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比较视野下粤港澳大湾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419579 上传时间:2024-07-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视野下粤港澳大湾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比较视野下粤港澳大湾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比较视野下粤港澳大湾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24年3月第9 卷第1期Application-Oriented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Mar.2024 Vol.9 No.1比较视野下粤港澳大湾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黄玉婷,杨文斌,潘晓梦b(广东工业大学a.法学院;b.教务处,广州510 0 0 6)摘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要战略部署,工程人才是建设大湾区的重要动能,大湾区工程人才培养迫切需要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本研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通过分析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优势,提出以“分层协同”“二维驱动”“产教融合”为路径,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关

2、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比较优势理论中图分类号:G642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for Engineering Talents Training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0 9 6-2 0 45(2 0 2 4)0 1-0 0 37-0 7HUANG Yuting,YANG Wenbin,PAN Xiaomeng(a.Law of School;b.Deans Off

3、ice,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006,China)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is an important nation-al strategic deployment.Engineering talents ar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Greater Bay Area,so the training of engin

4、eering talents needs to build a sound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this study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qualityassuranc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Guangdong,Hong Kong and Macao,and proposes to build a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for engineering personne

5、l training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Greater Bay Area with the path of“hierarchical coordination,“two-dimensional drive”and“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Key words: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engineering talents training;quality as-surance;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伴随

6、着新技术革命引发科技更新和产业升级的浪潮,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为了适应我国“人口红利”向“工程师红利”的转变,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回应基金项目:广东省2 0 2 2 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粤港澳大湾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提升策略研究”(2 0 2 2 G XJK 18 3);广东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项目(GJXM20210230)作者简介:黄玉婷(1999一),女,广东河源人,广东工业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E-mail:;杨文斌(197 2 一),男,广东潮州人,广东工业大学教务处研究员,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

7、究方向: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潘晓梦(1991一),女,河南平顶山人,广东工业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时代诉求的重要一环。2 0 19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教育和人才高地,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推动高等教育合作发展,建设国际化38教育示范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的目标。2 在多项重大战略方针的指导下,粤港澳大湾区肩负起重要使命,成为世界文明演进试验场和方向标。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实现大湾区内资源整合、人才互

8、通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大湾区教育和人才培养理念上的差异,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不能全面满足湾区行业企业对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力资本需求;高等工程教育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无法满足行业企业对原始创新、持续创新和多学科集成创新的行业技术需求;高等工程教育转换的科技成果难以满足行业企业对推进智能建造、提升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的创新产品需求;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式不能全面达到湾区高等教育建设的科学性、全面性的质量监控需求等。因此,如何整合三地优势构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大湾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指出由于生产要素的

9、差异,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一产品时,存在不同的成本和效率。3因此,各国应集中力量生产本国优势商品,通过对外贸易合作,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该理论对于高等教育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教育作为第三产业,面临国内外师资、生源、经费等方面的激烈竞争。为了能更好满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对工程人才的需要,本文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深入分析粤港澳三地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从中剖析出各自的优势,以期为构建大湾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提供参考,为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1粤港澳三地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现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引发了学界对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的广泛研究。现

10、有研究主要涉及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粤港澳协同发展、粤港澳高等教育集群、粤港澳高等教育一体化、粤港澳高校联盟以及与世界著名湾区高等教育比较等。随着研究的深人,其质量保障相关问题也引起了关注,然而截至目前,关于“粤港澳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相关文献数量仍然较少,且主要侧重于高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宏观设想、合作办学的措施及从比较视角提出借鉴经验。随着研究的深人,学界逐渐认识到大湾区构建质量保障体系的短板:首先,由于人才培养理念上的不同,导致三地高校办学体系、管理机制存在较大差异;4其次,由于三地高等教育外部和内部存在显著的空异质性,阻碍三地高等教育的融合发展;5最后,由于粤港澳大湾区11

11、城发展特征截然不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距。如何跨越合作障碍,实现协同高质量发展,是大湾区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呕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些困境,许多学者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和路径,如建立高校战略联盟共享教育资源;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高校与产业的协同;推动政府、高校和社会多元共治大湾区高等教育等。总体来看,学界认识到在大湾区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尝试通过高校集群、产教协同、多元共治等方法来推动体系的建立。高等工程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和国家发出的有关高等教育时代需求的有力回应,扮演着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主要角色。但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12、的研究还相当缺乏,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成果,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因此,本研究关注和思考之处在于:新技术革命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确保工程人才的质量满足大湾区发展需求?如何构建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2粤港澳三地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分析高等工程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涵盖了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及特点建立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整体的框架和基础上。因此,分析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能为构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2.1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征一般来说,

13、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分为外部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两部分。6 外部质量保障由高校以外的主体参与,包括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评估认证、教学监督等。内部质量保障由高校自主构建和运行,采取形式多样的质量保障实践活动,如教第9卷第1期育教学、师资建设、质量评估等。粤港澳三地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上各成体系,各具特色。通过各自的组织分工和机制,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目标。2.1.1政府主导与高校对标型内地高等教育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以政府为主体,其核心内容由重点政策、教学评估、学科评估和专业认证等构成。7 其中,重点政策已制定“2 11工程”“98 5工程”“双一流”建设”等,旨

14、在保障中国顶尖大学和学科的质量,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教学评估分为合格评估、水平评估和审核评估,确保高等教育的稳健发展;学科评估经过五轮形成了以学科数据库为核心的第三方评估项目,衡量大学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专业认证已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估与认证体系,并逐步与职业资格证书和国际认证标准体系相结合。此外,社会组织作为辅助力量,通过高校排名系统、公众满意度调查和媒体监督等方式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实践工作。在政府的统一部署下,高校展开内部质量保障,可以归纳为目标与标准、资源与经费、过程与实施、评价与监督、反馈与改进保障等五个方面。8 以粤地著名学府中山大学为例,该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从顶

15、层设计、师资培训、课堂教学督导、教学状态数据库建设和专业认证评估五个方面构建了内部保障体系。顶层设计上,主要以“教代会”“双一流”建设规划等,明确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目标;师资方面,开展多元化培训提升教师素质;课堂教学督导上,采取“线上+线下”联合巡课、组建教学督导团等实施全方位监督;教育质量检测依托教学状态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和反馈;专业认证评估方面,大力支持特色专业建设,提升整体办学质量。92.1.2社会中介机构主导与高校自主型香港拥有健全、规范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由社会中介机构主导,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实施的“教与学质素保证过程检讨”,涵盖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实

16、践质素、成绩评估、资源供给等五个方面。为加强质量保障工作,成立了质素保证局,对8 所受资助院校的本科工作进行品质核证。同时还开展研究评审和管理检讨,来评审院校的研究成果与绩效,协助院校加强管理。二是香港学术与职业资历评审局的质量保障,主要职能是学术和职业资历认证、评估黄玉婷,等:比较视野下粤港澳大湾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2.1.3政府引领与市场导向型高等教育素质评鉴制度是澳门高校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主要形式,该制度涵盖了体系、流程和标准,通过院校素质核证和课程审视来维持和提升教育质量。特区政府在标准制定和结果认可上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指引文本规范院校认证、院校素质核证、课程认证、

17、课程审视和外评机构等方面的评鉴原则、范围、模式、程序和结果。13 其次,评鉴制度详细规定了素质评鉴流程,分为评鉴申请、程序及结果三个部分,并提供了相应的议题、证据来源和效能准则,,以确保评鉴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充分体现对教育质量的高度重视。其内部质量保障融合了原私立东亚大学以市场为导向、自由发展的特点以及葡萄牙办学中以评估维护院校自主的做法。澳门现有的十所高等院校立足本土发展,以澳门大学的质量保障为例,表现出了以下鲜明特色:一是在人才培养体系上,通过扩大办学规模、深化实践协同育人模式、开设面向市场的硕士课程、以及联合培养博士生等措施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二是在科研战略布局上,推行问题导向、学科交叉

18、、协同创新、知识转化研究发展策略;三是构建科研成果转化体系、高水平的产学研平台,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四是推行39和咨询服务。其建立了学术和职业资历认证系统,连接质量保障和资历框架,包括机构评估和项目质量保障两个层面,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灵活空间。10 香港承袭了英国高等教育传统,自治性较强,高校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注重内部质量保障。香港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曾强调,要保护香港高等院校的自主权和学术自由,并在五个领域规定院校自主性:工作人员述选、学生选拔、课程与学术标准、接受研究项目、院校内部的资金分配。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例,其形成了内生型的质量保障体系,涵盖课程结构与管理、学习资源

19、与学术支持、教师支持与发展、教学监控四个方面。课程结构与管理方面,自主设定课程计划;学习资源与学术支持方面,提供学术咨询系统、自主学习中心等,以及奖学金、财政援助和学术交流等项目支持;在教师支持与发展方面,设置“专业发展课程”研讨会、教学创新博览会和学能提升研究中心等平台;在教学监控方面,通过程序审查和学术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监控。12 40国际化战略,拓展全球战略伙伴合作网络;五是通过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紧抓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发展机遇等打造立足澳门的社会服务平台。1412.2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比较优势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粤港澳三地各成模地区组织分工政府是高等教育的外偏重规

20、约性:政府制定高等教育重点政策,广东部质量保障体系的主高校在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构建内部质量保体,社会辅助保障障体系偏重自主性:院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拥有政府间接宏观调控,社管理校政的自由,如工作人员的遂选、学生香港会中介机构承担外部的选拔、课程与学术标准、接受研究项目、制保障工作院校内部的资金分配等规约性与自主性并举并行:政府设立高等政府适时调控,高校自教育素质评鉴制度统一评鉴的标准和流澳门主选择第三方外评机程;高校自主选择第三方外评机构对高校构进行评鉴的教育进行评鉴2.2.1乡组织分工明确全面整合资源明确的组织分工是持续保障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石。三地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组织分工有各自的特

21、点。在内地,政府是高等教育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通过制定关键政策、进行教育评估等活动,组成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框架,并辅以社会组织的参与。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辅助构成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香港政府则是将高校质量保障工作的权力授予第三方机构,包括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和学术与职业资历评审局等,以实现间接宏观调控功能。这些机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能够有效避免了政府的过度干预,推动高校教育体系的优化。澳门政府通过制定全面规范的高等教育素质评鉴制度,在标准制定和审核评鉴结果方面发挥适时调控的作用,并形成了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第三方评鉴主体结构。高校可以根据素质评鉴制度自主选择第三方评鉴机

22、构,如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澳洲高等教育学术评审局、新西兰大学学术质量评审局等,评鉴主体多元且独立,提高了外部评鉴的规范性和可信度。总之,全面整合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资源,2.2.3多方协作培养促进产学合作明确分工合作,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式,形成了独特的优势,涉及组织、制度和过程三个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部分。组织提供了基础的结构和资源,制度规范了组织内外部的行为和决策,而过程则是在这一框架内进行具体任务执行和资源调度的过程(见表1)。表1粤港澳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比较优势制度体系2.2.2制度体系完善保障教育质量完善的制度体系是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23、。三地的制度体系各有侧重地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内地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基本导向,持续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由政府制定高校的重点政策,各高校在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和外部质保体系的引导下建设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从而确保高等教育的一致性,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教育保障的公平。香港高等教育质保体系注重高校的自主性与学术自由权,通过程序便览和相关研究文件明确高校的管理自由和学术权力,突出高校作为质量保障主体的地位。澳门高等教育致力于服务当地的发展,在质保体系中由政府设立高等教育素质评鉴制度,统一评鉴的标准和流程,同时赋予高校选择第三方

24、外评机构的自主权,平衡了宏观调控和高校自治的关系。总之,三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制定了保障规约性或自主性的制度安排,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多方协作的培养过程是提升教育质量和人才第9卷培养过程逐步完善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体系:开展企业定向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校企共建特色课程等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校企协作机制:WIE计划;STEM实习计划等已经形成较完善的市场导向人才培养制度:设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硕博课程;构建产学研服务、管理、培育、实践平台等第1期培养水平重要途径。近年来,粤港澳三地均意识到市场和企业发挥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并积极推进校企协作、产学融合和协同育人等项目

25、。内地正逐步完善与企业联合培养的人才培育质量保障体系,如粤地的华南理工大学,实行企业定向的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以培养高水平工程师队伍支撑产业链安全;深圳大学与腾讯公司共建人工智能特色班“腾班”,联合培养人工智能硕士、博士,成为校企合作与融合发展的典范。香港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校企协作机制,如香港理工大学的WIE计划为学生提供基于工作的学习体验;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和技术委员会设立的STEM实习计划鼓励学生到I&T企业实习,培养创新技术相关工作经验,扩大I&T人才库。澳门设立了较完善的市场导向人才培养制度,如澳门大学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硕博课程,建设产学研服务平台,为企业输送

26、科技创新专业人才等保证和提升人才质量。无一例外三地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都注重多方协作,深度推进产学融合、协同育人实践,培养具备解决行业内实际复杂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这有利于保障高校人才输出的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3比较视野下构建大湾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粤港澳大湾区是香港、澳门和珠三角九市经济、文化和技术交汇的区域,其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经济实力雄厚,并聚集世界知名高校和领先学科等创新要素,三地高等教育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当今世界范围内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加速到来,工程人才能够有效顺应创新与变革的潮流,赋能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尽管粤港澳三地由于经济、政

27、治等差异造成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不同,但都负有共建大湾区的重任。因此,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基于提取的三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比较优势,通过合作和互补,可以构建大湾区多元化的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合作与交流,分享教育资源和经验,提高培养质量和培养效果,更好地满足新科技革命对工程人才的需求,推动大湾区的创新发展。在合作与协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协同发展,为工程人才培养提供更有竞争力和适应性的方案。黄玉婷,等:比较视野下粤港澳大湾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平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3.2二维驱动:制度融合,优势助力自主创新质量保障工作由于大湾区行政区划上的

28、壁垒以及高等教育水平的差异,在构建大湾区工程人才质量保障体系时既要以融合统领发展,又要充分考虑三地的特性,利用各自地域优势保障高校的自主创新助力湾413.1分层协同:政府掌舵,多方共建工程人才培养质保体系理清质量保障各个主体的责任,形成政府掌舵,多方协同的组织分工,能够有效发挥各方作用形成合力共建大湾区工程人才质量保障体系。美国学者E.S.萨瓦斯提出“政府一词的意思是操舵,即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非划桨 15。为此,在大湾区的工程人才质量保障体系中,政府发挥导向作用,具体的实施和履行由第三方机构、社会组织和高校等来承担。具体而言,就是由政府负责教育方针、教育培养目标、教育政策等指导性文件的制定,明

29、确大湾区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考虑到大湾区三地之间的行政壁垒和制度差异,为了加强协调和规划,可以建立一个由广东、香港、澳门三方联合组成的教育行政机构,对大湾区的工程人才质量保障体系进行统筹:通过建立协调发展、教育合作、综合改革等规章制度来引导高等教育互动发展;通过调整结构、搭建平台、创造载体引导高校主动适应湾区建设的战略要求。第三方机构和社会组织则是在政府的指导下,具体开展和实施外部质量保障措施。专业型的组织负责大湾区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教育评估、学科评估、专业认证等活动,对高校进行监督和考核,反馈相关的结果和数据,便于高校和政府进一步改善工作;并且可以通过提供专业咨询意见的形式为政府部门

30、教育决策提供科学的建议和依据,构建良好的公私部门协作关系,共同助力大湾区工程人才质量的保障和提升。非专业型的社会组织可以在政府的部署下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资源投入协助湾区建设工程教育基地、实践平台等,通过舆论支持宣传工程技术的先进经验,引导教育舆论赋能湾区工程教育“提质增效”。高校是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通过外部质保体系的引导完善内部质保体系。包括制定服务大湾区发展的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开展“课程一项目”式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等,适应新工业、新模式、新需求,构建高质量、高水42区发展。一方面,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建立一体化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推动港澳与内地共同融人

31、国家发展的大局,使大湾区在融合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体现在宏观的质量保障体系中,三地政府基于协商与合作,对包含工程人才培养在内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做出做出系统的、人才培养的依据,也能令这些优秀人才更积极地融可兼容的的制度设计,如质量考核标准、质量控制人大湾区科技创新所需的研究领域。(2)实施阶段,机制等要保持三地统一的规约性。这有利于为湾政府专门机构可以扮演积极角色促进企业深化参区的发展提供互通型人才,也能够通过大湾区高等与,通过政策支持鼓励高校的研发机构与大湾区企教育系统的内部融合进一步密切人才培养与大湾业共建产学研平台,从而推动科研成果的实体转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工程人才成为推动化

32、。高校内部进一步完善产业供应链体系建设,可大湾区全面发展的动力源泉,使质量保障工作成为以通过聘请企业教师、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来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引导剂和指挥棒。另一方搭建卓越师资队伍,以夯实工程人才培养的师资基面,需要充分考虑粤港澳三地在区位、产业结构、人础;通过共建校企实训基地、校企实验室,联合申报口与经济基础等方面的特点,为最大限度发挥各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增强与企业合作与人员流动,优势推进三地工程人才培养的合作,提高大湾区高使最终产出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助力大湾校建设的整体水平以实现大湾区同发展、共繁荣。区科创产业发展。6(3)检查阶段,政府和相关机在质量保障体系的中观上的管

33、理机制,如教育管理构建立完善评估机制并全面加强监督,尤其是增加者的任命、教师管理、资金分配等,应充分考虑粤港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考核和监督,从而持续保障和提澳三地的特点和定位,政府可以为高校任命合适的升培养质量,推动高校和企业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教育管理者,以推动合作和协调工作,促进大湾区同时,企业也应主动融人大湾区高等教育中,营造工程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发展。同时,要充分尊重高良好的工程环境,为高校提供资源、平台、技术上的校的自主权,提供自由和鼓励创新的空间,让高校支持,促进大湾区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这些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和水平,结合区域的特性举措,促进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使其更加贴有针对

34、性地开展质量保障工作,适应大湾区发展水合市场需求,在质量、效益、适应性方面得到不断平的多样性特点。在微观高校运作方式方面,应注提高。重灵活性和多元性。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在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创新,培养符合是大湾区发展的重要保证,必须立足湾区发展的需大湾区发展需求的工程人才。此外,还可以鼓励学求,并予以实践,以促进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而校之间的合作,开展互访交流、共同课题研究等活对于其可行性以及更多角度和层面的构建路径,有动,促进经验分享和资源整合,提高大湾区高校的待研究者充分考虑大湾区涉及到不同经济体制、文整体发展水平,达到进一步的融合。化

35、传统和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差异,进一步深人研3.3产教融合:立足产业,联动培养大湾区高质量究,探索出更加适合大湾区发展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工程人才式和质量保障体系。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高校应积极应对市场对新产业、新职业、新技术不断变化的需求。为此,需要进一步密切工程人才质量保障体系与产业之间的联系,根据湾区产业的需求和发展战略的需要,充分利用湾区的产业资源优势推动产教融合,合作培养高质量工程人才。具体而言,可由多方联动采取多重措施实现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计划阶段,高校紧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于构建具有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明确产

36、业集群的发展方向以及人才需求。可从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科技创新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出发,主动对接企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与企业联合制定培养方案、标准,共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这不仅能够提供工程参考文献:1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N.南方日报,2 0 19-0 7-0 5(A04).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 0 2 0-11-04(001).3李辉文.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6:11-12.4陈文理,何玮.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合作机制研究J.第9卷第1期江汉大

37、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9(6):30-44,119.5许长青,卢晓中.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理念、现实与制度同构J.高等教育研究,2 0 19(1):2 8-36.6别敦荣,易梦春,李志义,等.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发展趋势及其启示:基于11个国家(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考察J.中国高教研究,2 0 18(11):35-44.7刘晖,李嘉慧.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型J.教育研究,2 0 19(11):10 0-110.8魏红,钟秉林.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基于9 6 所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文本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 0 0 9(

38、6):6 4-7 0.9中山大学.中山大学2 0 2 0-2 0 2 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EB/0L.(2021-11-03)2023-10-14.https:/ 0 12(1):56-6 1.11HongKong:theCommittee.TheUniversityGrants Commit-16吴业春,向灿.高校卓越工程人才质量提升策略探析:tees comments on the research report on academic free-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视角J.中国高校科技,2 0 2 1(7):dom and institutional autonomy of high

39、er education in the4-8.United Kingdom,New Zealand and Hong Kong prepared by黄玉婷,等:比较视野下粤港澳大湾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Year-Development-Plan_CN,pdf.15】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周敦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1.责任编辑:夏 43the Legislative Council SecretariatEB/0L.(2007-11-12)2023-10-14.https:/legco.primo.exli-brisgrou

40、pcom/permalink/852LEGCO_INST/1e8r601/alma-991000-491630806976.12】韩萌,郭翔宇.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比较:以同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 0 16(11):131-134.13张红峰.澳门回归二十年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学术月刊,2 0 2 0(1):31-37.14澳门大学.澳门大学五年发展规划(2 0 2 1/2 2-2 0 2 5/2 6 学年)纲要版)EB/0L(2007-12-01)2023-10-14.https:/www.um.edu.mo/wp-content/uploads/2021/12/UM-Five-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