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扎根理论的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研究_罗宝勇.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28857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扎根理论的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研究_罗宝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扎根理论的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研究_罗宝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扎根理论的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研究_罗宝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32023 年 第 7 期学术园地基于扎根理论的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罗宝勇1 胡 丹2(1.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31;2.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 要:移动社交媒体时代,用户评论、转发与分享等再传播行为关系到档案社交媒体信息能否通过人际传播扩散至更多人群。文章选取21名受访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以获取研究数据,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探寻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经过三级编码分析,发现用户因素对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行为起主观引动作用,档案信息因素、平台因素与受传者因素起客观驱动作用,由此构建了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行为

2、影响因素UAPR模型。在此基础上,从多个维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促进用户再传播行为提供理论参考。关键词:档案社交媒体;再传播行为;影响因素;扎根理论分类号:G273Research on Infiuencing Factors of Archival Social Media Information Re-dissemination Behaviors 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Luo Baoyong1,Hu Dan2(1.School of Humanities of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 330031,2.S

3、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Wuhan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2)Abstract:In the era of mobile social media,re-dissemination behaviors such as making comments,reposts and sharing by users are related to whether archival social media information can spread to more people through interpersonal c

4、ommunication.This paper selects 21 interviewees to conduct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o obtain research data.Then,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of procedural grounded theory is used to explore the infiuencing factors of re-dissemination behaviors of archival social media information.After three-level

5、 coding analysis,it is found that user factors play a subjective role in re-dissemination behaviors of archival social media information,while archival information factors,platform factors and recipient factors play an objective driving role.Therefore,the UAPR model of infiuencing factors of re-diss

6、emination behaviors of archival social media information is constructed.On this basis,relevant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promoting users re-dissemination behaviors.Keywords:Archival Social Media;Re-dissemination Behaviors;Infi

7、uencing Factors;Grounded Theory面对庞杂泛在的社交媒体信息,用户难以注意到所有信息,可能错过所需信息,而他人再传播的信息能够重新引起用户的注意。再传播行为,是指信息在首次传播后,经由其他媒介或个体而进行的再次传播行为。1再传播作为社交媒体时代档案信息扩散的重要路径之一,已经受到学界关注。邢变变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五个对档案微信公众号用户转发、分享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的动机2;贾琼指出档案微信公众号存在再传播渠道单一的问题。3总体而言,用户在浏览档案微信公众号推文时进行分享、转发的意愿并不强烈。4探讨档案社交媒体用户再传播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发布

8、者更好地了解引发再传播行为的动因,采取相关措施提高用户再传播意愿,从而有效扩散档案信息传播范围、发展更多潜在用户、实现档案信息的破圈传播。为此,文章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提炼新范畴,以期对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行为影响因素做进一步补充与完善。1 因素提炼: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1.1 研究设计本文将评论、转发与分享三种用户参与程度较高的行为作为信息再传播的主要方式。以扎根理论为方法指导,选取21名有过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行为经验的受访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受访者年龄介于24档案与建设ARCHIVES&CONSTRUCTION2023 年 第 7 期19-31岁之间,学历在高中以上,职业包括高校

9、在校学生、政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职员、自由职业者等。访谈内容围绕“受访者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接触史”“影响受访者再传播行为的因素”“受访者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行为偏好”“受访者对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的评价”与“受访者对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的反馈和建议”五个主题进行,最终共整理得到3万余字的访谈记录用于编码分析。1.2 数据分析(1)开放性编码开放性编码的目的是从资料中发现概念类属,对类属加以命名。5本文借助NVivo11质性编码软件工具提取和命名初始概念,最终得到71个初始概念。由于初始概念数量庞杂且相互之间存在语义与逻辑关系上的交叉,经过反复对比和归类,最终将71个初始概念抽象为

10、15个初始范畴(表1)。(2)主轴编码主轴编码的任务是对开放性编码结果进行提炼与归类,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6本文在完成主轴编码后,共得到4个主范畴,分别是档案信息因素、用户因素、平台因素与受传者因素(表1)。(3)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编码的任务是在所有已发现的概念类属中经过系统分析后选择一个“核心类属”。7本文提炼出的核心范畴为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行为。此外,预留5份访谈记录用于饱和度检验,编码结果表明,未有新的概念或范畴出现,从而判定理论模型达到饱和。2 因素分析:模型构建与模型阐释2.1 模型构建基于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梳理出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行为是档案信息因素、用户因素、平

11、台因素与受传者因素共同交互的结果,且用户因素对档案社交表1 开放性编码与主轴编码结果主范畴初始范畴初始概念(原始语句示例)档案信息因素A1信息表达质量a1信息发布时间(如果推送时间不合适,我可能就看不到这条档案信息,就不会选择再传播);a2信息类型;a3页面排版质量;a4内容组织有序性;a5信息简洁度A2信息内容质量a6信息重要性(对档案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我才会转发);a7信息影响力;a8信息热度;a9信息实时性;a10信息真实性;a11信息知识性;a12信息学术性;a13信息创造性;a14信息生活性;a15信息新颖性;a16信息趣味性;a17信息吸引力;a18信息可接收性;a19信息可理解

12、性;a20信息可讨论性;a21信息共情性A3信息匹配度a22信息与用户兴趣匹配度(首先是我要感兴趣,才会再传播);a23信息与受传者兴趣匹配度;a24信息与用户需求匹配度;a25信息与受传者需求匹配度;a26信息与用户的关联度;a27信息与受传者的关联度A4信源特征a28信源与用户的关系(自己的原创成果、身边认识的朋友参与创作的信息会转发);a29信源权威性A5信息效用a30信息价值(档案信息本身有没有为我或者朋友带来价值);a31信息实用性用户因素A6用户再传播活跃度a32用户情绪(情绪很低的时候,什么都不想转发);a33用户分享欲;a34用户再传播意识;a35用户对再传播行为的态度;a36

13、用户获取信息活跃度A7用户再传播习惯a37用户再传播方式偏好(我更愿意分享,因为我不是很喜欢评论);a38用户再传播渠道选择习惯A8用户感知风险a39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担忧评论会让大家看到我的个人信息);a40打扰好友风险;a41评论遭受抨击风险A9用户感知效用a42社交效用(有机会让我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a43记录效用;a44自我满足效用;a45自我提升效用;a46公开表达效用;a47满足受传者需求;a48宣传效用A10用户感知易用性a49再传播时间成本(大家都在线,转发过去立马就可以在线讨论);a50再传播技术成本;a51再传播心智成本A11用户档案专业知识素养a52用户所属行业(学习档

14、案专业后,就有关注档案的信息,进而有了再传播行为);a53用户档案知识储备量;a54用户对再传播信息的熟悉度;a55用户对档案社交媒体平台的熟悉度A12用户社交环境a56任务要求(要求进行转发分享);a57人际关系;a58社交圈信息需求;a59好友激励;a60群体压力平台因素A13社交媒体平台运营质量a61社交媒体平台分享机制(现在社交媒体之间的互通性很强,这让再传播变得方便);a62社交媒体平台规模;a63社交媒体平台资源量;a64链接稳定性;a65社交媒体平台互动性;a66运营者评论审核速度;a67运营者奖品激励受传者因素A14受传者知识背景a68受传者所属行业(我更倾向与同专业的人传播,

15、可以进行讨论);a69受传者对档案的关注度;a70受传者档案知识储备量A15受传者回应a71受传者回应(如果我转发到朋友圈,大家对此并不很感兴趣的话,下次就可能不愿意转发)注:篇幅有限,每个初始概念仅列出一个原始语句作为举例说明252023 年 第 7 期学术园地媒体信息再传播行为起主观引动作用,档案信息因素、平台因素与受传者因素对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行为起客观驱动作用。据此,本文构建了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行为影响因素模型(UAPR模型)(见图1)。2.2 模型阐释(1)用户因素(Users/U)用户因素是指用户自身原因对再传播行为产生影响的条件,包括用户再传播活跃度、用户再传播习惯、用户

16、感知风险、用户感知效用、用户感知易用性、用户档案专业知识素养与用户社交环境七个范畴。用户再传播活跃度是指用户在浏览档案社交媒体信息时,对信息进行再传播的可能性大小。用户情绪越佳、分享欲越强、再传播意识越高、对再传播行为越认同,再传播意愿就会越高。用户再传播习惯是用户在过去的再传播行为中逐渐形成的行为习惯与偏好,包括用户再传播方式偏好与用户再传播渠道选择习惯。用户感知风险是用户对再传播行为可能给自己或受传者带来危害或损失的主观判断。感知风险越大,用户体验感越差,用户再传播意愿也就越低。用户感知效用是用户对再传播行为可能给自己或受传者带来效益或回报的主观判断。再传播带来的效益越大,用户的档案社交媒

17、体信息再传播意愿越强烈。用户感知易用性指用户对再传播行为难易程度的主观判断,受再传播时间成本、技术成本与心智成本影响。消耗成本越低,用户感知易用性越高,再传播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大。用户档案专业知识素养指用户对于档案及档案社交媒体信息相关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受访者多是在学习档案学专业或从事档案职业后才开始产生再传播行为,即用户所属行业与档案关系越密切、档案知识储备越充足、对档案社交媒体平台越熟悉,用户发生再传播行为可能性越大。用户社交环境包括任务要求、人际关系、社交圈信息需求、好友激励与群体压力等要素。任务要求越多,用户再传播行为越多;人际关系体现在用户与受传者关系越亲密,用户再传播意愿越强;社

18、交圈信息需求是用户社交圈内好友是否具有档案社交媒体信息需求,社交圈越需要档案社交媒体信息,用户发生再传播行为可能性越大;好友激励是指受好友再传播行为激励,用户也自愿加入再传播队伍;群体压力体现的是用户的从众心理,迫于群体规范的压力,用户选择进行再传播。(2)档案信息因素(Archive Information/A)档案信息因素由信息表达质量、信息内容质量、信息匹配度、信源特征和信息效用五个范畴构成。信息表达质量是指社交媒体档案信息能否及时、清晰地传达其所要传递的内容。信息发布时间越容易被用户关注到、信息类型越多样、页面排版越美观、内容组织越有序、信息内容越简洁,用户再传播意愿越强烈。不同于其他

19、类型的社交媒体信息,用户在对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时侧重分享政策法规、学术动态等信息。信息内容质量体现在档案社交媒体信息的重要性、影响力、热度等方面(详见表1)。信息匹配度指档案社交媒体信息与用户、受传者兴趣需求的匹配度,是用户考虑进行再传播的前提条件。即使信息质量高,若信息匹配度较低,用户的再传播意愿也会大打折扣。信源特征体现在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发布方的可信程度、发布方与用户的关系两个方面。信源越具有权威性、与用户的关系越强,用户发生再传播行为可能性越大。信息效用指的是信息内容为用户及受传者带来的实际效益。用户在再传播时会甄别信息内容是否有用、是否实用,信息效用越高,用户越可能发生再传播行为。

20、(3)平台因素(Platforms/P)平台因素指档案社交媒体平台运营质量,体现在平台分享机制、平台规模、平台资源量、链接稳定性、奖品激励、互动性与运营者评论审核速度等方面。平台分享机制越人性化、平台规模与资源量越大、链接越稳定、奖品激励越具吸引力,用户再传播意愿越强烈;互动性与运营者评论审核速度影响互动效率,互动效率越高,用户越愿意对该平台的信息进行再传播。(4)受传者因素(Recipients/R)受传者是用户再传播的对象,受传者知识背景与受传者回应两个要素对档案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再传播行为起客观驱动作用。访谈发现,用户更倾向于将图1 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行为影响因素模型(UAPR模型)

21、26档案与建设ARCHIVES&CONSTRUCTION2023 年 第 7 期档案社交媒体信息转发给具备一定档案知识背景的受传者。若受传者非档案领域人群,用户普遍会考虑受传者是否能够理解再传播的档案社交媒体信息。此外,受传者接收信息后的积极反应能够提高用户再传播的积极性。3 策略探寻:启示与建议3.1 用户维度:培育再传播意识,提升档案专业知识素养再传播意识是指用户愿意并有意识将获取的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分享给他人。良好的档案专业素养有助于用户理解档案社交媒体信息,为再传播创造知识条件。用户应意识到档案社媒信息再传播的重要性,在再传播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此外,档案信息传播的社会责任比一般信息传播

22、的社会责任更严肃8,用户需提升自身的档案专业素养,增强信息辨别能力,做好再传播信息的筛选工作。3.2 档案信息维度:强化“内容+”思维,逐步扩大信息受众面用户在选择再传播信息时除了考虑信息内容质量以外,还会考虑档案信息是否能吸引他人的注意等因素。这要求发布者树立“内容+”思维,推出“出圈”的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在重视内容的同时,互联其他关键要素以提高信息质量。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发布者需强化“内容+用户”“内容+技术”“内容+人才”“内容+资源”思维。“内容+用户”指档案信息内容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主,档案信息发布时间与用户活跃时间相吻合,另外还可定期收集用户的档案信息需求,有的放矢;“内容+技术”指将

23、前沿技术运用于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内容创作以及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之中,综合运用多元信息类型与VR、AR、H5等技术,使档案信息走向全息化、可视化、场景化,充分利用数据脱敏、数据加密等技术做好风险防御;“内容+人才”要求引进既精通档案知识、又掌握传播技巧的复合型人才进行内容创作与编辑;“内容+资源”建议通过深度开发符合平台定位的特色档案资源、面向用户征集等方式建立专属档案资源库,增强档案信息的独特性与创作性。3.3 平台维度:提升社群运营力,完善再传播分享机制社群是用户生产力的新聚能形式。9运营者通过发布与社群用户兴趣图谱相关的媒体内容,可引导社群用户产生大量分享、评论等行为。10提升社群运营力,首先

24、需要将分散的用户凝聚为社群,例如“档案社交媒体联盟SMAA”微信群、“档案青年专业交流群”QQ群;其次要维护发展成员关系,通过众创、讨论会等手段增强互动,提升用户归属感与认同感;最后注重持续更新优质的档案信息资源,满足老用户信息需求的同时吸引新用户加入。此外,完善再传播分享保障机制,重视意见领袖的传播作用,在社群中挑选并培育意见领袖;增设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鼓励社群用户主动参与再传播;开发跨平台再传播功能,畅通用户再传播渠道,同时做好用户跨平台信息安全保护工作。3.4 受传者维度:重视反馈效力,营造互动性分享氛围受传者接收再传播的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后,将自己的感受反馈给再传者,使

25、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互动。受传者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传者对所传档案信息及再传播行为的态度和评价,积极的反馈对于调动用户再传播行为热情以及优化用户再传播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新媒体时代,用户既可以是档案信息初次传播者、初次受传者,也可以是档案信息二次传播者、二次受传者,反馈在任何一个传播环节都显得至关重要。当我们作为再传播的受传者时,应重视反馈效力,及时主动给予再传者点赞、讨论、评论等反馈,共同营造互动性分享氛围,助力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交媒体视阈下档案公共服务及其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8BTQ097)阶段性研究成果。注释与参考文献1付宏,罗湘莹,杜智涛,

26、等.社会化媒体信息再传播的影响因素:内容、信源与卷入度 J.现代情报,2021(11):31-42.2 4邢变变,崔夕雨.档案微信公众号用户信息接受行为动机调查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8(6):9-12.3贾琼 基于社交媒体的档案信息资源传播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7:30.5 6 7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58-63,73.8韩宝华.档案信息传播类型初探J.档案与建设,2009(1):21-23.9彭兰.智能时代的新内容革命J.国际新闻界,2018(6):88-109.10但斌,郑开维,刘墨林,等.基于社群经济的“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C2B商业模式研究 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8):16-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