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师新生生活压力事件调查研究.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385408 上传时间:2024-07-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师新生生活压力事件调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师新生生活压力事件调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师新生生活压力事件调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师新生生活压力事件调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师新生生活压力事件调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高师新生生活压力事件调查研究 易婷 袁金秀摘要:为增进高师学生心理健康并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200名大一学生日常生活压力事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的生活事件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大一新生日常生活压力事件主要是来自生活环境方面,校园人际方面以及学业前途等方面。其中,在“异性交往与性问题”、“纪律或法律行为”上对男生的影响显著高于对女生的影响(P0.05);在“生活改变与环境”上对女生的影响显著高于对男生的影响(P0.05):在“家庭关系与变故”上对独生与非独生学生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关键词:高师新生 生活压力事件 压力源1问题提出伴随我国高等教

2、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并且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是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相关的研究表明,学校环境中的各种压力也导致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之一。据Lazarus的压力认知观点,压力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只有在环境需求超过了个人处理能力时才存在。即压力是个体与环境间的一种互动过程,个体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刺激时经过主观的评估之后所产生的反应,危机性生活事件和转折性生活事件对个体具有消极影响,日常的生活事件也随个体适应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不同的生活压力事件对不同人又不同的影响。回顾以往国内外有关压力的研究多集中在1

3、8岁之前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但很少有人对18岁之后到成熟这一中间阶段压力源进行研究。近年来,一些研究开始关注这一群体,这些研究多集中在探讨大学生的压力源、压力和压力应对的特点。但是目前关于师范生压力的研究比较少多将它作为学科维度的一个水平来考察。大量事实证明,相对于非师范类大学生,作为高校扩招后的当代师范类大学生,无论在所受教育、培养方向,还是在就业目标上都与普通非师范类大学生有着较大的区别,高师学生比较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一方面,由于高师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可能导致他们面临的压力的独特性。因此,本研究探讨的范围主要针对师范院校大一学生的日常生活压力事件,分析研究高师院校大学生群体所承受的压力

4、事件主要是哪几个方面,压力感大小如何,不同子群体之间的压力是否存在差异;具体而言,本研究的目的包括以下几点:了解高师新生日常生活压力的主要来源、生活事件的发生率及其压力感的大小。在此基础上了解高师新生生活压力在性别、来源、是否独生子女、专业等不同子群体上的差异。本研究探讨高师新生的生活事件,及时了解他们的特点,对维护和增进高师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2研究方法2.1被试此次调查的抽样采取整群抽样方式,对几所师范类大一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由主试到班级集体施测,并当场回收问卷。此次抽样共调查200人,回收问卷为195份。为保证研究的有效性,删除信息不全、未答完或有明显规律作答的问卷,共计回收有效

5、问卷184份,有效率为92%。有效样本具体分布见表2.1。2.2研究工具本研究选用华中师大刘陈陵等编制大学生生活压力事件调查表 ( CSLSC)。此量表由63项生活事件随机排列组成问卷。并定义负性生活事件构成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压力源,生活事件是压力源的操作定义。63题共分八类来进行探讨:学业成就与前途(A),校园人际交往(B),异性交往与性问题(C),家庭关系与变故(D),健康与伤亡(E),经济交往(F),生活改变与环境(G),纪律或法律行为(H)。CSLSC信、效度指标:重测信度为0.70;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以SCL-90的总分作为效标,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调查表与效标的关联效度为0.4

6、6。此量表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用来评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压力。本研究采用统一书面指导语,由心理学专业人士担任主试,集体施测,当场收回。2.3数据管理和分析研究人员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编号,并对无效问卷进行剔除。使用SPSS 13.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3结果分析3.1高师新生日常生活事件发生率以63项生活事件作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压力源,根据调查数据,比较高师新生在生活事件量表上每个项目的得分情况,并以此对8类生活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由高到低的排序,见表3.1。结果显示,排在前10位的生活事件分别是在公众场合发言92.9%,到新环境里上学或上课90.1%;与异性单独相处79.9%;面临考试78.1%;环

7、境污染或卫生条件差70.7%;生活环境嘈杂69.6%;改变生活习69.2%;周围发生了令人痛心的事69%;被人误来自wWw.lW5u.CoM解、错怪68.9%;在某项重要活动中发挥失常64.1%。其中报告发生率最高的是:在公众场合发言92.9%,到新环境里上学或上课90.1%,均超过90%,且分属于两类:人际交往(B类)、生活改变与环境(G类)。3.2高师新生生活压力具体情况3.2.1高师新生日常生活压力感为了分析高师新生压力的具体情况,作者对63项生活事件分8类进行探讨,并对压力感M得分的平均值进行了排序,依次为:在63个所列生活事件中,压力感最强的前十位生活事件包括:(G)生活环境的改变,

8、如到新环境里上学或上课、环境污染或卫生条件差、周围发生了令人痛心的事、生活环境嘈杂,分别排在第二、三、六、九位;其中对到新环境里上学或上课的压力感比生活环境污染嘈杂的压力感大。其次是在(B)校园人际交往和(A)学业成就与前途方面的压力感较重,包括在公众场合发言,被人误解、错怪,分别排在第一、四位。及在某项重要活动中发挥失常、及面临考试,分别排在第五、七位。(F)经济交往和(C)异性交往与性问题也是大学生压力感较重的方面,如因经济原因限制个人发展、与异性单独相处,分别排在第八位和第十位。而这十项生活事件在高师新生日常生活事件发生率上的排位除因经济原因限制个人发展处于第15位,发生率为57.6%。

9、其他9项生活事件的发生率均处于第1位至第10位之间,其发生率在92.9%-64.1%之间;说明高师新生日常生活中认为压力大的生活事件有较高的发生率。3.2.2高师新生日常生活压力的群体差异为了解高师新生日常生活压力在性别、来源、是否独生子女、专业等不同子群体上的差异,本研究运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高师新生的日常生活压力在来源、专业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而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上,高师新生所感受到的压力在一些因子上差异显著。可以看出,在(C)类“异性交往与性问题”、(G)类“生活改变与环境”、(H)类“纪律或法律行为”事件上,男女生的得分差异显著。且在“异性交往与性问题”、“纪律或

10、法律行为”上,男生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女生;而在(G)类“生活改变与环境”方面,则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同时,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在(D)类“家庭关系与变故”方面所受的压力感存在差异,且非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来自wWW 3.3高师新生日常生活压力总体分析3.3.1日常生活压力综合指数为能明确知道,哪些生活事件真正对大学生的适应构成威胁,我们既要对每项生活事件既要考虑其发生率高低,又要考虑其压力感的大小。因此,采用将生活事件的发生率与压力值相乘的方法综合发生率与压力值两个指标,并按照8类维度依次排列,得出高师新生日常生活压力的综合指数,见表3.4。综上,在各方面生活压力中,高师新生在生活改变与环境

11、和校园人际交往方面所感受到的压力最重。根据压力综合指数,我们将上面所列的八个压力源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发生频率低(即“没有此类情况”的比例较高)、压力指数也比较低的压力源,包括(D)家庭关系与变故 (C)异性交往与性问题、(E)健康与伤亡、(H)纪律或法律行为。第二类是发生比例较高、压力评分也比较高的压力源,包括(G)生活改变与环境、(B)校园人际交往压力、(A)学业成就与前途和(F)经济交往压力。3.3.2压力来源与总体压力相关系数数据显示表3.5,在各项压力来源中,调查的八类压力源与高师新生的总体生活压力均有相关。其中:(G)生活改变与环境、(B)校园人际交往与总体压力感受的相关最高,分别达

12、到0.815和0.808。八类压力源与总体压力感受的相关为正,表明对它们的压力感受越沉重,高师学生的总体的生活压力感越强烈。4分析与讨论4.1高师新生的压力现状,主要压力源调查结果显示,高师新生的心理压力源主要有来自(G)生活环境方面的(“到新环境里上学或上课”,“周围发生了令人痛心的事”,),(B)校园人际方面的(“公众场合发言”,“被人误解”),以及(A)学业前途方面的(“面临考试”),(F)经济交往方面(“因经济原因限制个人发展”),(C)异性交往方面(“与异性单独相处”)。其中在生活改变与环境的程度上被试所受到的压力感最重,其次是校园人际方面的压力,北京师范大学的许燕、梁向芬、邹平辉研

13、究认为大学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其中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方面的问题为第一首要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位于第二位,自我意识方面的问题占第三位。因此,角色适应则是新生入学初期的重要的问题,从“生命全程发展观”的角度来看,任何一次人生的转折都会面临角色的转换适应。如何适应新的环境,是大学新生迎接的第一个挑战。除此之外,学业成就与前途问题仍然是高师新生的主要压力源,而在经济交往与异性交往方面高师新生也受到一定压力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1)生活环境问题。对于高师新生而言,所面临的巨大变化是生活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学习、生活、社会角色、人际环境、等的改变。新的生活环境带来新颖感的同时,也伴随无所适从感。(2)人

14、际交往方面。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大学新生更需要群体环境的支持。对于他们而言,远离了中学原有的人际关系,出现暂时的人际空缺。因而更增强了他们对人际交往的需求。人际交往受挫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3)学业前途方面。对于大学生的学习问题主要是对大学学习特点的不适应。(4)经济方面。学校的收费仍是师范院校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多数的师范院校学生来自普通家庭和农村家庭,尽管师范院校的收费已较其他院校的要低,但负担仍然很重。这使得较贫困的师范新生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学习压力。(5)异性交往方面。大学新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后期与成年初期。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希望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结交朋友。同时由

15、于远离家人,缺乏情感支持。但由于他们正处在依赖家庭和走向独立的交替阶段,心理的成熟度有限,适应社会能力不强,因此在人际交往和恋爱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压力。4.2不同性别、来源、专业、独生子女学生压力感受差异从此次调查总体来看(见表3.3),不同来源,不同专业的高师大一学生在对压力感受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真正有差异的是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在性别上,男生与女生相比,总的压力感差异不突出。导致差异的主要是异性交往与性(C类)和纪律或法律行为(H类)两方面的问题,无论是发生率还是压力感,男生均比女生高。这一结果比较相符合男性的特点,因为无论是生理特征还是传统文化里,男生冲动,攻击性强,使得男生

16、比女生更容易违纪;在异性交往与性问题上男生被认为是主动方;而在“生活改变与环境”方面,则女生在发生率和压力感上都显著高于男生;这与女生个性一般比较细腻,敏感有关,而男生在对生活环境方面的感受则没女生来的明显。受此次抽样被试的影响,非独生子女明显多于独生子女;因而在“家庭关系与变故”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一定差异,但不显著;这是因为,高师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因而非独生子女家庭居多他们面临的家庭经济负担亦较重一些。常常会产生由于生活的贫困,有些学生自信心受到影响,甚至产生自卑感。徐长江等研究认为,农村大学生的各方面的压力高于城镇大学生。城市与农村生活环境的巨大反差、人际关系的变化、自身经济

17、状况的相对窘迫,家庭的高期望和寄托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中的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对于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经济压力、异性关系压力及社交压力均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面对压力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寻求的社会支持更多。Folbo从“亲子互动论”的角度予以了解释:独生子女父母对其关注更多、反应也更积极。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显然享有更多的家庭资源,不仅包括物质资源,还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成就期望、与子女的亲密关系、对社会技能训练的重视程度,提供的社会支持等等。资源上的种种差异,都可能导致独生子女经济状况更佳、处理与异性或其他人际关系更得心应手。4.4教育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和立足点在于师范大学生的心

18、理健康辅导,以下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对师范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提出两点建议:(1)新生入学后,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让新生了解他们将要面临的各种环境变化及问题,作好心理准备,提高大学新生的心理防御能力,缩短适应期,能尽快地进入正常的大学学习状态。(2)建立以及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由本研究结果可知,高师新生承受着一定程度的压力,尤其在生活环境与改变和人际交往方面。因此,学校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一方面,为他们提供社会支持,另一方面,可预防压力对他们身心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设心理健康课等,让高师学生认识自己,形成正确的压力观念和一定的压力应对能力。结论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

19、得出以下结论:(1)高师新生的心理压力总体上处于中等略偏下的水平,并且认为压力大的生活事件有较高的发生率。(2)在高师新生的日常生活压力源中,生活改变与环境压力是最主要的,其次是校园人际交往压力,再次是学业成就与前途压力。(3)不同性别的高师新生心理压力有显著性差异;独生与非独生子女间有一定差异,但不显著。参考文献:1刘陈陵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2002:1-54.2 Lazarus RS. From Psychological Stress to the Emotions:A History of Changing Outloo

20、ks. AnnualReview ofPsychology,1993, 44:2.3李斯(胡佩诚译)健康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39-141.4 Philip,A F Parents. son, and daughters:Growth and transition during the coUege years M.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sychotherapy,1988, (2):1-2.5 PHILLIP LR.压力与健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5-11.6 Kanner Companison of two mode

21、s of stress measurement: Daily hassles and up life versus majorlife eventsJ1 J of Behavioral Medicine,1981, (4):1-39.7刘玉梅,贫困大学生生活压力、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 35(4): 98-101.8刘贤臣,青少年生活事件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 5(5): 34-36.9 Nikom Moonmuang: Stress management and health promotion behaviors in youn

22、g men in tertiaryeducation setongs, School of Psychology,Faculty ofArts,Victoria University ,2005:41 -72.10 Kim K,Won H, Liu X, et al.Students;stress in China,Japan and Korea:A transcultural study.InternationalJoumal of Social Psychiatry,1997, 43 (2):87-94.11李虹,梅锦荣,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和特点J心理科学,2002, 25(4): 398

23、-401.12周婷,金花,武春芳农林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调查分析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4(4): 137-140.13穆奎西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心理适应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119-122.14毛艳霞高师大学生应激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2):136-138.15王成义,大学生压力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 311-313.16王小新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U.东疆学刊,2001年9月,18(3): 98-99.17袁仕勋谈高师学

24、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4月,21(2);82-83.18黄欣,范丰慧,张庆林,谢琴红,师范大学生压力来源及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临床医学,2007年12月,52(2): 30-33.19马建青,王东莉我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心态的调查分析青年研究,1997,9:25-32.20江光荣,靳岳滨,中国青少年生活事件检查表编制报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1:10-14021许燕,梁向芬师范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青年研究,1997,11期:8-1122黄赐英,邹平辉困惑与压力: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5、年9月,26(5): 136-138.23刘春燕,李文权师范大学生204名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2月,25(1): 42-4324刘玉新大学生的压力和应对方式,特点,相关因素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25王莉师范大学生压力应对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部,2006:1-2226徐长江,钟晨音,浙江省大学生心理压力总体状况与来源的调查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 (6): 100.27张建卫,刘玉新,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928王雪莲,王绪朗大学生心理压力研究概观青年心理,2005,(2): 54-55.29 Darren George&PaulMallery,Spss for win-dows step-by-step:A simple Guide and reference,13.0 Update,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6, 191-206.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