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上饶市白云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审丑 严歌苓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无定一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我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就跟我们年轻那时候,媳妇们都得要彩礼一样。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还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找给我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大爷,可现在”“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你跟学校说说
2、,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 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一小时。因为无定父亲的“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一个顶信仰 “审丑”原则的学生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许多杂志都刊出了这个“审丑”创举巨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 晚秋,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轻捷打旋的透明塑料膜。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敲开门,里面男主人对他叫:“哎呀,是你呀!不认识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女人。 “
3、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忘啦?”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快请进,快请进!唉,咱家来稀客啦!”他对女人说。无定在宽大的沙发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几张画靠在茶几腿上。“这几张画”“先不谈生意,先吃饭!哥儿们多少年了!”小臭儿扬声笑起来,“包了饺子,三鲜馅儿,正下着。冰箱里我存了青岛的啤酒。瞅你赶得这个巧!”这时有人轻轻叩门。媳妇从猫眼儿看出去,踮着脚尖儿退回来:“你爷爷!”“我哪儿来的爷爷?他老脸不要,我可要脸!”小臭儿说。他起身,嘱咐媳妇:“先不开饭,不然他下回专赶吃饭时间来!你就告诉他我不在家。”然后转脸向无定,笑又回来了:“拿上你的画,咱们上卧室谈
4、。”无定跟着进了卧室,小臭儿将门挂个死,客厅里传来一清亮一浑浊两副嗓音。“臭儿又不在吗?老也没见他,想得慌。”“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回来!”“那我多等会儿。”“哎哎!别往那儿坐,那沙发是新的!您坐这儿吧!”无定早没了谈生意的心思,心坠得他累。一个小时后,老头走了。一锅饺子捂在锅里的时间太长了,全煮过了,成菜了。无定客气而坚决地再他们摆开饭桌时离开了。不久,学校会计科的人告诉无定,老头的计时工资算错了,少付了他百把块钱。无定搞了钱,但从夏天到冬天,一直没遇到老头。他只好从学校找了老头的合同,那上面有他的地址:某街三百四十一号。街是条偏街,在城郊。无定没费多少时间便找着了三百四十号这条街的最后一个号
5、码,再往前就是菜田了。无定走出了街的末端,身后跟了一群热心好事的闲人。在阔大无边的菜田里,有一个柴棚样的小房,门上方有一个手写的号码:三百四十一。门边一辆垃圾车“哦,您是找他呀!”闲人中有人终于醒悟似的,“曾大爷!他死啦。去年冬天死啦!”那人说:老头有个很好的孙子,孝敬,挣钱给爷爷花,混得特体面,要接爷爷去他的新公寓,要天天给爷爷包饺子;但老头不愿去,天天喂他饺子的好日子他过不惯,他怕那种被人伺候、供着的日子这是老头亲口告诉街坊的。“你是曾大爷的什么人?”那人问。“朋友”。无定答。“也认识他孙子小臭子?”“对。”“他真对他爷爷那样好?”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 (节选自审丑,有删改)
6、1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2结合文意赏析两处划线部分。3小说结尾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1外貌丑陋;吃苦耐劳;深爱自己的孙子并为之全力付出,说假话维护孙子的形象;孙子不孝,晚景凄凉。2 1)、侧面描写,通过写“不少人”脸上的表情来表现曾老头的丑陋。在世俗人的眼光里,做人体模特也是“丑”的。2)、心理描写,“坠”字形象地刻画了赵无定此时的内心感受,表现出此时赵无定对老人的同情和对小臭儿夫妻言行的反感。3答案:反映了无定的复杂矛盾心理。无定对闲人的话感到意外,在同情老人的同时,
7、还是理解了他的一片苦心;无定憎恨小臭儿的不孝,却仍然愿意为这个淳朴的老人隐瞒真相。4答案:1)、标题一语双关(或反讽)。2)、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或流派、风格、理论),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对象。3)、老人外貌丑陋,做人体模特被人们视为“丑”事,但这“丑”下面却隐藏着为孙子全力付出的淳朴心灵。4)、小臭儿不孝,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的功能进行了高度概括:“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在孔子时代,所谓“诗”通常指的是“诗三百”,即汉代以后所说的诗经,而“诗”的涵义要远远大于我们今天的文体概念,与社会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钱穆在
8、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我们要懂中国古代人对于世界、国家、社会、家庭种种方面的态度,最好的资料无过于此诗经三百首”。因此,诗经称得上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百科全书”。从总体上看,“兴”“观”“群”“怨”说充分体现了孔子诗学强调个体心理欲求与社会道德伦理相统一的特色。其中的“兴”和“怨”偏重创作者主体情感意志的抒发。“兴”是指眼前景物或者人事对主观情感的触动生发,“怨”则是不满情绪的宣泄。“观”与“群”取自不同的视角,主要关注诗的作用和意义。“观”是俯视或置身局外的观察;“群”则关涉人与人之间的共处、互动与交流等诸多方面,是社会、心理、伦理及情感等各种关系的多维聚合。汉代孔安国将其解释为
9、“群居相切磋”。孔安国注意到了人的社会属性,人若在社会丛林里生存,就一定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磨合、切磋制约的关系。宋代朱熹则将“群”注为“和而不流”。朱熹关注到了“群”的另一面,即在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又不苛求自己与别人完全一致,从而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与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意义相近。孔安国和朱熹的阐释道出了“群”的内在辩证关系,那就是既要与他人和谐相处,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孔子一生都在宣扬并实践“克己复礼”。他认为,诗是必须服从于“礼”的,也就是说,人要以“礼”来约束个人的性情,所谓发乎情,止乎礼。学诗可以教人如何处理和对待各种社会关系,从而达到人与我的协调。这便是“兴于诗,立于礼
10、”。“礼”是以象征意义的仪式或程序去规范社会各个阶层的关系。从深层次上看,“群”与“礼”二者在某些方面也有交集,二者在协调个人意志与社会秩序、个人欲望与道德规范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礼”更偏重人与人之间的砥砺与相处,是一种生存的外在需要,因为无视别人的存在就无法立足于社会之中;也是个体生命精神上的内在需要,即个人在群体中的存在感。同时,我们不要忽视“群”“和而不流”的一面,即个体生命自主性、独立性的一面。人就是在自我意志与外在现实间复杂关系的交错扭结中存在的,除了以“礼”为象征的规定性和稳定性之外,还有生生不息、潺潺流动的个体生命意志。(2015年2月3日人民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
11、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孔子诗学强调个体心理欲求与社会道德伦理的统一,如“兴”“怨”偏重作者主体情感意志的抒发,“观”“群”则主要关注诗在社会道德伦理方面的作用意义。B在论语中,孔子高度概括了诗的功能。其中,“兴”是指情感的发端,“怨”是不满情绪的宣泄,“观”是观察,“群”是社会、心理等关系的多维聚合。C孔子时代所说的“诗”与今天所说的“诗”并不完全相同,前者通常指“诗三百”,即汉代以后所说的诗经,其涵义与社会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D诗经被称为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百科全书”,因此要了解中国古代人对于世界、国家、社会、家庭种种方面的态度,就要研读诗经。2下列
12、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对于孔子所说的“群”,孔安国的阐释注意到了人的社会属性,道出了“群”的内在辩证关系,即既要与他人和谐相处,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B“礼”是一种生存的外在需要,即重视周围人的存在;也是个体生命精神上的内在需要,即个人在群体中的存在感。孔子认为诗必须服从于“礼”。C孔子“兴于诗,立于礼”这句话告诉我们:学诗可教人如何处理和对待各种社会关系,从而达到人与我的协调;要以“礼”来约束个人性情。D“群”与“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深层次上看,二者在某些方面有交集,在协调个人意志与社会秩序、个人欲望与道德规范中都有重要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
13、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既要“群居相切磋”,又要“和而不流”;不仅要有以“礼”为象征的规定性和稳定性,还要有生生不息、潺潺流动的个体生命意志。B朱熹所注的“和而不流”,其意义与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相近,是指在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不苟求与别人的完全一致,从而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C我们每个人既不要忽视“群”“群居相切磋”的一面,即个体生命的自主性、独立性;也不要忽视“和而不流”的一面,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磨合、切磋制约。D孔子一生都在宣扬并实践“克己复礼”,“礼”是以象征意义的仪式或程序去规范社会各个阶层的关系,与“群”相比,它更偏重人与人之间的砥砺与相处。参考答案:
14、1D2A3C【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D因果倒置。原文是“我们要懂中国古代人对于世界、国家、社会、家庭种种方面的态度,最好的资料无过于此诗经三百首”,“因此,诗经称得上西周初年至春秋中
15、叶五百年间的百科全书”。另外“就要研读诗经”与原文表述也有不同,也可以研读其它资料,不过最好的资料是诗经。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选项A以偏概全。原文是“孔安国和朱熹的阐释道出了群的内在辩证关系,那就是既要与他人和谐相处,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所以选A。【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
16、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以偏概全。原文是“孔安国和朱熹的阐释道出了群的内在辩证关系,那就是既要与他人和谐相处,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C项张冠李戴。依据原文,应该是“既不要忽视群群居相切磋的一面,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磨合、切磋制约;也不要忽视和而不流的一面,即个体生命的自主性、独立性”。所以选C。【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
17、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C依据原文,应该是“既不要忽视群群居相切磋的一面,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磨合、切磋制约;也不要忽视和而不流的一面,即个体生命的自主性、独立性”,张冠李戴。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我们都在给别人“贴标签”熊秉元用形容词来描述贴标签,就是以点为面、想当然耳、对着黑影开枪。最贴切的例子之一是,清
18、朝时有位诗人,福至心灵、充满想象力地写下诗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结果,被贴上反大清、有二心的标签,身首异处。标签害人,又是一例。贴标签有诸多负作用,广为人知;然而,大多数人却忽略了,贴标签有非常积极正面的含意:对于人事物形成初步、粗浅和表面的印象,可以大幅降低行为的成本。生活里许许多多的情境,只需要有肤浅的了解就够了。事实上,反躬自问,每一个人都靠着贴标签过日子。而且,再深一层斟酌,在诸多交往互动里,需要知道“真相”的到底有多少?因此,对于人事物贴标签,是常态,而且有以致之。该提醒的是,要提升贴标签的能力和技巧,而不是希望人们不要贴标签。比较有兴味的,是另一个层次的延伸:对于人事物,人们
19、会自然而然地贴标签;那么,对于自己呢?人们会不会对自己贴标签?如果会,原因何在,含意和启示又是如何呢?经济学者阿克尔洛夫,诺贝尔奖得主,最近出版了一本书,名为形象经济学,就是探讨这些问题。人出生之后,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慢慢形成对自己的认知,包括生理上的高矮胖瘦,以及心理上的强弱软硬等等。这些认知,是真实与想象的某种组合自己明明胆小如鼠,却可能自认为是正义凛然、见义勇为。形象、身份、自我认知,虽然词汇不同,反映的是同一种现象。一个人给自己贴上某种标签,然后在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各方面,都根据这种标签来取舍,好比不愿意在路边摊吃东西的人,显然很在乎自己的形象。阿克尔洛夫认为,由“形象”这个概念,可
20、以解释诸多社会现象。最明显的例子,是美国女性的抽烟。过去,男主外女主内;单职家庭的时代里,抽烟几乎是男性的天下。香烟广告里,多的是粗犷的男性,在马背上或山野里吞云吐雾。然而,二次大战后,女性大量进入职场,随着财务的自主性提高,女性在家庭内外的地位也大幅上升。抽烟,象征着独立、自主、个性、自由,因此一代之间,抽烟的女性人口跳跃式成长。阿克尔洛夫认为,最好的解释,就是女性们的自我形象已经迥异于往昔。透过吸烟,她们希望肯定自己得来不易、崭新的地位。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媒体上常出现一个堪称经典的画面:一位时髦修长的女性,笑得阳光灿烂,手上夹着细长的香烟,旁边的广告词是:“宝贝,你可熬出头了!”两相比较,
21、对人事物贴标签和对自己贴标签,含意不同。一般而言,人事物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下,自己只是旁观者。可是,自己的实质和表相这两者真我和标签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处理这两者,至少有两种方式:先雕塑出实实在在的内容,再贴上对应的标签,这是一种做法;另外一种做法,是以某种标签为目标,再形塑自己的实质。无论表相和实质如何,长远来看,让两者大略呼应、差距不至于过大,是成本较低的操作方式。自我形象大方慷慨,实际上小气吝啬的人,通常人际关系不好。对人事物贴标签,可以降低行为的成本;对自己贴标签,也是在降低自处的成本。因此,不一定要贴好的标签,但是值得好好地贴标签,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贴标签。6作者在这篇文章里表达的主
22、要观点是 A以点为面、想当然、对着黑影开枪似的贴标签,就是以部分代整体、凭空想象、无中生有,这种贴标签负作用很大,给人带来很大的危害。B现实生活里人们没有必要了解多少“真相”,只需要有肤浅的了解就够了,每一个人都是靠着贴标签过日子,因此贴标签有非常积极正面的含意。C作者用“人不愿意在路边摊吃东西”和“女性抽烟的广告”两个事例证明形象经济学这本书提出的观点,论述了“形象”的重要性。D不是反对人们贴标签,也不是要求人们一定要贴好的标签,而是说要提升贴标签的能力和技巧。7对“对人事物贴标签和对自己贴标签,含意不同”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人事物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下,自己只是旁观者,因此对人事物贴标签要
23、谨慎,否则会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B自己的实质和表相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下,因此给自己贴标签比给人事物贴标签会更容易,也更准确。C对人事物贴标签可以不计成本,因为不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对自己贴标签要全面把握,尽量以成本较低的方式。D对人事物,人们会以旁观者的身份,自然而然地贴标签,但也要提升贴标签的能力和技巧;对自己贴标签,无论哪种方式,真相和实质要尽可能趋向一致。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能认识到贴标签的危害,事实上贴标签也有许多积极的、正面的意义,无论对人事物还是对自己,贴标签都可以降低成本。B人出生之后,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自己的认知,就是给自己贴上的
24、某种标签,这种标签往往是真实准确的。 C本文主要采取对比论证论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也就是将“贴标签的诸多负作用”与“贴标签有非常积极正面的含意”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述。D无论对人事物还是对自己,一定要贴好的标签,发挥它促进人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正能量。 参考答案:6D (A不是文章的主要观点。 B不是文章主要观点;同时表述不准确,贴标签也有负作用。C不是文章主要观点;同时表述不准确,作者举这两个事例不是论述“形象”的重要性,而是阐述人们给自己贴标签的原因。) 7D (A “要谨慎,否则会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是无中生有。B错在“更容易,也更准确”这句话上,文中没有这样的表述。C无论哪种方
25、式都应该降低成本,不是不计成本。) 8A(B错在“往往是真实准确的”,文中说这些认知“是真实与想象的某种组合”。C作者主要是阐述给人事物与给自己贴标签的不同,不是对比论述正负作用。D错在“一定要贴好的标签”,文中说“不一定要贴好的标签”。)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送从弟谋归江陵序柳宗元吾与谋,由高祖王父而异。谋少吾二岁,往时在长安,居相迩也。与谋皆甚少,独见谋在众少言,好经书,心异之。其后吾为京兆从事,谋来举进士,复相得,益知谋盛为文词,通外家书。一再不胜,惧禄养之缓,弃去,为广州从事。复佐邕州,连得荐举至御
26、史,后以智免,归家江陵。凡士人居家孝悌恭俭,为吏祗肃出则信入则厚足其家不以非法进其身不以苟得。时退则退,尊老无井臼之劳。和安而益寿,兄弟相友。不谋食而食给,不谋道而道显。则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于远,始也吾疑焉,今也吾是焉。别九岁而会于此,视其貌益伟,问其业益习,叩其志益坚。於!吾宗不振久矣。识者曰:今之世稍有人焉。若谋之出处,庸非所谓人欤?或问管仲,孔子曰:“人也。”谋虽不识于管仲,其为道无悖,亦可以有是名也。抑又闻圣人之道,学焉而必至,谋之业良矣,而又增焉;志专矣,而又若不足焉。孔子之门,不道管、晏,则谋之为人也,其可度哉!吾不智,触罪摈越、楚间六年,筑室茨草,为圃乎湘之西,穿池可以渔,种黍可以
27、酒,甘终为永州民,又恨徒费禄食而无所答,下愧农夫,上惭王官。追计往时咎过,日夜反覆,无一食而安于口平于心。若是者,岂不以少好名誉,嗜味得毒,而至于是耶!用是愈贤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以足其家,终始孝悌,今虽欲羡之,岂复可得?谋在南方有令名,其所为日闻于人,吾恐谋不幸又为吾之所悔者,将已之而不能得,可若何?然谋以信厚少言,蓄其志以周于事,虽履吾迹,将不至乎吾之祸,则谋何悔之有?苟能是,虽至于大富贵,又何栗耶?振吾宗者,其惟望乎尔!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以智免,归家江陵家:家乡B不谋食而食给给:充足C谋在南方有令名令:美好D蓄其志以周于事蓄:怀有10、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现
28、柳谋可以有“人”的名声的一组是()惧禄养之缓,弃去后以智免,归家江陵识者曰:今之世稍有人焉 谋虽不识于管仲,其为道无悖谋之业良矣,而又增焉振吾宗者,其惟望乎尔ABC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与柳谋从小相识,在长安时两家相距不远,后来柳谋考进士时,两人又相聚,不过柳谋随后又弃考进士,去担任广州从事。B对于柳谋去广州,作者一开始是有疑虑的,但后来发现他的做法合乎士人的行为标准,又认为他这样做是对的。C作者认为柳谋虽然不为管仲所知,但他也可以有管仲那样的“人”的名声,美中不足的是柳谋虽志向专一但又略显不够。D作者认为自己年轻时热衷名誉,以致被贬永州六年,生活艰辛
29、,无所作为,为此感到惭愧,因而羡慕柳谋的做法。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视其貌益伟,问其业益习,叩其志益坚。(3分)(2)用是愈贤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以足其家,终始孝悌。(3分)(3)吾恐谋不幸又为吾之所悔者,将已之而不能得。(3分)13、用“”线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6处)。(3分)凡士人居家孝悌恭俭,为吏祗肃出财信入则厚足其家不以非法进其身不以苟得。参考答案:9A家:居住。10A(是对整个柳氏家族说的;是对柳谋的期望。)11C(“志向专一又像不足”恰恰是作者称道的“人”的表现。)12(1)看他的相貌更魁伟,问他的学业更熟悉,询问他的志向更坚定。(习、叩各
30、1分、句意通顺1分。)(2)因此更加觉得柳谋不考进士担任从事来使他的家富足,自始至终孝顺长辈、敬重兄长是贤能的。(贤、足各1分、句意通顺1分。)(3)我担心柳谋不幸又做出我后悔的事情,想要中止它而不能够办到。(恐、已各1分、句意通顺1分。)13凡士人居家孝悌恭俭,为吏祗肃/出则信/入则厚/足其家/不以非法/进其身/不以苟得。参考译文:我和柳谋,(长辈)从曾祖的父亲(那代起)而不同。柳谋比我小两岁,往日在长安,住得相距不远。我和柳谋都很年轻,唯独看见柳谋在众人中很少说话,喜好经书,心中觉得他与众不同。这以后我担任京兆从事,柳谋来参加进士考试,又与他相见,更加知道柳谋广泛地写文章,通晓外家书籍。一
31、再不能考中,担心俸禄供养的迟缓,放弃(考进士)离开(长安),担任广州从事。又在邕州做辅佐官员,接连获得举荐做到御史,后来凭借智慧免职,回去居住在江陵。大凡读书人,居住在家里孝顺长辈、敬爱兄长、恭敬节俭,担任官吏恭谨而严肃。出外就守信用,回家就宽厚。使他的家富足,不凭借不合正道的手段;使自己得到提拔,不凭借苟且的手段得到。时势要退就退,尊敬老人,(使他们)没有汲水舂米的劳苦。和睦安详增延寿命,兄弟相互友好。不谋求粮食而使粮食充足,不设法寻求道义而使道义彰显。那么柳谋不考进士到远方担任从事,开始我对此感到疑惑,现在我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分别九年在此相会,看他的相貌更伟岸,问他的学业更熟悉,询问他的志
32、向更坚定。唉!我的家族不振兴已经很久了。有见识的人说:如今的世上稍稍有(所谓的)“人”了。像柳谋的出仕和隐退,哪里不是所谓的“人”呢?有人问到管仲,孔子说:“(他是)人。”柳谋虽然不为管仲所知,(但是)他为道没有谬误,也可以有这种名声。抑或又听说圣人之道,学习它一定要学成,柳谋的学业(本来已经)很好了,而(现在)又增长了学问;志向已经很专一了,而又像不足的样子。孔子之门,不称道管仲、晏子,那么柳谋的为人,难道可以衡量吗?我不聪明,犯罪被抛弃在越地、楚地间六年,用杂草盖房子,在湘水西面种菜,挖掘池塘可以养鱼,种植黍子可以酿酒,甘于一直做永州的百姓,又遗憾白白地花费俸禄却没有什么报答的,对下愧对农
33、夫,对上愧对朝廷官员。盘算思索往日的过错,日日夜夜再三考虑,没有一样吃的东西是安于口平于心的。像这样的情况,难道不是因为年轻时喜好名誉,(就像)嗜好厚重的味道(反而)受到毒害,而至于这样吗!因此更加觉得柳谋不考进士担任从事来使他的家富足,自始至终孝顺长辈、敬重兄长是贤能的,现在虽然想要羡慕他,难道再能够做得像他这样?柳谋在南方有美好的名声,他的作为一天天地为人所知,我担心柳谋不幸又做出我后悔的事情,想要中止它而不能够办到,怎么办?然而柳谋凭借着诚实敦厚说话不多,怀着他的志向来周密地做事,虽然踏着我的足迹,将不会犯下我的罪过,那么柳谋有什么好后悔的呢?如果能够这样,即使至于大富大贵,又害怕什么呢
34、?振兴我们宗族的人,大概只能指望你了! 略5. 阅读片段,回答相应问题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
35、惧之情,谨拜表以闻。4写出加点字的意思(4分)(1)不矜名节:_; (2)矜悯愚诚:_(3)本图宦达:_ (4)且臣少仕伪朝:_5翻译下列句子(6分)(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参考答案:4(1)自夸(2)怜惜(3)希图(4)名词作动词,做官5(1)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2)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让您了解。4本题的答题思路是:先利用朗读时语音的不同或停顿辨析。一个词的词义和语音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的。一个词它的语音不同,这个词所表示的词义也必然会有所
36、不同。再利用上下文语境辨析。词义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多义性,但当这个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句中时,它的意义大都会单一化。因此,在具体的语句中,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可以辨析出来。最后,比较互证法。通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词诸义项的关系对比,较其异,证其同,达到探求和判定词义的目的。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5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
37、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6. 阅读六国论中的语段,完
38、成13-15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
39、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1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结交 B后秦击赵者再 再:再次C存亡之理 理:命运 D洎牧以谗诛 洎:等到14下列各句中的“以”与“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洎牧以谗诛 B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C以趋于亡 D以易乱整,不武15下列与本文段有关的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齐国的失败是因为依附秦国,不与别国联合抗秦。B第二段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写出了假如六国能并力抗秦的结果,总结了历史教训,为后
40、文评论现实做了铺垫。C第三段点明题旨,将六国的形势和北宋的形势做比较,借古讽今,提醒北宋王朝勿重蹈覆辙。D文中“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词的运用,让文章在具有雄辩力量的同时也富有充沛的气势。参考答案:13.B (再:两次) 14.D (A介词,因为;B介词,凭借; C连词,相当于“而”,D介词,用) 15、B(比喻论证错,是假设论证。)略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贾平凹的小说古炉的数字版权纠纷遭“围观”引出新话题数字时代,作家也需要经纪人。B人大新闻专业将微博表现与成绩挂钩“织围脖”能力也成为课程的考核标准。C语文“学案”是一种以
41、学定教、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为一体的语文学习。D如果将中国最庞大的群体排斥在教育之外,排斥在文化之外,排斥在大学门外,那就是逆历史而行,反规律而动。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C项搭配不当,应在“语文学习”后加宾语“活动方案”。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8. 下图是孔子学院标识,请从构图角度说明该标识主体部分的构成要素及寓意。要求语言 表达简明、准确,不超过 50 个字。参考答案:答案:要素,标识主体为昂首展翅高飞的和平鸽和地球组合构成的变体“汉”字。寓意,中国传统语言文化快速走向世界。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说明该标识除文字之外的主体部分的构图要素及寓意”,这是图文转换头。对于图文转
42、换题,考生应先分析图的类型,主要包括漫画类、徽标类、图标类、框架图类等,然后分析考查的方向,主要包括内容概括、寓意拟写、标题拟写、建议拟写等,不同类型的图,其题目的考查有所不同。本题中,考查的是徽标类,观察画面,可以发现画面是一支昂首高飞的和平鸽以及地球,这二者构成了“汉字”的变体,其寓意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像和平和一样走向世界。9. 现在“醉驾”现象屡见不鲜,请你拟写一条劝告司机不要酒后驾驶的交通标语。要求:体现人性化,具有亲和力,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字。(8分) 参考答案:示例一:司机一杯酒,亲朋两行泪 示例二:为了保持生命之花的芬芳,请您不要酒后驾驶 10.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
43、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共享单车在给城市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乱停乱放、无人管理等诸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大对乱停乱放行为的执法力度,因为只要加大对乱停乱放行为的执法力度,就一定可以解决乱停放行为,而解决了乱停放行为,就一定能促进骑行人文明素质的提高,从而从根本上杜绝车辆影响行人通行和市容秩序的现象发生。并非加大对乱停乱放行为的执法力度,就一定可以解决乱停放行为。_。_。参考答案:解决了乱停放行为,并不一定能促进骑行人文明素质的提高。骑行人文明素质的提高,并不一定能从根本上杜绝车辆影响行人通行和市容秩序的现象发生。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44、,这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考生要特别注意文段中表述过于绝对化的句子,如“只要加大对乱停乱放行为的执法力度,就一定可以解决乱停放行为”,并非加大对乱停乱放行为的执法力度,就一定可以解决乱停放行为;如“解决了乱停放行为,就一定能促进骑行人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一定能”表述过于绝对,解决了乱停放行为,并不一定能促进骑行人文明素质的提高。“骑行人文明素质的提高,从而从根本上杜绝车辆影响行人通行和市容秩序的现象发生”,“从而从根本上杜绝” 表述过于绝对,骑行人文明素质的提高,并不一定能从根本上杜绝车辆影响行人通行和市容秩序的现象发生。六、写作(60分,共1题)11.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人生
45、历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期待。期待,立足于现实,也包含着人们的憧憬;在一定意义上,期待成就了人们真实丰富的生活,又在更深的层面上影响着人们对于新生活的选择。请以“期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参考答案:美好的梦境期待是什么?有人说,期待是希望;有人说,期待是美好事物的源泉;有人说,期待是人成功的引导思想等等。每个人都有对同一事物同一个词抱于不同态度,各抒不同观点,这就是现实。期待是什么没有一个唯一定义,随着人们的想法而改变。期待是生命的动力,有别人的期待也有自己的定位。别人的期待对自己有一种无法抵抗的推力,成为自己背后的“幕后黑手”;自己的定位是自身充实的体现,展现自己在理想面前的自信“英姿”。有一位登山者在攀越珠峰前人们对他充满期待,希望他登上峰顶。当他在爬到距离峰顶前的600米处,他停下了而返回。人们觉得非常可惜,为什么不坚持下去,只差那么一点点了,但他却说:“这已是我登山纪录里最好最高的一次了。我并没有觉得遗憾,反而感到很自豪,我已经满足了。”可见别人期待虽是动力,可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的定位,使自己无遗憾。期待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充满美好的精神。要正确对待期待,就要加强自己的心理素质,开拓自己的视野,加宽自己的胸襟,这样,期待就会像美好的梦境一样,让你置身于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杨利伟是我国一位出色的航天飞行员,他为航天事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