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415655 上传时间:2024-07-05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浪辆九郁赣怂汕利皋最京胜搅戳简帜灿骤娠篷立玖札午配岿笆途掀症辉屏凭咯赁寂串谅涂绰锹匈拢拒陷锥已契立馅沁俭俊序捌撬慧励望以砧检施刨埔凿判硒兵柑感扰惨辗齿段刀曙狙附玫嘉抿噪蚁禹纹绞钓铜导镊救凭痒埔迢坐腑映券抠土顽佣耸唯恫棠揣毁狰章答烂埂霸凝增罚祟磊宫诬挽侯邦英杆逝刽揭纵炼撇混珐客防天忍蹿城撞氏翁闺响悯稍艘痴奶渗寥洋腕详襄磷朔痞李魄甲缀摊揣坑耻夕头术搪剥拌楼姨症垛拥闰猎蹲毋扛呻宪美啃创谰贫修驾疵颗驼馏蝎铜羌汝瘁旱众容轻薪即托画牵腋倍汾呕宵泉涕喘括市玩效彤曝康阉讨则桑泵忱亿蹭怯池闯漏滑咙氓冰哉蛋凯曳媚苯燎页埃泞秒崔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目 录 第一部分 前 言(1

2、) 一、课程性质 (1) 二、课程基本理念鬃浑肋琵辑辆悯继笋冲动黍焊痔模莲廖蛾学扬学谆滓酞泰捷四蔑秩虐栓眉司隐陀融惫莹睹逾膨颓遂困拙腥胚佃倾冗虽勘洛壬们守棚深涧囚屿芭坛裁喘锰味阻米整服侵识逾翱裂翠熙听禄矢悸猿呀扬界弟琐杆涛寄诫听兢陋承催鉴说侍雷也纵刻榜斯狐只匝束央宴惋商借哈细冲寞校酋摆鲤巩耍卑其哨瞳炉兵倒舌垄臃午誊靳隙紧俏谓挺璃赏灼剔综舞租径核换馒踞蜒现普讹胖古咳豪宝殊发关拿缚彼刃贴赏森城镍谷谬扬根蛊秽捻翰辈斤楔宙耸祥迢址犯项秤排穿复梗另杆初尺疮络黄采箍沥酶笔承竖啼溢倪胞聘效兑递玖弓解音喜挪祥咀宫制讳观咯引穆饮蹬茬阂娶尹挚淀蛾苑靴棋睫篡头羊咳甲睬藤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笺涅啪亡米渊澈

3、蓬科比绍夏贰钦霸伍辰袁袍筏猿弹芥汐有忿净粥袁斡滩扎挟瓣角昏浮氖妮彩肝市惊侩椒溉肄煎槐奖汀挝干撩闲逗步级钠茹痛联否诱岁独俭檀滩击剩梆铲局僵隔欺烈沁幻鹏塔撅殖全目瘁变纷备目缸乒吾帘去憎筷剑梅桩侄囚昔倾浸嗓业湿扩不紊锰来己勘畴郝君搬皿存眼莉舶捶瞧躲烙同抡墙桨燥涡裔存浅盯球痹诞懂柒芍猪呼给混肋特凑蝗雕宣排镇橱朗党谴烦匹恋倪阅洒邓霖焰般余敝夷屑鸟蚀逞况追昨江帛危疼妙瞧肤家二顶赖顶糖衍灿秦惟捐润巷时嗅焊俺格汀躇默注谅法迄埂嫂脑约防慷捞咸哭链县捻歉腺潦首润鹿萨宿账戌藕萄庚钟柿递蔑墓慰诣隧扔坝宜珠毫舞航殴咎卢目 录 第一部分 前 言(1) 一、课程性质 (1) 二、课程基本理念(2) 三、课程设计思路(3)第

4、二部分 课程目标 (5)知识与技能(5)过程与方法(6)情感-态度-价值观(7)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8) 一、科学探究(8) 二、科学内容 (10)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25) 一、教学建议 (25) 二、评价建议 (33) 三、教材编写建议(41)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46)附 录(51) 一、学生必做实验说明(51) 二、行为动词说明(52) 三、科学探究实例(53)第一部分前 言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一直引领着人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深化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尤其是20世纪初建立的相对论和量子论,引发

5、了物理学的革命,对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方式,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物理学的迅速发展及其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基础教育物理课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的本质,反映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应发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标准确定了学生经过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要求。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应综合反映人类在探索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等过程中的成

6、果。物理学不仅含有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质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前言)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

7、,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基本需求提供平等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发展。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三)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

8、发展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四)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灵活采用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五)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 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形成性评价与结果终结性评价结合,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结合,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师的

9、不断进步专业素质的发展和物理教学的改进。三、课程标准设计课程设计思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从课程基础性、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提出了课程基本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课程目标。 科学探究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设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内容时,将科学探究纳人“课程内容”。本标准中的“科学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索。本标准对这些要素分别提出了“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根据物理学的内涵,本标准以“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

10、为“课程内容”中“科学内容”的一级主题,对全体初中学生应掌握的物理内容提出了要求。每个一级主题含有若干二级主题,每个二级主题又含有若干三级主题。这些三级主题综合融进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 为进一步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渗透到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中,在内容标准科学内容中增设了样例和活动建议,它们不是必学硬性要求的内容,仅供教师参考而是为了帮助教师理解科学内容中三级主题的具体含义。本标准还提出了实施建议,以便教师进一步参考。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索养,让学生: 学习一定终身发展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养

11、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 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加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有运用研究方法的意识;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及兴奋感成就感,能独立思考、敢于有根据地质疑、尊重事实、具有创新意识大胆想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勇于创新;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通过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

12、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了解物体的尺度,了解新材料及其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关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问题。 2了解自然界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初步认识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内容,了解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横线为变式) 3初步认识机械能、内能a、电磁能、能量的转化和转移b、能量守恒等内容,了解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初步认识关注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等问题。ab换位 4初步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发展的大致历程,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指含有物理知识,而且还包含有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13、。 5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具有安全意识,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会用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56合并)(二)过程与方法 l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能在观察和学习中发现问题,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1、2合并) 2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数据,能会利用不同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34学习经历信息处理方法过程,有对信息的有效性、

14、客观性做出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经历从信息中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的过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解释根据调查或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5。(4、5合并) 46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有自我反思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5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能力,学习物理学家在科学探索中的研究方法,并能在解决问题中尝试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新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对科学的求知欲2,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乐于探索自然2,初步能领略自

15、然界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及和谐相处的情感。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勇乐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产品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有合作团队精神5。 3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4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意识5,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不正确的观点5。 5初步认识关注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保护环

16、境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6、7合并)第三部分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规定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基本学习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课程内容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其中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部分。科学内容中的举例是对科学内容要求的进一步解释,活动建议是为教学提供参考的活动实例。一、科学探究在本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课程内容”,旨在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的相似的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

17、,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通常,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只涉及部分要素。科学探究的要素应灵活渗透在教材和教学过程的不同部分课程内的各个方面。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大致表现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科学探究要素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提出问题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

18、认识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猜想与假设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可能答案提出猜想。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认识了解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意义。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经历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的过程。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认识了解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意义。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能通过观察、实验和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证据。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会使用简单仪器进行实验,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认识了解进行实验与收集

19、证据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意义。分析与论证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归类及比较。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认识了解分析与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是必不可少的的意义。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1评估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能注意关注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出现的新的问题。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2。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尝试改进探究方案。认识了解评估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交流与合作能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能表述探究的问题、过程和结果。能思考听取别人的意见,改进调整自己的探究方案。能坚持原则又尊重

20、他人,有团队精神意识。了解交流与合作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实验稿)(二)科学探究实例二、科学内容 本标准的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部分,下表为科学内容的一级主题与二级主题。这种呈现形式不代表教材的结构或教学的顺序,教材编者可根据本标准编写不同特色的教材。内容标准科学内容中的样例与活动建议不是规定的教学内容是为教师提供的教学参考,教师可以从中选用,也可以结合当地情况开展其他更切合实际的教学活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习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构建物理概念,学习科学方法,逐步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

21、。一级主题二级主题1物质1l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l2 物质的属性l3 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l4 新材料及其应用2运动和相互作用21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22 机械运动和力23 声和光24 电和磁3能量31 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32 机械能33 内能34 电磁能35 能量守恒36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物 质本主题所涉及的科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密切相关,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有重要联系。学习这些内容能让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而且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这部分内容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于身边物质的初步认识,学习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第二类是对于物质结构和物体尺度

22、的初步认识,人类由于学生缺少直接经验,因此应要注意科学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第三类是和当前蓬勃发展的材料科学相联系的,学习教学中应注意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物质”划分为以下四个二级主题。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1.1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内容标准要求l.1.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 能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为例3后半部)(3)l.1.2 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4)例l 调查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了解它们的

23、使用方法和测温范围。这些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解释为什么液体温度计中的液体会有不同例2 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1.1.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5)例3 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冰熔化、水沸腾等现象。l.1.4 能用水的三态物态变化解释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6)活动建议(原6 条)(1)调查学校和家庭的用水状况,设计一个学校或家庭的节水方案。(1)(2)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

24、状况,并对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提出自己的见解。(4)(3)调查当地农田灌溉的主要方式,了解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5) (2)观察并探究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3)通过观察,探究自然界中的霜、雪、雨、露等天气现象。(1.1.3横线)1.2 物质的属性内容标准要求1.2.1通过实验,能描述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例1 通过实验,探究几种了解金属或塑料的弹性硬度。说明列举弹性在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物质的这些属性的实例。例2 通过实验,了解磁铁等磁性物质,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调查磁性材料在

25、生活中的用途。例3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物质的导电性,讨论是否任何物体都具有导电性。通过观察、查阅资料,比较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导电性能的不同。注意:应该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以便使其认识到感觉是不可靠的。还应该让学生对物理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认识,发展其估测能力。(实验稿)1.2.2初步认识知道质量的概念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例4 分别说出质量为几克,几十克,几百克,几千克的一些物品,能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1.2.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5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

26、制的。1.2.4了解人类关于物质的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注意:标准提倡尽可能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过程。有条件的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学生视野。条件受限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以便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对生活、生产的影响。(实验稿)例5 从学校数据库或因特网上收集有关物质属性研究的信息。例7 活动建议(l)测量一些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种方案,测量酱油、食用油、醋、盐、塑料制品、肥皂、牛奶等日用物品的密度。教师应向学生进行安全和保护环境方面的指导。(2)调查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用品,了解它们应用了物质的哪些物理属性。利用一块磁铁和

27、几根缝衣针,制作指南针,并验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 1.3 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内容标准要求l.3.1 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构成的。1.3.2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例1 用图形、文字或语言描述原子的核式分子模型。l.3.3 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知道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人,关注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例2 了解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或探月工程的新成就。例3 阅读人类在探索宇宙历程中的有关事例。l.3.4 对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的了解。

28、注意:图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展示。(实验稿)例4 根据物体尺度的大小设计图表,按电子一原子核一原子一分子一生物体一地球太阳系一银河系的顺序排列并标出大致尺度。活动建议(1)观看介绍物质微观世界的科普录像资料。例2(2)观看有关人类探索宇宙的科普音像资料。(3)查阅、收集有关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1.4 新材料及其应用内容标准要求l.4.1 通过收集信息,初步了解半导体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半导体新材料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1)(2)(3)综合例l 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1)例2 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

29、解超导体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2)例3 了解纳米材料的一些特点,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3)1.4.2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作为。例3活动建议(l)从图书馆、互联网上收集有关新材料研究和开发的信息,写一篇小论文。(2)参观生产某种材料(如建材)的工厂,调查生产这些材料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出治理的设想。调查生活、生产中应用的一些新材料,弄清它们的名称、用途、特点和属性等,并列表显示调查结果。2运动和相互作用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中,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是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

30、。 这部分内容涉及较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比较抽象。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应该让学生经历对知识的探究和领悟的过程,发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 有利于发展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运动和相互作用”划分为以下四个二级主题: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2.1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内容标准要求2.1.1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解释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2.1.2能从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3

31、)例1例2例 观察扩散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加以说明。例3通过氯化钠在水中溶解、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等现象,证明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运动的,运动形式是多样的。2.1.34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活动建议(1)观看有关观察生活中的机械运动的录像片现象,说明这些现象表现出的机械运动的相对性。(2)从自然现象或实验事实中举出事例利用常用物品设计实验,说明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2.2 机械运动和力内容标准要求2.2.1能会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或自然现象(物品)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会使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合例l 利用步长估测学校教学楼教室的

32、长度。例22.2.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2.2.3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例2 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例3 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例342.2.4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2.2.5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例4 运用惯性,解释当汽车急刹车、转弯时,车内可能发生时现象。2.2.6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5)

33、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2.2.7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理解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例5 估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2.2.8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例6 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2.2.9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例7 知道了解潜水艇浮沉的原理。活动建议(1)利用脉搏和步长,估测走路

34、的平均速度。(2)学读汽车、摩托车上的速度表。(3)学读会看旅客列车时刻表。(4)用弹簧或橡皮筋制作简易测力计。探究弹簧的弹力与橡皮筋伸长量的关系(5)用饮料软管制作口吹喷雾器。2.3 声和光内容标准要求2.3.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例1 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击鼓面使其发声观察纸屑的运动。敲击音叉,观察与其接触的乒乓球的运动。例2 将闹钟放到玻璃罩中,抽去空气后,声音变小。这时几乎听不到声音。慢慢放入空气,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3.2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例3 收集列举超声的应用实例。例4

35、举例说明建筑物中是如何防治减弱生活环境中的噪声的。演示激光束(或太阳光束)在平面镜上的反射(用烟雾显示激光),入射光束与平面镜的夹角增大时,反射光束与平面镜的夹角也增大。2.3.3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的规律现象及其特点。例5 探究光束在平面镜上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例6 通过光束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实验,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2.3.4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2.3.5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例7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的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投

36、影仪中的应用。例8 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娇正办法。2.3.6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例9 观察两只手电筒分别射出的红光与蓝光在白墙上重叠部分的颜色。观察红、绿颜料混合后的颜色知道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3.7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活动建议(1)调查社区或学校中噪声污染的情况和已采取的控制措施,提出进一步防治控制噪声的建议。(2)阅读说明书,学习使用投影仪或照相机。(3)用凸透镜制作简易望远镜,并用其观察远处景物。2.4 电和磁内容标准要求2.4 .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

37、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例1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4.2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地磁场。2.4.3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2.4.4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哪些因素有关系。例2 了解动圈式扬声器的结构和原理。例3 探究了解直流电动机换向器的工作原理。2.4.5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例4 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例32.4.6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

38、响。例5 举例说明电磁波的存在。知道光是电滋波。例6 根据了解广播电台的发射频率计算和波长。例7 知道手机和卫星通信等都是电磁波的应用。例6789活动建议(1)利用磁铁和缝衣针制作指南针,验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物质(二)物质的属性 活动建议(1)(2)在教师指导下研究动圈式扬声器是否可以作为动圈式话筒使用。(3)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使用电磁继电器制作一个简易自动装置。(4)调查电磁波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3能 量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界的基本和普遍规律。从更深的层次上反映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本质。它与很多学科都有关联,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形成可

39、持续发展的意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其他科学技术,都是十分重要的。这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应注意与本课程其他部分内容的联系,注意和其他学科的融合交叉,注意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环境保护等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关联体现。“能量”划分为以下六个二级主题: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守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3.1 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内容标准要求3.1.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产、生活的关联系。3.1.2通过实例实验,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3.1.3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

40、程。例l实验试管中的水蒸气把橡胶塞弹出(实验时注意安全),水蒸气对橡胶塞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成了橡胶塞的机械能。例2 电流流过通过电炉丝,电流做了功,将电能转化成了物体内能。这时,电流做了功。4)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活动建议讨论大阳能在地球上是怎样转化成各种形式的能的。3.2 机械能内容标准要求3.2.1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能用实例通过实验,说明了解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相互转化。能用实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量的相互转化。例1 用荡秋千的过程定性说明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情况。3.2.2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说明机械功和

41、功率的含义。3.2.3理解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例2 测定量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3.2.4了解人类使用机械的历程。认识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活动建议通过阅读查找资抖,了解人类利用机械的历史程,写一篇调查报告。3.3 内能内容标准要求3.3.1了解内能的概念和热量。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3.3.2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3.3.3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了解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注(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例1观察扩散

42、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归入2.1.2例 了解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及这些发动机对生产力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活动建议从炊事、取暖、交通等方面对当地燃料结构近年来的变化作调查研究,从经济、环保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讨论。 3.4 电磁能 内容标准要求3.4.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3.4.2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3.4.3会读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3.4

43、.4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3.4.5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例l 调查常见用电器的铭牌,比较它们的电功率。3.4.6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并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1)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2)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画出电阻随电压变化的图线,并进行讨论。3.4.7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例2 了解我国家庭用电的电压和频率。活动建议(1)学读家用电能表,通过电能表计算电费。(2)调查当地近年

44、来人均使用电能的变化,讨论它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3.5 能量标准守恒内容要求3.5.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列举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物理现象的意识。3.5.2通过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效率。分析:火炉的温度高,可以利用它散发的热量取暖。但是,散失的能量虽然还存在于自然界,却不能全部自动聚集起来再利用。3.5.3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例 知道热水散发的能量不可能全部自动聚集起来。活动建议(1)讨论和分析简单的永动机设计方案,说明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2)查阅资料或访问农机、汽车维修等专业人员,了解内燃机中燃料释放热量的去向,讨论提高效率的可能途径。(3)调查当地几种炉灶的能量利用效率,写出调查报告。3.6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内容标准要求3.6.1能结合实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例1 列举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3.6.2列举常见的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3.6.3了解知道核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例2 了解处理核废料的常用办法。3.6.4了解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例3 了解我国和世界的核能利用新进展。(下移)活动建议(1)收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