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EBCR.96一、结论.1031-2-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县以工代赈乡村公路建设项目二、承办单位:项目共7条线路,分别由*县的高坪镇、南江乡、草林乡、左安乡、大坑乡、黄坑乡政府承办。三、建设性质:29公里新建,38公里改建。四、建设规模:项目建设总长67公里,按山岭重丘、四级碎石路面标准建设,路基宽4.5m,路面宽3.5叫 总投资1192.5万元(详见下表)。建设规模一览表表1一1序路线名称建设地规模总投资备 注1-五、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号点(km)(万元)1七1鼓至山 坳南江乡12221.37公里新建5公里改建2水口至卷旋高坪镇12190改建3高坪至明坑高坪镇121
2、45.2改建、分两期:一期72.6万元、二期72.6万元4草林至拱前草林乡13274.33公里改建10公里新建5樟木至曲溪左安乡340.7改建6大坑至大州大坑乡6.7156.5新建7黄坑至金河黄坑乡8.3164.55.3公里新建3公 里改建1、江西省、吉安市(2001-2010年)以工代赈建设规划2、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 年)2-3、吉安市农村公路网规划(20012020年)4、交通部标准JTJ001-9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5、交通部标准JTJ011-9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6、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1996 年)7、交通部发(1996)6
3、11号公路工程估算指标8、*县县志和2002年统计年鉴9、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六、项目提出的过程、理由及意义1、项目提出的过程为了改善*县贫困乡村公路交通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项目承办单位会同公路行政主管部门多次进行现场勘察,拟选高坪镇、南江乡、草林乡、左安3-乡、大坑乡、黄坑乡6个乡镇的7条路况差,但受益范围较广,能够带动该区域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进行建设。并于2003年6月委 托*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我中心组织有关专业 技术人员前往现场进行勘踏,在广泛收集各路线区域内社会经济 发展状况、交通运输状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况等资料的基础 上
4、,会同有关部门经过初选、踏勘、微调等过程确定了线路走向。通过调查、分析、论证,完成了本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研究的主 要内容有:交通量预测、线路条件、建设规模、工程方案、环保、实 施进度及招投标、投资估算、社会效益评价等。2、建设理由及意义(1)是*县公路网建设的需要4-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县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境内国、省道路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县 乡村公路网建设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拟建7 条线路有的靠近国、省道沿线,有的地处省境交界处,在*县公 路网中处于较重要的地位。随着项目区山地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 生产的发展,交通量日渐增长,根据项目区历年
5、乡镇机动车增长 率、2002年交通量观察资料表明,现有路况汽车通行困难,不能 适应交通量发展的需要,公路建设已势在必行。公路修通后,从 整体上提高了*县公路网覆盖面,将对项目区乃至全县的经济发 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项目的建设是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需要5-经济要发展,基础建设要先行,而道路交通又是基础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由于项目建设区内路况差,交通受阻,生产资料和 农产品进出难,流通不畅,造成项目区产业结构单一,良种良法 推广难以实施,当地优质油茶栽培不易推广,使当地丰富的杂木 竹和矿产资源没能开发成商品,群众生活比较贫困。为促进项目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扶持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 奔小康,当地政
6、府曾多次与交通部门协商拟改造这7条线路,终 因当地财力有限而无果,现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专项资金对该路 进行改造。该项目的实施,对拉动当地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调 整产业结构及良种良法推广,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扶持沿线 群众脱贫致富是十分必要的。6-(3)是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需要扶贫开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历史任 务,通过扶贫开发将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 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 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项目区有水口、卷旋、南洞、古洲 金河、桃洞、明坑等国、省级重点贫
7、困村,由于交通不畅,当地的 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出行不便,减少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 农产品输出困难,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交通条件差,恶化了投 资环境,丰富的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制约了当地经济 的发展,生活水平普遍比较低下,其中古洲、金河人均收入只有695 7-元。项目实施后,一方面从根本上解决沿线群众1.8万余人出行 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沿线农产品难以外运的现状,并随着运 输业的迅猛发展、致富信息与技术的引进,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 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发展后劲强大,为沿线农村 扶贫工作创造良好的交通基础条件。所以,项目的实施是和沿线 群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一件实事,是农
8、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需 要。第二节项目概况一、项目建设地点1、石鼓山坳公路:起点在南江乡石鼓村,终点在禾源乡8-山坳村,全长12km。其中5km改建,7km新建。2、水口 卷旋公路:起点在高坪镇水口村,经过桃洞村、蓝村,终点在卷旋村,全长12km。3、高坪明坑公路:起点在高坪镇,经过长城村,终点在 明坑村,全长12km。分两期进行:一期6 km,起点在高坪镇,终 点在明坑村仙坛口,二期6 km,起点在仙坛口,终点在明坑村与 赣州市交界处。4、草林拱前公路:起点在草林乡久渡村,终点在拱前村,全长13km。其中3km改建,10km新建。5、樟木曲溪公路:起点在左安乡樟木村,终点在曲溪村 全长3kmo6
9、、大坑大州公路:起点在大坑乡赤坑村,经过园洲村,终点在大州村,全长6.7km。7、黄坑金河公路:起点在黄坑乡,经过龙口村、古洲村,终点在金河村,全长8.3km。其中3km改建,5.3km新建。二、主要建设目标项目的实施,可实现如下目标:1、改善沿线交通状况,提高路面等级,增大通行、运输能力,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2、沿线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建设,上级补助的以工代赈资金20%当年即可使群众受益,项目直接影响区内实现人均收入82元。3、公路修通后,沿线群众有更多的机会吸收外界致富信息,引进优质农产品改良品种及种(养)植技术,使得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产品发展后劲大,为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打
10、下良10-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项目直接影响区内实现人均增收达68元/年。4、提高*县乡村公路网覆盖面积,提高*县农村整体运输能 力,为*县“十五”期间实现农村“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奠定基 础。三、主要建设条件1、区域优势:拟建7条线路分别与*县公路网部分省道和县 乡公路平面交叉,线路沿线受益范围覆盖面广,受益人口达1.8 万人,现有公路基本能够满足建设材料运输和人员出入的需要,所处位置在公路网中比较优越。2、社会环境条件:政府支持、群众拥护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 有力的保障,征地、拆迁的各项前期工作进展顺利。H-3、施工条件:沿线水、电、通讯等均能满足施工需要。4、工程地质条件:路线区域内地层结构
11、简单,主要以寒武系 为主。沿线地形以山岭重丘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山高坡陡,海 拔较高,会给公路施工造成一定的困难。根据江西省地质局资料 项目区域内无构造运动或断裂。因此,区域内地质构造是稳定的。四、总投资及效益分析项目总投资1192.5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为:申请国家以工代赈资金补助56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632.5万元。项目的实施对促进项目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以工代赈资金收入(1)沿线群众投劳参以建设计39043个工日,获得收入12-68.72万元。其中完成土方126240m3,石方88020 m3o(2)项目建设时砂、砂砾、片石等当地有的铺路材料可就地解决,为当
12、地增加收入78.97万元(详见下表)。以工代赈资金收入合计147.69万元,沿线受益人口 1.8万人,名称数量(m3)单价(元)金额(万元)砂、砂砾145202536.3碎(砾)石71954028.8片石2535358.87块石1341355合计78.97人均收入82元。2、直接效益(1)水稻种植:公路改造后,农产品外销量增加,群众生产积极性提高,引进推广优质杂交稻种1000亩,当年增收35万 兀。13-(2)蔬菜、瓜果:公路改造后,运输成本降低,当年增收15万兀O(3)油料生产:公路改造后,油料生产得以在沿线广泛推广,当年新增种植面积600亩,增收48万元。(4)养殖:公路改造后,运输业逐步
13、兴起,农产品外销渠道增加,带动养殖业发展。当年新增灰鹅养殖规模1万羽,增收25万元。每年产生的直接效益合计123万元,受益人口每年人均增收68元/年,是项目实施带动沿线群众的直接受益值。3、间接效益产生的间接效益有:公路修通后,优化了投资环境,能促进项目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产14-品生产发展迅速及各项生产成本、运输费用降低产生的效益等。15-五、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序号线路名称起点经由讫点建设性质技术指标(四级碎石)规模(km)建设工期总投 资(万元)路 基(m)路面(m)1石鼓 至山 坳石鼓山坳改、新建4.53.51212个月221.32水口至卷旋水 桃洞 村蓝村
14、卷旋改建4.53.51212个月1903高坪至明坑高坪石眼 村长城明坑改建4.53.51212个月145.216-村4草林 至拱 前久渡拱前改、新建4.53.51312个月274.35樟木至曲溪樟木曲溪改建4.53.534个月40.76大坑至大州赤坑园洲大州新建4.53.56.77个月156.57黄坑 至金 河黄坑古洲金河改、新建4.53.58.310个月164.5合计671192.5第三节问题与建议一、本项目地形以山岭重丘为主,山高坡陡,公路施工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为此在施工期间,应切实采取可行的防止水 17-土流失措施,并尽量避开雨季时间开挖土、石方修路路基。二、在争取上级资金补助的同时
15、,建设单位应多方筹资,积 极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做好公路施工的各项前期工作,使项目尽 早让沿线群众受益。三、本项目改建段,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现有交通正常运 行,合理组织,尽可能不给现有交通带来不利影响。四、拟建项目社会效益较好,为争取早日建成,早受益,项 目承办单位应尽快组建专业管理机构,真抓实干,力争提前建好 这项“富民工程”。18-第二章交通量预测第一节预测的依据与范围本项目为乡村道路建设,交通量预测以公路相关线路的交通 量和起讫点调查(0D调查)等资料为基础,结合可行性研究通用 的预测方法和技术进行。范围为建设地点的6个乡镇及周边地区。第二节 项目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前景一、影响区划分项目的
16、建成对促进沿线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建成 后的各地区的影响程度,把影响区划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19-区。直接影响区为高坪镇、南江乡、草林乡、左安乡、大坑乡、黄坑乡,间接影响区定为这6个乡镇的周边地区。二、*县社会、经济概况1、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县位于江西省西南边境,吉安市的西南部,罗霄山脉南段 东麓。地理座标为北纬25 287 32至26 42,55,东经 113 56,51至114 457 45。县境南北宽约80km,东西长约 90km。东邻万安县,南界南康市、上犹县,西北接井冈山、西南连 接湖南省桂东县、炎陵县,北抵泰和县。国土面积3144.17km2,全 县以山地为主,其中林
17、业用地占全县面积的78%,耕地占全县面 积的8.3%,水面占全县面积的1.1%,其他用地占全县面积的20-12.6%o*县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一是林业资源丰富,是全省 木材主要产地之一,有林业用地36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3.3%。二是水能资源丰富,有*江、蜀水两大水系,河流水质好,有利 于野生水产繁殖、生长,水域面积达7万多亩。2、行政区划及人口*县辖23个乡、镇,2002年全县总户数132390户,总人口51.4万人。3、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县经济发展迅速,近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详见下表:21-2-1指标名称单位2000 年2001 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亿元12.491
18、2.5+0.1第一产业亿元4.394.2-4.2第二产业亿元3.964.05+3.2其中:工业亿元2.782.82+1.4第三产业亿元4.134.14+1.6财政收入亿元0.760.82+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现价)元23492355+0.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4331440+0.5三、项目区概况1、南江乡位于*县西南部,距县城36公里。东邻禾源镇,南接左安镇,西抵南坑乡,北连草林镇,地理位置东径114。18,北纬26 10,。全乡国土面积46.75平方公里,属丘陵、河谷盆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最高海拔998.4米,一般海拔200300米。全乡辖7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11238人
19、(其中农业 22-人口 10452人)。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茶、金桔、蚕桑等,乡镇企业主要有金矿选冶厂、铜矿厂、稀土矿厂、竹编工艺厂、家具制造厂等 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20元。2、高坪镇位于*西南边境,距县城74公里,距湖南桂东县41公里。西、北与湖南桂江县相接,东邻汤湖镇,南界上犹县。全镇面积 115.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2公顷。辖13个行政村,167个村 民小组,共3741户15166人。2002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794 万元,地方财政总收入90.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90元。项 目区明坑村、巷旋村、桃洞村、兰村村均属重点贫困村,人均纯收 入1000元左右,低于全镇水
20、平近28%。23-3、草林乡位于*县中部偏西南。分别与珠田、禾源、南江、黄坑、西溪、堆 子前、上坑等乡镇毗邻,距县城23公里。全乡国土面积137.10平 方公里,属低山丘陵地带,中为盆地,四面环山。辖18个村委会 155个村民小组,共28736人。项目区拱前村地处泉江镇、堆前镇、草林镇三镇接合部,中心点离遂井公路、上堆公路各6公里,交 通极不方便,严重制约了拱前及其周边村的经济发展,2002年人 均收入900元,属特困村。4、左安镇位于县境西南部。南界上犹县,西北连接湖南省桂东县,其 余分别与杨芳、汤湖、黄坑、南江等乡镇接壤。全乡辖22个村委会24-243个村民小组共21544人。国土总面积1
21、56.6平方公里,是*西南部中心集镇。项目区内曲溪村是左安镇东部的一个小山村,属 特困村,村委会离左安镇集市8公里,无公路,交通条件极差,农民收入低,人均收入仅为715元。5、大坑乡位于*县西北部。国土面积157.54平方公里,山多田少,是*县主要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87.2%。大坑乡农特资源极为丰 富,尤以金桔、油茶、蜂蜜、生姜、山苍子享誉县内外,为*县金桔 主产区。全乡17个行政村,有半数不能通车。项目区赤坑村、园洲 村、大洲村都是国家重点贫困村,共有人口 3528人,2002年人均 纯收入只有862元。25-6、黄坑乡黄坑乡位于*县西部山区,东邻草林、南江,南接左安,西 界湖南清泉、大
22、汾,北临西溪。距县城48公里。全乡国土面积75.8 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211个村民小组17912人。全乡资源 丰富,特别是金矿、稀土矿含量高,蓄量大。2002年全乡工农业总 产值4430万元,完成财政收入100.99万元。全乡17个行政村有 13个已通公路,还有4个村不通公路。项目区古洲和金河村为特 困村,2002年人均纯收入只有695元。四、社会经济发展前景1、资源优势(1)林木竹木资源:林业资源丰富,是全省木材主要产地 之一,有林业用地36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3.3%。26-(2)水利资源:水能资源丰富,有*江、蜀水两大水系,河流水质好,有利于野生水产繁殖、生长,水域面积达7万多
23、亩。(3)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境内储有大量的金矿、铜矿、稀土矿等矿产,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2、农业优势项目区主要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有金桔、油茶、蚕桑、生 姜、药材等经济作物。随着交通的改善,生产和销售成本的降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产品及农副产品发展后劲大。第三节 项目影响区内交通运输状况一、综合运输网状况及发展规划根据吉安市农村公路网规划(20012020年)和吉安市27-“十五”期间公路建设计划的要求,吉安市综合运输网总体发展目标为:以创新促发展,以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经济发展为目的 以赣粤高速公路和105x319国道为依托,以加快县、乡、村级公路 网建设为基础,以提高国、省道公路等
24、级、改善县乡公路路面状况 和区域整体运输通行能力为重点,着力实施“二纵四横一交叉”路网主骨架建设。*县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原则是加强县城对外公路的改建工作,提高公路等级,建立完善、快速的公路体系。同时,坚持以提高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中心,形成以公路运输为骨干,干支路网相 连接的公路运输格局。本项目实施是*县农村乡村公路网建设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实施,为真正实现“十五”规划格局28-创造良好的交通基础条件。交通功能方面与省道和县乡公路相连接,提高行车速度,增大通行能力,降低运输成本,充分发挥路 网连接的最佳效益。二、公路交通运输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县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 设日
25、趋完善。在努力提高国、省道公路等级的基础上,重点加快县 乡村公路网的建设,基本形成了一个快速、高效的交通运输网。*县境内现有公路里程695.947公里,其中:国道47.58公里,省 道99.38公里,县道409.107公里,乡道139.88公里。*县是吉 安市的南大门,105国道穿境而过,遂桂公路、遂炎公路直接进入 湖南省,是全县对外交通的主干线。县乡公路在全县公路里程中 29-占主要比例,但路面条件较差,乡村公路多为机耕道或断头路,等级低、路况差,严重制约着沿线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的流通。第四节 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一、交通量现状调查7条拟建公路原为简易公路或人行小道,交通量受当地经济 能力、公路
26、等级等影响,进出机动车少。详见下表(折算为中型载 重车):30-相关线路历年交通量年份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交通量49545760646873818896(辆/0)二、交通量预测交通量预测基本考虑:交通量增长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的快慢将决定交通量增长快慢,同时交通基础设施的改 善又将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拟建公路是*县交通规划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是项目区人民脱贫致富之路。根据1993年2002年历 年的交通量统计表显示,机动车辆由于受路况的影响,交通量增 长较慢,增长较快的是自行车和摩托车。1、自行车出行增长率预测31-我国自
27、行车保有量与人口数量成正比增长,自行车保有量增长率一般与人口增长率基本相同。预计20022005年增长率为 10%,20052010年增长率为8%,20102015年增长率为 5%,20152020年增长率为3%。2、摩托车出行增长率预测我国摩托车保有量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经历了一个高 速增长的时期,近几年全国大多数城市摩托车保有量已趋向饱和 摩托车保有量增长已大大降低。随着国家对购买摩托车采取严格 限制措施,预计未来城市摩托车保有量将以较小的幅度增长。但 随着农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短距离的交通工具将以摩 托车为主。预计20022005年摩托车出行增长率为20%,200532-20
28、10年增长率为22%,20102015年增长率为23%,20152020 年增长率为23%。3、农用车出行增长预测农用车作为农村短距离的交通运输工具,主要以载货为主。随 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外销量的增加,公路等级的提高,今 后载货将以货车为主,农用车增长呈下降趋势并逐渐淘汰。因此,预计20022005年农用车出行增长率为10%,2005 2010年增长率为12%,20102015年增长率为7.3%,20152020 年增长率为5.6%o项目区拟建公路2002年2020年交通量的预测详见下表:公路未来正常交通量的增长率 单位:%年段小货车中货车大货车农用车小客车摩托车人力车自行车平均增长备注
29、33-率0205863103203108.6051097412522289.8101510867.3823159.71520121085.610232310.534-第三章线路方案第一节线路方案本项目7条线路地处山岭重丘区,地貌复杂。由于地方财政困 难,为合理使用投资,当地政府在征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群众 意见后,拟在原乡村公路或人行小道的基础上建设。经本可研人 员现场勘察,7条线路现有路基宽约2-3m,且路基较好,故新35-增道路用地及土石方较少;乡村道路本为村民自发修建,所以沿线经由自然村较多,受益范围也比较广,可研认为项目建设可沿 老路走向进行,不再做方案比选。在老路的基础上适当截弯取直
30、 路基拓宽至4.5m,采用3.5m宽泥结碎石路面,全面提高路线标 准,7条线路完善桥涵、排水与防护工程。在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草林至拱前、高坪至明坑、黄坑至金 河等线路都存在山体滑坡现象,其中尤以草林至拱前最为严重。所以,为保障施工安全和通车后路基不致被损,结合实际情况,按需要做好浆砌片石等护坡工程,加强环境意识并进行绿化。同 时为保障行车安全,根据交通部标准JTJ001-97公路工程技术标 准的规定,全线设置错车道。36-第二节线路条件一、项目区地理位置条件1、地质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地质调查表明,*县分布和出露的地层 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侏罗系、第四系等,以寒武 系分布最
31、广,震旦系、石灰系和侏彳罗系分布极少。县境地处南褶 皱系万福山诸广山复向斜东翼,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尤以 加里东和燕山两期构造运动为强烈,且各有特色。这些构造运动 的长期作用,使县境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断裂和褶皱。查中国地震 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可知,项目区地震动峰值加速37-度0.05(相当于地震烈度小于6度),为此项目可不考虑抗震设防。2、地形、地貌沿线地形比较复杂,路线走向由南向西北方向。地势由西南 向东北倾斜,属赣西南边境山区,以山地为主。地貌属陆地地貌(一级)之流水地貌(二级),包含少量岩溶地貌、人为地貌和 重力地貌的微地貌。山地、丘陵、植被较为发育,以松、杉、竹、茶林
32、 为主,山谷、山脊下部基本为梯水田。3、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结冰期短,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3.5,极端最高气 温37,极端最低气温一6.9;全年最多风向为冬季偏北风,38-夏季偏南风,最大风力9级;年平均降雨量1645.1mm,全年平均无霜期297天。二、沿线砂、石材料来源及运输方式路线区域内水系较多,砂及砂砾均可从河床中采集;石料沿 线有石料场可供选用,且料源充足、价格稳定;钢材、水泥、涵管 等材料可就近购买,也可从县城购入,现有公路可满足运输需要 采用汽车运输。三、社会环境条件当地政府和沿线群众对修建该路的积极性高涨,项目需征用 土地266亩
33、(其中水田48亩,山地137亩,旱地71亩,水塘10 亩),拆迁建筑物640平米(其中砖木房440平米,临时建筑物 200平米),拆迁通讯杆17根、电力杆18根,征地、拆迁的各项39-前期工作进度顺利。沿线水、电、通讯等均能保障,具备较好的建设条件。40-第四章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一、建设规模本项目共7条线路,建设总长67km。由于地处山岭重丘区,地形比较复杂;根据交通量预测,交通量较少,按照通行能力与 公路等级相适应的原则,7条线路均按四级公路建设可满足交通 量的要求。综合考虑高坪镇、南江乡、草林乡、左安乡、大坑乡、黄坑乡的 经济、人口、交通运输现状等因素,参照交通部JTJ001-97公路工
34、程技术标准和交通部JTJ011-9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规定,路41-线采用泥结碎石路面,路基宽4.5m,路面宽3.5m。二、主要技术指标1、计算行车速度:20km/h2、路面类型:泥结碎石3、路面宽度:3.5m4、路基宽度:4.5m5、曲线半径:极限最小半经15 m,一般最小半径30 m6 停车视距:20m7、最大纵坡:9%8、桥涵设计荷载:汽车70级、履带-509、小桥设计洪水频率:1/2542-第五章工程方案第一节路基、路面工程一、路基工程路基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便能抵御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及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根 据交通量预测、建设规模及所采用的技术标准,
35、本项目的路基采43-用如下方案:1 路基宽:7.5mo2、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3、横断面形式:0.75米(土路肩)+6.0米碎路面+0.75米(土路肩)。4、路堤填筑:为保证路堤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填筑路堤时,要处理好基底,选择良好的填料,保证必须的压实度及正确选择 填筑方法。a.填料选择:由于沿线的土、石的性质和状态不同,故路基 的稳定性有很大差异。为保证路堤的强度和稳定性,需根据实际 情况选择当地稳定性良好的土、石作填料。b.填筑方法:一般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当地面纵坡大于44-12%的深谷陡坡地段可选用竖向填筑法,特殊情况采用混合填筑法。5、路堤边坡:填方边坡一般为1:1.5。当填
36、料为粘质土、粉质 土、砂质土或卵石土、砾类土、碎石土等,其填土高度小于20m时,上部高度8m边坡为1:1.5,下部边坡为1:0.75,并在变坡处设 3m宽的护坡道。对边坡高度超过20m的路堤,宜进行稳定性验算。6、路堑开挖:路堑开挖应保证开挖过程中及竣工后能顺利排 水,在挖方路基位于含水量较大且易翻浆的土层上,应换透水性 良好的土料,其厚度应不小于0.81.0mo同时应及时设置必要的 支挡工程,挖出的土方除应尽量利用填方外,余土应有计划地弃 置。根据沿线地形条件、工程量大小、施工工期以及采用的机具等45-因素,采取合理的开挖方案。7、路堑边坡:土质挖方边坡设计视边坡高度、土质类型、密实 度、潮
37、湿、以及地下水、地面水情况确定。一般根据土质密度情况,边坡高度小于20m时,边坡采用1:0.31:1.5;边坡高度在20 30m时,边坡采用1:0.51:1.75。岩挖方边坡视边坡高度、岩石 种类、风化程度以及地下水、地面水综合分析确定。当边坡高度小于 20m时,边坡采用1:0.11:1.25;边坡高度在2030m时,边坡 采用1:0.21:1.5,在边坡中部设排水沟平台。8、路基压实厚度:应根据填挖类别和路床顶面以下深度,参 照JTJ0019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实施。二、路基排水路基排水应设置完善的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设施,以利于将46-可能停滞在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地下水迅速排除,保证路
38、基、路面不受侵蚀、积水而影响行车安全。排水方案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路基排水设计与农田水利设施和规划相配合。2、公路穿越村庄时,排水设施应与原有的供水、排水设施及规划相协调。3、排水困难地段,或提高路基高度,或者降低地下水位,或设置隔离层等措施,使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温湿状态。4、土质排水沟、边沟、截水沟均采用浆砌片石,以利排水和本身不至于冲毁、破坏。三、路面工程根据交通量及其组成情况和公路等级、使用任务、功能、当地47-的材料及自然条件等因素,结合路基采用如下方案和指标:1、标准轴载: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100KN为标准轴载。2、路面宽度及结构组成:宽度为6.0m,路面结构由上而下为3c
39、m砂石磨耗层,8cm泥结碎石面层,12cm泥结碎石基层。3、路段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相当于地震烈度小于6度)地区,可不考虑地震设防措施。4、路面排水:一般由路拱坡度,路肩横坡和边沟排水组成,应根据当地降水与路面的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第二节附属工程一、桥涵工程1、有涵洞97道,全长200米,无改建桥梁。2、全线涵洞与路基同宽,外缘与路肩边缘线一致。48-3、结构形式:根据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和养护的原则,合理选用适当的涵型。涵洞宜采用石拱涵、圆管涵、钢筋碎盖 板涵为宜。4、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二、路线交叉本项目与其它公路道路均为平面交叉,采用加宽转角式或分 道转
40、弯式交叉。设计时,交叉口的视距必须不小于规定的停车视 距20m,缘石半径应符合“公路简单交叉口转弯半径”和“公路 右转车道转弯最小半径”R215米的要求。三、沿线设施为保证行车与行人的安全和充分发挥公路的作用,公路应按 规定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适当的 49-防护设施。在村镇附近及混合交通量大的路段,路肩应予以加固 以充分利用。在公路用地范围内应进行绿化、美化路容,保护环境 但公路路肩上不得植树,在公路交叉范围内和转弯内侧植树应满 足视距要求。四、防护工程路基防护工程是保证路基强度和稳定性、改善环境,保护交 通安全的重要工程技术措施。在坡面易受侵蚀,遭受雨水流冲刷 易发
41、生泥流的土质边坡,以及易风化,风化转严重的软质岩石或 较破碎、易剥落的岩石边坡地段,采用护坡进行防护。沿线公路上 设置完善的指路、指示、警告和禁令标志,标志牌均为反光标志,图案文字采用钻石级反光膜,底板采用高强级反光膜,标线采用 50-热熔型反光标线。在高填方,桥头路段设置刚性防护栏。51-52-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评价依据和范围环境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它是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 境的总和。道路环境问题是整个人类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 由于人们为了发展经济修建道路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以致影响人 类生产和生活。因此,需要在工程项目开工之前,就施工过程中 和建成交付营运期间,可能对环境造成的
42、影响进行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其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有效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使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并降低到最小程度,达到经 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53-一、评价依据1、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交通部JTJ005-96(试行);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交通部JTJ/T0067998;3、国家及地方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二、评价内容及范围1、评价内容:主要从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空气、噪声四个方面对项目建设进行评价。2、评价范围:社会环境为拟建公路直接影响区;生态环境为拟建公路中心两侧各200m范围内;空气、噪声为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但空气环境在敏感地区可适当扩大
43、。三、评价标准1、食品中铅限量卫生标准(GBT4935-94);54-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农业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4、地方有关标准及规定。四、评价年限根据项目建设期及公路远景设计年限,确定评价年限为:1、建设期:2006年;2、营运期:20072016 年。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一、社会环境影响评价1、基础设施的影响:本项目建设不会给沿线基础设施造成破55-坏,但在施工前应全面踏勘电力、通讯设施,并与有关部门协调做好拆迁工作。
44、2、资源利用的影响:拟建项目占用土地多为荒地,农田较少 对土地资源不会造成多大影响。另一方面,公路的修通对开发利 用沿线的竹木资源和矿产资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3、社会发展影响:项目实施后,通行能力显著增强,运输能 力大大提高,将带动沿线区域建设与开发,引导沿线群众调整农 业产业结构,使运输业、加工业、养殖业及特色农业等迅速发展,发挥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沿线生态环境条件:拟建公路沿线不属于自然保护区,野 生物栖息地,林木资源比较丰富,植被较为发育。气候温和,雨56-量充沛,暴雨强度较大。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公路建设会给动(植)物的生态平衡、水土流失、水资源及土壤质量
45、带来直接影响。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动(植)物生态平衡保护措施:公路通过林地时,应严格控制林木的砍伐数量,严禁砍伐公路用地范围之外不影响视线的林木。同时,用地范围内应按绿化设计要求进行栽植。(2)水土流失保护措施:公路施工期间应切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止水土流失的工程措 施。a.根据实际情况,按需要做好坡脚挡土墙和沿河挡土墙,然后进行砌石填土,并应注意避开雨季时间开挖修筑路基。57-b.开挖的土方,除应尽量利用回填外,余土应有计划地弃置,并尽可能用于改造农田,美化环境。C.作好路基排水,防止路基边坡冲刷以保排水通畅。(3)土壤质量保护措施:行驶汽车燃料(含铅汽油)
46、泄漏 和汽车尾气燃烧,使铅微粒直接进入环境,对沿线土壤带来一定 程度的影响。但随着柴油作为大型车的燃料比例的加大和无铅汽 油的推广使用,这一影响程度会逐渐降至土壤中铅含量最低标准 以内。(4)水资源质量保护措施:a.含有害物质的建筑材料堆放点要远离水源,并用防雨材 料遮盖。b.路面径流不得直接排入饮用水体和养殖水体;当路基边58-缘距饮用水体小于100m,距养殖水体小于20m时,应采取绿化带或者其它隔离措施。c.工程废方弃置应作出设计,避免阻塞河道水流或造成水 土流失。三、空气、噪声影响的评价1、空气影响分析:施工期间工程对空气的主要影响是尘污染,产生原因为灰土拌合和施工材料的运输。运营期间对
47、空气的主要 影响为汽车排出气体对大气的污染,我国有关标准中限定NO2年 平均换算值为0.020.03ppm,而拟建公路远景设计年限内日交 通量为200辆以内,预测年平均换算值为0.0005ppm,故影响较 小。2、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土石方开挖,必然破坏相应的植被,59-应尽量不让地表裸露,同时在施工现场配置洒水设备,定时洒水减少起尘量,并及时清扫路面,防止二次扬尘。3、噪声影响分析:根据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噪声测试值表明,昼夜施工机械噪声对环境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夜间施工影响较 大,所以在人口密集的村镇应避开夜间施工,同时对运输及施工 机械应加强维修,保证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降低
48、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实践表明:在公路运营期间,成片 栽植的树木对降低噪声能取得较好的效果。60-第七章劳动安全设施第一节影响劳动安全的因素分析拟建项目劳动安全卫生的研究是在已确定的技术方案和工程 方案的基础上,分析论证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对劳动者和 财产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如工伤和职业病),并提出相应防 范措施。本项目是交通项目,线路多处存在有坡面易受侵蚀,遭受雨 水流冲刷易发生泥流的土质边坡,以及易风化,风化转严重的软 质岩石或较破碎、易剥落的岩石边坡地段,影响劳动安全因素主61-要有滑坡、挖土石方爆破、施工用电、施工用机械等。第二节安全措施方案针对不同危害和危险性因素的场所、范围以
49、及危害程度,提 出如下安全措施方案。一、在爆破施工时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在有过往人处应有 警示标记,爆破人员要通过严格培训并具有上岗证和进行开工前 安全教育。二、下雨施工时应注意施工机械的电缆破裂,引起触电造成 人身伤亡,要有专人对施工机械电源进行管理和维护,并装设漏 电保护装置。三、根据实际情况,按需要做好坡脚挡土墙和沿河挡土墙,62-然后进行砌石填土,并应注意避开雨季时间开挖修筑路基,防止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现象,确保施工安全。四、施工时设立必要的安全标志、傍山、傍河地段设立护栏、护柱;高填方、深路堑地段设立防护设施,人员上岗须戴安全帽。五、在施工现场周围配备、架设并维护一切警告与危险标
50、志、消防安全标志,施工路段设专人维护交通,设施工标志、限速标 志,以确保施工、行人及行车的安全。63-64-第八章质保体系及进度安排第一节质保体系公路施工前,应根据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工程方案建立健 全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制定施工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提出合理的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方案,形成完整有效的工程质量65-保证体系,科学组织建设过程中各阶段的工作,按工程实施进度安排建设资金,为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一、组织机构本项目属以工代赈项目,承办单位为乐安县交通局,项目法 人代表为易鸣辉。项目法人代表负责整个工程的协调指挥工作,下设工程部、财务组、征地拆迁组,并指定专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