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遂宁市桂花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可知,礼乐制度中,“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 压抑人的个性和创造性B. 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 促使君子庶人地位平等D. 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参考答案:B2. 有学者对理学的某一观点评论说:“一个人也许能够天马行空、细致入微地漫谈孝道,但是,只有他具体的行动,才能真正展现他对于这一思想理解的深度。”这一观点是A.“心即理也” B“知行合一” C“格物致知” D“孔颜之乐”
2、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世界的本原,故排除A项;题目中未涉及通过实践得出结论,故排除C项;题目中未涉及主体自由和精神满足,故排除D项;由题目中的信息“只有他具体的行动,才能真正展现他对于这一思想理解的深度”可知此应为遏制伪善流行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故本题应选B项。3. 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其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重文轻武 B.北方长期战乱 C.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D.吏治腐败参考答案:C4. 英国史学家狄金森指出,“在论争中,无论是辉格党还是托利党
3、,都逐渐认同、神圣的王权应该淡出英国的政治舞台,人类的幸福宪政的基础之上。这就使英国避免了两个方面的极端权力:绝对的王权和绝对的大众权力。”这一观点是 A描绘了三权分立的矛盾和斗争 B论述了当时颁布宪法的必要性 C论证了王权不应该“神圣化” D说明颁布权利法案十分必要参考答案:D5. 各图反映的重大历史活动,哪些是专制决策的结果( )长城大运河 十三行 票号A B C D参考答案:A6. 仔细观察下图,图片中的人物服饰和标语口号应出现于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参考答案:C7.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松江一带“垦田凡二百万亩,
4、大半植棉”,太仓等地“务本种稻者,不过十之二三,图利种花者则有十之七八”,嘉兴地区“物产直稻”却“每不能自给,待食于转输者十之三四”。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A.经济结构的变动B.城镇化进程的加快C.农业经济的衰退D.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参考答案:A【详解】由材料“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花者,则有十分之七八”“每不能自给,待食于转输者十之三四”可知,江南地区水稻种植减少,棉花种植增多,甚至要去购买稻米,这表明江南地区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城镇化,故B项错误;水稻种植减少不意味着农业经济的衰退,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人口增加、土地减少,故D项错误。【点睛】此题
5、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8. 有人为简化教材内容,利用公式表示概念间的基本关系,下列表述基本正确的是小农经济 = 农业 + 家庭手工业 资本主义 = 商品经济 + 雇佣关系 发昌机器厂 = 地主阶
6、级 + 近代企业 国家资本主义 = 国家干预 + 资本主义A B C D 参考答案:D9. 同盟会宣言宣告:“第一期为军政府督率国民扫除旧污之时代;第二期为军政府授地方自治权於人民而自总揽国事之时代;第三期为军政府解除权柄,宪法上国家机关分掌国事之时代。伸我国民循序以进,养成自由平等之资格,中华民国之根本,胥放是乎在焉。”这表明同盟会主张民国的民主之路是A.专制自治一宪治B.军阀独裁专制C.军政训政宪政D.通过革命一蹴而就参考答案:C理解材料,同盟会主张民主自由在中国应该“循序以进”,分成三期一步步走。既不是独裁也不是一蹴而就。【答案】【解析】10. 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
7、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下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测正确的是A.都建立了全国性的民主革命政权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D.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参考答案:D【详解】三个历史事件都是民主革命的性质,都具备反帝反封建的特征,故D正确。国民革命后,蒋介石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不是民主革命政权,故A错误;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没有体现无产阶级的先进性,故B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建立统一战线,故C错误;11.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埃及的落后面貌。在他统治期间,工业发展的
8、重点是( )A制糖业 B机器制造业 C军事工业 D造纸业参考答案:C12. 由于英国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1701年议会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反映的本质是A政权和平过渡 B继承制度完善C欧洲王室影响 D议会的权威高于国王参考答案:D13. 北宋时期,四川有个文人献诗成都知府说:“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成都知府赶紧上报朝廷。宋仁宗批复说:“老秀才要官耳,不足治也。给他个小官。”作为个案,它可以佐证当时()A地方割据的隐患严重 B儒家信仰得以重建C君主集权程度逊于前代
9、D政治风气较为开明参考答案:D据材料“成都知府赶紧上报朝廷”可知并非地方割据,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儒家信仰得以重建,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君主集权程度逊于前代,故C项错误;据材料文人献诗、知府上报、皇帝批复,由此可知政治风气较为开明,故D项正确。14. 英国史学家约翰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对比古希腊和近现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的阶级属性相同 B两种制度下都不可能出现专制统治C二者的适用对象完全相同 D体现了民主形式从直接民主到代议制民主的变化参考答案:D资产阶级代议制、希腊民主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项二者
10、的阶级性质相同说法错误,前者代表的是奴隶主利益,后者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B项两种制度下都不可能出现专制统治,说法绝对,雅典民主制实质上是多数人的暴政;C项二者的适用对象相同,前者适用于成年男性公民,后者适用范围更广泛。故此题应选D项。15. 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包括( )A.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B.使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C.使玉米、甘薯、烟草、马铃薯等传入中国 D.使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传入欧洲参考答案:D16. 1536年加尔文出版了基督教原理,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定论,即成功失败、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这种宗教观( )A.在
11、当时具有积极作用 B.成为宗教改革的先声C.有利于树立教皇权威 D.违背了人文主义精神参考答案:A“先定论”使得罗马教皇无权擅自解释人的命运,这样有助于控制教皇的权力,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宗教改革先声是马丁路德的改革;C选项错误,与材料含义相悖;D选项错误,这种观点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维护人的权力。17.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下令,孕妇临产时官府派医生看护,生男孩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三孩派给乳母,一胎生两孩供给口粮。这一人口政策反映了A.两性地位日趋平等的社会现实B.诸侯注重人口与资源的协调发C.儒家“仁政”思想逐渐被接受D.诸侯重视农
12、业,富国强兵的要求参考答案:D两性地位平等是指男女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妇女的地位明显下降,两性日趋平等的现实与史实不符,材料也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仁政”思想在战国时期没有被接受,因为它不适应诸侯争霸的需要,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据材料越国的人口政策是为了增加人口总量,从事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实现富国强兵,故D项正确。点睛:C项是误选项。根据材料信息“生男孩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三孩派给乳母,一胎生两孩供给口粮”可知,越国的人口政策是为了增加人口总量,从事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实
13、现富国强兵,不能说明统治者实行“仁政”。18. 1953年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叔通在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治协商会议,就其性质说,是全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而不是政权机关,因此,它的存在不受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影响-这样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实现以后,不仅应该继续存在,而且应该加强。”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也是在普选的基础上产生的。 B、人民政协完成了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将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C、政治协商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同等的地位。 D、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坚持与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合作参考答案:D19. 下
14、面是蔡若虹发表的一幅漫画神圣的握手。此漫画中的“握手”A促进了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B加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C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D推动了抗日统一战场的建立参考答案:A20. 造成下表银行分布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251934年中国银行分布简表(单位:家)时间北京(北平)天津上海全国1925年231433841934年2105993朱荫贵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中国银行业A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B全国政治中心的南移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D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参考答案:B21.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仪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每个商人有三种秤,一种
15、是买进用的重秤,一种是卖出用的轻秤,一种准确的秤,这是和那些对他有戒备的人们交易使用的。”对此段话论述不正确的是 A.孟氏以偏概全 B.18世纪的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有负面形象C.孟氏所述中国的事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D.孟氏的论述为中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提供依据参考答案:D22. 1500年亚欧大陆人口约为4. 25亿,1700年为7. 1亿,1800年突破9亿。以下关于近代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加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新航路开辟造成的世界贸易的增长 世界范围内农作物品种的重新分布 殖民活动影响下的全球性人口迁徙 工业革命带来工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A. B. C. D.参考答案:B23. 西周井田制是土
16、地公有制,所以阡陌纵横井井有条,而在封建社会私有制土地下,不仅爆发了争夺土地及其附属资源的惨烈的战争,也造成了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造成对经济具有巨大破坏性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材料表明A.土地私有制阻碍社会进步 B.土地公有制优越于土地私有制C.土地公有制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D. 中国农业进步的阻力比较大参考答案:D24. “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了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材料强调A程朱理学有力的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B理学成为正统观念,儒家退出历史舞台C科举制导致社会僵化不断增长 D朱熹评
17、注的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内容参考答案:答案:A试题分析:根据“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了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可见理学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故选A。理学本身属于儒学范畴,排除B。题干主要论及理学的影响,CD并非题干的主旨,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25. 1930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及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并发出了“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号召。这属于A.符合国情的革命计划 B.目光短浅的右倾思想 C.脱离国情的盲目行动 D.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策略
18、参考答案:C26. “将大革命的基本原则转化成了法律制度,以一部集大成的法典真正地结束了革命。”下列法律条文属于这一“法典”的是A“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B“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C“联邦众议院由各邦人民每两年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D“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参考答案:D27. 从贸易区内部的实力来看,美国占有2/3的人口和90%的经济实力,加拿大则仅有7%的人口和8%的经济实力,墨西哥虽拥有近26%的人口,但经济实力则不到2%。材料可以体现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征是()A货币一体化
19、 B政治合作 C大国主导 D军事合作参考答案:C28. 1921年,23岁的美国企业家阿曼德哈默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了苏俄,成为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赁企业的美国人。哈默之所以能在苏俄经营租赁企业,主要得益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计划经济体制参考答案:B29. 中英关税、土地税及其在财政收入所占比率(刘昀:1417世纪中英财政收入与支出结构比较研究) 据此可以推知1490l602年间 ( )年份英国中国(明朝)关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率土地税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率关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率土地税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率14905%2177%017%93%155211%408
20、1%045%73%160214%2552%087%80%A. 中国的土地税收入高于英国 B. 英国关税收入高于中国C. 农业经济是中国最重要的生产部门 D. 中国政府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1490l602年间英国关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远高于中国;明朝政府土地税收在收入比重中远远超过英国,这说明农业经济是中国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中国政府推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D与史实不相符合,“闭关锁国”政策是在清朝实行的,排除。材料给出的是“比率”,不是税收的总额,不能得出信息A、B,排除。故选C。30. 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没有哪一个事件能像义
21、和团运动那样,包含着如此多的相反的信息、相反的价值和互相冲突的目标,价值与理性、善与恶在这里是如此的纠结,其界限是如此的模糊。”此观点认为义和团运动( )A混淆了进步与落后的界限 B道德上的肯定是其主要方面C历史真相不明,难以评价 D体现了文明冲突的复杂性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义和团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清末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在华西方人(也包括传教士及华人基督徒在内)排外运动,“突显中西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它也标志着以仇外情绪为契机的反对基督教传教活动已达到高水位”,义和团运动最终引发八国联军远征.在义和团运动中,起到了一定的打击帝国
22、主义列强的作用,一定程度促进了中国人民群众的觉醒。但是由于具有笼统排外色彩和愚昧与残暴,也使得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较差。由材料“相反的价值和互相冲突的目标”可见,上述观点体现了体现了文明冲突的复杂性。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 义和团运动二、 非选择题(共40分)31. 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对抗、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
23、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材料三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崭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1)材料一中“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运用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论证该观点。(4分)(2)尼克松在任期间,在调整同中国关系方面进行了那些活动?有何历史意义?(5分)(3)“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你认
24、为这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出现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参考答案:(1)亚洲: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2分)欧洲: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等。(2分)(2)活动: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2分)意义:促成了中美关系的缓和;促进了中日建交;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3分)(3)格局: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分)影响:促进了大国关系的缓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答出两条即可得2分)32. 韩非子说:“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
25、也,计数之所出也。”这一描述,反映出 ( ) A韩非子人性好利的思想主张 B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激烈交锋 C战国时以军功爵制激励百姓 D诸侯争霸急需专制集权理论参考答案:A33. 材料一1918年1月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表示:“必须通过建立某种国际组织来设法限制军备的负担和减少战争的危险。”美国总统威尔逊则在“十原则”中特别强调:“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1920年1月20日,凡尔赛和约生效,国际联盟宣布成立。成立之初的44个会员国不包括苏俄和德国,而当时极力鼓吹创建国际联盟的美国,始终未加入国际联盟。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
26、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向国际联盟求助。国联派出的调查团于1932年10月提交报告,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将“满洲”变成在中国主权范围内但又在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1933年2月25日,国联正式通过了这份报告。但是第二个月日本就退出了国联。这是对国际联盟和旨在维护现状的整个外交结构的第一次沉重打击。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建立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联盟未能阻止“满洲事件”的原因及影响。参考答案:(1)背景:“一战”的教训;“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各国人民渴望和平;英法等国政治家的
27、努力;维护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秩序的需要。(2)原因:国际联盟由英法两国操纵,国际权威不高;国际联盟缺乏约束机制和维和能力;日本退出国际联盟;国联对日实行绥靖政策,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影响:中国东北沦陷,中国战场的局部抗战开始;助长意大利、德国在非洲和欧洲的侵略气焰,最终导致“二战”的全面爆发。【详解】(1)依据材料中“必须通过某种国际组织来设法限制军备的负担和减少战争的危险”得出:“一战”的教训;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各国人民渴望和平;依据材料中“凡尔赛和约生效”得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依据材料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得出:大国的倡议或英法等国政治家的努力;依据材料中“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
28、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得出:维护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秩序。(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中反映的“国际联盟”对日本提出的无理要求的妥协退让可知,国际联盟在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对一些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径姑息纵容,实际变成了维护战胜国利益的“战后新秩序”,反而在客观上助长了侵略;再加上材料中提到的“日本就退出了国联”,据此分析原因即可。第二小问“影响”,主要从对中国的影响和对世界的影响的角度分析作答,对中国而言一是东北的沦陷,二是战争的扩大促使局部抗战开始;对世界而言,主要是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最终导致了世界大战即“二战”的爆发。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
29、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图一、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示意图图二、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革命(抗日)根据地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信息一:从革命形势看:由农村革命根据地演变为敌后抗日根据地。(3分)说明:革命的对象由国民党反动派转变为日本侵略者。(3分)信息二:从地域分布看: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集中在南方: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集中在北方(华北)。(3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实现了战略转移。(3分)信息三:从斗争对象看:由反对国民党反动派转变为反对日本侵略者、顽固派、伪军等。(3分)说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阶级矛盾转变为民族矛盾。(3分)信息四:从分布状态看:根据地由孤立分散到几乎连成一片。(3分)说明:国共由对抗到合作,革命力量壮大。(3分)试题分析:敌后抗日根据地。解答此类题要依据图示提取相关信息,然后再加以说明,依据图片信息从革命形势变化、地域分布变化、斗争对象变化以及分布状态变化等视角去分析;革命形势变化的说明可以从“国民党反动派转变为日本侵略者”角度分析,地域分布变化可以从南北方角度分析,斗争对象变化从“由阶级矛盾转变为民族矛盾。”角度分析,“分布状态变化”从对抗到合作角度说明。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