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 全.新.能.源 有 限 公 司 Daqo New Material Co., Ltd全球大业百年大全公用工程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版本号:A版)文件编号: 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目录1、目的32、基本情况33、装置概况33.1主要设备一览表33.2应急设备设施明细表54、生产工艺概况64.1流程方框图64.2 主要化工原料清单94.3 应急事件清单105、 应急组织机构125.1车间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及职责125.2 联络电话表136. 事故应急处理程序136.1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136.2如何报警147、事故应急措施147.1液氯泄漏157.2人员紧急疏散/撤离217.3危险区的隔离
2、与保护现场217.4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218.应急设备、器材使用方法及常用急救方法228.1应急设备、器材使用方法228.2常用急救方法249、培训与演练251、目的为确保车间、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车间职工和公司员工的生命安全,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快速有效地处理事故并开展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本预案。 2、基本情况本部门包括供水泵房、循环水站、冷冻站、空分空压站、制氢及提纯、脱盐水站、锅炉等工序。主要为全公司各工艺装置提供低压生产生活消防用水、高压消防用水、循环水、各种冷媒、高纯氮气、高纯
3、氢气、脱盐水和中低压蒸汽等。本部门东面是办公大楼,南面是机电仪车间和原料仓库及液氯仓库,西面是HCL合成、TCS合成和罐区,北面是化工大道。本车间共计59人。3、装置概况3.1主要设备一览表供水泵房序号项目数量1低压生产生活水泵3台2高压消防水泵2台循环水站序号项目数量1循环水泵8台2逆流冷却塔4台3水质稳定加药系统1套4加浓硫酸1套制氢及提纯序号项目数量1水电解制氢设备6套2氢气纯化设备6套3氢气储罐4个冷冻站序号项目数量1溴化锂机组 4台2乙二醇机组 2台3盐水机组2台空分空压站序号项目数量1微油螺杆空压机 3台2离心空压机 2台3预冷机组2台6仪表气储罐 2个7压缩空气储罐1个8电动单梁
4、起重机2个10精馏塔2个11水浴加热汽化气2个12液氮储罐 2个13氮气缓冲罐2个(说明:主要指危险因素较大或容易出故障的生产设备。)3.2应急设备设施明细240空分空压站序号项目数量1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ABC)18具2干粉灭火器箱 XMDF3-29只3室内消火栓5个250冷冻站序号项目数量1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ABC)16具2干粉灭火器箱 XMDF3-28只3室内消火栓4个420循环水站序号项目数量1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ABC)6具2干粉灭火器箱 XMDF3-23只507制氢及提纯序号项目数量1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ABC)30具27Kg 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2具330Kg
5、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1具4干粉灭火器箱 XMDF3-215只57Kg 二氧化碳灭火器箱 XMDF4-21只6室内消火栓5个1203锅炉房序号项目数量1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ABC)8具2干粉灭火器箱4具3蒸汽消防箱2套1220脱盐水站1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ABC)6具2干粉灭火器箱3具1104泡沫消防站:泡沫消防装置一套4、生产工艺概况 4.1流程方框图 4.1.1 供水泵房 4.1.2循环水站4.1.4 制氢工艺4.1.5 空分空压冷冻站主要工艺流程a 空压机组流程间图b 乙二醇盐水机组流程间图(盐水机组类似) c 空分制氮416脱盐水站主工艺流程图417锅炉房4.2 主要化工原料清单
6、原料名称规格数量存放地(使用地)执行标准氢氧化钾80;KCl0.025%; Fe2O30.0007%;8吨507工段GB/T2306-1997五氧化二钒102507工段GB/T3283-1987氯化钙9610t250工段HG/T2327-2004乙二醇溶液99.570t250工段GB4649-1993浓硫酸98420工段GB/T16488-1996溴化锂溶液50溴化锂机组厂家提供循环水系统药剂厂家提供420工段需要确定规格型号氢氧化钠溶液30%10脱盐水盐酸31%10脱盐水天然气低位热值8200Kcal/m3锅炉柴油0#4.3 应急事件清单应急事件清单分类:序号车间级应急事件公司级应急事件1加
7、浓硫酸系统发生硫酸泄漏,但量不大2五氧化二钒泄漏3KOH或烧碱轻度泄漏盛装容器(如氢、氧分离器)爆炸;大量泄漏无法控制4氢气泄漏5低温氮气或液氮泄漏6低温冷冻水泄漏337发生触电伤害8盐酸泄漏9天然气轻度泄漏天然气大量泄漏10柴油泄漏4.3.1加浓硫酸系统发生硫酸泄漏。4.3.1.1可能发生的事件部位:浓硫酸储罐、管道及阀门。4.3.1.2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泄漏或烧伤。4.3.1.3 应急事件发生的原因:浓硫酸储罐、管道及阀门、垫子坏及误操作 。 4.3.1.4伤害对象及危害范围:灼伤人员、影响生产。4.3.2五氧化二钒泄漏4.3.2.1可能发生的事件部位:装的储罐及包装袋。4.3.2.2可
8、能发生的事件:发生泄漏或使人员中毒。4.3.2.3应急事件发生的原因: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罐及管线、阀门泄漏、溅入口中或误入口中4.3.3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泄漏。4.3.3.1可能发生的事件部位:盛装容器、管道及阀门。4.3.3.2 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泄漏或烧伤。4.3.3.3应急事件发生的原因:盛装容器、管道及阀门、垫子坏及误操作。4.3.3.4伤害对象及危害范围:灼伤人员、影响生产。4.3.4 氢气泄漏4.3.4.1可能发生的事件部位:电槽、管线、阀门、阻火器。4.3.4.2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泄漏或燃烧。4.3.4.3 应急事件发生的原因:压力过高,操作人员操作不当,设备的损坏,垫子坏,遇
9、明火或雷击。4.3.4.4伤害对象及危害范围:发生燃烧使人员受伤、电槽、设备损坏及影响正常生产等。4.3.5低温氮气泄漏4.3.5.1可能发生的事件部位:管道、设备、储罐、阀门、垫子。4.3.5.2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低温氮气泄漏。4.3.5.3应急事件发生的原因:压力过高,操作人员操作不当,设备的损坏,垫子坏,管线及阀门坏。4.3.5.4 伤害对象及危害范围:使操作人员冻伤、局部浓度过高发生窒息及影响正常生产等。4.3.6低温冷冻水泄漏。4.3.6.1可能发生的事件部位:管道、设备、储罐、阀门、垫子。4.3.6.2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低温冷冻水泄漏。4.3.6.3应急事件发生的原因:压力过高
10、,操作人员操作不当,设备的损坏,垫子坏,管线及阀门坏。4.3.6.4伤害对象及危害范围:使操作人员冻伤及影响正常生产等。4.3.7 发生的触电伤害。 4.3.7.1可能发生的事件部位:配电室、电机、设备的控制柜。4.3.7.2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有:触电事故。4.3.7.3 应急事件发生的原因:电源线路老化漏电、设备漏电、误操作。4.3.7.4 伤害对象及危害范围:伤害操作人员。4.3.8盐酸泄漏4.3.8.1可能发生的事件部位:盛装容器、管道及阀门4.3.8.2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有:盐酸泄漏和腐蚀设备、管道4.3.8.3应急事件发生的原因:盛装容器、管道及阀门、垫子坏及误操作。4.3.8.4伤
11、害对象及危害范围:操作人员、设备、管道。4.3.9天然气泄漏4.3.9.1可能发生的事件部位:调压站、天然气管道及阀门、仪表4.3.9.2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有:然烧或爆炸4.3.9.3应急事件发生的原因:管道、阀门法兰泄漏或误操作4.3.9.4伤害对象及危害范围: 操作人员及操作环镜4.3.10柴油泄漏4.3.10.1可能发生的事件部位:管道及阀门4.3.10.2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有:柴油泄漏、燃烧4.3.10.3应急事件发生的原因:管道及阀门、垫子坏及误操作。4.3.10.4伤害对象及危害范围:操作人员、管道5、 应急组织机构5.1车间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及职责 5.1.1指挥长:兰大炳
12、指挥长职责:负责启动救援预案,布置救援行动,全盘指挥救护工作,组织善后处理,负责向上一级进行报告。5.1.2 现场救护组职责及成员。组长 :由当班班长担任 成员:由当班人员组成 。一班班长:程克昌 成员:周俊、张中勇、田健、周丰、潘文君、王梅、刘杨、曾皓、陈平、杨祖民、程启岁、王伟;二班班长:李龙 成员:李平军、肖文喜、宋华伟、潘松、孙孝龙、陈建、蒋倩、樊恩阳、刘富婷、杨勇、梁玉川、李春阳三班班长:谢龙成员:周亮、余元波、陈云、袁衍超、张凯、冉彪、马代英、邓宏、杨启伏、谷玉龙、谢欠、张进四班班长:代明军 成员:张朱红、万晓林、王显松、刘嘉骥、谭宜忠、万红松、梁燕、牟启英、冉罗兵、杨勇、但尊杰、
13、王祥坤;现场救护组职责:(1)负责现场救援的具体工作,第一时间展开抢救行动,及时向指挥长报告应急救援情况,保护好事故现场。(2)负责稳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3)负责事故抢险和设备抢修工作。(4)负责受困人员的疏散和物资的转移工作。5.1.3消防专业组成员:由公司消防组成员组成消防专业组职责: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等工作;必要时配合区消防队工作。5.1.4后勤人员联络组成员:由公司调度和后勤组人员组成;后勤人员联络组职责:负责后勤医疗、车辆供应、伤员护送、抢救资源的供应及信息管理。5.2 联络电话表表1、应急联络电话名称电话指挥长13709436809急救中心120火警119
14、匪警110表2、主要医院地址和电话序号名 称救治能力地 址联系电话1万州人民医院全科重庆万州区国本路27号023-582231202万州中医院全科万州区王牌路1268号023-589817043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全科万州区新城路165号023-581226226. 事故应急处理程序6.1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应急救援体系响应采取分级响应逐级上报的原则。6.1.1报警 事件发生后,发现人应迅速报告调度,同时报告当班班长或报告车间主任。在上报的同时,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展开救援行动。6.1.2接警 车间主任接到报警后,应迅速赶赴现场,启动车间应急预案,立即通知车间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各成员,如各成员在短时
15、间内不能赶赴现场,则按职务高低和能力大小依次临时安排其他人员担任其相应职务,履行相应职责。并根据应急事件种类、严重程度、本部门能否控制初期事件等因素考虑,决定是否启动厂级应急救援预案。如果应急事件不足以启动厂级应急预案,则组织现场人员按本预案要求,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实施救援,如果险情排除,则恢复正常状态。如果险情未能排除,则启动厂级应急预案,并迅速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报警。6.2如何报警当事故发生后,如不能控制,则应迅速报警。根据公司报警装置的设置情况,启动手动报警按钮或拨打电话的方式。报警内容:发生事故地点、事故种类、发生部位、介质、报警人姓名、所用电话号码。6.2.1指挥程序应急事件发
16、生初期,当班班长负责指挥应急事件的处理工作,当上一级(车间、厂级)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汇报现场情况,配合上一级指挥,并听从上一级指挥调度。指挥的步骤为:6.2.1.1迅速查清事故发生的位置、环境、规模及可能产生的危害。6.2.1.2及时与各级人员联络。6.2.1.3快速组织启动各类应急设施,调动应急人员奔赴灾区。6.2.1.4迅速组织医疗、后勤、保卫等部门各司其责。6.2.1.5迅速通报灾情,通知相关方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6.2.1.6保护或设置好避灾通道和安全联络设施。撤离灾区人员,划清警戒范围并实施警戒。6.2.1.7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力争迅速消灭灾害,并注意采取隔离灾区的措施,转移灾区
17、附近易引起灾害蔓延的设备和物品,撤离或保护好贵重物品,尽量减少损失,对灾区进行全面安全检查,防止死灰复燃。6.2.1.8保护好现场,为开展事故调查做好准备。7、事故应急措施车间应急救援程序图7.1应急处理7.1.1浓硫酸泄漏7.1.1.1浓硫酸发生泄漏应急处理。7.1.1.1.1 应急处理人员佩带自给式正压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进入现场。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雨水沟、污水井。小量泄漏: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进入污水管网。大量泄漏:构筑围堰或挖坑收容。7.1.1.2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时
18、,建议佩戴正压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手防护:戴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7.1.1.3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7.1.2五氧化二钒泄漏7.1.2.1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
19、物。避免扬尘,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转移到安全场所。也可以用水泥、沥青或适当的热塑性材料固化处理再废弃。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7.1.2.2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必要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手防护:戴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7.1.2.3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
20、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灭火方法:不燃。火场周围可用的灭火介质。7.1.3 氢氧化钾泄漏.7.1.3.1 (1)如果是罐体泄漏,则先转移到其它罐中。(2)管线、阀门、阀门垫子漏。处理如下:A、管道有沙眼或垫子喷碱,但不大1、报告调度和车间领导,准备降电流。2、降电流,降系统压力,现场处理人员穿戴好防护服,防护面罩,以及耐酸碱手套,3、用耐高温的物品缠住喷碱部位,使其不再向外喷碱,4、视外部情况停车,泄压5、置换、排碱,处理漏点。B、管道、阀门以及垫子喷碱量较大1、紧急停车、停循环泵、系统泄压并报告调度和车间领导2、现场处理人员穿戴好防护服,防护面罩,以及
21、耐酸碱手套,3、排碱,置换,处理漏点。(3)电解槽泄漏喷碱,直接停车,报告调度和车间领导。(4)泄漏到地面上则引入到污水处理池中和处理。 (5)如果发生人身伤害,则按以下方法处理。7.1.3.2急救:皮肤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误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7.1.3.3防护措施:A、工程控制:密闭操作。B、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C、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D、防护服:耐酸碱防护服 E、手
22、防护:耐酸碱手套F、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7.1.4 H2的泄漏.7.1.4.1 由现场运行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及其他防护用品到现场查找确切泄漏位置,并做出标记。根据不同的泄漏位置作相应的处理,如果是电槽和电槽出口管线泄漏,则需降电流停车处理。如果是阀门未关死,则缓慢将阀门关闭。如果是罐体漏,停车,泄压,将罐中H2 置换合格后再维修。7.1.4.2放空管线上若H2 着火燃烧,分以下几种情况处理(1)、氢气缓冲罐安全阀着火,报告调度和车间领导1、,降低缓冲罐压力后,安全阀回跳火焰熄灭2、降低缓冲罐压力,安全阀不能回跳,H2继续燃烧A、接上N2管,并用消防水喷淋缓冲罐,给罐体降温
23、;给所有放空管充氮,维持正压。B、慢慢降电流,降系统压力,待缓冲罐压力降至0.3MPa后,向缓冲罐充入氮气,维持正压,继续降电流,降系统压力,直至电流降为0。C、继续充入氮气直至火焰熄灭。(2)、放空管着火,报告调度和车间领导, 1、维持系统正压;2、给放空管充入氮气,直至火焰熄灭7.1.4.3 H2管道,法兰泄漏着火1、将系统放空,并汇报调度和车间领导2、降电槽电流和系统压力3、用消防水喷淋着火部位4、待压力降低后,用厂房内灭火器或湿棉布灭火7.1.4.4氢气系统运行安全要点。(1)氢气系统运行时,不准敲击,不准带压修理和紧固,不得超压,严禁负压(2)管道、阀门和水封装置冻结时,只能用热水或
24、蒸汽加热解冻,严禁使用明火烘烤。(3)设备、管道和阀门等连接点泄漏检查,可采用肥皂水或携带式可燃性气体防爆检测仪,禁止使用明火。(4)不准在室内排放氢气。吹扫置换,放空降压,必须通过放空管排放。(5)当氢气发生大量泄漏或积聚时,应立即切断气源,进行通风,不得进行可能发生火花的一切操作。(6)新安装或大修后的氢气系统必须做耐压试验、清洗和气密试验,符合有关的检验要求,才能投入使用。(7)氢气系统吹洗置换,一般可采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置换法或注水排气法7.1.5 低温N2的泄漏.7.1.5.1低温N2泄漏后,首先穿防冻服、戴防冻手套和自给式正压呼吸器查准泄漏点. 视泄漏点及泄漏量的大小采取相应
25、的措施7.1.5.1.1 制N2设备及管线泄漏后,若方便可用垫子加包箍暂时运行,如果不行则须停机用纯化空气加温吹扫合格后维修.7.1.5.1.2 液化N2储罐泄漏后,先停止进液化N2,待N2用尽或排完分析符合人正常呼吸标准后再行维修.7.1.5.1.3 液化N2储罐出口管线坏,则先关闭储罐出口阀门,待管线温度恢复至常温后维修。7.1.5.2 泄漏应急措施:A、皮肤接触: 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B: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
26、器,穿防冻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气体在低凹处积聚。用排风机将漏出气送至空旷处。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健康危害: 皮肤接触液氮可致冻伤。如在常压下汽化产生的氮气过量,可使空气中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7.1.5.3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可用雾状水喷淋加速液氮蒸发,但不可使水枪射至液氮。 7.1.5.4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防寒服,戴防寒手套。防止
27、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7.5.5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0。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7.1.6低温冷冻水泄漏. 7.1.6.1本车间有两种15及35两种冷冻水,发生泄漏后,运行人员须先判明泄漏点.7.1.6.1.1 制冷冻水设备及附属管线、阀门、垫子坏,发生泄漏,须停机待冷冻水排尽后再维修.7.1.6.1.2 运送冷冻水的管线、泵及出口管线发生泄漏,先关进口阀门,断冷冻水源,能倒泵运行就倒泵,以维持生产的正常运行.将停下来的管线及泵里面的冷冻水排尽后再维修.7.1.6.1.3冷冻水储罐发生泄漏.须先将罐内冷冻水转移到其它罐中或排尽后
28、,再通知维修.7.1.6.1.4 防护措施:现场须备有防寒服及防寒手套,如发生冻伤,须就医.7.1.7配电室发生漏电事故. 7.1.7.1发生事故或重大设备、人身事故和发现严重事故因素时,应立即向上级报告,迅速排除。7.1.7.2 发生触电时,不要慌乱,应先立即拉开电源,如急切找不到电源时,可用木杆或干净棉布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脱离电后,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并通知医院。发生电气火警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气体灭火器扑救,严禁用水扑救。7.1.7.3事件处理后: A 、就事件的结果做一个全体通报。 B 、其它当班人员的责任是根据特殊相关情况而定,按需要重新进入正常运作。 C 、将事件及有涉及人员记入工
29、作日志。 D 、并检查危险区域内设备的安全运行状况7.1.8高压触电事故:a)现场人员立即通知调度室对该车间停电。b)应急救援小组按车间安全小组指挥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c)用高压绝缘杆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与漏电设备分离。d)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送医院。e)如故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现场救护小组应将触电者抬至空气畅通处,解开衣服,让触电者平直仰卧,并用软衣服垫在身下,使其头部比肩稍低,以免妨碍呼吸,如天气
30、寒冷要注意保温,并迅速送往医院。7.1.9天然气泄漏7.1.9.1泄漏应急处理锅炉房天然气泄漏分两种情况,一是调压站界区漏,二是调压站后系统漏。由现场运行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和防毒面具或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到现场查找确切泄漏位置,并做出标记,用防爆排风扇赶走泄漏的天然气。根据不同的泄漏位置作相应的处理。7.1.9.1.1调压站界区泄漏,立即通知调度,视生产和泄漏情况进行停炉处理。通知天然气站,停气,置换合格后更换阀门。7.1.9.1.2调压站后系统泄漏,视生产和泄漏情况进行停炉处理。置换合格后处理。7.1.9.2 泄漏应急措施7.1.9.2.1.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
31、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7.1.9.2.2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毒面具或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切断泄漏源。用排风机将漏出气送至空旷处。7.1.10柴油泄漏7.1.10.1泄漏应急处理疏散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电源、火源;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少蒸发;用活性炭等吸收后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大量泄漏时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作无害化处理。7.1.10.1.1阀门垫片泄漏关闭相应阀门,切断油源,换垫片7.1.10.1.2油管泄漏联系罐区关闭送油阀,回收管
32、道内余油,将油管撤下清洗质换后补漏。7.1.10.2防护措施使用和储存场地严禁烟火;通风,严禁油雾集结,浓度升高。工作人员穿防静电服,戴防护手套。7.1.9.10.2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畅通,保暖并休息;呼吸困难时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足量温水,尽快洗胃,就医。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清洗。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就医。7.2人员紧急疏散/撤离7.2.1针对本车间和现场所人员情况,车间救援小组组织人员、物资进行疏散。7.2.2按照车间安全出口位置、疏散标志,
33、根据事故发生的不同部位组织不同的疏散路线。7.2.3车间救援小组人员要迅速到达现场,合理分工,落实具体的疏散措施。7.2.4车间工作人员在事故发生后不得慌乱,应听从车间救援小组安排,按顺序从安全通道迅速撤离。7.3危险区的隔离与保护现场7.3.1按车间周边平面布置图所示设立警戒线。7.3.2危险区边界用黄线作警戒线,警戒人员佩戴(黄)袖章,救援车贴有黄色通行证。7.3.3事故应急阶段,除应急指挥和救援人员外,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线内,直到应急命令解除。7.3.4应急恢复阶段,除事故调查人员外,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线内,直到事故原因查明为止。7.4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7.4.1采取“
34、先救人,后救物;先救重伤,后救轻伤”的原则,实施受伤人员救护。7.4.2按受伤人员受伤特点,分类选择相应专业医院。7.4.3在专业医院救治能力相当的时候,遵循就近就医的原则。7.4.4将相应专业医院救治能力、地址、联系电话列举出来。序号名 称救治能力地 址联系电话1万州人民医院全科重庆万州区国本路27号023-582231202万州中医院全科万州区王牌路1268号023-589817043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全科万州区新城路165号023-581226228.应急设备、器材使用方法及常用急救方法8.1应急设备、器材使用方法8.1.1 MFT型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 (1)适用范围:能扑救各种油类、
35、易燃体、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等初起火 (2)使用方法:将灭火车推火场,延仲输粉胶管,拧开(提开)贮气阀门,待压力表指针升至0.81MPa时,再打开球形阀门,注意握紧喷枪对准火场。(3)注意事项:严禁潮湿,防止日晒或强辅射热;每年检查一次桶内干粉是否结块,检查CO2是否充足(贮气瓶泄漏量不得大于额定充装重量的5%或7克)。 8.1.2 MF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1)适用范围: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不能扑救金属燃烧的火灾。(2)使用方法:灭火时拔出保险销,用力压把,在距火点3米左右,向火点喷射。要对准火焰根部扫射。在扑救流淌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
36、右扫射至扑灭。如扑灭容器内火灾,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摇动扫射,使干粉覆干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应继续喷射,直至全部扑灭。在扑救容器内火灾时,防止喷射造成液体外溢后火势蔓延。如燃烧时间长,容器壁温度高,火被扑灭后很容易死灰复燃,如与泡沫类灭火器使用,则灭火效果更佳。 (3)维护保养:正立在固定场所,严禁潮湿,日晒,撞击;每年检查一次瓶内干粉是否结块,检查CO2是否充足,年泄漏量不得大于充装重量的5%。8.1.3空气呼吸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 将快速接头的两插接件插上,并将锁紧环旋至锁紧状态。(2) 按下供给阀按钮开关,关闭旁路阀开关,打开气瓶开关(此时警报器会发出短暂的声响)
37、。(3) 佩戴空气呼吸器,调节肩带使呼吸器落在你的上臀部;调节腰带长度,然后插上腰带扣。(4) 佩戴网状头罩式全面罩,把下颔放入面罩的下颔窝内,然后双手拉紧脑后的弹性调节带。用手抚平头网、调正面罩,重新调整调节带。(5) 检查面罩与面部的气密性,首先要关闭气瓶开关,深呼吸几次,将面罩及管路内的空气吸净,此时面罩若向内部塌落并且没有漏气现象,说明面罩与面部气密良好。在作这样的操作时要保证手一直握着气瓶开关手轮,随时准备打开气瓶开关以确保操作者的安全。并且时间不宜过长,深吸几次即可。(6) 打开气瓶开关,进入危险区域救险。(7) 抢险完毕,退出危险区域,按相反顺序脱下空气呼吸器。(8) 使用注意事
38、项。使用前要注意检查警报器在压力为46MPa时能够发出警报声;使用中,空气呼吸器防止与其它物体撞击,严禁沾染油类物质,严禁接触火源。严禁在毒区使用中摘下面罩与他人谈话,若有事应以哨子或手势联系。使用中应时刻注意气瓶内的压力下降情况,当压力降到4-6MPa(会发出警报声)时,应立即退出毒区。使用中如果出现异常失控的情况,必须立即撤离危险区域。脱下空气呼吸器应确保自己处于安全区域。8.1.4防毒面具的使用方法(1) 连接防毒面具:旋下罐盖,将滤毒罐接在面罩下面,取下滤毒罐底部进气孔的橡皮塞。(2) 使用前要先检查全套面具的气密性。方法是:将面罩和滤毒罐连接好,戴好防毒面具,用手或橡皮塞堵住滤毒罐进
39、气孔,深呼吸,如没有空气进入,则此套面具气密性较好,可以使用。否则应修理或更换。(3) 佩带时如闻到微弱毒气气味,应立即离开有毒区域。 (4) 有毒区域的氧气占体积的18%以下、有毒气体占总体积2%以上的地方,各型滤毒罐都不能起到防护作用。(5) 每次使用后应将滤毒罐上部的螺帽盖拧上,并塞上橡皮塞后储存,以免内部受潮。(6) 滤毒罐应储存于干燥、清洁、空气流通的库房环境,严防潮湿、过热,有效期为5年,超过5年应重新鉴定。8.2常用急救方法8.2.1人口呼吸(口对口呼吸)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而且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具体操作方法为:(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2)
40、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人,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口对口之间,如果有纱布则放一块叠二层厚的纱布,或一块一层的薄手帕,但应注意不要因此影响空气出入。8.2.2 胸外心脏挤压法给停跳心脏施压,藉外力使其收缩,排出血液,压力解除后,心脏舒张
41、,使血液又重新充盈心脏,从而暂时建立有效的大小循环,为心脏自主节律的恢复创造条件。病人仰卧硬板上或地面上,双下肢稍抬高。急救人员位于病人一侧,将一手掌根部按在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略偏左,另一手重叠于前一手背上,向下挤压,使该胸肋部下陷3-4公分为度。压后迅速抬手,使胸骨复位。以每分钟60-70次的节律反复进行。应当指出,心脏跳动和呼吸是无法联系的。心脏停止跳动了,呼吸很快会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脏跳动也维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脏跳动都停止了,应当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I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如果现场只有一人抢救,两种方法交替进行。可以挤压4次后,吹气一次,而且吹气和挤压的速度都应提高一些,以不降
42、低抢救效果。9、培训与演练9.1救援培训:培训是应急救援行动成功的前提和保证。目的是使应急救援人员熟悉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程序和方式,熟悉他们在应急救援程序中的任务,使有关人员知道应急救援和实施程序变动情况,让应急救援组织每人保持高度准备性。9.2车间全员培训事故发生后如何报警,对事故的预防措施,以及事故发生后如何处置,怎样安全撤离疏散,简单的医疗常识,火灾,爆炸,中毒,泄漏后如何应对。9.3应救援队伍重点培训事故发生后具体如何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何有效地尽快将事故平息。9.4演习是检测培训结果,测试设备和保证所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和程序有效地最佳方法,提高应急救援队伍
43、间协同救援能力和实战能力,检验应急救援综合能力和运行情况,以便发现问题提高应急救援实战水平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中毒,泄漏事故,每年组织模拟演练一次,训练一只技术过硬的指挥班子和救援队伍。附件:公用工程车间平面图 0万U豆体验卡卡号:50D890668267e3349e33密码:686d03401eefba96faba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卡号:50De7a00c543af387fc0密码:b26488ce65abc1787202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卡号:50Dbac63885c802fd52e密码:3d1c344384327b85efff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卡号:50Dd97f0765bdf6998a3密码:48db1c14e42a2b321fac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50D61215eb41ae3cc919密码:25bf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