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宋代劳作者阶层视角下的“行缠”“邪幅”解读.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340292 上传时间:2024-07-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代劳作者阶层视角下的“行缠”“邪幅”解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宋代劳作者阶层视角下的“行缠”“邪幅”解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宋代劳作者阶层视角下的“行缠”“邪幅”解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56艺术设计研究2024 02 期张启明 张玉安(通讯作者)目前学界有关“行缠”“邪幅”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其中,赵树根的邪幅、行滕考辨根据古代留存的图像材料,比照我国现代各族传统服饰进行了考证与对比,提出了汉代以来经籍中将“邪幅”释作“行滕”“行缠”之误的论据,并以此区分了“邪幅”“行滕”之不同。闪雅洁的两只裤管胫衣考辨则从身体语义视角出发对胫衣加以讨论,其中涉及行縢与邪幅,但并未进行专门讨论与深入考查。其它研究则多散见于各类服饰史类著作,所言亦不够详实。至于专门针对宋代行缠、邪幅的研究则更是少见。本文将以宋代农民等劳作者的下肢摘要:本文立足宋代劳作者阶层视角,通过图像与文献的比对与互证,

2、对宋代“行缠”和“邪幅”这两个概念加以考辨,并将它们置于“胫衣”这一范畴下,分析、比较了二者的差异和共同点;同时,对于它们在劳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功能进行了考查。此外,笔者注意到宋代还有一种与行缠、邪幅有着类似功能诉求的胫部服饰处理方式,即“以线缚裤”,并进行了辨析与考证。本文还通过图像梳理了行缠、邪幅及“以线缚裤”方式在中原汉族及少数民族中的流传,并将它们置于劳作者阶层和传统医疗健康的视角下进行审视与解读。关键词:宋代;劳作者阶层;行缠;邪幅;以线缚裤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18(2024)02-0056-06Interpretation of Xingch

3、an and Xiefu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 Class in the Song DynastyZhang Qiming Zhang Yuan(Corresponding author)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d the concepts of“Xingchan”and“Xiefu”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 class in the Song Dynasty from image and literature,sorted and summarized the differences an

4、d common points between“Xingchan”and“Xiefu”under the field of calf-length legging;meanwhile,this paper studied the function of“Xingchan”and“Xiefu”in labor and daily life.Besides,the author noticed and researched the method of handling the pants called“Tie the Pants by Line”,which represents the simi

5、lar function of Xingchan and Xiefu in the Song Dynasty.Meanwhile,this paper sorted and summarized the spread of Xingchan and Xiefu,the method of handling the pants called“Tie the Pants by Line”in the Han people of Central Plains and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ancient China by images.This paper examined

6、 Xingchan and Xiefu,the method of handling the pants called“Tie the Pants by Line”in Song Dynast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 class and tra-ditional medical health.Key words:the Song Dynasty;labor Class;Xingchan;Xiefu;Tie the Pants by Line服饰“行缠”“邪幅”为例,讨论二者与劳作者生产生活、阶级定位之间的关系。通过辨析宋代行缠、邪幅的结构特征与应用方式的

7、异同、二者功用及其与身体健康观念的联系、以及与二者有着类似功能诉求的“以线缚裤”形式,进一步溯源行缠与邪幅的历史作用,乃至阶级属性,并从中窥探、体察宋代农民等劳作者阶层的生活风貌。一、基于图像与文献的“行缠”概念考辨在宋代绘画作品中,常可见劳作者阶层以布帛缠裹其小腿的形象,即以布帛缠裹脚踝至膝盖部分。所谓“小腿”又称胫骨,说文载:“胫,胻也。”“胻”即小腿,故可将这一缠裹胫骨部分的服饰样式纳入胫衣范畴加以讨论。图 1 所示为北宋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其中可见两位车夫一前一后驱使车辆,有杂物附属于轮侧,似在都城汴梁赶路、运输或贩售货物。两位车夫胫部都以布帛缠裹,且可见布帛以斜向螺旋的方式层层缠绕于

8、车夫胫部。图 2为宋代道子墨宝中的农家劳作孩童,观其胫部,亦可见以布条缠裹小腿,且同样体现了斜向螺旋的缠裹方式,并呈现出斜向的纹路特征。综合以上形象,这一以斜向螺旋方式缠裹穿用者胫部的宋代劳作者阶层视角下的“行缠”“邪幅”解读2024服饰2期.indd 5624/4/17 上午9:50服饰研究蒋玉秋/主持 057宋代劳作者阶层视角下的“行缠”“邪幅”解读用以束缚、捆扎的绳索,而“行縢”一词即有行路时捆扎、逼束小腿之意,故“行滕”有束缚、紧逼小腿之用。由此可知,“行滕”多指向“绳”等细窄的条状物,而其“细窄”的形态特征决定了此类胫衣作用于胫骨的方式便是缠绕,并在缠绕的基础上形成扎束等固定方式,因

9、此“缠绕”这一作用方式便生成了上引宋代绘画中“斜向螺旋”“缠绕”的视觉特征。而从文献记载来看,相对于“行縢”一词,宋人多将这一缠绕于小腿上的胫衣称为“行缠”。如苏轼在次韵答宝觉中便写道“芒鞋竹杖布行缠”;又宋陈元靓编岁时广记中关于宋人清明时节着装的记载则有:“从人皆紫衫、白绢三角子巾、青行缠。”由是可知,宋人着行缠应该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整体而言,“行缠”一词正好恰当地描述了这一类胫衣作用、生成的方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视觉特征。从视觉资料来看,行缠这一胫衣类型可追溯至汉代。图 3 为汉画像砖,细观可见人物胫部有斜向缠裹的胫衣结构,应为行缠这一胫衣造型在汉代的体现。图 4 为盛唐时期壁画,可见

10、图中有一戴幞头、着圆领袍者,其足部似着由麻、葛编织而成的屦,人物胫部有细窄布条以交叠方式相互缠裹。而细观其胫部,可见布条之下已有似裤的结构,故笔者认为图中交叠的细窄布条即是用以系扎、逼束裤腿于胫骨的行缠。图 5 为敦煌西夏时期壁画,图中人物为西夏供养人随行小奴。小奴髡发,为北方游牧民族发式,着圆领窄袖袍,可见窄袖袍内衣领露出,着裤;且由其足部所着鞋履纹路可推测其为由麻、葛等植物纤维所编织的屦,胫部明显可见斜向螺旋缠裹的纹路,符合行缠的造型与穿用特征。图 5 为西夏时期壁画,故其所绘人图 1:北宋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中胫部缠裹布条的车夫形象。图片来源:宋画全集第一卷第二册,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

11、010 年,第 48 页。图 3:汉代画像砖中的行缠造型。图片来源: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汤池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第 4 卷,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 年,第 37 页。右图为左图人物腿部线描图,作者自绘。图 4:盛唐壁画中胫部缠束细窄布条的人物形象。图片来源:中国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壁画全集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年,第 67 页。图 5:敦煌壁画中着行缠的西夏小奴。图片来源:段文杰等主编、中国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10:敦煌西夏、元,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 年,第 67 页。胫衣即行缠,亦称行縢。宋人毛晃、毛居正在增修互注

12、礼部韵略中对“滕”有如下解释:“缄绳,又约也、缠也,又行縢。”由此可知,“滕”意为用以束缚、捆扎的绳,又被描述为“缠”、别称“行縢”。关于“縢”作“绳”“束缚”“封”“捆绑”等意义的记载,不仅可见于宋代,宋之前也有相关记载,如毛诗注疏便载:“说文云:縢,缄也。名行縢者,言行而缄束之,故云偪其胫也。”由此可知,早在东汉时期,许慎的训诂学著作说文解字便已将“縢”解释为图 2:宋代道子墨宝中胫部缠裹布条的农家孩童形象,作者不详。图片来源:宋画全集第 6 卷第 2 册,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年,第 102 页。右图为左图人物腿部线描图,作者自绘。2024服饰2期.indd 5724/4/17

13、 上午9:50058艺术设计研究2024 02 期部系一条同由叶片构成的短裳,露出下裤,胫部以白色布帛套裹,未见斜向层层缠裹的样态,且可见裹腿布上下两端束以布条,将裹腿布稳固地系扎于胫部。图 8 为宋画十王像,图中鬼怪小吏所着裹腿布,体现出表面较为平整、以整块布帛套裹、未有斜向层层缠裹及斜向纹路的特征;仔细观之,可见其顶端亦有以便松紧的布条;裹腿布表面的纹样与肌理,体现出以兽皮等材质为之的可能,虽具有一定的想象性,仍不失为对现实中类似形制裹腿布之反映。除了以上例证,在早于宋代的图像中也可以发现具有此般特征的裹腿布。图 9 至图 10 为汉画像石及敦煌西魏、隋代壁画,其中人物皆于胫部着裹腿布,并

14、体现出与图 6 至图 8 相一致的特征。进一步观察图 9 中的裹腿布,可见其上下两端多有白色条状物,结合图 7 至图8 中裹腿布的造型特征、穿用方式、上下两端的布条,笔者推测这一白色条状物即为用以系扎裹腿布的布条或绳子。同时,这一白色条状物也说明了裹腿布图 6:南宋刘松年四景山水图中着裹腿布的小农形象。图片来源:宋画全集 第 1 卷第 4 册,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年,第 86 页。右图为左图人物腿部线描图,作者自绘。图 7:宋代松荫谈道图中着裹腿布、农人打扮的文人形象。图片来源:宋画全集第 1 卷第 7 册,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年,第 3 页。图 8:宋代十王像中着裹腿

15、布的鬼怪小吏形象。图片来源:宋画全集第 7 卷第 1 册,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年,第 192 页。物应为北方少数民族。图中人物着行缠的行为与北方少数民族游牧、骑射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无联系,因为行缠的造型特征与作用有利于少数民族的游牧、迁徙与骑射等活动。这一点也说明,对于社会劳作者阶层而言,行缠具有比较普遍的适用性。总体而言,行缠在不同时空的出现说明了其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不同时空条件下服用者的需求共性,也揭示了胡汉间服饰文化的双向交流等史实。二、基于图像与文献的“邪幅”概念考辨再论邪幅。如图 6 至图 8 所示:图6 为南宋画家刘松年所绘 四景山水图,其中有一小农形象。观小农下

16、身,可见其胫部套裹一裹腿布,表面平整,未见斜向纹路,呈现出以整块布帛套于胫部的样态。图 7 为宋人绘画松荫谈道图,图中一束髻老者为农人打扮,身披由叶片组成的上衣,呈披风样貌;腰图 9:汉代画像石中着裹腿布的人物形象。图片来源: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第 3 卷,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 年,第 179 页。图 10:敦煌西魏(左)、隋代(右)壁画中着裹腿布的人物形象。左侧图片来源: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第 2 卷,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年,第 112 页。右侧图片来源:中国壁画全集编委会编:中国壁画全集第 17 卷,天津:天津人民美术

17、出版社,1991 年,第 174 页。2024服饰2期.indd 5824/4/17 上午9:50服饰研究蒋玉秋/主持 059宋代劳作者阶层视角下的“行缠”“邪幅”解读即小腿处并非弧度一致的圆柱体:因小腿骨骼与肌肉的造型特征,小腿呈现出上粗下细的形态特征。正因此般生理特征,致使作为一块整体布帛的邪幅,其包裹、系扎于小腿处时便呈现出不规则的应用形态,即因小腿形态的不规则而导致了邪幅的倾斜样态。对此,学者赵树根认为:“邪幅或幅(偪)是用织物裁缝的长方幅护腿,因小腿形上粗下细,裹用时幅的边缘外露成斜下状。”除了以上原因,笔者还认为人类在行走时必然牵动小腿肌肉,故包裹于小腿之上的邪幅即会在肌肉动势与小

18、腿造型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出现倾斜的状态。三、行缠与邪幅关系考辨结合图像及对“行缠”“邪幅”的词意考辨可知,二者既存在差别又有共同之处。行缠为细窄的布条,并层层缠裹于穿用者的胫部,布条因此形成螺旋缠绕的叠加式纹路特征。邪幅则并未体现出层层缠裹的特征,而是以整块布帛、而非细窄布条的形式缠裹于穿用者胫部,并在布帛上下两端施以布条来进行系扎;且邪幅又因自身形制特点、人类小腿的生理特征、人类身体动态的影响等因素,呈现出“歪斜”“倾斜”的形态特征。虽然行缠和邪幅在形式上存在诸多差别,但二者也体现出一定的共通性:其在形制上皆属于绑腿布,目的是为了扎束裤脚,以便于行动等;它们都属于胫衣范畴,是胫衣的不同表现方

19、式;两者在宋代,主要为劳动者阶层等所服用。对于行缠与邪幅关系的认知,宋人魏了翁在春秋左传要义中有如下解读:“幅与行縢,今古之异名,故云若今行縢。诗云:邪幅在下。毛传曰:幅,偪也。所以自偪束也。郑笺云:邪幅如今行縢也,偪束其胫,自足至膝。縢训缄也,然则行而缄足,故名行縢;邪缠束之,故名邪幅。”由上可知,宋人魏了翁认为邪幅与行縢属于古今异名,也就是说名称虽然不同,但指的却是同一样东西。汉人郑玄也持这一观点,认为“幅”的意思是“偪”,即逼迫、紧束之意,意谓邪幅是紧紧束缚在小腿之上,自足至膝,目的是为了行动便捷,相当于汉代时的行縢。魏了翁进一步解释称:“縢”字训为“缄”,本义为绳索,引申为捆扎、包裹、

20、束缚之意,因用绳索捆扎裤脚可以便于行动,故称此物为行縢;同时,此物捆扎在小腿上之后呈现出斜缠、交叉之状,故又可以称为邪幅。郑魏二人的观点和我们通过图像与文献所得出的结论是有出入的。笔者认为,行縢应即宋代之行缠,属于长条形布带,使用时需缠绕、交叠于小腿之上;而邪幅则为布片状,上下两端有绳索或布条,使用时以两端之绳、布条捆扎于腿部来加以固定。虽然我们的结论立足于对历史文献与图像的梳理和总结,但毕竟还是缺少实物证据,无法真正呈现与裤、鞋履乃至足部的关系,凸显了裹腿布之于裤、鞋履、足部而言相对独立的关系与结构;当然,也不排除是一种袜裤结构。此外,在更为早前的秦兵马俑中亦可见类似的胫衣结构与造型。笔者认

21、为,上述图像中的“裹腿布”即“邪幅”。首先,“幅”字多与布帛等概念相关联:“幅,布帛广也”,由此可知,幅指布帛的宽度。宋广韵载:“幅,绢幅。”此处“幅”指的是纺织物,正符合上文所谓“裹腿布”的概念。其次,再说“邪”。宋广韵载:“邪,鬼病,亦不正也。”可知“邪”有怪疾之意,亦指“不正”,即“偏、斜、歪”等。综上所述,“邪幅”一词即为“倾斜的布幅、倾斜的布帛”之意。如图 11,其为宋陈祥道撰礼书中的邪幅图示。由图可知,上述宋画中的“裹腿布”与礼书中的邪幅体现出了一致的造型特征:邪幅主体皆为一片布帛,布帛上下两端皆有用以系扎的布条。关于邪幅,宋礼书又载:“诗曰:赤芾在股,邪幅在下郑康成谓偪束其胫,自

22、足至膝,故曰在下。盖以幅帛邪缠于足,故谓之邪幅。邪幅,所以自偪束也,故谓之偪。”由宋人陈祥道的记载与解读可知:诗认为赤色的蔽膝位于服用者大腿处,邪幅则在蔽膝下方,即小腿处。又汉郑康成认为之所以邪幅在下,是因邪幅用以紧紧逼束服用者胫部,即由足部至膝盖之间的小腿处。因此可知,斜缠在小腿处的布帛,即被称为邪幅。邪幅一物,既然有紧紧逼束、紧紧逼迫之用,故又称为“偪”,“偪”便是“紧逼”“侵迫”之意。礼书的解读对应“邪幅”一词“倾斜、斜向的布帛与布幅”之意,然而,又如何理解“邪幅”一物“倾斜的布幅”“斜向逼束胫部”的意涵呢?笔者认为“邪幅”之“斜”体现在邪幅与胫部的互相作用中。人类的胫部,图 11:宋礼

23、书中所绘邪幅图。图片来源:宋陈祥道撰 礼书,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 130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年,第 130 页。2024服饰2期.indd 5924/4/17 上午9:50060艺术设计研究2024 02 期相应功能,此处不予展开。综上,笔者认为宋代农民劳作者与胫衣的普遍联系,也是农民的阶级功能定位和社会生活风貌的生动例证之一。五、以线缚裤与邪幅、行缠功能类似的一种胫部装束除上文所述邪幅、行缠之外,还有一种胫部服装的处理方式在宋代农民等劳作者阶层图像中较为多见,如图 12 至图 13。图 12 为宋画会昌九老图中的船夫形象;图 13 则是宋代大足石刻中背负重物的劳动者

24、形象,该造像位于大足石刻石篆山第 10 号龛外立面,石篆山石刻开凿于北宋年间,故可知该造像应为宋代劳作者。观察图 12、图 13 可知,宋代劳作者阶层也有用细窄布条捆扎胫部裤腿的情况,这一胫部装束与行缠、邪幅平行存在,在宋代绘画中同样多见,且捆扎位置多在膝盖部位,亦有于脚踝靠上处捆扎者。笔者认为,这种用窄布条捆扎裤的方式与行缠、邪幅等体现了类似的设计诉求和应用诉求:即通过对位于胫部之裤的系扎,尽可能降低裤原本的幅宽,并通过系扎提高裤末端与地面的距离,以此尽可能减少裤与地面及杂物的勾连、剐蹭,使之更为轻便、紧窄、利索,达到以便农事等劳作的目的。这一形式虽体现了与行缠、邪幅等胫衣类似的诉求,但其与

25、行缠、邪幅并非同一形式与概念:行缠、邪幅是较为独立的胫部服饰结构,且整体多呈现筒状结构,亦有将位于胫部的裤罩蔽其内的特征;而以线缚裤则是以一根更为细窄的布条或绳等线状物,在原本裤的基础上加以系扎处理,因而这一方式不似行缠、邪幅那般呈筒状结构,亦未将裤罩蔽其内。故以线缚裤与行缠、邪幅虽体现了近似的方面:一是身体保健,二是服务于生产生活之需。中国早期医疗著作难经载:“足胫寒而逆。足胫,肾经所过之地,故畏寒而逆冷,湿性亦近寒也。”由此记载及后人注释可知,足、胫与肾联通,故应该保护足、胫不被湿寒侵袭以致伤肾,且足与胫本来就畏寒。结合行缠、邪幅这类胫衣对小腿及裤脚的缠裹方式可知,二者具有保持胫部温度适宜

26、以驱湿寒之用。再结合中国传统医学的身体整体观,可知行缠、邪幅这类胫衣形式对胫部的保护,还关联着对人体脏器健康的关注,即行缠、邪幅可以保持胫部温度,并以此阻断湿寒侵袭下肢,并随下肢上升,而侵袭人的脏器。由于劳作者阶层时常会暴露于湿寒环境中,行缠、邪幅这类胫衣也就能充分发挥其防寒、御湿的功用。二者的出现,是中国传统医学观念在服饰维度中的物质例证。行缠、邪幅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服务于生产生活。这一功能诉求在农、工、小奴等劳动者阶层中的体现尤为明显,如本文所选宋代农民、车夫等劳作图像所示。由于进行农事活动的农民需在劳作空间中完成一系列复杂多样的生产活动,因而需要轻便利索的服饰以便于行动,而紧窄的行缠、邪

27、幅这类胫衣正好符合这一诉求。汉刘熙释名 释衣服载:“偪,所以自偪束,今谓之行縢,言以裹脚,可以跳腾轻便也。”其中,“脚”又有“胫”之意,说文解字称:“脚,胫也。”紧窄的行缠、邪幅不似相对宽厚的裤那般可能被植物枝干等杂物所勾连而影响生产效率,便于农事、杂役等体力劳动,甚至可以跳跃、翻腾而不妨碍各种复杂而危险的活动。此外,着胫衣比裸露小腿更具安全性:胫衣对小腿的罩蔽降低了农事生产对腿部可能的伤害,进而保障乃至提升农事生产效率。此外,便于行军作战也是行缠、邪幅的图 12:宋画会昌九老图中的船夫形象。图片来源:宋画全集第 1 卷第 7 册,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年,第 196 页。图 13:

28、宋代大足石刻中背负重物的劳动者形象。图片来源:大足石刻全集第 5 卷下册,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18 年,第 114 页。历史之真相。至于孰是孰非,依然有待学界的进一步探索与发现。综上所述,由于行缠、邪幅在用途与形制上具有相似性,所以古人将二者相等同亦有其逻辑上的合理之处。笔者认为,超越具体形制乃至时空界限的是相似的生产生活诉求,因而才生成了类似的胫衣形制与使用方式。四、行缠与邪幅的功能行缠与邪幅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2024服饰2期.indd 6024/4/17 上午9:50服饰研究蒋玉秋/主持 061宋代劳作者阶层视角下的“行缠”“邪幅”解读实用诉求,但其实现方式则不同。宋代劳

29、作者阶层以线缚裤的方式可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袴褶服,如图14、图 15。图 14 为北魏晚期洛阳孝子石棺床线刻画,其中人物形象皆有以线缚裤。至唐代,此方式依然存续。图 15为五台山南禅寺唐代彩塑,彩塑人物呈劳作状,肩上搭巾,似为擦汗所用,观其小腿部位,明显可见裤腿在其膝盖处被绳线紧缚。裤褶服这种上衣下裤的穿着方式,是与北方少数民族轻便紧窄的服饰特征相关联的,但裤褶服中以线缚裤的形式亦体现了类似于汉人胫衣的设计诉求,即为方便行动而对胫部的服饰加以处理。裤褶服包含了魏晋南北朝汉人对北方民族紧窄之裤形制的效仿及取用,但从本文所列汉代图像中的劳动者形象来看,其中所出现的行縢与邪幅,已经体现了六朝以前

30、汉人通过对胫部服饰处理来取便的观念。可以说,行缠、邪幅这类胫衣形式,与裤褶服中以线缚裤的形式皆是通过对胫部服饰的处理来提升行动效率,只是二者实现的方式有所不同。究其原因,则是身体健康与生产生活需求的共性之所致。结 语综上所述,宋代劳作者阶层所用之行缠是以细窄布帛螺旋缠裹于小腿部位的一种胫衣形式;而邪幅则是以整块布帛包裹于穿用者胫部,且布帛上下两端皆有用以系扎的线绳,但因小腿上下粗细不均及行动时所产生的动势等因素,导致布帛出现“倾斜”的一种穿用样态。行缠、邪幅皆属胫衣范畴,二者有一定的相通性,但同时亦有各自的特征,不宜等同。宋代劳作者阶层多着行缠、邪幅以便于农工等生产活动,而且行缠、邪幅这类胫衣

31、皆有保护身体健康之用。同时,在宋代与行缠、邪幅这类胫衣具有类似功能的,还有以线缚裤的装束方式,可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裤褶服。行缠、邪幅同时可见于中原汉族及少数民族劳作人物形象之中,这体现了双方的文化交流、相似的功能诉求以及生产生活之需对于时空界限的跨越,成为中原地区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注释:汉 许慎撰、宋 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 年,第 82 页。宋 毛晃增注、毛居正校勘重增:增修互注礼部韵略,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 237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年,第 416 页。汉 毛亨传、郑玄笺,唐 孔颖达疏、陆德明音释:毛诗注疏,上海:上海古籍

32、出版社,2013 年,第 596 页。宋 苏轼撰、施元之原注:施注苏诗,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 1110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年,第 410 页。宋 陈元靓编:岁时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184 页。汉 许慎撰、清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358 页。宋 陈彭年撰:广韵,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年,第 9 页。宋 陈彭年撰:广韵,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年,第 52 页。宋 陈祥道撰:礼书,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 130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年,第 133 页。赵树根:邪幅、行縢考辨,齐鲁

33、艺苑,2000 年第 4 期,第 77-78 页。宋 魏了翁撰:左传要义,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 153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年,第 315 页。周 扁鹊撰、清 徐大椿释,王自强校注:难经经释,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第 68 页。汉 刘熙撰:释名,北京:中华书局,2016 年,第 75 页。同注。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8ZD20)、教育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项目编号:NHFZ20220008)的阶段性成果。张启明 北京服装学院 博士研究生张玉安(通讯作者)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 教授 博士图 14:北魏晚期洛阳孝子石棺床线刻画。图片来源:中国画像石全集第 8 卷,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 年,第 40 页。图 15:五台山南禅寺唐代彩塑。图片截自网友“赏古寻珍”所作视频,视频载于“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网址:。2024服饰2期.indd 6124/4/17 上午9: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