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庐山地理综合实习B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307177 上传时间:2024-07-01 格式:PPTX 页数:87 大小:16.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庐山地理综合实习B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庐山地理综合实习B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庐山植被庐山植被刘金娥.08.24第1页提要提要野外植被调查方法野外植被调查方法庐山植被类型庐山植被类型庐山地带性植被庐山地带性植被植被演替植被演替植物与环境关系植物与环境关系第2页植被野外调查基本方法植被野外调查基本方法第3页一、原理与方法一、原理与方法植被调查是从调查不一样类型植物群落入手,然后加以综合分析,找出群落本身特征和生态环境关系以及各类群落之间相互联络。第4页二、目与要求二、目与要求经过植被调查实践,掌握植被调查基本方法,了解某地域植被代表类型及其基本特征,并分析植被与区域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探讨影响该地域植被结构自然和人为原因。第5页三、仪器设备及调查准备三、仪器设备及调查准备1 1 1 1测量仪器:测量仪器:测量仪器:测量仪器:指南针,经纬仪,气压高度表,指南针,经纬仪,气压高度表,测绳,计步器。测绳,计步器。2 2 2 2调查测量设备:调查测量设备:调查测量设备:调查测量设备:钢卷尺,剪刀,标本夹,采钢卷尺,剪刀,标本夹,采集杖,各种表格,统计本,标签。集杖,各种表格,统计本,标签。3 3 3 3文具用具:文具用具:文具用具:文具用具:彩笔、铅笔、橡皮、小刀、米尺、彩笔、铅笔、橡皮、小刀、米尺、绘图薄、资料袋等。绘图薄、资料袋等。4 4 4 4采集工具:采集工具:采集工具:采集工具:铁铲、枝剪、土壤袋、标本夹、铁铲、枝剪、土壤袋、标本夹、标本纸、放大镜、昆虫采集箱。标本纸、放大镜、昆虫采集箱。第6页四、内容与方法四、内容与方法(一)样地设置(一)样地设置(一)样地设置(一)样地设置 1.1.1.1.取样数目取样数目取样数目取样数目 假如群落内部植物分布和结构都比较均一,则采取少数假如群落内部植物分布和结构都比较均一,则采取少数样地;假如群落结构复杂且改变较大、植物分布不规则样地;假如群落结构复杂且改变较大、植物分布不规则时,则应提升取样数目。时,则应提升取样数目。2 2 2 2取样技术取样技术取样技术取样技术 无样地取样技术(指不要求面积取样,如点四分法。)、无样地取样技术(指不要求面积取样,如点四分法。)、有样地取样技术(指有要求面积取样,如样方法(最小有样地取样技术(指有要求面积取样,如样方法(最小面积调查法)、样线法)。面积调查法)、样线法)。第7页(1)样方法:在一块样地单位上选定样点,将仪器放在样点中心,水平向正北0,东北45,正东90引方向线,量取对应长度。则四点可组成所需大小样方。样方范围:样方范围:选择含有代表性小面积统计植物种类数目,并逐步向外围扩大,同时登记新发觉植物种类,直到基本不再增加新种类为止。第8页 面积扩大方法面积扩大方法面积扩大方法面积扩大方法A.A.A.A.从中心向外逐步扩大法:从中心向外逐步扩大法:从中心向外逐步扩大法:从中心向外逐步扩大法:经过中心点经过中心点0 0作两条作两条相互垂直直线。在两条线上依次定出距离中心点相互垂直直线。在两条线上依次定出距离中心点位置。将等距四个点相连后即可得到不一样面积位置。将等距四个点相连后即可得到不一样面积小样方。在这些小样地中统计植物种数。如图小样方。在这些小样地中统计植物种数。如图1 1。第9页B B B B从一点向一侧逐步扩大法:从一点向一侧逐步扩大法:从一点向一侧逐步扩大法:从一点向一侧逐步扩大法:经过原点作两条经过原点作两条直角线为坐标轴。在线上依次取距离原点不一样直角线为坐标轴。在线上依次取距离原点不一样位置,各自作坐标轴垂线分别连成一定面积小样位置,各自作坐标轴垂线分别连成一定面积小样地。统计植物种数。如图地。统计植物种数。如图2 2。第10页C C成倍扩大样地面积法:成倍扩大样地面积法:按照图3所表示方法逐步扩大,每一级面积均为前一级面积2倍。第11页 统计方法统计方法统计方法统计方法:以面积大小为:以面积大小为x x轴,以种数为轴,以种数为y y轴,轴,填入每次扩大面积后所调查数值。并连成平滑曲填入每次扩大面积后所调查数值。并连成平滑曲线。则曲线上由陡变缓之处相对应面积就是群落线。则曲线上由陡变缓之处相对应面积就是群落最小面积。最小面积。植物群落调查所用最适样方大小:植物群落调查所用最适样方大小:植物群落调查所用最适样方大小:植物群落调查所用最适样方大小:乔木层惯乔木层惯用样方大小为用样方大小为101010104050 4050 ,灌木层为,灌木层为44 44 1010 1010 ,草本层为,草本层为11 11 33.3 33.3 。样方数目:样方数目:样方数目:样方数目:乔木:乔木:2 2个;灌木:个;灌木:3 3个;草本:个;草本:5 5个。个。第12页长江中下游地域样方面积经验值:草本群落1-4 灌丛25-100 纯针叶林100-200 阔叶林400-1000 野外实习每类群落设3-5个样地为宜第13页中国植被研究时最小经验面积(宋永昌,)植被类型植被类型植被类型植被类型 最小面积最小面积最小面积最小面积m m m m2 2 2 2植被类型植被类型植被类型植被类型 最小面积最小面积最小面积最小面积m m m m2 2 2 2热带雨林与季雨林热带雨林与季雨林热带雨林与季雨林热带雨林与季雨林 2500 2500 2500 25004000400040004000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900 900 900 9001200120012001200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400 400 400 400800800800800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100 100 100 100400400400400针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 100 100 100 100400400400400寒温带针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寒温带针叶林 100 100 100 100400400400400落叶阔叶灌丛落叶阔叶灌丛落叶阔叶灌丛落叶阔叶灌丛 16 16 16 16100100100100草本植物群落草本植物群落草本植物群落草本植物群落 1 1 1 116161616第14页(2)样线法)样线法 样线设置:样线设置:样线设置:样线设置:主观选定一块代表地段,并在该主观选定一块代表地段,并在该地段一侧设一条线(基线)。然后沿基线用随机地段一侧设一条线(基线)。然后沿基线用随机或系统取样选出待测点(起点)。沿起点分别布或系统取样选出待测点(起点)。沿起点分别布线进行调查。线进行调查。基线起点1起点2起点3第15页样线长度和取样数目:样线长度和取样数目:草本:6条10m样线;灌木:10条30m样线;乔木:10条50m样线。样线统计样线统计:在样线两侧.m范围内统计每种植物个体数()。第16页(3)四分法(中心点四分法,中)四分法(中心点四分法,中点象限法)点象限法)样点选定:样点选定:在选定调查地块之后,在调查地块内随机布点(样点)。每个调查地段取样点理论值最少要20个点。建立象限:建立象限:将事先准备好“十字架”中心点与任一样点重合。在地面上组成四个象限。测定方法:测定方法:在每一象限内找到最靠近中心点个体。第17页(二)植物群落调查指标测定方(二)植物群落调查指标测定方法法 1 1 1 1 测定盖度:测定盖度:测定盖度:测定盖度:盖度盖度=(一个种密度(一个种密度/全部种密全部种密度)度)1001002.2.2.2.测定频度:测定频度:测定频度:测定频度:频度是指某一个植物所出现样方频度是指某一个植物所出现样方数占总样方数百分率。数占总样方数百分率。频度频度=出现该种样方数出现该种样方数/样方总数样方总数1001003 3 3 3 生物量测定生物量测定生物量测定生物量测定方法:直接收割法。直接将植物体地上枝叶及繁方法:直接收割法。直接将植物体地上枝叶及繁殖器官全部割下来测定鲜重和干重(烘干或晒干)殖器官全部割下来测定鲜重和干重(烘干或晒干)。第18页4 4 蓄积量蓄积量A A草本植物:草本植物:蓄积量计算公式是:W=dFW=dFS S 注:W W:总蓄积量。d d:单位面积上植物可利用部位生物量。F F:植物频度。S S:草本植物种群分布面积。B B木本植物:木本植物:蓄积量测定较为困难,普通须应用航空像片进行抽样调查,再采取比预计法和回归估测来完成。第19页 5 5 5 5 测定多度:测定多度:测定多度:测定多度:多度是指单位面积(样方)上某个种全部个体多度是指单位面积(样方)上某个种全部个体数。通常采取多度等级制表示,习惯用符号是:数。通常采取多度等级制表示,习惯用符号是:背景化(背景化(SocSoc):植物地上部分郁闭形成背景。):植物地上部分郁闭形成背景。多(多(CopCop):植物生长很好,个体数目很多,但未到达背景化。):植物生长很好,个体数目很多,但未到达背景化。稀疏(稀疏(SpSp):植物数量不多,稀疏散生。):植物数量不多,稀疏散生。零落(零落(SolSol):植物个体很稀少。):植物个体很稀少。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计算公式:M=1/D=R/qM=1/D=R/qM=1/D=R/qM=1/D=R/q 其中:其中:M M M M:多度。:多度。D D D D:密度。:密度。R R R R:统计样方总数。:统计样方总数。q q q q:在在样地内所调查到某种特定种平均个体数。样地内所调查到某种特定种平均个体数。第20页(三)植物群落观察步骤和方法(三)植物群落观察步骤和方法1 1 1 1全况了解:全况了解:全况了解:全况了解:首先应该熟悉经典地段植物群落首先应该熟悉经典地段植物群落概况,包含组成特征及其所属分类系统,然后依概况,包含组成特征及其所属分类系统,然后依据植物群落调查要求,确定相宜调查范围。据植物群落调查要求,确定相宜调查范围。2 2 2 2确定调查范围:确定调查范围:确定调查范围:确定调查范围:依据小范围差异,确定含有依据小范围差异,确定含有代表性群落界限进行观察。例:在木本植物群落代表性群落界限进行观察。例:在木本植物群落中,能够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等;在中,能够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等;在草本植物群落中,能够有干草地、草地、高山草草本植物群落中,能够有干草地、草地、高山草地等。地等。第21页注意:注意:注意:注意:选定经典群落,必须含有该群落代表特征选定经典群落,必须含有该群落代表特征(例:科属外貌和生态结构等)。(例:科属外貌和生态结构等)。在草地植物群落中,普通总覆盖度应在在草地植物群落中,普通总覆盖度应在70%70%左右,不宜选择过疏或过密地方。左右,不宜选择过疏或过密地方。进行野生果林群落调查时,所选择标准地进行野生果林群落调查时,所选择标准地必须成片;假如是零星小块者,虽优势植物显著必须成片;假如是零星小块者,虽优势植物显著也不宜选取。也不宜选取。地形特殊,如溪边、河边、局部低洼地,地形特殊,如溪边、河边、局部低洼地,均不宜作为标准地。均不宜作为标准地。第22页3 3观察关键点观察关键点(1 1)木本植物群落:)木本植物群落:应记载组成群落种类及其密度、各层平均高度、总郁闭度、分层郁闭度、优势种主要生长指标;木本植物种类及其生长情况等。第23页(2 2)草本植物群落:)草本植物群落:应记载总盖度、纯盖度、分层高度及各层优势种类。假如能够划出个别群聚,最好能够记明群聚和不一样环境关系。(3 3)荒漠植物群落)荒漠植物群落:应记载灌木及其它旱生植物优势种类。因为这类群落生态原因比较特殊,在观察中应尤其注意生活力反应;同时,对于苔藓和地被生长情况,也应该进行厚度和季相观察。第24页4 4 4 4环境条件调查环境条件调查环境条件调查环境条件调查(1 1 1 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地理位置(2 2 2 2)地形条件)地形条件)地形条件)地形条件:海拔高度、坡向、坡度位置、:海拔高度、坡向、坡度位置、地形起伏、侵蚀情况。地形起伏、侵蚀情况。(3 3 3 3)土壤条件:)土壤条件:)土壤条件:)土壤条件:土壤类型、各层厚度、每质。土壤类型、各层厚度、每质。(4 4 4 4)人类影响)人类影响)人类影响)人类影响:砍伐、栽培、开垦、放牧、火:砍伐、栽培、开垦、放牧、火灾等方面强度、连续时间和频度(可经过访问调灾等方面强度、连续时间和频度(可经过访问调查获取)。查获取)。(5 5 5 5)其它:)其它:)其它:)其它:群落内外风速、气温、相对湿度、群落内外风速、气温、相对湿度、光照强度等。光照强度等。第25页5 5 5 5群落类型调查:群落类型调查:群落类型调查:群落类型调查:普通情况下,群落可分为以普通情况下,群落可分为以下四类:下四类:(1 1 1 1)木本群落门:木本群落门:木本群落门:木本群落门:又分常绿木本群落、阔叶常又分常绿木本群落、阔叶常绿木本群落、针叶常绿木本群落等。绿木本群落、针叶常绿木本群落等。(2 2 2 2)草本群落门:草本群落门:草本群落门:草本群落门:又分为陆生草本群落、水生又分为陆生草本群落、水生草本群落。草本群落。(3 3 3 3)荒漠群落门:)荒漠群落门:)荒漠群落门:)荒漠群落门:又分为干荒漠群落、寒荒漠又分为干荒漠群落、寒荒漠群落、海滨荒漠群落等。群落、海滨荒漠群落等。(4 4 4 4)悬浮植物群落门:)悬浮植物群落门:)悬浮植物群落门:)悬浮植物群落门:又分为水生悬浮植物群又分为水生悬浮植物群落、土壤悬浮植物群落、空中悬浮植物群落等。落、土壤悬浮植物群落、空中悬浮植物群落等。第26页6 6 6 6植物群落调查主要记载项目植物群落调查主要记载项目植物群落调查主要记载项目植物群落调查主要记载项目(1 1 1 1)群丛名称:)群丛名称:)群丛名称:)群丛名称:是代表植物群落优势组合,假如仅出现于一是代表植物群落优势组合,假如仅出现于一定群落群丛,则应对该群丛设置定群落群丛,则应对该群丛设置3 3个不一样样方,分别记载。个不一样样方,分别记载。(2 2 2 2)群落大小:)群落大小:)群落大小:)群落大小:主要统计其分布面积。主要统计其分布面积。(3 3 3 3)群丛分层:)群丛分层:)群丛分层:)群丛分层:统计这一群丛层次及各层高度。普通惯用统计这一群丛层次及各层高度。普通惯用“T”“T”代表乔木,代表乔木,“S”“S”代表灌木,代表灌木,“H”“H”代表草本,代表草本,“G”“G”代表代表苔藓地被植物。苔藓地被植物。(4 4 4 4)所属层级:)所属层级:)所属层级:)所属层级:统计某种植物在群丛内出现层次,并统计组统计某种植物在群丛内出现层次,并统计组成该层优势种。成该层优势种。(5 5 5 5)盖度)盖度)盖度)盖度 (6 6 6 6)多度()多度()多度()多度(7 7 7 7)频度)频度)频度)频度(8 8 8 8)生活强度:)生活强度:)生活强度:)生活强度:依据群落演替特征,说明某种植物生活力。依据群落演替特征,说明某种植物生活力。统计标准,可按短生型、过渡型、更新型、及茂盛型等类表明。统计标准,可按短生型、过渡型、更新型、及茂盛型等类表明。第27页(9 9 9 9)物候相)物候相)物候相)物候相:按照年周期季相,统计物候特征。:按照年周期季相,统计物候特征。(10101010)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11111111)地形特征)地形特征)地形特征)地形特征(12121212)地质情况:)地质情况:)地质情况:)地质情况:统计地质年代、露头岩石种类及岩石统计地质年代、露头岩石种类及岩石风化情况。风化情况。(13131313)土壤情况)土壤情况)土壤情况)土壤情况(14141414)水分情况:)水分情况:)水分情况:)水分情况:统计地下水位及地表水分情况。统计地下水位及地表水分情况。(15151515)周围环境:)周围环境:)周围环境:)周围环境:统计植物生活环境情况及其它植被类统计植物生活环境情况及其它植被类型等。型等。(16161616)指示特征)指示特征)指示特征)指示特征:简明分析生态原因、光照、水分、温:简明分析生态原因、光照、水分、温度、土壤等反应。度、土壤等反应。第28页(四)植物种群特征调查(四)植物种群特征调查1 1种群年纪调查种群年纪调查(1)(1)年纪结构调查年纪结构调查种群年纪结构是种群内不一样年纪个体分布或组配情况。同龄:同龄:一年生植物种群年纪结构通常是同龄。异龄异龄:多年生种群年纪通常是异龄。第29页(2 2 2 2)调查种群年纪比率调查)调查种群年纪比率调查)调查种群年纪比率调查)调查种群年纪比率调查 增加型种群:增加型种群:增加型种群:增加型种群:是指幼年个体占总体百分是指幼年个体占总体百分比很大,老年个体百分比很小,处于继续发展和比很大,老年个体百分比很小,处于继续发展和扩大状态种群。扩大状态种群。稳定型种群稳定型种群稳定型种群稳定型种群:老年和幼年个体数百分比近:老年和幼年个体数百分比近于相等,处于稳定状态种群。于相等,处于稳定状态种群。衰退型种群:衰退型种群:衰退型种群:衰退型种群:指幼年个体较少,老龄个体指幼年个体较少,老龄个体较多,处于逐步衰退状态种群。较多,处于逐步衰退状态种群。第30页(3)(3)(3)(3)种群调查指标种群调查指标种群调查指标种群调查指标 种群年纪结构调查是一项困难极大工作。主要是植物详种群年纪结构调查是一项困难极大工作。主要是植物详细年纪不轻易识别。通常可参考以下项目作为调查指标:细年纪不轻易识别。通常可参考以下项目作为调查指标:有生活能力种子(果实)或能传输营养繁殖体在单位有生活能力种子(果实)或能传输营养繁殖体在单位面积土壤上数量。面积土壤上数量。幼苗个体数。幼苗个体数。少龄个体数。少龄个体数。青年个体数。青年个体数。壮年营养体个体数。壮年营养体个体数。生殖期个体数。生殖期个体数。处于生殖期结束后生长久个体数。处于生殖期结束后生长久个体数。以根茎或其它地下休眠器官形式处于强迫休眠状态下以根茎或其它地下休眠器官形式处于强迫休眠状态下个体数。个体数。这种划分方法,是依据个体在年纪上和生活状态上差异这种划分方法,是依据个体在年纪上和生活状态上差异相联络而划分,叫物候期组成划分法。相联络而划分,叫物候期组成划分法。第31页2 2 2 2种群性比结构种群性比结构种群性比结构种群性比结构是一个雌雄异株植物种群全部个体或某个年纪级是一个雌雄异株植物种群全部个体或某个年纪级别个体中雌株与雄株个体数目标百分比。性比结别个体中雌株与雄株个体数目标百分比。性比结构是种群结构一个主要原因,对于雌雄异株种群构是种群结构一个主要原因,对于雌雄异株种群发展含有很大影响。生态群落中性比结构严重失发展含有很大影响。生态群落中性比结构严重失调植物是渐趋灭绝种类。调植物是渐趋灭绝种类。S S S S(性比)(性比)(性比)(性比)=(M/FM/FM/FM/F)100100100100 M M M M:雄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 F F F F:雌性个体数雌性个体数 第32页3 3种群数量特征调查种群数量特征调查种群数量特征调查定量参数:(1)密度。(2)盖度。(3)频度。(4)生物量。第33页(五)试验总结(五)试验总结1整理:整理:系统整理调查所得到各种原始材料和采集各类样品与标本。2调查汇报撰写调查汇报撰写第34页植被野外调查表植被野外调查表编号:地区:日期:调查人:1、调查地点海拔m2、GPS定位 N,E 3、植被类型 4、群落名称 5、盖度(肉眼估测 优势丰富常见偶见稀有)、地表情况(起伏、岩石出露、有没有水蚀、龟裂等)、地表覆盖裸露砾石凋谢物、土壤类别土壤记载编号、土壤普通特点10、群落分布范围、边界、组合11、利用现实状况(未利用利用适中利用过分)人类影响程度12、群落外貌、季相、成层现象及镶嵌现象13、水分补给情况14、野生动物活动情况15、对本群落类型野外评价编号:地区:日期:调查人:第35页种类组成描述种类组成描述 样方号:面积:总盖度():样方号:面积:总盖度():记载人:记载人:GPSGPS定位:定位:调查日期:调查日期:序号序号植物植物名名称称营营养苗高度养苗高度/cm/cm生殖苗高度生殖苗高度/cm/cm株(株(丛丛)幅)幅/cm/cm盖盖度度多度多度密度密度质质量量/g/g最高最高平均平均最高最高平均平均最高最高平均平均鲜鲜重重%干重干重%第36页庐山植被类型庐山植被类型第37页陆地表面分布着由许多植物组成各种植物陆地表面分布着由许多植物组成各种植物群落,如森林、草原、灌丛、荒漠、草甸、群落,如森林、草原、灌丛、荒漠、草甸、沼泽等,总称为该地域植被。分为自然植沼泽等,总称为该地域植被。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栽培)植被。被和人工(栽培)植被。植被定义(vegetation)第38页植被类型决定原因植被类型决定原因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地质条件(地貌、土壤等)地质条件(地貌、土壤等)水文水文人类活动影响人类活动影响第39页庐山植被形成自然条件庐山植被形成自然条件庐山地貌庐山地貌三个环带三个环带庐山气候庐山气候山地垂直分异显著山地垂直分异显著庐山土壤庐山土壤垂直分带现象垂直分带现象第40页庐山植物中国特有成份庐山植物中国特有成份当前已知主要有:青钱柳(当前已知主要有:青钱柳(Cylocarya Cylocarya paliuruspaliurus)、大血藤、八角莲()、大血藤、八角莲(Dysosma Dysosma VersipellsVersipells)、鹅掌楸、血水草()、鹅掌楸、血水草(Eomecon Eomecon chionatgachionatga)、牛鼻栓()、牛鼻栓(Fortunearia sinensisFortunearia sinensis)、)、杜仲(杜仲(Eucommia ulmoidesEucommia ulmoides)、山拐枣)、山拐枣(Poliothyrsis Sinensis(Poliothyrsis Sinensis)、喜树()、喜树(Camptotheca Camptotheca acuminataacuminata)、香果树()、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Emmenopterys henryi)、)、终年兰(终年兰(Changnienia amoenaChangnienia amoena)等。)等。第41页青钱柳青钱柳胡桃科青钱柳属胡桃科青钱柳属 落叶乔木 第42页鹅掌楸鹅掌楸木兰科木兰科鹅掌楸(马褂木)鹅掌楸(马褂木)北美鹅掌楸北美鹅掌楸第43页蜡瓣花,牛鼻栓蜡瓣花,牛鼻栓金缕梅科金缕梅科第44页香果树香果树茜草科(黄龙寺)茜草科(黄龙寺)茜草科落叶乔木,花萼裂片中有一片扩大成叶状,白色,花为黄色,叶柄红色。极具观赏性。第45页喜树喜树珙桐科珙桐科第46页珙桐珙桐第47页四照花四照花山茱萸科山茱萸科第48页第49页金钱松金钱松第50页庐山植被类型庐山植被类型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叶阔叶林)叶阔叶林)叶阔叶林)针叶林(马尾松林,黄山松林,杉木林,日本柳针叶林(马尾松林,黄山松林,杉木林,日本柳针叶林(马尾松林,黄山松林,杉木林,日本柳针叶林(马尾松林,黄山松林,杉木林,日本柳杉林,日本扁柏林)杉林,日本扁柏林)杉林,日本扁柏林)杉林,日本扁柏林)针阔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竹阔混交林,灌丛,草丛,草甸植被竹林,竹阔混交林,灌丛,草丛,草甸植被竹林,竹阔混交林,灌丛,草丛,草甸植被竹林,竹阔混交林,灌丛,草丛,草甸植被受地形影响植物种类分布复杂受地形影响植物种类分布复杂受地形影响植物种类分布复杂受地形影响植物种类分布复杂 植物群落演替显著植物群落演替显著植物群落演替显著植物群落演替显著第51页次生林次生林+人工林人工林原生植被:未经破坏植被次生植被:原生植被破坏后,经次生演替又重新形成植被。庐山已经没有真正原始森林。当前分布森林属于次生林,普通也称为原生型森林,为相对稳定地带性顶极群落第52页庐山地带性植被庐山地带性植被第53页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在全国植被区划中,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在全国植被区划中,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庐山水热情况随山体高度改变,造成庐山庐山水热情况随山体高度改变,造成庐山存在显著垂直地带性植被分异。存在显著垂直地带性植被分异。三个主要植被类型:三个主要植被类型: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基带)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基带)山地暖温带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山地暖温带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山地温带落叶林山地温带落叶林第54页植被植被植被垂直分布山地暖温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山地 温带落叶阔叶林 8009001100南坡南坡北坡北坡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600第55页土壤土壤土壤垂直分布红壤、黄壤、水稻土红壤、黄壤、水稻土山地黄壤山地黄壤山地山地棕壤棕壤4008009001100南坡南坡北坡北坡4001200山地山地黄棕壤黄棕壤第56页中亚热带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乔木层代表树种有大叶栲、苦槠、石栎、乔木层代表树种有大叶栲、苦槠、石栎、青冈栎、小叶青冈栎、香樟等常绿乔木树青冈栎、小叶青冈栎、香樟等常绿乔木树种种灌木层代表种有天台乌药、继木、马银花、灌木层代表种有天台乌药、继木、马银花、朱砂根、柃木、赤楠、米饭花等种类朱砂根、柃木、赤楠、米饭花等种类草本层最为经典是蕨类植物铁芒萁。草本层最为经典是蕨类植物铁芒萁。第57页最有用森林:种群结构完整,种类丰富,生态效最有用森林:种群结构完整,种类丰富,生态效益最正确,生产能力最高,系统最稳定,防护性益最正确,生产能力最高,系统最稳定,防护性能最正确。能最正确。残余于海拔残余于海拔700700米以下低山丘陵、沿沟谷两边交米以下低山丘陵、沿沟谷两边交通不便地带,寺庙周围,村庄周围风水林。如通不便地带,寺庙周围,村庄周围风水林。如白白鹿书院周围、秀峰山脚下鹿书院周围、秀峰山脚下。当前已经缺乏经典林地当前已经缺乏经典林地第58页庐山庐山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分布分布以苦楮、乌楣栲(以苦楮、乌楣栲(尖尖 齿齿 栲栲CastanopsisjucundaHanceCastanopsisjucundaHance)为优势种,海拔为优势种,海拔200200米以下,秀峰、归罗一带米以下,秀峰、归罗一带第59页以青栲(细叶青冈,面楮,黄龙寺以青栲(细叶青冈,面楮,黄龙寺-乌龙潭)、柯乌龙潭)、柯(石栎)(石栎)(石栎)(石栎)Lithocarpusglaber(Thunb.)NakaiLithocarpusglaber(Thunb.)Nakai为优势为优势种常绿阔叶林,白云庵下方,海拔种常绿阔叶林,白云庵下方,海拔450-600450-600米处山米处山谷两边。水热条件很好。谷两边。水热条件很好。第60页石栗(油桃,烛果树)第61页以白楠(樟科楠属)为主常绿阔叶林,以白楠(樟科楠属)为主常绿阔叶林,500-600500-600米沟涧溪流边。好汉坡,竹林窝,及碧云庵上方米沟涧溪流边。好汉坡,竹林窝,及碧云庵上方分布分布第62页 以甜楮为主常以甜楮为主常绿阔叶林,绿阔叶林,610610米中安寺后山,米中安寺后山,690690附近神尤宫,附近神尤宫,710710米黄岩寺,米黄岩寺,780780米太乙村,米太乙村,900900米黄龙潭乌米黄龙潭乌龙潭间,龙潭间,11001100米附近植物园米附近植物园附近附近第63页以青冈栎(青冈)为主常绿阔叶林,受破坏严重,以青冈栎(青冈)为主常绿阔叶林,受破坏严重,仅在仅在500500米以下石门涧、白鹿洞,观音桥见到残米以下石门涧、白鹿洞,观音桥见到残次林,与马尾松等混生。次林,与马尾松等混生。第64页以樟树为主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山麓平原地以樟树为主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山麓平原地域村庄附近。绿化树种。三出脉。域村庄附近。绿化树种。三出脉。第65页山地暖温带山地暖温带常绿、落叶阔叶林混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交林 乔木层代表种有青冈栎、青栲、小叶青冈栎、云青冈、甜乔木层代表种有青冈栎、青栲、小叶青冈栎、云青冈、甜乔木层代表种有青冈栎、青栲、小叶青冈栎、云青冈、甜乔木层代表种有青冈栎、青栲、小叶青冈栎、云青冈、甜槠、秦氏樟、天竺桂、细叶香桂、白楠、豺皮樟等常绿乔槠、秦氏樟、天竺桂、细叶香桂、白楠、豺皮樟等常绿乔槠、秦氏樟、天竺桂、细叶香桂、白楠、豺皮樟等常绿乔槠、秦氏樟、天竺桂、细叶香桂、白楠、豺皮樟等常绿乔木种类木种类木种类木种类茅栗、短柄枹、化香、四照花、灯台树、山胡椒、山鸡椒、茅栗、短柄枹、化香、四照花、灯台树、山胡椒、山鸡椒、茅栗、短柄枹、化香、四照花、灯台树、山胡椒、山鸡椒、茅栗、短柄枹、化香、四照花、灯台树、山胡椒、山鸡椒、石灰树、枫香、垂珠花、野茉莉、白辛树、野鸦椿、紫树、石灰树、枫香、垂珠花、野茉莉、白辛树、野鸦椿、紫树、石灰树、枫香、垂珠花、野茉莉、白辛树、野鸦椿、紫树、石灰树、枫香、垂珠花、野茉莉、白辛树、野鸦椿、紫树、香果树、檫木、大穗鹅耳枥等落叶种类香果树、檫木、大穗鹅耳枥等落叶种类香果树、檫木、大穗鹅耳枥等落叶种类香果树、檫木、大穗鹅耳枥等落叶种类 灌木层代表种有柃木、马银花、继木、天台乌药、杨桐、灌木层代表种有柃木、马银花、继木、天台乌药、杨桐、灌木层代表种有柃木、马银花、继木、天台乌药、杨桐、灌木层代表种有柃木、马银花、继木、天台乌药、杨桐、厚皮香、油茶、米饭花等常绿种类以及映山红、满山红、厚皮香、油茶、米饭花等常绿种类以及映山红、满山红、厚皮香、油茶、米饭花等常绿种类以及映山红、满山红、厚皮香、油茶、米饭花等常绿种类以及映山红、满山红、钓樟、庐山乌药、荚蒾、蜡瓣花、胡枝子等落叶种类钓樟、庐山乌药、荚蒾、蜡瓣花、胡枝子等落叶种类钓樟、庐山乌药、荚蒾、蜡瓣花、胡枝子等落叶种类钓樟、庐山乌药、荚蒾、蜡瓣花、胡枝子等落叶种类 草本层除了禾本科植物外,蕨类植物也十分丰富,如紫萁。草本层除了禾本科植物外,蕨类植物也十分丰富,如紫萁。草本层除了禾本科植物外,蕨类植物也十分丰富,如紫萁。草本层除了禾本科植物外,蕨类植物也十分丰富,如紫萁。第66页第67页山地温带落叶林山地温带落叶林乔木层代表种主要有短柄枹、茅栗、四照花、灯台树、化香、野鸦椿、石灰树、紫树、三角枫、朴树、椴树、白辛树、垂珠花等落叶种类,几乎见不到自然分布常绿阔叶树灌木层代表种有满山红、映山红、胡枝子、钓樟、荚蒾、蜡瓣花等落叶种类草本层也主要为禾本科植物和蕨类植物。第68页庐山庐山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分布 短毛椴(短毛椴(Tilia breviradiata Tilia breviradiata(RehdRehd)庐山椴)庐山椴)、小叶白辛(小叶白辛(Pterostyrax corymbosus Sieb.et Zucc.Pterostyrax corymbosus Sieb.et Zucc.)为主落阔林,为主落阔林,100-1200100-1200米仰天坪,汉阳峰米仰天坪,汉阳峰第69页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以短柄枹、化香为主落阔林100-1100米牧马场,五老峰附近第70页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以石灰花揪、茅栗为优势种,分布于含鄱口、牧以石灰花揪、茅栗为优势种,分布于含鄱口、牧马场一带。马场一带。还有分布于还有分布于10001000米左右芦林、牧马场周围锥栗林;米左右芦林、牧马场周围锥栗林;分布于丘陵地域栖贤寺、观音桥、莲花等地枫香分布于丘陵地域栖贤寺、观音桥、莲花等地枫香林;分布于庐山垅拟赤杨林。林;分布于庐山垅拟赤杨林。第71页第72页亚热带针叶林亚热带针叶林 可分为低山丘陵,海拔800米以下针叶林,如马尾松林、杉木林。海拔800米以上山地针叶林,如黄山松林、柳杉林,扁柏林。第73页第74页亚热带竹林亚热带竹林 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下竹林窝、碧云庵、海会寺、王家坡、莲花等地毛竹林及小面积斑块状分布刚竹林、阔叶箬竹林和苦竹林。第75页第76页山地矮阔林山地矮阔林 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上山脊及沟谷溪流两岸。主要有以茅栗、水马桑、腊瓣花、山胡椒、庐山芙蓉、圆锥八仙花等树种组成。第77页灌丛灌丛 为森林植被破坏后次生类型。分别有以白栎、青冈栎、苦槠、木荷、橙木、乌饭树、杜鹃花、漂亮胡枝子等树种组成。第78页山地草丛山地草丛 分布于海拔较高、湿度较大山脊或平担坡地 第79页植被演替植被演替第80页某一地段上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过程某一地段上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过程逆行演替与顺向演替逆行演替与顺向演替演替现象与立地条件亲密相关演替现象与立地条件亲密相关第81页常绿阔叶林植被演替系列常绿阔叶林植被演替系列遭到砍伐破坏,发生逆向演替,成为次生林(马尾松,灌丛,落叶阔叶林)若封山育林,保护得当,随时间推移,次生林能够重新恢复为常绿阔叶林。若再遭受平破坏,则逆向演替不可恢复。第82页落叶阔叶林演替系列落叶阔叶林演替系列当前庐山海拔当前庐山海拔900900米(南坡米(南坡11001100米)以上分布阔米)以上分布阔叶林是经封山育林后恢复地带性植被,幼苗能够叶林是经封山育林后恢复地带性植被,幼苗能够自然更新,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若没有破坏性干自然更新,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若没有破坏性干扰,能够成为相对稳定顶极群落。扰,能够成为相对稳定顶极群落。庐山上部主要植被是人工种植针叶林(黄山松林,庐山上部主要植被是人工种植针叶林(黄山松林,日本柳杉林,日本扁柏林等),林下缺乏自然更日本柳杉林,日本扁柏林等),林下缺乏自然更新幼苗,幼树,所以不是群落演替一个阶段,不新幼苗,幼树,所以不是群落演替一个阶段,不属于该区域顶极群落。自然发展下去,可能会演属于该区域顶极群落。自然发展下去,可能会演替为顶极群落替为顶极群落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第83页植物与环境关系植物与环境关系适应与改造辩证关系第84页植物对环境适应植物对环境适应植物区系特征、地带性植被类型是植物长久适应生存环境结果。植物对环境含有指示作用,如映山红、铁芒萁等通常只分布在酸性土区域,所以能够作为酸性土指示植物。不一样环境条件下植物个体形态变异是植物对环境适应结果。第85页植物对环境改造作用植物对环境改造作用植物群体长久作用对环境含有一定改造作用水土保持气候调整土壤改良第86页第87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