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广州市桥城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连日来,由知名IT评论博主麦田引发的关于韩寒早年成名作及其博客有无代笔的争论,在名人方舟子加入之后,演变成了一台喧闹的网络“春晚”,又因为代笔命题的证实与证伪都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从而吸引了大量网民围观,使这场质疑有众多旁观者加入,不再是名人韩寒与名人方舟子之间的“战争”。在新浪微博上,质疑和力挺韩寒的两方呈现出不同风格。质疑方以理据说服人,以技术指标提出可能性;而力挺韩寒的一方,则出现了较为情绪化的语言风格,缺乏理性的论辩。不管是韩寒本人还是他身边的出版商、好友,他们都
2、未能与质疑方的疑点一一对应进行论辩。很多外围支持者甚至连质疑方的论证报告也没看,仅凭微博上的只言片语,就断言这场质疑简直就是“文革式”的暴力甚至“文字狱”。这将导致关于这场质疑的理性论辩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其实,除非质疑者捏造材料、恶意诽谤,否则,作为被质疑者及其支持者和旁观者,都不应当在未了解质疑者理据的情况下将质疑者“妖魔化”。公众人物,对社会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这场质疑的起点在于追溯韩寒在其一举成名的新概念作文比赛中有无程序上的违规,牵涉到公众的知情权和公平原则,作为公众人物的韩寒有责任向公众澄清真相。而且,韩寒在享受作为公众人物的好处的同时,也应该承担受公众质疑的义务。他享有作为公众人
3、物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声望,就不可能只享受媒体的正面塑造和舆论的赞美,而丝毫不能忍受哪怕只是暂时性的指责。是否允许公民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提出质疑,是一个社会是否健康的标志。在一个相对具备公共理性的社会,无论是质疑政客还是一般公众人物,旁观者都不会觉得是冒犯,而是习以为常。在法律范围内,每个发出质疑或批判声音的个体都被社会所接纳。如果质疑某个公众人物就让旁观者觉得冒犯甚至暴怒,那么,这个社会便是不健康的,已经潜藏着某种“神话崇拜”的思想,他们不能接受自己的偶像遭受一丝一毫的非议。这样的社会,只能说,民智仍未开,个人崇拜阴霾未散去。不从理性出发进行论辩,就将质疑者妖魔化,其出发点本身就很可疑。我们必须
4、注意这样一种情况:即某些力量一旦与资本及媒体结合,可以产生爆炸式的能量聚合,在没有公民团体监督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形成某种话语霸权和灰色经济地带。我们应防止这种势力在缺乏透明度的情况下,媾和成为一个强大的利益团体,吞噬民众的知情权。(节选自彭晓芸沉溺“神话崇拜”的社会难以有公共理性,有删改)16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韩寒与名人方舟子之间的这场“战争”,是由麦田引发的,他最初质疑的是韩寒在新概念作文比赛中有无程序上的违规。B质疑和力挺韩寒的两方呈现出不同特点:前者以理据说服人,后者语言风格则较为情绪化,缺乏理性的论辩。C. 公众人物对社会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他不能只享受媒体的
5、正面塑造和舆论的赞美,也要能忍受公众暂时性的指责。D. 对质疑政客或公众人物习以为常的社会才是健康的,不能接受自己的偶像遭受一丝一毫的非议是个人崇拜思想作怪。17不能作为作者认为力挺韩寒的一方“缺乏理性论辩”的依据的一项是 (3分)A韩寒及其支持者都未能与质疑方的疑点一一对应进行论辩。B很多外围支持者甚至连质疑方的论证报告也没看就指责质疑方。 C力挺韩寒的一方仅凭微博上的只言片语就妄下结论。D力挺韩寒的一方使质疑的理性论辩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18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爆炸式的能量聚合”、“灰色经济地带”分别是什么含义?(4分)19. 作者认为,被质疑者及其支持者和旁观者,都不应当在未了解质疑者理
6、据的情况下将质疑者“妖魔化”。其理由有哪些?请分条陈述。(6分)参考答案:16C(以偏概全,文中意思是公众人物要能忍受所有的指责,而不仅仅是“暂时性的指责”。)17D(不是依据。只是重复结论。)18网络(媒体)汇聚的巨大力量(2分)意思对即可。没有“巨大”或类似的词,只得1分。带来不正当经济利益的区域。(2分) 意思对即可。答“不正当的经济利益”只得1分,只答“经济利益”不得分。19. 1公众人物对社会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2公众人物在享受作为公众人物的好处的同时,应具有承受公众质疑的义务。3是否允许公民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提出质疑,是一个社会是否健康的标志。4不从理性出发进行论辩就将质疑者妖魔化,
7、其出发点本身就让人怀疑。(6分,1点1分,两点3分,3点4分,4点6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
8、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
9、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诗人陶渊明则不同。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
10、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1. 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 )A.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B. 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
11、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C.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D. 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2. 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B. 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C. 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D. 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
12、3.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B. 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C. 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D. 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参考答案:1. C 2. D 3. B1. 试题分析:C是说陶渊明的思想值得现代人借鉴,并不是说“现代
13、人的生存困境”。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 试题分析:D由第二段结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可知。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 试题分析:A项强加因果。C项“一概”说法绝对,原文是“普遍”。D项“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当,原文是“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说起梅花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很多,如“冰雪
14、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记得第一个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我突然张口结
15、舌起来,记得梅花翻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说是玫瑰花。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们画成画挂墙上,写进诗里。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他似
16、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知道吃。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中国人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人,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丢官弃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何物关
17、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还有一个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那人睁大了眼睛问:真的吗?真的。我说,他有一首写梅花的诗,在所有写梅花的诗中独占鰲头,无人能比。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脱口而出。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乐曲,中国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消息,一天被逼无奈,就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详半天,说,很像桃花吗,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
18、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有一次和一个日本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他自己国家的国花,他异常兴奋,竟说得泪花点点。我也不由自主又谈起梅花,他
19、说他的,我说我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他也不懂,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取材于苏菲的同名散文)21. 下列词语中的说,与说起梅花的说,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游说 B. 说和 C. 话说 D. 学说22. 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 与雅致的苏菲相比,梅是不大动听的中文名字,因此令作者耿耿于怀。B. 文中那位意大利人对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受力,作者期待他写出梅花四弄。C. 本文明写对梅的热爱,在无意识中也表现了
20、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隔膜与误解。D. 在旅居海外的作者看来,梅花不仅渗入了自己的生活,也象征了民族精神。23. 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墨梅是用水墨画出的梅花,在黑白浓淡之间呈现出疏、瘦、清、斜之美。B. 由林和靖众芳摇落独暄妍一诗诗体推断,该诗写作年代是在魏晋年代。C. 倒数第三段中称梅花是人间尤物,尤物在这里指特别美好的事物。D. 梅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都是历代中国画家酷爱的创作题材。24. 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25. 本文结尾写道: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请紧扣书香与诗心,谈
21、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答案:21. C 22. D 23. B 24. 情境:(1) 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寒冬,欣赏梅的一树繁花。(2) 在风雪夜后,欣赏千年干枯老梅琼枝吐艳,让人感到绝处逢生的希望。(3) 在为情所困,辗转反侧之时,幽香袭来。(4) 想象在不同的情境下赏梅,伴以诗酒琴笛,有一种飘飘欲仙之感。品质与格调:(1) 不畏风雪,坚忍不拔(2) 顽强不屈的生命力(3) 高洁孤傲淡然(4) 超凡脱俗 25. “书香”本义指笔墨之香,在文中指梅花的绘画作品以及梅花所蕴含的疏,瘦,清,斜之美。“诗心”本义为诗歌的情感,在文中指从古至今有无数的咏梅佳作,呈于书本,萦绕于心,把梅花的品格深入
22、到血液灵魂和心里。并且给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陶冶人心。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人爱梅,种梅,写梅,赏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梅花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清高孤傲精神的象征,表达作者对梅花这种品格的赞美。21.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对实词的理解“说起梅花“的”说“意思为提及、提到。A项,“游说”中“说”的意思是用话劝别人。B项,“说合”中“说”的意思是从中介绍,说和。C项,“话说”中“说”的意思是提及、提到。D项,“学说”中的“说”意思是言论、主张。故答案应为C项。22.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项,作者虽然觉得这个名字极美,但又觉得梅这个名字太俗,闷声闷气,难以
23、启齿,所以才给自己起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B项,作者只是说这个意大利人有艺术感染力,并没有说对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染力,文中并没有体现出期待。C项,作者并不是“无意识”的表现,而是“有意识”地这样写。D项,文章中多处提及梅花,并且梅花也象征民族精神。故答案应为D项。点睛:这是一道综合分析文章的内容的题目,从手法到主旨,难度较大,是一道区分度较大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先找到选项设题的区位,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的错误选项的设置一般都有明显的“硬伤”,即都有较为明显的错误,答题时一定要抓住这一特征。23. 试题分析:本题侧重考察文学常识。B选项林和靖是北宋时期的诗人。“众芳摇落独喧
24、艳,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从体裁上来说是七律,所以是近体诗,近体诗是在唐以后才出现的,所以不是魏晋时期所作。2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文意的题目。答题时要审清题干,到文中找到相关的信息,然后提取关键词语;按着相关的标准简单的进行分类整理,做到条理清晰,不重复。“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可以看出梅花不畏风雪,坚忍不拔;“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可以看出梅花顽强不屈;“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可以看出梅花高洁孤傲淡然;“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
25、,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则可以看出梅花超凡脱俗。25. 试题分析:本题为词句理解题,需要解释词的本义,文中义及情感主旨,答题时注意,语句的位置在文章的结尾,所以一定要和文章的主旨进行联系,以主旨为切入点就找到了关键所在。“书香”指读书风气,原指书中夹香草发出的香味;“骨清魂香”则是指梅花瘦,清,斜之美;文中说“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意思是说几千年来描绘梅花的作品写出了梅花瘦、清、斜之美。“心”本意是心脏,“诗心”则是指诗歌的主旨,情感;文中说“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又说“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可
26、知,作者是想说描写梅花的诗歌表现了梅花的品格,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朔初来,上书曰:“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赉,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奉禄薄,未得省见。久之,朔给驺侏儒,曰:“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侏儒大恐,
27、啼泣。朔教曰:“上即过,叩头请罪。”居有顷,闻上过,侏儒皆号泣顿首。上问:“何为?”对曰:“东方朔言上欲尽诛臣等。”上知朔多端,召问朔:“何恐侏儒为?”对曰:“臣朔生亦言,死亦言。侏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侏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上大笑,因使待诏金马门,稍得亲近。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朔自赞曰:“臣尝受易,请射之。”乃别著布卦而对曰:“是非守宫即蜥蜴。”上曰:“善。”赐帛十匹。复使射他物,连中,辄赐帛。时有幸倡郭舍人,曰:“朔狂,幸中耳,非至数也。臣愿令朔复射。”舍人所问
28、,朔应声辄对,变诈锋出,莫能穷者,左右大惊。上以朔为常侍郎,遂得爱幸。时天下侈靡趋末,百姓多离农亩。上从容问朔:“吾欲化民,岂有道乎?”朔对曰:“愿近述孝文皇帝之时,当世耆老皆闻见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绨,足履革舄,以韦带剑,莞蒲为席,兵木无刃,衣缊无文,集上书囊以为殿惟;以道德为丽,以仁义为准。于是天下望风成俗,昭然化之。今陛下以城中为小,图起建章,左凤阙,右神明,号称千门万户;木土衣绮绣,宫人簪玳瑁,设戏车,教驰逐,饰文采,丛珍怪,作徘优,舞郑女。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陛下诚能用臣朔之计,推甲乙之帐燔之于四通之衢,却走马示不复用,则尧舜之隆宜可与比治矣。愿
29、陛下留意察之。”朔虽谈笑,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上常用之。自公卿在位,朔皆敖弄,无所为屈。(选自汉书东方朔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B. 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C. 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D. 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
30、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车,最早为汉代官署名,是卫尉的下属机构。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也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B. 顿首即叩首,“九拜”之一。行礼时,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C. 射覆,是古代雅士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玩乐方式。“射”是猜度之意,“覆”是覆盖之意。覆者用瓯、盂、盒子等器覆盖某一物件,射者通过占筮等途径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D. 易,相传为老子所著,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
31、就是对未来事态发展进行预测,而易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方朔大胆自荐。他认为自己才貌俱佳,且勇敢、敏捷、廉洁、守信义,足以成为天子的大臣。武帝读了他的自荐,很赞赏他。B. 东方朔机智敏捷,能言善辩。在不得宠幸之时,他故意吓唬几个宫中管理马圈的侏儒,得以接近武帝并获得亲近和赏识,被授予常侍郎的官职。C. 东方朔聪明过人,精通占卜之术。武帝曾让人射覆,东方朔多次准确猜出所覆之物,武帝赐帛嘉奖。受武帝宠幸的倡优郭舍人挑战,但他终究无法难住东方朔。D. 东方朔善于劝谏。他以孝文皇帝生活俭朴、崇尚高
32、尚的道德和仁义为例,劝武帝舍弃奢侈,以此教化百姓,就能建立与尧舜盛世相媲美的功业。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2)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参考答案:10. C 11. D 12. B 13. (1)如果我的话可以被采用,希望您改变对待我的礼节;如果我的话不能被采用,请让我回家,不要让我只是白吃长安的米。(2)皇上这样奢侈无度,却偏偏想让百姓不奢侈,不放弃农业,这是难以做到的事。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和谓语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
33、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时,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成分,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法。本题中,“上”指“皇上”,“以”意思是“认为”,“若曹”指侏儒们,如果从“若曹”后断开,句意不完整,这就排除A项;从句式的角度来看,“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句式结构相同,这就排除B、D两项。故选C。【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
34、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D项,“易,相传为老子所著”错误。易相传为周文王所著,如报任安书中有“文王拘而演周易”。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在不得宠幸之时,他故意吓唬几个宫中管理马圈的侏儒,得以接近武帝并获得亲近和赏识,被授予常侍郎的官职”错误,时间表述有误,文中的表述是“上尝使诸数家射覆上以朔为常侍郎,遂得爱幸”,选项中“被
35、授予常侍郎的官职”应是在“射覆”事件之后。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可用”是被动句,可以被采用;“幸”,希望;“异”,改变;“罢”,让回家,使动用法;“令”,让;“但”只是。(2)中,“淫侈”,奢侈无度;“淫侈如此”状语后置句,应为“如此淫侈”;“而”,转折连词,却;“使”,让;“独”,偏偏;“失农”,放弃农业;“事之难者也”,判断句,定语后置句,
36、应为“难之事”。【点睛】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参考译文东方朔
37、字曼倩,平原郡厌次县人。汉武帝即位不久,征召天下推举方正、贤良、文学等有才能的人士。东方朔刚到长安,就上书说:“我一共习诵了四十四万字。还经常使用子路的言论。我今年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眼睛像挂起来的珍珠(那样明亮),牙齿像编起来的贝壳(那样整齐洁白),勇敢像孟赉,敏捷如庆忌,廉洁似鲍叔,守信如尾生。像这样的人,可以做天子的大臣了。我冒死拜两拜向皇上禀告。”东方朔上书的文辞不谦逊,赞美抬高自己,汉武帝却认为他奇伟,命令他在公车署待诏,但俸禄微薄,没有被省问接见。过了很久,(有一次)东方朔哄骗宫中管理马圈的侏儒,说:“皇上认为您们这些人对期延没有用,耕田力作当然赶不上别人,居于民众之上做官不能
38、治理民事,从军杀敌不能胜任作战之事,对国家没有益处,仅是耗费衣食,现在皇上想杀光你们。”侏儒们很是害怕,哭哭啼啼。于是东方朔教唆他们说:“皇上就要从这里经过,你们要叩头请罪。”过了一会儿,听说皇上路过,侏儒们都跪在地上,一边哭一边磕头。皇上间:“你们为什么这样?”侏儒们回答说:“东方朔说皇上要把我们全杀死。”皇上知道东方朔诡计多端,召见并责问他:“你为什么要恐吓那些侏儒?”(东方朔)回答说:“我活也要说,死也要说。侏儒身长只有三尺多,俸禄是一袋粮食,二百四十钱。我身高九尺多,却也只拿到一袋粮食的俸禄,二百四十钱。侏儒饱得要死,我饿得要死。如果我的话可以被采用,希望您改变对待我的礼节;如果我的话
39、不能被采用,请让我回家,不要让我只是白吃长安的米。”皇上听后大笑,就让他待诏金马门,他渐渐得到皇上的亲近。皇上曾经让一些擅长占筮的人射覆,把壁虎扣在盆子下面,让他们猜是什么,都没有猜中。东方朔自荐说:“我曾学易,请允许我猜猜是什么。”于是他用著草分组摆成卦局,回答说:“这不是壁虎就是蜥蜴。”皇上说:“猜得对。”赏赐他十匹帛。又让他猜别的东西,接连都能猜中,每次都赏赐他帛。当时宫中有个受宠幸的倡优郭舍人,他说:“东方朔太狂妄,不过是侥幸猜中罢了,并不是实在的方术。我希望让他再猜。”郭舍人问的谜语,东方朔应声就答,变化奇巧锋芒毕出,没有能难住他的谜题,在场的人都很惊讶。皇上因此任命东方朔为常侍郎,
40、于是他受到亲近和宠幸。当时天下崇尚奢华,争相从事工商业,百姓多离开农田。皇上悠闲地问东方朔:“我想教化百姓,有什么办法吗?”东方朔回答说:“我愿意就近说说孝文皇帝时的事,这是当今在世老人都知道的事情。文帝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他身着黑粗布衣服,脚穿生皮做的鞋,用不加装饰的韦皮剑鞘挂佩剑,铺着莞蒲编的草席,兵器像木制的那样没有利刃,棉衣以乱絮制成而不加纹饰,收集装奏章的青布袋做成宫殿帷幕;文帝以道德高尚为美,以仁义为准绳。于是天下人都仰望他的风范,形成淳厚的风俗,明显地教化了民众。现在陛下嫌长安城地方小,在城外筑起建章宫,左有凤阙观,右有神明台,号称千门万户;宫中土木用锦绣装饰,宫人头上簪着玳瑁
41、,设置杂耍车,倡导驰逐游猎之乐,追求装饰的文采华丽,聚集奇珍异物,乐人演戏,郑女起舞。皇上这样奢侈无度,却偏偏想让百姓不奢侈,不放弃农业,这是难以做到的事。陛下果真采用我东方朔的建议,撤去这些华丽的帷帐,在四通八达的大街上烧掉,放弃饲养良马表示不再骑用,那样,就只有尧舜盛世才能与陛下的功业相媲美了。希望陛下能用心考虑上述之事。”东方朔虽然诙谐调笑,但常常察言观色,适时地直言进谏,皇上经常采纳他的意见。从公卿到在位的群臣,东方朔都轻视嘲弄,没有什么人是他肯屈从的。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
42、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
43、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赵悼襄王元年,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后七年,秦破赵,杀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44、)( ) A赵王让李牧 让:责备 B赵李牧多为奇陈 陈:通假字,通“阵” C王乃复强起使将兵 起:起来 D赵使人微捕得李牧 微:暗中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张左右翼击之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B击秦军于宜安 俟我于城隅 C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之恐沾裳而浅笑 D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刘兰芝)为仲卿母所遣7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李牧军事才能的一组(3分)( ) 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 匈奴每来,出战 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 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匈奴小入,详北不胜 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 A B C D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45、( )A李牧驻守雁门,犒劳士兵,操练射箭、骑马,并不急于出战,致使匈奴及赵国边防兵认为他胆小怕事。B李牧不肯迎战匈奴,赵王不满,让别的将领取代他,匈奴来犯,伤亡损失很多。赵王再请李牧出山,李牧觉得这个决定太急促,闭门不出。C李牧到任后,按照原来的规章办事。当匈奴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将士都希望与匈奴一战时,李牧巧妙部署,大败匈奴。D赵王迁七年,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秦国施行反间计,赵王派人逮捕了李牧并杀害了他。秦国乘势攻打赵国并灭之。9断句和翻译。(10分)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4分)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
46、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3分)答: 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3分)答:参考答案:5C (起用) 6B (B都是介词“在” A匈奴,代词 主谓之间,助词C却,转折连词不译,补充音节连词 D做,动词被,介词) 7D 8.B(坚持说自己有病,闭门不出)9.(错两处扣一分)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2)大王果真(一定要)任用我,(允许)我按照以前的办法(行事)我才敢奉(大王)之命(或接受命令)。 (赵军)假装失败(或不能获胜),还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参考译文:李牧是赵国镇守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常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他有权根据实际需要任命官吏,城市的税收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士兵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制订规章说:“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掠,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捉俘虏的处斩刑。”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