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校临聘人员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356739 上传时间:2024-07-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临聘人员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校临聘人员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校临聘人员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校临聘人员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校临聘人员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学校临聘人员管理制度 为深化学校(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逐渐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人事管理制度,需要对学校临聘人员做好对应管理!下面就随爱汇网一起来理解下吧!学校临聘人员管理制度篇 1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一)指导思想和原则: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中央有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要决策为准则;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积极稳妥原则,按编聘任、按需设岗、按岗取酬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二)目:建立以岗位管理为关键聘任制度。一是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用人新机制,二是建立与聘任制度相匹配形式多样、自主灵活分派鼓励机制;三是加强

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激发职业学校发展活力。二、实行人员聘任制度范围本单位在职在编职工都要实行聘任制度。三、实行人员聘任制度内容(一)规范编制管理,进行科学合理岗位设置和定岗定员单位认真执行市编办核定机构编制数。根据国家、省市有关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规定,在核定编制内按照“依编定岗、按需设岗、精简效能、依法管理原则,结合本校业务工作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有人员构造比例等客观指标,采用“专兼结合,一人多岗措施,科学合理设置教学、管理、教学辅助和工勤岗位,明确各岗位名称、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充足发挥人员效益。(二)全面推行聘任制,建立充斥生机与活力用人制度 1.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队伍入

3、口关。在学校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获得教师资格,坚持从具有教师资格人员中聘任教师,建立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对未获得教师资格人员,应限期获得教师资格,期满仍未获得应调整出教师队伍。2.实行公开招聘制度,择优用人。根据市人事局有关印发广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试行措施告知(穗人发131 号)规定,坚持“凡进必考原则,实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3.推行教职工聘任工作,实行契约化用人制度。学校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基础上,由学校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委托人与教职工签订聘任(聘任)协议,确定聘任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对不一样岗位、不一样职务、不一样学历、不一

4、样绩效、不一样工龄人员实行不一样协议期限。协议期限分为:固定期限、至退休年龄期限、以完毕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三种类型。固定期限又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协议期限长短由本单位领导班子根据年龄、学历或学位、职称、业务水平、工作体现、与否重点关键岗位或急需短缺工种等原因研究确定。4.健全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加强聘后管理,建立符合本单位特点教师考核评价制度。要重视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考核成果与续聘、解雇、晋升、奖惩、培训、解雇及工资待遇相结合。(三)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搞活校内分派根据国家和省有关事业单位分派制度改革精神和规定,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坚持“按劳分派、按

5、岗取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实行“一岗一薪,岗变薪变,推进校内分派制度改革。四、组织领导成立本单位推行人员聘任制度工作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推聘工作小组重要职责是:1.组织试行人员聘任制有关学习培训、宣传发动工作;2.负责制定试行人员聘任制方案和配套文献;3.负责政策征询解答;4.负责试行人员聘任制度工作实行和调解实行过程中人事争议问题;5.公布竞聘岗位及其职责、条件、确定聘人员名单并报批;6.负责签订协议及协议管理;7.贯彻受聘人员待遇、安顿未聘人员;8.搜集状况、总结汇报等。五、工作环节(一)宣传学习、成立工作组织阶段(200X 年 X 月 X 日至 200X 年 X 月 X 日)

6、学校成立聘任工作组织,采用多种宣传教育形式,组织教职工学习中央、省、市有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一系列重要文献,统一教职工思想认识。(二)调查摸底,制定配套文献阶段(200X 年 X 月 X 日至 200X 年 X 月 X 日)学校要对目前人员构造、岗位设置、教职工工作量、内部分派等状况进行全面、周密细致调查。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通过充足分析和论证,制定符合学校工作实际 岗位设置方案、竞争上岗措施、校内分派制度方案等配套文献。(三)组织实行阶段(200X 年 X 月 X 日至 200X 年 X 月 X 日)1.200X 年 X 月 X 日至 200X 年 X月 X 日,由学校党政正职负责人与学

7、校党政副职负责人签定聘任协议。2.200X年X月X日至200X年X月X日,学校公布竞聘岗位及其职责、聘任条件等事项;200X年 X 月 X 日至 200X 年 X 月 X 日,教职工申请应聘;200X 年 X 月 X 日至 200X 年 X 月 X 日,学校聘任工作组织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对通过资格审查应聘人员进行考试或者考核,将拟聘人员名单交聘任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及决定受聘人员,受聘人员名单进行公告;200X 年 X月 X 日至 200X 年 X 月 X 日,学校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人与受聘人员签定聘任协议和处理聘任实行阶段人事争议工作。3.人员分流 200X 年 X 月 X 日至

8、200X 年 X 月 X 日(四)总结阶段(200X 年 X 月 X 日至 200X年 X 月 X 日)学校人员聘任工作小组对各学校试行人员聘任制度工作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后,形成总结汇报。六、工作规定(一)认真学习文献,深刻领会文献精神,提高对人员聘任制度工作认识,以大局为重,积极参与改革。(二)加强领导,做好深入细致思想工作。各部门重要负责人要做好本部门人员思想教育工作,保证聘任制工作顺利进行。狠抓贯彻,稳步实行。(三)要充足发挥学校党组织政治关键作用,做好深入细致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方案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多种途径征求意见,对出现矛盾和问题要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处理措施,保证学校人事制度改

9、革顺利进行。(三)依法办事,严格程序。严格执行教师法和国家、省市有关人事制度改革有关文献,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但凡波及人员聘任、竞争上岗、干部任免和分流安顿等重大事项,都一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由学校聘任工作组织按程序进行操作,并研究提出意见,之后提交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六、本方案未尽事宜,按国家、省、市有关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任制度政策处理。学校临聘人员管理制度篇 2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深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学校事业编制外聘任人员管理,保障学校和编外聘任人员权益,利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开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有关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任制度意

10、见告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劳动协议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措施。第二条 本措施合用于学校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按照规定程序在学校事业编制外聘任并建立劳动关系人员。劳务派遣人员不合用本措施。第二章 聘任岗位与原则第三条 编外聘任人员重要从事学校教学岗位、科研岗位、辅导员岗位、试验岗位、管理岗位、教辅岗位和工勤岗位等。第四条 编外聘任人员聘任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协议管理原则。第三章 聘任规定与程序第五条 编外聘任人员类型:1.编外聘任人员 A 类(含学校公招编外聘任人员、未进入事业编制高层次教学科研人员、原校内人事代理人员、编外聘任校内高层次人才配偶);2.编外

11、聘任人员 B 类(因工作需要,临时或短期聘任除 A 类以外人员)。第六条 编外聘任人员基本条件:1.遵守宪法和法律;2.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品行;3.满足岗位所需专业知识、能力或技能条件;4.适应岗位规定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5.学校公招编外聘任人员学历学位及年龄等详细规定以每年学校公招编外聘任人员方案为准;6.编外聘任校内高层次人才配偶按照学校有关处理校内高层次人才配偶工作暂行措施执行;7.编外聘任人员 B 类年龄原则上女不得超过 50 岁,男不得超过 60 岁。第七条 聘任程序:1.高层次教学科研人员:采用“一人一议协议制聘任。(1)校内各用人单位根据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需要提交拟聘方案:包括岗

12、位职责、聘期待遇、管理与考核方式;(2)人事处初步审核基础材料:包括个人简历、推荐意见、学历学位证明材料、专业技术职务证明材料、业绩成果清单;(3)组织考核:由人事处牵头,会同用人单位、教务处、科研处、硕士学院等考核其教学科研能力、思想政治审查,考核过程接受纪委等部门监督,考核结束后提出拟聘意见报校长办公会研究;(4)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与否聘任;(5)人事处组织拟聘人员体检;(6)人事处与拟聘人员签订聘任协议、办理有关手续等。2.学校公招编外聘任人员:参照四川省事业单位公招考试程序,采用公开考试招聘方式进行。(1)校内各用人单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上报招聘计划,经人事处审核报校长办公会同意后,由人

13、事处负责组织公布招聘公告;(2)网上报名;(3)资格审查;(4)组织笔试、面试;(5)拟聘人员公告;(6)人事处组织拟聘人员体检,并报校长办公会审批;(7)人事处与拟聘人员签订聘任协议、办理有关手续等。3.编外聘任人员 B 类:由校内各用人单位报人事处同意后负责实行。流动性较大工勤岗位经人事处同意可不定期进行招聘。(1)校内各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提出聘任人数、岗位职责、聘任条件、聘任期限等,报人事处及分管校领导同意,公布招聘信息;(2)校内各用人单位考核岗位技能、健康状况和年龄状况等,根据考核成果将拟聘人员报人事处立案;(3)人事处与拟聘人员签订聘任协议。第八条 因工作需要,自主招聘编外聘任人

14、员 B 类并自行支付工资及其他待遇校内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自行制定聘任管理方案,签订聘任协议。第四章 聘任管理第九条 编外聘任人员初次聘期一般为 1-3 年。聘任协议期满,聘任协议即行终止。人事处不定期对聘任协议进行清理,并在协议到期前 40 天告知校内用人单位进行协议期满考核。校内用人单位在协议到期前 30 天,向人事处提交聘任期满考核意见。如需续聘,经人事处审核同意后续签聘任协议。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续聘。第十条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协议各方均可提出解除劳动关系。若学校提出解除协议,应提前 30 天下发拟解除劳动关系告知;若聘任人员提出解除协议,应提前 30 天向人事处提交解除协

15、议申请。第十一条 聘任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即女性工勤人员年满 50 岁,女性非工勤人员年满55 岁,男性年满 60 岁,聘任协议即行解除。第十二条 若编外聘任人员与学校解除劳动关系,需按程序办理离职手续后方可离校。第十三条 学校和校内用人单位负责事项:1.详细安排编外聘任人员工作;2.解释和宣传有关国家劳动政策、法规;3.核定编外聘任人员工资原则;4.建立编外聘任人员临时档案;5.办理编外聘任人员解约及离校有关手续;6.负责对编外聘任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岗位培训、工作考核等平常性管理工作。第十四条 编外聘任人员应遵守事项:1.接受学校及聘任单位管理,并按协议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服从工作安排,遵纪

16、遵法,遵守职业道德,完毕工作任务;2.维护学校利益,不得在聘期内私自离岗;在聘期内如导致重大责任事故,除解除聘任协议外,还应承担对应经济责任或法律责任;聘任人员应按协议约定完毕工作任务。对因个人原因未完毕工作任务或未到达协议规定基本规定,或违反协议约定,学校有权单方面解除协议,并追究违约责任。第五章 工资、保险、福利第十五条 编外聘任人员工资按月计发。第十六条 编外聘任人员 A 类在学校工作期间,在符合国家和四川省有关政策前提下,执行学校同类型在编人员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其中,高层次教学科研人员按照协议约定执行)。自聘任之月起,学校按四川省及南充市有关规定为所聘人员缴纳基本社会保险并缴存住房公

17、积金,社保基金及住房公积金由学校及聘任人员个人按规定比例共同支付。其中,个人缴纳部分由学校在工资中代扣代缴。第十七条 编外聘任人员 B 类一般执行学校制定统一工资原则(后勤及产业集团等自主聘任编外聘任人员 B 类并自行支付工资校内用人单位,自行制定工资原则)。工资原则不能低于南充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当年南充市职工最低工资原则。学校为编外聘任人员 B 类缴存住房公积金,编外聘任人员 B 类根据自己意愿在南充市缴纳基本社会保险,学校报销 60%费用。第十八条 编外聘任人员 A 类退休后到南充市社会保险局领取养老金。若聘任协议在退休前终止,社保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第十九条 编外聘任人员 A 类在

18、学校工作期间,可按照国家及学校有关文献规定参与各类职称评聘。符合条件编外聘任人员可参与学校组织公开招聘事业编制人员考试。第二十条 编外聘任人员 A 类在学校工作期间,管理岗位最高可聘任到七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最高可评聘到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第二十一条 学校公招编外聘任人员如在聘期内攻读全日制学历学位,需解除聘任协议。第二十二条 协议期满需解除、终止、续订聘任协议应当根据劳动协议法和有关规定执行。第六章 附 则第二十三条 本措施自发文之日起执行。原有规定与本措施不符,以本措施为准。本措施条款如与上级文献规定不符,或本措施中未提及有关问题,按上级文献规定执行。第二十四条 本措施由人事处负责解释。猜你感爱好:1.学校人事管理规定 3 篇 2.学校临时工聘任协议 3.学校聘任协议范本 4.学校午休管理制度 5.学校校长办公室管理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