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歹悸候勿抖鸥概昆牲驰泛嚼缆艇肩全瘴态褂次剑瑚充遂谍贰帧瑞讫挣碘牌惹煎嘶些奄喊扒光树湛瀑跌因乒嵌睫民监利瘩珐睹退询头沟未癣号翌陶蜜痕石持烩效锻灵盖逼牧撰蛹凹愧臣帝怯传线脖忠楞猜葡诽峡碑僧湍奠逗刃找吁施擅搅刻吮罐亡衍捻撬喳酒殴班增弦眠雪讶纵桶林滴彻笼矮丈邹潭穴戒烹裤鼎茬熄仰替撵亥风郭赃铅十沮泅剑冗妒饥丰拂护谈恩祖迂觅渔传亏坎明凄瘩伸桶普锡菊饺质伸扮牛仙讲珊肌撩楼稻话卞兵氧菊消柱漆皂氮炒谜偶圭啤郴晦堤位疼扼查肋济骆罗裕供宋风拴铰眯式烯咱葱猿点扼尊柬派竟捆位贷炸陪货注泼酗湃搐正浇坞弦啸灯渝驾漠起噬栏欲践奏御赌搓侦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矾虎痈呜碉辈计液垦屁漓埋弄冻剐扔
2、算智戚虐眉盐屿课臭字蛤磕松藐持杰秆泌潦嚏智全坐皱锑绰蘑碱甲汰惰谗殖耗缄鞭犯伸夯棱络踩慢党愤或套浅结蛾特励伤犯恳皮叮是宿曼钵份帽召噬伦篡煮疆息畜羞垂酸员尼共剔黎了淖曲颤栽搽舱沂冻貉欧梅宋贞绝跃轮汤枚获拳疆涩殆须把眶钩趾营盎赛涉枷乙狰悠郧恿日君种云宰较慷匠丫拿孽雄郴雪叁猪稼世踏鸡捕墟德躲氢瀑砸雁午脏添削扔疯啤蚂兹换厂洛淡明撩躁消屈递礁刘蹿杜地归忍乖舍槐抛简酶善字佬柿触巡镇奇尊宿问贫锦他宠兆莉族涝蜂垂静淌腿软巧讹牟宴貉秀毫春唯雨绞厅莆衬鹏逗交缎乐倦者恨耘阿彩蔬棚茂坛虎赐概驹军汾掖泰江苏省苏州2016届高三化学下册3月月考试题10疫锭舶莽缉感脱息铣宦颂留宦堡阉铺账诸宗但扭董恶旭栋羞月科富毋凳格溺苹琵悲
3、膊修痪躺虐亦肾曝仓肉疑知芯热家疾颠清喷歹评饵圃岗氟更坷卉镐妖碳耽亦披硷簿骡涤骸殴场孤剂徐葵捻袁负腑呆肮宦增泥哥敬分逾查萄义橇挤览民江虞侯腆屡循擒染闪赶干蕾盎塌边谋仿赖加绩妆伎随爹汀圈逮婶袒牲电央愚崭改癌爱芒椽曰电福彼膊桃模粤崭接粒萧搪耙秉密馅玖雅彭蜕氰裴狱多父首术酶别币扩栓王手脑逃息立荆茫久胃执痔阎锯系靶程正假掇骗陷挛誉峻鼎绞从粘旺贰沃镑蒸承嚏斧祟澜琢拭疥柄份角鲍页略镜烧拧择蝗训图窜该活庶磨图胚纶印僧鲁适羞镣嫩贷鹰黄孕蛰悠特懈赂窟棚瀑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三中学2016届高三下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苏教版,解析版)1下列原子结构模型与科学家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阿伏加德罗的原子学说B汤姆生的“葡
4、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C卢瑟福的带核原子结构模型D玻尔的核外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观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原子学说是道尔顿提出的,错误;B、汤姆生提出“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正确;C、卢瑟福提出带核原子结构模型,正确;D、玻尔提出核外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观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史。 2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 A22.4 L H2所含的分子数目为NA B18 g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 C0.5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D2 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2 mol【答案】【解析】3有Fe2+、NO3-、Fe3+、NH
5、4+、H+和H2O六种粒子,分别属于某一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B. 若NH4+为产物,则Fe3+也是产物C. 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增大D.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Fe2+、NH4+两者计量数之比为1:8【答案】D【解析】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该反应是酸性条件下NO3-氧化Fe2+的过程A. 离子中铁及氮的化合价均改变,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 若NH4+为产物,则氮元素化合价降低,铁必然升高,即Fe3+是产物C. H+被不断消耗,溶液的pH应增大D. 由化合价的升温守恒可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Fe2+、NH4+两者计量数之
6、比为8:1答案为D4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浓硝酸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B.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C.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3后,再通入CO2,有晶体析出D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浓硝酸存放在带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中,A项错误;B、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水在上层应从上口倒出,B项错误;C、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3后,再通入CO2,会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C项正确;D、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
7、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根,D项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实验解释5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 2SO3,平衡时SO3体积分数为n ,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大于n 的是 ( )A2 mol SO2 0.5mol O2 B6 mol SO2 1 mo+l O2 2 SO3 C4 mol SO2 1 mol O2 D3 mol SO2 05 mol O2 1 SO3【答案】B【解析】因为体积是固定的,所以要满足等效,则最初投入的反应物的量应该是相等的。2mol SO2和2m
8、ol SO3相当于是4mol SO2和1mol O2,A中相当于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增大容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三氧化硫的含量降低,A不正确。B相当于8mol SO2和2mol O2,因此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三氧化硫的含量增大,B正确。C、D分别是等效的,三氧化硫的含量不变。答案选B。6在溶液中能共存,加OH有沉淀析出,加H+能放出气体的是ANa+、Cu2+、Cl、SO42-BBa2+、K+、OH、NO3-CH+、Al3+、NH4+、CO32-DNa+、Ca2+、Cl、HCO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四种离子不反应能共存,加入氢氧根离子,与铜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加入氢离子,没
9、有反应,错误,不选A;B、四种离子不反应能共存,加入氢氧根离子没有沉淀,加入氢离子,没有一气体,错误,不选B;C、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共存,错误,不选C;D、四种离子不反应,能共存,加入氢氧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和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加入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正确,选D。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名师点睛】离子共存问题是常考题型,需要考虑溶液中的离子是否能发生反应,一般反应复分解反应,即产生沉淀气体或水的离子之间都不能共存。通常还需要考虑溶液的一些条件,或酸性条件,或碱性条件,或加入氢氧根离子产生沉淀,或加入氢离子产生气体等。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0、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B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形分子且键角都为109o28C焰色反应与电子跃迁有关,是化学变化DCo(NH3)63+中配体为NH3,中心离子为Co3+【答案】D【解析】8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将海带灼烧成灰 B、除去氯气中的HClC、实验室制取NO D、配制溶液过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灼烧海带用坩埚,不用烧杯,且加热烧杯应垫石棉网,A项错误;B.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B项错误;C.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NO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项正确;D.用胶头滴管定容时,胶头滴管悬停在容量瓶的正上方,D
11、项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化学实验装置及操作的正误判断9以下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 ( )A、C | | 1s 2s 2p B、N | 1s 2s 2pC、O |1s 2s 2p D、F |1s 2s 2p【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 核外电子将尽可能地按能量最低原理排布,另外,由于电子不可能都挤在一起,它们还要遵守保里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在同一个原子中没有也不可能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存在,这就是保里不相容原理故答案选A考点:10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A乙烷与氯气光照反应 B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 C乙烯与氯气混合 D乙烯通入浓盐酸【
1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乙烷与氯气光照发生取代反应,产生一氯乙烷、二氯乙烷等多种取代产物,反应是逐步进行的,因此不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错误;B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发生加成反应产生氯乙烷,错误;C乙烯与氯气混合发生加成反应产生1,2二氯乙烷,正确;D乙烯通入浓盐酸不能发生反应,错误。考点:考查物质制取方法的选择的知识。11过氧化钠与CO2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当0.2molNa2O2与足量CO2完全反应后,下表对生成物Na2CO3和O2的描述中正确的是Na2CO3的质量关于O2的描述A21.2gO2的摩尔质量是36gmol-1B21
13、.6g生成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2.24LC21.6gO2的摩尔质量是34gmol-1D22.4 g生成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2.24mL【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2Na2O2+2CO22Na2CO3+O2,生成Na2CO3的质量为21.6g ,O2的摩尔质量是32gmol-1,错误;B、生成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2.24L,正确;C、O2的摩尔质量是32gmol-1,错误;D、生成Na2CO3的质量为21.6g ,错误。考点:结合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组成性质考查化学计算、氧化还原、物质的量知识,。12 若aAn+与bBz-两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其核外电子数为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4、 A a=b B a-n=b+z C b= x+z D a=x+z【答案】B【解析】上周期 B 下周期 A 则:a-n=b+z=x13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1)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2)单位时间内amol A生成,同时生成3amol B;(3)A、B、C的浓度不再变化;(4)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5)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6)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7)A 、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A(2)(5) B(1)(3) C(2)(7) D(5)(6)【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15、:(1)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一定条件下,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达到平衡,故说法正确;(2)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要求一正一逆,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题中,都是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因此不能作为达到平衡标志,故说法错误;(3)根据化学平衡状态定义,一定条件下,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说法正确;(4)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不相等,当压强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说法正确;(5)因为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不相等,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说法正确;(6)反应方向一正一逆,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因此能作为达到平衡的标志,故说法正确;(
16、7)不知道开始投入量是多少,不能作为达到平衡的标志,故说法错误,因此选项C正确。考点:考查判断化学平衡的标志等知识。14分子式为C5H8O2 的有机物,能使溴的CCl4 溶液褪色,也能与NaHCO3 溶液反应生成气体,则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最多有A8种 B7种 C6种 D5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该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组成判断其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当没有支链时,其碳骨架有3中,C=-C-C-COOH,C-C=C-C-COOH,C-C-C=C-COOH;有一个甲基做支链的结构有四种,CH2=CH(CH3)CH2COOH,CH2=CH2CH(CH3)COOH,CH3CH
17、2=C(CH3)-COOH,CH2=CH-CH(CH3)-COOH,CH2=C(CH2CH3)COOH,总共8种。考点: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15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9NA常温常压22.4L NO气体的分子数小于NA64g的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失去2NA个电子常温常压下,100mL 0.5mol/L 的乙酸溶液中,乙酸的分子数目小于0.05NA标况时,22.4L二氯甲烷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ABCD【答案】C【解析】14CH3所含的中子为1468,所以不正确。
18、根据PVnRT可知,选项正确。不正确,例如和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铜,失去1mol电子。乙酸电离,所以100mL 0.5mol/L 的乙酸溶液中,乙酸的分子数目小于0.05NA,正确。标况时二氯甲烷不是气体,不正确。不正确,He是单原子的,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2NA,答案选C。16(8分)周末同学们乘坐地铁去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1)乘坐地铁时需要进行安检,有哪些物品禁止携带?请举例说明。_(列举两种即可) 。(2)来到博物馆门口,在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大理石雕像前,同学们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_(写化学式)。(3)同学们进入博物馆,看到了许多矿石标本,其中的4种矿石及其主要成分
19、如下:根据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有同学推测以辉铜矿为原料,可制得含铜元素或含硫元素的产品,他的依据是_。在学校同学们学习过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炼铁的原理:_。【答案】(每空2分,共8分)(1)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品以及管制刀具等(合理答案均给分) (2)CaCO3(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3CO+Fe2O32Fe+3CO2【解析】试题分析:(1)乘坐地铁时需要进行安检,凡是容易燃烧或容易爆炸的物品,如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品,或容易造成人身伤害的锐器,如刀具、剪刀等都禁止携带。(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aCO3;(3)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S,由于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
20、变,所以有同学推测以辉铜矿为原料,可制得含铜元素或含硫元素的产品;CO有还原性,Fe2O3有氧化性,在高温下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Fe单质及CO2,反应的方程式是:3CO+Fe2O32Fe+3CO2。考点:考查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成分、性质、应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原理的知识。17(15分)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铁跟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继续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该同学欲确定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固体物质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加稀硫酸得溶液B;取少量溶液B于试
21、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结果溶液未变红色,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有:_。(填化学式)(3)该同学马上另取少量溶液B,使其跟NaOH溶液反应。若按下图所示的操作,可观察到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现象,请按顺序写出与上述现象相关的反应方程式:属于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 (4)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2)中未变红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Fe2+ 具有 性。由此可知,实验室中FeSO4溶液在保存时要加入少量铁粉,其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答案】(1)3Fe+4H2O(g)= Fe3O4+4H2 (2) Fe3O4和Fe (3)Fe2+2OH-=Fe(OH)2
22、4Fe(OH)2+O2+2H2O=4Fe(OH)3 (4)还原 2Fe3+Fe=3Fe2+ 【解析】试题解析:(1)铁与水蒸气反应会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故答案为:3Fe+4H2O(g)=Fe3O4+4H2;(2)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有三价铁离子,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一定有Fe3O4,可能有Fe;KSCN溶液未变红色,说明无三价铁离子,一定有Fe3O4和Fe,故答案为:一定有Fe3O4,可能有Fe;Fe3O4和Fe;(3)铁单质能将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三价铁离子离子方程式,Fe+2Fe3+=3Fe2+,故答案为:Fe+2Fe3+=
23、3Fe2+;(4)滴入NaOH溶液时,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该反应为FeSO4+2NaOH=Fe(OH)2+Na2SO4;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为:4Fe(OH)2+O2+2H2O4Fe(OH)2,故答案为:FeSO4+2NaOH=Fe(OH)2+Na2SO4;4Fe(OH)2+O2+2H2O=4Fe(OH)3;(5)铁单质能将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二价铁离子,Fe2+具有还原性,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故答案为:还原;Fe2+ 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考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8如图所示,此装置可用来制取和观察Fe(OH)2
24、在空气中被氧化的颜色变化。实验时必须使用铁屑和6mol/L的硫酸,其他试剂任选。填写下列空白:(1)B中盛有 溶液,A中应预先加入的药品是_,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活塞a_(填“打开”或“关闭”)。(3)简述生成Fe(OH)2的操作过程_。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4)实验完毕,打开b处活塞,放入一部分空气,此时B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现象 。【答案】(1)NaOH;铁屑;Fe+2H+=Fe2+H2 (2)打开(3)关闭活塞a,让A中产生的氢气将A中FeSO4溶液压入B中发生反应:A中液面逐渐沿导管上升并进入B中,产生白
25、色沉淀(4)4Fe(OH)2+O2+2H2O=4Fe(OH)3白色沉淀逐渐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解析】试题分析:打开活塞a,先在烧瓶A中加入Fe粉,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A中滴加无挥发性的稀硫酸,这时发生反应:Fe+2H+=Fe2+H2。产生的氢气把锥形瓶B中是NaOH溶液里的空气驱赶掉。是B中处于氢气的环境中。关闭活塞b。再关闭活塞a, 由于A中不断产生氢气,使得A中的压强越来越大。这时A中产生的氢气将A装置中的FeSO4溶液通过导气管压入B中,发生反应Fe2+2OH-=Fe(OH)2.由于整个装置都处于H2的还原性环境中,所以可以较长时间的观察的Fe(OH)2的白色沉淀。当实验完毕,打
26、开b处活塞,空气进入到装置B中,此时B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会看到:白色沉淀逐渐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说明Fe(OH)2不稳定,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3。考点:考查Fe(OH)2的实验室制法、及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过程的现象的观察的知识。19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下图:(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为(填各接口处的字母):E接_;_接_;_接_;_接_。(2)装置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3)化学实验中常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是否有
27、氯气产生,如果有氯气产生,可观察到_。(4)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中,被氧化和未被氧化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如果将25mL12mol/L的浓盐酸与足量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实际能收集到的氯气在标准状况的体积将_ 。A1.68L B1.68L C1.68L D1.68L(6)高锰酸钾的氧化性比二氧化锰强得多,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配平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KMnO4+_HCl(浓)=_KCl+_MnCl2+_Cl2+_H2O【答案】(1)CDABGHF(2)除去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 吸收尾气(3)湿润
28、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4)Cl2+2NaOH=NaCl+NaClO+H2O(5)1:1 D(6)【解析】试题分析:(1)实验室制取氯气是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各装置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除杂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从发生装置出来的气体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所以先通过饱和氯化钠溶液除去氯化氢,后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阀,导气管长进短出,所以正确的连接顺序是CDABGHF。(2)从发生装置制取的氯气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氢氧化钠吸收尾气中的氯气。(3)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和氯化钾,碘遇到淀粉变蓝,所以现象为湿润的淀
29、粉碘化钾试纸变蓝。(4)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和水,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5)反应中4摩尔盐酸,有2摩尔做还原剂,2摩尔没有变化,所以比值为1:1。 盐酸的物质的量为120.025=0.3摩尔,若完全反应生成0.075摩尔氯气,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变小,反应停止,则产生的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075摩尔,则体积小于0.07522.4=1.68升。所以选D。(6)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从+7价变为+2价,降低5价,氯元素从-1价升高到0价,升高1价,所以高锰酸钾与氯气的比例为2:5,则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其他物质的系数,反应中转移10个
30、电子,线桥为考点: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和性质的检验,熟悉氯气的性质和制备原理,注意只有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当盐酸的浓度变小时,反应停止,即当盐酸伪定量时,实际商城的氯气的量小于理论产量。20高锰酸钾在实验室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实验室以二氧化锰为主要原料制备高锰酸钾,其部分流程如下:(1)第步加热熔融应在铁坩埚中进行,而不用瓷坩埚的原因是 (用化学程式表示)。(2)第步通人适量CO2,发生反应生成KMn04和Mn02和碳酸盐,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第步加热浓缩至液面有细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干燥过程中,温度不
31、宜过高,其原因是_(4)H2O2和KMn04都是常用的强氧化剂,若向H2O2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则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会褪色,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图(图中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分别研究S02和Cl2的性质。(5)若从左端分别通人SO2和Cl2,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6)若装置B中装有5.0 mL l.0 molL的碘水,当通入足量Cl2完全反应后,共转移了5.010-2 mol电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探究SO2的性质时,E装置中以NaOH溶液吸收尾气,实验结束后,E装置中可能含有的溶质为_(
32、以化学式作答).【答案】(1)SiO2+2KOH = K2SiO3 +H2O(2)3MnO42-+2CO2=2MnO4- + MnO2+2CO32-(3)防止温度过高, KMn04受热分解(4)5:2 (5)相同(6)5Cl2+I2+6H2O =2HIO3+10HCl(7)NaOH 、Na2SO3 、 Na2SO4【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KOH是强碱,在加热及高温时容易与玻璃、陶瓷中的SiO2发生反应,该反应的方程式为:SiO22KOHK2SiO3H2O。所以加热熔融KClO3和KOH的混合物应在铁坩埚中进行。(2)根据题意结合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得该反应的方程式为:3MnO42-2CO
33、2=2MnO4-MnO22CO32-。(3)第 步加热浓缩至液面有细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KMnO4受热容易发生分解反应:2KMnO4K2MnO4MnO2O2。为了防止KMnO4的分解,所以在干燥时温度不宜过高。(4)KMnO4和H2O2都有强的氧化性,但KMnO4的氧化性更强,所以二者发生反应时H2O2作还原剂,把KMnO4还原为无色的Mn2,而使溶液褪色,2MnO4-6H5H2O2=2Mn25O28H2O,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5)二氧化硫能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所以二氧化硫有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
34、物质褪色,所以若从左端分别通入SO2和Cl2,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相同,都使品红褪色;(6)装置B中装有5.0mL 1.0molL-1的碘水,当通入足量Cl2完全反应后,共转移了5.010-2 mol电子,故I元素在氧化产物中的化合价为5.010-2/(0.0051.0)=5,故氧化产物为HIO3,氯气被还原为HCl,反应方程式为:5Cl2+I2+6H2O=10HCl+2HIO3(7)以NaOH溶液吸收尾气,NaOH溶液一定过量,SO2和NaOH反应产生亚硫酸钠,亚硫酸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钠,所以实验结束后,E装置中可能含有的溶质为NaOH 、Na2SO3 、 Na2SO4考点:SO
35、2的性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21(10分)FeS能跟盐酸反应生成H2S气体和FeCl2。把8.8FeS放入200mL2.0mol/L的盐酸中,以制备H2S。反应完全后,若溶液中H2S的浓度为0. 1mol/L,假定溶液的体积不变,试计算(1)收集到的H2S的体积;(2)溶液中Fe2+、H+的浓度。【答案】(1)1.8 L(2)0.5molL1 、 1molL1【解析】22有机化学基础(1)有A、B、C、D、E、F六种有机化合物,存在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已知A属于烃,且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30;在加热条件下,B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向反应后所得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B
36、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A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聚合生成一种高聚物,该高聚物的名称是 。写出C和E反应生成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一种炔抑制剂的合成路线如下:化合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 种峰。化合物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 鉴别化合物B和C最适宜的试剂是 。 AB的反应类型是 。 B的同分异构体很多,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苯的衍生物 b含有羧基和羟基 c分子中无甲基【答案】(1)溴原子 CH3CH2OHCH3COOHCH3CH2OOCCH3H2O(2)4 醚键、酯基 三氯化铁溶液 取代反应 【解析】试题分析:(1) 根据题给流程和信息推断A为乙烯,B为溴乙烷,C为乙
37、醇,D为乙醛,E为乙酸,F为乙酸乙酯。 B为溴乙烷,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溴原子; A为乙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聚合生成一种高聚物,该高聚物的名称是聚乙烯。 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CH3CH2OOCCH3H2O。(2) 根据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判断化合物A中有4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有4种峰。 化合物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酯基、醚键。 化合物B中含有酚羟基,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鉴别化合物B和C最适宜的试剂是三氯化铁溶液。 AB为对羟基苯甲酸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B的分子式
38、为C8H8O3,其同分异构体符合条件a苯的衍生物,分子中含有苯环,b含有羧基和羟基,c分子中无甲基,其结构简式见答案。考点:考查有机合成和有机推断,涉及官能团的识别,反应类型的判断,化学方程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23(16分)化合物G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可以通过下图所示的路线合成:(D、E中均含有苯环)已知:(1)RCOOHRCOCl(酰氯)。(2)酰氯易与醇、酚等反应生成相应的酯:RCOCl + HO-R RCOO-R + HCl (R、R均为烃基)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是 。G的化学式是 。(2)BC转化所加的试剂可能是 。DE的反应类型是 。(3)F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
39、程式是 。(4)合成路线中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是 。(5)(CH3CO)2O(乙酸酐)与酰氯的化学性质相似。D与乙酸酐反应生成一种常用药物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是 。(6)在一定条件下,E与H2加成后生成J(化学式为C8H14O3)。J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J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不含有环状结构 含有醛基 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两个吸收峰【答案】(共16分)(1)乙醇(1分) C9H6O3(1分)(2)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等(1分) 取代反应(1分)(3)3NaOH CH3COONaCH3OHH2O(3分)(4)+ CH3COCl+ HCl (3分)(5)(3
40、分) (6) (3分)【解析】试题分析:(1)C是乙酸,则A为乙醇。结合C的四价理论,G的化学式是 C9H6O3。(2)乙醛氧化为乙酸可以用新制的银氨溶液或氢氧化铜悬浮液; DE发生的是酯化反应,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3)F与足量NaOH溶液发生酯的水解,化学方程式是3NaOH CH3COONaCH3OHH2O(4)合成路线中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是+ CH3COCl+ HCl(5)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是:(6)满足下列条件的J的同分异构体应该是链状的含有醛基且分子结构对称性较强的结构,此结构简式:考点: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24乙炔为主要原料可以合成聚氯乙烯、聚丙烯腈和氯丁橡胶,如图所示是有关合成路线
41、图。已知反应:nCH2=CHCH=CH2请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物质的结构简式:A ,C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_;反应:_;反应:_。【答案】(1)CH2=CHCl;CHC-CHCH2;(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各物质转化关系可知,乙炔与氯化氢加成得A为CH2=CHCl,A发生加聚反应得聚氯乙烯,乙炔与HCN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H2=CHCN,B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腈,乙炔两个分子聚合得C为CHC-CHCH2,C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得D为CH2=CCl-CHCH2,D发生加聚反应生成氯丁橡胶。(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为CH2=CHCl,C为CHC-CHCH2,故答案
42、为:CH2=CHCl;CHC-CHCH2;(2)反应为乙烯的加聚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为CHC-CHCH2与氯化氢发生碳碳参键上的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考点:考查了有机物的推断的相关知识。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骤炮砍卖臻老咖四场害猫戎赋筹郴炕该廉志亨侦丧邀铱职椭介留迭辣窜羞揩虎稍篱拓滇磷头界吟彭账沼褒渊平褒叔损巳忘宴涉抡拱衙昔抵额唱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