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大型传统节庆文化活动的场景融合研究 摘要:面临科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日益数字化的新时代,如何利用数字服务,提高服务效能,促进公共文化与大型传统节庆文化活动的场景融合,做到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优化,融合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围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大型传统节庆文化活动的场景融合展开研究。关键词:公共数字文化;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场景融合:G249.2;D630文献标識码:A:1005-5312(2020)12-0117-02一、前言广府庙会经历1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南方最大型、最具人气的传统节庆文化活动之一,仍需因应时代的要求注入更多科技创新、年轻时尚的现代化
2、元素,才能继续出新出彩。越秀区作为现代大都市广州的中心城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取得了不少创新性实践成果,发展空间巨大,深入探索研究二者如何以粘合度更高、更长效的机制融合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越秀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广府庙会融合的基础(一)日趋成熟的数字文化服务需要更好的文化产品作为重要载体,提升内容精彩度和公众关注度,形成使用习惯,从而增强传播的影响力随着社会数字化发展加速,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占比日益提升,越米越多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离不开数字化的支撑。“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提出进一步完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丰富服务资源,提升服务效能,全面提高公共文化管理和
3、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数字文化需求。为进一步提升广州市越秀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水平,白2017年开始,越秀区建设累计投入两百多万元建设“越秀区公共数字文化云平台”(以下简称“越秀文化云”),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要求进行数字化建设。越秀文化云通过门户网站、移动端、内部管理三大界而,为群众提供文化资讯浏览、场馆预定、活动培训预约、文化团队展示、数字资源整合、文创直购等服务,基本解决群众文化参与流程数字化的问题。2019年,越秀文化云平台注册人数41303人,发布在线可预约活动共238场,线上可预订总票数2.2万余张
4、;发布文化资讯488条,发布线上场馆104个;入驻文艺团队196个,入驻文化机构44个。一站式集成便捷的指尖服务.使越秀文化云成为越秀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重要承载平台。越秀区的公共数字文化平台虽已初步建立,但仍然而临着供给结构单一、缺乏社会力量参与、服务推广渠道不足,文化产品未能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等方而的难题,亟需一个具有精彩内容和强大人气流量的文化活动品牌来带动。而作为越秀区重点打造的广府庙会与北京地坛庙会并称中国两大庙会,从元宵节起一连举办七天,以“广府庙会,幸福相约”为主题,以北京路、中山四路、惠福东路、西湖路、忠佑广场等地为支点,在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形成区域性的庙会节庆氛围,每年围绕祈福
5、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贸文化等丰富的内容开展各类精彩的文化活动240多场,吸引超过500万人次参与。文化凝聚力强,辐射范围广,被誉为群众参与度、社会美誉度、传媒关注度“三高”的广东省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如此精彩又极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正是越秀区公共数字文化平台下一步的发展所缺少的。因此,他们具有很好的合作基础。(二)精彩纷呈的广府庙会需要日趋成熟的数字文化服务作为重要手段,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据广府庙会组委会2019广府庙会大数据报告显示,2月19日(广府庙会开幕第一天),仅是北京路、惠福路,城隍庙广场三大区域客流量就达到543632人,2月24日(周日)客流达高峰为55975
6、9人,两天日客流量均超50万人;游客来源省内城市前三名分别为广州、佛山和深圳,其中广州市的游客人占广东客流88.9%,佛山市的游客占比2.7%,结合年龄分析,35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占比超过60%。作为年轻群体占比如此高的广府庙会,如何进一步焕发其青春活力,牢牢把握未米发展方向,通过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服务途径,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送,促进青年人主动参与公共文化活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无疑是广府庙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越秀区围绕公共数字文件建设、管理、服务等关键环节,立足区域内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民俗品牌活动广府庙会的举办为契机,通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大型传统节庆文化活动的场景融合,创新服务模
7、式,探索打通了两者之间的资源流通,形成双向驱动。三、越秀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广府庙会的融合发展路径探索2019广府庙会首次推出“在线逛庙会”系列活动,依托越秀文化云打造庙会线上平台,打破以往参与者获取信息道零散、内容碎片化的局面,为受众整合全盘资讯,发布官方最全面、最权威的庙会资源。庙会期间,市民登陆手机端越秀文化云的庙会主页,即可获得惠民演出抢票、线下打卡兑奖、展览场馆导航、非遗导览等服务,整个专题页而以广府庙会线下场景为基础,原创开发呈现“线上庙会”,开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广府庙会的融合发展路径探索。(一)融合线下优势场景研发传统文化互动游戏,以广府庙会为平台引入社会资源助推公共数字平台发
8、展1.广府庙会人气汇聚,核心区域每天数十万的人流蕴含着巨大的线上流量转化潜力,是一个不可复制、极具优势的应用场景。为此,越秀文化云特别联合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研发趣味场景互动游戏“鳌游庙会”,以广府庙会吉祥物鳌鱼为视觉元素,以传统二十四节气为活动主题,在庙会区域设立24个打卡地点,设计H5页而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开展打卡活动。线上活动共获得中国联通、拉卡拉支付、广东有线、聚粤优品等十多家品牌企业的支持,为群众送出高清电视、金币套装、礼品券等价值众多的新年礼品,极大地提升了线上人气和活跃度。市民游客在逛庙会期间,通过定位功能加输入线下打卡点隐藏的节气密令即可完成一个点的打卡任务,每完成阶段打卡任务可获
9、取一份奖品,累计完成24个点的打卡任务可获取大礼包,并有机会成为庙会锦鲤,获得广府庙会组委会的大奖。庙会期间共有13万余人次参与了“线上逛庙会”,页而总点击率超过50万,超过2500人参与了“鳌游庙会”互动游戏,跑遍庙会展演、非遗、灯会、游船等24个打卡点的挑战成功者有172人。2.融合不同的活动场景打造“开心付”,以“互联网+”模式进行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开发庙会互动游戏,融入古诗文、二十四节气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更受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吸引游客参与庙会、传播广府文化,为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多措并举,庙会期间公共数字平台的新增用户、用戶活跃度均有较大提升,线上渠道的增加也为广府庙会增添亮色,
10、带来新的发展方向。借助广府庙会的平台,越秀区公共数字文化的建设、推广逐渐融合社会企业参与,例如,广府庙会金融授权单位拉卡拉广东分公司投入400万元补贴,为庙会商贸区支付优惠活动助力,并在越秀文化云开通补贴派发端口。这为日后进一步畅通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作出示范,激发了公共数字文化发展活力。(二)把大型传统节庆文化活动融入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以文化品牌带动数字化服务,以信息技术革新传统文化活动发展途径荟萃南北、精彩纷呈的文艺展演一直是广府庙会的重头戏,2019广府庙会“领秀”为主题,期间共开展45项主题文化活动,279场文艺节目和展示活动。主会场城隍庙忠佑广场举办大型演出及电影放映活动20场;广
11、东省人民体育场大型民俗文化巡演1场,活动邀请广东文化、音乐、体育等领域的名人与数百名演员带米盛大演出,活动网络直播点击量过百万;以大佛寺广场、粤海仰忠汇、新河浦(老东山)等区域为演出点的青年喜剧节表演42场,与观众零距离接触,街头即兴小品、脱口秀(栋笃笑)、喜剧魔术等演出,让观众边走边笑:西湖路大佛寺广场慈善庙会展演14场;中山纪念堂、广州友谊剧院、南方剧院等剧场惠民演出5场。众多优质展演资源在2019广府庙会期间纷涌而至,由社会力量以公益或惠民性质提供给社会大众。越秀文化云作为广府庙会官方平台,通过活动预约功能推出数十场免费抢票活动,提供可预约门票近干张。专场演出、电影展播等各场精彩活动除了
12、为现场排队的群众预留一定座位,其余座位提前开启线上抢票,获得电子门票的市民到现场只需扫码验票并出示证件,便能观赏到高水平的文艺展演。惠民活动为群众带来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配送流程便捷智能,公开透明,提升了传统节庆文化活动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也为越秀文化云带来一年中的流量峰值,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群体范围,带来良好的宣传推广效果。(三)借助广府庙会平台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接入小微文化企业资源,破解供给结构单一难题广府庙会东湖艺术长廊以东湖路为主线,连接广东美术馆、越秀区文化艺术中心、陈树人纪念馆、逵园、Art11、5Art、Art23、扉美术馆等一批专业艺术场馆,打造出独具文艺气息的“艺术长廊
13、之路”,让市民游客感受不一样的“文艺小清新”。越秀文化云以东湖艺术长廊为应用场景,定制发布最文艺的导赏线路,艺术展览、东山艺术市集等场馆信息一目了然,各场馆均可一键导航,让市民轻松走遍精彩文化地图。庙会期间,活动辐射区域投放25台多功能一体机,为市民游客提供导览等便民服务,同时配备志愿者在各数字体验点协助用户获取各项服务。以广府庙会为契机把创意空间、文艺工作室、私营展馆等小微型文化企业接入区内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扩充文化地图,引导小微企业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积极鼓励企业免费或以优惠条件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有助于改善越秀区公共数字文化供给结构单一的现状,是一条长效、创新的探索路径。四、结语综上所述,越秀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大型传统节庆文化活动的场景融合取得了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未来仍需在社会参与、网络互联、资源保障、技术支撑等方而作更多的思考与探索。参考文献:1中国文化馆协会.2016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征文获奖作品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2蒋君卉.大数据时代下数字文化馆建设漫谈J.大众文艺,2014(23).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