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本科生在校表现与考研结果关联性研究.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384914 上传时间:2024-07-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生在校表现与考研结果关联性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本科生在校表现与考研结果关联性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本科生在校表现与考研结果关联性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本科生在校表现与考研结果关联性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本科生在校表现与考研结果关联性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本科生在校表现与考研结果关联性研究 程希冉关键词:在校表现;平均学分绩点;logistic回归:G642 :A :1009 2234(2021)02 0174 03一、引言随着高校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稳步扩大,选择考研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多,“考研热”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并持续升温。考研对于许多学子来说,是他们在高考之后的“第二次命运抉择”,是他们在踏入职场前再次为自己打磨的利刃。“三全育人”是新时代推进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变革的重大命题。“三全育人”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总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契合了新时代全面发展型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激活了

2、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资源要素,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大学期间的教育对毕业生考研结果是否有影响,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衡量全程育人效果中亟待关注的问题。本科生考研录取率不高的一个原因在于:学生不能准确定位自己,在选择报考院校时存在诸多的不合理性,忽视了自己大学期间的表现,片面地认为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和大学期间的表现并无太大关联,只重视了考研备考阶段的辅导与复习,而没有把在校期间的客观表现作为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参考,以致报考志愿偏高,无法实现考研夙愿。本文研究目的是探究本科生在校表现与考研结果的关联性,基于本科生考研的基本情况,通过文献研究和已有数据,对已成功考取研究生的学生进行了数据分析,从微观层面

3、定量分析考研成功的影响因素,弥补已有文献在考研成功影响因素研究方面的局限与不足。基于“三全育人”格局,以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通过探讨提高考研成功率的有效方法,为准备考研的学生了解毕业生考研具体情况并针对性选择目标院校有指导意义。二、数据收集及变量选择(一)数据收集本文以S大学工科类2020届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应届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本科毕业生所报考院校分成两类:一类是“双一流”院校;一类是非“双一流”院校。本文主要是研究本科生在校表现是如何影响考研结果的,所以被解释变量为考研结果。本研究的解释变量为在校表现。本科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涵盖思想道德状况、学业专业水平、

4、文体创新能力等方面,可通过在校期间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来衡量。综合素质测评着重测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业成绩、身心素质、人文素质、创新与实践能力、日常行为等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理论素质、文体创新素质三大模块。因此解释变量选择将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测评中思想道德素质模块的平均成绩作为其思想道德素质得分,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平均学分绩点作为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理论素质得分,将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测评中文体创新素质模块的平均成绩作为其文体创新素质得分。由于英语为考研初试和复试考试科目之一,因此将学生在大学期间是否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作为解释变量之一。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并建立回归模型对每个因

5、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深入地研究,最后得出在校表现与考研结果的关联程度。(二)变量的具体操作如下:x1:思想道德素质得分;x2:平均学分绩点;x3:文体创新素质得分;x4:是否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如果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则x4=1,否则,x4=0;y:是否成功考取“双一流”院校,如果学生成功考取“双一流”院校,则y=1,否则,y=0。三、实证分析(一)描述统计1.学生在校表现分析S大学工科类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测评中思想道德素质模块包括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政治立场、思想品质、道德行为、诚实守信、法纪素养等方面应具有的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基本品格,对学生的现实表现做出评价。此项得分由学生评议

6、、班主任评议和加减分三部分组成。根据已有数据计算得出S大学工科类2020届成功考研学生在校期间思想道德素质得分平均值为85.18,处于中等偏上得分,如表1所示。表1:综合素质测评三大模块成绩专业理论素质模块包括大学生对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水平,主要突出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在专业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操作能力。此项用平均学分绩点来衡量。成功考研学生平均学分绩点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均为3.10。文体创新素质模块包括大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文化体育方面的特长、创造发明素养,以及参与学生组织、志愿服务等展现的社会工作能力、公益精神。此项得分平均值为85.07,处于中等偏上得分。在大学英语六

7、级方面,成功考研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4.57%,未通过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5.43%,具体如表2所示。表2:英语六级通过情况综上,成功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在校表现总体是优秀的。2.学生报考情况分析在对学生报考情况分析中,在录取类型上,成功考取专硕的学生较多,占总人数的66.49%。成功考取“双一流”院校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4.04%。表3:录取类型及院校情况(二)模型建立由于被解释变量为是否成功考取“双一流”院校,是二分类变量,这里对上述样本做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初始估计结果如下:表4:初始回归结果由于3和4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通过逐步回归法,

8、对变量进行选择。当用x1、x2、x3、x4作为回归方程的解释变量时,AIC的值为230.24,去掉x4回归方程的AIC值为229.25, 再去掉x3回归方程的AIC值为228.32。由于去掉变量x3和x4可以使AIC达到最小,因此去掉x3和x4后得到当前最优的回归方程。此时回归结果为:表5:最终回归结果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所有参数通过了检验(=0.05),此时的回归模型为:在logistic回归中,被解释变量是y=1的对数优势比(log)。回归系数含义是当其他解释变量不变时,一单位解释变量的变化可引起的被解释变量对数优势比的变化(事件发生与不发生的概率之比的对数变化值)。如果p表示y=1的概率

9、,则称:ln(p/1-p)为logit(p)。即i表示xi改变一个单位时,logit(p)的平均变化量。由于对数优势比解释性差,對结果进行指数化:表6:指数化结果四、结论及建议(一)结论1.10,说明学生成功考入“双一流”院校的概率与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正相关。即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每增加1分,成功考入“双一流”院校的发生比率将乘以1.056,比之前上升5.6%。2.20,说明学生成功考入“双一流”院校的概率与平均学分绩点正相关。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平均学分绩点每增加1,成功考入“双一流”院校的发生比率将乘以2.305,比之前上升130.5%。因此,随着思想道德素质得分和平

10、均学分绩点的增加,成功考入“双一流”院校的发生比率将上升。(二)建议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本科学生在校期间思想道德素质模块得分和平均学分绩点与其考研结果之间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因此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素养是学生的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创新发展的核心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价值诉求和本质要求。高校应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育人环节始终,恪守德育为先,完善高校“立德树人”的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统领、凝聚和推动作用。2.注重本科期间的学习。学生在重视考研复习的同时应同样注重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在校期间基础课程的

11、学习成绩能够体现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并且许多课程之间相互关联,对某一门课程的学习掌握情况极有可能会影响到考研初复试所涉及的课程内容。本科期间良好的学习基础能够体现一个人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因此容易通过硕士研究生考试。3.准确定位自己。本科学生在选择报考学校之前,要把自己在校期间各方面的表现客观地进行分析,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专业素质与学习能力对自身准确定位,慎重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报考。同时,以往考研形势与学生的考研数据,对准备考研的应届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4.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指导。在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指导时,必须把握针对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多样性等原

12、则,充分整合资源,丰富教育指导形式,根据年级、专业、学习状态和个性特征的不同,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与技能贯穿学生本科阶段的全过程。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增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与生活,避免从众心理,减少行动的盲目性,在考研中作出最优的选择。参 考 文 献1车如风,曾华,胡康秀,杨菲菲,张伟伟.成功考研学生群体特性视角下高校考研指导工作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379-383.2苑英科.构建三大格局为主体的“三全育人”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20(10):9-10.3钟定国,刘选会,王璞.考研择校影响因素探析J.高教论坛,2020,(03):109-113.4李国昌,任笑良.成功考研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S1):145-148.5王晓艳,邹丹杰.大学生考研的动机分析及心理调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1):77-78.责任编辑:侯庆海理论观察2021年2期理论观察的其它文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哲学内涵及实践路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治理面临的挑战、机遇及中国参与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论寻乌调查的时代旨归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文化的特征及其经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党的作风建设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