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280498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1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1516题。(8分)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未

2、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节选自曹文轩前方)15文段中人的悲剧性实质有哪些表现?(4分)16文段引用大量古诗在内容上有何作用?(4分)参考答案:15(4分)(1)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2)人在走向前方,到

3、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的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3)人无法还家。(4)即使到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每点1分)16(4分)(1)这些诗都是抒发思乡之情的。(2)写出人类不可避免的悲剧,始终处在心灵无所依托的感觉之中。(每点2分)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长毋相忘我有一个学生,她先到澳洲,后到英国,如今暂时栖泊在加拿大。飘泊的成果是英语说得像流水一样畅快,举止温柔舒曼,很有些欧美气味。可是这些年,总是会在假日里到唐人街去买些字帖、笔墨。她的才华并不在把笔挥毫上,她只是喜欢字帖里古典的气息。我想起秦汉瓦当、竹简上让人心跳不已的四个字-“长毋相忘”。这是怎样的一

4、种割舍不断的情怀啊!有时我总是想,一个人的信念被遏止,譬如不让我纵笔泼墨,沉醉于这千年的回声里,日子将是何等昏暗,有时候出长差,宾馆舒适的环境只能看看电视,我明显地感到擅长提按的手指变得荒疏了。这使我生出几许恐慌来。可以消遣的娱乐场所无处不在,却从来没有一处摆上文房四宝,让这些痴迷于翰墨的游子放牧心灵。于是时间一长,心结就纷乱,惶惶然急着赶回,步入书斋,倒上一缸子墨汁,拈起那杆已经枯干多日的羊毫,痛快淋漓地埋头狂写,不知今夕何夕。在都市,每到周末,总会看到不少家长载着小孩,背着琴袋、画夹,提着笔墨、颜料,去学手艺。而我没有兴致教这些孩童,他们的监护人总是希望早日学成,眼神里闪烁着催促之光。他们

5、没有耐心通过逝去的古代名家的遗留笔墨,回归到遥远而又寂寞的意境中。我只想循着自己的思路,培养一种兴趣,让其随时日推移而长,顺其自然地延伸,如听松风天赖,如观山光水色,这就是艺术生命的自然律。我听过击壤歌,见过那些带着泥巴气味的乡村人,他们该播种时播种,该收割时收割,该耐心等待时则和土地上的植物同在岁月中不急不踩地守望。他们面对好年成不喜,面对坏年成不忧。在他们看来,有了好的光景也必然有不好的年成,五个指头伸直了还不一般齐呢。那么,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去吧。他们心目中没有搏一把就走的怪念头,他们缠系着最久远的亲情:人与土地长毋相忘。再回到艺术的话题上来吧。有着几千年积淀的古典艺术,究竟在多大程度上

6、可以为今人所把握呢?人总是希望一生更多地拥有,只是,不经磨难而拥有,则多半易逝。有几次我走进北方几家大的书画社,看到了名人之后的丹青,笔墨太平庸了,却在落款处都标明与祖上的亲缘。这是何等的笨拙呢。在我的印象中,父子同嗜一艺,子跃居其父之上的终归是少而又少。王献之着实是好样的,算是走出了其父的影子,而后来的欧阳通之于欧阳询、苏过之于苏轼、米友仁之于米希,大都在前辈荫底下讨生活。他们缺乏筚路蓝缕的拓跋精神,屋下架屋床上叠床,大气象萎落成了小格局。有一些质量充实的生命,要最后离去,不为我们琢磨,真是很难很难。这对于人们追逐时尚的天性来说,未免是一种悖反。时尚的追逐,显然容易多了,这支有声有色的队伍始

7、终是以狂欢的状态行进的。而人,难以破开迷雾飞升。苏东坡活了大半辈子,最有价值的就是悟出了这个道理。远离,是对古典更真切的亲和,相对的控制力量被摆脱,那种支配艺术的利益、欲望会相应地远去,守护精神家园的愿望会愈发坚韧起来。曾经有几次,在偏僻的乡村,我看到了出手不凡的墨迹,贴在破旧的祠堂的柱子上。书写者远离文化中心,远离都市名人,却凭着由表的喜欢,常常是晚饭毕,推来几张旧报纸垫着,再放上一张毛边纸,不计新墨宿墨,不择笔尖笔秃,畅畅快快地写去。不知不觉,平平淡淡地萦回着田园牧歌。那些湿漉漉的古典情绪,期待着梳理和归位,还有些在喧闹的季节里走失了,需要找寻。青年时代的热烈和自信,也掺和着目空古人睥睨古

8、典,似乎古人的笔墨也没有那般神奇。如今我们知道穿过古典的皮表很难,更不消说在古典的内核漫游了。我们为自己找到了理由,爱归咎于外界的诱惑呀,困扰呀,是它们使我们的精神锋芒如此疲软。如果从个体生命来剖析,我只能固执地认为,是元气流失了。人身上原来充足的精气神,漫漫旅程上,这儿滴漏一点,那儿跑冒一点,待用于自己喜爱的古典艺术上,已经力不能穿缟了。养气从来为文人所重,老庄提醒过“万物无足以铙心”,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都在于提升净化人的自然生命,去除生理过分的欲求。当时光老人的巨手叩动我中年的心扉时,“删去平生多余事”的念头就转化为渴望。安宁清明中,我觉得自己仿佛坐落在古典的层面上,大量流逝的时光

9、在这里汇聚,隔着老远的距离,可以察觉到古贤人正无声地呼唤着我的名字。每晚睡前,我总是取出枕边的一本汉简书风细细玩味,让飞扬的思绪湮没在已逝的久远里,长久相守,长毋相忘。(取材于朱以撒同名散文)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段运用“赶回”“步”“倒”“拈”“狂写”等一系列词语,细致生动地写出作者急切的心情和由纷乱到痛快淋漓的心绪变化,表达了对书法的痴迷之情。B. 文章第段写乡村人遵循农事规律,保持耐心,不急不躁,与都市中家长们对孩子艺术教育急功近利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意在强调应遵循艺术生命的自然律。C. 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简洁、含蓄而深沉,意在强调

10、只有摆脱支配艺术的利益、欲望,才能更为真切地、纯粹地亲近古典艺术,才能更为坚定地守护精神家园。D. 文章第段中的“睥睨”一词意为“斜眼看”,带有傲视的情感意味,生动写出了作者对自己青年时代艺术趣味的反省,点明了造成我们精神锋芒疲软的原因。8. 请围绕“长毋相忘”简要梳理本文的写作思路。9. 如何理解“长毋相忘”丰富意蕴?文章以“长毋相忘”为题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参考答案:7. D 8. 首先从作者旅居外国的学生钟爱古典字帖谈起,引出“长毋相忘”的话题。写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痴迷,突出对古典艺术的无法割舍的情结。含蓄指出要做到“长毋相忘”需要具备的内在修为:自然而持久的兴趣,承袭基

11、础上的创新,摆脱利益、欲望牵绊的淡泊。最后写自己艺术趣味回归古典的过程,写古典艺术对自己的深情呼唤和自己对古典艺术的热烈拥抱,进一步深化“长毋相忘”的意味。 9. 意蕴:“长毋相忘”是一种自觉亲近古典气息、古典意境、古典情绪的依恋态度,是一种尊重规律、排除纷扰、涵养元气、持守精华的传承情怀。艺术效果:词语雅致深沉,富于古典色彩,巧妙契合文章所谈的古典艺术;一语双关,既是古典艺术对于现代人的深情呼唤,也是作者对传承古典文化的深情倡议,抒情色彩浓郁,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7题详解】此题综合考查学生鉴赏散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结构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

12、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D项分析错误,“睥睨”一词不能点明“造成我们精神锋芒疲软的原因”。睥睨古典,是年青时的热烈与自信。造成我们精神锋芒疲软的原因是外界的诱惑。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作品结构和思路的能力。作答时,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来分析,先概括写了什么,再指出这样写的作用。本文的写作思路是由外而内,即先写外人,再写自己,先写身外,再写思想。如:首先从自己的学生钟爱带有古典气息的字帖开始写起,引出“长毋相忘”的话题。这是从外人、身外写起。接着写自己对古典艺术无法割舍的情结。这里开始写自己。再指出要做到“长毋相忘”必须具备的修为,最后写古典

13、艺术对自己的深情呼唤和对古典艺术的热烈拥抱。这里由普遍应具备的思想,写到自己的思想深处对古典艺术的热爱。【9题详解】此题考查探究标题丰富意蕴以及标题达到的艺术效果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在明确了标题丰富意蕴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内容与主题,分析其艺术效果。本文题目“长毋相忘”有多重意蕴:?长毋相忘,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不要忘记书画中的古典气息、古典意境、古典情绪;保持着精湛、持久的信念(牵挂),对古典文化及所有厚重文化所蕴含的东西要始终持守,不要游移;不要忘记艺

14、术生命的自然律,肯经磨难,有耐心,不急躁;留住(涵养)精神元气,排除诱惑、干扰元素,在安宁中保持对古典艺术的热爱,沉浸在古典情绪里。以“长毋相忘”为题的艺术效果包括:点明了写作对象的特点及多层含义。文章谈论的是人们对古典艺术的感情,以“长毋相忘”为题,词语雅致深沉,诗意浓郁,富于古典色彩,巧妙契合文章所谈的古典艺术;揭示文章主旨。“长毋相忘”,一语双关,既是古典艺术对于现代人的深情呼唤,也是作者对传承古典文化的深情倡议,抒情色彩浓郁,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点睛】散文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眼睛。题目在所有的文章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散文作品自然也不例外。甚至,因为散文篇幅短小,内容精炼,语言典

15、雅,韵味无穷,其标题内涵一般比较丰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无论是品读散文还是写作散文,都需要特别关注标题的作用。散文标题的作用:1.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2.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3.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4.成为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乡愁的文化表达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天都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在全球化时代,我们的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消弭了,而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总要试图以各种方式抗拒着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去憧憬多元的、

16、个性化的生活。这样,乡愁便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它是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诚然,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乡愁对于步入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则具有特别的意义,拥有最真切的感受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甚至伴随人的一生挥之不去。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法自拔。而乡愁就是我们串联

17、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愁产生于距离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离。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诗人北岛的著名诗句“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体现的便是对我们生命的安定之所、生命根基的找寻与眷恋。乡愁还传达了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它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当下的中国,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这折射了我

18、们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处于急剧社会转型的中国,该如何守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归属感,该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该如何抚平人们浮躁的心绪进而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告别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离却变远了,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割断我们的文化记忆,乡愁常常能够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乡愁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真正萦绕心头的还是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愁视为一种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记起“我从哪里来”,我们才能更真切地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社会行为的基本要求,通过乡

19、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选自2014年2月13日光明日报,有改动)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乡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乡愁是一种抗拒标准化、理性化生活的最恰当方式。B.乡愁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以及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C.乡愁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D.乡愁是一种追忆、留恋和缅怀逝去生活的消极怀旧。2. 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首先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对乡愁加以阐释,然后分析了全球化时代的生活特点和人们的内心诉

20、求,最后总结了乡愁对现代人的作用。B.第段在回溯历史的基础上,指出乡愁对于现代人的特别意义,接着从文化记忆的角度做了阐释,然后通过对比概括了文化乡愁的内涵。C.第段承接上文,明确乡愁的产生根源,用“距离产生美”加以印证,接着引用北岛的诗句,论述乡愁文化认同、凝聚人心的内涵及作用。D.两段联系现实,从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这一现象入手,分析了它所折射的社会问题,进而指出乡愁的现实意义。3.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乡愁是现代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B.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人们纷纷离开农村涌入城市,但空间

21、距离的拉近并没有使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C.“距离产生美”,而现代意义上的乡愁则产生于一种空间上的距离,还传达了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D.乡愁不能被视为一种向后看、消极的怀旧,我们能在乡愁之中感受民族文化,涵养出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参考答案:1C2C3B1【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文章第三段“乡愁还传达了一种

22、文化认同、文化归属,它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C项正确。2试题分析:C项,引用北岛的诗句,印证的是“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往往要对原文信息进行综合梳理。从文章中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的信息,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在文章重要内容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包括: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引用北岛的诗“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为了印证“乡

23、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3试题分析:B项,信息源于第段 ,概括无误。A项,“现代人”错误,见第段第二句,“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C项,“乡愁则产生于一种空间上的距离”不全面,见第段第一句,“也是一种心理距离”;D项,“不能被视为一种向后看、消极的怀旧”错,见第段第一句,“不能简单地”。【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A概念缩小,C概括片面,D原文中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愁视为一种向后看

24、的、消极的怀旧”,题目中是“乡愁不能被视为一种向后看、消极的怀旧”说法不严密。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

25、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

26、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注:漆

27、身为厉(,赖),吞炭为哑:以漆涂身,使肌肤肿烂,像患癞病。厉,同“癞”。癞疮。吞炭为了使声音变得嘶哑。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赵襄子最怨智伯 怨:痛恨B卒释去之 去:使离开C何乃残身苦形 苦:痛苦 D于是襄子乃数豫让 数:责备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豫让“义人也”的一组是( )(3分)去而事智佰,智佰甚尊宠之 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 既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 遂伏剑自杀A B C D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智伯被消灭后,豫让

28、为报答智伯乔装改扮刺杀赵襄子,失败被擒,但赵襄子认为他是有义之人,释放了他。 B豫让的朋友劝说他假意投靠赵襄子再伺机刺杀,但豫让认为那是不义的行为,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做法。C赵襄子指责豫让既然易主侍奉智伯,就不该一再为其报仇。而豫让认为智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表达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 D第二次行刺失败被擒,豫让要求向赵襄子的衣服刺几下以了却心愿,赵襄子感于他的大义,满足他的要求后才将其处死。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5分)(2)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5分)参考答案:13C14

29、D15D16(1)然而所以要这样做,正是要使天下后世身为人臣却怀着异心去侍奉君主的人感到羞愧啊。(2)我在范氏、中行氏门下做事,范氏、中行氏都把我当一般人相待,所以我就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13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C“苦”是摧残、丑化的意思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0、。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只表示智伯对豫让的宠信是朋友劝说豫让的话是豫让说赵襄子的情况。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15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D项,豫让自杀而死,赵襄子并没有处死他。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

31、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所以”、“愧”、“事”、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各1分;(2)“事”、“众人”、“遇”各1分,大意2分。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豫让,晋国人,原先曾在范氏和中行氏那里做事,但毫不知名。离开他们后到智伯门下供职,智伯很看重和宠爱他。后来智伯攻伐赵襄子,赵襄子和韩氏、魏氏合谋灭了智伯,灭智伯后又三分智伯的土地。赵襄子最恨智伯,把智伯的头颅

32、漆了,作为酒器。豫让逃到山中,说道:“唉!士人为知己者献出生命,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修饰容貌。如今智伯赏识我,我一定要为了替他报仇而死,以此来报答智伯,这样我死后的魂魄也就不会感到羞愧了。”于是变更名姓,冒充为判刑服役之人,混进赵襄子宫里涂饰厕所,身上挟带匕首,想刺杀襄子。襄子去厕所时,忽觉心惊,便抓住涂厕所的刑人审问,发现他便是豫让,身上带着凶器,口称:“要为智伯报仇!”襄子身边的侍从要杀他,襄子说:“他是个义士,我小心避开他就是了。再说智伯死了,没有后代,而他的臣下却想替他报仇,这个人是天下的贤德之人啊。”最终还是把豫让释放了。 不久,豫让又在身上涂漆,让皮肤长满恶疮,还吞炭使嗓子暗哑。他把

33、自己原来的形状变得人们无法辨认之后,到市上行乞。他的妻子见了,认不出是他。在路上见到他的朋友,朋友却认出他来了,说:“你不就是豫让吗?”答道:“我是豫让。”他的朋友为之哭泣道:”以你的才干,投奔到襄子门下效命办事,襄子一定会亲近你宠爱你。他亲近你宠爱你,你再做你想做的事,这岂不更容易吗?为什么竟要伤残身体,受许多痛苦,想以此达到向襄子报仇的目的,这不也太难了吗!”豫让说:“既然已经投刘他门下效命办事,却又想杀他,这是怀着异心来侍奉君主啊。冉说,我所做的确实是极难的事情,然而所以要这样做,正是要使天下后世身为人臣却怀着异心去侍奉君主的人感到羞愧啊。” 豫让离去之后,不久,料到赵襄子该出门了,便埋

34、伏在赵襄子将会经过的桥下。襄子来到桥边,马突然受惊,襄子说:“此人必是豫让。”派人查问,果然是豫让。这时襄子便数落豫让说:“你不是曾经在范氏、中行氏门下做过事吗?智伯把他们全灭了,而你不为他们报仇,反而投奔到智伯门下效命办事。现在智伯也已经死了,你为什么独独这样执著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在范氏、中行氏门下做事,范氏、中行氏都把我当一般人相待,所以我就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国士相待,我因此要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襄子长叹一声,呜咽着说道:唉,豫子啊豫子!你为智伯尽忠,名声已经成就了;而我赦免你,也已经够了。你还是为自己想想吧,我不再放过你了!”襄子派兵围住豫让。豫让说:“我

35、听说贤明的君主不掩盖别人的美德,而忠臣理应为名节献身。上一次您已经宽赦过我,天下人无不称赞您的贤明。今日之事,我自然难免一死,可我还是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击打它一下,以表达我的报仇的心意,这样我虽死而无憾。这不是我所敢期望的,我只是斗胆向您陈述我内心的想法。”这时襄子深感豫让义烈,便派人拿自己的衣服给豫让。豫让拔出剑来,跳跃三次,一剑直劈下去,说道:“我可以在九泉之下报答智伯了!”说罢便横剑自刎。豫让死的那天,赵国的志士听到这消息,无不为之流泪呜咽。5.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徐珂蔡磷,字勉旃(zhn),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

36、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22.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 亡何,其人亡 (逃走) B. 且父未尝语我也 (告诉)C.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父亲) D. 卒辇而致之 (送还)23. 对上面短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蔡磷的朋友“以千金寄之,不立券”,是因为了解蔡磷“重诺责,孰风义”。B. 朋友的儿子“愕然不受”,主要是因为父亲不曾把这件事告诉他。C. “券在心,不在纸”,意思是朋友之间的友谊、信任要铭记在心里,而不是写在纸上。D. 这则短文以具体的事例赞扬了蔡磷的

37、诚信。参考答案:22. A 23. B【2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熟练记忆,还可以用代入法,看哪个义项代入原文更符合语境。A项,“亡”为通假字“无”,意思是“没过多久,那个人死了”。故选A。【2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这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对比。B项,“因为父亲不曾把这件事告诉他”理解不准确,原文说“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意思是:没有这件事,哪里有借了千金而不立字据的呢?由此推知,朋友的儿子是因为没有字据,再加上父亲没有告诉过他,所以 “愕然”。

38、故选B。参考译文:蔡磷,字勉旃,是吴县的人.非常重视承诺和责任,重视情义.有一个朋友借给他千金,没有立字据.那人死后,蔡磷唤来他的儿子,要换钱.他的儿子非常惊愕不接受,说:“没有这件事啊!哪里有借了千金而不立字据的呢?况且父亲没有对我说过.”蔡磷笑着说:“字据在心中,不用纸写.你父亲了解我,说以没有对你说.”最后用车子将钱运回还给了他。【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

39、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张洽字元德,临江之清江人。洽少颖异,从朱熹学,自六经传注而下,皆究其指归,至于诸子百家、山经地志、老子浮屠之说,无所不读。熹嘉其笃志,谓黄干曰:“所望以永斯道之传,如二三君者不数人也。”时行社仓法,洽请于县,贷常平米三百石,建仓里中,六年而归其本于官,乡人利之。嘉定元年中第,授松滋尉。湖右经界不正,弊日甚,洽请行推排法,令以委洽。洽于是令民自实其土地疆界

40、产业之数投于匮,乃筹核而次第之,吏奸无所匿。其后十余年,讼者犹援以为证云。改袁州司理参军。有大囚,讯之则服,寻复变异,且力能动摇官吏,累年不决,而逮系者甚众。洽以白提点刑狱,杀之。有盗黠甚,辞不能折。会狱有兄弟争财者,洽谕之曰:“讼于官,冒法以求胜,孰与各守分以全手足之爱乎?”辞气恳切,讼者感悟。盗闻之,自伏。郡守以仓廪虚,籍仓吏二十余家,命洽鞫之,洽廉知为都吏所卖。都吏者,州之巨蠹也,尝干于仓不获,故以此中之。洽度守意锐未可婴,姑系之,而令计仓庾所入以白守曰:“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若以罪胥吏,过乃可免。”守悟,为罢都

41、吏,而免所籍之家。知永新县。一日谒告,闻狱中榜笞声,盖狱吏受赇,乘间讯囚使诬服也。洽大怒,亟执付狱,明日以上于郡,黥之。洽自少用力于敬,故以“主一”名斋。平居不异常人,至义所当为,则勇不可夺。居闲不言朝廷事,或因灾异变故,辄颦蹙不乐,及闻一君子进用,士大夫直言朝廷得失,则喜见颜色。所交皆名士,皆敬慕之。(节选自宋史张洽传)4(本题5分)下列对文中字体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B.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C.君之籍二十余家者

42、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D.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人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5(本题5分)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注是指用来阐释经义的文字,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解说古言使人容易通晓。B.浮屠是印度古文字梵文的译音,有佛教、佛教徒、佛塔等不同意义,文中指佛教。C.仓廪在古代是指储藏谷物的仓库,它是专为灾荒之年用于赈济百姓而设立的。D.黥,文中指古代的一种刑法,即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涂上墨,因此也称作“墨刑”。6(本题5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43、项是A.张洽潜心学问,深得老师赏识。他探究六经传注等典籍的奥妙,阅读诸子百家、山经地志等书;他跟从朱熹读书,志向坚定,得到朱熹的赞赏。B.张洽善于变革,百姓因而受惠。当时施行社仓法,他向县里请求,借米三百石,在里中设立粮仓,乡里人因此受益;他推行推排法,解决了土地分界不清的弊端。C.张洽坚守正义,办事讲究策略。在袁州期间,他亲自审讯翻云覆雨的大囚犯和狡猾的盗贼,将二人杀掉;他运用计策惩办了贪婪的都吏。D.张洽敢于担当,为朝廷分忧。凡是遇上按义理应当去做的事,他就奋勇向前;凡是遇到灾异变故,他就闷闷不乐;而当听说士大夫们直陈朝廷得失,他就喜形于色。7(本题5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4、(1)讼于官,冒法以求胜,孰与各守分以全手足之爱乎?(2)都吏者,州之巨蠹也,尝干于仓不获,故以此中之。参考答案:4D5C6C7(1)到官府打官司,冒犯法律来求取赢得官司,怎么比得上各守本分来保全手足之情呢?(2)都吏是这个州的大蛀虫,他曾经想插手粮仓未能如愿,因此用这种办法来中伤管理粮仓的官吏。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做好断句题,要认真理解划线句子的含义,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利用好排除法。要找到各项的不同之处,联系文意进行排除。根据上下文,这句话的意思是:您把二十多家没入官籍,是因为都吏的缘故。现在核查几年当中粮仓的收入,已经比以前丰足了,由此来看,都吏所说是虚妄的。您一定不会忍受都吏的

45、虚妄,却将无罪的人家没入官籍。“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中的“者”表示“的原因”,故在其后断开,排除A项和B项。“已丰于昔”是介词结构后置,不可断开,排除C项。5本题考查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C项,“专为灾荒之年用于赈济百姓而设立的”不对。6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他亲自审讯”不合文意,原文说的是“洽以白提点刑狱”,张洽将此案上报提点刑狱,没有“亲自审讯”之意。另外“将二人杀掉”也不准确,原文说“盗闻之,自伏”,那个狡猾的盗贼听到后,自愿服罪。7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要结合文本语境,以直译为主,力求字字落实。句中关键词语要翻译准确,本题涉及词类活用,一词

46、多义,特殊句式等考点。(1)讼:打官司。孰与:固定句式,“比怎么样”。全:保全。(2)“都吏者,州之巨蠹也”是判断句。蠹:虫子。干:干预,插手。不获:不得,不能。中:中伤。【备注】参考译文:张洽字元德,是临江郡清江人。张洽小时候聪慧过人,跟从朱熹读书,从六经传注开始,都要探究典籍的宗旨所在,至于诸子百家、山经地志、老子佛家之类的书,无所不读。朱熹赞赏他志向坚定,对黄干说:“我寄望于保持道统永远传续,像你们这样的没有几个人啊。”当时施行社仓法,张洽向县里请求,借贷三百石常平仓里的米,在里中设立粮仓,六年之后将所借粮米归还官府,乡里人因此而受益。嘉定元年,张洽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松滋县尉。湖右的土地

47、分界不清,弊端日益严重,张洽请求推行推排法,县令将此事交给了张洽。张洽于是责令百姓自己核实自家的土地疆界和产业的数目,将结果投放在柜子里,他就查验核算依次排列,这样官吏的奸行就无从隐藏了。十多年以后,打官司的人还援引它作为证据。张洽改任袁州司理参军。有个大囚犯,一审讯他就服罪,不久又变卦,而且有能力使官吏摇摆不定,案件多年没有判决,因此逮捕关押的人很多。张洽将此案上报提点刑狱,杀了他。有一个盗贼特别狡猾,用言辞不能将他驳倒。恰逢有兄弟二人争夺财产的案件,张洽劝导他们说:“到官府打官司,冒犯法律来求取赢得官司,怎么比得上各守本分来保全手足之情呢?”言辞语气恳切,打官司的兄弟顿时醒悟。那个狡猾的盗贼听到后,自愿服罪。郡守因为粮仓空虚,将二十多家掌管粮仓的官吏没入官籍,让张洽来审问,张洽查访得知这些人是被都吏出卖的。都吏是这个州的大蛀虫,他曾经想插手粮仓未能如愿,因此用这种办法来中伤管理粮仓的官吏。张洽考虑太守的锐气正足不可触犯,就暂且先把这些官吏拘捕起来,而暗地里派人核计粮仓的收入去禀报太守说:“您把二十多家没入官籍,是因为都吏的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