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385290 上传时间:2024-07-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朱华丽【摘 要】以往,教师只要会阿拉伯数字、四则运算就可以进行数学教学,教师的工作看似十分简单,容易。但是随着时代的变革,小学数学教学已经走向了一个高度专业化、具有科学规范以及极富创造力的复杂过程。【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设计 教学研究:G4 :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181“要赢在起跑线上”是现在众多家长和教师的口号,因此高度延长学生学习时间的教学模式开始泛滥,结果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低。小学数学教学要取得一个平衡的取向,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知识和智慧的兼得,就是说,教师既需要了解什么是基础的教学,它的

2、教学内容、方法、意义,又要明白小学教学自身的价值,这需要教师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进行简单的探讨。一、把握学生认知能力,从外到内逐步探索作为小学生,认知是从具体可感的事物开始。同样,学生认识数学的起点不是作为科学的数学那样,有严密的逻辑公理,推理归纳,也不是记概念公式,背数学法则的过程。小学生的认知往往是从“做数学”的体验中发现,了解并掌握数学,他们的认知实际上是构建了一座生活常识与经验的桥梁,通过自己不断地尝试、探索、反思达到普通常识的“数学化”。所以教师要在把握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生活实践,教学要做到浅入浅出

3、,逐步构建一些初级概念。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技能,对数学有了一定的概念,教师可以从认识概念的自身属性发展到理解概念间的联系,减少数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握数学的本质特征和内部意义,这时候的教学可以做到深入浅出。教师应了解有效的教学设计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和心理水平,从实际出发,层层深入的过程,为学生学习更为高深的数学知识打好基础,建立思维模式,从简单的一维思维发展到二维思维,乃至更复杂的思维模式。二、从示范到自身探索毫无疑问,任何学习的开始都是从模仿开始,对于小学生刚开始学习数学来说,如果教师教授一些概念,就让学生自己探索,这种教学只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学生不知道叫减乘除究竟怎样用。教师应该

4、明白,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规则学习时,通常主要依靠教师最初的结构完美的示范导向来形成意义的理解和程序的掌握。如在学习乘法时,需要教师分解每一步的验算过程,并在帮助学生理解每一过程的意义基础上,将程序逐步展开,学生依照这个展开的过程逐步模仿。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很快领悟到学习的要领,从而打下学习基础。然而,随着学生从一年级过渡到四、五年级,教师需要开始学会放手。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知道基本的“游戏规则”,教师这时的作用是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形成完整规则的程序。初级阶段的学生对于教师的思考依赖较多,而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敢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敢于自我

5、探索。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起到了过渡与启蒙的作用,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三、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探究性教学探究性教学是教师有效地组织、适当指导和协调下,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索活动和自主控制学习过程的学习方式。它的本质是学生认知构建的过程,能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思维拓展,探究本能的能力。在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这四个要素中,学生扮演主角的作用,学生能够感知到讨论,操作的愉快感觉。教师预先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引起学生疑问的问题,然后将学生分为小组,这样学生可以集思广益,而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合理的设置障碍和提出假设,如在某种条件下,该数学问题是成立的,如果这个条件更改,那

6、么这个问题的思考方式又该怎样?教师的合理设疑能极大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有效的组织和整理后得到结论,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然后反思评价,修正和完善探究行为,最终形成正确的探究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低级阶段的学生,经验积累,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有限,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四、加强学生之间交流,加深知识理解学生常常认为自己能够听懂老师传授的知识,然而在运用的过程中却总是出错,原因就在于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教师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可以引导学生经常将自己观察、操作或比较后获得的发现体验等与同伴进行交流

7、,学生通过表述和交流所用的语言的准确和精炼,获得对概念的认识和掌握。数学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解释说明给同伴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实则在充当老师的角色,将自己的理解传达给别人,并且加深了自己的理解。当然,数学交流不仅仅要注重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表述与证明,还应该注重倾听和接纳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对于别人的质疑和反驳,学生可以对自己的错误进行修正,扩展自己的思维。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带动整个班集体积极向学的风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加深对固有知识的理解和修正错误的观点。五、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解题质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难以解释的错误,如115650,学生要算成11565,这种

8、错误司空见惯,教师和学生常常解释为粗心和笔误,值得反思是所谓的粗心和笔误可能只是借口,我们都知道解题的质量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方法运用程度,还却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程度和投入程度,学生在练习中可能会出现某种干扰,或者急于求成忽略了细节,更有可能是学生的短期记忆力较弱造成。作为教师不能简单的将学生的错误归结于粗心,更應该从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心理素质方面出发,认真思考学生错误的原因,从而提高学生的正确率和学生学习的激情、自信心。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小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学生注意力,记忆力的培养,卡准时间的小练习对学生的学习准确度和思维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数学学科要突出理论的系统性,知识的连贯性,概念的抽象性,数学是训练客观而精确的判断力的基本因素之一,它是一种思想,一种解释奇妙世界的谜语,一个探索世界本质的工具。它量化的数字和空间模型有利于帮助培养了人类的思维能力,判断力,逻辑分析能力。而教师作为低龄学生的数学启蒙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素养,加强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endprint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