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中药药理学》题库及答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331856 上传时间:2024-07-02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药药理学》题库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22年《中药药理学》题库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药理学》习题集 第一章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 ) A.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 B.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C.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 D.药物的排泄 E.药物的作用强度 2.国内对哪个药物的研究可以认为是现代意义上最早的中药药理实验( ) A.大黄  B.何首乌  C.薄荷  D.麻黄  E.黄芪 3.国内对何种中药的研究开启了中药药理现代研究的新纪元( ) A.黄连  B.黄芩  C.金银花  D.麻黄  E.人参 二、多项选择题 1.中药药理学不同于西药药理学和天然药物药理学,其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A.中药药理研究必须与中医药理论紧密结合 B.中药的研究对象和药效物质形式多样 C.中药的药理作用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调节整合的特点 D.作用机理研究  E.化学成分的合成工艺 2.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有( ) A.研究中药对机体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以及机体对中药的药动学过程 B.阐明中药药性、中药功效、中药配伍和单味药、方剂、中成药应用的科学内涵,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地应用中药 C.评价中药产生毒性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和增效减毒原理,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D.发现创新中药,科学评价中药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中药新药开发奠定基础 E.揭示中药药理学的科学内涵,推动中药现代化、产业化,推进中西医结合,为中医药学、医药学的发展和生命科学的进步做出贡献 3.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有( ) A.中药药效学 B.中药药动学 C.中药毒理学 D.中药化学 E.中药制剂学 三、名词解释 1.中药药理学 2.中药药效学 3.中药药动学 4.中药毒理学 四、简答题 1.简述中药药理学的学科特征 五、论述题 1.结合学科实际,谈谈你对中药药理学学科任务的认识。 第二章 中药药性 一、单项选择题  1.寒凉药石膏、知母长期给药,可使下列哪种中枢神经介质含量降低( ) A. Ach  B. 5-HT C. NA  D. GABA E.以上均非 2.长期给药可使中枢NA和DA含量增加的中药是( ) A. 附子、干姜 B. 黄连、黄柏 C. 茯苓、白术 D. 石膏、知母 E.以上均非 3.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 ) A.痛阈值降低 B.惊厥阈值升高 C.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 D.心率加快 E.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 4.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  ) A.痛阈值降低 B.惊厥阈值升高 C.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 D.心率加慢 E.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 5.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 ) A.痛阈值降低 B.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 C.心率减慢 D.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 E.体温降低 6.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  ) A.痛阈值降低 B.体温降低 C.心率加快 D.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 E.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 7.许多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 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 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 E.具有抗感染作用 8.温热药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 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 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 E.具有抗感染作用 9.辛味药主要含的成分是(   ) A.氨基酸  B.有机酸  C.挥发油  D.生物碱  E.皂苷 10.与辛味药健胃、化湿、行气、开窍功效无明显关系的药理作用是( ) A.促进消化功能 B.使神志昏迷病人苏醒 C.抗心绞痛 D.扩张冠状动脉 E.抗感染 11.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  ) A.挥发油 B.皂苷 C.有机酸和鞣质 D.生物碱 E.糖类 12. 酸味药所含鞣质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 A.镇静 B.镇咳、祛痰 C.利尿消肿 D.止泻、止血 E.降低血压 13.甘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  ) A.挥发油 B.黄酮 C.有机酸和鞣质 D.生物碱 E.氨基酸和糖类 14.补虚药的药味主要为(  ) A.辛   B.酸   C.甘   D.苦   E.咸 15.苦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  ) A.挥发油 B.蛋白质 C.有机酸 D.生物碱 E.鞣质 16.有毒中药在五味中占有比较高比例的味是(  ) A.辛   B.酸   C.甘   D.苦   E.咸 17.咸味药所含主要成分是(  ) A.挥发油 B.无机盐 C.有机酸 D.生物碱 E.鞣质 18.咸味药主要分布在下列哪类药物中(  ) A.清热药 B.温里药 C.祛风湿药 D.理气药 E.温肾壮阳药 19.寒凉药常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 A.强心 B.平喘 C.升高血压 D.抗肿瘤 E.抗休克 20.马钱子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在(  ) A.消化系统 B.心血管系统 C.泌尿系统 D.中枢神经系统 E.呼吸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 1.可引起中枢神经毒性反应的药物有(  ) A.附子 B.雪上一枝蒿 C.马钱子 D.苦杏仁 E.鸦胆子 2.对心血管有毒性反应的药物有(  ) A.草乌 B.生天南星 C.蟾酥 D.黄花夹竹桃 E.罗布麻叶 3.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有(  ) A.苍耳子 B.生附子 C.黄药子 D.川楝子 E.雷公藤 4.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有( ) A.斑蝥 B.马钱子 C.关木通 D.马兜铃 E. 雪上一枝蒿 5.中药药性主要内容有( ) A.四气 B.五味 C.功效 D.归经 E.升降浮沉 6.中药归经的研究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 ) A.归经与中药药理作用 B.归经与中药有效成分分布 C.归经与微量元素 D.归经与受体学说 E.归经与药物的协同作用 三、填空题 1.抗惊厥作用的药物(如钩藤、天麻等)主要归 经。 2.长期服用中药所致毒性损伤的“靶器官”中,以 、 、 的发生率最高。 3. 寒凉药具有中枢 作用,温热药具有中枢 作用。 4. 可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低下, 可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亢进。 5. 寒凉药抑制交感神经 、 系统功能的亢进,温热药抑制副交感神经 、 系统功能的亢进。 四、问答题 1.论述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概况 第三章 中药配伍 1.中药配伍包括 、 、 、 四个层次。 第四章 中药药效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制剂工艺不同可产生的影响是(  ) A.加强或突出某一药理作用 B.降低药物毒性 C.改变药物生物利用度 D.避免配伍禁忌不良反应 E.以上均非 2.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对中药药效影响主要是指(  ) A.肠道内温度 B.肠道内酸碱度 C.肠道内食物品种 D.肠道内菌群 E.肠道内渗透压 3.下列药物久煎有利于增强药效的药物是(  ) A.薄荷  B.紫苏  C.大黄  D.牡蛎  E.以上均非 4.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理作用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 A.人参  B.当归  C.附子  D.枳壳  E.白术 5.非妊娠禁忌的药物是(  ) A.吴茱萸  B.冰片  C.半夏  D.水蛭  E.芫花 6.与连翘同用能增强抗菌作用的药物是(  ) A.石膏  B.黄连  C.常山  D.人参  E.附子 7.能拮抗知母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是(  ) A.石膏  B.黄连  C.常山  D.人参  E.附子 8.炮制后能使贮存期间有效成分损失减少的药物是(  ) A.乌头  B.延胡索  C.苦杏仁  D.马钱子  E.炉甘石 9.炮制后能使有效成分生成增加的药物是( ) A.乌头  B.延胡索  C.苦杏仁  D.马钱子  E.炉甘石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药物作用的机体因素包括( ) A.体质  B.年龄  C.性别  D.情绪  E.遗传 2.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包括( ) A.消除药物毒性 B.降低药物毒性 C.加强某一药理作用 D.增强药物疗效 E.延长作用半衰期 3.下列属妊娠禁忌的药物有( ) A.麝香  B.莪术  C.当归  D.丹参  E.芍药 4.中药药效学研究方法( ) A.动物实验研究 B.临床实验研究 C.细胞实验研究 D.分子生物学研究  E.中药药动学研究 三、填空题 1.何首乌经炮制,__作用最强。 2.口服剂型中吸收最快的剂型是__。 3.甘草和芫花合用,芫花的__减小。 4.经醋炮制后,延胡索的__作用增强。 5.非正品大黄较正品大黄致泻作用的__明显增加。 6.肝肾功能低下者,应注意__用药剂量。 7.乌头经炮制后__分解,毒性减少。 8.刺五加所含__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贮藏损失极快。 9.中药作用的差异性表现在 与 。 10.中药作用的双向性与      、     、     、    、      等因素有关。 四、判断题 1.药典收载的同一中药,即使品种不同,其药理作用也相同。( ) 2.同一品种的中药,药理作用可能不同。(  ) 3.所有根类药材生长年限越长,其药理作用也越强。(  ) 4.中药低温、避光、干燥贮藏可减少药效下降。(  ) 5.中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和疗效会有变化。(  ) 6.中药配伍使用疗效均会增强。(  ) 五、问答题 1.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有哪些? 2.简述中药药效与中药功能的关系。 第五章 中药药动学 一、填空题 1.中药体内过程包括 、 、 、 。 2.中药药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 、 等。 3. 中药药动学的研究现状有 、 、 、 等。 二、名词解释 1.中药药动学 2.生物利用度 第六章 中药毒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中药作用的两重性是指(  ) A.局部作用与全身作用 B.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C.治标与治本 D.有毒与无毒 E.培本与祛邪 2.下列哪项不属于引起中药药理作用差异性的原因(  ) A.不同种属的动物 B.不同个体 C.不同性别 D.不同年龄 E.不同用药日期 3.中药作用的量效关系常呈现(  ) A.量效关系明显 B.量效关系很难表现 C.决大多数呈量效关系变化 D.无量效关系存在 E.以上均非 4.中药作用双向性产生的原因是(  ) A.不同化学成分 B.不同给药途径 C.不同病人 D.不同季节采收 E.以上均非 二、多项选择题 1.中药双向调节作用产生的原因有(  ) A.不同剂量 B.不同病理状态 C.不同动物种属 D.不同化学成分 E.以上均非 2.中药毒理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 A.描述毒理学 B.机制毒理学 C.管理毒理学 D.副作用 E.不良反应 3.中药毒理学的基本特点有(  ) A.毒性成分复杂 B.毒性表现多样 C.毒性可以控制 D.安全无毒 E.毒性较强 4.在中药药理作用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  ) A.中药作用的差异性表现在(生物)种属差异和个体差异 B.中药作用存在量效关系 C.同一中药可产生相反的药理作用 D.中药药理学(药理作用研究)可以完成中药的功效理论 E.中药无不良反应 三、名词解释 毒性反应 副作用 后遗效应 三、问答题 1.中药毒理学的基本特点。 2.中药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常用的主要包括哪些。 3.长期毒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第七章 中成药学 一、填空题 1.中成药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 。 二、简答题 1.中成药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中成药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3.中成药的合理应用重点指哪几个方面? 第八章 解表方药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主要作用( ) A.解热 B.抗炎 C.抗病原微生物 D.利胆 E.抗心律失常 2.下列哪项不是麻黄平喘作用的机理( ) A.促进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B.直接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α受体 C.阻止过敏介质释放 D.促进糖皮质激素分泌 E.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β受体 3.下列哪项不是麻黄的作用( ) A.兴奋中枢 B.升高血压 C.抗炎 D.抗过敏 E.抑制血小板聚集 4.下列哪种药具有保肝利胆作用( ) A.麻黄  B.桂枝  C.细辛  D.柴胡  E.葛根 5.桂枝解热镇痛的有效成分主要是( ) A.桂皮醛 B.桂皮酸 C.乙酸桂皮酯 D.反式桂皮酸 E.香豆素 6.下列哪项不是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 A.平喘 B.解热 C.发汗 D.抗炎 E.镇痛 7.下列哪项不是桂枝的作用( ) A.扩张体表血管 B.解热 C.降血脂 D.抗炎 E.抗过敏 8.能改善高血压病症状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柴胡  D.细辛  E.葛根 9.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柴胡  D.细辛  E.葛根 10.下列何药不具有抗炎作用( ) A.麻黄  B.桂枝  C.葛根  D.细辛  E.柴胡 11.麻黄利尿作用最强的成分是( ) A.麻黄碱 B.D-伪麻黄碱 C.甲基麻黄碱 D.麻黄次碱 E.去甲基麻黄碱 12.下列哪项不是葛根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A.增强心肌收缩力 B.抗心肌缺血 C.抗心律失常 D.扩张血管 E.降低血压 13.以下有促进记忆功能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柴胡  D.细辛  E.葛根 14.下列哪项不是葛根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理( ) A.降低心肌兴奋性 B.减慢心肌传导性 C.抑制心肌自律性 D.阻断心肌β受体 E.阻断心肌α受体 15.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药理作用( ) A.解热 B.抗病原微生物 C.发汗 D.抗炎 E.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16.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药理作用( ) A.保肝 B.利胆 C.镇静 D.降血压 E.镇痛 17.可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抗血栓形成的药物是( ) A.柴胡  B.葛根  C.桂枝  D.麻黄  E.细辛 18.下列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柴胡  D.细辛  E.葛根 19.可用于治疗肾炎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柴胡  D.细辛  E.葛根 20.柴胡注射液可治疗( ) A.高血压 B.高脂血症 C.神经衰弱 D.缺血性脑病 E.突发性耳聋 21.在柴胡解热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说法是( ) A.对寒热往来的半表半里之热有确切疗效 B.柴胡注射液、柴胡挥发油和柴胡皂苷均具有解热作用 C.对实验性动物发热具有解热作用 D.可使正常动物体温降低 E.以上均非 22.下列哪项不是葛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理作用( ) A.葛根素是一种心肌β受体阻断剂 B.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C.改善心电图缺血反应 D.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E.以上均非 23.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作用的成分是( ) A.桂皮醛  B.桂皮酸  C.柴胡皂苷 D.柴胡挥发油  E.葛根素 24.不具有解热作用的成分是( ) A. 葛根素 B. 桂皮酸 C.柴胡挥发油 D. 麻黄挥发油 E.柴胡多糖 25.具有降血脂作用的成分是( ) A. 葛根素 B. 桂皮酸 C.柴胡挥发油 D. 麻黄挥发油 E.柴胡多糖 二、多项选择题 1.柴胡具有哪些药理作用( ) A.解热  B.祛痰  C.镇咳  D.镇静  E.保肝 2.桂枝具有哪些药理作用( ) A.镇静  B.解热  C.升血压  D.发汗  E.抗炎 3.柴胡的现代应用有( ) A.上呼吸道感染  B.肝炎、胆囊炎  C.脏器下垂  D.流行性腮腺炎   E.流行性脑炎 4.葛根的药理作用有( ) A.镇静  B.抗炎  C.解热  D.降血脂、降血糖  E.抗心肌缺血 5.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有( ) A.抗炎  B.镇痛  C.抗病原微生物  D.保肝  E.镇咳 三、填空题 1.柴胡解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柴胡促进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 。 3.麻黄抗炎作用最强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 4.桂枝发汗作用与__________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促使血液流向体表有关。 5.葛根具有阻断β受体效应,其有效成分是________。 6.麻黄利尿作用最明显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四、判断题 1.柴胡能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起抗炎作用。( ) 2.麻黄能促进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 3.醋制柴胡利胆作用最强,利胆成分是所含的黄酮类物质。( ) 4.麻黄碱易于透过血脑屏障。( ) 五、问答题 1.详述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2.详述麻黄平喘作用机制 3.简述葛根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 第九章 清热方药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 A.发汗 B.抗病原微生物 C.抗炎 D.抗毒素 E.解热 2.抗菌抗病毒作用比较显著的药物是( ) A.清热泻火药与清热燥湿药 B.清热燥湿药与清热凉血药 C.清热凉血药与清热解毒药 D.清热解毒药与清虚热药 E.清热燥湿药与清热解毒药 3.清热药主要药理作用不包括( ) A.解热 B.抗病原微生物 C.抗毒素 D.抗炎 E.抗惊厥 4.抗皮肤癣菌作用较为显著的清热药是( ) A.石膏 B.苦参 C.知母 D.板蓝根 E.青蒿 5.下列哪种清热药具有正性肌力作用( ) A.金银花 B.穿心莲 C.板蓝根 D.鱼腥草 E.黄连 6.可抑制小鼠皮肤被动过敏反应的药物是( ) A.黄芩 B.黄连 C.金银花 D.板蓝根 E.以上均非 7.黄连抗病原体的范围不包括( ) A.痢疾杆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肿瘤细胞 D.流感病毒 E.阿米巴原虫 8.黄芩抗炎作用的主要环节是( ) A.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B.抑制炎性介质的生成和释放 C.抑制纤维母细胞的增生 D.抑制细胞因子的转录 E.以上均非 9.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 A.生物碱 B.黄酮 C.有机酸 D.挥发油 E.氨基酸 10.黄连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是( ) A.小檗碱 B.黄连碱 C.药根碱 D.木兰花碱 E.甲基黄连碱 11.下列各项不属于黄连抗菌机理的是( ) A.破坏细菌结构 B.促进细菌DNA复制 C.抑制细菌糖代谢 D.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E.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12.与黄连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 A.抗炎 B.解热 C.中枢兴奋 D.抗细菌毒素 E.抗溃疡 13.小檗碱对心脏的作用是( ) A.正性肌力作用 B.加快心率 C.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 D.促进心肌细胞Na+内流 E.以上均非 14.小檗碱降血糖作用特点是( ) A.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 B.对自发性糖尿病KK小鼠无明显影响 C.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有降低血糖作用 D.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E.增加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量 15.黄连常用于治疗( ) A.细菌性痢疾 B.病毒性肝炎 C.滴虫性阴道炎 D.心力衰竭 E.高热惊厥 16.治疗糖尿病可选用的清热药是( ) A.黄芩 B.黄连 C.苦参 D.金银花 E.牡丹皮 17.易透过血脑屏障而中枢抑制作用较强的是( ) A.小檗碱 B.黄连碱 C.四氢黄连碱 D.药根碱E.甲基黄连碱 18.小檗碱降压作用机理可能是( ) A.阻断血管运动中枢 B.竞争性阻断血管壁a1受体 C.直接扩张外周血管 D.竞争性阻断心肌β受体 E.抑制心肌收缩力 二、多项选择题 1.黄连抗溃疡作用环节包括( ) A.抑制胃酸分泌 B.升高胃黏膜PGE含量 C.增加胃黏膜血流量 D.抑制幽门螺杆菌 E.增加胃黏液分泌 2.黄连抗菌作用特点是( ) A.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B.抗菌强度与浓度、配伍有关 C.对阿米巴原虫无明显抑制作用 D.小檗碱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 E.小檗碱单用细菌易产生耐药性 3.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 A.抗病原微生物  B.解热  C.抗炎  D.调节免疫  E.抗溃疡 4.研究药物解热作用应做的实验有( ) A.干酵母引起大鼠发热的实验 B.2,4-二硝基酚引起大鼠发热的实验 C.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家兔发热的实验 D.对正常家兔体温影响的实验 E.以上均非 5.哪些属于清热药具有抗菌作用和抗病毒作用的表现( ) A.体外多种细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 B.抑制病毒对鸡胚胎的感染 C.降低感染细菌小鼠的死亡率 D.降低感染病毒小鼠的死亡率 E.减轻细菌内毒素对细胞膜结构的损伤 三、填空题 1.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是__。 四、判断题 1.体外试验结果显示,清热药与抗生素抗菌作用强度相似。(  ) 2.黄连抗菌作用弱,只有抑菌而无杀菌作用。(  ) 3.小檗碱对细菌及细菌毒素引起的腹泻有对抗作用,但对非感染性腹泻无效。(  ) 五、思考题 1.清热药抗毒素的方式有哪几种? 2.内毒素、外毒素的概念。 3.清热药解热的机制是什么?与解表药有何区别? 4.黄连抗菌的机制是什么? 5.小檗碱降血糖的机理是什么? 第十章 泻下方药 一、单项选择题 1.芒硝泻下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 A.氯化钠 B.硫酸钠 C.硫酸钙 D.硫酸镁 E.氯化钙 2.泻下药中具有改善肾功能作用的药物是( ) A.芒硝  B.番泻叶  C.火麻仁  D.大黄  E.郁李仁 3.哪种药物的致泻作用不是因含有强烈刺激肠黏膜的成分所致( ) A.芫花  B.巴豆油  C.牵牛子  D.商陆  E.火麻仁 4.因含脂肪油润滑肠道而致泻的药物是( ) A.番泻叶  B.巴豆  C.火麻仁  D.芫花  E.芒硝 5.芒硝泻下作用的部位在( ) A.大肠  B.空肠  C.回肠  D.全肠管  E.直肠 6.除哪项作用外,均为大黄的主要药理作用( ) A.泻下作用 B.抗病原微生物 C.镇痛作用 D.利胆作用 E.止血作用 7.下列哪项不是大黄止血作用的机理( ) A.促进血小板聚集 B.增加血小板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 C.使受损伤的局部血管收缩 D.补充维生素K E.降低抗凝血酶Ⅲ活性 8.大黄提高血浆渗透压,降低血黏度的机理是( ) A.抑制细胞膜Na+,K+-ATP酶 B.抑制血小板聚集 C.增加血中蛋白质合成 D.扩张血管 E.保肝、利胆 9.大黄抗炎作用机理是( ) A.收缩血管 B.降低PGE、白三烯B4等活性物质的合成 C.促进炎性渗出的吸收 D.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 E.抑制白细胞的游走和吞噬能力 10.大黄抗炎作用机理主要是( ) A.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 B.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C.本身具有ACTH样作用 D.本身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 E.以上均非 11.下列哪项不是大黄的临床应用( ) A.便秘 B.急性胰腺炎 C.肠梗阻 D.关节炎 E.急性胆囊炎 12.大黄保护胃黏膜作用机理是( ) A.直接中和胃酸 B.抑制细胞坏死因子的产生 C.促进胃黏膜PGE生成 D.抑制抗体生成 E.抑制胃黏膜PGE生成 13.大黄利尿作用机理是( ) A.增加肾小球滤过率 B.抑制肾髓质Na+,K+-ATP酶,使Na+重吸收减少,排出增加 C.对抗醛固酮作用 D.加强心肌收缩力 E.抑制集合管对H2O的重吸收 14.芒硝泻下作用速度与哪一因素有关( ) A.进食量 B.饮水量 C.性别 D.体重 E.机体机能状态 15.番泻叶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是( ) A.番泻苷A、B B.大黄酸 C.大黄酚 D.芦荟大黄素 E.芦荟苦素 16.大黄降低血中尿素氮和肌酐作用可用于( ) A.利尿消肿  B.抗肿瘤  C.降血脂  D.改善肾功能  E.抗炎 17.大黄抑制肾髓质Na+,K+-ATP酶,可( ) A.利尿消肿  B.抗肿瘤  C.降血脂  D.治疗氮质血症  E.抗炎 18.大黄产生泻下作用的机理是( ) A.含结合型蒽苷,使肠道蠕动增加 B.口服不吸收,因高渗透压使肠容积增大 C.含脂肪油,使肠道润滑 D.强烈刺激肠黏膜,产生剧烈泻下作用 E.以上均无关 19.芒硝产生泻下作用的机理( ) A.含结合型蒽苷,使肠道蠕动增加 B.口服不吸收,因高渗透压使肠容积增大 C.含脂肪油,使肠道润滑 D.强烈刺激肠黏膜,产生剧烈泻下作用 E.以上均无关 20.大黄泻下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 A.大肠  B.小肠  C.全肠管  D.回肠  E.直肠 二、多项选择题 1.大黄泻下作用的机理是( ) A.结合型蒽苷还原物刺激肠黏膜 B.抑制Na+从肠腔转运至细胞,使腔内渗透压升高,使肠蠕动亢进 C.含脂肪油可润滑肠道 D.大黄酸蒽酮、大黄素具有胆碱样作用,可兴奋平滑肌上M胆碱受体 E.刺激肠壁而使肠液分泌增多 2.大黄止血作用的机理( ) A.收缩局部损伤血管 B.降低血管通透性 C.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 D.增加血小板数 E.抑制凝血酶活性 3.因含大量脂肪油而产生较弱的泻下作用的药物有( ) A.大黄  B.芒硝  C.火麻仁  D.牵牛子  E.郁李仁 4.大黄抗菌作用较强的主要成分是( ) A.皂苷  B.芦荟大黄素  C.大黄素  D.大黄酸  E.糅质 5.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药理学依据( ) A.降低胰酶活性 B.抑制幽门螺旋杆菌 C.促进急性胰腺炎病理损伤恢复 D.促进胰酶的分泌 E.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6.大黄治疗氮质血症的作用机理( ) A.使肠内氨基酸吸收减少 B.抑制体蛋白分解 C.抑制尿素和肌酐排泄 D.血中必须氨基酸利用增加 E.促进肾代偿性肥大 7.下列哪些药理作用与大黄“活血逐瘀”功效有关( ) A.增强血小板功能 B.降低血液黏度 C.缩短出血时间 D.促进血小板聚集 E.改善微循环 三、填空题 1.大黄抗菌作用成分是 、 和 。 2.大黄止血成分是 、 、 和 。 四、判断题 1.番泻叶泻下作用机理与大黄相同( ) 2.生大黄泻下作用比制大黄强( ) 五、问答题 1.大黄泻下作用机制是什么? 2.简述大黄止血作用机制。 3.泻下药分为哪几类?泻下机制分别是什么? 第十一章 祛风湿方药 一、单项选择题 1.秦艽抗炎作用的成分主要是( ) A.多糖类 B.挥发油 C.龙胆苦苷 D.秦艽碱乙 E.秦艽碱丙 2.秦艽升高血糖的作用机理是( ) A.促进糖吸收 B.促进肾上腺素的释放 C.抑制糖酵解 D.抑制组织对糖的利用 E.促进糖的异生 3.秦艽临床用于治疗( ) A.胃溃疡 B.冠心病 C.失眠 D.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E.以上均非 二、多项选择题 1.祛风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 A.发汗作用 B.抑制机体过高的免疫功能 C.镇痛作用 D.抗炎作用 E.解热作用 三、判断题 1.祛风湿药与有效成分均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  ) 第十二章 芳香化湿药 一、单项选择题 1.芳香化湿药的健胃祛风功效与下列哪项药理作用有关( ) A.抑制胃液分泌 B.刺激或调整胃肠运动功能 C.抗菌 D.降血压 E.镇痛 2.厚朴促进消化液分泌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 A.挥发油 B.异厚朴酚 C.和厚朴酚 D.厚朴酚 E.四氢厚朴酚 3.厚朴对胃肠运动的影响与剂量有关,表现在( ) A.小剂量、大剂量均兴奋 B.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 C.小剂量、大剂量均抑制 D.小剂量抑制、大剂量兴奋 E.以上均非 4.芳香化湿药的药理作用多与所含挥发油有关,因此入药( ) A.久煎 B.先煎 C.不宜久煎 D.与其他药物同时煎煮 E.以上均非 5.具有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的成分是( ) A.厚朴酚  B.β-桉叶醇  C.木兰箭毒碱(厚朴碱) D.苍术酮 E.丁香油酚 二、多项选择题 1.芳香化湿药抗溃疡作用机理(  ) A.增强胃黏膜保护作用 B.直接中和胃酸 C.抑制胃酸分泌过多 D.促进胃酸分泌 E.局部收敛作用 2.厚朴中具有肌松作用的成分是( ) A. β-桉叶醇 B.厚朴酚 C.和厚朴酚 D. 异厚朴酚 E. 四氢厚朴酚  三、填空题 1.与芳香化湿药疏畅气机、健脾醒胃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是__、__、__和__。 2.厚朴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成分是 和 。 四、问答题  1.简述芳香化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方药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药物成分的利尿作用与其抗醛固酮活性有关( ) A.半边莲  B.泽泻  C.木通  D.茯苓  E.猪苓 2.茵陈保肝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 A.茵陈烯酮 B.β-蒎烯 C.6,7-二甲氧基香豆素 D.茵陈炔酮 E.胆碱 3.泽泻利尿作用的机理是( ) A.增加心钠素(ANF)的含量 B.具有去氧皮质酮作用 C.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 D.增加肾小管对Na+的再吸收 E.以上均非 4.茯苓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是( ) A.钾盐 B.茯苓多糖 C.卵磷脂 D.茯苓酸 E.组氨酸 5.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 A.茵陈炔酮 B.β-蒎烯 C.6,7-二甲氧基香豆 D.茵陈色原酮 E.蓟黄素 6.茵陈保肝作用的机理主要是( ) A.生物膜保护作用 B.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C.水解生成葡萄糖醛酸 D.降血脂和防止脂肪肝形成 E.抑制葡萄糖醛酸酶,减少葡萄糖醛酸分解,加强肝脏解毒能力 7.茯苓所含茯苓素的利尿作用机理主要是( ) A.促进肾小球的滤过 B.醛固酮受体拮抗作用 C.抑制集合管对水重吸收 D.抑制髓袢升支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E.以上均非 8.下列哪项不是茯苓的药理作用( ) A.抗休克 B.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C.抗肝损伤 D.抗肿瘤 E.镇静 9.下列哪项不是茵陈保肝作用的环节中( ) A.诱导肝药酶 B.增强肝脏解毒功能 C.保护肝细胞的完整 D.促进肝细胞再生 E.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10.下列哪个成分不是茵陈利胆的有效成分( ) A.6,7-二甲氧基香豆 B.茵陈色原酮 C.茵陈黄酮 D.绿原酸 E.β-蒎烯 11.茵陈可用于治疗( ) A.美尼尔氏病 B.黄疸 C.精神分裂症 D.冠心病心绞痛 E.支气管哮喘 12.茯苓现代用于治疗( ) A.支气管哮喘 B.感染性休克 C.高脂血症 D.冠心病心绞痛 E.水肿 13.茯苓利尿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 A.茯苓素 B.6,7-二甲氧基香豆素 C.天门冬酰胺 D.茵陈炔酮 E.β-茯苓聚糖 14.茯苓抗肿瘤作用的机理是( ) A.抑制机体免疫功能 B.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 C.直接杀灭癌细胞 D.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 E.抑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 1.茯苓利尿作用的特点是( ) A.起效慢,持续时间短 B.急性实验利尿作用迅速 C.对健康人利尿作用不明显 D.利尿作用受动物种属的影响 E.利尿作用维持时间长 2.茯苓多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表现在( ) A.使胸腺、淋巴结重量明显增加 B.拮抗强的松对巨噬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 C.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D.使玫瑰花环形成率增加 E.使小鼠脾脏抗体分泌细胞减少 3.茵陈保肝作用表现在( ) A.肝蛋白含量减少 B.血清ALT水平下降 C.减轻肝细胞坏死 D.肝细胞中DNA、RNA合成减少 E.减轻肝脂肪变性 4.茵陈的现代应用有( ) A.黄疸 B.肝炎 C.癌症 D.痤疮 E.佝偻病 三、问答题 1.简述利水渗湿药利尿作用机制。 第十四章 温里方药 一、单项选择题 1.与温里药“助阳气”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是( ) A.镇痛 B.抗心律失常 C.平喘 D.抗炎 E.强心、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 2.与温里药主治里寒症“水谷不化,脘腹胀痛”无关的药理作用是( ) A.对胃肠功能无影响 B.增强胃肠功能 C.增加胃酸分泌 D.抗溃疡 E.提高消化酶活性 3.附子的药理作用是( ) A.抗菌 B.解热 C.利尿 D.通便 E.强心 4.附子的药理作用是( ) A.利胆 B.平喘 C.镇吐 D.抗休克 E.祛痰 5.附子强心作用的有效成分( ) A.氢氰酸 B.乌头碱 C.乌药碱 D.去甲乌药碱 E.N-甲基酪胺 6.附子毒性作用的成分( ) A.去甲乌药碱 B.双酯型乌头碱类生物碱 C.消旋去甲乌药碱 D.氯化甲基多巴胺 E.挥发油  7.与肉桂“补火助阳”功效无关的药理作用( ) A.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 B.改善性功能 C.抗寒冷 D.增加血流量 E.以上均非 8.附子中毒的主要症状( ) A.溶血 B.高热 C.四肢及全身发麻 D.血尿 E.便血 9.下列哪项实验与附子“回阳救逆”的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医师/药师资料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