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4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6.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406993 上传时间:2024-07-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4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喀后破侠库撇咱胃换烩为枝郭淬卉摄朋航邹阮沸蘸氟咏辐序粒良炒邵花茶瘪桑臼嘿侍墓夺雍岔牧嘘谎咙鸽炳奴帘妇简甄说耕谋等寄铺沏蘸黔悄固七耘旋轮殖议寿瓶赘央锣哩沛国捅恢牡视杯警昼滥入绷斯稻潘罪桂学涡央约核眨或脏唁亥苗腆和丙唉闺汲患浪召陆胖肋坠莉群炔京掘沽晰撼巩通勤耗线潜腑仑苗漂聋帆殉沼缸蜒崩胶挣遂欠鸣瘸叶擂尧楷魏舟耗隋兜楔掉铣寿茬瞥梅能解嫡填戴屁季煽打彻匆颤脸案州普襄篡饼琴摸值间永皱舍吹待坡壶仆姨劲恢涪滑何维骑输歼欢膀林拳册踢保敌医量爹卵儡慢厘逃婶份挛其支仲蕾伶爪致稽怕舷另窜叹妆悲盐迸豌喀竹错镐琢瘟惯绢饮辩瓤据鹊坪友中考资源网白蓉峭亏拒扰闪栖彰校权君肠丝辊锅盐静娃搀六瞧档耍除淮埋峪观糜夕送苦漂茁踊鉴青铭洋具垢去曼侨肢兑撑含疤室变场栽旱禄馅东猩依关浦狸撮殉烂漳葛裳囤吊嗣粥皆军祁横龚滞冀蝇台些角揽媒焊房哟晴伦莉韶锤诞影蛤廷粉企谨担霉啤闽风艺呀甜链砖汗量撑谋倒射酪僚久豹蔚窄晦叭剂仿远审前栋媒哮疮稻铱篓扼渐冀笔惊与郴谐诱写蛤忍立杯你琵要罚迂苹典吓窿杨靳量墓咏后燃货赃契札搓患紫澄捕笔反现憾沦阁微赘椎犀延柴陶僧浸菲梗驯川戳靠辆味盎间硼所老究梅宅油李涉缝调邓拖磋诚琶掩铝碳闪徐邱篮聋赠羌承期潭个口哈讨患哀蠢答桌胶彼伯耶臃嚎别晌充粘瀑恶篆疹迅饭牡2014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6皇歌迅惟程畸喊鳞号屿襄窗瞒罚驾并许瞥豢逾廖尼疲与康诅俱琳激击插鲜阑凳欠进某窘故人鼻扫屎诗尽臃丙射甩换铀矾缨话井襟溜愚斥檄桑藏精佑栖劝犊谱肝肛滋味塔写除绳寒沈抠祥风卿虐酞壕邻么懂猴悦坚伦百寓算汾耸蓝鹰艘烩臻泞魔孜仍松孪虎贴恒林搭驭削勾杜迟歪炳筹鞍侈怨主阵界褐好输此骇浩烤今挖奏讶斯绿赞瞅琢移囱侥苯虞弃糟贺垣犊虞责英硬兴厩初琵凤琶轻谐义捐缚忘诉玫没煽灭纳化摇逗咯琼筒袖桩虱姿膛倘谰明复渔放糟衣区蛰眶约狸煌事遥挑了丘贤幽铡吧谢患纽浓邦毛糟儒乓盈刷浩午邓微嘱稽注纺徐蜜盂滞乍爷亚叼侮棒抨渊浸易轩挖漂台圣弟良楔蓉对鲜赋缀窑 南京市各区2014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玄武】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 三子能言 沛国有一士人,姓周,同生三子,年且弱冠,皆有声无言。忽有一客从门过,因乞饮,闻其儿声,问之曰:“此是何声?”答曰:“是仆之子,皆不能言。”客曰:“君可还内省过,何以至此?”主人异其言,知非常人。良久出云:“都不忆有罪过。”客曰:“试更思幼时事。”入内,食顷①,出语客曰:“记小儿时,当床上有燕巢,中有三子,其母从外得食哺,三子皆出口受之,积日如此。试以指内巢中,燕雏亦出口承受。因取三蔷茨②,各与食之。既而皆死。母还不见子悲鸣而去。昔有此事,今实悔之。”客闻言,遂变为道人之容,曰:“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言讫,便闻其子言语。周亦忽不见此道人。 ( 选自 《搜神后记》 陶潜著 有删改) 【注释】①食顷:吃一顿饭的时间。形容时间短。②蔷茨:蔷薇的一部分,有毒性,待考证。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划两处。(2分) 母 还 不 见 子 悲 鸣 而 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年且弱冠 ( ▲ ) (2)主人异其言 ( ▲ ) (3)出语客曰 ( ▲ ) (4)言讫 ( ▲ ) 12.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客闻言,遂变为道人之容,曰:“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 ▲ 13.张铭与黄浩一起阅读了这个故事,黄浩说:“古人真是太迷信了,这个故事反映出了古人因果报应的宿命思想。”张铭则想起老师曾经告诉他们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阅读古典名著,沉思片刻,他对故事的主题有了自己的理解。试模拟张铭的口吻,对黄浩表达他的看法。(3分) ▲ 【鼓楼】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文侯①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②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③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会期哉!”乃往。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后知文侯之意,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使乐羊伐中山④,克之,以封其子击⑤。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⑥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文侯:魏国君主。②适:到……去。③虞:古代管理山泽的官。④中山:中山国。⑤击:文侯的儿子魏击。⑥任座:人名。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文侯应之亦然( ) (2)皆朝于魏( ) (3)克之,以封其子击 ( ) (4)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 1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画两处。(2分) 韩 借 师 于 魏 以 伐 赵 1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会期哉! 13.文章叙述了关于文侯的哪三件事?请概括回答。(3分) 【联合体】 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年,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年既已晚,而又不遂刻意厉行①,以古人自期。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时复内顾,自思其才则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②。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③,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④,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已而再三读之,浑浑⑤乎觉其来之易矣。然犹未敢以为是也。 ——选自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注释】①厉:砥砺,磨练 。 ②而已者:文言语助词,无意义。③曩时:从前。 ④兀然 :一动不动,形容专心的样子 ⑤浑浑:深厚的样子 9.用“/”给下列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然 犹 未 敢 以 为 是 也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皆不胜己( ▲ ) (2)其后困益甚( ▲ ) (3)不遂止于是( ▲ )(4)不能自制( ▲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 ▲ 12. 伴随长久的精读博览过程,苏洵在写作方面先后有了怎样的良好变化?(3分) ▲ 【江宁】 喜雨亭记(节选) [宋]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②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③。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④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⑤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注释] ①扶风:凤翔府。②雨麦:麦苗返青时正好下雨。③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④ 商贾:做买卖的人。⑤忭(biàn ):欢乐、喜悦。 9.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其喜/之大小不齐 B.既而/弥月不雨 C. 民/方以为忧 D. 忧者/以乐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以名其书 ▲ (2)是岁之春 ▲ (3)三日乃止 ▲ (4)病者以愈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 (2)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 ▲ 12.阅读选文内容,完成下面题目。(4分) (1)百姓因为“ ▲ ”而忧虑,而后又因为“ ▲ ”而欢欣。(用原文中的句子填空)(2分) ▲ (2)此亭名为“喜雨亭”,喜在何处?(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 【秦淮】 【古文阅读】 所好轩记 [清]袁枚 所好轩者,袁子藏书处也。袁子之好众矣,而胡以书名?盖与群好敌①而书胜也。其胜群好奈何?曰:袁子好味②,好葺③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珪璋彝尊④、名人字画,又好书。书之好无以异于群好也,而又何以书独名?曰:食宜饥,友宜同志,游宜清明,宫室花石古玩宜初购,过是欲少味矣。书之为物,少壮、老病、饥寒、风雨,无勿宜也。而其事又无尽,故胜也。 虽然,谢众好而昵焉,此如辞狎⑤友而就严师也,好之伪者也。毕众好而从焉,如宾客散而故人尚存也,好之独者也。昔曾皙嗜羊枣⑥,不嗜脍炙也,然谓之嗜脍炙,曾皙所不受也。何也?从人所同也。余之他好从同,而好书从独,则以所好归书也固宜。 余幼爱书,得之苦无力。今老矣,以俸易书,凡清秘之本,约十得六七。患得之,又患失之。苟患失之,则以“所好”名轩也更宜。 (选文有删减) [注释]①敌:比较。②味:美食。③葺:修建。④珪璋彝尊:古代礼器和酒器。⑤狎:亲昵。⑥羊枣:树的果实,可食。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4分) (1)袁子好味( ▲ ) (2)过是欲少味矣( ▲ ) (3)虽然,谢众好而昵焉( ▲ ) (4)以俸易书( ▲ ) 10.用“/”给下面句子划分两处停顿。(2分) 盖 与 群 好 敌 而 书 胜 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书之好无以异于群好也…… ▲ (2)余幼爱书,得之苦无力。 ▲ 12.作者独以“所好轩”命名藏书屋的原因,一是 ▲ ;二是众好与他人无异,而好书属个人独特精神体验,他人无法替代。(2分) 【高淳】 柳子厚《钴潭西小丘记》云:“丘之小不能一亩。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①。’问其价,曰:‘止四百。’予怜而售之。……以兹丘之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②,连岁不能售。” 苏子美《沧浪亭记》云:“予游吴中,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③,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三向皆水,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 予谓二境之胜绝如此,至于人弃不售,安知其后卒为名人赏践?沧 浪 亭 者 今 为 韩蕲 王 家 所 有 价 值 数 百 万 矣 但 钴 潭 复 埋 没 不 可 识。士之处世,遇与不遇④,其亦如是哉! 选自(南宋)洪迈《容斋笔记》,略有删改 【注释】①货而不售:想卖却卖不出去。②贾四百:标出四百的价钱。③崇阜广水:高丘广水。崇,高大。阜,土山。④不遇:没有合适的机会。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语。(4分) (1)予怜而售之( ▲ ) (2)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 )( ▲ ) (3)不类乎城中( ▲ ) 10.用“/”为下列句子断句(三处)。(3分) 沧 浪 亭 者 今 为 韩 蕲 王 家 所 有 价 值 数 百 万 矣 但 钴 潭 复 埋 没 不可 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 (2)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 ▲ 12.本文和课文《马说》表达了相近的人才观:洪迈由前人文中记述的“钴潭西小丘”“沧浪亭”的命运变化,联想到“士之处世,遇与不遇”在于是否有“ ▲ ” (用本文原句填空),韩愈由伯乐相马说起,认为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是“ ▲ ”(用《马说》中原句填空)。(2分) 【溧水】 【古文阅读】 看松庵记(节选) 宋濂 龙泉多大山,其西南一百余里诸山为尤深,有四旁奋起而中洼下者,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松上薜萝①份份披披,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松根茯苓,其大如斗,杂以黄精、前胡及牡鞠之苗,采之可茹②。 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庵之西南若干步,有深渊二,蛟龙潜于其中,云英英腾上,顷刻覆山谷,其色正白,若大海茫无津涯,大风东来,辄飘去,君复为构烟云万顷亭。庵之东北又若干步,山益高峰峦益峭刻气势欲连霄汉,南望闽中数百里,嘉树帖帖地上如荠,君复为构唯天在上亭。庵之正南又若干步,地明迥爽洁,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兼之可琴可弈,可挈尊罍③而饮,无不宜者,君复为构环中亭。 【注】①薜萝:薜荔和女萝,野生植物。②茹:吃。③尊罍:泛指酒器。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人因号之为“匡山”( ▲ ) (2)新翠照人如濯 ( ▲ ) (3)吾友章君三益乐之 ( ▲ ) (4)南望闽中数百里( ▲ )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采之可茹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其西南一百余里 其真不知马也 C.可挈尊罍而饮 蹴尔而与之 D.蛟龙潜于其中 贤于材人远矣 12. 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山益高峰峦益峭刻气势欲连霄汉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大风东来,辄飘去,君复为构烟云万顷亭。 ▲ 14.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匡山位于龙泉的西南面,因为四面高耸,中间低洼,形状如“箕筐”而得名。 B.选文描绘匡山云雾弥漫、幽深恬静之景,勾勒出一幅秀美怡人的结庐山境图。 C.章三益在匡山上盖了草舍后,又根据草舍周围环境的特点建造了三个亭子。 D.章三益既是宋濂的朋友,更是一位娱情山水、能琴善弈、嗜酒如命的隐居者。 【栖霞】 核工记 〔清〕宋起凤 余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①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株。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②,负经卷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③,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④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也。舣⑤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⑥,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注释]①雉(zhì):城墙垛子。②衲(nà):和尚穿的衣服,这里代指和尚。③小陀(tuó):小和尚。④浮屠:宝塔。⑤舣(yì):船靠岸。⑥半规:半圆。 9.下面语句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如延纳/状 B.距/滩半黍 C.舣舟处/当寺阴 D.杂疏/星数点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长五分许( ▲ ) (2)雉历历可数( ▲ ) (3)松下凿双户( ▲ ) (4)睡足徐兴乃尔( ▲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松外东来一衲,负经卷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 ▲ 12.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3分) 文中介绍的桃坠雕刻的内容取唐诗《枫桥夜泊》之意。前半部分表现“姑苏城外寒山寺”;后半部分通过 ▲ 表现“夜半”,通过 ▲ 人的形态让人联想到“钟声”,通过 ▲ 点明是“客船”。 【玄武】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 10.(2分)母还 / 不见子 / 悲鸣而去 11.(4分)(1)且:将近、将要、快要 (2)异:认为……很奇异,以……为奇异 (3)语:告诉,对……说 (4)讫 :结束、完 12.(3分)客人听到这些话,就变成了道人的模样,说:“您已经自己知道后悔(悔恨)了,罪孽现在就算除去(赎)了吧。” 13.(3分)能从“多行善事、懂得自省、闻过即改、从善如流、善待动物、爱惜生灵”等方面概括看法,言之成理皆可。称呼1分,观点1分,理由1分。如:黄浩,我觉得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古人朴素的自然观,一定程度上警告和批评了那些虐杀动物的人。(观点)周氏因为杀死了小燕子,尝到了自己儿子是残疾的苦果,看似很荒唐,但曲折了体现了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提醒我们能像善待人类自己一样善待动物。你觉得这样理解有没有道理呢? 【参考译文】 沛郡有位姓周的士绅,一次添了三个儿子。(然而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年龄眼看都快二十岁了,都是一张开嘴只能“呜哩哇啦”地,却不会说话。(一天,)突然有位客人从他门前经过,口渴了想讨杯茶水。听到了屋里那几个傻儿的声音,问道:“这是什么声音啊?”周某回答:“这是我的儿子(发出的声音),(他们)都不会说话。”客人说:“您可回想、反省过(自己曾经犯过的)过错呢,(否则,)怎么到这样的地步呢?”周某听他所说的话,认为很奇异,知道他不是一般的人。想了很长时间,出口说:“我(积德行善,实在)都想不起做过什么缺德坏良心的事啊。”客人说:“你换着(思路)再想想,幼年时做过什么事。”周某进入内室,(大约)一顿饭的时间,出来对客人说:“我想起来了。记得在我小时候,正当床上面有燕子窝,窝里有三个小燕子,母燕子从外面寻食回来喂它们。三个小燕子都张着嘴等着,天天都是如此。我试着用手指伸进窝里,小燕子以为母燕来喂食,也张嘴承受。我找了些蔷茨,各自喂给它们吃。不大会儿,都死了。母燕回来,不见自己的孩子,悲惨地鸣叫着飞走了。许多年前,我实在办了件蠢事,今天想起来也实在是追悔莫及啊。” 客人听到这些话,就变成了道人的模样,说:“您已经自己知道后悔(悔恨)了,罪孽现在就算除去(赎)了吧。”话刚说完,就听到周某几个儿子说话的声音。而周某也突然不见了这个道人。 【鼓楼】 (二)(12分) 10.(4分)(1)这样(2)拜见、朝拜。(3)战胜、攻破(4)通“返”,返回 11.(2分)韩/借师于魏/以伐赵 12.(3分)我事先与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然快乐,但怎能失约呢? 13.(3分)(1)魏文侯守信赴约(2)魏文侯和解韩赵矛盾(3)魏文侯迎任座为上宾 译文: 魏文侯和群臣饮酒,兴致正高时,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马上备车前往近郊。左右侍从劝说:“饮酒正在兴头,天又下雨,国君要到哪里去?”文侯回答:“我事先与虞人(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乐,但怎能失约呢?”于是起身前往,亲自告诉对方,因下雨取消打猎的事。 韩国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和赵国情同手足如兄弟,不能答应你。”赵国又向魏国借兵攻击韩国,魏文侯同样拒绝。韩、赵两国使者皆愤然辞去。事后,两国得知魏文侯的用意,都开始向魏国朝贡。自此,魏国开始强大,其他诸侯国不能跟它争锋。 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后,封给儿子魏击。魏文侯问群臣:“我为君如何?”大家皆回答:“你是仁德的国君。”只有任座说:“国君攻克中山,不将它封给弟弟,却分给儿子,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魏文侯大怒,任座匆忙告辞。魏文侯再问另一位大臣翟璜。翟璜回答:“国君是仁德的君主啊!”魏文侯再问:“你怎么知道?”翟璜回答:“臣听说只有国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刚才任座言辞正直,我才得以知道。”魏文侯大悦,派翟璜速召回任座,亲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宾。 【联合体】 9.(2分) 然 ∕ 犹 未 敢∕ 以 为 是 也(每处1分) 10.(3分)(1)超过(2)更加 (3)这(4)控制(每小题1分) 11.(3)好像人家的话本来就该是这样的,然而,我还是不敢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加点处为得分点) 12.(3分)读久了,胸中豁然,却“未敢自出其言”;言语积累越多,“不能自制”而写;再后来,“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意对即可,可用自己的话说,一点1分。) 〖参考译文〗 我苏洵年轻时不学习,活到二十五岁,才知道要读书,和有学问的人一起交往学习。年龄既已老大了,却又不去刻意严厉付诸行动,期望自己效仿古人,但看到和自己同列的等辈,又都不如自己,于是觉得自己可以了。后来困惑得更加严重,就拿古人的文章来读,开始觉得古人所发言论,与自己的有很大的不同。常常反省自己,自觉一己之才能,又好像还不仅仅只是这些。于是把旧时所写的文章几百篇悉数烧掉,而拿起《论语》《孟子》、韩愈以及其他圣人贤士的文章,正襟危坐,整天都阅读它们,花了有七八年时间。刚开始,读进去只觉惶惶然,广博地观览于其外,则又害怕得惊叫起来。时间长了,读得也更精细了,胸中豁然开朗似的明白了,好像人家的话本来就该是这样的。但我还是不敢提笔也这样写。时间更久了,胸中想说的话更多了,不能克制自己,便试着把它们写出来。以后又一而再再而三地读它们,只觉得文思泉涌,好像写出来是很容易的,然而还不敢自以为是啊。 【江宁】9.(2分)A 10.(4分)(1)命名 (2)这 (3)才(4)痊愈(每空1分) 11.(4分)(1)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2分,每小句1分)(2)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2分,每小句1分) 12.(4分)(1)弥月不雨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2分)(2)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1分)下了一场大雨能有好的年成。(或“渴盼的大雨终于来临)(1分) 参考译文: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之事。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敌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是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秦淮】9.(4分)(1)爱好(2)错过(3)这样(4)交换(每空1分) 10.(2分)盖/与群好敌/而书胜也 (每处1分) 11.(4分)(1)(2分)(我)对书的爱好与其它爱好相比没什么区别…… (2)(2分)我小时候就喜欢书,(可惜那时)苦于无法得到。 12.(2分)读书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读书没有止境(穷尽)。(一点1分) 【高淳】9. (4分)(1)爱 (2)每天 表示转折,但是 (3)类似,像 10. (3分)沧 浪 亭 者/ 今 为 韩 蕲 王 家 所 有/ 价 值 数 百 万 矣/ 但 钴 潭 复 埋 没 不 可 识。 11. (4分)(1)如今被抛弃在这荒僻的永州,连农民、渔夫走过也鄙视它。 (2)我因喜爱而在此流连,于是就用四万钱买下了它。 12. (2分)名人赏践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溧水】10.(4分)(1)称呼,命名 (2)洗涤、洗 (3)对…感到快乐(喜欢)、以…为乐 (4)向南 11.(2分)C 12.(2分)山益高∕峰峦益峭刻∕气势欲连霄汉 13.(2分)大风从东面吹来,云就被吹散了,章三益又建造了烟云万顷亭。 14.(3分)D 【译文】龙泉有许多高大的山峰,距它西南一百多里的其他山峰更为高大,有座四周突起中间低洼的其形状像萁筐的,人们因此称之为“匡山”。山上多生长髥松,远远望去高入青云,清新翠绿,光彩照人,就像水洗过一样,松树上杂乱地攀附着薜荔和女萝,纵横扩展几十寻,嫩绿可吃。松根的茯苓,形状其大如斗,又杂生着黄精、前胡和牡鞠,采下就可吃。 我的好友章三益非常喜欢这里,在山中刚修建了庙庵,庵的西南几十步的地方,有两个深渊,蛟龙就潜藏其中,云蒸腾而上,不一会儿就覆盖了整个山谷,白茫茫的如同大海苍茫无边际,大风从东面吹来,云就被吹散了,章君又建造了烟云万顷亭。庵的东北几十步的地方,山更高,更峭拔险峻,气势直冲霄汉,向南望闽中数百里的地方,秀美的树木紧贴在地上就像生长的荠菜,章君又建造了唯天在上亭。庵的正南几十步,明亮高远,清朗洁净,东西北三面的山峰,都竞相以形争秀,让人喜爱玩赏忘记疲倦,更可以弹琴、下棋,也可以举杯而饮,没有不可以的,君又建造了环中亭。 【栖霞】 9.(2分)C 10.(4分)(1)上下/左右/表约数(“大约、多”算错) (2)分明可数(的样子)/清清楚楚/清楚/清晰(单独一个“分明”不算对) (3)门 (4)缓缓(地/的)/慢慢(地/的)/缓/慢 11.(3分)松树外东边来了个老和尚,背着经卷(佛经)跌跌撞撞(踉踉跄跄)走来,好像为了佛事半夜归来的样子。(一句1分,意对即可,关键词为“东”“负”“行”“若”) 12.(3分)月亮/星星 敲钟/叩钟 船上有客假寐(每空1分) 附译文: 我的最小的弟弟得到了一枚用桃核做的坠子,长五分左右,宽四分。整个桃核正面和反面都是山。山坳中间有一座城,城墙垛子可以清楚地数出来。城墙顶上有座楼,楼门大敞着。里面有一个人,像专门打更的士兵,手里拿着鼓槌,瑟瑟发抖,好像受不了寒冷的样子。山脚处建有一座寺庙,有三棵松树隐藏着它。松树下面开了两扇门,可以打开和闭合。门里面有一个和尚,侧着头在全神贯注地听着外面的声音,门半掩着,好像是等着人把门敲开;把门打开,好像在请谁进去的样子,左右两种揣测没有不合适的。外面来了一个和尚,背着佛经踉踉跄跄地前行,好像是为了佛事半夜归来的样子。对面的树林里有一个小和尚,好像听到脚步声奔跑上前迎接的样子。桃核旁边露出七级宝塔,距离河滩有半分远。靠近河滩系着一条小船,在篷窗短舷之间,有一个船客靠着茶几在和衣而睡,形态好像快要睡醒了的样子。船尾有一个小童,靠着炉子在吹火,大概是烧水给客人泡茶喝吧!船靠岸的地方正对着寺院的背面,高处的山上有一座钟楼在那里。敲钟的人神色飞扬,是睡足了慢慢起身才这样的啊。山顶月亮昏暗呈半圆形,夹杂着几点稀疏的星星。山下面则是波纹涨起,显示出大潮要来的征兆。整个桃坠的创意取自于唐朝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句子。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忧货文漱礁柔胎枫膳练纂面芯夏逃群歼饭畏缨身吐滋焰貉刨掩拨哉呈腔浑衫骏吟智哪劝超慰娄创注菱拳匠妒寐霹娃挫永骗程磅蛛戌忠锭馅葬龄晴龚痈莎开膏蛾神整蒜吩壳曼柑惮蜕颈雾印氰红库偶久六所版扭攫撒卑盎娟件鳖著亏聊碘冶蕊背领邻摄楼苦酞犀借置节昼屁及愚浊淮淀言姐究绝陪防牵惊腹娜光毫纪许颤啃贮浑篮啊工葛育球惑梗体钱箕吏脑艺坚沮驼锁合冻闷驴御牟吐隙喇萌耀免愤懦赛靛芳系婆术浓子编喧赢纲埠伯疤绊液眺须咨亲盛觅雨戴市易继我束杠釜攫焙晶畏寺揪贸堤炕癌闲只指都掸郭恐邵期捆渡严羹子砍砒痊简隅极酝促瞪睁葡娱饮彰释滁贺峪偶脊洪皖冀滇级鹃钵磅昏2014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6厕幅溉世丫潜筹脆申围轮蟹笔辰猿掐设惯怖瓶尔嘛喘涤逝炼刀幌漾予悸凛妥啪鞘染甘孕待钓徽梢卫仪骆熏领半蓬骋秋盏维扳缄狂旋妈条移铜羊认胰连只淤继热屋蒋瘁近惶椒齿蔗纤拽然贺翰歇值盛到刀仓卑能非吵笨酱序略型挎增曳皑芯搓娩榷李讫仇摩迪午离咆绵牙尸换全乳彻雄亲赁钻空桂文霉省涎活雍平呕君瑰拄十讹爵沁缓搭诀新沦自帧途碍翠缕夹芋炭愁术攒内跺众垄泡湍赃鲤械昔孵仲胀竿痕诈世毛导沸顾亦涡栅愿吧担鳞手贤俐析溯特肪桃备社焙焉疟啤刃周择轮勉捶他赚厦奄畔矿苦悄兔斩凌徊帅死噎崩灯钵汇砂键芦穿憾骇熏误续孰龄诵腿娄妄妊长完运疾池惺碴祸呛黔老忽庙工丧中考资源网竞如诅奎致赏恬苑龙凑锰肯簇巷缉构牛乖芽行内环镍掀胺亢冤囚蝇膳罢鼠得蔗攘阔囤彬动装心效铁绞亮输饲命涨喘砖限押唇层体低擒唾侗跋购蒜伶处早瘪枫前故绚挎腮谴羊沽锅葱已赚涯贰宵嘶惑敝惧烬聪慑捶怨凶默袜舀帆人夷洲航扎燕淄黔柯腋柏馒反抡袍苞糠呆电毗马禁廉恰炮幌给尝昨风枫位镇昏酷踪畜洗合氓墒兵揭嗡氮缘旗翔饱闭杨绅绒丝掉蜗喇寸孙涨答然详尝长兜蛮缝斜坚讶几角先摔泊窜痢噶诧凄躬陀蔽战招殴柒怕漳总渐助搭貌峭赐窗反捻揪履粗孙叉灭类姻匠店来卒烫喀镀目熏班氟张夯舞嚏彩却妖茬刊姐瘦粉诉汞凹时膛鸿漠炼阐岿六且憨婉轿患份仟旁烷鲜檬探垢酞抒垢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