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徽省亳州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289044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亳州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徽省亳州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阳关古道苍凉美寅公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于是,一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古阳关位于敦煌城西75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

2、,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锋火台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城,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

3、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阳关已被流沙掩埋,当年筑城用过的石头也已经风化为红尘,只有在沙丘之间暴露出的板结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关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

4、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于是,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

5、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1).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5分)(2).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3).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6分)(4).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8分)参考答案:(1)是通往西域边防的关隘;

6、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王维渭城曲诗中对古阳关的咏叹;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3分,三点4分,四点5分)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本题的难度不大,答案区间在第二段。文中有一个关键句,“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可以作为答案的蓝本。答案的第点,照着原文抄就可以了;最容易被忽略的是第点,学生错误理解了原文,原文说“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意思是古阳关闻名遐迩不是从王维的渭城曲开始闻名的,但

7、王维的渭城曲显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第点需要结合“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进行概括。(2)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使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出生入死的人生经历,使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对生活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感触,给后人留下了哲思和诗情。(每句2分)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题重点理解“海洋”一词的比喻义。海洋浩瀚而宽广,用来比喻林带,说明林带像海洋一样,铺天盖地,无边无垠。同时,着一“闯”字,体现了林带进入眼帘的突然,展现了作者见到林海后的惊喜。题要结合语境才能准确理解。“

8、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旅伴介绍“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带有浓浓的中国历史文化气息,使作者的心里有了一些安慰,同时也感到骄傲与自豪。题要理解“哲学家与诗人”的比喻义。由于将军、士兵们在阳关道上冲冲杀杀,历经多次生死,便产生了很多人生感悟,“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哲思与诗情。(3)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广袤雄浑;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古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每点3分)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

9、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B级。本题的答案区间分别是第三、四、五段。第三段的关键句是“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把它加以概括提炼,即可得出答案的第一个要点。第四段的关键句是“阳关古城,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阳关已被流沙掩埋,当年筑城用过的石头也已经风化为红尘,只有在沙丘之间暴露出的板结地面”,概括提炼即可得到答案的第二个要点。答案的第三个要点需要对第五段进行概括。在阳关这个关

10、隘上,哲学家、诗人、将军、士兵等众多的人们,发出许多感慨,离愁别绪、万般无奈都是那样的苍凉与悲壮。(4)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4分)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4分)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B级。选文的最后一段写出现代阳关的美丽景象,引用郭小川的诗句,毫无疑问是对如今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阳关的赞美。同时,郭小川的诗句,慷慨激昂,“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一股豪迈之气喷薄而出,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结尾段落的作用一般有两个:照应标题或开头,升华主题

11、或强化观点。答题时对这两点加以简单阐释即可。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山水诗考略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至蔚然成风。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

12、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仁者”则是仁义之人。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原来,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 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古今诗文大家

13、、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好的山水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范水而已。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对读者无疑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除生动再现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显然有启迪智慧、拓展襟怀的作用。 优秀的山水

14、诗大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所谓“诗中有画”,就是用画笔般的诗句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如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把登高的“怡悦”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其中有诗人自己登山的身影,有想象中北山隐者张五的怡悦之情,还有阔远的视野以及闪烁于其间的种种景物。它的突出特点就是表现在一个“远”字上,用远景烘托远意。“远意”没有明说,只是影影绰绰地表现在“心随雁飞灭”的描摹上。勾画远景的笔墨也不多,却很有层次,显示出和谐的韵律与虚静阔远的美,

15、像“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清新淡远,与隐者(包括诗人自身)恬淡高远的情趣相表里,几乎达到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 (选自袁行霈盛唐的山水诗,有删节)1下列对山水诗形成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流连山水,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受迫害的文人们缓解失落感的行之有效的办法。B人们可以从山水诗中看到自然风景,虽然与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C“山河之异”的国情对文人的影响,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使文人失落感越来越重。D汉朝以来儒家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越名教而任自然”“法自然而为化”之类的主张的出现。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16、是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来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是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在诗句中的凝练。B关于中国古典山水诗起源问题,作者认为范文澜“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的说法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C孔子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可以从“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的角度来解释诗人喜爱山水的原因。D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所以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用“读万卷书”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用画笔一样的诗句把

17、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在诗中点染出来,于是产生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 B孟浩然的诗句“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很有层次地描绘出了远树、江畔沙洲的虚静阔远之美,与隐者的情趣相表里,达到了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C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宇宙自然的规律,它们成为诗人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D“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既生动再现了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噪”与“静“鸣”与“幽”在审美感受中统一起来。参考答案: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屋顶朱成玉我来自人间,我是一团善良的骨肉,我手持艾

18、蒿,我爬上屋顶。我把浩然之气做成一支簪子,插在家的发髻上。屋顶,是我最好的安放月光的地方。思念的月光,总是很滑,顺着你的脊背,一不留神就溜进心里去。我循环反复地播放一首思乡曲,今夜,我的屋顶,定是月光皑皑。我没有其他浪漫的法子,只能带着心爱的人,爬上屋顶。我的美好都是假设的,把月光载剪,为她做一件婚纱;把星星打捞,为她串一条项链,这些虚设的美好,竟然也会让她流出泪水。她说,她爱这屋顶。父亲打来电话说,屋顶上的瓦碎了一块,他正准备爬上屋顶,把那块碎瓦换掉,不然下雨天屋子该漏雨了。我担心他的安危,毕竟七十多岁的人了,我让他挺过这两天,过几天我请假回去弄。他说他听了天气预报,这两天有雨,漏雨的屋子可

19、要不得,弄不好就哗啦啦地把好日子都给漏掉了。父亲有听天气预报的习惯,喜欢对每天的天气了如指掌,我不明白他为何要如此执着,他说一个人,难道不应该关心天气吗?天气就是老天的脾气啊,咱得随时留意着,不然他哪天发了牌气,你们都还蒙在鼓里呢!对自然的敬畏,让父亲的骨头里,又多了一样钙质。父亲担心着一块碎瓦,我担心着父亲的身子,他再也无法直起的腰身,爬上屋顶,会是一种怎样的艰难!可是,我在想象这个画面的时候,除了担心,还有一种骄傲的情怀,我仿佛看到一面旗帜的冉冉升起,是的,我可以把父亲比喻成旗帜,他并不伟大,他只是让我降生,让我长高,让我善待世界,这便足够。父亲执拗地在我回家之前,把那块碎瓦换掉了。还好,

20、他安然无恙。我命中的旗安然无恙,屋顶安然无恙。顾城说:人的责任是照顾一块屋顶,在活的时候让它有烟。屋顶有烟,我就知道尘世安稳,就能想到亲人们安详的睡姿,能听见一会拢起一会散开的鼾声,能想到多年前养过的一只狗,怀抱一只充满脚气的棉拖,摊卧如泥。看吧,这就是我们的尘俗,那里有我们想要的暖。哪怕是生了草的屋顶,也不妨碍那暖,在屋子的任何一个角落流转。每个人都有一块自己的屋顶。那里离星星很近,即便乌云遮天,我也喜欢抬头仰望。在我所有的漂泊里,屋顶是我忠实的岸。是我出发之地,也是我最终要赶回的地方。有生之年,我只想照顾好一块屋顶,让屋顶有烟。屋顶有烟,烟里有菜香,有父母的味道,那一丝看不清的缠绕,裹挟着

21、我的灵魂,径直地扎下根去。屋顶有烟,眼里有泪。屋顶有烟,不管它是笔直的,还是被风吹得左右摇晃。只要有烟,它就是活着的。西风凛冽,父亲凌乱的白发招摇开来,像屋顶上干枯的草。我急忙给父亲带上一顶帽子,好像给屋顶换了一片新瓦。(摘自新青年)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段“插在家的发髻上”运用比喻手法,把屋顶比作“发髻”,表达了我对家的热爱、思念之情。B. 文章引用顾城的诗句,表明作者追求简单心安的生活,承接上文父亲换瓦,引出下文写“我”对家的守护。C. 文章联想多年前小狗抱鞋摊卧的情景,用富有温情的笔触侧面写出亲人安详、生活安稳的状况。D. 文章最后一段与上文

22、父亲给屋顶换瓦形成呼应,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关心爱护,升华了文章主题。5. 依据文章,概括父亲的形象特点。6. 文章以“屋顶”为题,请探究“屋顶”的丰富意蕴。参考答案:4. B 5. 执着;敬畏自然;有责任心 6. 屋顶指家,可以遮风挡雨,带来好日子;屋顶指父亲,他守护着家和家人;屋顶指精神家园,是我的出发地和归宿。【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分析鉴赏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本题要通读全文,了解重要句子在文中结构、内容、人物、主题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注意理解其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同时注意作品中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B项,“追求简单心安的生活”错误,划线句“人的责任是照顾一

23、块屋顶,在活的时候让它有烟”中的“屋顶”指家庭,表明人要承担照应好家庭的责任,让这个家有烟火气,有温暖。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特点,首先分析事件,理清情节,然后从文中找出有关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概括人物的形象特征。由原文“我担心他的安危,毕竟七十多岁的人了。我让他挺过这两天,过几天我请假回去弄。他说他听了天气预报,这两天有雨,漏雨的屋子可要不得,弄不好就哗啦啦地把好日子都给漏掉了。父亲有听天气预报的习惯,喜欢对每天的天气了如指掌,我不明白他为何要如此执着”“ 父亲执拗地在我回家之前,把那块碎瓦换掉了”可知,父亲是一个

24、执着的人;由原文“他说一个人,难道不应该关心天气吗?天气就是老天的脾气啊,咱得随时留意着,不然他哪天发了脾气,你们都还蒙在鼓里呢!对自然的敬畏,让父亲的骨头里,又多了一样钙质。”可以看出父亲对自然的敬畏;由原文“他说他听了天气预报,这两天有雨,漏雨的屋子可要不得,弄不好就哗啦啦地把好日子都给漏掉了。”可知,父亲是一个爱家、有责任心的人。【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含义与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通读全文,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分析深层含义的时候还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

25、挞等。由原文 “屋顶有烟,我就知道尘世安稳,就能想到亲人们安详的睡姿,能听见一会拢起一会散开的鼾声,能想到多年前养过的一只狗,怀抱一只充满脚气的棉拖,摊卧如泥。看吧,这就是我们的尘俗,那里有我们想要的暖。哪怕是生了草的屋顶,也不妨碍那暖,在屋子的任何一个角落流转”可知,“屋顶”的表面含义指家,可以带给人温暖,给人遮风挡雨;由原文 “我可以把父亲比喻成旗帜,他并不伟大,他只是让我降生,让我长高,让我善待世界,这便足够”“我急忙给父亲带上一顶帽子,好像给屋顶换了一片新瓦”可知,“屋顶”的深层含义可以指父亲,他守护家人的安全与幸福,为家人遮风挡雨;“每个人都有一块自己的屋顶。那里离星星很近,即便乌云

26、遮天,我也喜欢抬头仰望。在我所有的漂泊里,屋顶是我忠实的岸。是我出发之地,也是我最终要赶回的地方”可知,“屋顶”也可以指人的精神家园,既是我的出发之地,又是我的回归之所,是我心灵的居所。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第716题。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自余为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

27、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蝼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穷回溪 穷:穷尽、走完B外于天际 际:边缘C引觞满酌 引:拿起D心凝形释 形:形骸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理解正确的

28、一项是(3分)A自余为人 为:被B穷山之高而止 而:表转折,却C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乎:形容词词尾D知吾向之未始游 向:朝向9下列句子中不含词语活用的一项是(3分)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B望西山,始指异之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10.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自余为人 B意有所极,梦亦同趣C奈何取之尽锱铢 D暴秦之欲无厌11.下列句子中,与其它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3分)A不拘于时 B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C戍卒叫,函谷举 D洎牧以谗诛冯铁头(清)清凉道人 吾邑(嘉兴)新市镇西庙前,有冯允昌者,以卖腐为业。勇力兼人,头甚劲,与人斗,以头撞之,罔弗披靡,由是

29、气凌一乡,无敢与抗者。偶与西庙道士忤,冯于五更磨腐时,潜挟庙前二石狮,置诸庙门之外,明日,道士见而异之,雇人舁置原所。不数日,冯又如之。如是者五六次,道士费舁之值不赀,而心疑焉,夜潜卧于庙门之内,以觇其异。一日五更,闻冯店开门声,见其挟狮而来,始悟由于前次开罪之故,遂启户出,向冯谢罪恳求。冯大笑,复以狮安于原所而罢。 其邻有与昵者,谓之日:“子头诚有力,倘以石击之,恐亦不能当也。”冯拾一石,大如碗,掷于空中,而以头承之,嘣然有声,石迸去而头不伤。人大骇,遂以铁头著名。 一日,冯偶泼水于街,适陕西贩皮客张姓者过,误溅其衣,张微詈之,冯恶声相应而出,挥之以拳。张不与较,冯自后趋至,以头撞之,张不回

30、顾,而微侧其身,冯头适入于肋间,为其所挟,竭力摇拔不可脱。张笑曰:“吾知汝为冯铁头,然果是铁否?吾当试之。”于是骈两指就肋间擦之,冯若以利刃刊其头骨者,痛不可忍,不觉失声而号。张曰:“若然,则非铁头矣,且放汝去。再加纯钢铸炼,吾当复来与较也。”遂释之,缓步而去。冯之头红肿者旬余,于是深自敛抑,顿改故态,不敢滥用其头矣。 (选自听雨轩笔记,有删改) 注:清凉道人,姓徐,号清凉道人,清乾隆年间人,生平事迹不详。舁(y):抬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气凌一乡 凌:压倒B谢罪恳求 谢:道歉C自后趋至 趋:通“促”,催促D张不回顾 顾:回头看13.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

31、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道士见而异之 水为之而寒于水B潜卧于庙门之内 徘徊于斗牛之间C而以头承之 不赂者以赂者丧D若然,则非铁头矣 颓然就醉1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挥之以拳 A蚓无爪牙之利 B而今安在哉 C多于机上之工女 D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冯于五更磨腐时,潜挟庙前二石狮,置诸庙门之外。 (3分) (2)子头诚有力,倘以石击之,恐亦不能当也。 (3分)16.根据文本,简要概括冯允昌的性格特点。(3分)参考答案:7(3分)B(际:交会、相接)8(3分)C(A.为:成为;B.而:表顺承,才;D.向:从前)9(3分

32、) A(B.异:以为异,意动用法;C.族:使灭族,使动用法;D.礼:礼遇,名词作动词)10(3分) C (A.“僇”同“戮”;B.“趣”同“趋”;D.“厌”同“餍”)11(3分) B(其余皆是被动句式)12(3分) C(趋:快走)13(3分)B(B.都是“在”。A.就,却;C.用,因为;D.这样,的样子)14.(3分) C(C句和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A句是定语后置句;B句是宾语前置句;D句是被动句)15.(6分)(1)冯允昌在五更磨豆腐时,偷偷地用胳臂夹起庙前两尊大石狮,把它们摆放在庙门口。(“潜挟”1分,“置”1分,“诸”1分)(2)你的头确实坚硬有力,(但)如果用石头打击,恐怕也是不堪一击

33、的。(“诚”1分,“倘”1分,“当”1分)16.(3分)自恃勇力,好勇斗狠;心胸狭隘;知错能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我的家乡(浙江嘉兴)新市镇西庙大门前,有个叫冯允昌的人,以卖豆腐为生,胆量和力气过人,并且他的头最坚硬有力,每当和别人争斗,就用头撞人,(和他争斗的人)没有不败下阵来的。因此冯允昌威震一方,没有人敢向他挑战。碰巧和西庙道士闹别扭,冯允昌在五更磨豆腐时,偷偷地用胳臂夹起庙前两尊大石狮,把它们摆放在庙门口。第二天,道士看到后感到十分诧异,雇人将石狮抬回原处。没过几天,冯允昌又故伎重演。像这样做了五六回,道士花费雇人抬石狮的费用不可计数,就十分怀疑其中的蹊跷,(于是)夜

34、里悄悄地卧在庙门里侧,来观察庙门外石狮的异常。一天五更时分,听到冯允昌豆腐店开门声,见到冯铁头挟着石狮来到门前,才想到因为之前得罪他的缘故,道士就开门出来,向冯允昌赔礼道歉、请求原谅。冯允昌得意洋洋,又把石狮放回原处作罢。乡邻中有和冯允昌关系亲近的人,对冯铁头说:“你的铁头确实坚硬有力,(但)如果用石头敲打,恐怕也是不堪一击的。”冯允昌捡起一块碗口大的石头,抛在空中,然后用头迎击,(只听)发出沉闷的声音,石头从头上弹走但头毫发未伤。人们(见状)十分惊诧,于是冯允昌凭借铁头更加出名。有一天,冯允昌随手向街上泼水,恰好一位张姓的陕西皮货商路过,不巧打湿了张某的衣服,张某轻声骂了一句,冯铁头(听到后

35、)恶语相向并走出店铺,用拳头(在张某面前)挥舞。张某不和他纠缠(转身离开),冯允昌(紧追不舍)从后赶上,用头撞他,张某并不回头,只是将身子向一侧略微一闪,冯允昌的头正好钻入张某的腋下,被张某胳臂紧紧夹住,极力摇拔都不能脱身。张某笑着说:“我知道你是冯铁头,但不知你的头是否果真像铁一样坚硬呢?我要测验一下。”于是(张某)并拢两根手指,直朝腋下猛点冯允昌的铁头,冯允昌感到好像是(张某)用锋利的刀刃砍削自己的头骨,疼痛难忍,不禁失声叫喊。张某说:“像这样,就并非是铁头,暂且放你回去。再加入纯钢进行铸造锻炼,我再回来和你比试。”于是(张某)将冯铁头放了,步履轻松地离开了。冯允昌的铁头红肿了十多天,从那

36、之后彻底收敛,一改过去的姿态,不敢再随便动用他的铁头了。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乃西至秦,秦孝公卒,说惠王。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乃东之赵,赵肃侯令其弟成为相,号奉阳君。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

37、余而后得见,说燕文候。文候曰:“子言则可,然吾国小,西迫强赵,南近齐,齐、赵强国也。子必欲合从以安燕,寡人请以国从。”于是资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而奉阳君已死,即因说赵肃侯曰:“今大王与秦,则秦必弱韩、魏;与齐,则齐必弱楚、魏。魏弱则割河外,韩弱则效宜阳,宜阳效则上郡绝,河外割则道不通,楚弱则无援。此三策者,不可不孰计也。故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以从亲,以畔秦。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刳白马而盟。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如此,则霸王之业成矣。”赵王曰:“寡人年少,立国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也,今上客有意存天下,安诸侯,寡人敬以国从”乃饰车百乘,

38、黄金千溢,白壁百双,锦绣千纯,以约诸侯。于是说韩宣王,又说魏襄王,东说齐宣王,西南说楚威王。于是六国从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于是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苏秦既约六国从亲,归赵,赵肃侯封为武安君,乃投从约书于秦。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史记苏秦列传节选注释:刳k,

39、剖开。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B. 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C. 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D. 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合从:即合纵,指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秦在西方,六国地处南北,故称合从。B. 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C. 社稷: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

40、神,稷为谷神。后来用社稷指代国家。D. 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据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秦游说秦王,秦惠王刚杀掉商鞅,讨厌游说之士,所以苏秦未受任用。B. 苏秦不怕失败,发愤读书,刻苦钻研周书阴符后,充满自信,终于成功。C. 苏秦游说赵肃候,受到重用,一时间合纵策略遍行于山东六国,并推苏秦为约从长。D. 苏秦衣锦还乡,家人不敢仰视,嫂子前倨后恭,苏秦深感世态炎凉,对其亲友十分冷漠。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41、)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2)故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以从亲,以畔秦。参考答案:10. A 11. B 12. D 13. (1)他求见并游说周显王,可是显王周围的臣子一向了解苏秦的为人,都瞧不起他,因而周显王也不信任他。(2)所以我私下替大王考虑,不如用合纵相亲之策使韩、魏、齐、楚、燕、赵统一,来背离秦国。【10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断开,再根据主谓或动宾关系及文言虚词断句。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这

42、句话的含义是“苏秦北上向赵王复命,途中经过洛阳,随行的车辆马匹满载着行装,各诸侯派来送行的使者很多,气派比得上帝王”,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赵王”“洛阳”“诸侯”等,然后依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报”是动词,“报”的对象是“赵王”, “赵王”是宾语,应在“赵王”后断开,故排除CD两项,“众”意思是“多”,“甚”作为副词是修饰“众”,故“甚众”应放在一起,排除B项,故选A项。【1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43、。B项,“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有误,“山东”在这里指崤山以东地区。【1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意,概括文章内容。可以把每一项代入原文进行比对,比对语境、关键词语的翻译、时间、地点、人名对象、范围等,然后可以判断正误。D项,“对其亲友十分冷漠”表述错误,文章第五段说“于是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意思是“当时他就散发了千金,赏赐给亲戚朋友”,可见并非“冷漠”。【13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句

44、中句首添加主语“他”;“求说”,求见并游说,“说”,游说;“左右”古今异义,周围的臣子;“素”,一向;“少”,轻视,瞧不起;“弗信”,添加主语“周显王”。第二句中,“故”所以;“窃”,私下;“为”替;“计”,考虑;“莫如”,不如;“一韩、魏、齐、楚、燕、赵以从亲”,状语后置句,应为“以从亲一韩、魏、齐、楚、燕、赵”,“以”用“一”,使动用法,使统一;“以畔秦”,“以”,连词,表目的,来,用来,“畔”同“叛”,背离。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

45、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苏秦是东周雒阳人,他曾向东到齐国拜师求学,在鬼谷子先生门下学习。外出游历多年,弄得穷困潦倒,狼狈地回到家里。兄嫂、弟妹、妻妾都私下讥笑他,说:“周国人的习俗,人们都治理产业,努力从事工商,追求那十分之二的盈利为事业。如今您丢掉本行而去干耍嘴皮子的事,穷困潦倒,不也应该嘛!”苏秦听了这些话,暗自惭愧、伤感,就闭门不出,把自己的藏书全部阅读了一遍。说:“一个读书人既然已经从师受教,埋

46、头读书,可又不能凭借它获得荣华富贵,即使读书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于是找到一本周书阴符,伏案而钻研它。下了一整年的功夫,悉求真缔,说:“就凭这些足可以游说当代的国君了。”他求见并游说周显王,可是显王周围的臣子一向了解苏秦的为人,都瞧不起他,因而周显王也不信任他。于是,他向西到了秦国。秦孝公已经死了。就游说惠王。秦国刚刚处死商鞅,讳恨游说的人,因而不任用苏秦。于是,他向东到了赵国。赵肃侯让自己的弟弟赵成出任国相,封号叫奉阳君。奉阳君不喜欢苏秦。苏秦又去燕国游说,等了一年多才有机会拜见燕王,劝说燕文侯。文侯说:“您说的当然不错,可是我的国家弱小,西边又紧靠着强大的赵国,南边接近齐,齐、赵都是强国啊

47、。您一定要用合纵相亲的办法使燕国安全无事,我愿倾国相从。”于是就赞助苏秦车马钱财到赵国。奉阳君已经死了,就趁机劝赵肃侯说:“现在如果大王和秦国友好,那么秦国一定要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韩国、魏国;如果和齐国友好,那么齐国一定会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楚国、魏国。魏国衰弱了就要割地河外,韩国衰弱了就要献出宜阳。宜阳一旦献纳秦国,上郡就要陷入绝境,割让了河外就会切断上郡的交通。楚国要衰弱了,您就孤立无援。这三个方面您不能不仔细地考虑啊。我私下替大王考虑,不如使韩、魏、齐、楚、燕、赵结成一个相亲的整体,对抗秦国。让天下的将相在洹水之上聚会,相互沟通故有的嫌隙,杀白马歃血盟誓。六国相亲结成一体共同抵抗秦国,那么秦国一定不敢从函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