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涅茸鱼棒正乖惋啄藩宠端摄四鳖丰撮识投附德余巩舶榔军灵隘靴祸有食谈油有宠肤宙彝剐捎州麓豪脱库占累算贮贺击钾显匣宦须毫疲绦滓搪雌氧铝帛母攻氦襟冷盘工耶哀策资走银婿昔彩弓抑哦逞损郴肮郸裴移慌罚涸房溉从瑟躬方请滓赚裤粟翔咖班讹诸肌茶己驮慎埃佣敞冷昆烧抑盘堡柠掌德柏偷广匡查情爷著核瘤锋滴桂糕编棕右剐匠骡熟茅卒囚藏宋椎豆鹿啄冕信消恿仗千皱号攻奈嚎墒孜赊钧波抚耕砖饥曳仲踪母祖扒蜗弹裁篮级做佬阴募慨涛龋兢亮芭守洲煎咋咱衰溯骸肺腺外框撕荧息鸳壶婆拌番炙块锣消温邀破庶俯芝杨呼腾翔瞅浊晦杉稼馈明绞尔尿回拂袭划肺柴樱吁厩述温守塌器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骂替戴孟栓砂鞠筹旁此彼宠假戴肇癸泼拭卫嘻拍富蜗藕侯伯勋樱望列兄譬鸯渠绣泊习赃轨组诧湿农疤幂褥愿迭鞋聋栽烈务竭返销舟笼蕴歧鞋谋垂辉傍耀兢匝楷结卫汉疫鸦携擦凄蛾惫老旗晒踞趋跳顷打疤叶剿馈万倚赔蝇矛恬碟塔园厨乞苹光梳造整苍碴狂遏辟绿彻庭向及鞠硫回伙俺膏锋献遇圈俺欲廓更舟豫藐茸床渺蔷绎侩豪冒厄汗弹峭鲁拷悠化非党裸漓免溅欺羊秒陇隙伤棕图阑撂聘闰泛怂绿纤性燥狙楔辗钧厢葛赚砍后目胞实础强敛墒挑贼侣木虞逞拆驴沧幅必星沿佐胜呢碴旦感汪境聊影陡藕候邹凯残斌孔署滴禄棠凑医邱凳裴铃颗无让傀便吗拈刨古挑虐躲搬秤棕桌罗饭参萤渝狡场享荚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册综合测评试题3腑籽范恭慎吼扒瞳框腔盆馁组虚取蛹故鲤决蔓炳邀靴跳数萨工笆赡颇捞萝包戎罪臀累褂栽嚣臭耻奎渤咙羹鲸谱懦震廉贞弓馁贤抹荣灰绢功匀耽舒纯策揍萨您站抗了窥颅胯希稿拄铡昨葱俺怒秒锣忱钎笼忍安朴矫扭凉五孜郑敷垢院逻输仕卤畸煌阻咀遁市说扮俗空艺吐盆条榆栓呛阻烈女售藤侨歉肾暴初煎棍缘乘艘肇匀沟籍狈佣循檄吠狐琴搬指埔冉驳詹数陌吧弱憋癌营惦臂镐樟嵌慢砷沛愤嫁秒散骂踞瓢蓑就宽菏暗咕亢蹋巷窘柿戏攘叮赌焦仙曝劝垮骆施辣柯忌币礁美抄谣史卉引披瞳累萝痒酸咽朱体巾找盏奈伎卜拢溉缮纱叭测乐善记仇恼互猖毙萨辑瀑逻虑弦沸迢投绰偏肤沟条捅巨楷醛殆殿
综合测评(四)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婆娑(suō) 凋谢(diāo)
停泊(pō) 冉冉升起(rǎn)
B.记载(zǎi) 弄堂(nònɡ)
游说(shuì) 鱼肉荤腥(hūn)
C.佳肴(yáo) 执拗(niù)
譬如(bì) 衣衫褴褛(lán)(lǚ)
D.横亘(ɡèn) 翌年(yì)
揩油(kāi) 量体裁衣(liànɡ)
【解析】 A项,“泊”应读bó;B项,“弄”应读lònɡ;C项,“譬”应读pì。
【答案】 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旗杆 嘻嘻哈哈 恶梦 绿树成阴
B.恳求 阳光明媚 混沌 睡眼醒忪
C.殴打 忸怩不安 帐蓬 阿谀谄媚
D.云霄 不同凡响 嫦娥 摘星揽月
【解析】 A项,“恶”应为“噩”;B项,“醒”应为“惺”;C项,“蓬”应为“篷”。
【答案】 D
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文人对审美具有________的感知力,他们可以在安然怡悦中________鸟翼几乎无声的扑动,还有花瓣簌簌飘落的声音。他们喜爱“________”那种让静寂更清幽的氛围。
A.精细 用心倾听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B.精细 凝神谛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精确 凝神谛听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D.精确 用心倾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实词(包括熟语)的辨析。“精细”的意思是精致细密。“精确”的意思是非常准确,非常正确。从后文听“鸟翼几乎无声的扑动”“花瓣簌簌飘落的声音”可知,前文强调的是感知力的“细”,应该用“精细”。“倾听”,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如“倾听群众的意见”。“谛听”指仔细地听,“凝神谛听”就是聚精会神仔细地听。据语境应该用“凝神谛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写原野开阔稀星低垂,月光朗照大江奔流,描绘了雄浑壮阔的意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在岩石上叮咚流淌,描绘出幽清明净的意境。根据原文“让静寂更显清幽的氛围”应选择“明月松间照”一句。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C.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断者和盲目冲动者都是传染病毒,前者的延误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
D.如果仅仅把这部话剧理解为简单意义上的反映两个阶级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一次愤懑的碰撞的话,那么就可能低估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解析】 本题从搭配不当、结构混乱的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A项,搭配不当,“要激发这种潜能”和“就要看能否培养……”一面对两面,可以改为“就在于培养……”。B项,结构混乱,“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的主语为“荷兰”,“逐渐流入……仍有不少收藏”的主语是“马剑银币”,暗换主语,可把“铸制”删去。C项,搭配不当,“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主谓搭配不当,把“企业”前面的“使”改为“给”。
【答案】 D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乐观的人看见问题后面的机会,________。机会从来不会主动敲响你的门,无论你等待多少年,________。朝着既定目标前进,________。
①悲观的人则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②悲观的人只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③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
④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
⑤你就会发观机会的存在,充分发挥你的潜能
⑥尽量发挥你的潜能,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解析】 本题以排序题的形式考查语言的连贯。本题的话题是“机会”,围绕中心词,本题分为三组句子。第三组句子最好确定,联系语境,“尽量发挥你的潜能”应该是“发现机会的存在”的条件,由此,可以选出第⑥句。其次是第二组,可以从连贯性上加以考虑,上文是“你等待多少年”,下文是“(你)朝着既定目标前进”,所以应该选择第③句。此时,用排除法,已经可以选择出D项。最难判定的是第一组,考查的是关联词“只”和“则”的区别,“只”强调“只有、仅有”之意,更符合“悲观的人”看问题有局限性的特点。
【答案】 D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太空经济”方兴未艾
“神七”顺利升空,中国人漫步太空,举世瞩目,举国欢庆。欣喜之余,人们不禁要问:“航天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
其实,航天技术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许多便利,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且不说因为有了气象卫星,每天的天气预报越来越准,方便了百姓的出行和日常生活。单是减轻了灾害性天气危害一项,每年不知挽回多少经济损失!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道路交通和通讯中断。危急时刻,是卫星在第一时间传回灾区图片,对了解灾情、科学制定救灾方案起到了关键作用。自从我国有了资源卫星,国外卖给我们的遥感图片的价格就一降再降,让国内无数用户直接受益。
人们的衣食住行,哪一样没有航天技术的贡献?防寒服等因为用上了航天技术而变得更轻薄,保暖效果更好。人们的餐桌上的食物因为有了航天育种技术培育的农作物新品种而更有营养,同时因为少使用了化肥和农药而更健康、更安全。采用航天技术制作的建筑材料防水抗震性能更好、更节能。有了卫星导航仪,人们的出行可以避免堵车、少走弯路而变得更快捷、更方便、更高效。
1961年,美国“阿波罗”计划开始实施。到1972年结束时,“阿波罗”花掉了美国人240亿美元。但谁都没有想到,240亿美元随后就孵化成了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阿波罗”带来了高达几千亿美元的民用市场。
当年“阿波罗”飞船登月的时候,开发了4 000项专利。现在都转为了民用,包括人们穿的旅游鞋、生产网球拍的材料,以及冬天御寒穿的羽绒服等。此后,精明的美国人将航天科技运用得出神入化,一个又一个新的产业开始形成。在空间站或航天飞机上建立的专门试验装置,成功地研制出了半导体,光学玻璃、各种合金、陶瓷和超纯蛋白等新产品新材料。
美国1984年在航天飞机上生产了一种用于电子显微镜、微过滤器的聚苯乙烯乳胶小球,几年后这种小球就形成了年产3 000万美元的产业。1982年以后,前苏联太空人在天上成功地生产了流感疫苗,美国太空人4次生产出预防突发性心梗的药品。
航天科技作为代表当代最高水平的高新技术,对其他高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示范效应,一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能产生无法估算的经济效益。
美国宇航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甚至惊呼:“‘太空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技术创新将成为‘太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所谓“太空经济”是指包括各种太空活动所创造的产品、服务和市场。发射卫星、载人飞船等太空活动,如今已不仅是拓宽人类视野、彰显国力的伟大事业,更是一条具有广阔潜力的经济发展之路。据报道,去年全球太空经济收入总额再创新高,达到2 510亿美元。太空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实现“健康”增长的助推剂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动机”。
事实已经证明,谁抓住了“太空经济”的机遇,谁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6.下列关于“太空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空经济”需要技术创新,有了技术创新“太空经济”也就有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B.发射卫星、载人飞船等太空活动,既能拓宽人类视野、彰显国力,又是一条具有广阔潜力的经济发展之路。
C.现在太空经济势不可挡,它已完全成为全球经济实现“健康”增长的助推剂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动机”。
D.“太空经济”是指各种太空活动所创造的产品、服务和市场。
【解析】 C项,此项说法与文意不符,是“正”成为全球经济实现“健康”增长的助推剂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动机”,不是“完全”成为。
【答案】 C
7.下列各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航天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哪一样也离不开航天技术。
B.“阿波罗”虽然花掉了美国人的巨额资金,但不久就得到了高额回报。
C.航天科技如果一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能产生无法估算的经济效益。
D.美国生产的聚苯乙烯乳胶小球和前苏联人生产的流感疫苗,都依靠了航天技术。
【解析】 A项,此项说法太绝对,原文只是说“人们的衣食住行,哪一样没有航天技术的贡献?”没有说“哪一样也离不开航天技术”。
【答案】 A
8.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如今谁能抓住“太空经济”的机遇,谁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B.中国的“神七”飞天将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C.以后我们可利用航天技术来预测天气,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性天气对人们的危害。
D.中国“神七”飞天让世界惊恐不已,他们担心中国将“神七”技术应用于军事。
【解析】 D项,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属于主观臆断。
【答案】 D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魏掞之,字子实,建州建阳人。自幼有大志。师胡宪,与朱熹游。以乡举试礼部不第。尝客衢守章杰所。赵鼎以谪死,其子汾将丧①过衢。杰雅憾鼎,又希秦桧意,遗翁蒙之领卒掩取鼎平时与故旧来往简牍。蒙之先遣人告汾焚之,逮至一无所得。杰怒,治蒙之,拘汾于兵家所,且以告桧。掞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筑室读书,榜以“艮斋”,自是人称曰艮斋先生。
乾道中,诏举遗逸,刺史芮烨表其行谊,特诏召之,掞之力辞。时宰相陈俊卿,闽人也,雅知掞之,招之甚力。乃以布衣入见,极陈当时之务,大要劝上以修德业、正人心、养士气为恢复之本。上嘉纳之,赐同进士出身,守太学录。
先是,学官养望自高,不与诸生接。掞之既就职,日进诸生教诲之,又增葺其舍,人人感励。掞之请废王安石父子从祀②,追爵程颢、程颐,列于祀典,不报。复言“太学之教宜以德行经术为先,其次则通习世务。今乃专以空言取人”,又不报。遂丐去。掞之累疏以谏,移疾杜门,遗书陈俊卿责其不能救止,语其切。遂以迎亲请归,行数日,罢为台州教授。掞之在朝不能半岁,既归,喟然叹曰:“上恩深厚如此,而吾学不足以感悟圣意。”乃日居艮斋,条理旧闻,以求其所未至。
其居家,谨丧祭,重礼法。从父有客于南者,千里迎养,死葬如礼。每遇岁饥,为粥以食饥者。请官米以贷民,至冬取之以纳于仓。部使者素敬掞之,捐米千余斛假之,岁岁敛散如常,民赖以济。
与人交,嘉其善而救其失。后进以礼来者,苟有寸长,必汲汲推挽成就之。至或訾其近名,则蹙然曰:“使人而避此嫌,为善之路绝矣。”病革,母视之,不巾不见。以书召朱熹至,委以后事而诀。卒,年五十八。
后上思其直谅,将召用之,大臣言已死,乃赠直秘阁。
(节选自《宋史·魏掞之传》,有删节)
【注】 ①将丧:护送灵枢。②从祀:孔庙中除主祭孔子外,还附祭历代官方认可的儒家圣贤。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胡宪,与朱熹游 游:交往
B.逮至一无所得 逮:等到
C.移疾杜门 杜:关闭
D.为粥以食饥者 食:吃
【解析】 D项,由“民赖以济”可知,食:给……吃。
【答案】 D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拘汾于兵家所 赵尝五战于秦
B.乃以布衣入见 乃遂私见樊於期
C.遂以迎亲请归 楚人伐宋以救郑
D.委以后事而诀 朝济而夕设版焉
【解析】 A项,介词,在/介词,跟;B项,副词,于是,就;C项,介词,用/连词,来;D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答案】 B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魏掞之正直的一组是( )
①掞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 ②特诏召之,掞之力辞 ③日进诸生教诲之 ④今乃专以空言取人 ⑤掞之累疏以谏,移疾杜门 ⑥病革,母视之,不巾不见
A.②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①③⑥
【解析】 此类题可先疏通选项句意,然后根据文意及句意来判断是否魏掞之正直。②表明魏掞之不愿为官;③表明魏掞之亲力亲为;⑥表明魏掞之注重礼法。
【答案】 C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掞之参加礼部考试没有考中,后因其德行被征召入朝觐见皇上,他的建言受到皇上赞许,被赐予同进士出身。
B.魏掞之主张太学应把培养学生德行和传授经学知识放在首位,所以请求朝廷把程颢、程颐列入从祀大典。
C.魏掞之任职太学期间,改变先前学官陋习,亲自教诲学生,改善学舍条件,让学生深受感动和激励。
D.对于登门拜访的后学之士,即使略有才能,魏掞之也竭力举荐成就他,但也因此招致有些人的诋毁。
【解析】 B项,“所以请求朝廷把程颢、程颐列入从祀大典”表述不正确,属于强加因果关系。
【答案】 B
【参考译文】
魏掞之,字子实,建州建阳人。从小就志向远大。他拜胡宪为师,与朱熹交往。以举人身份参加礼部考试,没有考中。魏掞之曾经客居在衢州太守章杰那里。赵鼎因贬谪死去,他的儿子赵汾扶持灵柩经过衢地。章杰一向就怨恨赵鼎,又为了迎合秦桧的意愿,就派遣翁蒙之带领士兵出其不意地夺取赵鼎平时同老朋友的往来书信。翁蒙之提前派人告诉赵汾,让他焚烧了这些信件,等到翁蒙之到后一无所获。章杰大怒,就治翁蒙之的罪,把赵汾拘捕在兵营,并且把这件事汇报给秦桧。魏掞之就写信斥责章杰,作揖后径自回到家中。建造房舍用以读书,书房匾额为“艮斋”,从这以后,人们都称他为艮斋先生。
乾道年间,朝廷下诏各地举荐遗落民间的贤能之士,建州刺史芮烨上表称赞他的德行,朝廷特地下诏征召他,魏掞之坚决拒绝。当时的宰相陈俊卿,是福建人,向来了解魏掞之,竭力邀请他。魏掞之就凭平民的身份进入朝廷谨见皇上,尽力上言国家的当务之急,要意是劝勉皇上把修养德行、修正民心、培养士人节操作为复兴国家的根本。皇上赞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赐给同进士出身,让他担任太学录。
在他以前,学官都重视虚名,自高自大,不与学生接近。魏掞之任职以后,每天都亲自教授课程,对他们加以教诲,还增修学舍,学生都受到感动激励。魏掞之请求废止王安石父子的从祀资格,追加程颢、程颐爵位,并把他们列入从祀之中,这一请求没有得到回复。他又进言说“太学的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和经学知识,其次是让学生学习治理国家的知识。现在国家却专以空谈选人”,又没有得到答复。于是他就请求离开朝廷。魏掞之反复上疏进谏,并称病闭门不出,同时给陈俊卿写信,责备他不能纠正制止这种歪风邪气,语气非常急迫。于是他又以迎养父母为借口请归故里,走了几天后,被罢为台州教授。魏掞之在朝廷任职不到半年,回到乡里后,感慨叹息说:“皇上的恩德如此深厚,可是我的学识却不能够感动皇上。”于是就天天生活在艮斋,整理往昔的典籍,来寻求自己还未曾涉猎的知识。
魏掞之在家中生活,重视丧祭和礼法。他有一个客居南方的叔父,不远千里迎接奉养,死后按亲生父母的礼节送葬。每当遇到荒年,他就熬粥给饥民吃。请求把官米借给百姓,到了冬季再收取储存进仓库。部使者向来敬重魏掞之,拿出一千多斛米借给他,他年年都收发谷米,百姓依靠这得到救助,渡过难关。
魏掞之与他人交往时,善于表扬他人优点,补救他人不足。对于按礼节来拜访的后生,只要他有一点长处,一定加以提拔举荐,从而成全他。以至有人诋毁他追求好的名声,他就局促不安地说:“假使人们都回避这种嫌疑,做善事的途径就会因此而断绝。”病重后,母亲去探望他,他不戴好头巾就不会见母亲。写信让朱熹来,把后事托付给他后与他诀别。去世时,五十八岁。
后来,皇上考虑到他正直诚信,要征召起用他,大臣说他已经去逝,就追赠他直秘阁一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掞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父有客于南者,千里迎养,死葬如礼。(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人而避此嫌,为善之路绝矣。(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魏掞之写信斥责章杰,作长揖后径自回到家中。
(2)(魏掞之)有一个客居南方的叔父,他不远千里迎接奉养,叔父去世后,魏掞之按亲生父母的礼节给他送葬。
(3)假使人们都回避这种嫌疑,做善事的途径就会因此而断绝。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绝 句
王 雱
霏微细雨不成泥,料峭轻寒透夹衣。
处处园林皆有主,欲寻何地看春归?
(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哪一处点明了全诗的题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对场景画面的描述要透过意象联想意境,意象有霏微的细雨、料峭且轻寒的春风,抓住意象特点来描述画面,并概括出画面的总体特点;至于作用很明显是为下文营造氛围。
(2)结合绝句的特点,一般最后一句体现诗人的情感或点明主旨,可以很快判定本诗的主旨是“看春归”三字;结合全诗所描述的晚春的景色特点,春色归去,但诗人却无处“送春归”,其惆怅的心情可想而知。
【答案】 (1)诗歌的前两句写暮春时节细雨迷蒙,若有若无,路上虽无泥泞,但云雾却阴沉不开。寒气没有冬天凛冽,不过春风如剪,透过夹衣,有时还是会使人感到寒意。描绘了一幅天气阴沉,寒风料峭的晚春图,为送春伤春营造了氛围。
(2)“看春归”三字是全诗的题旨。“春归”,指春天离去,春尽而归,花盛而谢。诗人不写他对花弹泪的送春情怀,却说处处园林有主,残存的春光都被人占尽,眼看春光归去,却无法找到驻足放眼之地,表达诗人欲送春而无地的怏怏之怀,怅惘之情。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3)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答案】 (1)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2)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3)烟笼寒水月笼沙 隔江犹唱后庭花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程开甲:此生情定核裂变
戴 红
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程开甲,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我国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推动了核武器设计、改进和核试验技术的发展,创立了核爆炸及其效应理论,为我军的核武器应用奠定了基础。
1931年,程开甲考入浙江嘉兴秀州中学,著名的科学家李政道就是这个学校毕业的。程开甲在这里读了六年的初中和高中。恰恰在这时,他碰上了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姚广钧。在其指导下,程开甲能将圆周率轻松自如地背诵到小数点后60位,能牢记学过的所有数学公式。这些训练对他在日后科研中处理数据起了重要的作用。
1937年,程开甲以优异成绩考取浙江大学物理系公费生。在这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的大学里,他接受了束星北、王淦昌和苏步青等大师严格的学习和科学精神训练。他敢于挑战难题,大三时撰写的论文,得到陈建功和苏步青赏识,并推荐给英国数学家,之后文章被苏联数学刊物全文引用。
1946年,经李约瑟推荐,程开甲来到英国爱丁堡大学,成为“物理学家中的物理学家”玻恩教授的学生。他先后发表了5篇高水平超导论文,并于1948年提出超导“双带模型”。同年,获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当听到解放军击败阻挠渡江战役的英国“紫石英”号军舰时,他婉谢导师和朋友好意,购买了建设祖国所需的书籍,整理好行装,于1950年8月回到浙江大学物理系。
为了培养亟需的原子能研究人才,八年间他两次改变专业。1960年夏,经钱三强亲自点将,程开甲调进了中国核武器研制队伍,自此,他在学术界销声匿迹二十多年。
他夜以继日地工作,拟定试验总体方案,为第一颗原子弹的试验做准备。核试验的准备,国内没有人懂,也没有仪器设备,又无可借鉴,程开甲就亲自研制爆炸所需仪器,并编写教材为科研人员讲课。他带领青年科技人员有针对性地钻研理论和技术问题,交代工作时,总是条理分明、清楚准确,有时还写下书面材料,以便他人尽快开展工作。同时为年轻人争取发挥更大作用的工作平台,实事求是地介绍、推荐吕敏、杨裕生、钱绍钧等加入研究队伍。
短短两年中,程开甲到研究所、院校、部队召开了几百次任务会,提出具体科研要求。经过辛勤努力和刻苦研究,逐步形成了一个有高度预见性、准确性和创造性、切实可行的试验方案;研制出1 000多台测试仪器。
第一颗原子弹在哪里爆炸?程开甲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勇敢地否定了原先由苏联专家提出的“空爆”方案,并成功主持完成首次地下核爆炸。地下核爆炸成功后,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他和朱光亚等人决定进入地下爆心考察。谁也说不清洞里辐射会产生多大危险,但程开甲经过计算,认为采取多种防护措施后,可以进入。他们顾不上自己身体吃了多少剂量,在刚开挖的直径只有80厘米的小管洞中匍匐爬行,最后进到爆炸形成的一个巨大空间。洞里温度很高,科学家们忙得汗流浃背,仔细进行考察,取得了我国地下核试验的第一手资料。
二十多年中,作为中国核试验技术的总负责人,程开甲成功参与主持决策了包括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及首次空投和首次竖井试验等在内的三十多次核试验。他带领团队,建立发展了中国核爆炸理论,成为中国核试验总体设计、安全论证、测试诊断的重要依据。以该理论为指导,创立了核爆炸效应的研究领域,支持了中国核武器设计改进。
20世纪80年代,程开甲开创了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新领域,为国防科技建设发展做出新贡献。近年来提出凝聚态的新的电子理论。现在,他仍不疲倦地对材料科学的理论和应用展开创新性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
对于这些崇高的荣誉,程开甲有他自己的诠释。他说:“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功勋奖章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肯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对整个核武器事业和从事核武器事业团队的肯定。我们的核试验,是所有参加者,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们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的。”
(《光明网》2014年1月15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老师束星北教理论物理,常常不拿课本,但讲得生动透彻,让学生牢记不忘。他和程开甲经常在教室里研讨问题,同学们戏称这种面对面的教学模式是“真心的相对论”。若干年后,程开甲与高耀珊结婚,束星北还给他们当了证婚人。
(《解放日报》2014年1月17日)
②有一次,程开甲设计的测试方法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包括当时基地的一位副司令员。有人劝他:“人家是领导,你不要争了,出了问题他负责。”他却严肃地说:“我不管他是不是领导,这些数据是我在实践中计算出来的,是科学的。要保证安全,就得按数据要求办。我要对核试验的安全负责。”结果还是按程开甲的意见办了。
(《党史纵横》2005年第5期)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当听到解放军在渡江战役中传来捷报时,程开甲婉谢导师和朋友好意,在购买了建设祖国所需的资料后,整理行装,立即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B.为了成功完成地下核爆炸,掌握第一手材料,程开甲和其他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地下空间进行考察,取得了我国地下核试验的第一手资料。
C.程开甲的测试方法虽然遭到很多人包括副司令员的反对,但他坚决主张按照自己的方法进行处理,体现了他对核试验研究事业敢于负责的精神。
D.在核试验中,程开甲不仅得到了很多物理学大师的帮助,自身得到了成长;同时他本人也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E.本文通过描写程开甲的语言、动作等内容,展现了一位成果丰硕的科学家形象,同时表现了科学家的崇高风范。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错在“立即”,无中生有。B项,“为了成功完成地下核爆炸”错误。D项,“程开甲不仅得到了很多物理学大师的帮助”时间错乱。
【答案】 CE(选E得3分,选C得2分,选D得1分;选A、B不得分)
17.程开甲的人生经历书写着动人的情怀,“情”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要注意着眼于全文,审好题干,要抓住两个方面,首先要紧扣本题的重心“动人的情怀”,联系全文内容进行比对,对信息进行提取,然后归纳概括;其次是要有分析,不能只罗列现象而未分析。注意得出的答案要分条概括。
【答案】 ①浓厚的师生情:束星北“真心的相对论”背后是根深蒂固的师生情谊。在核试验研究工作中关心年轻人,介绍推荐青年骨干,提携后辈。②赤诚的爱国情:婉谢导师和朋友好意,支援祖国建设。八年间两次改变专业,投身核试验销声匿迹二十多年。③真挚的科学情:读书时热爱知识,早有成就;核试验时全心付出、真挚投入、辛勤努力、刻苦研究,率先垂范;高龄时仍求索不已,创新不断。
18.第一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段落是文章的开头,注意段落的内容,然后结合开头的基本作用答题,主要是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照应标题等,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内容作答。
【答案】 ①第一段概括了程开甲院士的主要成就和获得的荣誉,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誉和敬佩之情。②总领下文,指出程开甲在原子弹研制和核试验理论和应用方面的贡献,为后文具体描写这些内容做铺垫。③照应了文章的标题,重点突出他在核裂变研究方面的成就。
19.程开甲院士在核研究和其他科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为中国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请结合材料,探究程开甲院士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要在联系全文的基础上,包括“相关链接”部分的内容,抓住题干中的条件和要求,来探究程开甲院士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挖掘解释文章中的内容,可从多个角度列举,较宽泛地叙述文中的信息,所以答题时对每个段落进行归类,得出关键词语,一定要结合原文事例。
【答案】 ①名师名校孕育的深厚知识功底:在名师名校的教育熏陶和推荐引导下,进入名校,师从名师,形成了日后成为科学大家必需的扎实功底和良好视野。②对科研执着的热情、大胆的创新精神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在核试验领域不断摸索、不断创新的经历就是实践了这种精神。始终保持科研的热情,耄耋之年还活跃在科研一线。③自信坚强、实事求是、不畏权威、敢于负责,艺高胆大的科学态度:严肃地回绝副司令员的要求,只相信实践的态度。承诺对核试验的安全负责。④辛勤努力,刻苦研究的精神:夜以继日地工作、召开几百次任务会,冒着危险进入地下爆心考察等。⑤通力合作,集体攻坚的智慧等。
六、(12分)
20.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四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国防科工局发布的玉兔号月球车在第二个月昼机构控制出现了异常的消息,让无数国人在产生了第三个月昼它能否正常自主唤醒的忧虑的同时,献上了希望它能经受住第二个月夜超低温考验的祝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句子的主干先提炼出来,“玉兔号月球车在第二个月昼机构控制出现了异常”。然后根据长句的内容,可以找出做主语的四个关键词,如“玉兔号月球车”“国防科工局”“无数国人”,最后按照主谓宾的句式各用一个单句来表达就可以了。
【答案】 ①玉兔号月球车在第二个月昼机构控制出现异常。②国防科工局发布了这一消息。③无数国人忧虑它能否在第三个月昼正常自主唤醒。④同时又祝福它能经受住第二个月夜超低温的考验。
21.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4分)
①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②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
③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
④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
⑤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⑥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整体感知句子大意的基础上,通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及语句逻辑关系判断。先找出说明对象②,然后再找出对象的特征⑥④③,由“并且”可知,先⑥后④,③是对窗的进一步说明,由“当……便”可知,先①后⑤。
【答案】 ②⑥④③①⑤
22.仿写两句话,要求与例句中画线句一致。(4分)
潇洒是一道恪守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的风景,潇洒的内涵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静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抓住例句中关键性词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如例句的特点:选取能体现出作者性格的代表性的诗句,然后采用“……是一种……的……”句式结构。
【答案】 “凌寒独自开”是一种孤傲的潇洒 “沙场秋点兵”是一种豪放的潇洒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徒弟去问他师傅,一碗米是多少钱的价值?师傅说,一碗米,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往里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有点脑子的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