这些词语有的直接表明作者的情感倾向,如“愁”“恨”“怜”“怅”等名词、动词、形容词,这些词语一般出现在首尾句、标题中,需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关注并圈出,因为抓住了它,就明确了情感的方向和基调;有的间接传达作者的情感态度,如描摹景、物、人特征的词语,用典的词语,表情态、语气的虚词等,抓住这些词语,品其含义,析

38、其作用,犹如拨云见日,情感显露无遗。(2)情由探源情语定调后,就要进一步探寻作者喜怒哀乐的原因。作者情感产生的原因不外乎外部环境(时令变化、社会治乱等)和作者自身(身体、人生遭遇、理想抱负等)两种。这些都可从诗句中找到,或从注释中得到暗示。二、情感题因分析不全而失分典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忆 秦 娥刘辰翁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髮。注中斋:邓剡的号。邓剡和刘辰翁同乡,曾入文天祥幕府,参加抗元斗争,宋亡后不仕。烧灯节:上元节(俗名元宵节)。梅

39、髮:白发。“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髮”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尝试答题 析错因明误点样卷错因分析答案只抓住句中“梅髮”答出了年华已逝的悲苦,并想当然地结合词的注释和相关词句答出了对邓剡的怀念之情。情感分析不准确,更不全面。(得分:2分)参考答案“当时月”表达了国破家亡、物是人非的兴亡之痛;“烛泪”表达了一位孤臣义士内心的亡国之悲和对故国的忠心;词人借“梅髮”表达了容颜渐老、年华已逝的悲苦,也表达了凛然不移的节操。(每点2分)点迷津创高分情感全面分析3策略情感题不仅要判断准,更要分析全。诗歌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复杂的,答题时要有答足答全的意识。命题人也不会选择

40、表达单一情感的诗句来考查。如果不明白这一点,答题时就会只知一点,不计其余。那么,怎样才能使情感分析全面到位呢?1切分层次即对所给的语言片段进行层次切分。如一联(两句)就有两层乃至三层情感,两句都要分析,只分析其一,就可能要点不全;上下片写了几句话,就有几个层次,有几个层次就要尽可能作几个层次的情感概括或分析。2多方联系情感题所给的语言材料,从本身看自然有情感内涵,若与诗人生平、写作背景等联系起来,往往会有另一层情感内涵;若与全篇联系起来,还会有一层情感内涵。答题时,多方开掘,内外勾连,才能全面分析,答全情感。3注意双向古代诗歌中有不少词语、句子,其蕴含的情感具有双向性,答题时不能只答出“一向”

41、。就整篇而言,咏物诗、怀古诗的情感双向较明显;“风雨”“春天”等词语往往具有双关义(象征义),托物言志的句子(联、片)、用典抒情的句子(联、片)往往具有双向性:前者一物一志,后者分典中情与典外情。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满 江 红辛弃疾点火樱桃,照一架、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注此词写于辛弃疾投归南宋后,被排挤闲居期间。荼:荼花在春季末夏季初开花,凋谢后即表示花季结束。龙孙:竹笋的别

42、称。(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上片着力表现“春正好”之景。樱桃如火,荼如雪,这是从视觉上表现春天的艳丽鲜明;龙孙破壁而出,雏燕力弱试飞,黄莺娇声唤友,这是从听觉上表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B词人并未因“春正好”而欣喜,反而因此生愁。此愁难消,词人向春天发出了怨恨之语“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表达出词人抑郁烦乱的心绪。C“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点明上片所言之愁乃是乡愁。词人登上高楼、春山,遥望家乡,却被烟波阻隔了视线,满腹愁情,郁积心头,无人可诉,更显沉重。D下片最后几句,化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抒写词人梦中也不能回乡的怅恨;又用“子规”这个典型的思乡意象来刻画月

43、夜思归的环境,烘托词人有家不得归的无奈与伤感。E这首词上片写景抒情,没有选取与愁绪情调一致的落花飞絮、凄风苦雨来表现,而采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下片刻画词人的抒情形象,既有动作、心理描写,也有环境点染。解析:选ACA项,“龙孙破壁而出”“雏燕力弱试飞”不属于听觉范畴。C项,“春山”不是词人登临的对象,是视线的阻隔物。(2)此词写的是思乡愁情,词中却说这是“古今遗恨”。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 答案:客子的思乡愁情,是古往今来中国人的常见情感内容,但词人比常人多了一份思乡难归的遗憾,更凸显出了这份情感的广度。山河破碎,有家难归,思乡被放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其情感更是沉重难堪。有心复国,却遭排挤,壮志难酬,乡愁被赋予了又一层内容,堪为古今之大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罢郡归洛阳寄友人刘禹锡远谪年犹少,初归鬓已衰。门闲故吏去,室静老僧期。不见蜘蛛集,频为佝偻欺。颖微囊未出,寒甚谷难吹。濩落唯心在,平生有己知。商歌夜深后,听者竟为谁?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