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的四维综述.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385890 上传时间:2024-07-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的四维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的四维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的四维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的四维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的四维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的四维综述 黄丽摘 要: 本文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为视角,阐述四个维度与相关的实践案例,以期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关键词: 课程思政 研究综述 培养人才 课程体系1.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课程思政”内涵的实质1.1“课程思政”是一种创新教育。“课程思政”是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次课程内容革新,转变了原来形式单一、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过与其他课程结合为有效载体的价值行为内容,更注重学生理解的课程设计,在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同时体现所有课程的连接功能。从现代年轻人的文化选择角度来看,思想道德教育要转变以前的约束教育功能和思想政治理

2、论课的呈现方式,融入更多的实践练习课程,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结合,实现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思想解放,借助“课程思政”让思想政治教育从感性转变为理性。1.2“课程思政”应转化为教育制度。课程是知识内容经过专业化教学系统传递给学生的基础,当前高校课程的作用已经不再是知识内容与教学系统的简单组合,更强调课程能够成为人才培养、教学改进的指导,通过课程连接实施整个教育蓝图。这一复杂过程需要高校学者以科学的眼光看待“课程思政”的内涵,理清“课程思政”教育中的各参与要素,建立以价值引领、素养培养、学生关怀、孜孜不倦为核心的立体教学体系,以及让学校管理部门、研究学生、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课程思

3、政”的建设是现代社会文化价值建设的有效途径,“课程思政”转化为教育制度符合高校教育改革与社会文化建设的共同需求。1.3“课程思政”在终极追求中蕴涵的教育理念与责任。教书育人是我国自古以来的教育方针,强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学生思想教育,坚持教书时进行德育教育、育人为本。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时刻保持正确的价值观方向,永远坚持正確的政治观点,这是任何一所高校在教育中都需要坚持的前提。我国高校教育学者曾不止一次强调,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与专业课程中开发“课程思政”内容,在各专业、各年级普及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先进人才的重要输出通道。高校“

4、课程思政”要增强文化引导的责任感,提高教育水平与落实立德树人1。2.从价值论的角度阐明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2.1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的有力保证。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要时刻把党的政治纲领放在第一位,用正确的政治方向拓展“课程思政”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大量的政治方向内容,高校对“课程思政”的研究要不断补充科学文化专业文化的内容,增强学生的觉悟能力。所以,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的内容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文化传播的内核,并在思想政治文化培养中保持主体方向,将“课程思政”的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使马克思主义能在高校教学中落实、传播、实践。明确“课程思政”在高校价值

5、引导上的显性体验和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逐步引导高校教育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2.2为保证立德树人工程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持。立德树人一直是高校办校的中心与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立德的本质是让学生树立德行一致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树人是让学生在职责发展中形成良好的行为准则。两者对学生的培养内容是相辅相成的,所以高校教师的任务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还要发挥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中的作用,努力让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自己成为社会德育文化的传播者。“课程思政”虽然用于指导当前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但最终目的是解决高校培养人才的问题,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德树人工程能够为高校人才培养

6、提供持续支持,实现隐形与显性双重道德的塑造,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2.3增强思政课程育人实效的有力举措。在社会文化快速变化的过程中,文化艺术会造成学生思维的矛盾,因此“课程思政”教育者应充分认识现代文化变化对思政课程的需求,加强思政课程与现代文化生活的联系2(182-183)。这样思政课程才能有很多实际案例作为支撑。我国高校课程建设一直重视专业的全面性建设,大量专业课程的融入使“课程思政”内容逐步出现萎缩,专业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逐渐产生空间与思想上的疏离。部分高校“课程思政”的内容安排有些宽泛,脱离高校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因此,“课程思政”要紧抓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充分抓住

7、思政课与非思政课中无形的教育资源,增强“课程思政”育人的有效性。3.从实践论角度探讨“课程思政”的特色实践3.1在宏观层面上,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划,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高校“课程思政”的发展前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规划推进通过政府引导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积极性,比如上海教委与高校建立了“4+1+X”思政课教学体系,在原有四门思政课的基础上增加“课程思政”的错位发展,同时结合其他专业内容开展多元化教学。“课程思政”的特色模式在上海高校开始被积极应用与探索,目前上海已经成为我国“课程思政”教育的示范地区。3.2在中观层面上,依托校地资源,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思政”。高校在“课程

8、思政”建设上具有资源优势,很多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都有自身的文化精神,同时对红色文化资源一直有文化保留与研究,部分高校还有本地区特有的文化精神,因此高校要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的内容优势,组织编写符合文化环境的思政教育内容。比如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等都是“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落脚点。新时期“课程思政”教育要紧抓时代主题,加强现代文明、专业精神、创新精神的融入,比如以当前探索的“一带一路”“十九大精神”为依托,积极构建思政教育的文化资源宝库,加强“课程思政”与历史优秀文化和现代经济发展主题的融合。3.3在微观层面上,以专业课程为依托,打造专业领域的“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在高校的实际应用需要以实

9、际的专业课程为基础,在课程教学时融入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比如医药大学在进行相关医学课程教育时,可以将关爱生命、敬畏生命融入课程中。比如在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在进行管理方式教学时可以加入行为品德、为人处世、人本管理的内容,强调学生在职业发展中的人生态度、团队合作水平,让学生在思想政治层面对大学课程有全新的认知。4.从系统论的角度梳理课程思政的逻辑路径4.1坚持目标要素中的育人理念。要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就要转变专业教师的教育思想,在专业教学时保持“协同育人,整体育人,发展育人”的新理念,各学科应该从内在文化出发,将学科特有的理论体育与育人价值结合,打破高校在思政课程中的孤立问题。专

10、业课与思政课教育的目的都是实现育人的目标,面对当前高校社会文化的复杂性,德育工作更急迫。高校要找到知识传授与道德引导直接的统一关系,在进行“课程思政”研究的同时进行教师专业化建设,重新构建专业课程的核心文化内容。4.2激励内部和外部的动力因素。一,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要做好外部激励,要求教育部门从政策引导、资源保障上合力推进,建立教育部门与高校课程的上下联动机制,发挥对“课程思政”研究实践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二,高校党政部门要明确思政教育工作的引导内容,遵循高校教育的自然规律,应用思政教育的快乐教育模式,有效建立思政文化与专业课程的资源桥梁。三,高校要加强规划开发课程资源,在“课程思政”的研究

11、实践中建立激励性的资源挖掘制度和动态的资源整合制度,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功能的显性化。4.3在过程要素上创新方法载体。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转化需要研究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支撑,根据我国“课程思政”建设成果,高校在转化过程中要从课程融入、课程统整、专题课程三个方面开展,具体教学时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协作沟通、意义建构,围绕当前的时政要点,形成课程思政由单一化向多学科融入的特色教育3(88)。“课程思政”教育中要凸显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优势,避免灌输说教。4.4在结果要素上优化反馈机制。目前,部分高校对于“课程思政”的实施还处于摸索创新的阶段,高校与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发展

12、诉求与实际结果还没有全面的理论体系,所以当前“课程思政”教育要做到课前有规划、课中有记录及课后有反馈。一方面可以充分调研“课程思政”的建设水平,了解思政课程与专业课是否做到有机融合。另一方面可以评估教育者的绩效考核,对于“课程思政”的评价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开展,保证“课程思政”结果反馈的全面性。5.结语“课程思政”作为当前高校思想文化教育的必要要求,对高校的办学方针、教学理念、师生素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相关学者对“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很多成果,并在很多高校实际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高校“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相关院校、学者要担起教育理论研究者、学识研究和育人的责任,为“课程思政”提供更多供学界参考和借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参考文献:1曹继军,颜维琦.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上海高校全员参与共绘育人“同心圆”N.光明日报,2018-01-03(08).2方黎.“课程思政”为什么受青年学生喜爱基于青年文化选择的学理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9(4).3赵鸣歧.高校专业类课程推进“課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原则、任务与标准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5).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