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概念、特点及分类.ppt

上传人:k****o 文档编号:33283 上传时间:2020-11-2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概念、特点及分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概念、特点及分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资源,学习目的: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特点及分类熟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内容和原则重点:概念、特点及分类难点:开发与保护,第一节旅游资源概念、特点及分类,一、旅游资源的定义(一)国内学者对旅游资源概念的解释教材列举了6种解释(117页)其共同点是什么?◎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各种客观事物均可构成旅游资源。(教材119页)◎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田里版103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国家旅游局2003年颁布《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标准),,(二)外国学者对旅游资源的理解不仅包括旅游地的旅游对象物,而且还包括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因素,甚至还包括舒适快捷的交通条件。,,你能说出哪些种类的资源?资料:中国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把资源划分为十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物种资源、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二、旅游资源的特点,1、构成上的多样性。一是种类的多样性。任何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事物都可能成为旅游资源。二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既有自然的,又有人文的;既有景观性的,又有文化性的;既有古代遗存的,又有现代兴建的;既有实物性的,又有体察性的。2、价值上的观赏性。它主要是用来看或观赏的。,,3、空间上的地域性。指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遗产资源都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4、时间上的季节性。主要指自然景观受季节气候的影响而呈现出的最佳观赏季节。5、开发上的可创造性。主要指在资源贫乏地区可以人为创造一些旅游资源。6、使用上的永续性。旅游资源只供观赏不能带走,保护和管理得好,可以长期供使用。参见田里主编《旅游学概论》109页,想一想:,旅游资源同一般资源最主要的差别是什么?答案:价值上的观赏性,三、旅游资源的分类,最常见的划分:◎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分为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是天然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天赋性质。人文旅游资源是古今人类活动留下的,是人工创造出来的。,国家旅游局2003年颁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对旅游资源细分为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1.地文景观2.水域风光3.生物景观4.天象与气候景观以上属自然旅游资源类,5.遗址遗迹6.建筑与设施7.旅游商品8.人文活动以上属人文旅游资源类,,三类划分:(一)自然旅游资源(二)人文旅游资源(三)社会旅游资源见魏向东主编《旅游概论》,其他划分:,◎按传统旅游资源观分类,我国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民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文化资源和工艺品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等。◎按现代旅游产业资源观分类,我国旅游资源包括观光型旅游资源、度假型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和滑雪、登山、探险、狩猎等特种旅游资源,及美食、修学、医疗保健等专项旅游资源。,,◎按照旅游资源的质量分类:(一)世界级旅游资源(二)国家级旅游资源(三)省级旅游资源(四)市(县)级旅游资源,,1999年,中国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划分为一、二、三、四个等级。,,一级旅游区: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其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在世界上具有重要意义;或其资源珍贵、稀少与奇特程度,在国内属于独有或罕见景观。年接待旅游人次在50万以上。,,二级旅游区: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其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在国内具有代表意义;或其资源珍贵、稀少与奇特程度,在国内属于独有或罕见景观。年接待旅游人次在30万以上。,,三级旅游区: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其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在本级行政区具有代表意义;或其资源珍贵、稀少与奇特程度,在国内属于独有或罕见景观。年接待旅游人次在10万以上。,,四级旅游区: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其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在本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或其资源珍贵、稀少与奇特程度,在本地区属于独有或罕见景观。年接待旅游人次在3万以上。,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旅游资源的开发人们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现实旅游资源:指那些已经具备接待条件,并且正在接待大批游客前来访问的旅游资源。潜在旅游资源:指那些本身具有一定吸引力,但由于不具备交通及其他接待条件,或者是由于缺乏宣传还不大为外人所知,目前还没有吸引大量游客前来的旅游资源。,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资源评价,(一)评价标准1、美学标准:对拟开发的旅游资源的美学质量的高低或特色进行评价。2、社会标准:对拟开发的旅游资源能否体现当地现今的社会发展和文化特色进行评价。,,3、历史标准:对拟开发的旅游资源能否反映当地过去的历史文化风貌进行评价。4、市场标准:对拟开发的旅游资源所吸引的客源对象、吸引程度和客源规模进行评价。5、综合标准:从市场观念出发,同时也涉及美学、社会及历史等评价标准的评价方法。,(二)评价的内容,1、资源评价:资源密度资源容量资源特色资源价值和功能地域组合特点、资源性质,,2、开发条件评价:区位、环境、客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建设施工条件3、效益评价:经济、社会、环境,2003年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资源要素价值”(85分)“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资源要素价值(85分),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30-22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21-13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12-6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5-1,,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25-20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9-13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2-6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5-1,,珍稀、奇特程度(15分)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15-13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12-9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8-4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3-1,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优良级;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10-8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度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7-5,,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中等;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疏密度较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4-3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小;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和谐、疏密度一般;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2-1,,完整性(5分)形态与结构保持完整。5-4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3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2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1,,“资源影响力”(15分)“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资源影响力(15分)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世界范围内知名,世界承认的名牌。10-8全国范围内知名,全国性的名牌。7-5本省范围内知名,省内的名牌。4-3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本地区名牌。2-1,,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客使用和参与。5-4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250天,或适宜于8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3适宜游览的日期超过150天,或适宜于6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2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1,,“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计分与等级,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三、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1、含义:指对有关开发项目进行投资决策之前,就该项目的开发在经济上是否可行而进行调查和研究。2、内容:(1)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2)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3)分析项目开发和经营的微观条件,包括工程技术、费用测算等方面。(4)分析当地宏观社会经济条件。,四.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特定空间的旅游资源要变为现实旅游地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具备一定数量的吸引力较强的旅游资源。2)具有一定的可进入性。3)一定规模的设施接待能力。,,开发内容:1)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2)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3)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如宾馆饭店、旅游商店、娱乐场所等。4)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与管理。5)培训能够胜任专业水平的旅游服务人员。,五、开发利用的原则,第一,市场导向原则。第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第三,开发与保护并举原则。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78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四节旅游资源的保护,观点: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你对此观点有何看法?,一、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自然灾害:(1)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水灾、火灾等。(2)气象灾害,包括风蚀、水蚀、日照等。(3)生物灾害,如鸟类和白蚁等。人为因素:(1)战争破坏,如圆明园。(2)经济建设不当造成的破坏。(详见教材135页)(3)游客不良行为带来的破坏。增补:(4)政治因素带来的破坏,如“文革”。,二、旅游资源的保护方式,世界各国在旅游资源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方式大致有两类:一是运用法律手段,实行立法,加强法制。二是根据旅游资源质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加以保护。,三、旅游资源保护的措施,第一,减缓旅游资源自然风化的对策防潮湿和雨淋、防风吹、防日晒。第二,杜绝人为破坏旅游资源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广大民众爱惜和保护旅游资源意识不强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和知识的宣传教育法制不够健全健全旅游资源法制管理体系旅游资源保护研究不成熟大力开展旅游资源保护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不善在旅游业发展中把旅游资源保护放在首位,,,,,,第三,已破坏旅游资源的恢复对策培修复原仿古复修,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模板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