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遂宁市高级实验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罗马法规定:如果当事人“商定的价格尚不足订约时被出售物品实际价值的一半,而买方又不愿支付差价,卖主可以蒙受非常损失为由而解除契约”。这说明罗马法A.防范了欺诈性契约的签订B.具有完备的契约自由精神C.旨在调和经济契约的矛盾D.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原则参考答案: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罗马法规定在签订契约时必须保障买卖双方的合理利益要求,注重了契约的公平性,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罗马法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原则,没有涉及防范了欺诈性契约的签订,A项错误。仅一条罗马法条文不能说明罗马法具有完备的契约自由精神,B项错误。罗马
2、法包含了很多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契约的矛盾,C项错误。2. 1933年,美国有近250万大小企业因遵守某部法律,而被政府授予“蓝鹰标志”。这部法律是指()A紧急银行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C农业调整法 D社会保险法参考答案:按照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美国有近250万大小企业因遵守某部法律,而被政府授予“蓝鹰标志”,故A项错误;被政府授予“蓝鹰标志”是全国工业复兴法,故B项正确;被政府授予“蓝鹰标志”不是农业调整法,故C项错误;被政府授予“蓝鹰标志”不是社会保险法,故D项错误。B3. 关于圆明园遭劫焚事件,时人李慈铭在其越缦堂日记中记载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
3、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该日记片段( )揭示了圆明园毁于内外勾结的事实 谴责了中国人对圆明园的趁火打劫来自听闻的内容真实性尚需考证 有助于人们全面了解圆明园劫难A B C D参考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可分析出圆明园遭劫掠主要是外国人抢掠的结果,说法有误,排除。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文言材料准确的解读。4. 下图是西周分封示意图(部分)。钱穆先生这样解释:“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其主要含义是A突出齐、鲁在西周的位置 B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C西周疆域向南北
4、方向扩大 D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可知,西周的时候,实行分封制,分封同姓及功臣的同时,也分封了先代及殷商的贵族,如宋国。从地理位置看,周的政治中心在西部,东部又分封了重臣姜尚于齐、宗室伯禽于鲁,对宋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故应选B。5.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说明不结盟运动国家A.不满美苏两
5、国对第三世界的争夺B.意识到美国严重威胁他们的安全C.欲建立他们主导的国际政治秩序D.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斗争目标参考答案:D根据材料“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说明此时是强调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说明此时是强调反对霸权主义。总体来看,说明不结盟国家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斗争目标,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ABC项。6. 有人认为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
6、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下列哪一制度不能直接体现该观点?A.联邦制 B.三权分立C.内阁制 D.司法独立参考答案:答案:C分析:美国联邦制有利于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三权分立、司法独立有利于避免权力过于集中,防止独裁统治出现,A、B、D三项都能直接体现。内阁制既不符合美国的史实,也无法体现材料的观点,故此题最佳答案为C项。7. 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
7、的是 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D体现了“耕者有其田”思想参考答案:D8. 厉以宁说“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A.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了经济C.发展了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解放了生产力D.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参考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929年美国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为了解决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打破计划经济模式,注重发挥市
8、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两者都使得本国的经济体制更加合理、更加有活力,故A项正确。B项,美国国家干预模式不能等同于“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表述错误,故排除。C项,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坚持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生产关系的调整,并没有改革所有制形式,故排除。D项,改革开放后,中国减弱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而不是增强了,故排除。9. 柏霏是北宋四川地区的商人,他来到都城汴京旅游,他可能看到或遇到的情况有 在夜市里盘桓到三更 在客舍附近购买食品充饥白天到城郊购买瓷器 市区和居民区被高高的城墙分开 A. B. C. D.参考答案:A10. 有人针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评论道:“阻止共产
9、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下列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组织 D朝鲜战争停参考答案:B11. 宋代“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据宋史专家周宝珠研究,熙宁十年县以下税收单位有1013个,元丰末有正式市镇1871个。这表明宋代A城市化不断发展 B行政区划不断调整C农村草市发展迅速 D财政收入大量增加参考答案:C考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依据所学,镇起初是作为军事据点兴建的,从北宋中期起,政府在多数情况下把设置镇的标准,从军事重要性转向商业上的考虑。“镇”就由原先的军事戍地,变成了农村集贸市场名称,一直延续至今。故应选C。12. 1938年,美国
10、国会通过公平劳工标准法,设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并创设了统一的“一星期40小时工作制”。随后,“附有慷慨的健康和失业福利的长期合同消除了因购买汽车和住房而致负债的长期风险”。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美国民主制度转型,立法保护工人权益B国际工人运动在美国取得了革命性进步C生产与消费矛盾仍是经济体制改革重点D美国试图缓和社会矛盾,准备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美国国会通过公平劳工标准法,设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是为了提高工人的收入,促进消费。“附有慷慨的健康和失业福利的长期合同消除了因购买汽车和住房而致负债的长期风险”是为了不使工人因消费陷入贫
11、困。可见当时美国政府经济体制的改革重点是生产与消费矛盾。所以答案选C。考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美国经济体制改革生产与消费矛盾是经济体制改革重点13. 1956年1月,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指出:在学术、艺术、技术的发展上,不要做“盖子”;“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发挥个人的才能,采取自己的风格,应该容许不同学派的存在和新的学派的树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我国学术、艺术、技术的 水平,并使新一代得益。为了发展自由讨论,又必须与党内、党外各种各样的宗派主义门户之觅进行适当的斗争。陆定一的言论()A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B
12、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C反映了学术问题去政治化的要求D纵容资产阶级思想的自由发展参考答案:考点: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掌握新中国文化方针的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注意题干时间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学术、艺术、技术应自由发展,这有利于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故A项正确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是在改革开放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C项与题干材料相反,应排除D项是对材料的误解,应排除故选A本题以中宣部部长陆定一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考查对新中国文化方针的作用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
13、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4.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现代化”理解准确的是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D.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参考答案:C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对秦汉政治的认识,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的中心环节。A选项只涉及表象,B、D选项显然是错误的。所以应选C选项。15.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A.“举国听于
14、议院,势太偏重”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材料要求选择1895年德国政体的评述,结合所学应该知道这时德国已经发布了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该宪法的特点是皇权至高无上,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故“上议院主用世爵”中上议院指的是德国的联邦议会,“君权仍重”更能看出是德国的情况,故选D。C应该指的是美国政体(三权分立),“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更具有英国政体的特点,故排除CA。根据“君主”“不能独断”可以排除掉B。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
15、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A. 孟子 B. 庄子C. 韩非子 D. 道德经参考答案:A考察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从题干的内容来看,应是儒家思想家的主张。孟子儒家的著作;庄子和道德经是道家的著作;韩非子是法家的著作。故应选A。17. 对右图所示诗歌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新潮”主要是指维新变法潮流B“黑暗”指南京国民政府的“白色恐怖”统治C“一线红”暗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该诗创作的背景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参考答案:D18. 德国入侵波兰是对绥靖政策的致命打击,许多人
16、提出了疑问:“他们已经扔出了两个小孩,再扔出另一个小孩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他们已经扔出了两个小孩”中的两个“小孩”指( )A西班牙和埃塞俄比亚 B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C奥地利和波兰 D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参考答案:B19. 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图反映的是下列哪国的经济指标 A. 美国 B. 苏联 C. 日本 D. 中国参考答案:B从图片中可以看出,19661985年各类经济指标呈现连年下降的趋势,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经历了“滞胀时代”,美国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等措施,逐渐扭转经济颓势,1982 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复苏
17、,此后经济出现持续增长,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进行了改革,但并未突破原有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滑,B项正确;日本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腾飞,故C项错误;中国 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改革开放实行,经济呈现上升趋势,故D项错误。20. 2013年10月25日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谈到:“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努力使周边同我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
18、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下列最能体现谈话思想的是A1986年中国政府在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B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形成“上海共识”C2006年上海合作组织教育部长举行了第一次会议D1992年月中国政府派出军队赴柬埔寨维持和平参考答案:C21. 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A.议会发生了变化,国王没有变 B.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握国家大权 C.国王和议会的地位都发生了质变 D.只改变了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其本质没有变化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所讲的是,国王权力来源发生了变化
19、,这也说明了国王和议会的地位都发生了质变。所以答案选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2.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拟)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拟)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拟)焉。疑(拟)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乱。”这表明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君主专制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参考答案:C23. 古希腊众神与人类一样具有明显的家族色彩,包含着一条血缘纽带,诸神形象也与凡人形象没有差别,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A民主思想 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
20、想 D人文思想参考答案:D24. 钱穆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与下面漫画表明一致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宰相是首长制”是指这时期宰相位尊权重,因此出现材料图片中的“坐而论道”的现象,说明这时期宰相权力和地位高。到唐朝时期通过三省六部制度分散宰相权力,皇权进一步加强,因此材料中说“唐代宰相是委员制”。宋代进一步削弱相权,宰相讨论国家事务时得站着,而不是“坐而论道”。清朝军机处的建立,军机大臣跪受笔录
21、,说明皇权进一步加强,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问题,而不是中央集权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到内阁逐渐成熟的问题,而体现了皇权逐渐加强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丞相权力没有被六部分割,故D选项与史实不符。25. 贾正清在中华民国剑桥史中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20年代世界经济舞台上无足轻重的中国,却安全度过了那场全球性的经济萧条的灾难。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推动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方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这反映当时A.国民政府采取了积极的经济政策B.中国没有真正融入世界市场C.中国工业发
22、展水平落后世界D.世界经济重心正在转移参考答案:A26.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材料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反映了此事件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原则和神圣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则反映了此事件使民主共和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综上可知此相关事件为辛亥革命,故选C。A、B、
23、D三项是相关事件的内涵及影响,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27. 以下是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的目录,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第三卷 (18651895)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 (18951900)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A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B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C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 D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参考答案:A考点:本题意在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及其影响。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与材料中的时间吻合,故A项正
24、确;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甲午战后,与材料中的时间段不吻合,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起止时间为18511864,与材料中的时间段不吻合,故C项错误;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与材料中的时间段不吻合,故D项错误。28. 1860年至1913年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1851年至1913年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12倍。由此可知A.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B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A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材料只是体现了工业和贸易的发展情况,没有与其他行业相比较,无法得出世界经
25、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结合材料时间处于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和世界工业总产量增长的情况可知,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故D项正确。29. 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明太祖罢除丞相,设立内阁制度 B内阁的“票拟”受到“批红”制约C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 D全由翰林院官员构成参考答案:B30. 下列中国古代的各项经济政策和法令,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工商之子,亦登仕进之途”A.B.C.D.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经济政策。是汉武帝采取的抑商政策,是明朝的海禁政策,是秦朝法律
26、明文规定的,是宋代的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A、B、D三项排列错误。二、 非选择题(共40分)31.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主张欧洲统一的人壮大了声势,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阻止战争,他们还有经济目的。的确,关税壁垒大大妨碍了商品流通,限制了蓬勃发展的大批量生产。许多人强调欧洲人的共同根源:古希腊、罗马帝国和初期的基督教,他们还指出在欧洲国家后来的历史上有许多相似点,这是边界的多次修改所无法掩饰的。这种“欧洲热”发展到制订精确的计划。丹麦人黑尔福特的新欧洲一书相当成功。弗朗德勒的作家与政治家、贵族出身的考登霍夫一卡莱尔吉创建了泛欧洲运动,参加者的人数可观
27、。然而,关于通往统一欧洲的途径,关于组成统一欧洲的国家和民族,关于将采取的政治制度,意见分歧。所有人都明白欧洲统一的必要性,但主权国家却是无法回避的观实。这些人缺乏更为具体的思想,也得不到欧洲政府与人民的持久支持,但是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幸存下来,在1945年东山再起。法国J.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统一”主张问世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统一“主张的结果,并分析其原因。参考答案:(1)吸取一战的教训;发展经济的需要;具有共同的文化渊源。(2)结果:没有实质性进展,但为二战后欧洲的逐步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原
28、因:“欧洲统一”的主张缺乏可行性、分歧较大;未得到政府与人民的持久支持;凡尔赛体系加剧了各国间的矛盾;民族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冲击。(1)本题根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主张欧洲统一的人壮大了声势,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阻止战争,他们还有经济目的。的确,关税壁垒大大妨碍了商品流通,限制了蓬勃发展的大批量生产。许多人强调欧洲人的共同根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吸取一战的教训、发展经济的需要、具有共同的文化渊源等方面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统一”主张问世的背景。(2)本题根据材料“然而,关于通往统一欧洲的途径,关于组成统一欧洲的国家和民族,关于将采取的政治制度,意见分歧这些人缺乏更为具体的思想,也
29、得不到欧洲政府与人民的持久支持,但是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幸存下来,在1945年东山再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没有实质性进展、为二战后欧洲的逐步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等方面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统一“主张的结果。再从主张缺乏可行性、分歧较大、未得到政府与人民的持久支持、凡尔赛体系加剧各国间的矛盾、民族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冲击等方面分析其原因。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盛世危言材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
30、,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民国河北元氏县志材料三、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年份英国德国法国总值指数总值指数总值指数191396 910 94410028 302 4031005 299 5171001914105 207 580108516 696 9455894 951 471934191751 989 1855362 309 160436191849 890 2935151 568 853296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
31、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7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6分)(3)根据材料一,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试题分析:农村经济的演变,马歇尔计划。(1)特征:小农经济的特点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可从生产组织形式、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和产品去向角度分析即可。不同:由材料一中的“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等信息可以推断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状况是自然经济(传
32、统的小农经济)解体;由材料二中的“(20世纪初)”、“河北元氏县志”、“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等信息可以推知其反映的经济状况河北元氏县仍以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2)注意审题,题目要求写“局限性”,而且要求“分别”写。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近代的经济结构的,都没有全面看待。局限表现在材料一有夸大之处,其实小农经济还不可能完全解体;材料二只反映局部,材料只能代表河北农村地区。特点:可以结合材料一二得出,特点:由材料一反映的是沿海通商口岸地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而材料二则说到内陆的河北农村的自然经济仍然大量存在,所以特点是地区
33、发展不平衡。(3)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将材料数据纵向对比,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大大缩减。依据材料出处,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缩减,原因在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即可。3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服务需求增多,香港政府部门、会共服务机构腐败现象相当普遍香港年轻一代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开始出现不满贪腐的情绪,之后学生大军也响应并参加了声讨政府反腐不力、抵制腐败的运动然而,当时香港的反腐机构反贪侦办处,一直归警务处管辖,而警界又恰好是贪腐之渊蔽。1973年,香港麦理浩爵士正式宣布成立一个独立
34、的廉政公署,全力打击腐败。材料二、廉政公署首长廉政专员依法直接向特别行政区长官负责,其职员不隶属香港公务员序列其财政也由政府预算直接划拨,财政独立。香港廉政公署拥有反贪工作所需的基本权力,此外香港法律还赋予廉署一些特权,比如廉署有权逮捕犯罪嫌疑人,有权搜查可疑的楼宇,扣押犯罪相关的财务,有权调查任何金融机构等。防止贪污处和社会关系处一方面通过开展广泛的肃贪倡廉的教育工作向社会灌输反腐意识,解释反贪污法例,使肃贪倡廉的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通过帮助政府社会公共服务组织、私营机构健全防贪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防止贿赂条例第30条规定,如果回答问题会招致或可能招致举报人、协助人的姓名、地址被泄
35、漏,任何人无需回答任何问题。廉政公署外部设有由社会贤达组成的四个委员会,内部设有专门机构对其工作人员和各种行为加以监督,再加上香港极为发达透明的新闻舆论监督,廉政公署的一举一动都是在“阳光”下的。摘编自香港廉政公署对大陆廉政建设的借鉴意义(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香港廉政公署成立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香港廉政公署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9分)参考答案:(1)背景:香港经济发展,社会服务需求增多,但是腐败现象相当普遍;警务人员的贪腐问题尤为严重;民众发起声讨政府反腐不力,抵制腐败的运动。(6分)(2)特点:拥有相对独立的运作体系;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权力较大;
36、注重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预防和教育;对证人的保护力度比较强;廉署的运作本身受到多方面监督和制约。(6分)作用:有利于香港政府部门的廉洁高效;有利于社会的繁荣稳定;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廉政建设提供借鉴。(3分)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关键信息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服务需求增多,香港政府部门、会共服务机构腐败现象相当普遍”。“ 学生大军也响应并参加了声讨政府反腐不力、抵制腐败的运动”“ 警界又恰好是贪腐之渊蔽”。通过逐层分析,可知香港廉政公署成立的背景。即香港经济发展,社会服务需求增多,但是腐败现象相当普遍;警务人员的贪腐问题尤为严重;民众发起声讨政府反腐不力,抵制腐败
37、的运动。(2)“廉政公署首长廉政专员依法直接向特别行政区长官负责,其职员不隶属香港公务员序列”;“其财政也由政府预算直接划拨,财政独立。”根据材料廉政公署拥有相对独立的运作体系;“香港廉政公署拥有反贪工作所需的基本权力,此外香港法律还赋予廉署一些特权”,材料说明廉政公署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权力较大;“一方面通过开展广泛的肃贪倡廉的教育工作向社会灌输反腐意识,解释反贪污法例,使肃贪倡廉的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通过帮助政府社会公共服务组织、私营机构健全防贪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材料说明廉政公署注重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预防和教育;“如果回答问题会招致或可能招致举报人、协助人的性名、地址被泄漏,任
38、何人无需回答任何问题”。说明对证人的保护力度比较强;廉政公署的一举一动都是在“阳光”下的。说明廉署的运作本身受到多方面监督和制约。作用主要从政府的廉洁高效和对社会、其他国家产生的影响等角度分析。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香港的廉政建设影响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78年,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确定企业在增收基础上,可以提取一些利润留成。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国有企业改革转向实行国家所有权与企
39、业经营权的“两权分离”。1986年,国务院提出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1994年开始试点。2005年底,52.7%的国家重点企业改制为多元股东的股份制企业,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80%以上。1997年,党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的任务,国有经济主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逐步退出,开始改变国有企业量多面广和分散的状况。摘编自陈清泰主编重塑企业制度:30年企业制度变迁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末,英
40、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进入“滞胀”时期。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采纳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开始了以国有企业私有化为核心内容的改革。英国政府分阶段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实施了私有化改革。在企业层面的主要措施是,通过企业公开上市、整体出售给私人企业、职工内部持股等方式批出售国有企业的股票,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从政策层面上看,政府通过放松对企业的各种管制,辅之以减税政策,力争给企业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自由竞争。之后,撒切尔对处于自然垄断和公用事业行业的国企,以及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进行了私有化的改革。通过私有化的改革,英国的国有企业数量锐减,国有经济大规模收缩,国有经济占其GDP的比重降至6%左右。摘
41、编自赵世萍美国、英国国有企业改革对我国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国企改革的主要趋势。(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进行国企改革的背景,并简要说明英国的国企改革与中国的不同之处。(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英国企改革的共同影响。参考答案:(1)主要趋势:改革范围:从个别试点到全面展开;企业地位:国企的独立性逐渐增强(或政府对企业干预减少);所有制:从国有独资向股权多元化(股份制)转变(或国有独资企业日益减少,股权多元化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经营形式:从工厂承包制(厂长经理负责制)向现代企业经营模式转变;企业布局:从全方位覆盖转为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42、。(2)背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过多;国企众多,生产效率低下;滞胀危机,经济增长缓慢(或凯恩斯主义失灵);供给学派(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提出。不同之处:通过出售的方式减少国企数量;私有化程度高;是对原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局部调整。(3)共同影响:有利于市场发挥经济调节作用,增强企业的活力(或促进了企业效率的提高);提高了经济的竞争力;降低政府的财政负担,增加政府收入(或改善了政府的财政状况);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换。【详解】本题考查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国企改革、英国进行的国企改革,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国企改革的主要趋势,可以
43、根据材料中的“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党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的任务,国有经济主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逐步退出”等信息,从改革范围、企业地位、所有制、经营方式和企业布局等方面的变化来回答。(2)英国进行国企改革的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英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采纳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等信息,以及时间信息“20世纪70年代末”所反映的当时英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来回答。英国的国企改革与中国的不同之处,可以根据材料二中的“通过企业公开上市、整体出售给私人企业、职工内部持股等方式批出售国有企业的股票,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通过私有化的改革,英国的国有企业数量锐减,国有经济大规模收缩,国有经济占其GDP的比重降至6%左右”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3)中、英国企改革的共同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鼓励企业自由竞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提高经济竞争力、降低政府财政负担、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