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湖南省长沙市喻家坳乡联校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281969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喻家坳乡联校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湖南省长沙市喻家坳乡联校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湖南省长沙市喻家坳乡联校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湖南省长沙市喻家坳乡联校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湖南省长沙市喻家坳乡联校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南省长沙市喻家坳乡联校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女儿的天空孙毛伟大三那年,我在建筑工地实习,住在工地的工棚里。同住的有个叫吴侉子的民工,长得矮小精瘦,头发乱蓬蓬的,像几个月没洗过澡。第一次见他,我跟他打招呼,他只抬了抬眼皮,蚊子叫似的“嗯”了一声,就爬到他的上铺躺着去了。老田哥说:“吴侉子是个怪人,你别理他,他就这样,其实人倒也不坏。”很快,我就发现吴侉子这人确实很怪,他是苏北人,大家都喊他“吴侉子”,因为他说话侉得让人听不懂。可能就是因为这个,他很少和别人说话。谁问他什么,他也只是嗯嗯啊啊地吐出一两个字。在工棚里,他总是躺在

2、床上,不知是瞌睡多还是觉得躺着舒服。不过,他也从不招惹别人,和谁都不发生矛盾,好像这个工棚里就没有这个人。吴侉子平时只做两件事,一是收工后在一个破本子上记着什么,另外就是听收音机。别人听收音机是为消闲解闷,听听新闻或是戏曲、相声什么的,他只听天气预报,而且只在每天晚上10点半准时听。有时他已经睡着了,打着很响的呼噜,可到了10点半,呼噜声会戛然而止,他准时醒来开收音机。起先,我以为他听天气预报是想知道第二天是不是有雨,因为下雨天就出不了工。民工的工资是按天算的。一天不出工就要少拿一天的钱。可后来我发现,他听的并不是当地的天气预报,而是苏北某地(我想可能是他家乡)的天气预报。听完了,他就关上收音

3、机。有时,他会拿起一个破手机叽里呱啦地说几句,然后就安静了。老田哥说他“人倒也不坏”,很快得到印证。那天,我请假去参加表哥的婚礼,出门前还是响晴的天,我就把被子拿到外面晒。可下午忽然下起大雨。我想,我的被子怕是要泡汤了。回到工棚,却看到被子干干的放在床上。工友们说是吴侉子帮我收进来的。我谢他,他只摆摆手,还是一句话没有。有一件事,让我对吴侉子很反感。我习惯在晚上10点半入睡,过了那一阵儿就再难睡着。可那正是吴侉子听天气预报的时间,那收音机音量总开得很大,西风、东风、阴晴雨雪什么的,灌了我一耳朵,让我无法入睡。我真怀疑这人这么入迷地听千里之外的天气预报是不是有病。一次,我忍不住对他说:“你能不能

4、把声音开小一点儿啊?”只听他咕噜了一句什么,收音机声音还是像打雷似的。老田哥说:“他的收音机声音没法调小。”我一连好几天失眠,一听到这收音机响,头就嗡嗡的。我忍无可忍,终于瞅了个机会,把他那破收音机拿走藏了起来。吴侉子发现收音机没了,急得差点儿哭了。他也不问问别人,自己到处乱找也没找到。过了几天,他又去旧货市场买了一台,每天还是听他的天气预报。忽然有一天,吴侉子从工棚消失了。老板说:“他请假回去,给孩子看病了。”又过了几天,他的一个老乡来取他的行李,说:“他家里有事,怕是不能来了。”这位老乡能讲普通话,我就和他聊起来。我问他;“你这位老乡好怪啊,为什么每天要听家乡的天气预报啊?”老乡说:“嗨,

5、还不是为他女儿。”我问:“他女儿怎么啦?”他说:“他女儿是先天性心脏病,医生说要做手术,要10万元钱。他出来打工,就是为了给女儿攒手术费。医生说暂时不手术也行,但要注意千万不要感冒了,否则就有危险。他听天气预报,就是想在天气不好的时候,提醒孩子她妈给孩子加衣裳,别受凉感冒了。”老乡扛着行李出门时,我喊住了他。我问:“他女儿的手术做了没有?”他说:“他这次回去,就是为了给女儿做手术。”我想了想,从身上掏出500元钱递给他说:“差点儿忘了,我借过他500元钱没还,你带给他吧。”(选自小小说月刊)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吴侉子的“怪”,体现在外貌、语言和行为

6、习惯上,小说在开篇竭力铺陈这种怪异,有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 小说设计“我”偷藏收音机这一情节,目的是要用我的“恶作剧”,来对比衬托吴侉子“人倒也不坏”的形象特点。C. 小说多处运用伏笔,比如老田哥的话为后文吴侉子帮助我埋下伏笔,吴侉子听天气预报为后文交代他的家事埋下伏笔。D. 小说通过对吴侉子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讴歌了父爱的伟大,而且还展示出普通人身上坚韧、善良的性格底色。5. 小说题目为“女儿的天空”,以此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有人认为,既然“他(吴侉子)听天气预报,就是想在天气不好的时候,提醒孩子她妈给孩子加衣裳,别受凉感冒了”,吴侉子还不如直接给他妻子买台收音机,让

7、妻子自己掌握天气状况,所以吴侉子听家乡天气预报这个情节设计不合理。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4. B 5. 呼应了吴侉子因关心女儿病情而听天气预报这一主要事件。(情节角度)表现了吴侉子是女儿健康生活的天空,强化了吴侉子的人物形象。(人物角度)父爱如天空般广阔,表现了文章的主旨。(主旨角度) 6. 不认同。设计这一情节符合吴侉子“怪,是个好人”这一形象特点,吴侉子能坚持只听家乡天气预报,可见其怪,他做出旁人难以理解的行为是与人物形象吻合的;正是由于吴侉子的这种举动更能凸显吴侉子是女儿的天空这一特点,表现父爱的伟大,有利于主题的揭示;小说的情节来源于生活,但是

8、允许小说在现实基础上进行合乎写。作意图的加工。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B项,设计“我”偷藏收音机,为了引出下文又买了一台收音机,表现人物形象的,这一情节并非人物形象的对比,属无中生有。点睛: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因为是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的人可能会读出不同的的内容,因此在命制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

9、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标题的作用分析。文章标题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答题时根据课文内容注意对照选取,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阐释即可。“女儿的天空”,呼应了吴侉子因关心女儿病情而听天气预报这一主要事件;强化了吴侉子的人物形象;表现了文章的父爱主旨。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需要明确观点,立足文本内容分析。主要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

10、分析。设计这一情节符合吴侉子“怪,是个好人”这一形象特点,结合文本后半部分内容“他出来打工,就是为了给女儿攒手术费。医生说暂时不手术也行,但要注意千万不要感冒了,否则就有危险”分析可知,凸显吴侉子是女儿的天空这一特点,表现父爱的伟大等。当然也可以认为情节设计不合理,言之有理即可。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武侠的起源是很早的,学术界有很多不同的探讨。比如说,有人认为武侠的精神最早来源于墨家的精神、墨子的精神。墨子的精神就是“兼爱”,翻译成现代话就是牺牲自己为别人谋福利。这是比儒家还能牺牲自己的,儒家还要讲一点中庸之道。而墨家、墨子的行为则是牺牲自己,为天下苍生谋福利。最早论述“侠”

11、这个概念的也有一些著作。其中著名的有韩非子五蠹中对“侠”的否定,韩非子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他反对“侠”,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他说“儒”和“侠”都是坏东西。也就是说在统治者眼里,“侠”和知识分子一样都是讨厌的东西,都是扰乱社会秩序、不让统治者好好睡觉的人:知识分子经常提意见,“侠”不提意见而直接捣乱,这些家伙都属于社会的蠹虫,是应该好好镇压的。韩非子的观点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但是他从反面指出了“侠”的一个功能:“侠”的社会功能和文人是相近的,都是为社会鸣不平的,都是对社会持批评态度的,从批评的角度来推动社会前进的。所以说,虽然说文人和武人是两端,恰恰文人和“侠”在精神

12、上是相通的。北大的陈平原先生有一本书就叫做千古文人侠客梦,恰恰是文人最喜欢做侠客梦,“侠”和“文”的联系是非常紧的。司马迁史记中的有些篇章,被认为是武侠文学的最早的源头。司马迁是怎么论述“侠”的呢?史记里有刺客列传和游侠列传,他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其诺必承,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司马迁这段论述,是对武侠精神非常好的概括。但是我们注意一点,司马迁这里没有提到“武”,就是说“侠”是可以没有“武”的。我们现在受武侠小说影响,认为侠客一定要身怀绝技,一定要有点什么过人的搏击本领不是这样的。所以我有一个著名的谬论

13、:中国20世纪最大的侠是谁呢?就是雷锋,雷锋是当代的大侠。我第一次说的时候,北大学生也不理解,说雷锋也不会武功啊,虽然是个解放军,不过也只是个开汽车的解放军,也没打过机关枪啊。我说“侠”跟会不会武功没有关系,只要他能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别人谋利益,而且不以此来自傲,这就是“侠客”。 司马迁还说过:“游侠救人于厄,赈人不赡,仁者有采” 就是说能够救人于困厄之中,这就是“侠”的精神。所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什么伟大,不仅仅是由于文采,更在于司马迁人民性的立场。司马迁写史记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来批判不公正的社会、批判统治者;他写了很多布衣人物,写了很多普通人;他把孔子这样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写到世家里去,把他写

14、到帝王将相的队伍中去;把许多刺客、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写到历史中去,这是他的伟大之处。后来的历史著作为什么不能跟史记比?就像鲁迅批评的那样,以后的历史著作成了写皇帝的家谱。立场变了,价值自然就变了,所以司马迁的伟大还在于他的人民性的立场。 节选自孔庆东中国古代武侠小说概况12.韩非子对“侠”的否定从反面指出了“侠”的_ 的功能,而司马迁的话是对 的形象诠释。(4分)13.下列各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尽管学术界对武侠的起源问题有很多不同的探讨,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武侠的起源是很早的。 B韩非子认为:“侠”和知识分子有共同之处,那就是扰乱社会秩序,是需要镇压的。C“侠”的社会功能和文人是相近的

15、,都对社会持批评态度,从批评的角度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D因为“侠”和“文”的联系紧密,所以史记中的某些篇章被认为是武侠文学的源头。14.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武侠精神包括讲义气,说话算数,不过分爱惜自己的生命,愿意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救助别人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等内容。 B.在司马迁看来,“侠”是一种精神,而不是武力,真正的“侠”是不应该动武的。这就是司马迁的伟大之处。 C中国20世纪最大的“侠”是雷锋,这是作者根据个人对侠的理解作 jLI_I的判断,作者并不是真的认为这是谬论。 D根据文章对武侠精神的论述,晚清的鉴湖女侠秋瑾,愿意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谭嗣同都是具有武侠精神的。参考

16、答案: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道德沦丧、信仰缺失,几乎成了一些中国人论中国人的一个论断。沦丧也罢,缺失也罢,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文化认同和归属的问题。所谓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中国历史上异族入侵之后,总是主动地接受中国传统

17、文化,使其得以一脉相承地延续下来。然而到了十九世纪中叶,中国传统文化却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西方文化渐渐渗入,许多知识分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新兴文化之间感到了莫大的迷茫。他们破天荒地忘却了本民族的文化优越感,隐去了本民族的民族自豪感。但即使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保留了它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可继承性。在半封建的中国,一些必要的传统伦理道德在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方面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现今中国在世界文化上的版图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影响力越来越深入广泛。孔子学院遍布世界,数不清的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从这样的解读方式来看,中国文化蓬勃发展。可另一面,国内民众中的文化氛围却

18、不景气。喜欢读书的人不多,中国书法丧失气息升腾的民间基础,许多民间传统技艺也濒危到了需要抢救的地步。 回溯历史,国人传统性格多带内向、严肃、拘谨的特征,传袭至今。而西风东进的百年以来,国外一些思想文化影响和改变着国民的性格。城市里,崇尚自由、轻松和时尚的年轻人成了很大的群体。韩国的餐饮店、服饰店开到了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德国的汽车、法国的化妆品让很多人无法拒绝。目睹了“中国式圣诞夜”的疯狂,国内一些学者及专家开始为春节这一传统文化日益走向边缘化感到担忧,呼吁要自觉地维护民族文化尊严,保卫民族传统文化。 情形就是如此。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宝库还没有重视到采取最好的保护方式和保持最理想态度的程度。而国

19、外对中国文化已经在做深入的研究。敦煌在甘肃,而敦煌学却不在中国。美国人在研究中国的山海经,韩国人比中国人更像中国人地学习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前所未有地“不属于”我们自己。(选自中国人,你的文化认同感哪去了?(有删改)(1)下列有关“文化认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化认同关乎道德、信仰,道德沦丧、信仰缺失归结起来是文化认同和归属的问题。B文化认同的形成需要漫长的过程,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后形成的。C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最深层的基础,因而成为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D。文化认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失去影响力,成为影响国家发展与竞争的重要因素。(2)下列理解,不符

20、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异族入侵后,中国文化仍能一脉相承地传下来,是因为异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动接受。B.19世纪中叶,中国知识分子忘却了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对西方文化有了一定的认同。C在半封建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地威胁,但它强大的生命力得以保留并延续。D。国人对中华文化宝库是重视的,只是未对其采取最好的保护方式和保持最理想的态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学院遍布全世界,数不清的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这是中国文化影响力逐渐增强并越来越广泛的表现。B中国书法丧失气息升腾的民间基础,许多民间技艺也濒危到需要抢救的地步,中国文化前所未有地“不属于”我们了。C受西方文化影

21、响,一些国人性格发生了变化,他们喜爱韩国餐饮、服饰,更对德国汽车、法国化妆品青睐有加。D。敦煌在甘肃,敦煌学却不在中国;韩国人在努力地学习中国文化。可见,国外对中国文化已经在做深入的研究。参考答案:答案:(1)C(2)B(3)B【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解答理解概念类题目的方法是:要找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特征;要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要把握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要依据题干和选项找到信息所在的文本位置,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无中生有,不可曲解原意等,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解答】(1)C项因果倒置。“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最深层的基础”“成为这个民族共同体

22、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文化认同“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2)B项“中国知识分子”的表述范围扩大,原文为“许多知识分子”。“许多”这样的定语是不能缺少的。本题失分在对B项“中国知识分子”的表述没有发现问题。这样的练习往往会在细微之处设置陷阱,选项把原文中的“许多知识分子”改换成了所有“中国知识分子”,是需要细心才能发现的。(3)B项“中国书法丧失、许多民间技艺也濒危”不是构成“中国文化前所未有地“不属于”我们”的原因。中国文化“不属于”我们的原因是“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宝库还没有重视到采取最好的保护方式和

23、保持最理想态度的程度。而国外对中国文化已经在做深入的研究”。【点评】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谏逐客书李斯秦宗室大臣皆言于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

24、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城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25、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秦王

26、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窃以为过矣 过:错误B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内:接纳C今陛下致昆山之玉 致:取得D兵强则士勇 兵:军队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不产于秦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当朝B皆以客之功 以有尺寸之地C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通过列举大量史实,进行正反论证、利害并举,有力地论述了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 B作者先谈历史,以秦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秦国的先君召士纳贤为例,说明秦

27、若无客的辅助则未必强大的道理。 C文章善用比喻,从而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而大量的排比、对偶句则显得文势充畅,富有极强的音节之美。 D作者认为逐客只会资助敌国、减损百姓,导致国难的命运,从而把逐客的危害阐述得极为深刻,最终逼迫秦王收回成命。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今 取 人 则 不 然 不 问 可 否 不 论 曲 直 非 秦 者 去 为 客 者 逐 然 则 是 所 重 者 在 乎 色 乐 珠 玉 而 所 轻 者 在 乎 人 民 也。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3分)(2)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28、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4分)参考答案:16D(兵:武器)。17C(用来。A、介词,在;介词,向。B、介词,依靠,凭借;连词,才。D、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18D(“迫使”不对,而是以理服人)19今取人则不然 / 不问可否 / 不论曲直 / 非秦者去 / 为客者逐 /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 / 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20(1)从各诸侯国来事奉秦国的人,大都是为他们的君主游说和离间秦国罢了。(3分,倒装句式1分,“间”1分,句意1分)(2)现在却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4分,“乃”“却”“业”各1分,

29、句意1分)参考译文秦国的宗室大臣都对秦王说:“从各诸侯国来事奉秦国的人,大都是为他们的君主游说和离间秦国罢了,请把外来人一律驱逐出境。”李斯于是上书秦王说:“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我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

30、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陛下罗致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太阿宝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树立的是以翠凤羽毛为饰的旗子,

31、陈设的是蒙着灵鼍之皮的好鼓。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快意,可以满足耳目官能的需要么?可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要驱逐。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士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

32、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现在却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出生于秦,愿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秦王于是废除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贾黄中,沧州南皮人。六岁举童子科,七岁能属文,触类赋咏。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迁著作佐郎

33、。开宝八年,通判定州,判太常礼院。黄中多识典故,每详定礼文,损益得中,号为称职。岭南平,以黄中为采访使,廉直平恕,远人便之。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知宣州。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仍设法弭盗,因悉解去。太宗即位,迁礼部员外郎。太平兴国二年,知升州。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上览表谓侍臣曰:“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赐钱三十万。有荐黄中文学高第,召试中书,拜驾部员外郎、知制诰。端拱二年,兼史馆修撰。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精当。黄

34、中素重吕端为人,属端出镇襄阳,黄中力荐于上,因留为枢密直学士,遂参知政事。当世文行之士,多黄中所荐引,而未尝言,人莫之知也。然畏慎过甚,中书政事颇留不决。至道初黄中构疾诏令归阙会建储宫择大臣有德望者为宾友黄中在选中以久疾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黄中亦特拜礼部侍郎黄中素嗜文籍,既居内阁,甚以为慰。二年,以疾卒,年五十六。上闻其素贫,别赐钱三十万。在翰林日,太宗召见,访以时政得失,黄中但言:“臣职典书诏,思不出位,军国政事,非臣所知。”上益重之,以为谨厚。及知政事,卒无所建明,时论不之许。(节选自宋史贾黄中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仍设法弭盗 弭盗:消除盗患。B因悉解

35、去 解去:瓦解散去。C黄中为政简易 简易:简单平易。D凡再典贡部 再典:再次主持。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至道初/黄中构疾/诏令归阙/会建储宫/择大臣/有德望者为宾友/黄中在选中以久/疾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黄中亦特拜礼部侍郎/B至道初/黄中构疾/诏令归阙/会建储宫/择大臣有德望者为宾友/黄中在选中/以久疾/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黄中亦特拜礼部侍郎/C至道初/黄中构疾/诏令归阙/会建储宫/择大臣/有德望者为宾友/黄中在选中/以久疾/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黄中亦特拜礼部侍郎/D至道初/黄中构疾/诏令归阙/会建储宫/择大臣有德望者为宾友/黄中在选中以久/疾改命李至、李沆兼

36、宾客/黄中亦特拜礼部侍郎/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中家教甚严,最终学有所成。他幼年即能诗善文,他父亲常常不给他吃肉食以激励意志;及至他为官审定礼文时,凭借其熟识典故,总能增减适当。B黄中廉洁无私,受到皇帝嘉奖。他巡视州府,发现了旧朝遗留的大量财宝,悉数上交,皇帝赏赐三十万;他去世后,皇帝念及他家贫,又赐钱三十万。C黄中恪尽职守,为国举贤任能。他主管科举考试,大量选拔寒门学子,任免官员时,品评恰当;他特别看重吕端的人品,给吕端委以镇守襄阳的重任。D黄中为人厚道,处事非常谨慎。宣州灾荒,他拿出自己的俸米煮粥给百姓充饥;当世有学问的贤士多由他推荐任用,但他从不说出

37、,人们也并不知道。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2)及知政事,卒无所建明,时论不之许。参考答案: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6.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鬻(y)卖B. 誉荣誉.C. 或曰有的人说D. 应回答17. 关于“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B. 拿你的矛去陷害你的盾C. 以为你的矛可以刺你的盾D.

38、 以子的矛陷害子的盾参考答案:16. B 17. A【16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解答本类试题,考生可以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B项,“誉”的意思应是“夸耀”。故选B。【1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中,“以”,拿;“子”,你,古代对人的尊称;“陷”,刺;“之”,的。整句翻译应是: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故选

39、A。【点睛】参考译文: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根据下列文字提供的信息,概括出“旧式教育”的弊端。(5分)旧式教育是什么?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

40、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吕叔湘序)答: 参考答案: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记录片冰峰168小时根据1988年乔辛普森的同名回忆录改编。它艺术地再现出了两位英国登山者在严寒冰峰极限自然条件下与死神抗争,用坚毅走出了死亡绝境,演绎了 的生命体验。乔?辛普森在登顶返回时,不慎跌下陡坡,摔断了右腿。下面是万丈深渊,向上却无法攀爬。他的同伴西蒙用救生绳紧紧拉住他,在暴风雪中随他一起下滑。不幸乔又滑落进了一个狭窄

41、的冰缝,动弹不得,悬崖上的西蒙则挂在他的头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维系两人生命的绳子已不堪重负,严寒几乎把两人冻僵,随时都有同时跌下山谷的危险。 的西蒙只好绝望地割断绳索,自己攀爬上陡壁,回到了营地。两天后,他看到拖着伤腿的乔爬了回来苏格兰登山协会的所有会员 地批评西蒙割断绳索的行为,西蒙 ,陷入了自责与被责的痛苦境地。但乔始终在公开场合替自己的搭档辩解:“他当时割断绳索是唯一的选择,否则我们两个都有冻死在山上的可能,换了我也会这样。”这是一部关于拯救与救赎的电影。人通常决定不了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决定自己( )。乔就是这样。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它艺

42、术地再现出了两位英国登山者在极限条件下,在严寒冰峰中与死神抗争,用坚毅走出了死亡绝境B. 它艺术地再现了两位英国登山者的故事,在严寒冰峰的极限条件下,与死神抗争、用坚毅走出绝境C. 它艺术地再现出了两位英国登山者故事,在极限自然条件下与死神抗争,用坚毅走出绝境的经历D. 它艺术地再现了两位英国登山者在冰峰严寒的极限条件下与死神抗争、用坚毅走出生命绝境的经历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生命的强度,心灵的温度B. 生命的宽度,心灵的硬度C. 生命的强度,心灵的硬度D. 生命的宽度,心灵的温度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惊心动魄 万般无奈 异口

43、同声 百口莫辩B. 惊心动魄 万念俱灭 异口同声 理屈词穷C. 荡气回肠 万般无奈 千夫所指 理屈词穷D. 荡气回肠 万念俱灭 千夫所指 百口莫辩参考答案:17. D 18. A 19. A【17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它艺术地再现出了两位英国登山者在严寒冰峰极限自然条件下与死神抗争,用坚毅走出了死亡绝境”,第一个问题是成分残缺,该句的主要问题是长定语导致的“结构残缺”,“再现”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中心词,“再现”需有“经历”或“故事”之类的宾语与之搭配,排除

44、AB两项;第二个问题是成分赘余,“再现出了”中“出”字冗余,应删除,排除AC两项;第三个问题是语序不当,“严寒冰峰极限自然条件”的中心词是“极限自然条件”,“严寒”是修饰“极限自然条件”,应改为“冰峰严寒的极限条件”。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结合前一句“人通常决定不了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决定自己”可知,此处应是说人可以决定“生命”的什么;结合后面“乔就是这样”可知,考生要到上文找到有关“乔”的内容,根据

45、乔的表现来确定此处人可以决定生命的什么;文章第二段讲到乔登山中的遭遇,先写乔战胜险境,这里展现的应是“生命的强度”,接着写乔对队友的爱护,这里展现出的是“心灵的温度”,从前后内容的照应来看,文末这句话应是照应前文乔的战胜险境的坚毅与对西蒙的爱护,即“生命的强度,心灵的温度”。B项,“生命的宽度,心灵的硬度”,“宽度”与乔战胜险境的坚毅无关,“硬度”与乔对西蒙的爱护相反;C项,“心灵的硬度”与乔对西蒙的爱护相反;D项,“宽度”与乔战胜险境的坚毅无关,排除这三项,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46、“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第一处,是形容登山过程所遭遇的让人惊骇紧张的清形,如使用“荡气回肠”,则对象不当,且不合语境,应使用“惊心动魄”。“万般无奈”,形容极其无奈,没有办法。“万念俱灭”,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第二处,此处主要是说西蒙没有办法,并非是“灰心失望”,应使用“万般无奈”。“异口同声”,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千夫所指”,意思是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做定语和宾语。第三处,是说“苏格兰登山协会的所有会员”都批评西蒙割断绳索的行为,“所有”强调观点一致,且成语所处的是状语的位置,应使用“异口同声”。“百口莫辩”,指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解不清,形容事情无法说清楚。“理屈词穷”,因理亏而无言以对。第四处,结合上文的情境来看,西蒙的做法是无奈之举,不存在“理亏”的情形,此处是说西蒙无法说清楚,应使用“百口莫辩”。故选A。【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