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上海市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359230 上传时间:2024-07-0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上海市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上海市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上海市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上海市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上海市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23目次 1 总则(1)2 术语和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3)3 防烟设计(6)3.1 一般规定(6)3.2 自然通风方式的规定(7)3.3 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规定(7)4 排烟设计(11)4.1 一般规定(11)4.2 火灾模型的拟定和排烟量(12)4.3 自然通风方式的规定(14)4.4 机械排烟方式的规定(14)4.5 排烟区域排烟时所需的补风规定(15)5 防排烟系统设计计算(17)5.1 防烟系统设计计算(17)5.2 排烟系统设计计算(19)6 防排烟系统施工(26)6.1 一般规定(26)6.2 送风、排烟管道施工

2、(26)6.3 送风机、排烟风机的安装(29)6.4 送风机、排烟风机与管道的连接(29)6.5 送风口、排烟口的安装(29)7 防排烟系统试运转及调试(31)7.1 一般规定(31)7.2 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32)7.3 系统连动试运转及调试(33) 8 防排烟系统验收(34)8.1 一般规定(34)8.2 防排烟系统设备观感质量综合验收(34)8.3 防排烟系统设备功能验收(34)8.4 防排烟系统技术性能验收(35)附录A 防排烟系统验收内容表(37)附录B 本规程用词说明(38) 1 总 则1.0.1 为了控制建筑火灾的烟气流动,有助于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行动的展开,防止和减少

3、民用建筑火灾的危害,保障社会的公共安全,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合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 1.0.3建筑的防烟、排烟设计与施工,应针对火灾时烟气流动的特点,采用可靠的防烟、排烟措施,做到安全合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防排烟系统的设计采用新技术、新系统、新设备时,应提出合理的技术依据。 1.0.5 防排烟系统的设计、计算、施工;调试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2.1.1 防排烟系统smoke control system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总称。2.1.2 防烟系统 smoke prote

4、ction system 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的系统2.1.3 排烟系统 smoke extraction system 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2.1.4 机械加压送风 mechanical pressurization 对楼梯间、前室等部位采用机械送风,使该区域形成正压区,防止烟气侵入的方式。2.1.5 机械排烟 mechanical smoke exhausting采用排烟风机,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方式。2.1.6 自然通风 natural ventilation采用可启动外窗或百叶窗等自然的通风方式。2.1.7 中

5、庭 atrium 三层或三层以上、对边最小净距离不小于6m,且连通空间的最小投影面积大于100 m2的大容积空间。 2.1.8 烟缕 smoke plume火灾烟气卷吸四周空气所产生的混合烟气流。2.1.9 储烟仓smoke reservoir,在排烟空间的建筑物顶部由垂壁、梁等形成的用于积聚烟气的空间。2.1.10 挡烟垂壁 smoke curtain用不燃烧材料或难燃材料制成的,下垂高度不小于500 m m的固定或活动的挡烟设施。2.1.11 清楚高度 clear height烟层底部至室内地平面的高度。2.1.12 轴对称型烟缕 axisymmetric plume远离四周墙壁的火灾所产

6、生的烟缕。2.1.13 阳台型烟缕 balcony spill plume烟气上升到达楼板(吊顶)后,沿着阳台或其它大的水平突出物边沿溢出的烟缕。2.1.14 窗口型烟缕 window plume烟气从门和窗等墙壁开口处溢出的烟缕。2.1.15 墙型烟缕 wall plume靠墙发生的火灾所产生的烟缕。2.1.16 墙型烟缕 corner plume靠墙角发生的火灾所产生的烟缕。2.1.17 防火风管 refractory duct采用不燃、耐火材料制成,通过通风管道的耐火实验(GB17428)方法检测能满足一定耐火极限的风管。2.1.18 排烟窗 exhaust smoke window能有

7、效排除烟气,设立在建筑物的外墙、顶部的可启动外窗或百叶窗。可启动外窗分为自动排烟窗和手动排烟窗。2.1.19 自动排烟窗 auto exhaust smoke window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或可远距离控制的排烟窗。2.1.20 手动排烟窗 manual exhaust smoke window人员可以就地方便启动的排烟窗。2.1.21排烟防火阀 smoke fire damper安装在排烟系统管道上,火灾时当管道内气体温度达成280时自动关闭,在一定期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的规定,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2.1.22 临界排烟量 critical volumetric flow r

8、ate每个排烟口允许排出的最大排烟量。2.2 符号 A-每层电梯门及疏散门的总有效漏风面积(m2)-a,b1排烟口的长和宽(m)A0-所有进气口总面积(m2)Al-门的面积(m2)A4前室的围护墙面积(m2)AF-送风口总面积(m2)Av-排烟口截面积(m2)Aw -窗口开口面积(m2) As-电梯井前室的侧面积之和(m2) A4-电梯井围护墙的面积(m2)-火灾增长系数w-窗口烟缕型的修正系数b-从开口至阳台边沿的距离(m)无因次系数B风管直径或长边尺寸(m m)C1取值1,当电梯门的缝隙采用密封措施时,取值0.5C2取值1,当电梯井围护墙三面采用混凝土墙体,另一面为砖石砌筑,或所有采用混凝

9、土墙体时,取值0.5Co-进气口流量系数Cv-排烟口流量系数Cp-空气的定压比热(kJkgK)d-门的把手到门闩的距离(m)d4-开向电梯井的门的总数db-排烟窗下烟气的厚度(m)D排烟口的当量直径(m)f每扇电梯门的缝隙长度(m)F-每层启动门洞的总面积(m2)F-门的总推力(N)Fdc-门把手处克服闭门器所需的力(N) F4-电梯井机械加压送风量系数g-重力加速度(ms2) H-排烟空间的建筑高度(m)H排烟空间的建筑净高度(m) H1-燃烧物至阳台的高度(m) Hw-窗口开口的高度(m)Hq-最小清楚高度(m)K-系数L-加压送风系统的送风量(m3s) L1-保持加压部位一定的正压值所需

10、的送风量(m3s)L2-启动着火层疏散门时为保持门洞处风速所需的送风量(m3s)L3-送风阀门的总漏风量(m3s)Ld电梯井的机械加压送风量(m3s)M-烟缕质量流量流量(kg/s)n-指数 Nl-漏风门的数量N2-启动门的数量 N3-漏风阀门的数量0 -环境温度下的气体密度(kgm3)P-压力差(Pa) Q-火灾的热释放率(kw)Qc-火灾释放热量中的对流部分(kw) t-排烟系统启动时间(s)T-烟气的绝对温度(K)To-环境的绝对温度(K)T-烟层平均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v-门洞断面风速(ms)V-排烟量(m3h)Vcrit临界排烟量(m3s)w-火源区域的开口宽度(m)W-烟缕扩散宽

11、度(m)Wl-门的宽度(m)Z-燃料面到烟层底部的高度(m)Zl-火焰极限高度(m)ZB-阳台之上的高度(m) Zw-开口的顶部到烟层之间的高度(m)3 防烟设计 3.1 一般规定3.1.1 下列部位应设立防烟系统: 1疏散楼梯间; 2前室、合用前室;3 避难层(间)。 3.1.2公共建筑中高度超过100m的电梯井宜设立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 3.1.3下列楼梯间或前室可以不设立防烟系统: 1 运用敞开的阳台、凹廊作为防烟楼梯间的前室、合用前室,或前室、合用前室设有不同朝向可启动外窗的楼梯间; 2 建筑高度低于100m的居住建筑,前室、合用前室设有符合规定可启动外窗的楼梯间: 3十八层或

12、十八层以下的居住建筑,楼梯间设有符合规定可启动外窗的前室或合用前室;4 防烟楼梯间的楼梯间设有机械加压送风时的前室, 5 消防电梯井设有机械加压送风的消防电梯前室; 6消防电梯井和防烟楼梯间的楼梯间均设有机械加压送风的合用防电梯前室。 3.1.4 防烟方式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 3.1.5当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时,其楼梯间也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3.1.6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中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的防烟系统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 3.1.7 建筑高度低于100m的居住建筑,其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前室、

13、合用前室的防烟系统宜采用可启动外窗的自然方式,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宜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 3.1.8 当建筑的地下部分为三层或三层以上,或本地下最底层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大于10m时,应设立防烟楼梯间,并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本地下为一到两层,且地下最底层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时,应设立封闭楼梯间,当封闭楼梯间首层有直接开向室外的门或有不小于1.2m2的可启动外窗时,其楼梯间可不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3.1.9 高层建筑的封闭楼梯间应靠外墙,并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当不能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3.1.10 加压送风机的送风量应由保持加压部位规

14、定正压值所需的送风量、门启动时保持门洞处规定风速所需的送风量以及采用常闭送风阀门的总漏风量三部分组成。3.1.11 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部位不应设立百叶窗、不宜设立可启动外窗。3.1.12 当不具有设立加压送风竖井的条件时,楼梯间可采用直灌式加压送风系统。直灌式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立应符合以下规定:1超过20层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楼梯间上下部位对送的方式,上下送风部位的间距不应小于15层。2直灌式加压送风系统的送风量宜比计算值或表3.3.7-1、3.3.7-2中的送风量增长20%。3.2 自然通风方式的规定3.2.1 靠外墙的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自然通风面积不应小于2.00m2,

15、并应保证该楼梯间顶层设有不小于.80m2的自然通风面积。3.2.2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自然通风面积不应小于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m2。3.2.3 避难层(间)应设有两个不同朝向的可启动外窗或百叶窗,且每个朝向的自然通风面积不应小于2.00m2。3.3 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规定3.3.1 机械加压送风风机可采用轴流风机或中、低压离心风机,其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送风机的进风口宜直接与室外空气相联通;2、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宜与排烟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层面。如必须设在同一层面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不受烟气影响;3、送风机应设立在专用的风机房内或室外屋面上。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

16、限不低于2.0h隔墙和1.5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它部位隔开。当条件受到限制时,可设立在专用空间内,空间四周的围护结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不燃烧体。4、设常开加压送风口的系统,其送风机的出风管或进风管上应加装单向风阀;当风机不设于该系统的最高处时,应设与风机联动的电动风阀。 3.3.2 加压送风口设立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梯间宜每隔2-3层设一个常开式百叶送风口;合用一个井道的剪刀楼梯应每层设一个常开式百叶送风口;2、前室应每层设-个常闭式加压送风口,火灾时由消防控制中心联动启动火灾层的送风口。当前室采用带启闭信号的常闭防火门时,可设常开式加压送风口;3、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

17、s;4、送风口不宜设立在被门挡住的部位;5、只在前室设机械加压送风时,宜采用顶送风口或采用空气幕形式。3.3.3 送风管道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当采用金属风道时,管道风速不应大于20m/s;当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15m/s。3.3.4 非设立在独立管道井内的加压送风管应采用耐火极限应不小于1h的防火风管,但穿越疏散楼梯间、前室、避难间区域时可不限。3.3.5 送风井道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lh的隔墙与相邻部位分隔,当墙上必须设立检修门时应采用丙级防火门。3.3.6 当系统的余压超过最大压力差时,应设立余压调节阀或采用变速风机等措施。最大压力差应由公式5.1.3计算拟

18、定。3.3.7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风量应由公式5.1.1计算拟定,当系统承担层数(层)大于六层时可按表3.3.7-1、3.3.7-2规定拟定,当计算值和本表不-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拟定;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风量应由公式5.1.1计算拟定。表.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 (前室不送风)的加压送风量系统承担层数(层)加压送风量(m3h)71925000-3000020-3235000-40000表. 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的加压送风量 系统承担层数(层)送风部位加压送风量(m3h)719防烟楼梯间 160002023020-32防烟楼梯间20230-25000注:1.表3.3.7

19、-l与表3.3.7-2的风量按启动2.00mxl.60m的双扇门拟定。当采用单扇门时,其风量可乘以0.75系数,非该尺寸的双扇门可按面积比例进行修正;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风量应乘以1.一1.75系数。启动门时,通过门风速不宜小于0.7m/s。2.风量上下限选取应按层数、风道材料、防火门漏风量等因素综合比较拟定。3.3.8 超过32层或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和送风量应分段设计。3.3.9 前室均设机械加压送风的剪刀楼梯间可合用一个机械加压送风风道,其风量应按二个楼梯间风量计算,送风口应分别设立。3.3.10 封闭避难层(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间)净面积每平

20、方米不少于30m3h计算。3.3.11 电梯井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可根据电梯井的缝隙量及烟囱效应大小,由公式5.1.2计算拟定或按每层每梯送风量为1350m3h计算。3.3.12 机械加压送风应满足走廊一前室一楼梯间的压力呈递增分布,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25-30Pa;2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防烟电梯井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40-50Pa。4 排烟设计 4.1 一般规定4.1.1 下列部位应设排烟系统:1 公共建筑的中庭、大堂。2 商场、餐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合、大空间办公室。3 设有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旅馆的走道。4 高层

21、建筑的办公室、人员集中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及走道。5 地下建筑的办公室和可燃物品储藏室。6 汽车库;7 舞台、演播室。 8 火灾危险性为甲乙丙类的厂房和仓库。4.1.2 在4.1.1 所述部位中,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不设排烟系统:1 除旅馆外,走道的装修采用不燃材料,且室内设有符合规定的排烟设施或房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20m的走道;2 走道或回廊设有排烟设施,单元的建筑面积小于100m2的房间;3 当室内或走道设有符合规定的排烟设施时,无可燃物或可燃物较少的独立防烟分区的中庭、大堂;4 机电用房;5 机械立体汽车库及建筑面积小于2023m2的单层汽车库;6 面积小于500m2的甲乙丙类厂房及面积

22、小于300m2的甲乙丙类仓库。4.1.3 排烟系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多层民用建筑宜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厂房、仓库的自然通风方式尚可采用设立固定的采光带、采光窗的方式。采光带、采光窗采用可熔材料制作。注:可熔材料系指在高温条件下(一般大于80)自行熔化并不产生溶滴的可燃材料。4.1.4 无回廊的中庭,其建筑的使用层面宜设机械排烟系统;有回廊的中庭,其建筑的使用层面无排烟系统时,其回廊宜设机械排烟系统,中庭与回廊之间应设挡烟垂壁或卷帘。4.1.5 敞开楼梯和自动扶梯穿越楼板的口部,应设挡烟垂壁或卷帘。4.1.6 防烟分区不宜大于2023m2,长边不应大于60m。当室内高度超过6m,且

23、具有对流条件时,长边不应大于75 m。1 防烟分区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梁划分。2 挡烟垂壁或梁的下垂高度应由计算拟定,且应满足疏散所需的清楚高度。最小的清楚高度应由公式5.2.1计算拟定。4.1.7 当烟缕的质量流量大于150kgs,或储烟仓的烟层温度与周边空气温差小于15时,应重新调整排烟措施。4.1.8 设有排烟系统的部位宜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应设补风系统。补风系统可采用机械送风方式或自然进风方式。4.1.9 室内或走道的任一点至防烟分区内最近的排烟口或排烟窗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0m,当室内高度超过6m,且具有对流条件时其水平距离可增长25%。 4.1.10 同一个防烟分区应采用同一种

24、排烟方式。4.1.11 超过32层或建筑高度超过100 m的高层建筑,其排烟系统和排烟量应分段设计。4.2 火灾模型的拟定和排烟量4.2.1 排烟风机的风量应按各防烟分区中最大一个分区的排烟量、风管(风道)的漏风量及其他防烟分区的排烟口或排烟阀的漏风量之和计算。4.2.2 各类场合的火灾模型可由公式5.2.2计算或按表4.2.2拟定。当喷淋设立高度大于10m时,应按无喷淋场合对待。表4.2.1 热释放量 热释放量Q()设有喷淋的商场3设有喷淋的办公室、客房1.5设有喷淋的公共场合2.5设有喷淋的汽车库1.5设有喷淋的超市、仓库4设有喷淋的中庭1无喷淋的办公室、客房6无喷淋的汽车库3无喷淋的中庭

25、4无喷淋的公共场合8无喷淋的超市、仓库20设有喷淋的厂房1.5无喷淋的厂房8注:设有快速响应喷头的场合可按本表减小40%4.2.3 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风量应由公式5.2.5计算拟定,但下列场合应按以下规定拟定:1 设有喷淋的客房,其走道或回廊的机械排烟量不应小于9000m3h;具有自然通风条件的走道,当走道两侧自然通风面积均不小于12m2时可不设立机械排烟系统。2 无喷淋的客房,或单元的建筑面积小于100m2且设有喷淋的房间,其走道或回廊的机械排烟量不应小于13000m3h;当走道两侧自然通风面积均不小于2m2时可不设立机械排烟系统;3 隔间面积小于500m2的房间,其排烟量可按60m3hm2

26、 计算,或设立不小于室内面积2的可启动外窗;4 设有喷淋的大空间办公室、汽车库,其排烟量可按6次h换气计算且应不小于30000m3h,或设立不小于室内面积2的排烟窗。 5 隔间面积小于500m2的车间、库房,其排烟量可按60m3hm2 计算。4.3 自然通风方式的规定4.3.1 排烟窗应设立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设立在外墙上时,其设立高度不应低于储烟仓的下沿或室内净高度的l2,并应沿火灾气流方向启动。2 分散布置,每组排烟窗的长度不宜大于2.5m。3 设立在防火墙两侧的排烟窗与防火墙的距离应不小于2m。4 自动排烟窗附近应同时设立便于操作的手动启动装置。5 走道设有机

27、械排烟系统的办公楼,当办公室面积小于300 m2时,除排烟窗的设立高度及启动方向可不限外,其余仍按上述规定执行。4.3.2 排烟窗的面积应由公式5.2.7计算拟定并符合下列规定:1 当开窗角大于70时,其面积可按其窗面积计算;2 当开窗角小于70时,其面积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3 当采用侧拉窗时,其面积应按启动的最大窗口面积计算。 4 当采用百叶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有效面积计算。4.3.3 中庭及建筑面积大于500m2且两层以上的商场应设立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的自动排烟窗。4.3.4 采用自然通风的厂房、仓库的外窗设立应符合下列规定:侧窗应沿建筑物的二条对边均匀设立。顶窗应在屋面均匀设立,

28、屋面斜度小于等于12,每200 m2的建筑面积应设立一组,屋面斜度大于12,每400 m2的建筑面积应设立一组。4.3.5 固定的采光带、采光窗应在屋面均匀设立,每400 m2的建筑面积应设立一组,且每个需排烟的房间至少设立一组。4.3.6 厂房、仓库的可启动外窗的面积拟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自动启动方式时,厂房的排烟面积应为排烟区域建筑面积的2%,仓库的排烟面积增长一倍。2 采用手动启动方式时,厂房的排烟面积应为排烟区域建筑面积的3%,仓库的排烟面积增长一倍。注: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面积可减半。4.3.7 当建筑室内净高度超过6 m,建筑室内净高度每增长1 m,排烟面积可减少5%,

29、但不小于排烟区域建筑面积的1%。4.3.8 固定的采光带、采光窗的设立面积应达成4.3.6条第一款中可启动外窗面积的250%。建筑物同时设立可启动外窗和固定的采光带、采光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设立自动排烟窗时,自动排烟窗的面积与40%的固定的采光带、采光窗的设面积之和应达成4.3.6条第一款所需的排烟面积规定。2当设立手动排烟窗时,60%的手动排烟窗的面积与40%的固定的采光带、采光窗的设面积之和应达成4.3.6条第二款所需的排烟面积规定。4.4 机械排烟方式的规定4.4.1 排烟风机应采用离心式或轴流排烟风机(满足280时连续工作30min的规定),排烟风机入口处应设立能自动关闭的排烟

30、防火阀,并联锁关闭排烟风机。4.4.2 排烟风机宜设在建筑物的顶部,烟气出口宜朝上,并应高于加压送风机的进风口,两者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m或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当系统中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启动时,排烟风机应能自行启动。4.4.3 排烟风机应设立在专用的风机房内或室外屋面上。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隔墙和1.5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它部位隔开。当条件受到限制时,可设立在专用空间内,空间四周的围护结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不燃烧体,风机两侧应有600 m m以上的空间。当必须与其他风机合用机房时,应符合下列条件:1 机房内应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 机房内不得设有用于机械加压送

31、风的风机与管道。3 排烟风机与排烟管道上不得设有软接管。4.4.4 排烟管道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当采用金属管道时,管道内风速不宜大于20m/s;当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材料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4.4.5 当吊顶内有可燃物时,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烧材料进行隔热,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4.4.6 当火灾确认后,同一排烟系统中着火防烟分区的排烟口或自动排烟阀应呈启动状态,其他防烟分区的排烟口或自动排烟阀应呈关闭状态。4.4.7 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宜分开设立。当合用时,应符合下列条件:1 系统的风口、风道、风机等应满足排烟系统的规定;2 当火灾被确认后

32、,应能启动排烟区域的排烟口和排烟风机,并在15s内自动关闭与排烟无关的通风、空调系统。4.4.8 排烟井道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h的隔墙与相邻区域分隔;当墙上必须设立检修门时,应采用丙级防火门;水平排烟管道穿越防火墙时,应设排烟防火阀;当穿越两个及两个以上防火分区或排烟管道在走道的吊顶内时,其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h;排烟管道不应穿越前室或楼梯间,如确有困难必须穿越时,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2h。4.4.9 排烟口的设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烟口应设在储烟仓内; 2 排烟口应常闭,火灾时由火灾自动报警装置联动启动排烟区域的排烟口或自动排烟阀,且在现场设立手动启动装置; 3 排烟口的设立宜使烟流

33、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反,排烟口与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小于1.5m(尽量远离安全出口); 4 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 4.4.10 运用吊顶空间进行间接排烟时,封闭式吊顶的吊平顶上设立的烟气流入口的颈部烟气速度不宜大于2.7 ms,且吊顶应采用不燃烧材料,房间的排烟口设在格栅吊顶内时,吊顶的开孔率不应小于吊顶净面积的25%。注:采用格栅吊顶的房间的隔墙应隔到上层楼板底部。4.5 排烟区域排烟时所需的补风规定4.5.1 补风量不应小于排烟量的50,空气应直接从室外引入,且机械送风口或自然补风口应设在储烟仓以下。4.5.2 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场合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的

34、风速不宜大于3ms。4.5.3 设有机械排烟的走道或小于500m2的房间,可不设补风系统。4.5.4 排烟区域所需的补风系统应与排烟系统联动启动,送风口位置宜设在同一空间内相邻的防烟分区且远离排烟口,两者距离不应小于5m. 5 防排烟系统设计计算 5.1 防烟系统设计计算5.1.1 前室或楼梯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以下公式计算LL1十L2十L3 (5.1.1-1)式中 L-加压送风系统的总送风量(m3s) L10.827AP1/n1.25N1 (5.1.1-2)式中 L1-保持加压部位一定的正压值所需的送风量 (m3s);A-每层电梯门及疏散门的总有效漏风面积(m2);门缝宽度:疏散门,0.0

35、02-0.004m;电梯门,0.005-0.006m;P-压力差(Pa);楼梯间取40-50Pa,前室取25-30Pa;n-指数(一般取2);1.25-不严密处附加系数;Nl-漏风门的数量;当采用常开风口时:取楼层数当采用常闭风口时:取1L2FvN2 (5.1.1-3)式中 L2-启动着火层疏散门时为保持门洞处风速所需的送风量(m3s);F-每层启动门的总断面积(m2);v-门洞断面风速(ms)取0.7-12ms;N2-启动门的数量;当采用常开风口时:20层及以下取2,20层以上取3当采用常闭风口时:取lL30.083AFN3 (5.1.1-4)式中L3-送风阀门的总漏风量(m3s);AF-每

36、层送风阀门的总面积(m2);0.083-阀门单位面积的漏风量(m3sm2);N3-漏风阀门的数量; 、当采用常开风口时:取0当采用常闭风口时:取楼层数5.1.2 电梯井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以下公式计算当有前室时 LdF4x0.0014(A4十C2x4)(5.1.2-1)当无前室时 LdF4(0.0038xC1xfxd4十0.0014xC2xa4) (5.1.2-2)式中Ld: 电梯井的机械加压送风量(m3s)C1:取值1,取值1,当电梯门的缝隙采用密封措施时,取值0.5C2:取值1,当电梯井围护墙三面采用混凝土墙体,另一面为砖石砌筑,或所有采用混凝土墙体时,取值0.5d4-开向电梯井的门的总数

37、,当每扇门的周长(c)大于6m时应乘以c6的调整系数;a4-电梯井围护墙的面积(m2);A4-电梯井前室的侧墙面积之和(m2);F4-电梯井机械加压送风量系数,由图5.1.2查出图512 电梯井机械加压送风量系数 5.1.3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最大压力差应按以下公式计算P2(F-Fdc)(W1-d)(W1A1) (5.1.3)式中A1-门的面积(m2);d-门的把手到门闩的距离(m);F-门的总推力(N),一般取110N;Fdc-门把手处克服闭门器所需的力(N);W1-门的宽度(m) 5.2 排烟系统设计计算5.2.1 最小的清楚高度应按以下公式计算:Hq1.6十0.1H (5.2.1)式中Hq

38、-最小清楚高度(m)H-排烟空间的建筑净高度(m)5.2.2 火灾热释放量应按以下公式计算Qat2 (5.2.2)式中Q-火灾热释放量(kW);t-排烟系统启动时间;a-火灾增长系数(按表5.2.2取值)表5.2.2 火灾增长系数火情典型材料火灾增长系数慢0.0029中档棉花聚酯海绵0.012 快满装邮袋泡沫塑料叠起的木箱0.047 特快含甲醇酒精的火速燃的软包家具0.1885.2.3 烟缕质量流量应按以下公式计算:1 轴对称型烟缕当ZZ1 M0.071Qc353十0.0018c (5.2.3-1)Z=Z1 M0.032 Qc35Z (5.2.3-2)Z10.166Qc25 (5.2.3-3)

39、式中 Qc-热释放量的对流部分,一般取值为0.7Q(kW) Z -燃料面到烟层底部的高度(m)(取值应大于等于最小清楚高度) Z1-火焰极限高度(m) M-烟缕质量流量(kgs)2 阳台溢出型烟缕 M0.4l(QW)(Z十0.3H1)1十0.063(B十0.6H1)W3(5.2.3-5)式中 H1-燃料至阳台的高度(m);Z-阳台之上的高度(m); W-烟缕扩散宽度(m);Ww+b W-火源区域的开口宽度(m) b-从开口至阳台边沿的距离(m)当Z13W,阳台型烟缕的质量流量可使用公式 (5.2.3-1)。3 窗口型烟缕M0.68(AwHw2)3(w十w)53十1.59AwHw2(5.2.3-

40、6)w2.4Aw25Hw5-2.1Hw (5.2.3-7)式中 Aw-窗口开口的面积(m2) Hw-窗口开口的高度(m) Zw-开口的顶部到烟层的高度(m) w-窗口烟缕型的修正系数4 墙型烟缕当ZZ1 M0.0355(2Qc)353十0.0018c (5.2.3-8) Z=Z1 M0.035 Qc (5.2.3-9) ZZ1 M0.016 (2Qc)35Z (5.2.3-10)式中 Qc-热释放量的对流部分,一般取值为0.7Q(kW) Z -燃料面到烟层底部的高度(m) Z1-火焰极限高度(m) M-烟缕质量流量(kgs)5 角型烟缕当ZZ1 M0.01775(4Qc)353十0.0018c

41、 (5.2.3-11) Z=Z1 M0.035 Qc (5.2.3-12) ZZ1 M0.008 (4Qc)35Z (5.2.3-10)式中 Qc-热释放量的对流部分,一般取值为0.7Q(kW) Z -燃料面到烟层底部的高度(m) Z1-火焰极限高度(m) M-烟缕质量流量(kgs)5.2.4 烟气平均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应按以下公式计算或查表5.2.4:T Qc/( MC)式中 T-烟气平均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Cp-空气的定压比热,一般取1.02(kJkgK)表5.2.4火灾烟气速查表Q1MW火灾烟气Q1.5MW火灾烟气2.5MW火灾烟气M(kgs)TV(m3s)M(kgs)TV(m3s)M(kgs)TV(m3s)4 1755.32 4 263 6.32 6 292 9.986117 6.98 6 175 7.99 10 17513.318 88 6.66 1010511.3215117 17.4910 7010.311570 15.482088 21.6812 5811096205319.68 25 70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