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南充市渴望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1994年4月,中国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第一条TCP/IP全功能链接,成为世界互联网大家庭中一员。那个年代,开放的大门不仅引入了互联网,也唤回了张朝阳、李彦宏等留美的年轻人。他们像中国互联网星空中的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由点成线,由线及面,汇就了一条灿烂夺目的银河。从浙江走向全国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进入2018年以来,正成为这个改革大省撬动各领域全面改革的突破口。杭州提出打造“移动办事之城”,从“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向“只上一张网”“能办所有事”升级。杭州往南140多公里的
2、义乌,拥有43万户市场主体和210万种商品,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称作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据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林毅介绍,义乌不断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并借助互联网站上了发展新风口,开始从“世界超市”向“全球网货中心”转变。互联网在过去20多年间,高效连接人、信息与商品,推动了很多领域改革。奥尤是菲律宾本地电子钱包GCash的一个技术团队负责人。这个菲律宾最大的电子钱包于2017 年10月在当地上线扫码付, 将二维码首次带进菲律宾人的生活。据蚂蚁金服方面介绍,通过“合作伙伴十技术输出”的模式,支付宝已在“一带一路”9个沿线国家和地区,因地制宜,帮助对方搭建了9个当地人的“支付宝”,
3、而GCash是其中之一。此外,支付宝已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支持27种货币结算。从引进到输出,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划出了一道和改革开放一样的轨迹。(摘编自寻找改革开放中的“互联网印记”,新华网2018年11月7日)材料二:(摘编自2018上半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数据分析)材料三: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是最难掌控但必须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抓住实现国家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机遇。幸运的是,我们中国不仅在20世纪末赶上了信息时代的末班车,而且已在全球互联网经济中后来居上,独树一帜。1994年4月20日,
4、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自此开启了互联网时代。短短二十多年间,中国已然成为互联网大国。如今,中国7.5亿的网民数量居全球之首,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并培育出了四家世界“十大互联网企业”,即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百度。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2.4万亿,占GDP的比重达到30. 1%,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6万亿,网络零售年均增长30%。我们常引以为豪的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是为世界文明进步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先辈们的智慧结晶。如今,我们中国已进入“新四大发明”时代,即高速铁路、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它们大部分都是基于网络与信息
5、技术,这是我们当代中国人对于世界的又一次突破性和创新性贡献。今非昔比,如今有不少国家,包括我们曾经模仿或学习过的先进国家,正积极转向来学习中国的互联网创新,真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摘编自互联网经济助力中国梦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伴随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普及与发展,在最近四年多的时间里,中国网民人数尤其是手机网民人数有增无减。B. 中国手机网民占整体网民数量比重自2014 年6月以来呈逐年增大趋势,其中要数2015年的上半年增速最快。C. 与2017年年底相比,截至2018年6月,上半年新增手机网民数量为3509万人,手机网民相应增长了0. 8%。
6、D. 从20142018.上半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占整体网民比例情况分析表看,手机是我国民众最受欢迎的上网工具。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在张朝阳、李彦宏等人的推动下,互联网自1994 年引入中国,由点成线,由线及面地迅速在中国大地铺展开来。B. 材料三中习主席的话让我们意识到面对蓬勃发展的,互联网经济是把双刃剑,但我们不能畏缩,要敢于抓住民族复兴的历史机遇。C. 中国在短短二十年间,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达到30.1%,网民数量居世界之最,已然发展成为互联网大国。D. 在当今社会,基于网络与信息技术的“新四大发明”,是我们当代中国人对于世界的又一次突破性和创
7、新性的贡献。6. 结合材料,谈谈互联网的引入和发展在我国改革开放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参考答案:4. C 5. B 6. 推动政府机构改革,简政便民,提高了办事效率。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掀起了新的互联网商业浪潮。助力改革开放,不断向世界输出中国的创新思想。拓宽百姓视野,丰富生活内容,促进信息化快速发展。【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项,“手机网民相应增长了0. 8%”错,应该是“手机网民占比增长了0. 8%”
8、;而且3509由78774减75026得来,这个数字代表的是整体新增网民数量。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在张朝阳、李彦宏等人的推动下”文中无据,文中只是说改革开放后,随着互联网的引人,张朝阳、李彦宏等人也被吸引回国内发展了。C项,“中国在短短二十年间,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达到3
9、0.1%”混淆时间概念,“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达到30.1%”是在2016年。D项,错在“基于网络与信息技术的新四大发明”,材料三中是“大部分都是基于网络与信息技术”。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进入2018年以来,正成为这个改革大省撬动各领域全面改革的突破口。杭州提出打造移动办事之城,从只进一扇门最多
10、跑一次向只上一张网能办所有事升级”分析,推动政府机构改革,简政便民,提高了办事效率。结合“奥尤是菲律宾本地电子钱包GCash的一个技术团队负责人。这个菲律宾最大的电子钱包于2017 年10月在当地上线扫码付, 将二维码首次带进菲律宾人的生活。据蚂蚁金服方面介绍支付宝已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支持27种货币结算”“互联网在过去20多年间,高效连接人、信息与商品,推动了很多领域改革”分析,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掀起了新的互联网商业浪潮。结合“从引进到输出,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划出了一道和改革开放一样的轨迹”“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抓住实现国家现代化、实现民族复
11、兴的历史机遇”“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自此开启了互联网时代。短短二十多年间,中国已然成为互联网大国”“这是我们当代中国人对于世界的又一次突破性和创新性贡献。今非昔比,如今有不少国家,包括我们曾经模仿或学习过的先进国家,正积极转向来学习中国的互联网创新”等分析,助力改革开放,不断向世界输出中国的创新思想。结合“如今,我们中国已进入新四大发明时代,即高速铁路、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它们大部分都是基于网络与信息技术,这是我们当代中国人对于世界的又一次突破性和创新性贡献。今非昔比,如今有不少国家,包括我们曾经模仿或学习过的先进国家,正积极转向来学习中国的互联网创新”等分析,拓宽百姓视野,丰
12、富生活内容,促进信息化快速发展。【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
13、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中国传统高等级木构建筑的屋脊上多装饰有“脊兽”,它的应用使得建筑屋脊轮廓富于变化,尤其是大型建筑上脊兽的应用,更使得屋脊造型繁简有度,颇具清人邓石如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的构图之美。除却装饰,脊兽还有稳固瓦件的作用。其他
14、钉帽一类的瓦饰虽不在脊上,却与瓦钉配合固定檐口端头,具有与脊兽类似的作用。脊兽的起源约在东周,这是瓦件逐渐普遍应用的时代。已发现最早使用瓦饰的实例,见于秦雍城遗址出土、可追溯至春秋晚期的陶质建筑构件中。形式有鸟形、三瓣花形、屋形瓦钉钉帽,也有正脊脊端与后世鸱尾位置相当的羊角形构件,甚至还有人形瓦饰。这类瓦件皆为捏塑,手工造型感强烈,不似后世的模制风格,说明尚未大规模生产,正处于初创阶段。除秦以外,东方列国也有各具特色的瓦饰,如河北灵寿中山国遗址出土的檐头筒瓦上装有叶片形并开半圆孔的巨大瓦钉钉帽等,显然是源自独立发展的瓦饰体系。东汉时期,大量陶楼涌现,为认知当时脊兽的面貌提供了较为直接的信息。南
15、北朝数百年间,制瓦技术大大提升,瓦饰的生产也普遍趋向于批量模制。东汉陶楼上已出现一种装饰于脊端、上下三瓦当叠起的瓦饰,其最初可能为三件独立的脊头筒瓦叠砌而成,形成风尚后,逐渐出现整体制作的做法。纵观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脊饰造型题材,大致可归为鸟形、兽形、叶片形三类。其工艺从捏制到局部模制、再到整体模制,具体形象细节则缺少统一制度规范,可发挥空间大,呈现出物象杂陈的面貌。隋唐时期的脊兽继承了南北朝的特点,出土实物中仍以兽面脊头瓦数量最巨,两京诸宫殿皆有发现。唐代除有大量兽面脊头瓦发现以外,尚未见脊头瓦前端的“仙人走兽”实物。然而敦煌莫高窟中自初唐开始,就有若干建筑壁画表现出角脊下端以筒瓦上翘叠落、
16、每片筒瓦端头置瓦当的做法,形成锯齿形构造,颇似明清建筑上“仙人走兽”的发端,只不过还未出现兽形。莫高窟晚唐五代寺院建筑类壁画中,还普遍出现了在建筑正脊、角脊、前檐瓦面上设置陶制或金属制火焰宝珠以为装饰的做法,使建筑整体更为华丽精致,同时起到瓦钉的作用,这也是东汉明器与九原岗北朝壁画中叶片形钉帽的造型延续。北宋后期,“仙人走兽”的面貌已与明清时比较趋近,这应当是经历了较长时间演进后制度化的结果。两宋绘画中的亭台殿阁上,皆形象地描绘了包括各类走兽在内的脊饰。经历了北宋时期定型和金元时期的发展,脊兽的使用到明清时更趋制度化,造型上也发生了新的改变,既不似魏晋南北朝模印的质朴风格,也不似唐宋堆塑的夸张
17、风格,而是呈现出高度程序化的特点。其制作趋近于在方整的空心砖上加以雕饰,大型吻兽则用数块空心琉璃砖拼合,体块感十足。类型方位虽大致继承了前代,但对宋式脊饰中浓郁的民间性加以调整,追求庄严整肃,以见“威仪”。明清是古代集权制度加强的时代,这在微观的建筑装饰上也体现出来。 (选自于志飞、王紫微的麟角峥嵘数脊兽,有删节)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脊兽是常出现在传统高等级木构建筑中屋脊上的一种装饰,能使屋脊轮廓富于变化、造型繁简有度,并呈现出屋脊的构图美。B. 考古发现,至少在春秋晚期,我国传统木构建筑已经开始使用瓦饰,其样式有鸟形、三瓣花形、屋形、羊角形、人形等。C.
18、脊兽约起源于东周,捏塑的方式表明此时还未大规模生产,能使用这种脊兽的多是中国传统里 的高等级的大型的木构建筑。D. 秦雍城遗址出土的陶制建筑构件和中山国遗址出土的檐头筒瓦等考古发现都能够说明脊兽来源于独立发展的瓦饰体系。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传统的木构建筑中,能够起到固定瓦件的作用的除了脊兽外,还有能够与瓦钉配合固定檐日端头的钉帽一类的瓦饰。B. 先秦到南北朝的脊饰样式少、工艺变化大、具体形象细节缺少统一制度规范等原因使得脊兽制作和使用发挥空间很大。C. “仙人走兽”是脊饰的一种,经历较长时间的演进后逐渐制度化,应当在北宋后期已相对定型,样式与明清比较趋近。
19、D. 脊兽在北宋时期定型、在金元时期得到发展,在明清时期更趋于制度化,并且造型的风格在明清时也呈现高度程序化。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制瓦技术在南北朝得到长足发展,瓦饰生产逐渐由捏塑转变为模制,随之也由此前的单独制作逐渐形成了整体制作。B. 莫高窟晚唐五代寺院建筑类壁画的绘制技艺能证明我国一些古建筑沿用叶片形钉帽造型的火焰宝珠装饰固定瓦件。C. 瓦当是传统木构建筑上只放置在脊兽前端的一种瓦饰,比如在东汉陶楼上就有装饰于脊端、上下三个叠在一起的瓦当。.D. 皇家建筑、寺庙建筑在脊兽方面改变了宋式浓郁的民间性,追求庄严整肃、显示皇家威仪体现出明清时集权制的加强
20、。参考答案:1. D 2. B 3. C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项,“都能够说明脊兽的出现来源于独立发展的瓦饰体”错误,原文有“除秦以外,东方列国也有各具特色的瓦饰”可以看出,这一段说明的是不同地区的瓦饰是独立发展起来的,丽不是说脊兽来源予独立发展的瓦饰体系。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脊饰样式少、工艺变化大使脊兽制作和使用发挥空间很大”错误,原文是“具体形象细节则缺少统一制度规范,可发挥空间大,呈现出物象杂陈的面貔”,意思是脊兽的形象细节缺少统一的规范,使脊兽在制作上的空间很大,“脊饰样式少”没有发挥的空间。3. 试
21、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只放置在脊兽前端的一种瓦饰”错误,原文有“每片筒瓦端头置瓦当的做法”,意思是瓦当是放在所有筒瓦前端的一种瓦饰。3.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弄口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
22、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萌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徊。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
23、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
24、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6.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
25、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7.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B
26、.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参考答案:6.D(有效信息在第段:“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到晚唐大概就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从这句话中不能明确得出李白的诗歌到晚唐就不再流行了。本项逆推错误)7.C(A项,原文在第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句中的“这”指代上一估末所说的即使是李杜
27、的诗歌,流行也有时代性。“值得欣喜”的不是将唐诗为宋词元曲所取代与流行歌词长盛不衰比较而言的。此项张冠李戴。B项,信息源在第段:“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据此可知,“感动在心”的是人的生活、经历而不是“流行歌词”。D项,信息源在第段末:“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此项言过其实)8.B(B项信息源在第段末:“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此项张冠李戴、强化因果)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28、成4 ?7题。 张欣泰,字义亨,竞陵人也。父兴世,宋左卫将军。欣泰少有志节,不以武业自居,好隶书,读子史。年十余,诣吏部尚书褚渊,渊问之曰:“张郎弓马多少?”欣泰答曰:“性怯畏马,无力幸弓。”渊甚异之,辟州主簿,历诸王府佐。世祖与欣泰早经款遇,反即位,以为立明将军,领禁旅。欣泰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下直辄游园池,著鹿皮冠,衲衣踢杖,挟素琴。有以启世祖者,世祖曰: “将家儿何敢作此举止! ”后从车驾出新林,敕欣泰甲仗廉察,欣泰停仗,于松树下饮酒賦诗,制局监吕文度过见,启世祖。世祖大怒,遣出外,数日,意稍释,召还,谓之曰:“卿不乐为武职驱使,当处卿以清贯。”除正员郎。巴东王子响杀潦佐,上遣中庶子
29、胡请之西讨,使欣泰为副。欣泰谓谐之曰:“彼凶狡相聚,所以为其用者,或利赏逼成,无由自溃。若且顿军夏口,宣示福福,可不战而擒也,请之不从,进屯江津,尹略等见杀。事平,欣泰徙为随王子降镇西中兵。子隆深相爱纳,数与谈宴,州府职局,多使关领,意遇与遍眺相次。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巷置宅南岗下面接松山欣泰复弩射雉恣情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建武二年,虏围钟离城。欣泰为军主,随崔慧景救援。虏既为徐州 军所挫,更欲于邵阳洲筑城。慧素虑为大患。欣泰日:“虏所以筑城者,外示婷大,实惧我蹑其后耳。今若说之以彼此各愿罢兵,則其患自息。”慧景从之,遣欣泰至虏城下具速此意。及虏引退,而洲上余兵万人,求输五百匹马假道
30、,慧景欲断路攻之。欣泰说慧景曰:“归师勿遇,古人畏之。死地之兵,不可轻也; 胜之既不足为武,败则徒丧前功。不如许之慧景乃听虏过。(节选自 南齐书?张欣泰传)4.下列对文中加点同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隶书:先秦时通行的一种字体。 B.志节:志向气节。C.名素:素有名望的人。 D.假道:借路。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巷置宅/南冈下面接松山/欣泰负弩射雉/恣情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B.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屏居/置宅南冈下面接松山/欣泰负弩射雉/恣情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C.典签密以冶启闻世祖
31、/怒召还都/屏居家巷/居置宅南冈/下曲接松山/欣面弩射雉/恣情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D.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巷居置/南冈下面接松山/欣泰负弩射雉/恣情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欣泰喜欢读书愿愈以带兵打仗为职业,十多岁时,当别人问他弓马功夫怎样时,他回答说害怕骑冯,无力拉弓。B.虽然齐世祖对张欣泰的率性而为提出了严厉批评,但还是能理解他不愿意当武将的想法,任命他担任了比较清闲且地位不低的文官。C.张欣泰游览园林时身穿僧衣,手执禅杖,随皇上出巡时中途跑到松树下去喝洒赋诗,这些举动表明他对当时的现实十分不满。D.
32、张欣泰具有一定的军事才干。讨伐巴东王吋,主将胡谐之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吃了大亏;而崔慧景承对他言听计从,很顺利地解除了钟离城之围。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翮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世祖与欣泰早经款遇,及即位,以为直阁将军,领禁旅。(5分)(2)死地之兵,不可较也;胜之既不足为武,败则徙丧前功。(5分)参考答案:(隶书汉朝时通行)(这些举动表明张欣泰的率性,并非“他对当时的现实十分不满”)()齐世祖与张欣泰早年就有过诚挚的交往,等到自己登上帝位,就让张欣泰担任直阁将军,统领禁卫军。(译出大意给分;“即位”“以为”“领”三处,每译对一处给分)()陷于绝境的士兵,不可以轻视(他们);战胜他们已不值得
33、称作勇武,败给他们就白白地使前功尽弃。(译出大意给分;“死地”“为武”“徒”三处,每译对一处给分)参考译文:张欣泰字义亨,竟陵人。父亲张兴世,任南朝宋左卫将军。张欣泰从小有志向气节,不想把武将职业作为自己的身份,喜欢隶书,爱读诸子著作和史书。十多岁时,去拜见吏部尚书褚渊,褚渊问他:“张郎的弓马武艺如何?”张欣泰回答:“我生性胆小,害怕骑马,无力挽弓。”褚渊对此感到非常惊异。张欣泰被征召为州主簿,历任各王府的佐官。齐世祖与张欣泰早年就有过诚挚的交往,等到自己登上帝位,就让张欣泰担任直阁将军,统领禁卫军。张欣泰与雅俗之士都有接触,交往的多是素有名望的人。下班后就去游览园林池沼,他头戴鹿皮帽,身穿僧
34、衣,手持禅杖,携带一把不加装饰的琴(也有将“素琴”解为“无弦之琴”)。有人把这件事报告给世祖,世祖说:“出身将门怎么敢做出这样的举动!”后来张欣泰跟随世祖的銮驾出游新林苑,世祖命令张欣泰率领卫队前往督察,张欣泰让队伍中途停了下来,自己跑到松树下饮酒赋诗。制局监吕文度路过那里看见了,(把情况)报告给世祖,世祖大怒,把张欣泰赶走了,几天之后,世祖怒气稍有缓解,又将张欣泰召回来,对他说:“你不乐意担任武将(被人)差遣,那就将清闲显要的文职安排给你(担任)吧。”(于是)任命他当正员郎。巴东王萧子响杀害(无辜)部属,皇上派中庶子胡谐之率兵往西讨伐(巴东王),让张欣泰当副将。张欣泰对胡谐之说:“那是一伙凶
35、残狡诈之徒聚在一起,(巴东王)手下的人之所以能为他效力,或许是巴东王利诱威逼所致,(有可能)没有原因都会自己溃散。如果将部队驻扎在夏口,向他们说明祸福利害,可以不战而胜。”胡谐之不接受(张欣泰的建议),让部队进驻江津,(结果)尹略等人战败被杀。事件平息后,张欣泰调任为随王萧子隆的镇西中兵。萧子隆(对张欣泰)非常信任亲近,多次与他交谈宴饮,州府里的各项事务,大多让他负责处理,待遇与谢眺相似。典签暗中把这些情况报告给世祖,世祖发了怒,将张欣泰召回都城。张欣泰回来后闭门不出,在南山下修建了住宅,住宅对面就是松山,张欣泰每天带着弓箭去打猎,没有拘束地放任闲适之情,与歌女及各种艺人交往,非常安闲轻松。建
36、武二年,北魏的军队围困钟离城。张欣泰担任中军主将,跟随崔慧景前去救援。北魏的军队已被徐州驻军所挫败,又想在邵阳洲修筑城堡。崔慧景担心会造成更大危害。张欣泰说:“北虏修筑城堡的原因,对外是想虚张声势,实际上是怕我们跟随在后面(袭击他们)。现在如果用双方都愿意停止对抗的(建议)来劝说他们,那么这个危害自然就消除了。”崔慧景听从他的建议,派张欣泰到北魏军队驻守的城下详细说明这个意思。等到北魏士兵开始撤退,而邵阳洲上面还剩下一万士兵,北魏士兵请求送给(齐军)五百匹马(作为条件)借路撤退,崔慧景想断其归路攻击他们。张欣泰劝崔慧景说:“撤退的军队不要阻拦,古人对此也很畏惧。陷于绝境的士兵,不可以轻视(他们
37、);战胜他们已不值得称作勇武,败给他们就白白地使前功尽弃。不如答应他们的请求。”崔慧景于是听任北魏士兵撤退而去。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子贡论王安石予读史所载子贡事,疑传之者妄,不然,子贡安得为儒哉?夫所谓儒者,用于君则忧君之忧,食于民则患民之患,在下而不用,则修身而已。当尧之时,天下之民患于洚水,尧以为忧,故禹于九年之间三过其门而不一省其子也。回 之生,天下之民患有甚于洚水,天下之君忧有甚于尧,然回以禹之贤而独乐陋巷之间,曾不以天下忧患介其意也。夫二人者,岂不同道哉?所遇之时则异矣。何忧患之与哉?夫所谓忧君之忧、患民之患者,亦以义也。苟不义而能释君之忧、除民之患,贤者亦不为矣。
38、史记曰:齐伐鲁,孔子闻之,曰:“鲁,坟墓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贡因行,说齐以伐吴,说吴以救鲁,复说越,复说晋,五国由是交兵。或强,或破,或乱,或霸,卒以存鲁。观其言,迹其事,仪秦轸代,无以异也。嗟乎,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以坟墓之国而欲全之,则齐、吴之人,岂无是心哉,奈何使之乱欤?吾所以知传者之妄,一也。于史考之,当是时,孔子、子贡为匹夫,非有卿相之位、万钟之禄也,何以忧患为哉?然则异于颜回之道矣,吾所以知其传者之妄,二也。坟墓之国,虽君子之所重,然岂有忧患而谋为不义哉?借使有忧患而为谋之义,则岂可以变诈之说亡人之国,而求自存哉?吾所以知其传者之妄,三也。子贡之行,虽
39、不能尽当于道,然孔子之贤弟子也,固不宜至于此,矧曰孔子使之也。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子贡虽好辩。讵至于此邪? 亦所谓毁损其真者哉!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有删节) 注:回:颜回,孔子的弟子。心仪秦轸代:分别指战国时张仪、苏秦、陈轸、苏代四位说士。矧:况且。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过其门而不一省其子也 省:探望B观其言,迹其事 迹:考察C己以坟墓之国而欲全之 全:使 全D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 称:称赞7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然回以禹之贤而独乐陋巷之间B子贡因行,说齐以伐吴C何以忧患为哉D则岂可以变诈
40、之说亡人之国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食于民则患民之患,在下而不用,则修身而已。(3分) (2)夫二人者,岂不同道哉?所遇之时则异矣。(3分) (3)子贡虽好辩,讵至于此邪?亦所谓毁损其真者哉!(4分) 9文章第三段中,作者指出的“传者之妄”有哪三点?请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6D7B8(1)(3分)享用百姓的供养,就把百姓的忧患作为自己的忧患,身处下层不被重用,就修养身心罢了。(2)(3分)(禹与颜回)这两个人,难道是不同主张吗?是他们遭逢的时代不同啊。(3)(4分)子贡即使擅长论辩,哪里会到这样地步呢?也就是所说的毁谤的人歪曲事实啊。9(1)转嫁灾祸,制造战
41、乱;(2)忧君之忧;(3)用奸诈说辞使他国灭亡,保全自己。(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7试题分析:虚词判断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B项是连词,表目的,其余三项都是介词,凭借。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8试题分析:翻译时要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抓住关键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关键得分点:(1)“食”、“患”(2)“道”、判断句式。(3)“虽”、“辩”、“损”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9试题分析:首先审读题干,明确问题要点,(1)文章第三段中,(2) “传者之妄”有
42、哪三点? 回到原文,找到“吾所以知其传者之妄,三也”这句话,据此相应信息在这句话之前,然后概括。概括时既可引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语言。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参考译文:我读史书上记载的子贡的事,怀疑它虚妄不实,否则,子贡怎么会被称为儒者呢?所说的儒者,被国君任用就以国君之忧为忧,为百姓做事,就以百姓之患为患,处在下层不被任用,就加强自身修养。尧的时候,百姓苦于洪水,尧为此事忧虑,所以禹在九年时间里三次从自家门前路过却一次也没有到家看望孩子。颜回生活的时代,天下百姓的忧患比洪水还厉害,天下君王的忧愁比尧还要多,然而颜回以拥有禹一样的才德,在陋巷里独得其乐,天下的忧
43、患竟然能影响不到他的心志。这两个人,难道他们的道义主张不一样吗?只是所处的时代不同而已。为什么还要有忧虑呢?以国君之忧为忧,以百姓之患为患,也要坚持道义啊。如果不符合道义,即使能解君王之忧,能除百姓之患,贤德的人也不肯去做。史记中记载说:齐国攻打鲁国,孔子听说了,说:“鲁国,行将覆亡的国家。国家危急到这个地步,你们几位为什么不出去想办法挽救呢?”子贡于是出发,游说齐国攻打吴国,游说吴国救援鲁国,又游说越国,游说晋国,五国因此刀兵相见。有的强大了,有的亡国了,有的混乱了,有的称霸了,终于保全了鲁国。看他说的话,考察他做的事,和张仪、苏秦、陈轸、苏代,没什么两样。唉,孔子说:“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
44、强加给别人。”自己的国家行将覆灭还想去保全它,那么齐国、吴国的人,难道就不想有保全自己的国家的想法吗?为什么使他们的国家混乱呢?这就是我认为古书所载虚妄不实的第一个原因。根据史实来推究,孔子、子贡当时是平民,没有卿相的地位,没有很高的俸禄,他们为什么要忧患呢?这与颜回的立身处世之道不一致了。这是我认为古书所载不真实的第二个原因。对于将要覆亡的国家,君子当然要看重这件事,但是,怎么可以有了忧患就做不义的事呢?如果有了忧患也要做符合道义的事,那么怎么可以用机变巧诈的说辞使人的国家灭亡来保全自己呢?这是我认为古书所载虚妄不实的第三个原因。子贡的行为虽然不能完全符合道义,但他毕竟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本来
45、不应该到这个地步,何况说是孔子让他去的呢。太史公说:“读书人常常提起孔子的七十个得意弟子,称赞的也许言过其实,诋毁的也许歪曲事实。”子贡虽喜论辩,难道会这样吗?这也就是诋毁而失去事实真相的情况啊!6.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柳彧,字幼文,河东解人也。彧少好学,颇涉经史。武帝亲总万机,彧诣阙求试。帝异之,以为司武中士。转郑令。平齐之后,帝大赏从官,留京者不预。彧上表,于是留守并加泛级。高祖受禅,累迁尚书虞部侍郎,以母忧去职。未几,起为屯田侍郎,固让弗许。时制三品已上,门皆列戟。左仆射高颎子弘德封应国公,申牒请戟。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
46、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后迁治书侍御史,当朝正色,甚为百僚之所敬惮。上嘉其婞直,赐钱十万,米百石。于时刺史多任武将,类不称职。彧上表曰:“方今天下太平,四海清谧,共治百姓,须任其才。昔汉光武一代明哲,起自布衣,备知情伪,与二十八将披荆棘,定天下,及功成之后,无所职任。伏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钟鸣漏尽。前任赵州,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百姓吁嗟,歌谣满道。乃云: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古人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此言各有所能也。干子弓马武用,是其所长,治民莅职,非其所解。如谓优老尚年,自可厚赐金帛,若令刺举,所损殊
47、大。臣死而后已,敢不竭诚。”上善之,干子竟免。有应州刺史唐君明,居母丧,娶雍州长史库狄士文之从父妹,彧劾之。二人竟坐得罪。隋承丧乱之后,风俗颓坏,彧多所矫正,上甚嘉之。又见上勤于听受,百僚奏请,多有烦碎,因上疏谏,上览而嘉之。后以忤旨免。未几,复令视事,因谓彧曰:“无改尔心。”以其家贫,敕有司为之筑宅。因曰:“柳彧正直士,国之宝也。”其见重如此。右仆射杨素当途显贵,百僚慑惮,无敢忤者。尝以少谴,敕送南台。素恃贵,坐彧床。彧从外来,见素如此,于阶下端笏整容谓素曰:“奉敕治公之罪。”素遽下。彧据案而坐,立素于庭,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彧时方为上所信任,故素未有以中之。彧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上奏请禁绝之。诏可其奏。是岁,持节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职者二百余人,州县肃然,莫不震惧。上嘉之。(选自隋书第62卷,列传第27)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以母忧去职 不赂者以赂者丧B.其见重如此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C.于阶下端笏整容谓素曰 吾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