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街子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289605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6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街子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街子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街子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街子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街子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街子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围绕着“大数据杀熟”是否存在的争论延续至今仍无定论,但从去年初爆出到现在,“大数据杀熟”所指向的在线差旅平台风波难断。3月11日上午,携程针对微博网友“陈利人”订购机票遭遇的烦心事发表道歉声明,称二次支付显示无票是系统Bug所致,绝无“大数据杀熟”。“大数据杀熟”这件事,基本还是各说各的理:消费者言之凿凿“这个可以有”,在线服务摊手表示“这个真没有”。回头看,2008年以来,爆料或控诉在线旅游、酒店、机票等电商平台的疑似“大数据杀熟”行为不胜枚举;乃至十年之后的20

2、18年,“大数据杀熟”被评为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中消协甚至还将其列为2019年新春重点关注对象。但诡异的是,迄今没有认定出一个板上钉钉的杀熟案例。信息不对称与不透明如一堵厚重的铜墙铁壁,将真相阻隔在电商的最终解释权手里。所谓的“大数据杀熟”,其实就是依据数据的精准分析,对于粘性强的用户,利用信息不对称不动声色加价或者拒绝优惠推送的差别化价格策略。消费行为往往就是这样,用惯了、用多了,价格反而不敏感了。因此,新客户50块钱就能买到的服务,老客户可能还是停留在100块钱的档位上。电商平台的这种策略偏好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在最大化利润的目标面前,大数据提供的便利是不可能受道德诚信制约的。有人说愿

3、打愿挨,谁让消费者不去货比三家呢?这话经不起基本逻辑的考量:首先,利用大数据来杀熟果真合法吗?且不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实施不久的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亦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第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利用消费偏好选择性推送本就是一个过于精明的商业选择,更别说少数电商平台扭曲价格信息等主观恶意行为了。再说,市场进化得再高级,终究是“人”的市场。如果技术只是为卖方提供了耍心眼儿的

4、机会,市场信用岂非要随着技术迭代而灰飞烟灭?很多时候,个性化服务与“大数据杀熟”是叫人傻傻分不清的,消费者即便是熟谙“货比三家”的道理,恐怕终究逃不开数据的惦记。就比如这些所谓的“系统Bug”,谁来为之验明正身呢?有人说,拿过的折扣、用过的满减红包,最后总得通过“大数据杀熟”的方式吐出来。这话或有偏颇,却说破了一个道理:在宰客这件事上,线上线下是没什么差别的;监管若不到位,肯定是会出问题的。现在最大的疑问是:在“大数据杀熟”这件事上,电商平台们异口同声说是假的,那么,就真的只是消费者的群体癔症吗?这个问题,职能部门应该及时出手,为迷茫的消费者解惑答疑。(光明网-时评频道2019-03-21,作

5、者邓海建)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数据杀熟”是一种“宰客”现象,是电商平台违背道德诚信追求最大化利润的做法。B. “大数据杀熟”是否存在,消费者和在线服务大体上还是各执一端,争论不休。C. “大数据杀熟”问题由来已久,成为各媒体乃至中国消费者协会高度关注的问题。D. 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点而向其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做法是不合法的。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认为,面对“大数据杀熟”,相关职能部门不能袖手旁观,应该有一个明朗的态度。B. 作者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从两个方面批驳了“大数据杀熟”的责任在消费者自身的说法。C.

6、文章从“大数据杀熟”现象谈起,以呼吁职能部门监管到位结束全文,指出了解决“大数据杀熟”这一问题的具体做法。D. 文章采用举例和引用的论证方法,既阐述了“大数据杀熟的概念,又论述了电商平台推卸责任的错误做法。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迄今为止,中消协尚未认定一个确凿的杀熟案例,这说明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B. 消费者对某件商品或某项服务用惯了、用多了,对价格失去敏感了,就一定会掉入“杀熟”的陷阱里。C. 利用对数据的精准分析,电商经营者可以掌握消费者的偏好,从而实现选择性推送。D. “大数据杀熟”的真相之所以难以明了,原因是消费者没有掌握相应技术,卖方因而有了“杀熟”的机会。参

7、考答案:1. D 2. C 3. C【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D项,“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点而向其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做法是不合法的。”“是不合法的”于文无据,原文信息是“第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

8、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C项,“指出了的具体做法”不当,并没有指出“具体做法”, 应该只是大方向,谈不上具体。原文只是说“这个问题,职能部门应该及时出手,为迷茫的消费者解惑答疑”。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

9、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A项,“迄今为止,中消协尚未认定一个确凿的杀熟案例,这说明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推理错误,“中消协尚未认定一个确凿的杀熟案例”不能推论出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另文章没有明确说明是由“中消协”来“认定”案例的,说法绝对,无中生有; B项,“消费者对某件商品或某项服务用惯了、用多了,对价格失去敏感了,就一定会掉入杀熟的陷阱里。”说法绝对,前后之间也没有必然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D项,因果推断错误,“大数据杀熟的真相之所以难以明了,原因是消费者没有掌握相应技术,卖方因而有了杀熟的机会。”原文是“信息不对称与不透明如一堵厚重的铜墙铁壁,将真相阻隔在电商的

10、最终解释权手里。”可见“真相难以明了,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与不透明”。故选C。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在中国古代,家学传统最早出现在史官家庭,因为史官要懂得数学、天文、历法,这些东西不靠学校讲,靠父子相传。所以,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史记就是由父子两代人完成的,这就是家学的影响。二十四史的第二部是汉书,主要作者是班固,但是班固的父亲班彪首先写了几十篇,然后班固接着写,班固没有写完,坐牢死了,他的妹妹班昭接着写。所以,汉书实际上经过了班彪、班固、班昭之手才最后完成。中国古代的家学很容易出现,这种例子太多了。“唐宋八大家”里有父子三人的“三苏”,苏辙、苏轼、苏洵,诗书相传,一家三口都

11、是大文豪;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曹操,还有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历史上号称“三曹”,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三曹”同时代的著名女作家蔡文姬,其父蔡邕,也是大学者大作家。很多家族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而且有教育子女的格言,叫家训。所以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很多家训的书,最有名的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一直到今天,颜氏家训仍然被誉为家教典范。中国古代家学、家风的兴盛,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家业的代代相传。祖父和父亲是史官,儿孙就继续做史官;祖父和父亲是搞天文历法的,儿孙就继续钻研天文历法;祖父和父亲是中医,儿孙往往也继承医学传统。世界上有许多古老的民族,但是,唯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家

12、学传统的民族。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小农经济形成极其浓厚的家庭观念;第二,世代相传的儒家思想影响了我们的每一个家庭;第三,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读书的重视是世界上很多民族所不及的。中国古代的家学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钱学森在回想他的童年的时候说过,他四岁开始,每天都要站在家长面前背书。这些大科学家的古文功底好得很,就是从小背出来的。古代孩子从小背什么书?论语、诗经、尚书、易经、左传、国语、周礼、礼记等。第二种家学是请个老师上门来教自己的孩子。汤显祖的牡丹亭里,杜老爷请了一个私塾先生到家里来教他唯一的女儿杜丽娘。但这种家学往往为官宦人家、富商所用,

13、他们有钱请得起老师。当然,在中国古代,最能请得起家教的人是皇帝。所以我们往往看到的是,大多数王朝开国皇帝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比如刘邦,他流传到今天的作品也只有大风歌和鸿鹄歌。但是当了皇帝以后,刘邦对儿子的教育就不一样了,他请了一个很有名的先生,叫叔孙通,做太子太傅来教他的儿子。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出现比较强的家族观念,家族开始办学。刘禹锡写过两句很有名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王导;谢,谢安。他们的家族是两个最有实力的北方大家族,东晋时期,这两大家族扶持了一代王朝。这些大家族重视家教,往往一个家族办一所学校,代替了地方政府办学的职能,不仅收本姓人,外姓人也可以来上学,这些家学在中国

14、古代非常兴盛。(选自名人传记2012年5期)1下列对于家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史官要靠父子相传才能懂得数学、天文、历法,而这些是史官必须具有的知识,所以在中国古代,家学传统最早出现在史官家庭。B史记和汉书的编写,都是家学传统的具体体现,史记是司马迁父子两代人完成的,汉书是班固及其父亲、妹妹共同完成的。C中国历史上的一家都是大文豪的比比皆是,如“三苏”“三曹”、王羲之父子、蔡邕父女等,说明中国古代的家学很容易形成。D中国古代家业能够代代相传,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家学的兴盛,如祖父和父亲是搞天文历法的,儿孙就继续钻研天文历法。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家

15、训是教育子女的格言,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出现了很多家训的书,最有名的是一直到今天,仍然被誉为家教典范的颜氏家训。B家庭观念、儒家思想、对读书的重视等原因,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在世界上独有的具有悠久的家学传统的民族。C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中国古代的家学内容之一,像钱学森他们这些大科学家的古文功底很好,就是从小背出来的。D在中国古代,皇帝是最能请得起家教的人,所以我们往往看到的是,第一代开国皇帝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但是他们的子孙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很多家族的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表现最明显的是家学传统中的父子,甚至是祖孙几代都会从事一种职业或研究。B中

16、国古代的家学表现在官宦、富商等有钱人家,他们或是由家长对孩子启蒙教育,或是请私塾先生到家里来教自己的孩子。C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才出现比较强的家族观念,家族也才开始办学;此前,家族观念并不很强,也无家族办学的先例。D魏晋南北朝之后,有实力的大家族都重视家教,往往一个家族办一所学校,代替了地方政府办学的职能,使得家学更加兴盛。参考答案:1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到与“家学”相关的语段,然后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C项,王羲之、王献之都是“最有名的书法家”,没有说他们是大文豪。故选C。2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

17、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D项,原文只是说“皇帝是最能请得起家教的人”,没有说他们的子孙就一定有很高的文化水平。故选D。3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B项,原文中只是说第二种情况是有钱人的做法,没有说家长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也是有钱人的做法。故选B。略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我们的家园陆梅这一年半载但有时间,总想着回故乡。“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我耳旁回响着鲁迅的叹息。这个我频频回望的故乡早被夷为平地,碎砖块水泥柱无

18、序地裸呈,断裂处醒目的砖红惊心动魄,脚踩上去竟生出无由的慌乱感。明明是自己的家啊,纵使家已成瓦砾,那也是熟稔的故土。细细想来,是因为静,止息的没有人烟的静。到处是瓦砾堆和疲长的野蒿草,间或窜出一只白猫,无声一晃,转眼不见。我的不安和心惊又添了几分,我是谁?我来这里干什么?父母已搬去小镇安顿,最牵念的那棵老桂树也已易主如果非要有个理由,就是寄养在表哥家的大狗阿黄。我确是为着大狗阿黄去的,捎带看一眼辛夷花树。每次去看阿黄,亲眼看着它急急吞下一根又一根香肠,想象它饱一餐饥一顿的日和夜,我都不忍直视,更不敢遥望它的未来。与其说我是对这只狗心存愧疲父母家已不容许再养一只狗不如讲我是无法直面我的失魂落魄。

19、是啊,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恰是在这般心绪下,我随友人去了一趟金华的古村落。村落名都很好听:寺平村、岭下坡阳古街、岭下釜章村、塘雅、琐园很契合浙西徽派建筑的古雅美意,白墙黛瓦马头墙,门窗扇粱柱遍饰雕刻,砖雕木雕石雕各般讲究。尤其敞阔聚气的厅堂“立本堂”“崇德堂”崇厚堂”“敦睦堂端的是儒家耕读为本,忠孝传家”的敦本敬祖之风。春阳早上,信步在窄长街巷里穿行,确有一种回乡的亲切。这个“乡”,是我们熟悉的远去年代的投影。曾经,我们的祖辈在这样的老房子里繁衍生息。一个大家族衍生出多个小家庭,外姓融入,儿女成家,子孙满堂,村落自然而成。久之,家训、族谱、人伦秩序、乡规民约与古老的建筑一起构成了一个信仰的

20、空间。繁体的“鄉”字,右半边是“郎”。郎在外行游求学、为官经商都把“乡”带在身边,所谓“乡愁”就是这样一份故乡的牵挂。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湖畔海河乃至最初的生命记忆、性格情感早就融在你我的血液里,成为我们一辈子的基础和精神依托。可是,从哪一天起,村落空寂郎不回城市化进程在改变着社会结构,城市人口涌动,乡村荒芜少人烟,这是近些年我们切身感受到的一个现实。一个村落如果没有了原住民,保护得再好也只是一具空洞的躯壳。村落的灵魂是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的人,这是郎还可归的“鄉”。若是连村落也没有了呢?真就应了周易的象数之学,简化的“乡”字,从此乡无郎!金华的古村落虽也显寂寥,却还有人自然以老人和孩子居

21、多。这是眼下中国乡村的一个普遍现象:青壮年背井离乡去遥远的城市求学打工,独独留下年纪尚幼的孩童和蹒跚老人相伴厮守。村落空壳化、乡村人口老龄化成了一段时间来频频被聚焦的话题。近年来,全国自然村在锐减、消失,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伴随村落消逝的,是村庄的凋敝以及村落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当年李清照登上金华八咏楼,留下诗文:“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李清照前后,沈约、崔颢、刘禹锡、赵孟類、张志和多少文人留下登八咏楼的诗文,八咏楼之于金华,好比枫桥、寒山寺之于苏州,黄鹤楼之于武汉,曲水流觞之于绍兴兰亭人已非,风依然”那些使古迹、建筑熠熠生辉的,原是“风”里绵延生长

22、的文脉。“风”是什么呢?是礼节习俗,是文采风格,是一地一时的风尚,是千古风流的气象、风骨我确是在金华古村落里感受到了“风”,比如塘雅镇的木版年画、江东镇的古婺窑火、岭下坡阳古街上的老人之家。祈愿民间的“风”更多流传。惟其如此,方能“礼失求诸野”。(有删改)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描写寄养在表哥家的大狗阿黄徒然苟活的境况,易于引起读者共鸣,从而体会到作者返乡时的哀伤与失落之情。B. 作者巧妙地用繁体的“鄉”字,并对其字形加以解说,借以表达对“村落荒芜少人烟现状的担忧,使文章构思独具匠心。C. 文章提及金华八咏楼,意在表明“风”具有超越时空、千载

23、传承的特性,风”的缺失会直接导致村落有“乡”无“郎”的困境。D. 文章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情理兼具,既有对“家园“凋敝的痛心无奈,也有对守护、复兴“家园的期盼与思考。5.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6. 作者期盼的“家园”是怎样的?针对现状,你认为应该如何挽救日益凋敝的“家园?请结合全文分析。参考答案:4. C 5. 故乡的房屋被夷为平地,至亲已离乡,物质意义上的“家”已不在;作为集体记忆的故乡没有了一个个“家”的支撑,精神意义上的“家”也已不存在。 6. 作者期盼的“家园”:既有传统民居建筑、公共活动场所这些留存集体记忆的物质文化场所,也有家训、族谱等非物质文化记忆

24、;村落还要有“原住民”。应该在以下方面挽救:采取措施,鼓励村民回村生活,特别是年轻人;修复古民居、呵护乡村原有风貌;保护民间之“风”,使其更好流传。4.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C项,错在“风的缺失会直接导致村落有乡无郎的困境。”阅读文章最后两节文字,应该理解为:有“乡”无“郎”的困境会直接导致村落风”的缺失。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

25、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5. 试题分析:题干是“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在理解全文意思的基础上,除了官职句子的表层意,还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句子是“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分析句子含意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搞清句子之间的关系。

26、该句中的关键词是“故乡”和“家”,两小句之间是转折关系。阅读文章的前三节文字“止息的没有人烟的静。故乡早被夷为平地,碎砖块水泥柱无序地裸呈”“到处是瓦砾堆和疲长的野蒿草,间或窜出一只白猫,无声一晃,转眼不见”,由这些关键语句理解:“故乡”的房屋被夷为平地,至亲已离乡。有人烟的“家”已经不复存在了,物质意义上的“家”已不再存在了,那么,缺少一个个“家”的支撑,精神意义上的“家”也已不存在,“故乡”也已不存在。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苦斋记 刘基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唯白云,其上多北

27、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于是鲜支、黄蘖、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鉤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荼亦苦于常荼。其洩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

28、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

29、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有删改)【注释】处:指处州府,治所在浙江丽水县。窊(w):低洼地。陨箨(tu):落下的笋壳。蓺(y):种植。7.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岸外而臼中 岸:水边的陆地。 B.野蜂巢其间 巢:巢穴C.能已积热 已:止,治,消 D.寝必重褥,食必珍美 寝:卧室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故植物中之 人知乐之为乐B.剑溪之水出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C.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李以苦存 乃欲以生劫之9.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具体分析理解,其中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记叙了苦斋主人的生活情况与乐趣、言读,从而说明了

30、苦斋命名的由来及意义。B.文章介绍了匡山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在这无所不“苦”的环境下,主人却乐在其中。C.文章结尾议论意在明确:人们的“苦乐观”与孟子、赵子的大致相同,更深一层说明了命名“苦斋”的深意。D.作者运用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化景为趣,化趣为理,启发人们正确看待艰苦的环境,直面坎坷的人生。10.将下列三句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小题4分)(1)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2)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3)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参考答案:7C 8.C (表转折)9C (各人的“苦乐观”应是由于各人的精神境界不同而各不相同的)1

31、0.(1)而跟随他的人大多觉得早晚往来很劳累,所以就选择山中低洼的地方搭房子住在那儿。(4分,得分点:艰、室、其、焉)(2)闲暇时就踏着木齿鞋登上山崖,靠着挺拔的树木放声长啸,有时向下走来到清凉的溪流边。(4分,得分点:间、蹑屐、或、降)(3)夫差因沉湎酒色而灭亡,勾践因卧薪尝胆而兴盛,这难道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4分,得分点:以、酣、无亦、反问句式)附:参考译文匡山在今浙江省的丽水县,山角下有溪水流出。山的四面峭壁拔起,崖石皆苍石,山下多白云,山上多北风。由于风从北来,柔和的少,硬朗的多,所以,生长于此的植物其味甚苦,而苦味的植物们却能这苦的环境中长生着快乐。于是,鲜支、黄柏、苦楝、侧柏之树

32、,黄连、苦参之草,地黄、游冬之菜,草斗、苦竹之笋,同类的植物莫不到处分布,罗列生长。而野蜂的巢就筑在其间,采花粉为蜜,其蜜的味道也是极苦的。山中土人方言称此蜜叫黄杜。开始吃的时候,口感特别的苦涩,稍会,才能感受到它的干甜,能消暑去热,且能除去燥热心烦这个病。尽管,这里的树产出的茶叶非常的苦,但人们却喜欢饮用它。尽管,这里的由溪水中出产的一种花纹小鱼,模样甚丑,吃起来味苦且辛辣,但可以醒酒。此山离人们居处的地方甚远,章溢先生又热爱居住于此,使得喜欢同先生交往的友人,深感早出晚归之艰苦和劳累,所以,他们便携带上自己童仆,择室居住。在这里,他们吃在山中收积的脱落的笋壳和自己种植的一些豆类,及一些树草

33、的嫩芽。在这里,他们或是登山,或是临溪,或是围坐在修长的大树下高歌嚎叫。如遇着了唱着歌从山林中出来的樵夫,他们会用石块击打岩石和着歌唱。这些人的所做所为给他们自己所带来的快乐,是我们这些常人所无法理解的。章溢先生说:“乐与苦,相互依托。人们只知道乐为乐,而不知道苦也能为乐,人们只知道乐,而不知道苦也是由乐带来的,实际,苦与乐,距离又有多远呢!今有富贵之弟,他们安坐于华美的屋中,口不尝苦菜之味,身体不经农作之劳,睡觉盖的是厚的被褥,吃的是山珍海味,进出由仆人抬着,他们这样的所有经历,正是人们所说的乐吧。可一旦他们的好运到头,福气停止,跌倒到生活困顿的时候,他们就不知道他们醉于醇酒、饱于肥肉的肠子

34、已不可以承载和充填粗劣的食物。他们早已习惯柔软被子的躯体,早已不可以穿戴逢草编织的衣物。虽然,他们也想过着正常的大众人的生活,可但他们会在这种生活面前显得局促不安。他们想象苦的树木那般生活,可但他们却丧失了苦树般的生存能力。这不正是由于过去太贪图享乐,而为今天带来的痛苦吗?所以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莫名氏又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你能吃苦,就是我的乐,而你只知贪图享乐,则就是我的苦。我听说甘甜的井先干涸,紧挨路边而没采摘的李,多是苦李。夫差以酒色亡国,而勾践以尝胆兴帮,无一不是这样的例子吗?”5. 文言文阅读(16分)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

35、二年以会试乙榜授新建教谕。六年,以荐擢御史,出按苏、松、常、镇四府。命偕巡抚周忱考察属吏,敕有“请自上裁”语。来言:“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帝为改敕赐之。中官陈武以太后命使江南,横甚,来数抑之。武还,诉于帝。帝问都御史顾佐:“巡按谁也?”佐以来对。帝叹息称其贤,曰“识之”。及报命,奖谕甚至。英宗即位,以杨士奇荐,擢山西左参政。言:“郡县官不以农业为务,致民多游惰,催征辄致已命。朝廷悯其失业,下诏蠲除,而田日荒闲,租税无出,累及良民。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蚕桑可裨本业者,听其规画。仍令提学风宪官督之,庶人知务本。

36、”从之。来居官廉,练达政事。侍郎于谦抚山西,亟称其才,可置近侍。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逮下狱,当徙。遇赦,以原官调补广东。来自此始折节为和平,而政亦修举。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明年改左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京师,来督兵勤王。渡河,闻寇退,乃引还。景泰元年,贵州苗叛。总督湖广、贵州军务侯璡卒于军,进来右都御史代之。与保定伯梁珤,都督毛胜、方瑛会兵进讨。贼平,班师。诏留来、珤镇抚。寻命来兼巡抚贵州。奏言:“近因黔、楚用兵,暂行鬻爵之例。今寇贼稍宁,惟平越、都匀等四卫乏饷。宜召商中盐,罢纳米例。”从之。三年十月召还,加兼大理寺卿。珤以来功大,乞加旌异。

37、都给事中苏霖驳之,乃止。来还在道,以贵州苗复反,敕回师进讨。明年,事平。召为南京工部尚书。英宗复辟,六尚书悉罢。来归。成化六年卒于家。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横甚,来数抑之 抑:抑制、控制B蚕桑可裨本业者,听其规画 听:听命C侍郎于谦抚山西,亟称其才,可置近侍 亟:屡次D惟平越、都匀等四卫乏饷 乏:缺乏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B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C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

38、/原主复业则还之。D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王来为人正直,中官陈武因受太后的宠幸横行江南,王来多次对陈武进行打击,陈武向皇帝诉说此事,但皇帝并没有怪罪王来。B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第二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近京城,王来率兵护驾。C景泰元年,贵州苗人反叛,王来与梁珤、毛胜、方瑛联合讨伐苗人,平定之后,皇帝下诏,让王来与梁珤一起留下来镇守。D王来一生官职调动升降非常频繁。曾因杨士奇推荐,被提拔为山西左参政;也曾因英宗复辟被罢官。成化六年,死于家中。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9、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5分)_(2)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5分)_参考答案:4B 听:听任。5C6A “中官陈武因受太后的宠幸横行江南”错。7(1)残害百姓的官吏,铲除还唯恐不迅速呢,一定要请示后再执行,百姓的困苦多啊。(关键词:贼:残害。去:除去。困:困苦。)(2)但王来执法严苛,非常痛恨恶人,因公事杖死不称职的县令十人。(关键词:疾:痛恨。以:因为。县令不职者:定语后置句。)参考译文: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凭会试乙榜的身份被授予新建教谕。宣德六年,被推荐提拔为御史,出京兼任苏州、松州、常州、镇州四府

40、知府。皇上下令让他与巡抚周忱一起考察属官,皇上敕令上有“请示皇上后再裁决”的话。王来说:“残害百姓的官吏,铲除他们唯恐不迅速呢,一定要请示后再执行,百姓的困苦多啊。”皇帝为他改了敕令赐给他。中官陈武应太后之命出使江南,非常蛮横,王来多次抑制他。陈武回来,向皇帝倾诉。皇帝问都御史顾佐:“巡按是谁?”顾佐回答说是王来。皇帝感慨称赞王来是个贤才,说“记下这件事”。等到回来复命,奖励非常丰厚。英宗即位,因为杨士奇推荐,王来被提拔为山西左参政。说:“郡县官员不把农业当做根本,导致百姓多游荡懒惰,催征租税动辄逼出人命。朝廷怜悯他们失业,下令免除他们的赋税,而田地一天天荒芜闲置,租税没有出处,累及到良民。应

41、该选择贤能的守官,督促他们以农业为根本。如果这些人荒芜田地,下令让附近的人家与他们通力合作,交租剩下的粮食均分,以前田地的主人恢复本业的就还给他。靠种桑养蚕补充农业的,可任他们自己规划安排。仍旧让提学风宪官监督,百姓知道从事本业。“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王来为官清廉,为政干练通达。侍郎于谦在山西做巡抚时,多次称赞他的才干,认为他可以在皇帝身边侍奉。但王来执法严苛,非常痛恨恶人,因公事杖死不称职的县令十人。(因为这)他被逮入狱,应当流放。正赶上大赦,以原来的官职调任广东。王来从这以后屈尊迁就变得平和了很多,但政事也仍然有声有色。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第二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

42、也先逼近京城,王来率兵护驾。渡过黄河,听说敌寇撤退才带兵回来。景泰元年,贵州苗人反叛。总督湖广、贵州军务侯璡在军中去世,晋升王来为右都御使代替侯璡。与保定伯梁缶,都督毛胜、方瑛联合进兵讨伐苗人。等到贼人平定,班师回朝。皇帝下诏让王来、梁缶留下镇守安抚。不久下令王来兼任贵州巡抚。王来上奏说:“近来因为黔、楚地用兵,应该暂时实行卖官的先例。现在贼寇稍稍安定,只有平越、都匀等四个地方缺乏粮饷。应该召商中盐,取消收粮的条例。”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景泰三年十月王来被召回,让他兼任大理寺卿。梁珤认为王来功劳大,请求对他给予特殊表彰。都给事中苏霖反驳梁珤,于是此事未得实行。王来在返回的途中,因为贵州苗人又反

43、叛,皇上让他带兵回去再讨伐苗人。第二年,反叛之事平定。任命他为南京工部尚书。英宗复辟,六个尚书都被罢免。王来回家。成化六年,死在家中。略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17分)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以北边丧乱,避地中山,为葛荣所获。信既少年,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为独孤郎。建明初,出为荆州新野镇将,带新野郡守。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带南乡守。频典二部,皆有声绩。贺拔胜出镇荆州,乃表信为大都督。从胜攻梁下溠戍,破之,迁武卫将军。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

44、属太祖已统岳兵,信与太祖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因令信入洛请事,至雍州,大使元毗又遣信还荆州。寻征信入朝,魏孝武雅相委任。及孝武西迁,事起仓卒,信单骑及之于泸涧。孝武叹曰:“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即赐信御马一疋,进爵浮阳郡公,邑一千户。寻除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先是,守宰暗弱,政令乖方,民有冤讼,历年不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壅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民愿附者数万家。太祖以其信着遐迩,故赐名为信。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初启霸业,唯有关中之地,以陇右形胜,故委信镇之。既为百姓所怀,声振邻国。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

45、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赵贵诛后,信以同谋坐免。居无几,晋公护又欲杀之,以其名望素重,不欲显其罪,逼令自尽于家。时年五十五。 (节选自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频典二部典:掌管。B寻除陇右十州大都督除:革职。C守宰暗弱暗:糊涂。D乃表信为大都督表:上表举荐。7以下各组句子中,能表明独孤信被上级重用的一组是( )(3分)A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 乃表信为大都督B从胜攻梁下溠戍,破之 少相友善,相见甚欢C咸慕信而侧帽焉 故赐名为信D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以陇右形胜,故委信镇之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

46、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独孤信容貌俊美,善于骑马射箭。因为北部边境混乱,他逃避到中山,得到葛荣的任用。独孤信喜欢修饰自己,服饰的色彩和众人不同。B独孤信。是云中人,原来的名字叫如愿,他从小雄武豪迈有操节义气,北州的人都敬重佩服他。太祖因为他的威信远近闻名,所以赐名为信。C独孤信有较高的为政才能,在秦州任职时,果断处理各种事务宣传礼义教化,鼓励农业生产,在几年时间里,公家私人都富足起来,愿意归附的流民有几万户。D独孤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他的名望很高,受到了邻国和士民的敬重,但因和赵贵同谋而获罪被免官,但最终被逼自尽。9翻译(2小题,计8分)(1)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