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东省淄博市淄矿集团公司第二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287806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淄矿集团公司第二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矿集团公司第二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矿集团公司第二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矿集团公司第二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矿集团公司第二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淄博市淄矿集团公司第二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结合课文,完成14题。 (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词句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表达了诗人主观的感受,并且深刻地提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是以抒情的笔触总括了以上景物的描写。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表面上是对自然奥秘的寻求和探索,实际上是对现实中不合理社会秩序的怀疑与挑战。C“书生意气”中“书生”指读书之人,这是用来指毛泽东和他的同学,用这个词是为了说明他们当时还书生气十足,缺少实践经验。 D“浪遏飞舟”一句暗示出破浪锐进、奋然前行的气概。2 对雨巷

2、一诗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的节奏划分是错的。B.“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一句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C. 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D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诗人的愁心,这完全是诗人的独创,没有受中国古典诗词的启发。 3对再别康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弥漫着再别康桥时的淡淡哀愁。B本诗直抒胸臆,语言朴实无华。C本诗讲究形式美,四行一节,全诗首尾照应。D“轻轻”等叠字的运用,增强了节奏美。4.下面

3、加线的诗句顺序被打乱了,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呈给你吻过我的唇,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A B C D参考答案:1.C 2.B 3.B 4.B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提起梁实秋,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资本家的乏走狗”“与抗战无关论”之类的名称,想到他与鲁迅,与左翼文人之间的争论和恩怨。如果我们抛开这些,而以一个客观的

4、立场来衡量他,就会发现一个与我们的成见不一样的梁实秋。鲁迅、梁实秋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他们一个深刻,一个通达;一个锐敏,一个温煦;一个忧郁沉痛,一个旷达潇洒;一个终生与现实苦斗而身心疲惫,一个与现实保持距离而洁身自爱。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梁实秋晚年曾云:“曳杖街头人不识,绿窗前营自家生计,富与贵,浮云耳。”诚如此言,梁实秋一生淡漠名利,胸襟洒脱,对人生,他总是保持着一种充满智慧的微笑,而且,一直笑到最后。梁锡华在一叶知秋中评论他说:“他有胡适先生的温厚亲切,闻一多先生的严肃认真,徐志摩先生的随和风趣。”而余光中对他的印象是:“他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

5、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机智,近于他散文的风格。” 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他的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他出生、成长于北京,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对古老中国在情感上具有一种亲切感。因而尽管他在清华学校受的是美式教育,后又赴美留学,但他骨子里却还是中国化的。 然而,恰是这个最具“中国性”的作家后半生却是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1987年11月,梁实秋病逝于台北,遵照他“觅地埋葬,选台北近郊坟山高地为宜,地势要高”的遗嘱,被安葬在台湾淡水北新庄北海公园墓地。梁夫人透露说:“为的是让他能够隔海遥望魂牵梦绕的故乡。”此时,让人不禁想起那千古名

6、句:“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既惜且悲,唏嘘不已。 1937年7月28日,北京城陷入日军的铁蹄之下,作为一个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内心无比沉痛,他涕泣着对大女儿梁文茜说:“孩子,明天你吃的烧饼就是亡国奴的烧饼了。” 北京沦陷后,梁实秋面临着走或留的两难选择。走,意味着要抛妻别子,远离年迈的父母,任由他们在日军的铁蹄下浮沉;留,则意味着要忍受亡国奴的耻辱,甘当日军铁蹄下的顺民。考虑再三,他最终决定只身逃离北京。他先到天津,后转道济南奔赴南京。在济南车站,梁实秋遇到他从前的一位学生。两人之间的对话耐人寻味:“老师到哪里去?”“到南京去。”“去做什么?”“赴国难,投效政府,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7、“师母呢?”“我顾不得她,留在北平家里。” 辗转抵达南京后,情况并不像他所预期的那样乐观:“到南京我很失望”,“南京在敌机轰炸之下,人心浮动”,“各方面的情形很乱”。南京政府对于梁实秋等知识分子如何安置迟迟没有着落,他油然生出“报国有心、投效无门之感”。周旋两天后,梁实秋接到的命令是 “急速离开南京,在长沙待命”。在开往长沙的船上,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的情景,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三天后,抵达岳阳,洞庭湖烟波浩淼,岳阳楼巍然高耸。于此地,梁实秋想起了飘泊一生、有家难归的杜甫,感慨万端,心头涌起杜甫的诗句:“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乱世羁旅,千古同

8、嗟,想必梁实秋此时对杜甫这首诗的理解更有一份身世之慨吧。 1938年夏,梁实秋以参议员身份来到重庆,几经周折,定居于重庆北碚。他与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合建了一所瓦房,取名“雅舍”,不过是一所标准的四川乡下的低级茅舍,“窗户要糊纸,墙是竹篾糊泥制灰,地板踩上去颤悠悠的吱吱作响”。 居重庆期间,梁实秋受邀出任教科书编委会主任一职。“抗战期间我有机会参加了这一项工作,私心窃慰,因为这是特为抗战时期需要而作的”。尽管任编委会一职全天工作,他却拒绝接受薪金,原因是他认为自己作参政员已领了一份津贴。当时他并不宽裕,以至于家人来到重庆后,生活立即陷入困顿之中,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拒绝接受薪俸,并坦言:“人笑我

9、迂,我行我素。” 梁实秋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能在平凡中显真诚,于小节处蕴含哲理,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既博且雅,一派从容,篇幅虽不长,但能让人体会人生,参悟智慧。梁实秋精研西洋文学,但下笔却是最道地的中文,在温柔敦厚中又能力求儒雅简洁,绝无生硬欧化的痕迹。同时,我们也该看到他由家国之痛所引发的身世之感:“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跳跃的笔锋,转折的语意,清晰地传送出梁实秋内心的飘泊感和忧患感。5. 下面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A. 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梁实秋是饱含着深深敬意与赞美之情的,他认为鲁迅、梁实秋都

10、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B. 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这其中既有国破之痛,也有对南京政府迟迟不安置的不满。C. 梁实秋因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是迄今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D. 全文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语言畅美,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为读者客观地呈现了梁实秋先生可敬的精神风貌。6. 作者为什么说梁实秋是那一代最具“中国性”的文人?结合全文,分析其“中国性”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参考答案:5. B 6. 因为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所以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

11、统中国的影子。具体表现在:后半生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死后要葬于高地,遥望故乡。北京沦陷,无比沉痛,不做亡国奴,抛家弃子,勇赴国难。投效政府,为国做事,生活困顿,仍然坚持拒绝接受编委会薪俸。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虽然精研西洋文学,但下笔却是最道地的中文,绝无生硬欧化的痕迹。【5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

12、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项,“也有对南京政府迟迟不安置的不满”分析有误,是不被重用的失落之感。故选B项。【6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一题两问,第一问要求分析梁实秋是那一代最具“中国性”的文人的原因,第二问要求分析其“中国性”具体表现。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要立足全文,找到文中的主要事件,答题时要尽量运用文中词语分条作答。第三节“他的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因而尽管他在清华学校受的是美式”,说明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所以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

13、中国的影子。具体表现,第四节中“被安葬在台湾淡水北新庄北海公园墓地。梁夫人透露说:为的是让他能够隔海遥望魂牵梦绕的故乡”,他后半生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死后要葬于高地,遥望故乡。第五节“北京沦陷后,梁实秋面临着走或留的两难选择。走,意味着要抛妻别子,远离年迈的父母,任由他们在日军的铁蹄下浮沉;留,则意味着要忍受亡国奴的耻辱,甘当日军铁蹄下的顺民。考虑再三,他最终决定只身逃离北京”,表明北京沦陷后,他沉痛无比,不愿做亡国奴,于是抛家弃子,勇赴国难。倒数第二节中“尽管任编委会一职全天工作,他却拒绝接受薪金,原因是他认为自己作参政员已领了一份津贴。当时他并不宽裕”,能总结出,他投效政府,希望为国做

14、事,生活困顿,仍然坚持拒绝接受编委会薪俸。最后一节中“梁实秋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能在平凡中显真诚,于小节处蕴含哲理,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梁实秋精研西洋文学,但下笔却是最道地的中文,在温柔敦厚中又能力求儒雅简洁,绝无生硬欧化的痕迹。同时,我们也该看到他由家国之痛所引发的身世之感”,可总结出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虽然精研西洋文学,但下笔却是最道地的中文,绝无生硬欧化的痕迹。【点睛】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类的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

15、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5分)有一位大师叫巴金(节选)刘醒龙秋叶苍红,秋草苍黄。秋夜苍白。秋水苍茫。我趴在塞外一张陌生的桌子上,好不容易写下“泪水清扬的满月”这一句。我晓得此时此刻自己需要一场刻骨铭心的伤痛。我别无选择,只有将电话打回家,那是一个行将50岁的男人唯一能够彻底敞开胸怀的地方,也只有骨肉至爱的女人的怀抱,才能让早已心如止水的男人隔着千山万水放声大哭。平静了些,我才重新拿起笔来,匆匆写了一段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文字:

16、“是您自己的选择,还是上苍的安排,泪水清扬的满月,就这样载走了亲爱的巴金老人!从此后,谁堪做文学中国的良心?我唯有匍匐在山海关外的茫茫大地上,祈望天空那颗最大最圆的月亮成为您的永生!”我还想说,从此后,谁堪矗立文学中国的脊梁?我还想说,从此后,谁堪标志文学中国的清洁?长夜难眠,这发自心灵的伤痛,其实早就深植在浅薄的年少时期。那时候,我生活着的小城,流行一种名为“文学青年”的毛病。就像传播非典型肺炎的蝙蝠与果子狸,最初传播这种毛病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每当他们外出参加各种文学活动归来,总要传播一些闻所未闻的小道消息或者是美其名曰的文学新观念。很多次,混迹在听众中的我,闻得种种对巴金老人的不敬

17、,血肉之躯竟然能够产生阵阵莫名其妙的愤怒与激烈。世事如烟,所幸我还能及时看清楚,在谎言被重复千万次的那段时间里,真理并没有真的被淹没。只是以其沧桑历尽的姿态,耐心地等待着对方,用忏悔的耳光痛苦而幸福地抽打自己。年少并不等于无知。真无知是因为个人欲望太过强烈,看不到追名逐利背后的丑陋与肮脏。更看不到文学的真正巨人反而类似老父老母,从不在儿女面前,以哲人姿态散布那种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大话,更不会利用各种方式将自己的书写无限夸张。有一说法,远处的作家是天才,隔壁的作家是笑话。远处的巴金老人,越来越不被人当成是天才。在我成为一名真正的书写者,并将巴金老人当成动笔就能见到的领导之后,老人拥有的全部朴实无华

18、,都在证明,真是高僧,只说常话。所以,不将巴金老人当成天才是对的。天降大任于斯,为的就是让巴金老人与众多狂妄之辈的平实相处,及时地帮其来几颗救心丸,饮一剂还魂汤。一位老人的远去,让一批后学长大许多。第二天的早上,大家又到了一起。回忆着1999年,老人在喉咙里插上两根导管之前,所说的最后一句话:“从现在起,是为你们活着!”我没有同意对老人最后言语的普遍说法,也没像从前那样只要求自己心里有数,不去触犯众怒。算不上挺身而出,我只是不再习惯从众,不再习惯洁身自好,不再习惯温良恭让。我想让大家同自己一起去触摸一个伟大的灵魂了。虽然早已不是年轻,这个念头刚一出现,我就觉得肩头上一夜之间磨出了一层老茧。也只

19、有这种老茧才有力量让我将心里的话当众掏出来。当然,这老茧也是老人离去后,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担在肩上的责任。在我的新长篇小说圣天门口中,我形容说,一盏灯最黑。那样的黑是众多逃避所导致的,不是不懂得,而是世界太聪明,非要等到唯一的灯熄灭之后,人们才开始点燃自己的心灵之火。这些年,有多少年轻人都不堪重负的责任,被强压在这位衰弱得无法做出任何行动的老人的肩上;有多少声名显赫位高权重者都三缄其口的话语,还在凭借连呼吸都不能自主的老人的名义发出。老人终其一生从不计较一己之利,不管世俗之眼如何相看,事实无可否认地摆在那里,没有老人的脊梁作为支撑,文学中国也许早就被一些三头六臂的怪物,幻化为出产种种丑陋私利的自

20、家后院。巴金老人是定海神针,是镇宅宝镜。本可以早些仙去的老人,就连文学中国里最基本的良心,也还要以一己之力独自担当,直到悬于一线的生命最后一次搏动。对巴金老人的尊敬和热爱,就像大树一样年年见长。却不然,这成长连一丝氧气、一只吊瓶都不如,救不回哪怕只需延续到102岁生日的一点点时光。虽然永生也是活着,虽然101岁也是永恒。好在天空中有一轮子最圆的月亮,还活着的失落之心才不至于像枯叶一样四处飘零。我寻找到一处网吧,将无论如何也难表达怀念的文字发送出去。塞外深秋不再是凉的,而是真实的冷。我不想马上回到住处,顺着漫长的街道往前走,不时地心中会怦然一动,以为自己接近了某种渴望。月光如雪水流遍,清冷浸透到

21、灵魂深处。这时候,才想起在河流之上见到的落霞满月,真的是一种预兆。天地留言,默默雾雨电;星月流响,朗朗家春秋。好在这世界猛然惊醒过来,像我一样明白,有一种伟大叫巴金!(选自光明日报)14.“我想让大家同自己一起去触摸一个伟大的灵魂了”一句中,“触摸”的含义是什么?(1分)_15.作者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_16.作者认为,巴金的伟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_17.请谈谈“天地留言,默默雾雨电;星月流响,朗朗家春秋”这副对联的妙处。(4分)_参考答案:14. (1)用心灵去感悟。(1分) 15.对巴金老人的尊敬和热爱以及对老人逝世的刻骨铭心的伤痛和深沉的怀念。(4分) 16.以一

22、己之力承担文学中国里最基本的良心,堪做中国文学的良心。以孱弱之躯承担许多年轻人都不堪重负的责任,堪做矗立文学中国的脊梁。终其一生从不计较一己之利,标志文学中国的清洁。(6分)17.在对联中巧妙地嵌入了巴金先生的代表作,有很强的纪念意味;隐含了作者对巴金先生深沉的怀念。巴金虽已逝去,但是他的作品,他的影响甚至于他的灵魂都将铭刻在天地之间,铭刻在人们的心中。(4分)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予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第二)下

23、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章孔子谈到了如何尽孝的问题,即要做到“无违”。 B孔子这里所说的“孝”,主要是指对父母要孝敬孝顺。 C如果我们做到了孔子所说的“无违”,就算真正做到了“孝”。 D“孝”是孔子思想核心“仁”中的重要内容,属于人格培养与塑造的范畴。参考答案:C略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共9分,每小题3分)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鞠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子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排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

24、傅曰:“请入,图之。”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 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

25、曰:“诺。”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烈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注:请入,图之:南宋鲍彪注:“请太子入息,己乃图之。”道,导,引导。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造焉 造:到去B、却行为道 却:退C、所善荆轲可使也 善:交好,友善D、

26、愿足下急过太子 过:超过13、下列各项中的句子依次表现太子“礼贤下士”田光是“节烈侠士”的一项是()A、太子丹患之 欲自杀以激荆轲B、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 遂自刭而死C、太子避席而请曰 偻行见荆轲D、太子送之至门 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14、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本文着重描写了太子丹力图国事,亲自去拜访鞠武、田光和荆轲等贤人侠士的动人故事。B、鞠武向太子举荐田光,田光向太子举荐荆轲,鞠武和田光都举荐别人,但原因并不完全相同。C、文段中的太子丹是一个以国事为重,礼贤下士,而又有点疑心的人物。D、田光自杀不全是因为太子的叮嘱“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15、把下面的

27、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8分)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分)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2分)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3分)参考答案:12D(过,拜访) 13B(A陈述太子丹对国事的担忧;C写田光对荆轲比较恭敬;D陈述田光智、勇、沉三个方面的性格) 14A(“亲自拜访”错,是通过别人找来,并未亲自拜访) 15(1)既想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边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的土地,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3分,“封”1分,“肆”1分,“阙 ”1分)(2刘备是天下智勇杰出的英雄,与操有仇怨,现在寄居在刘

28、表那儿,刘表嫉妒他的才能因而不能任用他。(2分,“隙”1分,“恶”1分)(3)燕太子丹眼看秦国将要消灭六国,军队已经临近易水,担心灾祸就要到来,为这件事很是忧虑。(3分,“且”1分,“以”1分,“患”1分)6.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一)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曰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曰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曰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

29、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宝也曰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9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之故而失信于天下曰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 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曰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作者:明代?王世贞)(二)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

30、,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

31、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作者:西汉?司马迁)(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时言取璧者,情也情:真实意图B、若其劲渑池,柔廉颇柔:委屈容让C、一胜而相如族族:家族D、而僇相如于市僇:通“戮”,杀(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九宾是战国时期隆重的外交礼仪,九位迎接使者的傧相,

32、皆立于朝廷上。B、(一)文否定原有材料证明的史实,是一篇翻案文章。翻案文章独执异议,贵在识见高6,令人信服。C、古代中国,“右”尊“左”卑,是一成不变的,例如“位在廉颇之右”。“左迁”即表示贬官。D、(二)文选自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蔺相如完璧归赵,王世贞与司马迁看法不一样。B、王世贞同司马迁一样,也认为蔺相如有智有勇。他在渑池与秦国的较量,对廉颇的忍让,就显出了他过人的才能。C、王世贞认为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D

33、、王世贞认为秦国最初要得到和氏璧不是实情,借此来窥视赵国才是真实意图。(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参考答案:答案:(1)C (2)C (3)D (4)译:秦王未必不归还和氏璧。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的人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归于秦国呢! 译:我们离开父母兄弟来侍奉您的原因,不过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考点】文言文阅读。【分析】(1)本题考查断句,注意句意,抓好常见的文言虚词这些断句标志和主谓结构。(2)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了解。(3)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注意

34、将题干与原文进行对比。(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解答】(1)C句译为:一次获胜可使相如灭族。族:灭族(2)C “左”尊还是“右”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和时代,存在著不同的规定。周、秦、汉时,我国以“右”为尊,故皇亲贵族称为“右”戚,世家大族称“右族”或“右姓”。右尊左卑还表现

35、在建筑住宅上,豪门世家必居市区之右,平民百姓则居市区之左。至于在交际场合,其座次则以左为尊。(3)D“秦国最初要得到和氏璧不是实情,借此来窥视赵国才是真实意图”错,原文“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王世贞认为秦国最初要得到和氏璧真实意图,借此来窥视赵国才是虚情。(4)返,归还;奈何,为什么;直,理直。译:秦王未必不归还和氏璧。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的人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归于秦呢! 亲戚,父母兄弟;所以,的原因;高义,高尚品德。译:我们离开父母兄弟来侍奉您的原因,不过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翻译】(一)蔺相如使和氏璧完整得归还(赵国),人们都称赞他,而

36、我却不认为这件事是好的。秦国用十五座城作为条件,想要欺骗赵国来夺得赵国的和氏璧。(秦国)那时说是要和氏璧,这是实情,不是为了试探赵国。赵国得到了秦国的人情但不把和氏璧交给秦国,没有得到秦国的人情却将和氏璧交给他们;赵国得到了秦国的人情但不害怕他们就不将和氏璧交给秦人,赵国得到了秦国的人情又害怕他们就将和氏璧交给秦人。按理只有这两种情况,怎么会有又害怕秦人却又挑起了他们的怒气的。况且秦国想要得到玉璧,赵国不给,双方都没有什么是非曲直可言。赵国送去玉璧而秦国不给城,其曲在秦。秦国给城而赵国收回了玉璧,其曲在赵。要想使秦国理屈,则不如放弃玉璧;害怕失去玉璧,则不如不给。秦王既然按照地图划给了城池,又

37、设九宾之仪典,斋戒之后才接受玉璧,其势已是不得不给城的了。如果秦王得到了璧而不给城,相如便可上前陈述:“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这璧不就是赵国的一块玉璧吗?而十五座城池是秦国的宝物。现在假如大王以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城的百姓,都会深深怨恨大王像草芥一样抛弃了他们。大王不给城,而骗去了赵国的璧,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失信于天下,我请求死在这里,以表明大王的失信。”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玉璧。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的人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归于秦国呢!当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关系破裂啊。假如秦王怒斩相如于市上,再派武安君率十万大军逼临邯郸,责问璧的去向以及赵国的失信,一次获胜可使相如

38、灭族,第二次获胜玉璧终究还得属于秦国。因此我说,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至于他在渑池对秦国的强硬较量,以柔韧使廉颇惭悟,就越来越显得高妙了。而他能完璧归赵的原因,的确是上天在偏袒他啊。(二)渑池会结束以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作为赵国的将军,我有攻战城池作战旷野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蔺相如本来就出身卑贱,我感到羞耻,无法容忍在他的下面。”并且扬言说:“我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到这话后,不愿意和廉颇相会。每到上朝时,蔺相如常常声称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没过多久,蔺相

39、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蔺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向蔺相如抗议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害怕躲避着他,胆怯得也太过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有出息,请让我们辞去吧!”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众人都说:“廉将军比不上秦王。”蔺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如今我们俩相斗,就如同两猛虎争斗一般,势必

40、不能同时生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友。太史公说:知道将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气的,死并不是难事,勇敢面对死亡这才是难事。当蔺相如手持和氏璧斜视庭柱,以及呵斥秦王身边侍从的时候,就当时的形势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然而一般士人却往往因为胆小懦弱而不敢有这样的表现。相如一旦振奋起他的勇气,其威力就伸张出来压倒了敌国。回来后又对廉颇隐忍退让,他的声誉比泰山还重,就智慧和勇

41、气来说,他可以说是兼而有之啊!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山水田园在文学中出现并非从隐逸文化的意义上开始的,但对山水的表现方式却存在很大差异。 , 。 , , 。因此,刘勰以为?“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正表明了隐逸文人对自然审 美的独特视角。诸子作品中自然景物也止于“山水比德”式人格化比衬山水自然逐渐上升为一种纯粹独立的审美对象随着隐逸文人对自然的真实切入诗经中的山水自然风景常常是赋比兴的渲染手段不再仅仅是一种陪衬或象征A. B. C. D. 参考答案:B句式对首句中“山水田园在文学中出现”进行具体阐释,句中的“诸子作品”“也”

42、是紧跟着句,即可选定B8. 请在横线处补写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古代经典?_。 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自己民族的文化经典吧,因为这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不仅如此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是接受文化濡染的过程,可以改变人的气质。_, 会表现出与一般人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质。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_,在个人,可以改变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变风气。参考答案:这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 一个受传统文化熏陶较多的人 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或阅读中国古代经典)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

43、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处结合“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可知,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处结合“表现出与一般人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质”可知,受传统文化熏陶多的人;处结合语境分析即可。9.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这事你现在做不了,就不要勉为其难,以后有条件再做不迟。B. 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C. 随着再就业工程的实施,许多下岗职工坚信山不转水转,自立自强,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位置。D. 在国企改革中,某些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着企业改制的幌子,侵吞国有资产。参考答案

44、:B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度区分,成语注意从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本题B“别无长物”指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10.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投资不仅需要长远的眼光,还要有对时代节奏的把握。但我可能是一个不赶趟的人,每次别人指点我如何变化,我都虚怀若谷地听着,内心不胜惶恐。为了丰富文体活动,更深刻地理解话剧,班级组织演出雷雨,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获得了大家的热烈掌

45、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去哪玩比较省钱?去哪里舒适又好玩?这些问题,大家讨论了好久,莫衷一是,最终也没有结果。“一次考试决定不了什么,代表不了什么,重要的是在错误中看清自己的不足和短缺。”父亲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她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我认真阅读了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令人感到莫名激动的文字,以至让我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官窑瓷器一般都是专门供给宫廷的御用品,存世量相当少,在民间更是凤毛麟角,有些收藏者动辄说自己收到了“官窑”,很让人怀疑。A. B. C. D.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虚怀若谷: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敬辞,表示对人的敬意,不能用于自己。绘声绘色:指以可见或可理解的形式束描绘或概括。形容叙述描写的极其逼真。不合语境。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电光石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瞬间就消逝。亦用作比喻行动迅速,出手先制。拍案叫绝:用手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入或事物。六、写作(60分,共1题)1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