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软件工程专业(服务外包方向)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3331952 上传时间:2024-07-02 格式:DOC 页数:117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工程专业(服务外包方向)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软件工程专业(服务外包方向)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件工程专业(服务外包方向)课程教学大纲汇编 杭州师范大学教务处编 2010 年 12 月 目目 录录 1 服务科学导论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24008001)1 2 计算机科学导论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24006101)5 3程序设计基础(I)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24007101)9 4程序设计基础(II)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24007102)14 5 网站设计基础(I)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24111101)18 6网站设计基础(II)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24501101)22 7 离散数学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24004001)26 8计算机原理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24101101)32 9 数据结构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24017101)38 10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24104101)43 11操作系统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24014101)49 12数据库原理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24102101)57 13软件工程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24103101)62 14计算机网络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24105101)70 15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24506101)77 16 软件项目管理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24507101)81 17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24512101)88 18.NET 程序设计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25113101)92 19SQL Server 数据库应用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25119101)97 20ASP.NET 应用开发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25121101)100 21Silverlight 应用开发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25501101)103 22嵌入式系统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25502101)107 23手持设备软件开发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25503101)112 服务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服务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 to Service Science)一、课程说明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224701001、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32(32/0)、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2/0)、学分 2、开课学期 1。1 1课程性质:课程性质:大类基础课程。必修。2 2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教教 学学 内内 容容 与与 时时 间间 安安 排排 表表 章次 内 容 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绪论 绪论 4 4 一 服务外包的概念和特征 5 5 二 服务外包按业务性质分类 5 5 三 服务外包按地域分类 5 5 四 服务外包发包方市场 5 5 五 服务外包接包方市场 5 5 六 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 5 5 3 3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服务外包产生的背景,基本掌握服务外包的理论基础;掌握服务外包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全球服务外包的基本状况;掌握 ITO、BPO、KPO 的概念,了解 ITO、BPO、KPO 市场状况;了解离岸外包、近岸外包、在岸外包的基本概念及状况;了解欧美、日本发包市场的基本状况;了解爱尔兰、印度、菲律宾等接包市场的基本状况;了解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状况。4 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5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服务外包,浙江人民出版社。参考书:(1)江小娟.服务全球化与服务外包.人民出版社,2008(2)卢峰.服务外包经济学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李志群.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6 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服务科学概论的教学方法立足于学生学习实际,针对不同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实行切实可行的方法,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本课程以计算机网络实时教学为主,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讨论、讲授、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思维方法和研究技巧。7 7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本课程是基本概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课程,因此本课程考试分为二大块内容,第一块是基础知识内容,以平时作业为主;第二块是理论应用研究,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相关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其中平时作业30%,理论应用研究(论文)70%。8 8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安排:9 9课程教学网站:课程教学网站:二、教学内容纲要二、教学内容纲要 绪论(4 学时)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服务外包产生的背景 1.5 学时 第二节 服务外包的实质与动因 1 学时 第三节 服务外包的理论基础 1.5 学时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服务外包产生的背景,基本掌握服务外包的理论基础。第一章 服务外包的概念和特征(5 学时)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服务外包的基本定义与内涵 1.5 学时 第二节 服务外包的基本特征 1.5 学时 第三节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总体情况 2 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服务外包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全球服务外包的基本状况。第二章 服务外包按业务性质分类(5 学时)1.主要内容 第一节 信息技术外包(ITO)1.5 学时 第二节 业务流程外包(BPO)1.5 学时 第三节 知识流程外包(KPO)2 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 ITO、BPO、KPO 的概念,了解 ITO、BPO、KPO 市场状况。第三章 服务外包按地域分类(5 学时)1.主要内容 第一节 离岸外包 1.5 学时 第二节 近岸外包 1.5 学时 第三节 在岸外包 2 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离岸外包、近岸外包、在岸外包的基本概念及状况。第四章 服务外包发包方市场(5 学时)1.主要内容 第一节 美国服务外包市场 1.5 学时 第二节 欧洲服务外包市场 1.5 学时 第三节 日本服务外包市场 2 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欧美、日本发包市场的基本状况。第五章 服务外包接包方市场(5 学时)1.主要内容 第一节 爱尔兰服务外包市场 1.5 学时 第二节 印度服务外包市场 1.5 学时 第三节 菲律宾服务外包市场 2 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爱尔兰、印度、菲律宾等接包市场的基本状况。第六章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 (5 学时)1.主要内容 第一节 大连服务外包发端 1.5 学时 第二节 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发展 1.5 学时 第三节 服务外包的扶持政策与措施 1 学时 第四节 服务外包人才培训 1 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状况及各示范城市的基本情况,了解国内对服务外包的相关政策。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一、课程说明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224006101、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48(32/16)、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3(2/1)、学分 2.5、开课学期 1。1 1课程课程类别与类别与性质:性质:大类基础课程。必修。2 2适用专业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与学时分配: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教教 学学 内内 容容 与与 时时 间间 安安 排排 表表 序 号 内 容 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一 信息系统概述 3 3 二 Internet,Web 与电子商务 6 4 2 三 通用应用软件、Office 套件 12 7 5 四 专用应用软件、多媒体 6 5 1 五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 3 3 六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 9 9 七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3 3 八 计算机道德与信息安全 3 3 九 数据库概述 3 2 1 十 程序设计语言、编程方法 3 3 合 计 51 42 9 3 3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导引学生认识计算机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方向和发展动态,引入本专业的整体知识结构体系,广泛但粗浅地介绍各主要领域的概貌,为其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知识过渡的铺垫。本课程帮助学生通过实践环节掌握计算机的各项基本操作技能,为而后的编程、创作、论文、管理和归档等提供工作环境和平台。具体要求:(1)了解计算机科学在整个自然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计算机科学的专业组成、知识结构、门类体系等,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2)对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有初步而广泛的了解,对计算机安全和道德有基本的认识;(3)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方法,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切实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最基本的 Windows 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创作和网页制作等。(4)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掌握解决问题的典型方法,特别要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4 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5 5使用教材与参考书使用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计算机科学引论(影印版)(英文名 Computing Essentials),Timothy J.OLeary,高教出版社,2008 参考书:(1)计算机系统导论,钟珞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计算机导论,赵晓东、朱建华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3)SMART COMPUTING,Sandhills Publishing.USA.6 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学习与重点学习相结合;(2)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3)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7 7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考试课:作业与实验:40%;期末考试:60%8 8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 (1)Word 文档的高级编辑技术,OLE 技术.(2)Excel 电子表格的筛选、统计、汇总和图表技术。(3)PowerPoint 演示文稿的制作,导航与母版应用技术。(4)多媒体网页制作。详见课程实验教学大纲。9 9课程教学网站:课程教学网站:二、教学内容纲要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 信息系统概述(3 学时)1主要内容 信息系统概述、信息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分类。2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信息系统的组成以及每个部分的含义、地位机器涵盖的范畴,清楚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第二章 Internet,Web 与电子商务(6 学时)1主要内容 Internet 与 Web 的概念、架构以及两者的区别,电子商务的概念以及交易模式,主要Internet 应用,网站开发基础。实验 1:信息查找与 Web 搜索。2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访问 Internet 的基本方法,了解 Web 的主要应用和信息获取手段,了解电子商务的优点与有待解决的问题,了解网站建设基本思想与步骤。第三章 通用应用软件、Office 套件(12 学时)1主要内容 通用应用软件的概念与分类,Word,Excel,PowerPoint 的高级编辑和应用技术。实验 2:Word 文档的自动化编辑技术,样式表应用,OLE 技术。实验 3:Excel 电子表格的数据筛选、统计、汇总、常用函数和图表技术。实验 4:Powerpoint 演示文稿的制作,导航与母版应用技术。2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练掌握 Office 文档的主要创作步骤、快速格式化手段、对象链接与嵌入技术和统计汇总等运算技巧。第四章 专用应用软件、多媒体(6 学时)1主要内容 专用应用软件的概念与分类、多媒体的概念与特点、各种媒体的主要格式、多媒体创作软件。实验 5:多媒体网页制作练习。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组成多媒体的各个媒体的作用,了解多媒体的交互性,掌握网页制作软件的基本应用,完成简单网页的制作。第五章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3 学时)1主要内容 系统软件的分类、基本功能和作用,Windows 操作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和基本操作。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系统软件的分类,操作系统的功能,驱动程序、系统服务程序等的作用,熟练掌握Windows 操作系统资源管理器和控制面板的使用。第六章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9 学时)1主要内容 计算机的信息表示方法,硬件系统的分类,微型计算机的硬件构成和工作原理。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计算机的信息表示编码,计算机硬件构成的 5 大部分及其工作原理,了解主机、运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主板、总线、端口等部件的功能和字长、时钟频率、运算速度、缓存等主要术语及其含义。第七章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3 学时)1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架构、分类、设备与通道等概念。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网络架构,网络类型、网络拓扑结构,组网策略,数据通信系统、通信信道、通信设备等概念。第八章 计算机道德与信息安全(3 学时)1主要内容 计算机信息安全、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使用的相关道德。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信息安全的隐患和威胁的来源,提高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防范外来攻击的手段和措施;了解使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注重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第九章 数据库概述(3 学时)1主要内容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分类、数据管理与查询,Access 数据库基本操作。实验 6:Access 数据库基本操作实验。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及其区别、了解数据库的分类、数据管理与查询的基本方法,Access 基本操作。第十章 程序设计语言、编程方法(3 学时)1主要内容 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发展和分类,软件的开发过程与步骤。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分类和发展,汇编、编译与解释的特点和区别;了解软件的生命周期和每个阶段的分配比重,掌握软件开发的 6 大步骤以及每个步骤需要完成的任务。程序设计基础程序设计基础(I I)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Programming Fundamentals I)一、课程说明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224007101、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64(32/32)、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2/2)、学分 3、开课学期 1。1 1课程性质:课程性质:大类基础课程。必修。2 2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教教 学学 内内 容容 与与 时时 间间 安安 排排 表表 章次 内 容 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一 C 语言概述 4 4 2 二 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6 3 3 三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6 3 3 四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6 3 3 五 数组 8 4 4 六 函数 8 4 4 七 指针 10 5 5 八 结构体和共用体 8 4 4 九 文件 8 4 4 3 3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 C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结构、方法与技巧;掌握简单 C 语言开发平台的使用技巧;培养学生用 C 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本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4 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5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教材:C 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夏宽理、赵子正编著,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4。参考书:C 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C 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第三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C 语言程序设计:现代方法,K.N.King 著,吕秀峰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1。C 程序设计语言(第 2 版),(美)Brian W.Kernighan,Dennis M.Ritchie 著,徐宝文,李志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6 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与实际上机操作相结合,课堂教学约占总学时的 1/2,上机实践约占总学时的1/2,并尽力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多利用业余时间多上机。对主要作业要求书面完成、上机通过,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通过 CAI 课件等现代教学方法和技术,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7 7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1)课程考核方法:平时成绩占 10%,期中考试占 20%,期末考试占 40%,实验占 30%。(2)期末考试采用 A、B 卷,两份考卷的覆盖面、难度相同。填写书面方式考试(考查)命题审批表,由系(部)主任任取一份作为正式考卷,另一份作为补考试卷。(3)提供试卷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4)考后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填写试卷质量分析表。(5)及时上交考试卷、总成绩单、平时成绩登记表和期中考核成绩登记表等资料。8 8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安排: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上机编写和调试程序的训练,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本课程要求学生完成下列实验:实验一 C 语言编程环境、简单 C 程序实验(2 课时)实验二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实验(3 课时)实验三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实验(3 课时)实验四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实验(3 课时)实验五 数组实验(4 课时)实验六 函数实验(4 课时)实验七 指针实验(5 课时)实验八 结构体和共用体实验(4 课时)实验九 文件实验(4 课时)详见课程实验教学大纲。9 9课程教学网站:课程教学网站:二、教学内容纲要二、教学内容纲要 (一)C 语言概述(4 学时)1主要内容 C 语言历史、优缺点;程序开发平台;简单 C 语言程序;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 C 语言的发展历史、标准化;了解 C 语言的主要特点;了解程序开发平台基本知识;理解简单 C 程序结构;(二)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6 学时)1主要内容 基本数据类型:整数、字符、浮点数;常量与变量;赋值语句;算术运算符和表达式;printf 函数,scanf 函数,简单 C 程序。2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 C 语言的三种基本数据类型;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会定义常量和变量;掌握简单赋值语句的使用;掌握利用 printf 函数,scanf 函数进行格式化输入/输出的基本技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各类基本运算符的优先级、结合性和求值次序,正确书写和使用各类表达式,会编写简单 C 程序。(三)选择结构程序设计(6 学时)1.主要内容 逻辑表达式,if 语句,复合语句,条件表达式,switch 语句,break 语句。2.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运用 if 语句和 switch 语句编写分支结构程序,正确地应用 break。(四)循环结构程序设计(6 学时)1.主要内容 while 语句,do 语句,for 语句,逗号运算符,break 语句,continue 语句,goto 语句。2.教学目的与要求 正确地理解循环的概念,正确地理解和描述循环控制表达式,掌握 while 语句,do 语句,for 语句的使用;掌握循环嵌套的运用;正确区分和应用 break 和 continue 语句。(五)数组(8 学时)1主要内容 一维数组,多维数组,字符串,字符串变量,字符串的读/写,访问字符串中的字符,字符串库函数,字符串惯用法,字符串数组。2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数组的定义和数组元素的引用方法;了解数组的存储结构;掌握数组的初始化方法;掌握利用一维或多维数组进行编程的基本方法,正确理解字符串字面量、字符串变量的存储和访问方法,掌握字符串库函数,了解和掌握字符串惯用法,掌握字符串数组。(六)函数(8 学时)1.主要内容 函数的定义和调用,函数声明,实际参数,函数返回值,递归函数。2.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 C 程序中函数的定义和调用规则;正确把握主调函数与被调函数的实参和形参之间的数据传递规则;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递归调用;了解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动态存储变量和静态存储变量、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之间的差别并能够在编程中正确使用。了解编译预处理,能够正确地进行宏定义。(七)指针(10 学时)1.主要内容 指针和地址的概念,指针变量,取地址运算符和间接寻址运算符,指针赋值,指针作为实际参数,指针作为返回值,指针作为返回值,指针的算术运算,指针用于数组处理,用数组名作为指针,动态存储分配和释放,链表,指向指针的指针。2.教学目的与要求 正确理解指针变量和地址的概念,掌握指针变量的赋值、运算,以及通过指针引用变量的方法,正确理解指针的算术运算,了解数组的存储结构,理解数组名与地址值之间的关系,掌握通过指针引用数组元素的方法,掌握动态存储分配和释放,链表的建立和操作,指向指针的指针。(八)结构体和共用体(8 学时)1.主要内容 结构类型,结构变量,数组和结构,联合,枚举。2.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结构体类型说明和结构体类型变量、数组、指针的定义方法,能够正确引用结构体成员;掌握给结构体变量、数组初始化的方法;理解和掌握利用自引用结构构造较复杂的数据类型。了解联合和位域,理解其存储结构,能正确引用各成员中的数据。(九)文件(8 学时)1.主要内容 流,文件指针,文件操作。2.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 C 语言中使用文件的基本方法。程序设计基础(程序设计基础(IIII)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Programming Fundamentals II)一、课程说明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224007102、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51(17/34)、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3(1/2)、学分 2、开课学期 2。1 1课程课程类别与类别与性质性质:大类基础课程;必修。2 2适用专业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与学时分配: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教 学学 内内 容容 与与 时时 间间 安安 排排 表表 章次 内 容 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验(践)课时 一 课程设计指导 3 3 0 二 通信录管理 6 2 4 三 学生成绩管理 5 1 4 四 家庭财务管理 5 1 4 五 图书管理 6 2 4 六“贪吃蛇”游戏 9 3 6 七“俄罗斯方块”游戏 8 2 6 八 日期时间服务器/客户端程序设计 9 3 6 3 3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程序设计基础(II)的教学和实验,巩固程序设计基础(I)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点,培养学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训练学生编写中型程序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共同发展,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4 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程序设计基础(I)。5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教材:C 语言课程设计(第 2 版),梁旭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8。参考书:程序设计基础(I)教科书。6 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与上机实验相结合,课堂教学约占总学时的 1/3,上机实验约占总学时的 2/3,并尽力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多上机实践。对主要作业要求书面完成、上机调试通过,使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共同发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来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7 7课程课程考试方法考试方法与要求与要求:(1)期末成绩占 30%,实验成绩占 70%。(2)期末考试采用课程设计的形式。8 8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安排:程序设计基础(II)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安排了 7 个实验,实验进度与教学进度同步,使学生经过一定数量的上机训练,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实验一:通信录管理 实验二:学生成绩管理 实验三:家庭财务管理 实验四:图书管理 实验五:“贪吃蛇”游戏 实验六:“俄罗斯方块”游戏 实验七:日期时间服务器/客户端程序设计 详见课程实验教学大纲。9 9课程教学网站:课程教学网站:二、教学内容纲要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 课程设计指导(3 学时)1、主要内容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教学基本要求、软件开发各个阶段任务简介、课程设计选题及考核。(3 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软件开发过程。掌握书写软件开发文档(课程设计报告)的规范。第二章 通信录管理(6 学时)1、主要内容 链表、功能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与程序实现。(2 学时)实验一:通信录管理。(4 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巩固程序设计基础(I)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点,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初步掌握开发一个小型实用系统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技巧,学会调试一个较长程序的基本方法,学会利用流程图表示算法,能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第三章 学生成绩管理(5 学时)1、主要内容 功能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与程序实现。(1 学时)实验二:学生成绩管理。(4 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巩固程序设计基础(I)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点,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初步掌握开发一个小型实用系统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技巧,学会调试一个较长程序的基本方法,学会利用流程图表示算法,能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第四章 家庭财务管理(5 学时)1、主要内容 功能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与程序实现。(1 学时)实验三:家庭财务管理。(4 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巩固程序设计基础(I)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点,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初步掌握开发一个多文件中型实用系统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技巧,学会调试一个较长程序的基本方法,学会利用流程图表示算法,能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第五章 图书管理(6 学时)1、主要内容 功能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与程序实现。(2 学时)实验四:图书管理。(4 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巩固程序设计基础(I)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点,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初步掌握开发一个多文件中型实用系统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技巧,学会调试一个较长程序的基本方法,学会利用流程图表示算法,能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第六章 “贪吃蛇”游戏(9 学时)1、主要内容 Windows 编程、功能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与程序实现。(3 学时)实验五:“贪吃蛇”游戏。(6 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巩固程序设计基础(I)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点,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初步掌握开发一个基于 Windows 图形用户界面的多文件小型实用系统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技巧,学会调试一个较长程序的基本方法,学会利用流程图表示算法,能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第七章 “俄罗斯方块”游戏(8 学时)1、主要内容 功能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与程序实现。(2 学时)实验六:“俄罗斯方块”游戏。(6 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巩固程序设计基础(I)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点,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初步掌握开发一个基于 Windows 图形用户界面的多文件中型实用系统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技巧,学会调试一个较长程序的基本方法,学会利用流程图表示算法,能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第八章 日期时间服务器/客户端程序设计(9 学时)1、主要内容 网络协议和套接字编程、功能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与程序实现。(3 学时)实验七:日期时间服务器/客户端程序设计。(6 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巩固程序设计基础(I)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点,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初步掌握开发一个基于 Windows Socket 的多文件小型实用系统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技巧,学会调试一个较长程序的基本方法,学会利用流程图表示算法,能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网站设计基础(网站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Web Design Fundamentals I)一、课程说明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224111101、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48(32/16)、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3(2/1)、学分 2.5、开课学期 1。1 1课程课程类别与类别与性质:性质:专业教育课程。必修。2 2适用专业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与学时分配: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教教 学学 内内 容容 与与 时时 间间 安安 排排 表表 序 号 内 容 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一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6 3 3 二 超媒体与多媒体信息管理与 MPC 6 3 3 三 图形图像的原理与应用 6 3 3 四 图形与图像的编辑与设计 6 3 3 五 多媒体音频技术 6 3 3 六 动画制作基础 6 3 3 七 多媒体软件方案的构思与脚本的编写 6 3 3 八 多媒体开发环境 3 2 1 九 多媒体综合应用 3 3 十 复习、大作业考核 3 3 3 3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经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多媒体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编制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内容涉及:文字设计与组织、图形图像的绘制与编辑、声音的录制与剪接、动画基础知识、多媒体制作平台的使用、多媒体软件脚本的设计六个部分。并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教学软件、电子杂志、产品宣传、广告设计等其中之一多媒体应用软件一个片段的设计与实现。4 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5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1)郑成增等,多媒体技术原理与实践,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9.(2)马华东编著,多媒体技术原理及应用(第 2 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7.(3)赵淑芬,多媒体技术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0.(4)徐帆等,Photoshop CS3 图像处理简明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9.(5)章精设等,Flash ActionScript 2.0 编程技术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6)龙马工作室编著,Dreamweaver MX 2004&ASP 动态网页编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4.()晏明编,多媒体技术实验指导讲义,自编讲义修订,2010.6 6 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和上机实验结合。根据“多媒体技术基础”的教学特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讲授,结合课程内容安排上机实验。7 7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 本课程强调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设计、编制多媒体技术应用软件片段能力相结合。考核方法采用平时实验作业与期末实际设计、编制多媒体技术应用软件片段(强调要有主题,是一个完整的片段)并重,平时实验作业成绩占 40%,设计方案 10%,大作业成绩占 50%。8 8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实验一:文字的设计与应用与静态界面的设计。实验二:文字的设计与应用与动态界面的设计。实验三:Photoshop 与图形、图像处理。实验四:Photoshop 与图形、图像处理。实验五:图形、图像处理与声音技术。实验六:动画制作基础(Flash 动画制作)。实验七:多媒体软件脚本的设计与 Flash 平台。实验八:Dreamweaver 平台的使用。详见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二、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纲要纲要 第一章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6 学时)1主要内容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声音、颜色和图像基本知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多媒体、多媒体技术的由来和发展。多媒体素材制作工具 COOL3D、PhotoShop 的基本使用方法。实验一:文字的设计与应用与静态界面的设计。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声音、颜色和图像基本知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多媒体、多媒体技术的由来和发展。初步掌握多媒体素材制作工具 COOL3D、PhotoShop 等的基本使用 方法。第二章 媒体与多媒体信息管理与 MPC(6 学时)1主要内容 超文本与超媒体的基本概念、超媒体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多媒体信息交换及其标准、多媒体信息管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系统。多媒体素材制作工具 COOL3D、PhotoShop 的应用方法。实验二:文字的设计与应用与动态界面的设计。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超文本与超媒体的基本概念、超媒体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多媒体信息交换及其标准、多媒体信息管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系统。学会应用多媒体素材制作工具 COOL3D、PhotoShop等创意、制作文字素材的方法 第三章 图形图像的原理与应用(6 学时)1主要内容 图形与图像的基本概念、图形图像的文件格式、图形图像的获取方法、图形与图像处理软件 PhotoShop 的基本应用。实验三:Photoshop 与图形、图像处理。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图形与图像的基本概念、图形图像的文件格式。基本掌握图形图像的获取方法。初步学会图形与图像处理软件 PhotoShop 的用法。第四章 图形与图像的编辑与设计(6 学时)1主要内容 图形图像文件格式与转换的基本方法、了解能够进行图形图像处理的硬件。学习图形与图像处理软件 Photoshop 的进一步用法。GIF 动画编辑软件 ImageReady 的基本用法。实验四:Photoshop 与图形、图像处理。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图形图像文件格式与转换的基本方法、了解图形图像处理硬件。基本掌握图形与图像处理软件 Photoshop 的用法。初步学会 GIF 动画编辑软件 ImageReady 的基本用法。第五章 多媒体音频技术(6 学时)1主要内容 声音信号数字化的基本原理、音频编码算法和标准简介、音乐合成与 MIDI 接口规范基础、文字-语音转换技术简介、声音处理软件及硬件。实验五:图形、图像处理与声音技术。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声音信号数字化的基本原理、音频编码算法和标准的基础内容、音乐合成与 MIDI 接口规范基础、文字-语音转换技术简介。初步学会应用声音处理软件来录制、编辑声音。第六章 动画制作基础(6 学时)1主要内容 动画与视频的定义与特点、单帧动画的基本原理、关键帧动画的原理、形变动画的原理、逐帧动画的原理。二维动画制作软件 Flash 的基本用法。实验六:动画制作基础(Flash 动画制作)。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动画与视频的定义与特点、单帧动画的基本原理、关键帧动画的原理、形变动画的原理、逐帧动画的原理。初步掌握二维动画制作软件 Flash 的用法。第七章 多媒体软件方案的构思与脚本的编写(6 学时)1主要内容 多媒体软件方案构思方法介绍、多媒体软件脚本范例介绍、多媒体软件脚本编写的基本方法。多媒体著作工具 Flash 的基础部分。实验七:多媒体软件脚本的设计与 Flash 平台初步。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多媒体软件方案的构思方法、初步学会多媒体软件脚本构思与编写的基本方法、能对脚本范例进行分析。初步掌握多媒体著作工具 Flash 的基础部分。第八章 多媒体开发环境(3 学时)1主要内容 多媒体开发环境和工具介绍,学习、应用 Dreamweaver 平台软件的功能。实验八:Dreamweaver 平台的使用。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多媒体开发环境和工具、初步掌握在 Dreamweaver 平台中组合各种素材及和其他HTML 的连接。学习 Dreamweaver 与 HTML、CSS 间的关系。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网站布局中的框架、层的概念。第九章 多媒体综合应用(3 学时)1主要内容 多媒体数据库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的关键技术、多媒体检索技术。视频和声频的网络需求、多媒体网络应用的现状与发展。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初步了解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的关键技术、多媒体检索技术。初步掌握视频和声频的网络需求、多媒体网络应用的现状与发展。网站设计基础(网站设计基础(IIII)课)课程教学大纲程教学大纲 (Web Design Fundamentals II)一、课程说明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224501101、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51(34/17)、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